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枫林散文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baoleivip

下面给大家分享走进枫林散文(共含8篇),欢迎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baoleivip”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走进枫林散文

篇1: 走进枫林散文

走进枫林散文

看着这张风景照,不由得使人想起唐代诗人杜牧《山行》里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此时此刻,我不由得将自己置身于这片充满鲜活生命力的红叶林之中……

漫步薄雾陇罩的红叶林,自由呼吸这秋这红叶的味道,夹杂着泥土的芬芳,顺着鼻孔流淌到我的心肺,令人心旷神怡。清晨,阳光穿过薄雾,透过树林,朦朦胧胧,烟雾缭绕。这静寂,这色彩,这形态,这树林,构成了秋的时空里的美丽画卷。你不想走进去吗?

红叶铺满了大地,红得热情,红得璀璨,红得肆无忌惮,红得无怨无悔……那是流动的血液,那是飞扬的激情,那是充满活力的你我……

在这秋悄然而至的枫林里,枫叶全力描绘生命的色彩,倾尽用心弹奏青春的旋律,昂头吟唱生命的乐章。你看,红叶无所畏惧,无所等待,只做奔向前的`自己,完成大自然赋予它的生命轮回.红红的枫叶在秋风里扑向大地,报答泥土的芬芳情谊。

枫林的尽头,薄雾蒙蒙,隐隐约约,扑朔迷离。但那尽头是是无限的憧憬、无边的欢喜、无尽的希望……红叶似地毯扑在湿湿的土地上,我总是不忍心把脚踩上去。红叶在脚下沙沙做响,露水打湿鞋邦。我弯下腰捡拾这无数脉络清晰的叶片,把它珍藏起来,藏在我的散文诗里。

年华似流水,红叶的完美永远珍藏于心。红叶情,枫林景,朝雾,仿佛永伴左右。若你心里有秋,冬天也能闻到秋的气息……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缘聚缘散,上天注定。无论亲情友情还是爱情,来之坦然接受,去之随然放手。珍惜在一起的日子,开心过好每一天。

篇2:枫林散文

枫林散文

闲步江岸,览景情舒。可迎入眼帘,却是枯黄静漠的景象。哎...“这正至银冬刚过,春风未渡的三月时节..”。

以鸭羽绿色美称的鸭绿江,正是晨睡待春之时。

江水缓缓漫移,一只孤欧摇过平铺寂静的水面飞向远眺的江桥,岸边的石栏静静的排列着。往日观光的人群已不见了踪迹,稀稀的人影掌指可数。光秃的长櫈上,静做着一个老人微目浴光。一对情侣,止步柳树下,持着手机拍照。女孩望一眼,垂帘般的柳条扫兴地扯着男孩的衣袖牵离。那无叶的柳条象灰旧的蝇帘,定格在半空一动不动, 厚皮的树干更是木然“麻木”。 阴影下掩藏着残留寒冰。灰埃侵蚀的残冰已是墨黑色,它耗尽最后的体力用融出的冷汗散发着冷漠的气息,融水却润湿周围了草坪。原本绿毯般的草坪,已是枯叶杂织的棉絮。杂絮下一株绿芽,嫩笋般弱体悄然破土。

这是我的惊奇发现?

可扩展目光...株株点点的芽笋在枯叶下延延连片,枯弱杂絮掩盖着勃勃生机。是孕育的力量注满了嫩绿的芽笋,破土勃生。

我看到了....那些艺美造型片片草坪勃生。那柳树,那排列的'景观树在漠然孕生...是自然力量撼动着时节的转动。回首眼下江岸水泊来了几只江鸭,在镜平的水面划了几道细波涟漪...可为“春江水暖...”

我豁然了,仿佛看到了翠绿重扮着江岸,艳丽夺目的白色、粉色、红色...将挂满枝头、盛涂在江岸,清澈的江水将映照绿柳、白石,倒映着红瓦江亭...近期,不,明日...明日就可看到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绝美的鸭绿江...于是盛艳热情的夏景、深蓝重彩加之丹东独有的金秋、银塑腊裹伴着冰凌树挂的情冬—四季彩卷将依依展开....

