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段考心得体会(共含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ccf4621”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一、奋斗拼搏
“成功=百分之一的聪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要成功,就必须拼搏,必须奋斗。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亿万中国人用鲜血和生命“拼”出来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无数革命先烈用双脚绘出了中国的希望,绘出了中国的未来,绘出了中国的现代化。遥望汹涌澎湃、奔流到海的浪花,在经历了千山万险,淌过无数大山深谷之后,它们才在辽阔的大海中获得自由奔腾的喜悦。这不由得使我心往神之。所以为了梦想,为了成功,我要去奋斗,我要去拼搏,因为我明白——爱拼才会赢。
二、经受挫折
“不经历风雨焉能见到彩虹”。
人生的道路是曲折坎坷,成功亦不是一帆风顺,因而人必须经受挫折。经受挫折会使我们更加坚强,更加成熟。君不见伟大史学家司马迁在经受人生巨大的挫折之后,才写出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旷世之作。君不见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经历了三起三落,仍然雄心不减当年,才带领中国人意气风发的走向新时代。
三、良好的心态
成功与心态有很大关系。能否取得成功,关键看你是否有良好的心态。
李白,就是一个心态良好型的代表。他原以为可以在长安实现“治国平天下”宏图志向,然而却被皇上仅看作御用文人,最后,竟然被“赐金放还”,无奈的带着伤残的梦离开京城。但是他并没有因此沉沦而一蹶不振。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将李白不屑权贵表现得淋漓尽致;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李白的高度自信展示得一览无余;一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将李白的潇洒旷达展示得活灵活现。如果李白没有如此好的心态,在被“赐金放还”后便一蹶不振,那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美诗句就不会再有了,盛唐已不再有“诗仙”之说了。
没有拼搏与奋斗,成功便是水中花、镜中月,可望而不可即。没有经受挫折,成功便是一只没有经历风雨洗礼的海燕,脆弱幼稚。没有良好的心态,成功便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身躯,仅是行尸走肉而已。因此,成功要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回”的拼搏精神;要经受暴风骤雨、电闪雷鸣的洗礼;要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心态。这样我们就会迎接挑战,创造未来,走向成功!
教师心得体会:段考反思
段考成绩出来了,对于我来说,心里真不是滋味!全班平均分89.7分,最高分100分,最低分49分。100分1个,90~99.5分32个,80~89.5分12个,70~79.5分3个,60~69.5分2个,不及格3个。成绩不太理想,特别是有三个学生不及格,从这可以看出我对后进生的.关注太少,辅导太少。这次段考与其说是学生的考试,还不如说是老师的考试。段考相当于一次自查自纠,找出自己存在问题,包括课堂教学问题、作业设计问题、后进生辅导问题。通过研究试卷、研究学生,拟出整改方案:
1、下半学期教学重点除了下半学期的课文教学外还要附加段考前的拼音教学,期中拼音教学以攻克难关为主(拼读音节,看图写音节)。
2、作业设计以本为本,加强生字书写(主要是针对后进生,让他们学会课本的东西),至于拓展练习以基础较好的学生为主。作业要有分类,不能一概而论。要不然基础薄弱的学生会出现畏难情绪,从而失去学语文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关键!
3、尽量每周进行一次小测验。通过测验的读题,分析题目,让学生学会做试卷,学会答题。(本次段考不及格的孩子都是没有听监考老师读题,自已想当然的做,答非所问。)
4、增加课堂练习量,课堂少讲,精讲。
5、调整座位,将基础薄弱的几个孩子调到前面座位,在自己随时调控的范围,尽量让他们能听10~20分钟。
6、继续培养孩子阅读课外书,多识字。
7、开展识字比赛,写字比赛。
8、紧紧跟踪70分以下的5名孩子的学习情况,纪律情况。尽量安排大课间时间进行个辅。
本次作文主题比较明确,审题上没有设置太多障碍,直接围绕“微笑”组织行文即可;文体不限,灵活性大,学生可根据个人情况自由选择,做到有话可说,符合新课改的精神。
虽然审题不设障碍,但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一是题目要求文体不限,因此有部分同学就模糊了文体意识,议论文不像议论文,记叙文也不像记叙文;二是题目要求字数不少于800字,但仍有不少同学因为字数不足而失分;三是本次作文为材料作文,仍有部分同学偏离材料,大谈特谈乐观向上。
以上几点是学生在审题中存在的失误。除了上述几点之外,学生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作文材料成旧、虚假,范围有限,选择记叙文的大多数同学所写的对象就是母亲的微笑、老师的微笑、同学的微笑,选取的材料无一例外都是遭受失败或打击后他们的微笑使其重获勇气等等,这些千篇 一律近似流水账式的“故事”,缺乏细节描写的支撑,没有挖掘到微笑的具体内涵,很难看到类似升华感悟性的文字;二是作文语言平淡、思想贫乏,材料陈旧,不够典型。议论文基本围绕材料所给的点展开,思路没有打开。此外,所引用的材料不外乎屈原、苏轼、李白、某个不知名的空姐等,还有部分同学甚至直接用自己的日常事例。三是部分同学卷面不够整洁,作文印象分大打折扣。
