百年校庆庆典策划书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旅居者日历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百年校庆庆典策划书(共含12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旅居者日历”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百年校庆庆典策划书

篇1:百年校庆庆典致辞

百年校庆庆典致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xx小学各位校友、老师、同学们:

在秋高气爽的收获季节,在丹桂飘香的美好时刻,我们欢聚在这里,隆重庆祝xx小学百年华诞。首先,我代表中共XX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向xx小学全体师生表示热烈的祝贺!

向光临庆典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多年来关心支持xx小学的上级领导、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xx小学一百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中,历届师生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办学理念,发扬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为国家和地方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xx小学按照“科教兴市”、“科教兴区”的战略部署,求真务实,积极进取,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学校规模不断壮大,教师素质不断提高。

学生能力全面发展,被评为省级示范小学,获得了教师基本素质展示全市一等奖等一系列荣誉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是xx小学广大师生团结奋斗、追求卓越的结果;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关心支持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各位校友心系教育、无私奉献的结果。这是X小的骄傲,是金台的.光荣!

多年来,XX区始终把教育放在强区富民的战略位置优先发展,努力推动教育事业快速进步。新一届区委、区政府立足区情,提出了做大做强教育品牌,建设教育强区的奋斗目标。按照“三项改革,多元投入,调整布局,骨干带动,质量兴教”的工作思路,全力深化各项改革,大力整合教育资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新的提高。

“十一五”期间,我们将进一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实施“科教兴区”战略,一如既往的大力发展基础教育,为地方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保障。

希望xx小学以百年校庆为契机,紧紧抓住全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大好机遇,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希望全区教育工作者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勤奋工作,勇于创新,让我们一起努力,为金台教育事业和XX市“四市”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最后,衷心祝愿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篇2:小学百年校庆庆典的贺词

小学百年校庆庆典的贺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在这长风浩荡、秋意浓浓的九月,我们怀着兴奋与喜悦的心情,迎来了实验小学百年校庆的盛典。此时,群贤荟萃,少长咸集,共同庆祝这一激动人心的欢乐时刻。在此,我代表全校2706名师生员工向莅临大会的领导、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关心、重视实小建设和发展的各级党政、人大、政协、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支持、帮助实小建设和发展的历届校友表示诚挚的谢意! 百年风雨话沧桑。清光绪29年,也就是公元19,“废科举,办新学堂”,近代教育家吴天成在成都办通省师范的同时,回威会同知县娄栋、举人胡素民等,将县城的“纬经书院、镜堂书院、青峰书院”合并,在纬经书院原址创办了威远县立高等小学堂,成为四川省最早创办的三所县立高等小学堂之一。学校19更名为县立高级小学校,1940年称威远县严陵镇中心国民小学,1949年改称威远县小学校。1950—1957年6月称严陵镇小学。1957年7月,威远县人民委员会将严陵镇小学分办为“严一小”和“严二小”。严一小校址设魏家山(即现严中校址)。“严二小”校址设原解放路天后宫威师附小,也就是现我校校址。同时为方便师范生就近实习教学,又将原师范附小由天后宫迁到西街原严小初级部,也就是现在的严陵镇中心校校址。1978年学校更名为严陵镇南街小学,200X年,更名为威远县实验小学。

从创建到解放的46年间,学校仅招收76个班,毕业学生2082人。从解放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的29年间,学校规模逐步扩大,教师由原来的27人发展到39人,在校学生数由原来的678人发展到873人。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25年,学校更是发生了翻天履地的变化,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这25年间,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占地面积达4500m2,建筑面积4800m2,教学班39个,教职工116名,学生2602人。学校率先在全市建成了校园多媒体电视教学系统和红领巾电视台,拥有网络教室、微机室、多功能教室、钢琴室、舞蹈房、实验室、阅览室等一流的设施,整个校园环境幽雅怡人,充满了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首任校长胡素民“严慈兼用”,常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名言勉励学生,培育英才。1岁月悠悠,虽一度迁址,虽数易其名,但这种优良的作风却代代相传,永不磨灭。100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输送了许许多多的优秀人才。革命烈士胡驭垓,黄浦军校第一期高材生,在高干中被誉为“十三太保”之一的'曾扩情,首任中共威远县委书记张涤痴,原总编胡绩伟,勇夺多项大奖、拥有多项发明,被誉为“清华爱迪生”的全国十大新闻人物、博士生邱虹云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如今,校友们分布于全国各地,有的风华正茂,年轻有为;有的老当益壮,雄心不已。他们默默奋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以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智慧和生命,谱写了共和国一曲曲奋进昂扬的赞歌。

勤耕耘,硕果盈枝喜人心。改革开放以来,我校获得了一顶顶荣誉的桂冠,四川省首批办好的重点小学、省普教科研课题项目学校、省心理健康教学实验学校、市最佳警民共建文明单位、市校风示范学校、市现代教育示范学校、市艺术教育先进学校、市传统体育项目学校、市体验教育先进学校等。  改革开放迎来了科学的春天、教育的春天,也迎来了实验小学青春焕发、欣欣向荣的今天。这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学校要发展,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兴旺、社会的稳定是根本前提;各级领导的殷切关怀、社会家长的鼎力相助是可靠保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发展特长、全面育人、学思行结合的育人理念是不竭源泉;科研兴校、质量立校,依法治校、办特色学校是必由之路;一支敬业爱岗、勇于创新、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是坚实基础。

目睹今天的成就,总结成功的经验,正视缺点与不足,我们将奋力推进新课改,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争创市教育科研示范学校和县课改示范学校。我们将以建现代实小为目标,建立天文观测台、电子阅览室,完善校园多媒体教学网络;我们将以创省校风示范校为目标,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我们将以当现代教师为目标,提高教师综合教学能力;我们将以培养现代人才为目标,在重视学生德育素质、文化素质、体育素质的前提下,突出艺术、科技、英语、武术、心理健康教育等办学特色。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回首实验小学的昨天,我们感慨万千;正视实验小学的今天,我们豪情满怀;展望实验小学的明天,我们信心倍增。我们绝不辜负威远75万父老乡亲的深情期待。而今,学校正以创省级校风示范学校、建现代实小为目标,去搏击新世纪的风雨,去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去实现新世纪的跨越!  谢谢大家!

篇3:百年校庆庆典上的讲话

各位来宾、各位校友,女士们、先生们,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同庆贺同济百年华诞,携手翻开新的百年华章!