我停止了闲步。坝墙外的马路上,车辆无闲穿流,专注着自己的行程。我急步归行,路边方便店主,无暇顾及行路的人是否有生意,忙碌擦着橱窗。我更无心闲顾了..。

篇3:枫林忆散文

枫林忆散文

记忆中时常出现一片红枫林。

其实,最炫动人心的红枫林,并不是出现在秋天,要等到霜降来临的时候。这时枫林红了,枫林醉了,看了心旌摇曳。走进红枫林,好像走进了一个五彩斑斓的童话世界。

在红枫林里行走,妙不可言。踩在松软如毯的落叶上,舒坦极了。阳光筛落下来,给人一丝温暖的感觉。真想聊发少年狂,躺上去做几个顽皮动作,再将脸埋在树叶里,睡一觉,做一个悠长悠长的梦。

多情的红枫,一到这季节就风流倜傥。叶片蝴蝶一般飞舞,有着女人的温柔,一缕缕飘逸的情怀在风中徜徉。有一片落叶居然泊在我的肩头,不愿离开,似乎要向我诉说着什么,那欲言欲止的情态,好像满怀心事。我想,一定是她不愿离开枝头,在飘落之中突然后悔起来,不想落地,就像一位远嫁他乡的姑娘,出嫁途中突然不走了,要踅身返回娘家。真同情她。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如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不难看出,辛弃疾就是在望秋之后动了愁苦情思,写下这首千古绝唱的。萧瑟的秋风牵动了他埋在心底的忧郁和激愤,但内心深处的痛楚和矛盾又不能直言,只好“顾左右而言它”了。一句“欲说还休”,道出万种情怀。

泊在我肩头的那片落叶,虽不起眼,却引起了我的莫大兴趣。我用极慢极轻的动作取下来,放在手心,谛视良久。这片落叶挺特别,,筋脉清晰可辨,淡黄中尚带有一小块绿色,就像四十岁的女人所残留的一点点青春。看久了,顿生一种奇妙的感觉,好似恋人温暖的.小手。这是一片多情的落叶,令我感动。我舍不得掷掉她,地上有几片嫣红的落叶作妖冶状诱惑着我,我也无动于衷。我对这片落叶情有独钟。我想,我与这片落叶有缘份吧。

看落叶,最好别带那些多愁善感的小女人。听了《动物狂欢曲》后,她会想起人类的那段忧虑;看到落叶,她会重重的叹息。她伤秋时闪动的泪光,会打扰你的欢快的思绪。春天你可以带她去采花,秋天你可以带她去赏月,冬天你可以带她去看雪,唯有这时节去看红枫林,你别带她,哪怕是你的情人,哪怕你们处于热恋之中。

捡几片红枫叶吧,刚刚飘落的那种,红得害羞的那种,带回家,或做书签,或拼一个美丽图案,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啊。红枫叶,艳艳的红枫叶,那是带着色彩的秋天的记忆。

走过去,再走过去,那边有一棵三人合抱的古枫。这时,古枫飘落了最后一片叶子,让人联想到一位老人脱落了最后一颗门牙。经过季节的删繁就简,黄昏里,古枫那寓言一般的剪影,朦胧、凝重、美丽无比。树上那个偌大的鸟巢,黑黝黝的,好像是一个古老的传说。或许,它本身就是一种象征。

鸟声明脆而欢快,不像夏日里那样焦躁不安。偶尔一声鸟鸣,是一片枫叶的呐喊声。

林下是什么声音?一条小溪在轻吟悄唱,无忧无虑地流淌。几片枫叶小船一般随水飘流。还记得吗,古代文人爱玩的流殇曲水的游戏?还记得吗,那凄美无比的题诗红叶的爱情故事?潭水清澈见底,滞留在潭底的枫叶,叶柄一律向上翘着,随着水波的荡漾律动。说真的,看到此情此景,我多么希望有一名丹青高手,将我,不,将我和这片红枫林定格在一幅美丽的画中,永久记载这个不朽的季节。

