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以招商引资带动农民收入的提高(共含6篇),希望能帮助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Thursday”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以招商引资带动农民收入的提高 -行政工作总结
以招商引资带动农民收入的提高党的十六大提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重点在农村,在加快农民收入增长。作为最基层的政府部门,如何提高农民收入现实的摆在面前。
国家对于农业的重视是不言而喻的,“无粮不稳”是数千年中国历史给我们的警训,作为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人们认识到农业的重要性。“十五规划”纲要中提到:“要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保证农业在提高整体素质和效益的基础上持续、稳定发展,农民收入较快增长。”
然而这个“国民经济的首位”的发展却不尽顺利,从宏观的指标看,过去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持续下降,已明显低于现时生产能力。据XX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字: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最高峰,为51230万吨,XX年下降为45000万吨,已低于1993年的水平,比19减少了6230万吨,在过去4年(指-XX年期间),全国农产品销售价格指数累积下降了22.6个百分点。
在国际和国内农产品供大于求且价格持续下降的情况下,中国农产品并不具有竞争力,农民通过农业增加农业收入的可能性愈来愈少,农民收入与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越来越大。
农民们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一方面种田成本如种子、农药、化肥价格不断上升;另一方面粮食价格不断下滑,种田的收益持续下降。
在博兴镇农村种粮的吸引力就更加小了。博兴镇内农田灌溉便利,气候适宜,属于粮食高产区。这里一年可以种两季作物:小麦、玉米,亩产在XX斤左右。据当地有经验的种田户介绍,如果完全自己劳作,种植一亩地扣除种田成本,即投入的农资和劳动力价格,一年能挣到800余元,大约相当于城镇职工一个月的收入。农业收益比较低。而当地农民离开农业务工,最低收入每天都有20多元。
对于博兴镇的农户来说,粮食收入早已不是主要的收入来源,在总收入中的.比例,约占5%上下,而且不是现金收入,只是解决家庭的口粮,或许解决了一部分老人的社会保障甚至心理保障,绝大部分的收入都来自于其从事的非农产业。同时在博兴镇,提供的工作机会较多,劳动力几乎都就地消化,全镇2万余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20岁以上,60岁以下,20岁以下基本都在上学),在当地(临近乡村、县城、及更远)经商、办企业、打工、或在本地经商。
现在农田对于农村更多的是起到了一种心理保障的作用,经营农田收益很低,但是他们又不愿意放弃农田,导致农业的集约化经营的趋势难以继续。少量的土地自愿转包,多是短期不稳定的,没有一种正式的制度和法律加以规范。承包者不敢对农业大量的投资,影响了农业效率的提高。
要稳定农业生产,就需要加大对于农业的投资,关键是加大农民对于农业的投资,但是要加大农民对于农业的投资关键在于提高农业的收益,加大对于农民的吸引力,提高农业的收益一不能靠政府补贴,二不能靠行政力量提高农产品价格,关键在于提高农业的效率,在目前70%多农业人口生产15%GDP的情况下,提高效率最终途径只能是转移劳动力,或者是农业劳动力直接转移到城市,或者是将农村变为“非农村”。
要从更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必须提出的跳出“三农”看“三农”。依据我们当地的实际,我们提出了以招商引资带动农民收入的提高。
一、大力发展经济,扩大农村就业
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大力促进个私企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就地转移劳动力。同时,营造有利于个私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严格兑现各项优惠扶持政策。依法管理,支持鼓励和引导优势个体、私营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大扶优扶强力度,构筑新的发展优势。积极培育一批产品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具有一定规模的成长型企业。搞好资本经营,加快发展集团化、现代化和资本结构多元化为一体的龙头企业。抓好小城镇建设。加快农村城镇化的步伐,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第三产业,引导农民流向流通加工、服务等领域,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为农民开辟新的就业和增收门路。
二、以市场为导向,加快调整,提高效益
