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关于疫情下护士节向护士致敬心得体会(共含19篇),欢迎阅读借鉴。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我喜欢吃火锅”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的春节,爆发了一场不寻常的战争。一般说到战争,我们就会想到军人叔叔,可这一次保卫我们的不是军人叔叔,而是许许多多可爱的护士小姐姐和舍己为人的医生们,他们站在抗战‘医’线,保卫着祖国和人民的健康!
,因为要过年了人流十分的大——有的要从外地回家,有的要去旅游、拜访亲人朋友,去武汉和从武汉回来的人一定数不胜数。就在人们没有一点儿防备的时候——‘新型冠状病毒’就悄无声息地来了。
看来这个病毒也很爱热闹,在一家人欢聚一堂的时候,它也‘顽皮’地来了。不知有多少人就是这样患上了‘新型冠状病毒’。在家人欢聚一堂时不知有多少医护人员返回医院,站在抗战‘医’线!
有一次,我无意间在抖音上看到——护士小姐姐们,脸上被口罩勒的全是鲜红的印子,还有的为了能更方便工作把自己美丽的长发剪掉了!更让我感动的是他们连续十几二十小时都没有休息,累的坐在地上,靠着墙就睡着了,但这不也正是最美的姿势吗?
他们不想家吗?他们不想自己的亲人、孩子吗?他们当然想了,只是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他们只能这样。有一个护士姐姐,她的母亲去世了,她在电话里得知了这个消息,可她不能回家!哭着,对着家的方向,深深的鞠了一躬!
正是,有了他们的付出,这场‘战争’就要打赢了,那些奉献在前线的医护人员,也就要和家人团聚了。
让我们向这些为了祖国和人民甘愿奉献在一线的英雄们致敬!
生死之间尽显英雄本色。
当灾难来临的时候,一幕幕震撼人心的画面让我们流泪,一句句情深意重的鼓励让我们感动!
有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舍小家为大家的医疗人员、有千万颗牵挂于心的普通老百姓、有慷慨解囊捐款捐物的各界人士……最令人感动的,则是在灾难来临的时候,不顾自身安危,还要解救别人的受难者。
“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84岁的钟南山爷爷让大家不要去武汉,自己却义无反顾地去武汉前线。
除夕夜,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队员刘丽随队支援武汉。当天她准备去外地看女儿,在机场经过了安检被紧急召回后,当晚就登上了去武汉的飞机。出发之际她对女儿有些愧疚“本来答应了陪女儿买烟花,但却不能了。”
90后护士出征武汉。妈妈送别,强忍泪水,车子开走才崩溃大哭。
四川自贡市委书记为首批出征医护人员送行、现场鼓励队员,几度哽咽,说出的话让人泪目。
避免交叉感染,女护士剃光了头发。
几天连轴高强度工作后,女护士的脸上布满了勒痕。
得知同行好友感染病危,他泣不成声,好友倒下了,病人还得救。
医疗队出征感人画面。满屏都是泪目。病魔无情,人间却有大爱。在武汉这座生病的城市,每天都发生感动人心的小故事。
人们在疫情时期的种.种表现:顽强求生、奋力救人、奉献爱心。无论是逆者们,还是英勇的人民子弟兵、普通的人民老百姓,在疫情面前表现出来的都是中国人的伟大精神。
疫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责任。困难一起扛,共分担才更坚强,风雨中凝聚民族的力量。
加油武汉!加油中国!战疫情我们在行动!
叔叔阿姨:
您们好!我是盈田小学五年级二班的学生王高卓。
今年是个特殊年,我们国家正在遭遇一场危难,一场由新型冠状病毒带来的危难,这种病毒会让我们人类得肺炎,发烧,咳嗽,导致死亡。而这种病毒最大的问题是会传染,通过我们的飞沫和密切接触就可以传染。为了全国人民的安全,我们国家实行了隔离政策,让每家人都待在自己家里,不串门,不拜年,不去人多的地方,紧急有事出门也得戴口罩,在家要勤洗手。
就在大多数人为了不被传染而待家里的情况下,你们这些医护人员勇敢地离开家,去了武汉,去了那让人们都闻风丧胆的地方,为了治疗和护理病人,你们不能和家人团聚,奋斗在前线。我从电视上看到,你们好多人累的都倒在地上睡着了,还有的人被传染了病毒而牺牲了。您们太伟大了,为了全国人民,在工作,在奋斗,在牺牲,让我非常感动,看着可恶的病毒危害着人类,看着你们因为长时间戴口罩脸上留下的红印,我流泪了,谢谢你们,因为有了你们,我们才有了希望。
我代表我的家人向奋斗在前线的叔叔阿姨们说一声谢谢,谢谢您们的付出,我相信,在您们的付出下病毒一定会被打败。
我虽然不能像您们一样在前线,但我会乖乖待在家里,我和我的家人承诺,勤洗手,戴口罩,不去人多的地方,不串门,我们一起对抗病毒。 您们在救助病人的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愿疫情早日结束,愿您们早日凯旋归来!