转眼就到霜降了。别说秋天已经过去,要领略浓浓的秋意,就要等到秋天华丽转身,给你一个迷离的背影。这时看到的红枫林,就像《红楼梦》中醉卧芍药茵的史湘云,充满难以言说的魅力。

不尽的岁月,轮回的四季。这个季节,散发着枫叶的热情和芬芳。这片红枫林,就在这个季节里激动着,美丽着。

秋天的背影渐渐淡去。

不久就是飘雪的冬天。

篇4:枫林深处散文

枫林深处散文

这个秋天,霜月就要离开养育了自己十八年的小山村,去一个遥远的大城市读书了。

小山村有一个很诗意的名字叫“枫林村”,村子的西边是一带深深浅浅的黛山,慵懒地一路绵延过去,山的那面还是山。山脚下,有一片很大的枫树林,村里人的小屋就散散落落地横卧在枫林的深处。

枫林最美的时候就是深秋,尤其是经霜染之后,那林子里的树就会一树一树地红起来,烂漫如西天的晚霞。十多年了,枫树林红了又绿,绿了又红,随着枫树林更迭的是那逝去的岁月,化作一片片火红的记忆……

对于这个枫林深处的人家,考大学本来就是一件稀罕事,女孩子考上大学,在村里更是头一遭,大家都说霜月就是枫树林里飞出的一只金凤凰。

就在村里人或惊诧或羡慕的时候,霜月仿佛看到了外婆拄着拐杖正从枫林深处缓缓走来,脸上绽着慈祥的笑,那满头的银丝在风中飞扬……

恍惚中,霜月又回到了七年前的那个深秋。

那年的秋季天气似乎冷得格外早,西风一阵紧似一阵,枫叶也由红变黄,进而纷纷飘落。天空格外苍远,没有一丝云影,懒洋洋的太阳在空中漫不经心地踱着,洒下一片黄晕晕的光。偶尔会有一群大雁排着人字或一字形,鸣叫着从山村的上空飞过。

在霜月的记忆里,这个家起得最早的是外婆,睡得最晚的也是外婆。每天,天刚蒙蒙亮,外婆就会起床,系上黑色的围裙,头上再裹一块蓝布。外婆每天早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灶门口清理灶膛里的柴火灰。先把柴火灰装在簸箕里,然后倒到猪圈后面的灰窖里。有时会突然刮来一阵风,这些灰就会调皮地从簸箕里窜出来,顿时,外婆的头上、身上就沾满了青灰色的柴火灰,更有调皮的,会直接扑向外婆的鼻孔,呛得外婆发出一阵阵的咳嗽声。

晚上,一吃过晚饭,家里就会陆陆续续地走来一些人,不一会儿,堂屋里就坐满了人,父亲跟一群男人就在这烟雾里喝茶叙话。母亲忙着伺候猪进圈鸡回笼,而外婆收拾好碗筷,就会坐在霜月的旁边,借着煤油灯昏黄的光亮不停地缝缝补补着。母亲不会做针线活,这个家里所有人的衣服都由外婆来缝补,这个家里所有人的鞋子也都由外婆来做。于是,外婆总有缝补不完的衣服、做不完的鞋子。

外婆做鞋可是一绝,不要鞋样,也不要尺码,只用手一比划,给谁做的鞋就像谁的鞋子。外婆做的鞋既好看又合脚,穿着特别养脚。霜月的脚长得本来就小巧,每次穿着外婆做的新鞋出门,没有人不夸霜月的鞋子漂亮,没有人不夸外婆的手艺好。村里哪家女子出嫁,都会央求外婆帮她们做嫁衣,外婆为多少闺女做过嫁衣,连她自己都记不清楚了。

那个深秋的凌晨,外婆照例起得很早为一家人准备早饭。可是不久,锅屋里就传来了一声刺耳的响声,好像是锅铲跌落到地上了。当霜月闻声赶到锅屋的时候,却发现外婆倒在锅台边的地上,一点声息也没有。霜月哭喊着叫来爸爸,爸爸慌忙将不省人事的外婆从地上抱起来,放到床上。当抱起外婆的那一刹那,爸爸心猛地沉了一下,觉得外婆的身子轻得就像一张纸。妈妈端来一碗盐水,霜月则在一旁哀哀地哭。不知道是不是听到了霜月的哭声,外婆慢慢地睁开了眼睛,很平静地看着爸爸妈妈,最后将目光转向霜月,慈爱地说:“傻丫头,哭什么?小脸糊得跟花猫似的,外婆只是累了,躺一躺就好了。”

