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电信诈骗心得体会(共含15篇),希望大家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xinran”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以前总觉得电信诈骗离我们很远,但是这次却真真实实的发生在了我们的营业部,而且被电信诈骗的对象还是我们行的退休员工,作为营业部的一份子,我对这件事也感到了深深地遗憾,毕竟我们营业部承载了农商行的很多的希望。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发生这样的事情偶然当中也带着必然。试想一下,如果这次这次急急忙忙来办业务的是一位我们毫不认识的客户的话,那我们是否会不断的问他汇这么多钱的缘由,然后让他填写一张防金融诈骗的单子呢?所以我们要痛定思痛,决不让此类事情发生第二次,毕竟通过这样的途径吸取教训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通过这件事情我有几点感受:
1、
以后不管谁来办业务我们都应该一视同仁,不能碍于情面,不好意思推脱就二话不说受理了业务,表面上看我们是给他们帮了一个忙,可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某一个细小的环节我们没有注意就会给别人带来无法挽救的损失。
2、
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多察言观色,及时发生客户的异常表情和动作,如发现在办业务的过程中频繁的接听电话,神色慌张等现象的要及时的和客户沟通,以免客户不必要的损失。
3、
在平时办业务时,要向客户普及金融知识,防止金融诈骗,加大防备诈骗案件的宣告道育力度,培养客户的防备意识和警戒性。办理取现、转账等业务时候,养成给客户填写安全提醒单和防止金融诈骗单的习惯,这
随着互联网、电信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利用电话、短信、网络等方式进行虚假信息诈骗罪十分猖獗。今年以来全国范围电信诈骗金额达到7000亿人名币,诈骗名目繁多,涉案人员众多。为切实提高广大学生对网络、电信诈骗罪的识别和应对能力,现将有关防止网络(电信)诈骗的安全知识提醒如下:
一、网络诈骗
1“网络钓鱼”利用欺骗性电子邮件和伪造的互联网站进行诈骗活动,作案手法有以下两种:
(1)发送电子邮件:以虚假信息引诱用户中圈套不法分子大量发送欺诈性电子邮件,邮件多以中奖、顾问、对账等内容引诱用户在邮件中填入金融账号和密码。
(2)不法分子通过设立假冒银行网站,当用户输入错误网址后,就会被引入这个假冒网站,一旦用户输入账号、密码,这些信息就有可能被犯罪分子窃取,账户里的存款可能被冒领。此外,犯罪分子通过发送含木马病毒邮件等方式,把病毒程序置入计算机内,一旦客户用这种“中毒”的计算机登录网上银行,其账号和密码也可能被不法分子所窃取,造成资金损失。
2、网络购物类诈骗 是指在互联网上因买卖商品而发生的.诈骗案件:
―骗子以未收到货款或提出要汇款到一定数目方能将以前款项退还等各种理由迫使事主多次汇款。
―骗子以种种理由拒绝使用网站提供的第三方安全支付工具,比如谎称“账户最近出现故障”或“不使用支付宝,要收手续费,可以再给你算便宜一些”等理由,诱骗事主使用先汇款后交货的不安全交易方式。
―骗子用假冒、劣质、低廉的山寨产品冒充名牌商品,事主收货后连呼上当,叫苦不堪。
二、冒充熟人诈骗
部分大学生到异地求学,使得不法分子趁机利用父母的担心进行一系列违法犯罪活动。骗子自称是学生的某位老师,常以学生生病,急需住院或手术为由,要求家长汇款。
冒充QQ好友借钱--骗子使用黑客程序破解用户密码,然后张冠李戴冒名顶替向事主的QQ好友借钱,要先与朋友通过打电话等途径取得联系,防止被骗。
