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抗美援朝胜利71周年纪念日心得及感悟(共含7篇),希望大家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谢尔盖的枪口”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在一所小学里传出了一阵铿锵有力的音乐,让人激情澎湃。当然,这也令我们想起了战争年代……
在那遥远的战争年代,中国打仗的部队有两个:共产党和国民党。抗美援朝刚打完,内部又起了争执——共产党与国民党开战,之后,十分惨烈的“一江山岛”战役便出现了。那也是共产党第一次海陆 空三军一起作战。而由于指挥不当,人员伤亡惨重。
如今,在烈士陵园,那些死去人的墓碑一望无际,不经让人感慨:虽只是一个小小的战役,却可以使人员伤亡不计其数!但正是这场战役,中国人民迎来了解放。可以说:我们现在的安居乐业的生活是那些逝去英雄的生命换来的!可这代价,也未免太大了吧!这些,我从口中得知。
可那些为新中国献出生命的人,可不这么想:邱少云为了新中国在烈火中焚烧却一声不吭;董存瑞为了新中国自愿当人体支柱把炸药包放在手上炸堡垒;刘胡兰为了新中国被日本人残忍的杀害,但她却英勇就义而无所畏惧……
这么多的英雄,只为我炎黄子孙在宇宙间挺起胸膛,只为我华夏神州成为真正盘踞东方的巨龙,只为我中华儿女真正抛弃“东亚病夫”的称号!这些人,令人敬重,也令人称赞。这些,我从书中得知。
战士们的英雄事迹可歌可泣,走在最前端的领导者更是烙下时代永恒的记忆:_少年豪情,主苍茫大地之沉浮;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呕心沥血;开国十大元帅胆识过人,堪比诸葛亮!这些,我从影片中得知。
这些人,这些事,都为新中国——现在的我们安居乐业所付出。这样的太平来之不易,我们要好好珍惜长大后保卫家园,让我们的后代不受战争之苦,为我们的祖国争得属于她的荣光!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71年前的今天,中国志愿军战士为了保家卫国毅然踏上了抗美援朝的战场。两年零九个月,十余万名志愿军英勇捐躯。今天是抗美援朝纪念日,我们共同缅怀最可爱的人!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一首歌,传唱了一代又一代,雄壮的旋律,凝结了一个国家的集体记忆。当战则战,敢于亮剑。不仅是军队的神圣使命,而且能够以战止战,以战立威。试想,如果没有抗美援朝战争的长剑出鞘,何来新中国的大国地位?何谈中华民族的尊严和梦想?七十年易过,硝烟早已散去,他们的鲜血染红了朝鲜三千里江山,每一位为祖国奋战的人都不会被遗忘。硝烟早已散,但砥砺人心的“英烈精神”不会湮灭在如烟的岁月中。这种精神不仅仅成为后人的“精神谱系”,更是化作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坚强柱石。祖国今天的繁华,我们又怎能忘记那些年轻的英雄呢?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说到71年来我们始终没有忘记他们,中国人民志愿解放军为抗美援朝所做出的贡献。抗美援朝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向西方的宣言书,具有重大的意义。正义必定战胜强权政治。和平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中国人民不惹事,也不怕事。我看到祖国的强大,非常自豪自己是个中国人。
抗美援朝战役,是一场伟大的民族保卫战!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1周年大会,于23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颇多,感触颇深。
这次战役重要性不言而喻。经此一战,中国人民粉碎了侵略者陈兵国门、进而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的图谋,可谓“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帝国主义再也不敢作出武力进犯新中国的尝试,新中国真正站稳了脚跟!经此一战,中国人民彻底扫除了近代以来任人宰割、仰人鼻息的百年耻辱,彻底扔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中国人民真正扬眉吐气了!经此一战,中国人民打败了侵略者,震动了全世界,奠定了新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彰显了新中国的大国地位!经此一战,人民军队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愈战愈勇,越打越强,取得了重要军事经验,实现了由单一军种向诸军兵种合成军队转变,极大促进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经此一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洲乃至世界的战略格局得到深刻塑造,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义事业受到极大鼓舞,有力推动了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
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1周年,经中央军委批准,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组织拍摄了6集大型电视纪录片《为了和平》。作为一名公安干警,在收看的过程中,我们又一次走近重温了这段硝烟弥漫、可歌可泣的历史 篇章,志愿军战士“舍生忘死保和平”的精神士气让人几度哽咽落泪,更觉荡气回肠、热血沸腾,更加深刻的感受和领悟到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党中央审时度势,毅然决然地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极大激发了全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举国上下、同仇敌忾。广大志愿军指战员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牺牲烈士197653名。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千方百计克服建国初期百废待兴的种种困难,全力支援前线,当好坚强后盾。
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面对美国侵略者的先进装备和陆地、空中、海上优势,志愿军在“小米加步枪”和极端恶劣的条件环境下,不畏强敌、敢打敢拼、所向披靡,打得侵略者闻风丧胆,打出了国威军威,锻造了威武之师、文明之师。毛主席用诗意的语言总结胜利之道:“敌人是钢多气少,我们是钢少气多。”
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志愿军战士笑对战场上极端的苦和穷:“一把炒面一把雪,枕着石头盖着天”“志愿军不怕困难多,经得起寒冷经得起饿。两条腿撵上四个轱辘,翻了高山过大河”。广大志愿军指战员上下一心、同甘共苦,顶住了敌人狂轰滥炸,克服了高山、严寒、武器落后、后勤供应进展等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创造性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赢得了最终胜利。