这是一个听起来读起来非常“浪漫”的年份。却在刚刚开启就让我们措手不及,突然爆发的疫情,灰暗肆虐的病毒,人们不知所措的焦急。这次的疫情已经不能再用抒情的文字描述。
这是一个从未有过的寂静春节,武汉城已经封闭,我们不约而同的戴上了口罩,虽然这样无法让病毒窒息,却将武汉人的心声,中国人的心声传递。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开始了对病毒的抗击。
一批批志愿者,医护人员前赴后继抵达武汉,医护人员们一天到晚坚守在隔离区,护目镜将他们脸上勒出深深的伤痕;护士姐姐乌黑秀丽的头发不见了,医院传出“疫情不去,头发不留”的响亮口号;志愿者们开车接送医护人员们上下班,卸送货运物资,有的甚至只是帮忙来回提运东西。“虽然我只能帮上一点忙,但是这是一位身为志愿者的责任,是一份我推不下,推不了,不想推的责任。”其中一位志愿者说。
他们在国难面前,在刺骨的寒风中,逆着万千车流,毅然决然的选择奔赴最前线,在那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勇敢交锋,以自己的身躯为大家小家筑起守护的长城,用行动完美的诠释了什么是中华精神。
在无形中我们承担起了无数种责任,我们应该向奋战在一线的英雄们致敬。
致最美的逆行者!
“妈妈现在很忙在上班,在治病!妈妈不治病,人不就死了吗?你不能光有几个人治病啊,很多人都感冒……”“你哭什么,你哭没用,妈妈也不能因为你哭就回来呀,妈妈也不知道你哭,妈妈在上班!“”知道吗?世界上不是妈妈最辛苦,所有的人都辛苦。”
晚上,面对着哭着要妈妈的弟弟,哥哥“软硬兼施”教育弟弟的画面,被一旁的爸爸偷拍了下来。
2月22号晚,当左玉杰交班结束拿起手机,看到丈夫发来的这段视频后,瞬间泪流满面:“扎心,我不是个合格的母亲,但是我应该会是他们的骄傲!”
左玉杰和丈夫育有两个儿子,哥哥六岁半,弟弟四岁半。作为山东省胸科医院隔离一病区的护士,左玉杰自年初六进入病区工作开始,到现在一直没能回家,只能在空闲时间和家人视频通话。
这一个月时间里,兄弟俩也只能在视频里见到妈妈,妈妈哄睡,更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有人问我有没有很想家想孩子?说实话,我们所有精力都用到工作上了,根本没有时间去想,这个时候想念对我们来说真的是最大的奢侈。”左玉杰告诉闪电新闻记者,隔离病区的医护人员,必须全身心投入,还要调整自己的体力、精力达到最佳状态,所有人都处于一种作战状态:“这段时间感受最深的是我们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领导、战友、家人给予了我们最大的支持和帮助,让我感觉就像我和家人们每天在一起一样,有这样的家,相信我们爱的力量定能战胜这次疫情,都能平安回家!”