三、网上中奖诈骗
当您登陆QQ或打开邮箱时是否会收到一些来历不明的中奖提示,不管内容有多么逼真诱人,请您千万不能相信,更不要按照所谓的咨询电话或网页进行查证,否则您将一步步陷入骗局之中。
四、特别提醒
面对以上形形色色的网络诈骗手段,应该如何有效地识别、应对和防范? 别着急,警方给您支招:
1、不要主动与对方联系,拨打所谓的咨询电话,这样只能使您一步步上钩。
2、不要过分依赖网络,遇到有人借款,要牢记“不决断晚交钱,睡一觉过一天,再找亲人谈一谈”。
3、诈骗过程中,犯罪分子往往会利用人的恐慌心理,制造紧张气氛,不停地变换角色,让你来不及分辨真假,并催促你办理。一旦发觉对方可能是骗子,马上停止汇款,不再继续交钱,防止扩大损失。
4、马上进行举报,可拨打官网客服电话、辅导员等向有关部门进行求证或举报。
最后提醒大家,不管是现实诈骗还是网络诈骗,骗子最终的核心或者是共同点都是一个骗字,只要我们多加强预防心理,切实做到“三不一要”:不轻信、不透露、不转帐;要及时报案。
摘要:笔者近年在侦办电信诈骗案件的过程中,切身体会到电信诈骗作为一种新型的侵犯财产类犯罪,其社会危害性已到了各级相关部门必须重视的地步。本文阐述了电信诈骗犯罪的概念、起源和发展过程。目前在我国较为常见,且犯罪份子诈骗成功率较高的电信诈骗手段约有二十种余,本文中对这些诈骗手段进行归类和揭露。目前执法机关在打击电信诈骗犯罪中,在案件侦破、追回赃款、获取证据等方面存在诸多困难,因此要防止被电信诈骗犯罪侵害,重点是做好案发前的防范工作。本文重点总结并提出了几点预防与应对电信诈骗案件的经验与办法。希望能对减少高校内电信诈骗发案率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电信诈骗 特点手段 防范措施
一、电信诈骗的概念 电信诈骗就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以受害人涉嫌犯罪、银行卡透支、电话欠费、低价购物、中大奖、购车(房)退税、低息贷款、亲人出事、冒充熟人、彩票预测、推荐股票等借口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二、电信诈骗的特点
(一)是犯罪活动的蔓延性比较大,发展迅速。犯罪分子往往利用人们趋利避害的心理编造虚拟事实并广泛发布,侵害面大,造成损失严重。
(二)是诈骗手段翻新速度快。犯罪分子的骗术不断变化,翻新频率很高,有时一、两个月就产生新骗术,令人防不胜防。
(三)是团伙作案,反侦查能力非常强。犯罪团伙一般采取远程、非接触式诈骗。犯罪团伙采取企业化运作,内部组织严密,分工明确,且上下家采取单向联系,相互隐瞒身份。
(四)是跨两岸、跨境犯罪比较突出。特别是以台湾人为首的电信诈骗团伙,通过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的跨两岸、跨境诈骗危害较大,打击困难。
三、电信诈骗手段
随着我国金融、通信业的快速发展,虚假信息诈骗犯罪迅速在我国发展蔓延。
近两年,借助于手机、固定电话、互联网等工具实施的非接触式的诈骗犯罪,给人民群众造成了很大的损失。随着公安机关对“电信诈骗”犯罪打击力度的不断加大,一些境内外“电信诈骗”犯罪团伙被摧毁,一批不法分子被绳之以法。电信诈骗早已成为民众茶余饭后的谈资,各种骗术揭秘也相继公之于众,但“电信诈骗”仿佛屡打不死,治理过后又脱胎换骨以更高明的手段重生。
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有以下几种:
(一)、以涉嫌“洗钱、银行卡透支、包裹涉毒”等幌子实施诈骗。不法分子一般会冒充“公、检、法”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拨打电话对你进行恐吓,引你入套。比如假冒“公安局民警”发手机信息或直接拨打你的电话,以你涉嫌“洗钱、银行卡恶意透支、包裹夹有毒品”并已经在某公安局立案的名义,要求你把账户内存款转到骗子提供的所谓“安全账户”实施诈骗。