公元19,一位名叫埃里希·宝隆的德国医生,在德中各界支持下,创办了德文医学堂。校董们为学堂取名“同济”,希望用现代医学造福人类。100年后的今天,这所从中国成语“同舟共济”撷取校名的大学,以其独特的历史传承和办学特色,成为学子心仪的圣殿,科技创新的摇篮,国际交流的窗口,社会文明的家园!

百年中国高等教育史,与国家民族的兴衰紧紧相连,而在历史发展的每个阶段,同济师生都有家国同一、同舟共济的切身感受。

早在19,一战期间,同济医工学堂被租界当局驱逐。危难时刻,社会各界纷纷支援,华人董事与全校师生鼎力维持。学校在困境中执著前进,教学模式日益彰显特色,于1927年跻身于国立大学之列。

抗战爆发,美丽的同济校园在侵略者的轰炸中仅剩断壁残垣。为求一张平静书桌,培育华夏复兴的中坚,全校师生三年流离,六次搬迁,经千般磨难,历万里行程,最后落脚四川宜宾的李庄古镇。师生在寺庙里上课,在茶馆里讨论,在油灯下实验,在长江边锻炼……八年文化抗战,传播了科学文明,历练了爱国情操。同济师生或投笔从戎,浴血沙场;或支援后方,服务桑梓;或潜心深造,积聚力量,成为重建家园的国家栋梁。**革命时期,广大师生求真务实,积极投身革命,为自由和**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50年代初期,适应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同济的医学、理学、文、法、测绘、造船等优势学科或支援其它高校,或整体搬迁内地,为新中国的高教布局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全国10多所大学土木及相关学科的精英汇聚到同济旗下,不同学术流派兼容并蓄,汲取各方之长而百花齐放,同济发展成为国内土木建筑领域规模最大、学科最全的工科大学。

改革开放以来,同济大学再次站到了中国社会变革的前列,迎来了学校历史上的快速发展时期。1979年,李国豪校长率先提出恢复与德国的传统联系,建设多科型大学,得到邓**、方毅等中央领导同志的大力支持。学校领风气之先,大胆改革,锐意进取,在国家和上海市重点支持下,进入了“211工程”和“985工程”。世纪之交,经过新一轮高教布局调整,同济学科基础更加雄厚;我们恢复医科,重建人文,优势学科持续攀登,新兴学科迅速崛起,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学科体系,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办学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百年同济,虽历经坎坷而精神永存。同心同德同舟楫,济人济事济天下,是百年同济的真实写照。每当危难来临之际,总有一种力量在支撑,使同济旗帜不倒,步伐不停。每逢机遇降临之时,总有一股激情在涌动,使同济意志坚定,奋勇向前。同舟共济、自强不息是同济精神的灵魂,是我们逆境中坚韧奋起、顺境中攀登超越的力量源泉!

百年同济,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建校初期,教育界前辈、校董袁希涛对学生们提出殷切期望:“中国之大患,曰贫曰弱,救弱莫若医,救贫莫若工。务望诸君,各求深造,以养成将来救国之人才”。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告慰先贤,百年同济的沃土培育了25万缤纷桃李,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和工程技术人才,其中校友院士超过100位。贝时璋、李国豪、裘法祖、吴孟超……,他们都是同济师生的杰出代表,是我们引以为豪的学界翘楚。大学培育了英才,英才光耀着大学!

百年同济,为中国的科教事业树起了无数丰碑。同济首任华人校长阮尚介曾言道:“以今之世,而言庶富之原,舍科学将安归乎?”一个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同济在中国传播和建立了德国医学流派,开启了现代工程师教育,夯实了中国军工、测绘、造船事业的基础。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学校积极倡导科研与服务社会紧密结合,坚持自主创新,攻克了大跨桥梁和高耸建筑抗震抗风的世界难题,主持了中国南海首次大洋钻探科学考察,发现了心房颤动致病基因,研发了32位高性能嵌入式cpu,开创了特大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燃料电池汽车……民族复兴促进了大学发展,大学发展支撑着民族复兴!

百年同济,开启了中外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同济诞生于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交融之中,渊源于德国,拓展到欧洲,交往拉美,牵手亚非,贵宾纷至沓来,学子竞相负笈;中德学院、中法学院、中意学院,与联合国合作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学院、世界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等,为学校开拓了更大的国际发展空间。大学沟通了世界,世界关注着大学!

百年同济,演绎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同济因上海开埠兴市而创建,因上海繁荣兴旺而发展。在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历程中,同济的成长得到了上海的大力支持,同济也为上海的腾飞作出了重要贡献。宝钢工程几经波折创造辉煌,洋山深水港反复论证得以兴建,浦江大桥完全自主设计建造,上海世博会规划建设顺利推进;还有东方明珠顶升,地铁工程贯通,越江隧道掘进,苏州河治理,……上海城市建设的重大工程,凝聚了同济多学科的创新智慧,浸透着几代同济人的心血。在上海努力实现“四个率先”的今天,同济正在全力提供科技、人才和文化的支撑;与相关城区共同探索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模式,以大学知识的外溢和外延,促进城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立足上海,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学校向外拓展的步伐不断加快。西藏日喀则桑珠孜宗堡修复、加纳共和国体育场兴建,俄罗斯圣彼得堡波罗的海明珠整体规划等等,都是同济师生的精品杰作。城市孕育了大学,大学滋养着城市!

回顾学校曲折奋斗的历程,阅览前辈校友们载入史册的光辉业绩,我们的心灵受到强烈震撼,我们的胸中充满豪情:一百年来,同济的发展始终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国家积贫积弱之时,学校以济世兴邦为己任,力求医工结合、发展社会;民族危亡之际,师生以热血书写青春,以工程报效国家,铸就了丰功伟业;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同济人秉承严谨求实团结创新的校训,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为国家繁荣富强作出了突出贡献。同济的百年,是可歌可书的百年,是引以为豪的百年!