在渭南市中心医院隔的离病区,抗疫一线的护士张倩每天从进入病房起,就要连续工作八小时,期间不能吃也不能喝,全身心投入到救治病人的工作中。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记者的镜头一起走进疫情一线去了解一下这位“天使”每天的工作情况。
画面中正在说话的是市中心医院感染科护士长马小绒,穿着隔离服准备进入病区的是普外科护士张倩,虽然不是感染科的护士,但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她就主动报名支援这里的工作。
市中心医院隔离病区护士 张倩:刚开始来不太适应,对咱们感染病房的流程不是很熟悉,但是来之前经过马老师、李老师系统的培训,感觉现在也熟悉了,现在就是这个时期,怎么办,我们都是医护人员,我们不冲谁冲。
记者了解到,市中心医院隔离病区一共五层楼,主要收治全市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和部分疑似患者,为了节省防护服,每层感染病房一次只能进去一名护士,持续工作八小时,而张倩主要负责四楼的护理治理和卫生保洁等工作。
市中心医院隔离病区护士 张倩:白班都是一样的,每天进去就是给病人把早点一分发,开始就治疗,治疗完了后再统一安排病人的卫生,完了之后再重新换个衣服换个口罩就做下午的治疗,下班之前还是在把卫生打扫一遍。
早上8:30,张倩进入隔离病区为患者治疗,由于记者没有防护服,不能记录她在里面的治疗工作,只能想办法让医务人员用手机拍摄一些小视频。经过8小时的守候,下午四点,张倩从隔离病区出来时说的第一句话让人很是心疼。
市中心医院隔离病区护士 张倩:累,因为今天天气刚好温度能高一点,所以穿防护服特别热,大概那会一点多就想上厕所,但就是硬憋着,因为咋说呢,现在物资也比较短缺,我们也不可能因为上个厕所把一套衣服浪费了。
匆匆吃完一碗泡面,张倩就准备下班了,虽然她每天都可以回家,但为了安全起见,她回家后也是单独居住,不敢跟女儿见面。
市中心医院隔离病区护士 张倩:我跟我女儿视频,她前三天不理我,说是我妈回来跟没回来一样,嫌我不理她,没有面对面说话,可能经过我老公给她解释后,娃也能理解,她每次就说,妈妈那你把自己保护好,我说好,我觉得娃也比较懂事,娃七岁了。
张倩告诉记者,最让她动容的是在与一名患者交流时,患者的话让张倩觉得自己肩上责任重大。
市中心医院隔离病区护士 张倩 :我是在五楼上班时,因为楼上接了一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他当时问了我一句,姐姐,我会不会死,因为他比较轻,我说你既然进来了配合治疗肯定会好的,我们干这一行在这个时期能体现出我们的价值。
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牵动了你我的心。春节本是万家团圆的日子,但是在今年这样特殊的情势下,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传染病区的全体人员毅然决然地放弃了阖家团圆的机会,作为白衣战士坚守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为迎战新冠疫情防控,我们科室积极响应上级安排部署,传染病区护理团队十余人,我作为护士长,带领大家练习穿脱防护服,演练流程,随时准备着应战。护士姐妹用柔弱的肩膀,搬着沉重的办公用品和病房设备,在短短的一天时间腾空了病区。
然而在各方面还都在紧张准备的情况下,1月22日,突然来了一例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病人,大家还没来得及跟家人交待一句,就迅速投入到工作中。同时,我又开始焦虑了,因为这个时候崔少华还在病区,整整5个小时了,还没有上过厕所。现在潜在感染区需要消毒。假如此时她坚持不住需要上厕所,她该如何出?怎么出?从哪里出?没办法,只能希望她再坚持一下。因为她穿着隔离服无法接打电话,我只能站在楼底下大声喊“崔少华,坚持一下,我们马上就好。”“没关系,你们不用着急,我还可以!”我听她的回应到后,在心中更加坚定了一件事——我们这个团队一定可以扛住的!那时那刻,心中除了感动,就是信心了。
上前线意味着冒险,意味着战斗,我们的护士姐妹抱着“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态度去工作。除夕当天为了不让家人担心,给家人有的说去进修了、有的说出差了、有的说过年忙就不回去了....
护士高雪苗抛下刚满6个月的孩子,奶都没来及断,趁换班的时间抓紧吸奶,有的时候边吸边偷偷流泪,想孩子了不敢和家人通话,怕一接电话就泪流满面。
护士崔少华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忍痛自己用剪刀把留了多年心爱的长发剪短,因为第一次自己动手剪发,头发剪的长短不齐,用皮筋简单绑了个发揪就上班了。
护士长潘晓宁抛下年幼生病的孩子,把自己的爱心奉献给了患者,在寒风中给病人办理各种手续,并且利用下班的时间做好各种消毒工作。因为穿着防护服就不能穿厚衣服,她身着单薄的衣服每天站寒风中,一站就是几小时,为了少上厕所,连口水都不敢喝。预检分诊的护士姐妹仝颖博和马纪英,每天双手冻的通红、鼻塞、流鼻涕,每次趁着短暂的换岗时间回去服药,之后再继续上岗。
物资紧张为了节省一套防护装备,护士姐妹不敢多喝一口水,一穿就是几个小时,口罩压的鼻夹上有深深的一道印记,长时间带橡胶手套双手变得粗糙不堪。
1月30日,我接到了主任电话“第一位疑似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确诊了,让大家注意防护。”那一瞬间,那是一种什么心情呢?忐忑、害怕、焦虑、未知、与姐妹们聚集的那一刻,我只有“亮剑”了。因为看到一个个护士茫然无助的眼神,隐忍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殊不知,医护当中也是需要有人安抚的。当听到有人问我:护士长,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回家时,全场压抑、沉默。我只能给她们做思想工作,加油鼓劲“不光我们回不了家,外面的院领导,各个职能科室、后勤人员及一线所有医护人员都在履行着他们的职责,短期内都回不了家,所以,既然我们在这里,也得坚守我们的职责,因为你们是最优秀的!现在所有的人力、物资都围着我们转,我们就是中心,能不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就看我们了,我们应该感到骄傲、自豪和荣幸!”在听说滑县中心医院其他科室的兄弟姐妹们也纷纷请战,要求到一线抗击疫情时,大家携手作战,不计报酬,不惧生死的信念给予了我们莫大的支持!