(二)、虚构“交通事故、急病”等紧急情况实施诈骗。犯罪分子会冒充交警、医院医护人员、学校教职工等人员,打电话谎称你的亲属,如:在异地上学的孩子,遭遇车祸、突发疾病等“紧急情况”,要求立即汇款“抢救”,一旦汇款,就会上当受骗。
(三)、购车退税或购房退税诈骗。犯罪分子冒充税务、财政、房管所、车管所工作人员拨打你电话,称“国家已经下调购房契税、购车附加税税率要退还税金”让你提供银行卡号直接通过ATM机转账退还税款。当你到ATM机时犯罪分子称退税系统只支持英文界面,让你按照他电话指示操作,乘机划走你的钱款。
(四)、虚构绑架诈骗。你会接到一个陌生电话,称你的亲人(多数是孩子)被人绑架,并有一名犯罪分子在边上假冒事主亲人大声呼救,要求你速汇赎金。对方会给你提供一个账户,并且不让你挂电话和核实情况时间,要求你立即打款,否则??。如你信以为真,把钱打到账户上,你就上当了。
(五)、盗用他人QQ账号,以借款名义进行诈骗。不法分子通过种植木马等黑客手段,盗用他人QQ后,分别给其QQ好友,发送请求借款信息,进行诈骗。有的甚至在事先就有意和QQ使用人进行视频聊天,获取了使用人的视频信息,在实施诈骗时有意播放事先录制的使用人视频,以获取信任。近年来,这种网络诈骗手法骗走网民不少钱财,成为公安机关重点打击的诈骗犯罪之一。
(六)、招工诈骗。内容多以饭店、酒店等大型酒店招收男女公关、保安为
名,以高月薪吸引受害人,当你打电话报名时,犯罪分子会告知受害人到某一地点进行面试,以面试通过但必须交纳押金、办理健康证等名目,骗取受害人通过银行帐户汇款。
(七)、虚构重金求子、婚介等诈骗。犯罪分子以短信或在报刊等媒体刊登重金求子、婚姻介绍等信息,以交公证费、面试费、介绍费、买花篮等名义,让受害人向其提供的帐户上汇款。
(八)、冒充领导诈骗。犯罪分子获知你身份后,会冒充某领导(你不一定熟悉)谎称在某地出差生病、遭遇车祸、上级领导孩子结婚需要礼金、出国费用不好支出等急需用钱理由,让你马上打一定数量款项到其指定的账户上救急,事后归还。
(九)、在网上以“购物、购车票、购飞机票”等实施诈骗。嫌疑人在网上设置“钓鱼网站”,以假冒“淘宝”或提供虚假的网站链接,在你操作网银后,不法分子乘机盗取你的网银账号,从而转走你的钱财。
(十)、网络中奖诈骗。受害人上网时会显示QQ中奖或网络游戏中奖,要获得奖金必须先交纳手续费、个人所得税等名目,骗取受害人钱财。
(十一)、购物信息诈骗。犯罪嫌疑人通过手机短信或网络发布超低价出售车辆、手机、电脑等信息,先诈骗货款,再以货物为走私物品被扣等原因,要求补“关税”、“手续费”、“运费”等为借口,实施诈骗。
(十二)、贷款信息诈骗。犯罪分子利用银行放贷手续较为严格繁琐的特点,群发提供低息甚至无息贷款信息。当事主与其联系时,犯罪分子一般会要求向指定账户汇入“验资款”、“手续费”、“好处费”,以诈骗钱财;或索要事主银行账户,再层层设套,窃取事主银行账户密码,通过网上银行将存款迅速转走。 (十三)、中奖信息诈骗。犯罪嫌疑人大量群发彩票中奖、电话号码中奖、QQ号码中奖等信息,要求中奖人打“兑奖热线”电话,以先交纳“个人所得税”、“公证费”、“转帐手续费”等为借口,诈骗钱财。
(十四)、银行卡消费、银行转账短信息诈骗。犯罪分子会给你发送一个银行卡消费、转账或透支等内容短信,当你电话“垂询”时,几名犯罪分子则分别扮演“银行工作人员”、“警察”、“银联管理中心”层层设下圈套,只要确定你卡上有资金,他们并会忠告你把钱转到“安全账户”内,骗走你的钱财。
(十五)、汇款诈骗。犯罪分子大量群发“我的银行卡消磁了,请把款转至我同事账户,账户_____”等类似信息,恰巧你要汇款时,就有可能上当受骗。(十六)、发布销售黑车、毒品、枪支、假发票、监听手机软件、复制SIM卡软件等信息实施诈骗。