在对市场需求状况和周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加快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的素质和效益,努力改善农产品内在质量,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压缩、调减失去优势的粮食等大宗农产品,大力扩种高效经济作物,积极调优种养品种,调高品位。以市场为导向,充分考虑农业资源的比较优势,发展农业优势产业、特色产品。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注意发挥区域、资源、科技、市场和人才优势,贯彻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粮则粮、效益优先的原则,丘陵山区重点发展各种林果、药材和特色野味生产,江河沿岸重点发展各种特种水产养殖,城镇郊区重点发展花卉、苗木和反季、无公害果蔬生产。在具体品种上,引导农民瞄准市场变化,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什么赚钱就生产什么。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重点扶持一批有规模、有水平、有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大力推进以公司带农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和庭院经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以招商引资带动农民收入的提高 -论文
以招商引资带动农民收入的提高党的十六大提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重点在农村,在加快农民收入增长,
以招商引资带动农民收入的提高
。作为最基层的政府部门,如何提高农民收入现实的摆在面前。国家对于农业的重视是不言而喻的,“无粮不稳”是数千年中国历史给我们的警训,作为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人们认识到农业的重要性。“十五规划”纲要中提到:“要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保证农业在提高整体素质和效益的基础上持续、稳定发展,农民收入较快增长。”
然而这个“国民经济的首位”的发展却不尽顺利,从宏观的指标看,过去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持续下降,已明显低于现时生产能力。据XX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字: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最高峰,为51230万吨,XX年下降为45000万吨,已低于1993年的水平,比1998年减少了6230万吨,在过去4年(指1996-XX年期间),全国农产品销售价格指数累积下降了22.6个百分点。
在国际和国内农产品供大于求且价格持续下降的情况下,中国农产品并不具有竞争力,农民通过农业增加农业收入的可能性愈来愈少,农民收入与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越来越大。
农民们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一方面种田成本如种子、农药、化肥价格不断上升;另一方面粮食价格不断下滑,种田的收益持续下降。
在博兴镇农村种粮的吸引力就更加小了。博兴镇内农田灌溉便利,气候适宜,属于粮食高产区。这里一年可以种两季作物:小麦、玉米,亩产在XX斤左右。据当地有经验的种田户介绍,如果完全自己劳作,种植一亩地扣除种田成本,即投入的农资和劳动力价格,一年能挣到800余元,大约相当于城镇职工一个月的收入。农业收益比较低。而当地农民离开农业务工,最低收入每天都有20多元。
对于博兴镇的农户来说,粮食收入早已不是主要的收入来源,在总收入中的比例,约占5%上下,而且不是现金收入,只是解决家庭的口粮,或许解决了一部分老人的社会保障甚至心理保障,绝大部分的收入都来自于其从事的非农产业。同时在博兴镇,提供的工作机会较多,劳动力几乎都就地消化,全镇2万余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20岁以上,60岁以下,20岁以下基本都在上学),在当地(临近乡村、县城、及更远)经商、办企业、打工、或在本地经商。
现在农田对于农村更多的是起到了一种心理保障的作用,经营农田收益很低,但是他们又不愿意放弃农田,导致农业的集约化经营的趋势难以继续。少量的土地自愿转包,多是短期不稳定的,没有一种正式的制度和法律加以规范。承包者不敢对农业大量的投资,影响了农业效率的提高。
要稳定农业生产,就需要加大对于农业的投资,关键是加大农民对于农业的投资,但是要加大农民对于农业的投资关键在于提高农业的收益,加大对于农民的吸引力,提高农业的收益一不能靠政府补贴,二不能靠行政力量提高农产品价格,关键在于提高农业的效率,在目前70%多农业人口生产15%GDP的情况下,提高效率最终途径只能是转移劳动力,或者是农业劳动力直接转移到城市,或者是将农村变为“非农村”。
要从更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必须提出的.跳出“三农”看“三农”。依据我们当地的实际,我们提出了以招商引资带动农民收入的提高。