除了日常工作布置以外,我给所有人布置了一个任务。虽然我们不能面对面与患者交流很多,但是可以打电话、发信息。除了按照护理级别巡视病人以外,每天要定时打电话安慰患者,鼓励患者,交待患者的注意事项,满足他一切合理的需求。
从来都不曾想我自己有那么强的心境,也从来未认识到我的团队是那么优秀!我们科护士姐妹以无畏的精神捍卫者白衣战士的使命,团结一心,坚决打赢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
现在,第二批医护人员已经换班上岗,我们科病房的护士7人隔离观察,我们预见分诊的护士姐妹护士长潘晓宁,仝颖博,马纪英工作还在继续。
疫情防控期间,滑县中心医院东院区(滑县传染病医院)的医务工作者们,如战士一般奋战在一线。他们放弃休假,放弃团圆,在厚厚的防护服下,不分昼夜地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滑县中心医院全院上下团结一致,把责任扛在肩上,主动担当作为,誓要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2月15日上午,繁昌县人民医院刘芳、周冬霞两位护士,将加入我省第五批支援湖北的医疗队,前往湖北战疫情。今年31岁的周冬霞是繁昌县人民医院的主管护师。1月21日晚,首例来自武汉的隔离患者入住该院,她得知消息后立即向科室护士长提议,如有需要,派她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她说,作为一名年轻的护士,我要尽点微薄之力,尽我最大的努力完成各项工作。第二天就向护理部递交了请战书。刘芳,1981年出生,本科文化,中共党员,主管护师。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突发以来,繁昌县人民医院领导积极部署疫情防控工作。此次征援活动,刘芳同志第一时间报了名。
战“疫”伊始,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发热门诊的接诊数量陡增,发热门诊需要支援,选谁呢?当产科的陈春丽接到通知时,她的回答很坚定:“不用考虑,我随时可以。”
放下电话的5分钟后,陈春丽与产科的同事做好交接班,就从科室飞奔至发热门诊。
京东超市 更多好物等你挑广告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工作压力大,风险大。扛了一个多月,到了第一批护士们该“换防”的日子了。
陈春丽在“发热小分队护理团队”的微信群里征询大家的意见,“哪些人愿意留在发热门诊长期奋战?请私聊我”。陈春丽以为31名护士能有一小半人留下就很不错了。
“我愿意留在发热门诊继续奋战!”“春丽老师,我要与大家共进退!”……不退,31名护士,一个不落的发来了消息。她们已经熟悉了发热门诊的工作流程,不愿意其他同事来冒风险,坚决要求继续留守。她们中,坚守时间最长的已达40多天。“战‘疫’不结束,我们绝不走”,是她们的一致心声。看到大家的回复,陈春丽哭了,她说:“我们坚守,就能保护更多的姐妹。”
!2020!这个数字圆满的惹人喜爱,但是的春节却一点都不圆满。这个春节,回乡的道路封闭了,景区的大门紧锁了,游乐场的设施按下了暂停键,连我们,也必须呆在家里,不能出门。但是这个时候,仍旧有一些人放弃团圆,背起行囊,逆行而上,奔赴疫情第一线……
84岁的钟南山院士,不惧年龄界限,奔赴在疫情的第一线。他曾经在新闻采访中严厉地说过:“千万不能去武汉,危险!”可刚一转身,他却奋不顾身地去了武汉,到了那里,他顾不上吃饭,顾不上睡觉,争分夺秒,日夜奋战。没有飞机,就坐动车;没有坐票,就买站票。在动车上的餐厅办公,睡觉,那憔悴的身影,让多少年轻的心灵为之动容!
身患渐冻症的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身患渐冻的他,走起路来一瘸一拐,肌肉萎缩,双腿生疼。医生说他只有十年的寿命,但他依旧奋战在一线,与死神较量。他的妻子也是工作人员,却不幸在接诊病人的过程中被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他心中牵挂万分,但依然在自己的岗位上奋战,为了抢救更多的病人。幸运的是,他的妻子被治愈了,也许,这就是好人有好报吧!