(十七)、“网上招生”诈骗。孩子高考成绩不理想,一些家长总是想着“走后门”,其实这种心理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从而实施诈骗。不法分子在网上发布虚假招生信息,引你上钩。
(十八)、“猜猜我是谁”诈骗。犯罪嫌疑人拨打事主电话,以“猜猜我是谁”的方式,让事主误以为是其亲友,并将该陌生电话存入手机通讯录,骗取信任后,犯罪嫌疑人再次打电话以车祸、嫖娼被处理等为借口,骗取事主钱财。
(十九)、网络荐股、帮忙购买股票诈骗。嫌疑人以帮助选股票付酬劳、收益分成或帮受害人购买股票为由骗取受害人汇款。
(二十)、ATM机虚假告示诈骗。犯罪分子预先堵塞ATM机出卡口,并在ATM机上粘贴虚假服务热线告示,诱使银行卡用户在卡被吞后与其联系,套取密码,待用户离开后到ATM机取出银行卡,盗取用户卡内现金。
其他还有借种生子、电话充值、冒充黑社会、购买二手车、“刮刮卡”、代练游戏等级诈骗等等。
四、电信诈骗的防范措施
(一)、当接到疑似诈骗电话或短信时,要注意核实对方身份,尤其是对方要求向指定账户汇款时,绝对不可轻易汇款,应该第一时间向警方报警;
(二)、如果来电显示为“0019” 等开头的号码系从境外打来的电话,不要回复;
(三)、不法分子通过软件可以任意设置来电号码,不要轻易相信来电显示号码;
(四)、不要轻易尝试使用自己不熟悉的银行业务,例:ATM机转账或网上银行功能,如确有需要可咨询银行网点工作人员;
(五)、不要轻易泄漏您的银行卡密码,包括您在查询银行账户的声音信息;
(六)、公安民警、税务局工作人员绝对不会打电话指导被害人如何转账、设密码。公安部门也绝不可能提供所谓的“安全账户”;
(七)、骗子打电话的时间一般在上午9点到下午5点,请您加强提防;
(八)、税务、财政部门对消费者进行退税的时候都会通过电信、报纸等权威部门公告,绝不会仅通过打一个电话说要退你的税钱,或用普通手机号码发送短信,而且要求回拨的电话大都是普通固定电话号码。
五、被骗后的处理方法
市民在发现上当受骗后要采取五项紧急补救措施:
(一)、一旦汇款后发现自己被骗了,可以在第一时间拨打相关银行卡的客服电话请求协助及时冻结转移财产;
(二)、及时拨打110报警或向附近派出所报案;
(三)、看对方的账户是哪家银行的,然后用电话拨打该银行的客服电话,输入你汇款的目标账号(犯罪分子的账号),在提示输入密码时连续5次输入错误,这时该账号会自动锁定,时间是24小时,这宝贵的24小时将使犯罪分子无法将钱转移,避免了损失扩大,也为警方侦查破案提供了时间;
(四)、为防止犯罪分子用网上银行转账,及时登录该银行的网上银行,登录时输入目标账号(犯罪分子的账号),密码连续输错5次,该账号网银将被锁定24小时;
(五)、及时和你汇款的银行柜台联系,将被骗的情况向银行工作人员反映,要求协助。
总而言之,防范电信诈骗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凡是陌生电话、短信,无论来电显示是什么号码,无论对方自称是谁,无论对方以什么理由,只要最后要求转账、汇款,就坚决地予以拒绝,不给犯罪分子有隙可乘。
法,它是我们生活安全的保障;是悬崖边一声亲人的呼唤;是在茫茫大海中的指示灯。法,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并能识法、用法来保护自己和亲人。
法律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还是有很多老人因不懂法律而差点上当受骗。我奶奶就是其中一位。
有一回,我放学刚踏进家门,看见奶奶拿着手机兴高采烈地看着,她的嘴角扬起的笑容让我心里十分疑惑:奶奶在看什么呢?看到如此开心。我忍不住凑了过去,挨在她身边看了看手机,原来,奶奶正在看短信,可是什么样的信息能让奶奶这么开心呢?于是,我把手机拿过来认真地看着那几排齐刷刷的文字,只见那上面写着:请到绿洲公园来,只需要交三百元,即可领取一台55寸的电视机和小米手机,晚到就没喽!仅限今天过时不侯!