一、大力发展经济,扩大农村就业
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大力促进个私企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就地转移劳动力。同时,营造有利于个私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严格兑现各项优惠扶持政策。依法管理,支持鼓励和引导优势个体、私营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大扶优扶强力度,构筑新的发展优势。积极培育一批产品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具有一定规模的成长型企业。搞好资本经营,加快发展集团化、现代化和资本结构多元化为一体的龙头企业。抓好小城镇建设。加快农村城镇化的步伐,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第三产业,引导农民流向流通加工、服务等领域,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为农民开辟新的就业和增收门路。
二、以市场为导向,加快调整,提高效益
在对市场需求状况和周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加快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的素质和效益,努力改善农产品内在质量,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压缩、调减失去优势的粮食等大宗农产品,大力扩种高效经济作物,积极调优种养品种,调高品位。以市场为导向,充分考虑农业资源的比较优势,发展农业优势产业、特色产品。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注意发挥区域、资源、科技、市场和人才优势,贯彻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粮则粮、效益优先的原则,丘陵山区重点发展各种林果、药材和特色野味生产,江河沿岸重点发展各种特种水产养殖,城镇郊区重点发展花卉、苗木和反季、无公害果蔬生产。在具体品种上,引导农民瞄准市场变化,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什么赚钱就生产什么。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重点扶持一批有规模、有水平、有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大力推进以公司带农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和庭院经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èy?¢á¢×?×?éíó?ê?£?・¢?1ì?é???òμ
á¢×?óú±?μ?êμ?êoíó?ê?£?・¢?1×??oμ?ì?é???òμ£?òòμ???ò?£?・¢?ó×ê?′?¢êD3??¢??ê?μè・???μ???óò±è??ó?ê??£?ˉ?D・¢?1±?μ?ó?ê???2ú?・£?ò?ò?1á??£?oY×¥2?D?£?D?3é??óD??óòì?é?μ???òμ?÷μ?2ú?・oí?§?ù2úòμ?£
???¢??o???2ú?・?????ó1¤£?′ù????òμ2úòμ?ˉ・¢?1
?ù?YêD3?Dè?ó£?′óá|?àóy??óD±?μ?×ê?′ì?é?μ?êD3?èYá?′ó?¢?o?ùá|??£?????òμéú2ú??óD′??ˉ×÷ó?μ???2ú?・??é??ó1¤òμ£??ó?ì????óD??2ú?・?ó1¤?óòμμ???ê????ì£?ìá???ó1¤?üá|oí2ú?・μμ′?£?2¢ê1?aD??óòμ?e2?・¢?13é?aáúí・?óòμ£?????D?3éêD3??¢?óòμ?¢?ùμ??¢???§???ü?àá?μ??-óaì??μ£?ê1áúí・?óòμò?í・á?×?1?′ó????£?ò?í・á?×?1?′ó??・???£???óD?-óa1??£′ó?¢1o?úí????à?¢êD3?D??¢áéμ?ó?ê?£??òéú2ú??・′à?êD3?D??¢£?òyμ?????μ÷??éú2ú?á11£?D-?ú????òy??ó??ê?・??£?°??ú???§・¢?1éú2ú?£・¢?ó?óòμ×?éíó?ê?£??y??ê?1o±?μ?ó??ê2ú?・£???o??ó1¤£?′′á¢×??oμ??・??£?í¨1yD?′?oí′ù?úê???£?ìá??ó??ê2ú?・?úêD3?é?μ???óD?ê?£óDì??tμ??óòμ?é?y??ó???òμ?¢??×óμè2????¨3é12í?à?ò?μ??-??áao?ì?£?2¢2éè??°1???ê????§?±?¢?°??μ¥??òμ?±μè?£ê?£?ó???′??¢??òμoí??????o?D-×÷£???・?é¢μ????§×é?ˉ?eà′£?3éá¢??′?・t??é?£???o???òμéú2úμ?2ú?°?¢2ú?D?¢2úoóμ?・t??£?ìá??・t???êá?£????ó????ê?è??£
???¢?????t2?£????ˉ・t??£?×a±??°?ü£??D???t2?£?ìá????òμμ?é??á?ˉ・t??????