他们舍弃自己的小家,为了大家的安全;他们舍下自己的孩子,为的是救助更多祖国花朵;他们放弃20的大团圆,为的是以后每年和家人团圆……而我们呢?呆在温暖的被窝里,吃着美味的饭菜,玩着手机、电脑,却都说:“好无聊啊!”殊不知,我们在过年,那些逆行者在帮我们过关。我们在家不仅仅是呆着,更是在和病毒作战斗。
致敬所有的逆行者,谢谢你们!寒冬会过去,疫情也会过去,等待春暖花开时,我们一起拥抱这个美好的世界。
“手术台就是阵地……”,学了白求恩大夫的故事,这么一句话,这么一个人就这样深深烙在我的心底,医生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词眼让我一遍遍反复咀嚼,这个职业让我一次次心生敬佩!
又是一个春节来临,没有想象中的欢闹沸腾,中国“生病”了,突如其来的一场新型冠状病毒传染病席卷着每一个城市,肆意蔓延,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就此打响,在这场战争中,“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一次次在耳畔响起,一位位白衣天使让我再次感到了这个职业的伟大。
有这样一位老人——钟南山老爷爷,八十多岁了,他一边劝人们不要去武汉,自己却在第一时间逆行赶往武汉灾区治病救人。听妈妈说,他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医生和科学家。和钟爷爷一样的,还有许许多多的医生护士阿姨叔叔们全身武装在病房坚守着。他们,根本看不出谁是谁,因为要给病人治病,他们长时间的戴着口罩护目镜,在摘下口罩和护目镜那一刻,脸和鼻子上留下了一道道血印子;他们,为了让病人在最短时间里给予及时的治疗,顾不上喝水,顾不上上厕所,累了就地躺下就睡;他们,因在工作过程中由于病毒传染性太强,一些人也被感染上了冠状病毒,甚至有的牺牲了。
一直以来,我觉得解放军叔叔很了不起,他们捍卫国家、守护人民,而此时此刻,我也深深感觉到医生护士也是很了不起的,看,他们在冒着被传染的情况下依然冲在最前面,妈妈告诉我说,他们是白衣天使!他们是为了保护人民不受病疼折磨,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我们也要加入到这个行列中,不出门不乱跑,严格按照国家响应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
相信,有白衣天使们的守护,有全体中华儿女的同心协力,这场战争中国一定能赢,致敬—白衣天使们!
“若有战,召必回!”在国家需要的关键时刻,他们换上“战袍”,舍家“出征”,为了他人的生命,祖国的安详,他们用生命为我们构筑了一堵“护城墙”!
什么是英雄?每个人的心里有着不同的答案:为了解放新中国浴血奋战的是英雄,为了抓小偷不顾个人安危的是英雄,为了祖国发展夜以继日搞科研的科学家是英雄……就在今年春节,涌现了这么一群“蒙面”、身披“黄金铠甲”的人。
春节本该是国人团聚一起喜庆佳节的日子,但的春节却被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了全国,牵动着所有人的心。就在人民惶恐不安的的时候,我们白衣天使——医务工作者彰显出了他们的天使本色,在除夕之夜,这举家团圆的日子却义无反顾地“逆流而上”,奔赴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他们穿着沉重的防护服,带着护目镜,挂着口罩,一直工作三四个小时,期间不能吃东西,也不能喝水,更不能上厕所。诸如为照顾新冠病毒的病人而毅然给才四个月宝宝断奶的沈佳丽;诸如为抢救新冠病毒的病人来不及换口罩而在脸上留下疤痕的陈秀;诸如高强度工作二十四小时的蔡超……面对各种各样的危重患者,他们忘记了自己也是易感人群,和死神较量、和时间赛跑,困了就睡在地上,累了就躺在椅子上。虽无硝烟,却系生死,但在疫情面前,他们忘记了自己也是普通血肉之躯。
武汉大学人名医院东院区护士单霞,为避免交叉感染节约穿防护服的时间,为了第一时间投入到工作中去剃掉了及腰的长发,她说:“头发没有了可以再留,首要的问题是要保护好自己,同时尽力去救其他人。”新闻里朴素女护士的留言:“只要穿上‘战服’就不怕了,因为那是一种光荣的使命感,请相信我们,一定会凯旋归来。”那坚定的声音,惊天动地,那是他们青春的标志。
伴随鼠年钟声的响起,一场人类的家园保卫战悄然无声的打起!冲锋的是一群不普通的普通人,他们职业不同、相貌各异。他们是人群中的逆行者,他们向最危险地方坚定地走去,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他们的名字叫白衣天使。萤火虽小,汇聚成河便是光。这一束束光,就是我们战胜疫情的坚强后盾和力量源泉。
“我可以去,不要播我的名字,妈妈看了会担心。” 24岁的女医生主动请缨,电视报道时还特意要求遮住脸庞,不播名字。一位年仅25岁的护士姐姐,还没来得及脱下防护服就靠着门框睡着了。几位正值芳华妙龄的白衣天使们为了这次疫情剃光了自己的头发。他们就是普通的姐姐,只是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和疫情作斗争。钟南山爷爷、李兰娟奶奶本该尽享天伦之乐,在家里种.种花草逗逗小宠,但他们却决绝地奔赴武汉。
有一首歌唱到“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他们告别家人、告别家乡,默默出征抗击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他们是白衣天使,他们是白衣战士,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英雄!