我看完短信迅速反应过来立马向奶奶说:“这是来诈骗短信,我们不能相信的!”然而奶奶根本就没听我的话,还一直反驳我:“这么好的事谁会不要呢?这不是个诈骗信息,这天上掉陷饼的日子怎么能错过呢?”我见怎么劝,奶奶也听不进去,她已经被那诈骗短信冲昏了头脑,我一气之下把奶奶“抓”到了电脑旁边,查找了一些资料,给他看了那些诈骗消息和法律规矩,在一幅幅触目惊心的图片和法律教训的面前,这下子,奶奶渐渐相信了我的话,懊恼的说:“哎呀!我真不应该贪小便宜啊,差一点就被骗了,还好有你啊!”奶奶叹了一口气。
1、合法购汇勿贪小,中行网点容易找。
2、个人信息顶重要,密码账号保管好。
3、飞来大奖莫惊喜,让你掏钱洞无底。
4、防范诈骗很简单,拒绝诱惑心不贪。
5、防范网络的骗术,不贪便宜要记住。
6、短信诈骗花样多,不予理睬准没错。
7、短信说你卡消费,不予理睬最有效。
8、丢包分钱是陷阱,天上不会掉馅饼。
9、电信诈骗五花八门,勿信不理四平八稳。
10、电信欠费要核实,大额汇款要当心。
1、电信欠费要核实,大额汇款莫着急。
2、电信欠费要核实,大额汇款绝不能。
3、电话通知接传票,实为骗钱设圈套。
4、代办退税有猫腻,骗取存款是目的。
5、大额支付用转账,现金最好少搬家。
6、打击电信诈骗犯罪,构建平安和谐社会。
7、苍蝇专叮有缝蛋,骗子偏爱贪财人。
8、不信陌生短信,拒接陌生来电,让骗子无从下手。
9、不贪便宜不吃亏,不捡馅饼不上当。
10、不存贪婪心,诈骗难得逞。
电信诈骗的特点
第一特点是跨区域性。手机短信、电话、互联网络诈骗没有固定的作案时间、地点,犯罪分子与受害人不接触。作案范围广,犯罪空间相对较大,犯罪分子在甲地,诈骗的对象可能在乙地、丙地。
第二特点是高科技性。此类犯罪利用手机、互联网络、电话作为载体,使用VOIP群呼平台、短信“群发器”、设立虚假网站、QQ、MSN、SKYPE等方式来行骗。
第三特点是多样性。新型诈骗所设立的名目迎合人们的各种需求及避害心理,以电话欠费涉案、亲属被绑架、发生意外、银行卡消费、汽车退税、高薪工作、低价购车、低息无抵押贷款、网上低价购物、提供股票信息、中奖等等。
受害人一旦接收到这类的信息,便会试探着去尝试,而骗子则编出种种似乎合乎情理的要求,让受害人一次次心甘情愿的拿出自己的钱财,最终落入骗子精心设计的骗局中。
电信诈骗的分类及危害
电信诈骗主要有欠费涉案、冒充亲友、消费退税、中奖、股票等几大类,其中欠费涉案是目前最突出、危害最大的一类,被骗的对象包括政府机关部门的干部、教授、律师、老板、专家学者等等。
电信诈骗的作案手法
(1)欠费涉案诈骗的手法:
第一步:犯罪分子通过网络电话群发联系事主固定电话或手机。(通过网络软件可实现任意改号,显示其设想骗取事主信任的任何电话号码)
第二步:冒充电信部门的电话录音(语音亲切,仿真度非常标准)称事主电话欠费或在异地开通的电话欠费,提示你如有疑问请按0转人工台。事主看到电话显示的是10000号,信以为是电信部门,于是就按提示操作转入人工台(如果事主此时挂断电话再拔10000号查询或根本不理会,那就不会上当)。进入人工台,会有人熟练地报工号、名字并与事主核对身份与帐号资料(还配有一些电信局办公的背景声音),然后声称经过查询发现事主确实有一笔大的欠款。如有疑问可以向公安机关报警,然后很客气地帮事主将电话自动转接到所谓的公安机关。
第三步:当接通所谓的公安机关后马上有人标准地报警号、姓名,并熟练地告知事主“这里是XXX公安机关,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忙”(很礼貌、逼真,还配有一些对讲机、接处警、请示报告等公安局办公的背景声音),当事主说明原因后,该名假冒警察的犯罪公子就故意逼真的询问核实事主的身份资料,并表示可以请求上级帮事主核实情况,此时故意挂断电话。
第四步:过一会后,回拔事主电话说“我们是XXX公安机关,经查询你的身份被他人盗用涉嫌经济犯罪(或涉嫌洗黑钱或涉及秘密案件等理由),这个电话就是我们的办公电话,不信可以打114查询”(其实此号码是犯罪分子通过网络软件进行了改号),此时事主一查,确认是XXX公安机关的电话号码后就确信不疑了。然后要求事主按提示电话“报警”,有时还会帮事主制作电子笔录等等,目的是让事主深信不疑。