听到外婆能说话,妈妈终于松了一口气,霜月竟也破涕为笑了,可爸爸无法轻松,他总觉得外婆不对劲,外婆怎么变得这么轻。在这之后,爸爸多次要带外婆去医院,可外婆死都不肯去,爸爸由于太忙,这事情也就耽搁下来了。

这些天,外婆照常做她该做的一切,却时常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气喘得厉害。终于有一天,又在小河边晕倒了,被河边洗衣服的女人们送回了家。这下,爸爸妈妈都慌了,再也不肯迁就外婆了,绑架似地将外婆架到了公社医院,医生检查后只说了一句话:“送县医院吧。”爸爸在医生的脸上读出了一丝不妙,但到县城只有早上一班车,爸爸只好将外婆带回家,第二天一大早就赶往县医院。县医院一番检查后,医生告诉爸爸:“要住院,去交钱吧。”当收费的姑娘报出一个数字后,爸爸怔住了,这个数字对于这个贫困的家庭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爸爸只好将外婆带回家,四处张罗着借钱,外婆反复地说:“我没病,不用住院,只是老了。”

外婆越来越消瘦了,但早上还是要起来给家里烧早饭。妈妈不让,外婆说躺在床上身子痛,起床走走还清爽些。妈妈不再说什么,只是默默地帮外婆准备着早饭。

那天早上,外婆照常准备起床,可是努力了几次,也没有从床上坐起来,身子软得跟一团棉花似的。外婆终于躺倒了,再也无法起床了。爸爸妈妈到处借钱给外婆凑住院费,可是家里亲友大多都穷得叮当响,凑来凑去,离那个数字还是差得很远。

霜月这些天也不怎么说话了,她从爸爸妈妈的表情看出外婆病得不轻,她也知道家里很穷。爸爸妈妈已经被外婆的医药费弄得焦头烂额了,因此,她总是低着头出门、低着头进门。这些天来,她一直在盘算着一件事,一想到这件事,霜月的怀里都好像揣了一只兔子,扑扑地乱跳。

霜月的大姨家在江边,那是一个棉区,当棉花成熟的季节,需要很多人手,于是,就有许多山里人到那里摘棉花,挣一点活动钱花。

霜月由于一直念书,所以,从来也没有去过那里摘棉花,可是,现在外婆病了,需要钱治病,霜月就想到这事,她要瞒着家里人去挣钱给外婆治病。

这天,天刚蒙蒙亮,霜月就轻手轻脚地起床,梳好自己的小辫,洗了一把脸,把书包整整齐齐地放在床头,底下压了一张纸条,空着肚子就向大姨家进发了。深秋的凌晨,风已有了相当的寒意,路上很静,除了偶尔传来几声犬吠鸡鸣之外,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枝头的树叶已经不多了,天空似乎比以前更高远了,清冷中透着一丝荒凉。

其实,霜月根本不知道大姨的家在什么地方,还是很小的时候,跟着外婆去过一次大姨家,去大姨家的路也早已模糊不清了。霜月走走停停,此时,路上的行人并不多,好不容易看到一个人,就会赶紧去问路,等到饥肠辘辘地赶到大姨家,已经是晌午之后了。

大姨看到霜月,先是大吃一惊,等到弄清霜月的'来意之后,一把搂住霜月,抹起了眼泪。

大姨也是一个苦命的女人,她对外婆的病更是无能为力。外婆经常说,她一辈子都心善,没有做过什么对不起别人的事情,她这辈子对不起的人就只有大姨,让大姨受了太多的苦,并嘱咐霜月说:“等你将来有出息了,一定要对大姨好,就算是替外婆来补偿大姨吧。”

大姨哭过一阵子之后,冷静了下来,对霜月说:“霜月呀,地里残留的棉花也不多了,我还是送你回家吧,外婆要是知道你不念书了,还不知道急成什么样子呢?”