此刻,危险离我们这么近,白衣天使的工作是如此危险,他们不计报酬,他们无论生死。虽然我还是小孩子,对于这次疫情什么忙也帮不上,但我会响应号召待在家里,不给国家添乱,更不要给白衣天使增加负担,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做钟南山爷爷那样的人。
,致敬所有的逆行者,谢谢你们!
原本那繁华的街道变得冷冷清清,就因为这可恶的新型冠状病毒给惹得全国人民人心惶惶,昼夜不得安宁。我每天望着安静的窗外,渴望着病毒早日消失。每日看着数据的变化,这确诊病例以及疑似病例一天比一天增多,死亡人数也渐渐......尽管病毒的威胁一天比一天大,全国上下的人民们也不曾退缩。
此时此刻,我认为真正的英雄并不是拥有超能力的人,而是在病毒开始蔓延时,冲在最前线、保护大家、让病毒速速消失的每一位医生。他们与病毒奋战到底,让中国重现美好。中国的医院和各个机构的实验室正紧密地研发疫苗,只为能尽快结束这疫情。
病毒就像一个地狱使者,走进美妙的人间,将人间布满黑色的气息,像乌云一样弥漫着。在这种危难关头,我们期盼着医术高超的英雄来结束这场与无数人生命的战争。院士钟南山——一位84岁的老人无所畏惧地站起来了,我们仿佛看见了一道金光穿进了黑压压的人间,又洒在每个人的身上,给人们战胜病毒的希望。这时我们才知道谁是我们最伟大的明星。尽管他已经达到80多岁的高龄,但是他没有享受天伦之乐,而是赶到武汉,与肺炎战斗着。这是一件令人佩服的事!
又一则报道:海外的中国科学家听闻国内的疫情,就迅速回到中国,来与钟南山联手,一道探索开发新的诊疗方案,以遏制病毒扩散传播并治疗已感染病患。
在疫情面前虽然我们不能像科学家那样做出贡献,但是我们可以尽自己所能,为抗击肺炎出一份力。作为学生的我们,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宅在家中。虽然无聊,但是我们可以做家务、看书、锻炼......如果外出,一定要带kn95的口罩。有咳嗽或者感冒则要及时就医。最后,我们一定一定要勤洗手,做好消毒工作,做好自我的防护不为医生添加麻烦,就是为中国做贡献!
中国一线医护工作者的不畏艰险、甘于奉献,勇于献身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敬佩的。中国有着强大的医疗队、科研队、有着强大的军队、还有无私奉献的志愿者队........是这些无私的人让我明白什么是“奋不顾身,众志成城!身为小小的少先队员的我,为拥有这样的同胞而无比自豪。
愿疫情浪潮中的医护人员们早日战胜疫情,平安归来!让我们共同努力阻击“新冠”,中国必胜!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这句人人皆知的话告诉我们:明明知道去的地方存在危险,可偏要往危险的地方走去。一般来说只有傻的人才会这么做,而有时极少数的智者为了至高无上的光荣使命偶尔也会冒险走向危机四伏的虎山。
人生路漫漫,而行路的方向不在脚下,而在仁爱的本心。
在全国上下抗击新冠病毒时,最美“逆行者”们奋不顾身,放弃阖家欢乐,主动请战到武汉拯救同胞,挽救生命。
在新型冠状病毒侵害同胞之时,在武汉城人心惶惶之时,在祖国和人民需要之时,这些伟大的医护人员勇敢地站出来,站到离病毒感染最近的一线。今年84岁高龄,为国家操劳了一辈子,和病毒战斗了一辈子的钟南山院士就是最有代表性的最美“逆行者”。他们第一时间投入到与病毒博弈的战场上去,去从鬼门关争分夺秒地拉回一个个痛苦的生命,他们是勇敢无畏、可亲可敬的“逆行者”。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大年三十,阖家团圆,吃年夜饭,看春节联欢晚会,一家人温温暖暖,和和美美。可新冠病毒让这个本该欢乐的中国年显得并不那么欢乐。此时此刻,整个武汉城处在忙碌而紧张的气氛中,武汉同胞可能没有心思吃温暖的年夜饭和看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吧。