第五步:将电话转到所谓的检查院、法院、证监会等部门,这些假冒部门的工作人员就编造各项理由威胁要冻结、没收事主名下所有的银行、股票等存款,要求事主按照他们提供的方式(到银行转帐或网上银行转帐)将名下所有资金转至他们提供的“安全帐户”暂为保管。
(2)冒充亲友诈骗手法
电话联系事主,让事主猜其身份,冒充事主的亲友、战友、领导,套取事主资料。现发展到有一种手法直接叫事主的姓名,自称是阿X(冒充事主的亲友),电话换了等等。
谎称因赌博、打架等原因被公安机关拘留,急需现金赎身;或谎称在外地急需用钱等理由骗取事主钱财,或称被人绑架索要钱财(此类多为假扮事主的子女声音打电话事主求救)。
(3)中奖诈骗手法
犯罪分子通过网络、短信、函件等形式发出虚假“中奖”信息,利用事主贪小便宜的心理进行诈骗,骗取事主提供手续费、服务费或“税费”等。
(4)股票诈骗手法
由电话组通过网络、短信、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等媒体发出所谓的股评专家信息。骗取受害人汇出“会员费”或以协助炒股的形式骗取受害人汇出原始股本。
其他类型的诈骗手法
(1)常见的四种短信诈骗
“尊敬的'XX银行客户,您好!目前发生多起资料外泄、取款遭复制案件,为避免盗刷,请立即与银行联合管理局联系。电话XX”。
“XX您好,您的XX储蓄卡于X时在X处刷卡消费XXX元成功,此笔消费将从您帐上划扣,如有疑问请拔打XX银行联合管理局。”
“中国银联银行卡管理处:您的刷卡消费金额XXXX元,已经确认从您的帐户扣除。咨询电话:XX”
“XX车主,你的车牌为粤AXXXXX可退购置税XXXX元,退税编号XXXX,请速与XX税务局联系,电话XX”
(2)ATM机虚假告示
犯罪分子预先堵塞ATM机出入卡口,并在旁边粘虚假服务热线告示,诱导用户与其联系编造各种理由要求事主按其提供的操作方式(多为英文操作)进行转帐诈骗。
(3)网上诈骗
通过发布低价销售商品信息,包括网络Q币、游戏币、游戏装备、点数卡等进行诈骗。
(4)借钱加油诈骗
以被盗钱包、手机为名骗取事主同情心,向事主借钱加油,谎称要以“高额回报”将钱转入事主帐户,要求事主提供帐户并带事主到ATM机操作从而将事主帐户里的钱转走。
(5)其他接触性诈骗
利用迷信通过问路等形式故意在你面前谈论某人很灵,能化解灾难,同时找机会吓唬你家人有血光之灾再让装神弄鬼的同伙把你的情况点破,使你相信拿出钱物,然后进行调包诈骗。
在公共场所当众把装有假中奖标志的香烟、饮料打开,声称中奖,几名同伙一起演戏,骗取群众上当出钱购买。
在车站、路边故意拾到“黄金”或钱包,引诱事主分钱或威胁事主拿银行卡到ATM柜员上澄清,然后进行调包诈骗。
1、思想上要杜绝许多人在思想认识上,就是喜欢贪图小便宜,所以,会在接收到这样的电信电话或者是短信的时候,就觉得自己是天大的幸运,被利益冲昏了头脑,自然就会上当受骗。建议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金钱观,不要相信什么天上掉馄饨的好事。
2、身份信息防泄有一部分人喜欢在ATM机上抽钱后,把小票拿到,但是,看一看就扔掉了,这给一些电信诈骗者提供了相当好的条件。因此,在个人身份信息或者是家人信息的保密工作上,要做好,尤其是老年人,更不要在取钱的时候,相信外人,最好只求助银行工作人员的帮助。
3、核对真实信息如果你在接到了电信的短信或者是电话的时候,记得,一定要仔细核对真实的信息。可以利用下面的方法,打电话给当事人,问到底有没有这回事。如果当事人的电话无法接通,则可以向当事人身边的人朋友或者是同事或者是其他的家人征求意见。人多力量大,自然会挡住诈骗者。
4、耐心辨别真伪如果你个人不能确定的话,最好是找家里人商量一下,当然,千万不要觉得这是天大的好事。最好是辨别一下真伪,如果有银行发来的,你可以拨打银行的服务热线咨询一下,如果是其他的地方,你可以查一下网络,看一下,其到底是真假,现在网上有好多公布了的假信息等。
5、对立正确态度遇到恐吓一类的电信信息或者是电话的话,不要惊慌,在个人没有做这些事情前,根本不必担心他们所谓的恐吓或者是法院的传票等。如果担心害怕的话,你就故意让对方向你提供证据,你把这些证据收集好,到相关的部门进行举报。