这一点,霜月是知道的,外婆尽管自己不识字,但一直都很重视自己读书的。记得外婆曾经拉起她的小手,细细地看,轻轻地拍,说:“我们家的霜月呀,手指又细又长,十指尖尖,一看就知道是一双握笔的手,将来不会扛锄头的。”之后,似乎又自言自语道:“我们家没有出过读书人,也许将来会出个女秀才。”

霜月也没有辜负外婆的期望,读书一直都很好,也自然酷爱读书,可眼下家里为了给外婆治病,怎么也凑不够钱,霜月觉得自己应该为外婆做些什么,最起码她可以把读书的钱省下来给外婆治病,不仅如此,她还可以挣钱给外婆治病。想到这,霜月含着眼泪幽幽地说:“我不喜欢读书,我不想读书了。”大姨当然知道霜月说的是假话,但一时也拗不过霜月,只好留霜月暂且住下,等以后再慢慢说。

可是,第二天中午,妈妈就火急火燎地赶到大姨家,一把抓住霜月就说:“你个死丫头,你差点就害死外婆了!”原来,外婆知道霜月离家的原因后,一口气没有上来就晕了过去,医生抢救了好长时间才缓过气来。一睁眼,就嚷嚷着让妈妈把霜月找回家。霜月没想到外婆会为自己念书的事急成这样,什么也顾不上了,拔腿就往家跑。

霜月最终还是没有拗过外婆,继续上学。

霜月知道外婆一辈子都爱干净,即使躺在床上,也不会让自己的头发有丝毫的凌乱,因此,一放学,就会急急地赶回家,帮外婆洗脸、洗手、擦洗身子。霜月发现,外婆的身子就像一片落叶,正在渐渐地失去水分。

霜月每天都会帮外婆梳头,没有生病之前,外婆总是将自己的头发挽在脑后,盘成一个小小的发髻,再罩上一个黑色的小网,利落极了。

外婆的发髻连妈妈都不会盘,家里人中只有霜月会盘。霜月本来就聪明手也巧,小时候,外婆总是先给霜月扎小辫,之后才会解开自己的发髻慢慢地梳、慢慢地盘,好奇的霜月就会在一旁静静地看。霜月觉得那就是一种艺术,久而久之也就学会了,没想到现在还真派上了用场。

外婆在霜月地精心照料下,一如以前,干净利落,一点也不像久卧病床的人。

村里人知道外婆病了之后,都叹息着说:“真是个好老太太啊!怎么就得了这样的苦病呢?”有一次,霜月去上学,在路上碰到了三惯的奶奶,一看到霜月,老太太撩起围裙就擦眼泪:“你外婆可是个好人啊!哪家有个痛有个灾的,你外婆总是第一个赶去帮忙。当初,你爸爸穷得连住的地方都没有,谁敢把女儿嫁给他啊!也只有你外婆肯把女儿嫁给他呀!不过,你外婆也好人有回报,我都这把年纪了,没有看到过第二个像你爸爸这么孝顺的女婿了。”

爸爸对外婆的孝顺是村里人都知道的。外婆喜欢吃牛肉,可耕牛是队里的宝贝,除非老死,要不然是不会有人杀牛吃肉的。因此,只要听说哪个队上死了牛,不管有多远,爸爸都会放下手里的活,赶去说一箩筐的好话,才能匀一点点牛肉带回家。外婆喜欢吃臭豆腐,只要上街,爸爸从不忘记买一点回来给外婆吃。外婆喜欢吃鱼,即使在数九寒冬,爸爸也会砸破冰块,下到齐腰深的水里去抓鱼,弄得外婆再也不敢说喜欢吃什么了。