历史走进了21世纪,人类迈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回眸12世纪中叶世界上第一批大学于欧洲诞生,在近千年的时间里,人们曾经把大学比作象牙塔。这不仅是因为其中研究高深的学问,更因为那些学问离普通百姓太远。而今大学之所以受万众瞩目,根本原因是科学技术与人民生活日益紧密的结合。当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推动了经济社会高速前进,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增强了人们更加亲近科学和掌握科学的愿望。大学应该成为帮助一切有志者实现这种愿望的殿堂。

面对人民的期望,大学应该勇敢地承担起新时期的历史使命。同济未来百年的发展,将继承和发扬百年同济优良传统,坚持学术自由与社会责任的统一,文化传承和科技创新的统一,全球意识与民族认同的统一,适应需求和引导变革的统一,朝着国际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坚定迈进。在这个庄严时刻,我们向社会郑重承诺:

第一,以一流的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

大学的根本任务乃是培养人才。质量是生命,创新是灵魂。同济人才培养重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创造条件让学生经历社会实践,体会团队合作,感悟创新过程;我们不断开辟新途径,形成大学与社会无阻隔、无间断的沟通机制,通过社会反馈不断修正培养目标,让学生体验和适应社会需求,锻炼他们创造、创新、创业的能力。我们有信心帮助每一位进入同济的学子,实现成才的梦想。我们奉献给社会的人才,一定会有深深的同济印痕:坚定的信念,开阔的胸怀;深厚的基础,国际的视野;严谨的学风,创新的精神……。他们将会成为行业的中坚,社会的精英,国家的栋梁!

第二,聚焦国家科技发展战略,主动融入国家创新体系。

大学的科学研究,是探索,是创造,更是教育与传授,科学研究的过程本身就在锻炼和培养青年人才,这就是大学科研的独特魅力。大学有责任成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重要源头,成为社会探索和理论创新的重要力量,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我们深知科技的发展,必须有人文精神的渗透,同济未来将巩固提升强势学科,大力建设基础学科,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瞄准国际前沿,促进学科交融,使传统优势学科更加强势,新兴学科异军突起。我们将努力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发挥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争取自身的进步与完美,体现抱负与价值!

第三,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在21世纪前的宏伟战略。新的形势赋予大学新的使命,那就是服务功能的确立与拓展。大学必须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和人才资源,构筑自身特色,主动与区域经济产业对接,主动为社会提供知识和技术,为企业和社会解决实际问题。除了为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知识成果和人才,大学没有自己的私利,大学不谋求成为一个利益集团。在奉献国家、服务社会的同时,我们将瞄准国家科技战略,将原始创新的发明创造,应用研究的核心技术,国际合作的最新成果,集成在校园,推广到社会,造福于人类!

第四,积极把握全球化机遇,提升国际竞争能力。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和谐世界是人类不懈追求的崇高境界。在经济日趋一体化而文化愈加多元化的历史时期,交流与沟通、理解与尊重成为世界保持稳定的必要前提。21世纪国际化的大学,理应承担起创造和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责任。我们将借助同济之舟,广泛开展与世界著名大学的科研合作、教师交流、学生交换,更多地走上世界科技、教育和文化交流的舞台,了解和吸收各国、各民族发展与进步的成果,同时也让世界了解中华文明的璀璨历史和当世辉煌。我们立志成为和谐世界的推动者,也必然是世界和谐的受益者!

第五,坚持科学发展,建设和谐校园。

校园是社会进步的“思想库”,是创新理念的发源地,是引领社会的风向标。在同济的校园里,我们让节约成为校园时尚,这种时尚将催生平等的意识,用平等意识奠定和谐校园的基础。和而不同是中华文明的哲学精髓,科学进步的灵魂也在于不同思想、不同观点的碰撞。我们将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和激发人的潜能为出发点,倡导自由的科学探索和严肃的科学争论,使各类人才得以自由成长,各种学术流派得以自由传播。我们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让平等、自由、和谐的氛围浸润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各位来宾、各位校友:1938年7月7日,同济师生流落赣州,在山崖的石壁上深深刻下“同济”两个大字,以示艰辛岁月共度难关的决心。时光流逝,如今刻字人无从寻踪,但“同济”二字虽经风雕霜刻,依然醒目。今天,在迈向新的百年之际,我们把对社会的郑重承诺,镌刻在一代又一代同济人心中,表达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心!

岁月如水,但历史会证明:我们诺言如山!

谢谢大家。

看过百年校庆庆典上的讲话的人还看了:

篇4:百年校庆庆典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在这长风浩荡、秋意浓浓的九月,我们怀着兴奋与喜悦的心情,迎来了实验小学百年校庆的盛典。此时,群贤荟萃,少长咸集,共同庆祝这一激动人心的欢乐时刻。在此,我代表全校2706名师生员工向莅临大会的领导、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关心、重视实小建设和发展的各级党政、人大、政协、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支持、帮助实小建设和发展的历届校友表示诚挚的谢意! 百年风雨话沧桑。清光绪29年,也就是公元19,“废科举,办新学堂”,近代教育家吴天成在成都办通省师范的同时,回威会同知县娄栋、举人胡素民等,将县城的“纬经书院、镜堂书院、青峰书院”合并,在纬经书院原址创办了威远县立高等小学堂,成为四川省最早创办的三所县立高等小学堂之一。学校19更名为县立高级小学校,1940年称威远县严陵镇中心国民小学,1949年改称威远县小学校。1950—1957年6月称严陵镇小学。1957年7月,威远县人民委员会将严陵镇小学分办为“严一小”和“严二小”。严一小校址设魏家山(即现严中校址)。“严二小”校址设原解放路天后宫威师附小,也就是现我校校址。同时为方便师范生就近实习教学,又将原师范附小由天后宫迁到西街原严小初级部,也就是现在的严陵镇中心校校址。1978年学校更名为严陵镇南街小学,200X年,更名为威远县实验小学。

从创建到解放的46年间,学校仅招收76个班,毕业学生2082人。从解放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的29年间,学校规模逐步扩大,教师由原来的27人发展到39人,在校学生数由原来的678人发展到873人。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25年,学校更是发生了翻天履地的变化,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这25年间,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占地面积达4500m2,建筑面积4800m2,教学班39个,教职工116名,学生2602人。学校率先在全市建成了校园多媒体电视教学系统和红领巾电视台,拥有网络教室、微机室、多功能教室、钢琴室、舞蹈房、实验室、阅览室等一流的设施,整个校园环境幽雅怡人,充满了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首任校长胡素民“严慈兼用”,常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名言勉励学生,培育英才。1岁月悠悠,虽一度迁址,虽数易其名,但这种优良的作风却代代相传,永不磨灭。100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输送了许许多多的优秀人才。革命烈士胡驭垓,黄浦军校第一期高材生,在国民党高干中被誉为“十三太保”之一的曾扩情,首任中共威远县委书记张涤痴,原《人民日报》总编胡绩伟,勇夺多项大奖、拥有多项发明,被誉为“清华爱迪生”的全国十大新闻人物、博士生邱虹云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如今,校友们分布于全国各地,有的风华正茂,年轻有为;有的老当益壮,雄心不已。他们默默奋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以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智慧和生命,谱写了共和国一曲曲奋进昂扬的赞歌。