想着同胞们惊悸不安的处境,我们能做什么?我们不是医生,我们忧心忡忡,我们默默祈祷。庆幸的是有这么一群头戴白帽,身穿白袍的最美“逆行者”。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主动请战,主动支援。为了别人的健康,为了别人的团圆,他们毅然选择了逆行,选择告别家人,告别团圆,告别温暖。然后勇敢地奔向武汉,奔向病毒的源头,奔向忐忑不安的同胞。
这些最美“逆行者”来自全国各地,简单地收拾几件衣服,背上行囊,他们有的给家人一个拥抱,有的和家人一段视频,有的给家人打个电话,有的给家人发个短信,在这个团圆的日子里,他们用一种最简单而最快速的方法和自己最亲的人告别后,便匆匆踏上征程,去完成光荣的使命。
坚守初心,忘我为人
“因为我是医护人员,穿上白大褂就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这是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护士朱庭萱在工作间隙接受采访时说的话。
在隔离区,最美“逆行者”们为了避免被病毒感染,他们身着笨拙的防护服穿梭在几平米宽的空间,近距离接触那些被感染的患者。他们对患者体贴入微,悉心照料,一连熬战几小时,甚至昼夜坚守。由于防护服透气性不好,再加上工作时间较长,好多医护人员汗流浃背,手掌被捂得发白,起皱。还有病患和医护人员人数增多,造成医疗物资紧缺,防护服只能穿一次,好多医护人员为了节省耗材,每天穿上让人不舒服的成人纸尿裤现在病房里工作。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看着这些白衣天使为了挽救陌生的生命而消耗自己的身体,难道我们不感动吗?难道我们不敬仰吗?
其实,除了奔向武汉的“逆行者”外,我们身边也有一群守护大家的“逆行者”。我们在家过年时,这群人却在医院默默坚守着,时刻准备着。一旦有人就诊,他们就迅速投入到检查和治疗中去;或是接到通知,他们又要赶紧下乡进村严格排查,尽心宣传。
近期,全国各地各医院的白衣天使们甚是辛苦,他们为了保一方人民的安康,没日没夜地忙碌着。请让我含着热泪满怀感激地道一声:“天使们,有你们真好!谢谢!”
病毒的降临让我们落泪,这泪绝非害怕,而是感动。在这个“危急存亡之秋”,你们把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去挽救别人的生命,去为祖国搭建一道安全的屏障。
最美的“逆行者”们,你们是人民健康的守护者!你们是国家安全的守护神。
我知道,武汉的春节摔了个踉跄。趔趄的脚步,甚至摇动了千年城郭的力量。一个打扮成冠状模样的病毒,以春天的名义,入侵了武汉的春天,封锁了武汉的白天黑夜,让全国人民的樱花梦,变得遥不可及……
十三亿双眼睛,横亘在南北两端,用身体紧贴冠状般的刀伤。我知道,比夜空更暗淡的,是你的心空,比病毒更可怕的,是你的无助。然而,当我站在细雨绵绵的楼顶,眼神不由得望向汉口时,心,便由次第的花朵般,开出了饱满的渴望。我看见,众人散尽的街道,钟南山来了,84岁的高龄,却没有选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安逸,他带着他婆娑的记忆,如同冬日里生起旭日的热情。我知道,这一次,同前一样,他仍然站在时光倒流的地方,而我们,也仿佛能听见他身体里奔腾的江水,逆流而上,却永不言弃。
共渡难关的日子的里,还有一些普通人搭成的墙垒。在金银潭医院里,我邂逅了张定宇院长,这位渐冻症患者,用自己的萎缩肌肉,支撑起了医者仁心的妙曼,只有跑得更快,才能打破恐惧,只有跑得更远,才能驱逐死亡。更让人动容的是,他56岁的老伴儿也被病毒光顾,烟青色的雾霭,正吞逆着他们幸福的过往,可是他明白,对患者来说,医疗的方舱就是生命的方舟,而他,也正是他们方舟的舵手,即使鼠年的狂风已经打乱了平日的方向,可他们要做的却是乘风破浪,逆战前行。武汉这样一个做有担当的城市,你向全国。
武汉,这样一座有担当的城市,你向全中国道谢,全中国都向你致敬。感谢你,逆行的武汉,你要相信,黎明总会在黑暗之后,寒冬过去,暖春终将来到。感谢你,逆战的英雄,你们,让我们看到了曙光的无言,民族的团结,国家的力量。只要努力拥抱太阳,即使逆光行走,也终会收获温暖。
多美丽啊……那护目镜后的逆战英雄。可我们始终相信,武汉会再一次含泪站起!