外婆在病床上,顽强地熬过了一个漫长的冬天,当大地再次回暖的时候,身子也似乎好了一些,居然可以在家人的搀扶下,勉强还能坐在太阳底下晒一小会儿太阳。霜月考初中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这段日子以来,外婆总是急切地盼望着霜月放学,有时,霜月稍微在外耽搁一会儿,外婆就会催妈妈去看看,只要看到霜月,脸色就会安详得多。霜月也知道外婆想多看到自己,一放学就往家里跑,从不在外面逗留。

终于,小学升初中的考试结束了,霜月感觉考得不错,于是安静地在家等候。然而,外婆的病情却突然恶化起来了,几乎不能进食了,霜月就整天守在外婆身边寸步不离,甚至在夜里都不敢睡觉,生怕在她睡着的时候,外婆就会突然不见了。

霜月的成绩终于下来了,霜月的确考得很好,以全公社第一名的成绩顺利地考上了区里最好的中学。

就在那天夜里,外婆却走了,走得很安详,脸上还挂着一丝微笑。妈妈说外婆一直硬撑着,就是想等霜月的成绩下来。

爸爸把外婆送到大山深处,与外公合葬在一起。外婆下葬后,霜月坐在外婆的坟前,久久不肯离开,山风吹干了霜月脸上的泪水,留下斑斑的泪痕……

篇5:怡情枫林谷散文

怡情枫林谷散文

心仪枫林谷已久。

正是枫叶流丹的时节。

约了老友一起,驱车前往本溪桓仁小镇。在有说有笑的气氛中,300公里的路程感觉近在咫尺。

清晨,寂静的小镇还没有完全醒来,浑江已经悄悄地向世人敞开了她博大的胸怀。远山如黛,近水含烟,平静的水面,映着美丽的倒影,朋友说,这简直就是一幅绝美的水墨画。

沿着崎岖蜿蜒的小路,欣赏着五彩缤纷的山野,不知不觉已近枫林谷。不是周末,而且我们起的比较早,大批的游客还没有到。朋友和我都不喜欢热闹,遵照朋友提议,我们选择了与大部分游客相反的赏枫线路。

呼吸着新鲜的空气,顺着林间的小路拾级而上,脚下的落叶沙沙作响。寂静的枫林,只有我们两个人,可以聆听到枫叶飘落的声音。远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让人心旷神怡。

来到山腰的一处观景台,居然有人比我们还早!三位专业的摄影爱好者已经架好了相机在等候朝阳钻出烟雾缭绕的层层山峦。空中的无人机已经开始在山谷中盘旋拍摄。其中的'一位老者兴奋的告诉我们,来的正是好时候,国庆节期间游客爆棚,前几天有雨,枫叶都不是太红,今天天气尚好,枫叶正浓,再过几天又错过了最佳的赏枫时节。

机不可失。请专业的摄影师为我们拍了两张合影,那女孩还一再调侃我们不够亲密。为了不影响他们捕捉最美的红叶,我们两个人继续一路前行。

接近醉枫顶,更是一树一色,一步一景。秋日的晨曦穿过林间的薄雾,透过浓淡相宜的枫叶,斑驳地洒在林荫小路上。我们搜集了五颜六色的落叶,拼成一个又一个色彩斑斓的枫叶图画,认真地拍下了每个精彩的瞬间。

山下的游人渐渐地多了起来。为了不被喧闹的游人打破那一份难得的幽静,我们经九岔沟绕道红枫顶,到达九曲峡,沿溪流漫步。

这里的枫情别有洞天。山路崎岖难行,峡谷里溪水潺潺。

九曲峡山势陡峭,怪石嶙峋。很多枫树就生长在石头的缝隙当中,或在长满了苔藓的巨石之上,还有的以断崖似的岩石为背景,那一片片红透了的枫叶,显得格外惊艳。

在一个营地,我们品尝了老乡的大煎饼,特别的香甜。

在那个被称为“弥勒浴”的地方,我们走下栈道。峡谷中,枫林丛生,清澈的小溪在石头叠起的河床上唱着歌任性而悠闲地流淌……

我们手牵着手,小心翼翼地踩着长满青苔的河石,沿着小溪嬉戏着,仿佛回到了儿时的小山村,忘记了年龄,忘记了手机,忘记了所有——那溪水潺潺的音符,原来竟然比电话的铃声要悦耳动听不知多少倍!

