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三化学的预习要点以及预习题(共含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minnie~”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分解反应
15、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 MnO2 2H2O+ O2↑
16、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17、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
18、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9、高温煅烧石灰石(二氧化碳工业制法):CaCO3 高温 CaO + CO2↑
置换反应
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1、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氢气):Zn + H2SO4 == ZnSO4 + H2↑
22、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 MgCl2 + H2↑
23、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4、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5、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26、水蒸气通过灼热碳层:H2O + C 高温 H2 + CO
27、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其它
28、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29、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30、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3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3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33、二氧化碳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Ca(OH)2 + CO2 ==== CaCO3 ↓+ H2O
34、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除去二氧化碳):2NaOH + CO2 ==== Na2CO3 + H2O
35、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36、碳酸钠与浓盐酸反应(泡沫灭火器的原理):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一、观察实验的步骤、方法 :
实验前: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味道、硬度等;
实验中:实验条件、伴随的现象(如:光、焰、烟、声、色以及沉淀生成、气体产出和热量放出等);
实验后:生成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味道、硬度等。
二、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没有污染的化学,主要特点:(上册课本P32) 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2.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3.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4.产品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人体健康。量筒 试管 集气瓶 烧杯 滴管 酒精灯 蒸发皿 锥形瓶 烧瓶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如汽油挥发、铁水铸成锅、蜡烛受热熔化等都属于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它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的
过程中不一定伴随化学变化。
玻璃棒 铁架台 水槽 漏斗 长颈漏斗 分液漏斗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
(一)可以直接加热(不需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接加热(即需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气体:H,CO,CH
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如木柴能在空气中燃烧(可燃性);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可燃性液体:CHOH,石油
固体:C,S,P,Mg,Fe,Al,石蜡
(二)量筒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量取液体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一、蜡烛燃烧实验: ①蜡烛是石蜡和棉线做的灯芯组成的;一般蜡烛为圆柱形、白色、固体;蜡烛一般都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如9.8毫升是合理具有轻微的气味。蜡烛的密度比水小。 的;9.85毫升是不合理的。 ②蜡烛燃烧时的火焰分成三层: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
1.用溶解、过滤、结晶的方法分离的固体须满足:一种固体可溶,一种不溶,且溶解后两种物质都不发生化学反应。
2.共存问题:在溶液中的物质两两之间都不发生反应,组内物质可共存于同一溶液,只要组内物质间有任意两种能发生反应,则组内物质不能共存;
离子间能共存须满足:任意阳离子和阴离子组合不会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
3.推断题的突破口:①颜色(铜盐蓝色,铁盐黄色,无色酚酞遇溶碱变红色)
②沉淀(AgCl BaSO4不溶于酸,氢氧化铁红褐色,氢氧化铜蓝色,其他沉淀白色
若沉淀物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沉淀中一定有AgCl或BaSO4;若沉淀全部溶解,则沉淀中一定没 有AgCl或BaSO4;若讲沉淀部分溶解,则沉淀中一定有AgCl或BaSO4中的一种,且还有另一种可溶于稀 硝酸的沉淀。
③气体(复分解反应中有气体生成:酸和碳酸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在氢前的金属跟酸反应生成密度 最小的气体氢气)
4.一次性区别多种物质选用的试剂必须满足:组内的每一种物质跟该试剂作用后的现象各不相同。供选 试剂有以下几种可能:
①紫色石蕊试液区别一次性区别酸性、碱性、中性的三种溶液(如:HCl NaOH NaCl)
②碳酸钠、碳酸钾或盐酸、硫酸产生沉淀、气体和其他现象。
写出一次性区别下列各组物质的试剂:
⑴氯化钡、硫酸、硫酸钾溶液_____ ⑵硝酸银、碳酸钠、氯化钠溶液_____
⑶硝酸钡、碳酸钾、硝酸钾溶液____ ⑷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_____
③用硫酸铁或硫酸铜等有特殊颜色的溶液,写出一次性区别下列各组物质的试剂及反应现象:
区别硝酸钡、硫酸钠、氢氧化钡、氢氧化钠四种溶液的试剂____ 现象______
5.不用其他试剂,只用组内物质鉴别几种物质的方法:
⑴用组内的铁盐或铜盐等有特殊颜色的溶液分步区别各物质,例:
不用其他试剂如何鉴别下列四种溶液:硝酸银、氢氧化钾、氯化钠、氯化铁
⑵组内有碳酸钠或碳酸钾溶液,且碳酸钠或碳酸钾跟另外三种物质反应,分别有沉淀、气体和另一现象例:下列各组溶液中,只用组内物质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一一区别组内所有物质的是_
重要概念的含义与应用
化学计算是借助于用数学计算的知识,从量的方面来对化学的概念或原理加深理解或通过计算进一步掌握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另外,通过计算还能培养分析、推理、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初中化学计算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用元素符合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本知识块的计算关键是抓住这一概念,理解概念的含义,并要深刻理解化学式中各符号及数字的意义,处理好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算术关系。
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是指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通过化学式可以计算出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也可以通过相对分子质量,求某物质的化学式。在计算的过程中应注意化学式前面的数字(系数)与相对分子质量及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与相对原子质量之间的关系是“相乘”不是“相加”;若计算结晶水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化学式中间的“·”与结晶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之间是“相加”不是“相乘”。
例 计算5CuSO4·5H2O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
5CuSO4·5H2O=5×[64+32+16×4+5×(1×2+16)] =5×[160+5×18] =1250
2.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任何纯净的化合物都有固定的组成,这样可以计算化合物中所含元素的质量比。计算的依据是所含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微观上每个分子(即化学式)中各种原子的个数与其原子量的乘积之比。
例 计算氧化铁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氧化物的化学式:Fe2O3,则
Fe∶O=56×2∶16×3=112∶48=7∶3
3.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宏观上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微观上化合物的每个分子中,该元素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与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即:
化合物中某元素质量比=×100%
例 计算硝酸铵(NH4NO3)中,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w(N)=×100%=35%
(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这样,化学方程式不仅表达了物质在质的方面的变化关系,即什么是反应物质和什么是生成物质,而且还表达物质在量的方面的变化关系,即反应物质和生成物质的质量关系,同时包括反应物质和生成物质的微粒个数关系,这是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
1.有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计算
这是化学方程式计算中最基础的题型,要深刻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理解反应物质和生成物质在微观上和质量上的关系。例如将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点燃后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中,它们的关系:
2CO+O22CO2
微粒比:2∶1∶2
质量比:2×28∶32∶88(7∶4∶11)
*体积比:2∶1∶2
(同温、同压)
质量守恒:56+32=88
可以看出,化学方程式能表达出多种量的关系,这些关系都是解答有关化学方程中的已知和未知的隐含的已知条件,这些条件都可以应用于计算时的“桥梁”,是整个计算题的基础和依据。
2.不纯物的计算
化学方程式中所表示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指纯净物,不纯物质不能代入方程式进行计算。遇到不纯物质时,需要将不纯物质换算成纯净物质的量,才能代入方程式,按质量比进行计算。计算关系为:
纯净物的质量=不纯物的质量×纯净物的质量分数
例用含Fe2O3 75%的赤 铁矿石20吨,可炼出含杂质4%的生铁多少吨?
解:20吨赤铁矿石中含纯Fe2O3的质量为:20吨×75%=15吨
设可炼出含杂质4%的生铁质量为x
Fe2O3+3CO 2Fe+3CO2
160112
15吨(1-4%)x
x==12.5吨
一,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
元素符号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只有熟练掌握元素符号,才能为学好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打下基础。
二,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比如,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很多同学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感到困难。因此,在预习过程中要提前消化,把一些基本概念初步了解,并试着梳理出概念之间的联系。使下一步的学习降低难度。
三,常见物质的制取方法和性质
主要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这两种气体制取装置、原理以及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中考的重要考点。
四,质量守恒定律
这是初中唯一的一个定律,很多问题的解答都要用到它。也是中考必考的内容。
★ 初三化学怎么预习
★ 初三化学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