è????D????????òμ?á11μ÷???t2?£??¨á¢??ó?íáμ?ê1ó?è¨á÷×a?ú??£?′ù??íáμ?ó??ˉ×éo?oíê1ó?£???òμ?á11μ÷???D?°ê?μ?μ÷??£??÷???t??oí?ˉì??-??×é?ˉ?ó′ó????òμí?è?£??eèú2?????????′ó?§?¢áúí・?óòμ?°???§ìá1?D?′??§3?£??ò?ˉê?D?£?ó??ê・t??£??y???èí×μ???o???′??°・?????£??????′DDé????t2?£?????2?o?àíμ??????oμ£?£°′???°??óD?¢??°ì?¢??1ü?±μ??-?ò?y??òyμ?????′′á¢?üè?áìí・?¢1é・Yo?×÷?¢ò??ú???±2ú?・?a?÷μ?רòμo?×÷?-??×é?ˉ?¢רòμD-?á£?・¢?1?÷???D?é′úàí×é?ˉ£?°?éú2úoíá÷í¨óD?ú???ó?eà′£?è???′?áì????μ÷???á11£?×é?ˉéú2ú£??ˉ?a×?è?oíêD3?・????£?¨á¢?÷????òμD??¢・t??ì??μ£??è?¨??òμ・t??è??±£?ìá??・t???????£
áù?¢?á3?????D???£?í??1??ê??tμà
?y??í????Dμ¥???¢′óר?oD£?¨á¢???ù?¢??D£?¢???oo?×÷£???o??a・¢£????ó?・??£?ìá????2ú?・?・?ê£???±ê×??¨éè??òμ????ê?・??°??£?ê÷á¢μ?Dí£?òyμ???òμ2úòμ?á11μ÷???3à?・¢?1?£êμê?á???1¤3ì£?òy??ó?á??・??£???á???óD?・???êá?£???á|ìá????òμ????o?á??£í?ê±?áo??§?ù2úòμμ?・¢?1£??ó′ó?????à?μá|?è£??a?1??òμ??ê??à?μ£?ìá???????????ìóy????£???????????êD3??ˉμ?êêó|?üá|?£
???¢??o???′?êD3??¨éè£?3?í¨?úê??tμà
????óDó?ê???2ú?・êD3?£?òaêó???′oí?úê?Dè?ó?é??£?êê?èà?′óêD3?1??££?ò?′ù??êD3?2ú?・?úê?°???μ??óéì£?à?′ó??2ú?・μ??ˉé¢á?£??ó??êD3?1üàí£?1?・?êD3?DD?a£?êμDD1????o?ù?£??óú??ó??è???òòy??ó?á??・????D?3éμ?′ó×ú??ó?ì?D?2ú?・£?ó|?ú3?・????¤?¢?Dêμ?éDDμ?ì??t??£?êêê±?¨á¢?àó|μ?רòμ?ú・¢êD3?£???o??aàà2ú?・μ??üê????ú?£í?ê±£??ù?Y??2ú?・ó?ê?£??úè?ê?é??áè?1ú?¨á¢?úê?í?μ?£?D?3éêD3?í????£?y??ì??÷??2ú?・μ????í???£?úòà??????・¢?1?÷????2ú?・μ?í?ê±£?òaè?・????a・¢?°é??¢???¢ì??¢′??¢?・?±μè×?è?×ê?′£??1?éòòμ???ò?í¨1y3??ò?¨éè×aò???óààí?ˉá|£?è?óD?Tμ?íáμ?′′?ì3??ü?àμ?D§ò?£?′ó??・¢?1??′??-??£????ó????ê?è??£
关于提高农民收入的对策探讨_[实习报告]
当前,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努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千方百计解决好农民增收问题,始终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次重要任务。也是党和政府的一贯政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具体要求,也是广大农民的最大愿望和迫切要求。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增收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XX镇当前农民的收入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要采取什么对策、措施增加农民收入,本文试作浅探。
一、当前影响农民增收缓慢的主要原因
1、农副产品价格下降,农业增产不增收。据调查,一九九七年以后,粮食产量逐年增加,而粮价一再下降,一九九八年粮食价格是每担五十五元,九九年是每担五十三元,而二○○○年至二○○二年幅度是在三十六元至四十元左右。这些数字表明,粮价下降的速度快于产量增长的速度。这是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现象。
2、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没有抓好,运用新技术改善农产品质量、品种,提高价格、降低成本方面做得不够。我镇的山地开发种植优质水果进展缓慢,虽然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对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达成了共识,但如何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遇到了不少难题。由于信息等服务工作跟不上,出现了盲目性和趋同性,造成了农产品生产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供过于求,打击了农民参与农业结构,以及发展“三高”农业的积极性。
3、农民收入渠道单一,来自于第二、第三产业的收入比重过小。农村和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都在减小。由于城市国有企业战略性结构调整,造成下岗职工不断增加,城市安排再就业压力很大,更何况农民劳动力。如果剩余的'劳动力找不到就业出路,农民增收会受到直接影响。同时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也严重滞后,直接影响增加农民收入和发展农村经济的途径。
二、提高农民收入的对策