勤耕耘,硕果盈枝喜人心。改革开放以来,我校获得了一顶顶荣誉的桂冠,四川省首批办好的重点小学、省普教科研课题项目学校、省心理健康教学实验学校、市最佳警民共建文明单位、市校风示范学校、市现代教育示范学校、市艺术教育先进学校、市传统体育项目学校、市体验教育先进学校等。 改革开放迎来了科学的春天、教育的春天,也迎来了实验小学青春焕发、欣欣向荣的今天。这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学校要发展,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兴旺、社会的稳定是根本前提;各级领导的殷切关怀、社会家长的鼎力相助是可靠保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发展特长、全面育人、学思行结合的育人理念是不竭源泉;科研兴校、质量立校,依法治校、办特色学校是必由之路;一支敬业爱岗、勇于创新、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是坚实基础。

目睹今天的成就,总结成功的经验,正视缺点与不足,我们将奋力推进新课改,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争创市教育科研示范学校和县课改示范学校。我们将以建现代实小为目标,建立天文观测台、电子阅览室,完善校园多媒体教学网络;我们将以创省校风示范校为目标,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我们将以当现代教师为目标,提高教师综合教学能力;我们将以培养现代人才为目标,在重视学生德育素质、文化素质、体育素质的前提下,突出艺术、科技、英语、武术、心理健康教育等办学特色。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回首实验小学的昨天,我们感慨万千;正视实验小学的今天,我们豪情满怀;展望实验小学的明天,我们信心倍增。我们绝不辜负威远75万父老乡亲的深情期待。而今,学校正以创省级校风示范学校、建现代实小为目标,去搏击新世纪的风雨,去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去实现新世纪的跨越!

谢谢大家!

篇5:百年校庆庆典上的致辞

最新百年校庆庆典上的致辞模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xxx小学各位校友、老师、同学们:

在秋高气爽的收获季节,在丹桂飘香的美好时刻,我们欢聚在这里,隆重庆祝xxx小学百年华诞。首先,我代表中共xx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向xx小学全体师生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光临庆典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多年来关心支持西街小学的上级领导、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xxx小学一百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中,历届师生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办学理念,发扬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为国家和地方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xx小学按照“科教兴市”、“科教兴区”的战略部署,求真务实,积极进取,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学校规模不断壮大,教师素质不断提高,学生能力全面发展,被评为省级示范小学,获得了教师基本素质展示全市一等奖等一系列荣誉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是西街小学广大师生团结奋斗、追求卓越的结果;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关心支持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各位校友心系教育、无私奉献的结果。这是西小的`骄傲,是金台的光荣!

多年来,xx区始终把教育放在强区富民的战略位置优先发展,努力推动教育事业快速进步。新一届区委、区政府立足区情,提出了做大做强教育品牌,建设教育强区的奋斗目标。按照“三项改革,多元投入,调整布局,骨干带动,质量兴教”的工作思路,全力深化各项改革,大力整合教育资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新的提高。

“十一五”期间,我们将进一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实施“科教兴区”战略,一如既往的大力发展基础教育,为地方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保障。

希望xx小学以百年校庆为契机,紧紧抓住全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大好机遇,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希望全区教育工作者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勤奋工作,勇于创新,让我们一起努力,为金台教育事业和xx市“四市”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最后,衷心祝愿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篇6:小学百年校庆庆典会讲话稿

小学百年校庆庆典会讲话稿

尊敬的各位来宾,社会各界的朋友们,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共庆xx小学建校一百周年,这既是xx小学的盛事,也是我县教育发展的大事。在此,我代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对到会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表示亲切的问候,对xx小学的百年华诞表示热烈的祝贺!

一百年前,一批立志发展我县教育的有志之士创建了xx小学。一百年的薪火相传,xx小学为我县培育了一万多名合格的小学生,不少校友如今已成为社会的名流贤达。学校办学特色不断显现,先后获得省校风示范学校、省艺术教育先进学校、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等先进荣誉称号。非凡是三峡移民搬迁中,xx小学抓住机遇,已发展成为一所环境美丽、设施先进、师资雄厚、治理科学的基础教育示范学校。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离不开xx小学全体师生的顽强拼搏。在此,对县级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xx小学的百年,见证了我县教育发展的艰辛与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xx小学必将铸造新的.成就与辉煌。今年,我县确立了在本世纪前二十年,打造素质教育特色示范县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进一步激发教育发展的志气,鼓舞教育发展的士气,夯实教育发展的底气,提升教育发展的灵气,凝聚教育发展的人气,营造帮扶教育的风气,树立教育发展的正气。

希望xx小学继续坚持改革创新,秉承优良的校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办学水平,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把xx小学建设成省乃至全国的名校。

希望同学们,珍惜美好年华,树立远大理想,“博学而笃意,切问而近思”,在学习中加强修养,在求索中锻炼品格,在实践中提高能力,实现服务家乡,报效祖国,回报社会的理想。

希望社会各界进一步重视教育、关心教育、支持教育,为我县教育事业的振兴、为xx小学的发展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高江急峡风雷动,翠木苍藤尽风流,面对激烈的竞争与挑战,让我们共同努力,为xx小学的跨越、为全县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谢谢大家。

篇7:百年校庆倡议书

百年校庆倡议书

尊敬的乡亲、校友暨热心桑梓教育的先生们、女士们:

您们好!

再过两年(即)是母校松源中学成立100周年华诞。回首过去,瞻望未来,不禁心潮澎拜拜,感慨万千!