从九叠飞瀑,辗转到溪枫池,溪水时而奔腾咆哮,时而宁静澄澈,令人心驰神往。

走出枫林谷,有点流连忘返了。

驱车前行,我建议去桓龙湖畔坐坐,车窗外飘起了濛濛细雨。朋友说,也许,我们到了湖边雨就停了呢!

天公作美。

当我们赶到桓龙湖畔, 雨竟然真的停了。老天爷厚爱我们。群山之中,桓龙湖展现出她独有的静美。就这样静静地坐在湖边的峭壁之上发呆,什么都不说,什么也不想。

不知不觉已经夕阳西下,我们满载着一路枫情,踏上了归途。

忽然冒出个想法来——明年夏天,对,就在明年夏天,我想再次畅游枫林谷,来天然氧吧尽情地呼吸新鲜的空气;我还想在丰水期,光着脚丫,重走这条怪石嶙峋的小溪,零距离聆听枫林谷溪水这美妙的旋律……

篇6:一片枫林写景散文

一片枫林写景散文

11月初,一个很不错的下午,我很幸运的看到了一片枫林。微风轻拂,仿佛倾诉这段时光的不容易。

我在这片枫林里徘徊了很久,以至于忘了时间,更忘了自己。起初走进时,并没有想到自己会在此停留如此之久,从远处看火红的一片林子的确很美丽,简直是我不曾见过的鲜艳。对于我这样的心情,或许眼前的枫林无动于衷,自顾自地映照着蓝色的天际。

对于这样的美,我想我应该走进去看看,把自己放小,小到每一片落叶里,最后把自己融人于一抹红色之中。走过脚印稀疏的小道,只要是有光可以照进来的缝隙,无不弥漫着一种幽静。一团团柔和的光照进来,带着丝丝的`红色,照在每一寸裸露的肌肤上,亲切,温暖。枫叶红得淋漓尽致,带着一种盛大的气势。我穿梭在林子中,被这一种气势所包围,渐渐地放慢脚步,抬头看每一片叶子,其实我很想看尽每一片叶子的姿态,可是这美过于盛大,有我企及不到的地方。

有时候觉得人的欲望也是如此,时时刻刻在膨胀,然而真正得到的又那么少,难免有些心灰意冷,就像此时我看不尽每片叶子一样,是遗憾的。然而再仔细想一想,我们能看到这份纯粹的自然之美已经是很幸运,何必又要打破这份宁静的心情。不如尽力多看一点,多享受一刻。当落日余晖漏进缝隙时,就起身回家,自然不会觉得这个下午是荒芜、是无趣的。

自然的美是没有一丝浑浊,没有一点过分的修饰。有时候,我也在想是什么力量会让如此的枫叶那般的火红,为何一片枫林是这样的让我陶醉?我自然知道这是四季轮回的一种变化,然而还是会有疑问,会有惊喜。总觉得要去读懂一些东西,就应该去思考。其实每个人都是幸运的,幸运地遇见一些美好,收获一些意外的惊喜,这份幸运就这个季节而言,降临于每个人身上又是那般不同,因而遇见了就认真去享受吧。

当我走出枫林时,我感觉到了欢,也感觉到了悲。我知道我不能去抱怨一天就这样在渐渐沉下去的落日里结束,我也不能抱怨我的脚步太快,遗失了一些别样的景色。其实,即便是喜是悲,享受过就好。落日依旧在向下沉,月亮仍然要在晴朗的夜晚出现,而我还是要赶在落日之前回去。

总是奢求得太多就失去得多,总是想要抱紧一些,然而我们连空气都抱不住。其实并不是我们无用,而是心过于放得小了,小得只能容下欢乐,容不下失意。就像此刻我站在窗前,想着月光下的枫林一定又是另一份静谧,然而被我收藏在心间的是今天下午的安静惬意,至于月色下的那份静谧,我只能想象,就是这样,我也应该很知足呵。

看过一片枫林,享受过一份恬静就好,何必又勉强自己时时刻刻都只看那片枫林呢?