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我们的军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人民利益而战的军队,一切听从党的召唤,一切听从党的指挥。如果没有对信仰和理想的忠诚,没有对党、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何来“最可爱的人”的光荣称号,何来在冰雪中卧伏、在饥饿中冲锋,舍身堵枪眼、誓死保坑道的壮举,何来向死而生的无畏、敢于牺牲的壮烈。
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面对美帝国主义强加于中国人民的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征战朝鲜,完全是为了反抗侵略、保卫和平。中国人民志愿军充分发扬国际主义精神,以鲜血和生命捍卫世界正义与和平,捍卫中朝两国人民的独立和自由,涌现出被中朝两国人民共同敬仰、永远铭记的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
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崇高风范的生动写照,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永远是中国人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惟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抗美援朝战争已经过去了71年,而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依然如星光般闪耀,一直在激励和鼓舞着全中国人民、所有华夏儿女,在复兴路上只争朝夕,砥砺奋进,胸怀和平正义理想,勇敢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71年过去了,世界形势、国际格局和新中国综合国力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英雄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立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实现了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实现和迎来了中华民族的三次伟大历史飞跃,即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正阔步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大国崛起的新征程上。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们将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当此滚石上山、爬坡过坎之际,最需要激发精神的力量、坚定必胜的信心,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为此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就是要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使命,坚定必胜信念,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不懈奋斗,为维护世界和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男儿欲报国恩重,死到沙场是善终”。和平年代,人民警察“牺牲最多、奉献”,常常要面对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用辛勤的汗水乃至宝贵的鲜血和生命,为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筑起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职责使命,用鲜血与汗水书写公安工作新 篇章,以强大的正能量书写人民公安的新时代荣光,就必须大力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尤其要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应对好每一场重大风险挑战,在面对重大考验时必须旗帜鲜明、挺身而出,在面对歪风邪气时必须敢于亮剑、坚决斗争,在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时必须豁得出来、顶得上去。必须用铁肩膀担负起硬任务,知重负重、攻坚克难,坚决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今年是实现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三年为期目标的决胜之年,“除恶务尽”是实现目标任务的必然要求,更是人民群众的深切期盼。公安机关和公安干警更需要在深挖根治上发力攻坚,要紧盯重大案件、黑恶势力经济基础、背后“关系网”“保护伞”不放,在打防并举、标本兼治上下真功夫、细功夫,确保取得实效、长效,坚决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0二0年十月迎来一个重要的纪念日,即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七十周年。一九五0年,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将战火燃烧到鸭绿江边,开国领袖毛主席一声令下,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国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战胜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侵略者。
在环境恶劣、条件艰难,敌人强大,我军弱小的情况下,我军以中国特有的近战、夜战、运动战、枪林弹雨的战场,勇敢穿梭,让敌人惊恐万分。在重要的战役打出了万岁军38军。
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之所以取得军事胜利,其主要原因就是以国际主义、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为主导的政治工作所产生的精神力量,政治优势成为我军致胜的战略优势。无数先烈、革命前辈们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牺牲、贡献,英雄事迹可歌可泣。
与许许多多的革命前辈相同,我的父亲母亲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也参加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战争,保卫和平,抗击敌人,我为他她们感到骄傲和自豪!永远怀念他她们!