近百年来,我们艰难地走过了一条从高小到初中,再由初中到高中直至建成一所初具规模的完全中学那光辉而曲折的兴学育才之路。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曾先后由乡贤刘炎章先生捐建的“刘子梧纪念楼”、乡贤黄华先生捐建的“黄华教学大楼”、“黄华图书馆”、校友何中华先生捐建的高中部教学大楼、实验室、办公楼暨一栋学生宿舍以及此前由众多校友集资捐建的80、90周年纪念楼。四栋65套教师“安居工程”、学生饭堂等设施次第落成并投入使用之后,校容校貌焕然一新。随着学校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充实,教育教学质量也相应地得到提高,历年来升中考试和高考入围率都逐年有所增长,今年更有新的突破,深受上级教育部门的嘉许和广大群众的赞扬。正是满园春色,秀丽宜人;年年桃李,岁岁芬芳!无庸讳言,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跟一贯关心桑梓教育的海内外乡贤、校友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分不开的。趁此机会,我们再一次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从19-年这一百年我们前后跨上了两个世纪。欣逢盛世,我们一起庆祝母校松源中学百年华诞,不仅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是我校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松源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喜事。为了热烈庆祝母校的百年华诞,我们殷切地期望广大乡贤,校友来个珍贵的献礼。其主要项目包括:、①、建成百年纪念礼堂,并在礼堂前兴建绿化休闲广场;②、争取建成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拥有地理室、历史室、音乐室、体操室、舞蹈室、美术室、劳技活动室等专用教室的综合大楼一座;③、力争新上拥有计算机总数达250台以上的四个计算机室、多媒体电教平台6个,使之与省、市基础教育专网相联;与此同时,并增加藏书5万册。在迎接庆典活动中,我们还设想为黄华教学大楼重新装修并更换门窗,为教师宿舍楼和学生宿舍补行剪彩,并从即日起开始向广大校友征集校友成果展及学校百年业绩展材料,等等。这里要着重申明的是关于兴建百年纪念礼堂的`项目。兴建这一座位于黄华教学大楼右后侧拆建,其建筑面积为1888平方米,能容纳2500多人的多功能的大礼堂,工程浩大,约需资金人民币250万元,要靠政府拨款是有困难的,非仰赖广大的乡亲、校友暨关心桑梓教育的人士慷慨解囊、竭诚襄助,确实是难观厥成。正是有鉴于此,我们曾以学校名义于上半年期间提前发出倡议,力争您们的鼎力支持。我们深深感到,像我们这一间规模不小的完全中学,连礼堂还付阙如,目前在全县的中学(包括初、高中)中是少有的,它对兴学育才、举行集会及开展大型文艺活动等方面,都将受到不少的影响;要争上市一级学校,单就“硬件”而言,也难以办到。因此,兴建礼堂暨实现如上的献礼项目,正需要您们的群策群力,为培养祖国的“四有”人才,为发展家乡的教育事业,为母校成立100周年献礼而贡献自己的光和热!!!我们承诺:凡热心捐资不论数目多少,均予以刻碑纪念;如捐资数目足以完成上述献礼项目中任何一项者,均以捐资者的芳名为名,另行碑刻于其上,以示彰显,并励后人。您们中众多英才在青少年时期,都曾在母校的摇篮里不同程度地度过了那段峥嵘岁月,反哺情深,相信久而弥笃;即便是在家乡秀山丽水中哺育成长的海内外乡亲,“血浓于水”,爱乡情深与必将化作兴学育才的善行义举。让我们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行动起来吧!

谨致

崇高的敬礼

梅县松源镇人民政府

梅县松源中学百年大庆筹备委员会

4月10日

附:

资助形式及纪念办法

一、1、出版校庆纪念册; 2、制作光盘;

3、出版校庆系列丛书; 4、捐校庆纪念品

以上捐资者,封面介绍其事迹及企业信息,勒碑留念。

二、捐资一万元及以上者,学校荣誉室镶其玉照,叙其事迹。捐资五万元以上者,礼堂及大楼厅、室以其命名作纪念,并介绍其事迹;捐十万元以上者,楼层以其命名作纪念,并介绍其事迹。

三、资助形式:可以是以个人、某班或某届或某地校友出名,勒碑留念。

篇8:百年校庆征文

今年10月23日是厦门市第五中学建校百年的纪念日,学校举行了隆重的纪念仪式,全国各地的新老校友汇聚校园,济济一堂,好不热闹。一百年前五中的建立,结束了福建没有中学的历史,这在当时影响是巨大的。

百年来,五中的教师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人才;百年来,五中的毕业生在各自岗位上为国家做出了奉献。五中功不可没,历史将铭记五中的辉煌业绩。

“弹指一挥整百年,桃李芬芳春满园”。回顾过去的一百年,总结过去的一百年,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这样做无疑是最好的纪念方式。

回想起来,建校时的教师,当时不少只有二十多岁,是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白手起家,创建了学校,翻开并谱写了福建省教育史上崭新的一页。他们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乃至奉献了自己的一生。至今,他们大多已离开了我们,但永远活在所有五中人心中!母校教师爱岗敬业的奉献、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爱校爱生的精神是值得我们纪念学习的!

五中老学生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中都是刻苦勤奋的。他们是在远远不如今天的条件下学习生活的。许多学生尽管年龄较大,基础较差,但仍然不甘落后奋起直追。五中老学生有着艰苦创业的精神。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我们坚信:五中的未来将比今天更加美好;今后的设施将会更加现代化、科学化;我们的教师队伍将会成为具备新的教学观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的一流教师队伍;我们的学生将会铭记五中校训,成为国家各条战线上的栋梁之材!

篇9:百年校庆演讲稿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鄱阳中学迎来了她的百年华诞。

泱泱鄱水,流淌着百年悠深的眷恋;苍苍芝山,迤逦着百年熔铸的辉煌;莘莘学子涌动着百年不变的情怀;衮衮名师升华着百年热切的期待。在此华诞吉日,让我们一同翻动这部由前辈后学们共同谱写的沉甸甸的校史,一同用心去诠释去感悟百年鄱中。

百年传承,薪火熊熊。鄱阳中学创建于清末光绪二十八年(19),校名为饶州府中学堂,为饶州七县最高学府。百年征程,栉风浴雨。有过柳暗花明的阳春美景,也有过巅沛流离的辛酸往事。传薪五代,十易其名,创业发展,弥足维艰。然而,她却在一次次磨难中不断塑造自我的完美与高大;在一次次风雨的洗礼中,焕发生命的青春与活力。鄱中人始终把热爱祖国、追求进步作为崇高理想;把诚信待人、质朴立身作为行为准则;把勤朴公勇求实拓新作为鞭策自己的科学精神,为波阳教育事业的发展谱写了辉煌的 篇章。1985年复校以来,学校迅速崛起,凭借着雄厚的师资力量,淳正的校风学风,上乘的教学质量,科学的教育管理,已经屹立于省立名牌重点高中之列。一百年铸造一个名牌,一个名牌闪耀一个世纪;一百年忠诚一种事业,一种事业繁荣一个世纪。

百年陶冶,人才辈出。鄱中是一块神奇的热土。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点一滴都在精心呵护并集纳着辈辈贤士,培养着代代英才。数以万计的优秀弟子从这里出发,走向成熟,走向渊博,走向成功。昨天的稚子成了今天的政界要人、专家学者、杏坛新秀、商贾总裁……象革命先辈彭涛,象现任中央政治局、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吴官正、河北省委副书记刘德旺,象文史界的陈先达、姚公骞,象从事科研的刘锡芝、周希贤,象文艺界的歌唱家葛军,他们都是从鄱中升起的一颗颗闪亮的新星。鄱中曾使他们引以为荣,但他们永远是鄱中的骄傲。一块智慧的沃土,一架登攀的人梯,一盏不灭的烛灯,一片灿烂的星际!