6、要多积累知识平时的时候,和家里人或者是身边的人,一起分享一下这些诈骗的信息,把这些信息与大家共享,你也能得到一些诈骗的信息类,这样,你遇到的时候,就能做到心中有数,而不是急于上当了。
31、天上不会掉馅饼,涉钱信息勿轻信。
32、遇事不慌利不贪,网络电信诈骗难。
33、同心同德争创文明常州,群策群力打击电信诈骗。
34、防范诈骗擦亮眼,不信不睬不给钱。
35、风里雨里,骗子等你。
36、防范诈骗擦亮眼,拒绝**心不贪。
37、网络购物要小心,低价商品莫贪心。
38、天上馅饼含陷阱,通讯诈骗要留心。
39、网上QQ要汇款,多方核实防被骗。
40、领奖先要手续费,买个教训实在贵。
41、扫除诈骗犯罪,创建和谐家园。
42、网络诈骗不难防,不贪不给不上当。
43、转账汇款须谨慎,万元以上到柜面。
44、陌生信息不要理,以防害人又害己。
45、法网恢恢,诈骗无门。
46、真假亲友乱人心,莫学唐僧须辨真。
47、积极举报电信诈骗,警民合力共构平安。
48、全民动员,警民携手,全力防范电信诈骗犯罪。
49、陌生来电称办案,不听不信不转账。
50、陌生电话勿轻信,银行客服问究竟。
51、机上取款要当心,切莫轻信小广告。
52、执法办案有规范,怎会汇款到个人。
53、积极举报电信诈骗犯罪,警民合力构建平安和谐社会。
54、欠费通知要核实,大额汇款要谨慎。
55、陌生电话先求证,寄钱汇款须谨慎。
56、谨防不明信息,远离电信诈骗。
57、严厉打击电信诈骗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58、诈骗手法日益新,你我务必要小心。
59、涉钱信息多提防,十条信息九条骗。
60、防范诈骗人人参与,和谐社会人人受益。
61、社会各界通力协作,遏制“电信”诈骗犯罪。
62、重拳打击,掀起打击整治电信诈骗犯罪新**。
63、万般骗术皆为财,遇到疑虑找人问,情况紧急可报警。
64、擦亮双眼,预防电信诈骗。
65、快捷支付多份心,莫名中奖少顿惜。网购陷阱花样多,线上交易要当心。
66、安全之弦须紧绷,网络诈骗毒馅饼。
67、飞来大奖莫惊喜,让您掏钱洞无底。
68、思想防范牢,骗子不得逞;思想防范松,钱财一朝空。
69、防范诈骗手牵手,平安常州心连心。
70、号码陌生勿轻接,虚拟电话设陷阱。
71、诈骗电话莫轻信,一旦遇到要报警。
72、视频可造假,认真核对不轻信。
73、信任留给爱的人,警惕逼走坏的人。
74、一招预防诈骗,坚守汇款底线。
75、事莫慌多求证,一旦涉钱需谨慎。
76、诈骗知识不可少,多方求证保荷包。
77、欺诈陷阱戏于指尖,天上馅饼伪如水月。
78、捂紧口袋多留神,资金安全有保障。
79、严厉打击电信诈骗,提高识骗防骗能力。
80、遇事不慌,见财不贪;如有万急,还需核实。
1. 网络飞大奖,网的就是你。
2. 网络购物便利多,诈骗花样也不少。
3. 享受网络便利,不忘谨慎交易。
4. 无故中奖勿轻信,亲人急事需核实。
5. 陌生电话要当心,离奇简讯不轻信。
6. 短信诈骗花样多,不予理睬准没错。
7. 不存贪婪心,诈骗难得逞。
8. 安全账户子虚有,大额汇款要三思。
9. 安全账户子虚有,大额汇款多思索。
10. 领奖先要手续费,买个教训实在贵。
1. 苍蝇专叮有缝蛋,骗子偏爱贪财人。
2. 不信陌生短信,拒接陌生来电,让骗子无从下手。
3. 不贪便宜不吃亏,不捡馅饼不上当。
4. 不存贪婪心,诈骗难得逞。
5. 安全账户子虚有,大额汇款要三思。
6. 安全账户子虚有,大额汇款多思索。
7. “免费午餐”吸引人,骗人钱财才是真。
8. 时刻绷紧防范之弦,谨防电信网络诈骗。
9. 防范诈骗人人参与,和谐社会个个受益。
10. 通讯网络虚实难辨,多方求证真假自知。
11. 账号 卡号 手机号,通通都要保管好,短信 微信和客服,一旦涉钱不轻信。
12. 家庭情况要保密,不明来电多警惕;
13. 短信诈骗花样多,不予理睬准没错;
14. 飞来大奖莫惊喜,让您掏钱洞无底;
15. 专利转让别轻信,全面验证多核实;
16. 心悸悸其欲购兮,我将细思而求稳。
17. 上门推销多忽悠,转身哪里寻保障?