当然本次作文学生也有很多的亮点可寻,佳作也出现了不少,它们有以构思的巧妙取胜,有的以材料的新颖取胜,有的以细节描写取胜,有的以意蕴深刻取胜
今后作文方面努力的方向,加强文体特征训练和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提高学生对作文素材的提炼和运用的能力,多读书、多动脑、多练笔,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作文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所以也要鼓励学生要有耐心和恒心,相信只要学生、老师一起努力,一定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
10月21日,XX二迎来了本学期的第一次段考,在段考之前,我觉得我比我们班的学生还紧张,非常担心他们不仔细审题,提笔就做,也担心他们将之前学过的知识给忘了,还担心…。在段考的前几周,我也尽我所能把班里的几个后进生叫到办公室里进行辅导,在前几次的周测里,我们班的后进生人数不是很多,只有4、5个,这几个在前几次的周测里是属于稳定的.不及格,没有一次及格过,所以我辅导的重点也是放在这几个人的身上。在对这几个后进生进行辅导之后发现他们的数学基础不是很好,有些甚至连加减乘除、带分数、假分数都不知道,这点令我有点烦恼,因为我没那么多时间、也没那么大精力帮他们把小学的知识辅导一遍。几个后进生中只有1个女生,我在对这位女生进行辅导之后发现她虽然数学基础不好,但是她肯学、也想学好,则点我是很满意的,我觉得只要她自己肯学、想学,上课认真听,课后多问,就算数学基础不好,也可以将数学成绩提上来,我也希望我们班的另外几个后进生可以像这位女生一样,自己发自内心的想学好,这样就算我自己累点也是值得的。
在段考的前一天为了鼓励我们班的学生,基于前几次周测中我们班的数学成绩,我对我们班的学生做出了“只要我们班的数学在全年级中能进前两名,我就请你们吃东西”的承诺,在我说出这个承诺时,我们班的人都疯狂了,然后我就一直跟他们强调考试中应该怎么做。到段考那一天,我看到数学试卷之后,心想:死定了,这次考试题目不是那么好做,特别是那些平时容易粗心的学生。到了下午阅卷的时候,我的心里还是嘭嘭嘭的打鼓。晚上成绩出来之后一看,诶,我们班的数学考得还不错,刚好全年级第二名,跟第一名也只差了不到0.1分,而且全班40个人,不及格的只有4个人,其中有两个人有50多分,并且这次班里有6名同学有较大进步,这点我是非常高兴的。第二天,我们班的那群小鬼就一直问我:“老师,我们班的数学排第几?有没有进入前两名?”他们一直问一直问,后面实在没办法了,只得告诉他们,他们一听,高兴死了,一直说“老师请客”,所以上周我回大学城买了一大袋零食过来准备奖励他们。同时我也买了一些文具和一些本子奖励这次上90分以上的学生和进步的学生,90分以上的同学每个人一个本子,本子的第一页贴了一张纸,上面写着“某某同学,在-第一学期第一次段考中数学表现突出,特此表扬!”,而进步的学生每人奖励了一个信封,信封里面也有一张纸,上面写着“某某同学,在2014-20第一学期第一次段考中数学进步明显,特此表扬!”,除此之外,还奖励了一瓶胶水。这些奖品我是在上课的时候发下去的,发下去之后,我发现我们班有个男生用胶水将信封小心地封好,哇,看得我好感动啊!我发现我们的人平时虽然会把你气的个半死,但有时又会令你很感动,现在有点舍不得他们了。希望初一(X)班在第二次段考中也能像这一次段考一样考出自己的水平,在确保第二的基础上,勇夺第一!初一(X)班的孩子们,老师相信你们一定可以的,你们是最棒的!
是有些许的期待也有些许的担忧。
期待的是通过自己执教后的第一次考试,能对学生有一个很好的了解与把握,期待能看见学生的进步与成长,但期待的同时也担忧着学生的成绩不佳,无法为我们一个多月的学习交上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但后来回想起来,想想最初自己错误的想法,不禁开始嘲笑起自己的幼稚,因为现在想来,不管学生考的是理想还是失利,都有其自身存在着的那好的一方面,学生若考得理想,那就为学生的进步而快乐,鼓励其继续努力,再接再厉;学生倘若考试成绩不够理想,就把其看作一个知不足的好机会,从而查漏补缺,填充学生知识的不足或是还有欠缺的方面,这样也不失为一件坏事。
但令人开心的是,晚自习后,有几名性格活泼的女学生来找我,好像是来找我报喜一般,都说考得不错,那时候听见学生这么说,我顿时变得很开心,这充分说明我的努力没有白费,学生课上也有在认真听讲,一种幸福感与喜悦感油然而生,并且长久难以挥去。
想到最初接我现在所教的班级时,任教老师对其过低的评价和当时不知实际情况的我听信老师们的评价后,万分沮丧,再到我在上课时看见孩子们在课堂上的优秀表现和实际行动,我再也不会感到沮丧,我会以真诚对待我的学生,付出耐心与爱心,因为我坚信只要我对他们充满信心,他们必将是我最棒的学生。
考试已经圆满结束,我期待着学生的好成绩,但最终的结果却是我难以预料的,可能是成绩理想带来的芳甜,也可能是学生成绩不理想而带来的苦涩,但不管最后结果如何,我都会做好准备,秉承“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带领学生不断进步,伴随他们成长,除此之外,在以后的教学活动和过程中更加努力地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
成为老师才发现,“老师都盼着学生好”这句话已不再是一句空话,而是一最份真最美的情感。
★ 段考化学经验总结
★ 初一段考总结
★ 政治段考质量分析
★ 中段考总结怎样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