1、必须加大力度调整农村生产布局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解决农民“种什么,养什么”的问题。要使农民增收,就必须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围绕“品种优化,规模调大,效益调高”来做文章。学习外县(市)农业结构调整,特色农产品和农业产业化成果,以求加快我镇农业产业化和经济发展,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一是要调整粮食品种结构,引导农民种植优质高产品种,提高粮食品种的优质率,提高效益。二是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引导农民大力发展“三高”农业。如我镇根据近几年的实践,比较适应种植台湾红茄、青瓜、荷兰豆、香芋等反季节蔬菜,适应市场的需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从而提高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引导农民大搞山地开发,将荒山野岭开发种植优质水果,提高山地的利用价值。
2、搞活农特产品流通,切实解决“农副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加快农村市场建设,畅通商品流通渠道,降低农业生产的交易成本。农村市场发育程度低,商品流通渠道体制不畅,最直接受影响的就是农民的切身利益,农民不能及时地将自己生产的产品卖出,使家庭个别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从而实现其价值。加入WTO后,农产品“卖难”的矛盾可能加剧。我们要坚持市场为导向的改革,为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确立农户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地位,鼓励农民面向市场发展商品生产,进入流通领域。同时发挥各类中介组织在搞活农产品流通中的积极作用,为农民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通过中介组织,使分散的家庭经营与大市场相联系,妥善解决结构调整无从下手,农产品卖难,农业比较效益低等诸多问题。鼓励中介组织放开眼界拓展经营领域,从简单中介逐步向高层次领域延伸。同时二0 0一年度,我镇成立了一个农特产品流通协会,专门负责解决好我镇农产品在收购、销售等方面遇到的难题,并根据各类农产品的不同特点和供求状况,采取相应的方式和步骤,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同时监督各个体老板在产品价格及收购质量等方面做到公平、公正、合理。维护了种植户的经济利益,提高了经济收入,带动了农民发展“三高”农业的积极性。去年,据我镇农办统计,我镇种植水稻与“三高”农业面积的比例为4比6,即种经济作物为60%,从而调整了农业生产布局,为农民增收奠定基础。
关于提高农民收入的对策探讨
当前,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努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千方百计解决好农民增收问题,始终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次重要任务。也是党和政府的一贯政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具体要求,也是广大农民的最大愿望和迫切要求。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增收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XX镇当前农民的收入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要采取什么对策、措施增加农民收入,本文试作浅探。一、当前影响农民增收缓慢的主要原因
1、农副产品价格下降,农业增产不增收。据调查,一九九七年以后,粮食产量逐年增加,而粮价一再下降,一九九八年粮食价格是每担五十五元,九九年是每担五十三元,而二○○○年至二○○二年幅度是在三十六元至四十元左右。这些数字表明,粮价下降的速度快于产量增长的速度。这是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现象。
2、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没有抓好,运用新技术改善农产品质量、品种,提高价格、降低成本方面做得不够。我镇的山地开发种植优质水果进展缓慢,虽然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对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达成了共识,但如何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遇到了不少难题。由于信息等服务工作跟不上,出现了盲目性和趋同性,造成了农产品生产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供过于求,打击了农民参与农业结构,以及发展“三高”农业的积极性。
3、农民收入渠道单一,来自于第二、第三产业的收入比重过小。农村和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都在减小。由于城市国有企业战略性结构调整,造成下岗职工不断增加,城市安排再就业压力很大,更何况农民劳动力。如果剩余的劳动力找不到就业出路,农民增收会受到直接影响。同时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也严重滞后,直接影响增加农民收入和发展农村经济的途径。
二、提高农民收入的对策
1、必须加大力度调整农村生产布局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解决农民“种什么,养什么”的问题。要使农民增收,就必须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围绕“品种优化,规模调大,效益调高”来做文章。学习外县(市)农业结构调整,特色农产品和农业产业化成果,以求加快我镇农业产业化和经济发展,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一是要调整粮食品种结构,引导农民种植优质高产品种,提高粮食品种的优质率,提高效益。二是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引导农民大力发展“三高”农业。如我镇根据近几年的实践,比较适应种植台湾红茄、青瓜、荷兰豆、香芋等反季节蔬菜,适应市场的需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从而提高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引导农民大搞山地开发,将荒山野岭开发种植优质水果,提高山地的利用价值。