百年风华,俊才云集。为什么鄱中名牌不倒,声名远播?为什么鄱中桃红李艳,春色满园?答案就是:这里有历届校长的呕心沥血,精心指挥,有无数园丁的无私奉献,辛勤耕耘。从饶州府中学堂第一任学监肖鼎臣到省立鄱阳中学校长张重仪,从解放初期的程雪屯、孙守谦到复校后的曹功先、杨守仁校长,无一不是教育界的内行和精英。他们或才华横溢,德高望重,或治学谨严,著述丰富,或为人师表,一身正气,或经验独到,决策有方,从而确保了鄱中的接力棒得到了很好的交接,使鄱中之舟劈波斩浪,扬帆远航,顺利驶向胜利的彼岸。名校出高徒,值此百年庆典之际,我们怎能忘记爱生如子、育人有方的吴大川老师、汪烈老师?!怎能忘记为教育事业奉献了一生,已经谢世的董振莆、薛番琛夫妇、沈方初、舒天育老师?!百年回眸,饮水思源。我们诚挚缅怀艰难创业、矢志不渝的办学前辈,衷心感谢崇德敬业、辛勤耕耘的历届领导和教师,真诚称颂为国增光、为母校添彩的历届校友。

百年求索,拥抱未来。人逢盛世百岁短,业逢盛世万年长。鄱中百年,向人民展示的是一幅绚丽夺目的文化长廊和历史画卷。触摸百年历史,让我们强烈感受到一次震憾,一股力量,一份责任,一种希望。百年的发展历程深刻地启迪我们:先进的教育理念,是教育发展的前提基础;不懈地改革进取、求实创新是学校发展不竭的动力源泉;优良的校风、学风和长期积淀形成的鄱中精神是学校发展的内在精神支柱;鲜明的办学特色是学校兴旺发展、迈向一流的关键所在。我们一定要抓住当前发展的大好机遇,迎接新世纪的严峻挑战,以利学校的持续发展。在当今,我们尢其要:

——实施“创新”工程。认真学习***同志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努力推进教育创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水平,教会学生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做人。

——实施“名师”工程。坚持“人本”思想,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精良的“专家型”、“教研型”教师队伍,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夯实持续发展的业务基础。对教师的培养,着力点将放在青年教师身上,因为这是鄱中的未来,鄱中的希望。

——实施“优育”工程。分类教学,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因人制宜,努力办好重点班,力争多出“精品”、“极品”、“尊品”。

——实施“美化”工程。营造花园式的育人环境,还鄱中一片绿茵、一片洁净、一片静谧、一方幽雅。

“岁月如歌声声远,事业如棋局局新”。憧事增华,再铸辉煌,这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继承优良传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作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和未来的新的业绩。让我们与新世纪结伴,与新希望同行,携手迎接鄱阳中学更加美好的明天!

篇10:百年校庆经典祝福语

1、一百年传薪播火风雨兼程喜继往开来代有精英登虎榜,万千次革旧创新品学并重看腾蛟起凤每凭实力上青云

2、阳光从窗前穿过,发出五颜六色的光芒,给生活增添了色彩,在这个吉祥如意的日子里,母校迎来了校庆之日,在此祝福母校光芒四射,绽放青春,培养众多莘莘学子。

3、燕鸣翔宇渤海边,大气磅礴立基园。九州英才尽苦力,十载寒窗化甘甜。周周躬耕育桃李,年年俯首作源泉。快履邹形成伟业,东意无限更向前。

4、秀毓灵钟,一中儿女庆百年,腾蛟起凤,满园桃李占鳌头

5、兴致苗圃赏秋风,宁奉砖瓦筑围城。一声感慨硕果美,中华何处无收成?母乳哺得万千子,校园仍旧创新生。百载难逢同窗友,岁月依然再庆功。

6、欣闻母校百年华诞,我们谨向母校致以热烈的祝贺!祝母校日新月异,兴旺发达,桃李芬芳!祝各位老师工作顺利、幸福安康!

7、小学时光不知什么时候就不复存在,可还清楚地记得校园的欢乐时光,此时正当母校校庆之日,做为学子的我送上真诚的祝福,愿母校再培养出更多杰出英才,桃李满天下。

8、我的小学母校,培养出多少杰出才子,每到校庆之日,总有众多能人出现在校门,为学校庆祝欢呼,这培养自己的母校祝福。

9、万古犹传风雅趣百年仍飘翰墨香

10、桃李不言满庭芳,弦歌百年今又始。让我们祝母校百年校庆活动圆满成功!祝愿母校积历史之厚蕴,宏图更展,再谱华章!

11、岁月如光,转眼即逝,生活中走过的点点滴滴,至今清晰在眼前。母校中度过的一时一刻,总让你有太多的回味和无尽的思念,在母校周年之时,送去祝福,代表一段相思,

12、一片真诚。只愿母校越办越好,桃李越来越多。

13、百年学府经风雨,几般迁移岁月稠。宁水泱泱成伟业,桃李芬芳夙愿酬。金色秋季同欢唱,万千师生庆丰收。前辈后生齐努力,再创辉煌新征途。

14、优美的母校迎来了十周年校庆,度过了十年岁月,这十年培养了不少学员,为社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值此喜庆之日,我愿母校越办越辉煌,学子越来越多。

15、饮水思源,作为校友,我们深切感谢母校的栽培,也密切关注着母校的.建设和发展。在金中81年华诞之际,预祝校庆活动圆满成功!祝愿母校积历史之厚蕴,宏图更展!再谱华章!

16、母校成长我见证,母校建设我参与。母校人才满天下,母校教诲永难忘。百年校庆齐庆贺,激情澎湃把歌唱。斗志昂扬向前进,共襄盛举创辉煌!