抗美援朝志愿军取得的伟大战果震惊了全世界!抗美援朝是中国的“立国之战”“立威之战,”打出了中国的伟大地位和尊严,表明了已经强大的起来的新中国绝对不会让任何一个国家对他进行欺负。
对于新中国来说,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必将永彪史册,万古流芳!打败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狂妄。充分表明,中国人民是不畏强暴的,有敢打必胜的信心和勇气,中华民族这种传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气概是我们民族之魂。
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的中国人民使之更加发扬光大。我们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七十周年,就是要大力学习和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继续发扬全国人民和志愿军在抗美援朝中表现出来的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在当今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要立足于世界之林,更要有这种大畏的爱国气节和英雄气概。
抗美援朝胜利七十周年个人心得感悟笔记最新5篇
丰碑永恒,光照千秋。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在短短几十年内,我国综合国力实现跃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特别是党的__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成功谱写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我们要珍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留下的宝贵财富,使其成为我们开创美好未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共产党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新生的人民政权既要面对一些西方国家的军事包围、经济封锁和武力威胁,又要应对复杂的国内形势,凝聚民心、稳定社会、恢复经济。万难之中,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作出了出兵参战的英明决策,以有力的战争动员和超凡的战略战役指挥将战争引向胜利,同时顺利完成了大规模剿匪斗争、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运动,有力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这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当前,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我们更要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敢于胜利,才能牢牢掌握主动权并取得最后胜利。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面对侵略者的战争威胁,只有奋起抵抗,才能赢得世界的尊重。当美国侵略者把战火烧到中国的国土上,中国政府采取什么态度,举世瞩目。中国人民直面挑战、毫无惧色,这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胆略,在当时恐美症流行的世界是的。面对拥有绝对优势技术装备的敌人,志愿军将士用行动有力回击了帝国主义侵略者,取得了彪炳史册的胜利。这充分说明,一个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当前,面对更加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仍然需要发扬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蕴含的斗争精神,坚定斗争意志、强化斗争本领、讲求斗争艺术,敢战能胜。
爱国主义是凝聚全民族力量的伟大旗帜,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在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将士高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旗帜,以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屈服的英雄气概,创造了战争以弱胜强的光辉典范。志愿军先后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积极投身保卫国家安全、维护民族尊严的正义事业中。实践再次证明,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劫难而不衰、屡遭侵略而未亡,靠的就是爱国主义的伟大凝聚力。
紧紧依靠人民是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有力支撑。战争教育了人民,人民赢得了战争。中国人民把秀的儿女送往前线,出现了很多母亲送儿子、妻子送丈夫、兄弟争相入伍的感人场景。成千上万的铁路员工、汽车司机、医务工作者和民工组成运输队、医疗队、担架队,志愿开赴战场,担任战地的各种勤务工作。工人和农民开展爱国生产并厉行节约。全国各族人民捐钱捐物支援前线。人民的支援是志愿军战胜敌人的力量源泉。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需要更加深刻认识这一真理:只要我们紧紧依靠人民,就没有战胜不了的艰难险阻,就没有成就不了的宏图伟业。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1周年之际,我们更加缅怀在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献出宝贵生命的先烈们,更加铭记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崇高事业中所建立的丰功伟绩。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在吉林通化东昌区环通乡石棚村北侧,东昌区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肃穆庄严,苍松翠柏,郁郁葱葱。
沿着正门的石阶而上,便是陵园内500平方米的纪念广场,广场前方建有一面英烈墙,镌刻着英名录。
站在广场中央望去,120余延长米的花岗岩石甬路向上延伸,甬路上方建有高10.25米的烈士纪念碑,碑身正面刻着“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永垂不朽”的金色大字。1076座烈士墓,分布在甬路两侧。
据了解,该陵园始建于1950年末,是吉林省安葬志愿军烈士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陵园管理中心主任邹世福介绍说,该陵园内的烈士墓中,有558座埋葬的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受重伤回国、救治无效而牺牲的烈士,另外518座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社会主义建设中为国捐躯的烈士墓迁移到陵园进行管护的。
通化市拥有中朝国境线达200多公里,曾经是志愿军入朝参战的重要通道,是中朝两国军队休整和伤员救治的大后方,是大量军用物资存储和转运的后勤保障基地。
通化市档案馆工作人员边延克曾对通化支援抗美援朝史料进行整理。“当时通化全地区总人口有88.5万,出动战勤民工就达到81.6万人次。”边延克说,“志愿军打到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是当时广为流传的口号。
边延克介绍,通化人民在抗美援朝中,转运志愿军伤病员18.2万人。
“很多战士入院时伤势严重,有的直到牺牲都没能登记上姓名。”邹世福说,最初的558座烈士墓,留下姓名的烈士只有221人。
陵园英烈墙的一侧是建于20__年的东昌区抗美援朝纪念馆,这是吉林省内唯一一座抗美援朝纪念馆。纪念馆分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通化儿女奋勇支前、骨葬他乡魂耀中华、红色传承复兴圆梦四个主题,现展出图板30块、陈列各类展品142件。
在纪念馆内的展板上,一张照片引起我们的注意:照片上,一位老人站在烈士墓碑前。邹世福介绍,“老人叫王贵,1929年出生,去年病逝。老人生前一直默默守护着陵园,每年清明都到这里给烈士们鞠上一躬。”
志愿军老战士李立德今年__岁,家住在距离通化市不远的辽源市,曾任沈阳军区装甲兵坦克三师炮兵团基层连队指导员。71年过去了,老人依然清晰记得他随队伍跨过鸭绿江的场景。
“桥被炸断了,我们挽起裤腿蹚着水走。”当时是10月下旬,东北气温已接近0摄氏度。这一渡江,很多战友就没能再回来。谈及牺牲的战友,李立德的语气沉重了许多。
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但抗美援朝精神是永恒的。今年6月,通化市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1周年系列活动在陵园内启动,10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志愿军老战士围坐在一起回顾过去的烽火岁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将永远激励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老战士陈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