2、搞活农特产品流通,切实解决“农副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加快农村市场建设,畅通商品流通渠道,降低农业生产的交易成本。农村市场发育程度低,商品流通渠道体制不畅,最直接受影响的就是农民的切身利益,农民不能及时地将自己生产的产品卖出,使家庭个别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从而实现其价值。加入WTO后,农产品“卖难”的矛盾可能加剧。我们要坚持市场为导向的改革,为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确立农户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地位,鼓励农民面向市场发展商品生产,进入流通领域。同时发挥各类中介组织在搞活农产品流通中的积极作用,为农民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通过中介组织,使分散的家庭经营与大市场相联系,妥善解决结构调整无从下手,农产品卖难,农业比较效益低等诸多问题。鼓励中介组织放开眼界拓展经营领域,从简单中介逐步向高层次领域延伸。同时二0 0一年度,我镇成立了一个农特产品流通协会,专门负责解决好我镇农产品在收购、销售等方面遇到的难题,并根据各类农产品的不同特点和供求状况,采取相应的方式和步骤,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同时监督各个体老板在产品价格及收购质量等方面做到公平、公正、合理。维护了种植户的经济利益,提高了经济收入,带动了农民发展“三高”农业的积极性。去年,据我镇农办统计,我镇种植水稻与“三高”农业面积的比例为4比6,即种经济作物为60%,从而调整了农业生产布局,为农民增收奠定基础。
3、实施“科教兴农”的发展战略,解决农民“致富关键靠什么”的问题。推进农业科技革命,促进传统技术和高新技术结合,加快优良品种和适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向科技要效益,降低生产成本,把推进科技进步作为农业生产增产,农民增收的战略举措来抓。大量推广,引导农民种植优质,高产的`优良品种。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近两年来,我镇根据自己的实际,多次邀请广东省农科院的教授来为广大农户上课,传授各种种养的管理方法和技术,使农民能够掌握种植的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提高了经济效益。通过多种多样有效措施,努力提高农民素质,使农民真正成为新技术的受益者,成为新时代知识农业的主力军。
4、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在新形势下,要增加农民收入,必须把增加非农收入和减小农业从业人员来实现农民增收为目的。当前,我镇农业生产组织结构的一家一户小规模经营,制约着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的提高,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途径在于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江泽民同志曾经提出: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农业产业化经营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各类龙头企业和组织的带动,将生产、加工、销售紧密结合起来,实行一体化经营。在农业新的发展阶段,增加农民收入,要有新思路,采取综合措施,以“多予、少取、放活”为指导思想。一方面要利用农产品供给充裕,加工不足,消费需求,升级的有利条件,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另一方面,利用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服务业潜在需求巨大,有效供给不足的现状,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5、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多渠道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首先需要依靠企业的吸纳。小城镇接近农村,乡镇企业集中在小城镇,农民就近转入小城镇就业,与土地的关系维持一段时间,既可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本和就业风险,又可有效地避免大中城市吸纳劳务工所产生的种种问题。坚定不移地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农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把发展乡镇企业与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让农民分享农产品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同时提高贮藏、保鲜、运销及其他的配套服务。集中精力培养一批市场潜力大、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改善农村的投资环境,同时带动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乡镇企业要抓住发展的良好机遇,以市场为导向,紧紧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在发展科技种植业、优质化养殖业、农产品的精深加工等方面实现产加销的有机联系,形成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链。不断拓宽农村就业的空间,政府加大力度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增强龙头企业的竞争力,带动力。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农户,可以把市场信息,适用技术、管理经验及时地传递给农户。有效地解决分散的农户经营与大市场的连接问题,促进产销衔接的农业结构调整,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