突如其来的疫情,像一头魔鬼搅乱了本该欢庆幸福的日子,它吞噬了一条又一条鲜活的生命,可是在这个时候,又是谁来保护我们呢?是那些在默默无私奉献,被人们称为“白衣天使”的医护工作者。
在这场没有硝烟战争中,白衣天使们主动请缨,不顾个人安危,冲锋在疫情阻击最前沿,筑起了阻击疫情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值得我们信赖的一道防线。他们,每天要穿着沉重的防护服连续工作六七个小时,虽然看不见你的脸,但从那护目镜后一双双明亮的眼睛中,我们看到了坚定的信心和必胜的信念;发青的脸庞、深深的印痕是脱下防护装备后白衣天们使展示给我们的最美印记,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必将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武汉金银潭医院的院长张定宇,他身患“渐冻”绝症,妻子被感染隔离,却瞒着全院医护人员,率领600多名白衣卫士冲锋在前,与病魔抢时间。“性子急,是因为生命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我是一个渐冻症患者,双腿已经开始萎缩,全身慢慢都会失去知觉。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的魔爪中抢回更多的病人。”张定宇的这番平淡而又通俗的话道出了一名医护工作者的心声,这就是千千万万“白衣天使”中的一员。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无数白衣天使在严峻的疫情面前挺身而出,不顾个人安危,在决战书上按下一个个鲜红手印后赶赴一线。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除夕夜紧急驰援湖北武汉的解放军医疗队,本该是万家团圆,围坐一堂吃团圆饭的时刻,他们却背起行囊、迅速集结,赶赴抗击疫情第一线。一声令下,闻风而动,千里驰援,他们不愧为“最可爱的人”。当前,在全国全民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虽然我无法像白衣天使那样直接同病毒作斗争,但我力争做到居家隔离,坚决不为白衣天使们增加负担。
我相信,在全国14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通过白衣天使的英勇奋战,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疫情将很快被遏制和消灭。今日虽处处是阴霾,但明日灿烂的彩虹终将属于我们。
今年年初在各个城市都发现了一种病魔——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这种病毒永远都藏在我们看不见的飞沫和野生动物身上,这种病的传染性很强,因此也让很多无辜的生命受到伤害,所以这个春节我们哪都去不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也能为国家力所能及的分忧。
我们很害怕,我知道你们也会害怕。而你们选择不是宅在家中,而是不顾自身的安全,勇敢的冲在第一线!
众所周知的火神山、雷神山平时那么大的工程,可你们只用了数十天的时间就完成了,我知道其中的艰辛,也知道你们付出了多少个休息的时间,才完成了那么艰巨的任务!
你们在大雪中奔赴着,每来一辆车子,你们都会让他们停下来,拿着手中的温度计,一个个的仔细检查,我知道你们又饿又冷,可是你们都不肯离开自己的岗位,哪怕喝一口水的时间都没有,就害怕有漏网之鱼从你们休息的时候溜走!
你们总是穿着白大褂,你们的白大褂总能让病人感到安全,你们从来都不松懈,带领着大家与病魔做斗争,我知道你也想在家里陪着家人,跟家人吃顿团圆饭,可是你们却选择了冲在了第一线,给人们带来无数的安全感!
我心中的逆行者还有许多许多……迎面的风雪只会让奋斗在一线的逆行者们更加勇敢,我也要向他们学习。
向你们致敬——最美的逆行者们!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澳洲大火、洪水、还发生了许多地震,而最牵动我心的是新型冠状病毒。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到现在为止已经维持了三个多月。这次疫情,让我认识了挺身而出的终南山爷爷,一路苦读、成为中国工程院士的李兰娟奶奶,还有那些为了救人把自己裹成粽子一般的医护人员,是他们把患有新型冠状病毒的人从“死神”手上抢了回来,是他们给了我们希望和光明,让我深刻的认识到,谁才是应该追捧的“大明星”!
在国家危难时期,是他们帮我们撑起了一片天,是他们让这可怕的病毒得到了控制,在中国人民齐心协力下团结一致,看着每天确诊病例越来越少,我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因为疫情,我们开学一再延迟,疫情得到控制后,就在我们满怀期待准备开学的时候,却又发生了国外疫情的爆发,到目前为止,国外的确诊人数已经达到200多万人,而且还不断在增加,与此同时,我也深深体会到了我们祖国多么的伟大,抗疫战士多么的厉害。这个时候,我们国家体现出了大国风范,为需要帮助的国家提供了各种救援物资和力所能及的帮助,让我深深为自己的祖国感到自豪!
★ 向青春致敬
★ 向老爷爷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