17、忆往昔,桃李不言,自有风雨话沧桑;看今朝,厚德载物,更续辉煌誉五洲。一片绿叶,饱含着对根的情谊;一句贺词,浓缩了我们对母校的祝福。

18、今天,是你一百岁生日,一面面彩旗迎风飘扬,一群群校友握手拥抱。祝福你啊,XX一中!一百年的今天你捷报频传,一百年后的前景定会更加辉煌!

19、一条小溪,流淌对大海的向往;一片绿叶,饱含对大树的感激;一句祝福,充满对母校的深情。百年沧桑,百年辉煌。在母校百年华诞之际,祝福母校的未来更加美好。

20、一女中,我们赞美你,我们心中的神圣殿堂,我们热爱你,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我们祝福你,那一百年不变的忠诚,谱写新的辉煌,那一百年铸造的名牌,永远闪烁璀璨的光芒。

21、彩旗飘飘,亦乐园腾,百年老校,欢庆华诞。追忆往昔,岁月峥嵘,桃李满天,人才辈出。展望未来,前景光明,齐心协力,再创辉煌!

22、一百年春风,一百年雨露。让我们用真情呼唤希望,用执着追求梦想。我们共同期待,期待母校的明天无比灿烂。我们共同祝福,祝福母校桃李芬芳!

23、盛世东风入泮宫,百年名校焕新容。崇楼映日连广宇,绿树擎天拂晴空。遍地春晖花似锦,满园秀色草如琼。千姿万态呈异彩,隐隐文光射九重。

24、神山欢笑,百年名校喜庆华诞;宁水高歌,国庆校庆双喜相连。一百年整整一世纪,一百年弹指一挥间。一百年桃李芬芳,一百年群星灿烂。

25、山东科大,屹立东方,双五华诞,美丽辉煌;辛勤耕耘,桃李出墙,精心哺育,永生难忘;长江后浪,更加光芒,科大强壮,直上九霄。

26、情系科大,祝福母校。五十五年的风雨兼程,五十五年的饱经沧桑,永不停留,砥砺、博弈、奋进、前行,永远追求,团结、奋进、求是、创新,科大明天更美好!

27、亲爱的山科大,你是我人生中的驿站,我相信,你的出现将使我的人生更加辉煌灿烂。真心祝福你,我的山科大,愿你在美丽中更加美丽,在壮大中更加壮大。

28、亲爱的母校,在您的百年华诞,我们再一次簇拥在您的身旁,仰望您参天大树般的身姿,衷心祝愿您永葆青春,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永争第一!

29、母校音容心底藏,栽培恩泽永难忘。欣看桃李繁枝果,仰望松楠大厦梁。亲切师生常入梦,悠闲草木总萦肠。百年华诞金樽举,教育兴邦翥凤凰!

30、十载树林,新苗成材,桃李满天下,百年育人,春风化雨,栋梁荣中华、

31、母校是培养禾苗的土地,是人生中第一个学校,我们应感谢小学母校,感谢校园中的老师,是他们培育了我们这一代,让我们过上了幸福快乐的日子。于是在母校生日之际,

32、为母校祝上我的祝福,希望母校越办越好,越来越兴旺。

33、母校是每个人难忘的地方,它给予了我们太多太多,从无知到有识,从童年到少年,有了昨天才会有了今天;此时在母校校庆之日,给我的母校送去我的祝福,愿母校越办越辉煌。

34、名校百年庆,正桂子芳香,鸿鹄展翅,适逢示范高中传捷报;XX一中好,看桃李满门,英才辈出,又见科林艺苑展新篇。

35、母校成长我见证,母校建设我参与。母校人才满天下,母校教诲永难忘。百年校庆齐庆贺,激情澎湃把歌唱。斗志昂扬向前进,共襄盛举创辉煌!

36、名校百年庆,正桂子芳香,鸿鹄展翅,适逢示范高中传捷报;XX一中好,看桃李满门,英才辈出,又见科林艺苑展新篇。

37、每个人的人生中都不可避免会有精彩的小学时光,在哪里大家享受过童年的快乐,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然而母校校庆的日子里,你可记得为母校祝福,为母校喝彩。

38、百年校庆,欣逢盛世。同心同德,上下协力。百年老校,焕发活力。校园如画,盎然春意。莘莘学子,奋发向进。继往开来,再接再厉。祈我一中,永远昌盛。

39、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你55岁的智者,不会拒绝一个随行的年轻人,而我,我希望陪你一路辉煌,只让我今生无憾!而你的辉煌,与时光无限延伸!

40、给回忆永不褪色的珍藏,给思念自由飞翔的翅膀,给朋友一生一世的友谊,给老师我们所有的笑脸,给校庆我们永远的祝福,给燕大我们永恒的眷恋!

41、曾经沧桑忆童年,更敬先贤办国学,历届校长担重任,朴初人杰得地灵,辛勤耕耘逾百载,桃李盛开满天下,春风时雨一百年。

42、百年一中育数代贤才,喜今朝桃芳李艳频让宁江添秀色;校本理念开千秋伟业,待明日俊采星驰再为华夏创辉煌。

43、发扬传统炫昌,尊师举旗教育长廊。新校青眼塘,群楼拔地,器宇轩昂,现代设备,科教兴邦,学术竞秀,高考兴学更名扬,创全国,示范性高中,指日新妆。

44、回顾过去,我们无比自豪;展望未来,我们信心十足。在这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再次向母校致以最诚挚的祝福,愿母校永远辉煌,永远充满生机!

45、教育百年风,你我传承,同为母校争殊荣。身在他乡不问远,感念师恩。聚散多匆匆,各自从容,前学不忘后来人。今日恰逢时光好,恭贺诞辰!

46、历百年风雨,培英育俊,赢得满园桃李分外艳,承千载文明,继往开来,换取粤东文苑总是春

47、母校音容心底藏,栽培恩泽永难忘。欣看桃李繁枝果,仰望松楠大厦梁。亲切师生常入梦,悠闲草木总萦肠。百年华诞金樽举,教育兴邦翥凤凰!

48、齐昌水乐迎宾客,英雄树欢接盛风;学艺楼中韶乐奏,绿茵场上龙虎争;海明轩宇书声朗,杏坛圣门演春秋;春风沐雨满华厦,芳园披彩溢神州。

49、亲爱的母校,在您的百年华诞,我们再一次簇拥在您的身旁,仰望您参天大树般的身姿,衷心祝愿您永葆青春,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永争第一!

50、神山欢笑,百年名校喜庆华诞;宁水高歌,国庆校庆双喜相连。一百年整整一世纪,一百年弹指一挥间。一百年桃李芬芳,一百年群星灿烂。

51、金秋时节,丹桂飘香。欣闻母校81周年校庆,怀着喜悦的心情,写下用这贺词,以表达我们对母校由衷的祝贺!