6、积极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组织农民外出务工。开拓农村广阔的就业门路,同时适应城镇和发达地区的客观要求,引导农民劳动力合理有序地流动。同时国家投资兴建基础设施也应多用农村劳动力,使他们掌握技术,又增加现金收入。从我镇这几年的情况看,由于本地资源短缺,人多田少;人均只有五分田左右,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就在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增加农民在第二、第三产业收入。政府要鼓励和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办厂经商,为他们提供便利,以帮助和带动家乡更多的农民发家致富。据统计,我镇去年外出打工人员的总汇款收入已达到1000多万元,劳务收入成了我镇部分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从而带动了地方的消费市场。
7、加快农村税费改革的步伐,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认真落实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措施。农村税费改革也是政府自身的一次深刻革命。通过改革达到既保障乡村组织正常工作和发展的必要经费的需要,又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稳妥推行税费改革,扶持农业生产资料工业的发展,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首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民收入,就是要改革农村现行的税费制度,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一切向农民收取的乡镇统筹,教育附加费,村提留等一律取消,农民只负担相应的农业税和附加。从而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税费改革后,农民的负担保持相对的稳定,实行增产不增税,增收不增税的政策。通过税费改革,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减轻农民负担。
8、建立健全农民收入的稳定机制,实施适度的农业保护,完善农业保险机制,降低农业的风险成本。当前农民收入不仅增长慢,而且很不稳定。主要是农业承担了市场和自然双重风险,而且缺乏社会保障。所以逐步建立健全农民收入稳定机制是十分重要的。一是加大防灾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农业风险防御体系,最大限度地消除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给农业带来的巨大冲击和破坏;二是建立农业灾害补偿机制。鼓励农民参加商业性人寿、财产保险,多渠道减轻灾害损失;三是建立农民收入的市场风险补偿机制;四是逐步建立农村和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五是继续加大扶贫力度,抓好扶贫工作。
9、国家要加大力度扶持农村小型公益设施建设,规范政策与农民的分配方针,确保对农业、农民、农村的各项政策和资金到位。如乡村道路建设、供水供电、广播通讯、学校、医院等,缩小城乡差别:一是城乡经济发展速度不同引起的收入差距;二是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严重不足,城乡差别呈现拉大趋势;同时政府对农业资金的支出,要尽量减小中间环节,直接让农民得益。提高农业资金分配的科学性和透明度。
总而言之,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从多方面,多种渠道,想尽千方百计为农民增收提供便利,积极落实减轻农民负担的有关方针,政策,繁荣农村市场,带动消费,促进国民经济向前发展,从而提高整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达到国富民强。
6月26日
发展设施农业提高农民收入
发展设施农业对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摆脱农业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强大的产业活力.
作 者:尹建萍 作者单位:哈密地区农业局,839000 刊 名:新疆农业科技 英文刊名:XINJIANG AGRICULTURU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3) 分类号:F3 关键词:牡丹江市:提高农民收入的对策
近几年,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市农民收入的增长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变化,农民创收步伐明显放慢.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市当前农村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作 者:张守军 王勋 作者单位: 刊 名:统计与咨询 英文刊名:TONGJI YU ZIXUN 年,卷(期):2001 “”(4) 分类号:F3 关键词:★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
★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
★ 带动近义词
★ 招商引资工作总结
★ 招商引资工作汇报
★ 招商引资工作思路
★ 招商引资工作总结
★ 招商引资方案
★ 招商引资工作方案
★ 招商引资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