18. 谨慎提防心中记,花言巧语我不信。
19. 虚荣小利遮双眼,钱包空空为时晚 。
20. 心莫贪,擦亮眼,绷根弦,防诈骗。
1. 公交再挤安全行,包车虽易难言信。
2. 开心而来,尽兴而归——切莫让黑车成为旅途阴影。
3. 拒坐黑车,一路顺风也顺心。
4. 兼职工作需留心,偏远处所勿单行。
5. 问清查清不单行,兼职陷阱无踪影。
6. 陌路校友须谨慎,慷慨解囊多思量。
7. 假借身份谎落魄,借卡借钱辨真假。
8. 路遇借钱提高警惕,爱心泛滥小心受骗。
9. 满嘴胡言博同情,良善之举莫轻为。
10. 有人借钱别轻信,全面求证并核实。
11. 网络交易要小心,个人信息要保密。
12. 拒接陌生来电,避免上当受骗。
13. 家庭情况要保密,不明来电多警惕。
14. 积极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共同提高识骗防骗能力。
15. 机上取款要当心,切莫轻信小广告。
16. 花言巧语轻信,受骗上当跟进。
17. 横财到嘴边,吃亏在眼前。
18. 心莫贪,擦亮眼,绷根弦,防诈骗。
19. 违禁包裹莫惊慌,邮局核实来帮忙。
20. 网上购物便利多,支付限额要设好。
各位同学:
近期,校区学生遭遇电信诈骗的情况时有发生,为避免广大同学财产遭受损失,特提醒广大同学: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不要轻信各种莫名其妙的电话、短信信息,凡涉及到向陌生人陌生账户转账汇款时要跟家长、老师或同学交流,鉴别真伪,避免自身财产遭受不法侵害。
如遇诈骗及时拨打校区值班室电话:0563-3831110,或直接拨打110进行咨询、举报或报警。
学生工作办公室
二〇xx年一月五日
各位同学:
近年来,国内电信诈骗案频发,犯罪分子冒充公安、检察、法院等政法部门和电信、银行、邮政等单位工作人员,在境内外设立窝点,利用现代通信技术进行诈骗活动,给人民群众造成了巨大损失。
8月21日,刚接到南京邮电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徐玉玉被诈骗电话骗走9900元学费后,心脏骤停,不治身亡。教训惨痛。
为避免广大同学财产遭受损失,特提醒广大同学: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不要轻信各种莫名其妙的电话、短信信息,凡涉及到向陌生人账户转账汇款时要跟家长、老师或同学交流,鉴别真伪,避免自身财产遭受不法侵害。
犯罪分子常用的诈骗行为有以下几点,作为小常识,供同学们参考。 1、冒充电信、公检法工作人员,通过网络电话拨打事主电话,谎称事主的银行卡涉嫌为犯罪分子洗钱,要求事主将存款转入所谓“安全帐户”。 2、冒充通信部门或警方工作人员向事主拨打电话或发短信,告知其话机欠费。 3、冒充公司领导,直接安排财务人员汇钱到某某账户。 4、你的银行卡被他人恶意刷卡消费、透支或从事贩毒等其他犯罪。 5、邮寄给你的包裹中有毒品,法院有传票要邮寄给你。 6、冒用亲友的QQ视频叫你借钱汇款。 7、发短信“款汇了吗”,叫你将款汇到某某银行卡上。 8、你购买了汽车、摩托车退税的,你中奖了,要交公证费、个人所得税(非常6+1等)。 9、虚构你的亲友被绑架、出车祸、突发疾病住院或因违法要被罚款。 10、其他可疑情形。
如果大家接到上述可疑电话及信息,请注意: 1、保持镇定,挂断电话,及时核实情况。 2、不要将金钱转移到所谓的安全帐户或其他银行帐户上。 3、不要将个人和家庭身份信息告诉对方。 4、不要按对方的提示在银行自动取款机上进行操作。 5、遇有可疑电话、短信,请拨打110报警寻求帮助。
学生处 保卫处
二〇xx三十一日
★ 电信诈骗安全班会
★ 防范电信诈骗标语
★ 防电信诈骗演讲稿
★ 电信诈骗的范文
★ 电信诈骗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