52、今日赶上母校十周年校庆,在此送上我真挚的祝福,望母校的办学质量更上一层楼,满园桃李越来越多,成功之士越来越强。

53、回首历史,山东科大风雨兼程造就桃李满天下;驻足近日,四海校友汇聚一堂共庆五十五华诞;绿树红花,芳草青青,科大今朝正美好;蓝天碧水,白云悠悠,科大明日更辉煌。

55、含大海之神韵,富泰山之雄伟,携珠山之秀丽,孕泉水之灵气。钟灵毓秀之地,人才辈出之都。喜庆荡漾人工湖畔,祝福弥漫繁星广场,幸福围绕你我之间,快乐挥洒美丽校园。

篇11:百年校庆征文

聚首南中

高二(5)班  高 磊

南溟之侧,前海之滨,南头中学,遐迩闻名。拥鹏城新都,依新安故城,无矜持之态,有传说流行。凤凰鸣兮,于彼高冈,美哉兹地,凤冈始成。韶华梭掷,日月飞箭,徂尔初建,百年历程。虽时光荏苒,然校风醇正,有猷有为有守,立德立言立行,此人文之训,树拓进之心,启历代学子,成南粤名人。

兹凤冈书院,斩棘披荆,一路前行,几度更名,数代努力,始有美名。今言及南头,引啧啧赞声。立于闹市之内,环于木棉之间,更伴佳木绿茵,书声琴韵。全面施教,育人育根,各类大赛,摘金夺银,状元之校,并非虚名。

昔莘莘学子,今弄潮精英,闻母校百年,聚旧地欢庆。当此时也,必同窗聚首,握手叙情。观母校新颜,忆师长旧恩。相呼之状,定见真情,故地重游,百感同生。觥筹交错,司马沾巾;同窗旧友,无论名分。听回乡游子之言,皆为乡音;观今日名流之语,尽见童心。

盛哉,凤冈书院!壮哉,南头中学!

篇12:百年校庆经典演讲

翻开历史泛黄的扉页,一道浓重而深沉的气息扑面而来。120xx年前,在滔滔的黄河岸边,在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璀璨的古城开封,诞生了我们敬爱的母校--河南农业大学。

中原这片沃野既有共性的文化内涵,又因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自然资源的独特性,进而造就了这方厚土上独具特色的文化个性,形成了人文内涵深厚的文化优势。而农大做为一个百年的老校,其中所蕴含的绿色文化则是中原文化中最为灿烂的一笔。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黄河文化、古都文明、中原风情的融会贯通,无疑加重了这一方热土的含金量。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历史永远是不朽的教科书,文化是传承历史的纽带,是最富有人文价值的情感载体,而学校则是文化和历史最有力的传播者和记载者。河南农业大学所传承的绿色文化,播撒于中原沃野,根植于黄河岸边,最终浇灌出了今天的累累硕果。

愿为大地添新绿,誓让山河换新颜。农大的绿色文化是农大人创造活动的结晶,是时间沉淀和积累下来的精神财富,它以其独立存在的形态和特有的作用丰富着农大人的精神生活,提升着农大人的综合素质,改善着农大人的生活质;农大的绿色文化又作为一种产业形态,表现为一种经济的发展力量,成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大绿色文化还作为一种与经济和政治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社会要素,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起着凝聚人心的作用,增强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作用和引领社会发展前进的作用。

历史模糊的字迹演绎着一曲曲离歌,久远的故事深藏着一幅幅催人泪下的悲情画卷。一百一十年间你历经多少次的风风雨雨、多少次的易名迁校,但是这些丝毫都不能影响您对绿色文化的传诵,永远也无法改变您“誓把祖国变乐园”的伟大情怀!

栉风沐雨百余载,春华秋实一世情。时代在变迁,历史在更迭,您在其中上下求索,却又孜孜不倦。百年之沧桑、百年之传承、百年之兴学、百年之树人。一本百年校史,无不彰显创办者的有识之举,传承者的耕耘之劳;无不彰显“明德自强,求是力行”校训的精华之所在;无不彰显“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农大三育人理念;无不彰显历任校长的苦心经营和众多园丁们的辛勤耕耘。同时也蕴含着农大人的心血和贡献,奠定了无数学者百折不挠、胸怀博大的英雄气概。

莽莽中原沃野,有我们不解的情缘。 我作为一位土生土长的农大人,作为百年文化传承的新任火炬手,生活在这片热土上,为其呕心沥血、蜡炬燃尽理应作为我义不容辞而又倍感光荣的责任,我必将不辱使命,把这支文化的火炬传承下去,并将其发扬光大。我们为这块土地上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积淀而感到骄傲,也为农大人的勤劳朴实和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感动。科教兴国为己任,振兴中华担在肩。

如今,在您宽厚的臂弯中,龙腾虎跃,群英荟萃,他们担当着振兴中国农业经济的重担,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衷心希望农大人在党的领导下,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打好绿色农业、金色丰收、红色历史三张王牌,把农大建设得更加美好;农大人热爱绿色,甘愿为农业奉献。我们也应当好农大教育的排头兵,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展望未来,一代代农大人正豪情满怀,为新的历史使命锐意进取,永不止息。

我们坚信,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和校领导的领导下,在国务院、国家农业部的关怀下,在历届校友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河南农业大学一定能够再创新的辉煌,河南农大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前进中的农大定能会不负众望,最终定能犹如一颗璀璨的启明星般散发耀眼夺目的光芒!

最后让我们以农大人共同熟悉的歌词来祝福我们的母校华诞:

滔滔黄河岸边,有我们美丽的校园。

农大人热爱绿色,甘愿为农业奉献。

团结勤奋攀高峰,严谨求实谱新篇。

愿为大地添新绿,誓让山河换新颜。

莽莽中原沃野,有我们不解的情缘。

农大人护卫绿色,立志为农业攻关。

科教兴国为己任,振兴中华担在肩。

愿为绿色献青春,誓把祖国变乐园。

谢谢大家!

百年校庆祝福语

百年校庆祝词

百年庆典日程安排

百年校庆心得体会202

“百年校庆”的征文

中学百年校庆致辞

经典百年校庆祝福语

母校百年校庆祝福语

小学百年校庆发言稿

百年校庆 祝福清华

百年校庆庆典策划书(共1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百年校庆庆典策划书,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