篇7:醉美枫林谷的散文

醉美枫林谷的散文

国庆长假,天气晴好,在女儿的要求下,决定来一次赏枫之旅。我们经过研究一致决定去本溪枫林谷,因为这个时节里那里的枫叶在辽宁地区变红的时间最早,有“大辽枫叶我先红”的美誉。

国庆第四天,我们早早地起床,跟随旅行车奔赴本溪枫林谷。从本市出发时,天气阴沉,气温很低,我们裹上大衣还感觉有丝丝的凉意。这样的温度最适合枫叶变红了,我们带着对枫林谷美好的期待一路前行。旅行车从沈吉高速经过南杂木,很快就到了永陵,车进永陵服务区休息了一会儿,过恒仁转丹东方向高速,在砬门站出高速,然后车子进入山区,在曲折盘旋的山路行驶,逐渐进入了枫林谷景区。

一路上山脉叠起、此起彼伏,顺着车窗向外眺望雾气蒙蒙的,山坳间烟波飘渺,远处的山、近处的树在雾气中时隐时现。这般美丽的景致,有着诗般的朦胧,吸引着我的眼球,勾起我无限的兴趣。沿途多山,一路上经过十多个隧道,真是路在山间开、车在山间行,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巧夺天工和人们挖掘隧道的智慧与艰辛。

经过三个半小时的路程,上午九点多我们终于到达了本溪枫林谷,正值十一旅游旺季,风景区内已经人山人海了。我有个习惯,旅行前都会做好详细的旅游攻略。枫林谷森林公园位于恒仁满族自治县南部,区域面积2583公顷,地处长白山余脉,三面环山,山峰奇峭,溪水清澈,景区内峡谷和小溪贯穿,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有天然“大氧吧”之称。景区正式对外开放,景区生态优良、溪水充沛、红叶优美。要攀登上红枫顶,有很多层台梯且很陡,有“一线天”景观,那里的红叶最美,路途中有层叠的瀑布,很漂亮。

天气晴好,阳光明媚,我们随着导游进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就是潺潺的溪流,清澈的溪水在山石间蹦出,欢快地流淌着。我拉着女儿的手一起跟随着人群,在木制的台阶上小心翼翼行走着,一路上走走停停的,因为风景太美,要细细地赏、慢慢地品才有味,每一段景色都要驻足,不忍错过。这山间的美景大多都是自然风光,基本没有人工雕饰的痕迹,溪水里的石头奇形怪状,是经过地质裂变沉淀出来的精华。有很多游人踩着石头站在溪水间摆出各种姿势拍照,由于石头上有青苔很滑,刚进园不久我们同行的一位女游客就不慎落入水中,鞋子和裤脚都湿透了,这个季节溪水是很凉的,因此我紧紧拉着女儿的手十分小心地行走在溪水边上。

峡谷边上的怪石林立,石头上长满了青苔,枫树高矮不等,红色的、黄色的、绿色的树叶映照在小溪里,相映成了一幅“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绝美的秋景图。

为了更好地领略沿途风景,我们一行全程步行,从景区大门一直走到枫叶广场,全程1.2千米,在枫叶广场站的木凳子上休息了一会儿,拿出随身携带的水和食品,补充了下能量。

在详细查看了枫林谷游览攻略图后,我们便朝着九曲峡景区行进,进入了拔凉地、溪枫池,在进入溪枫池前要经过三条平板吊桥,很多调皮的孩子在吊桥上蹦来蹦去的,锁链桥不停地摇晃着,很多年纪大的人小心翼翼地扶着铁链过桥。有很多家长不断地呵斥自家的孩子,小孩子们则嘻皮笑脸的以最快的速度通过了。我紧拉着女儿的手紧跟其后,越走到中间越是晃动得厉害,身体随着吊桥一起摇摆。不过还好,我对过这种吊桥有经验,身体保持平衡,脚下扎稳,快步便通过了。

i凉地是个天然的氧吧,凉爽宜人,每逢盛夏大多地区酷暑难耐,但景区平均气温20°C左右、湿度为65%,空气特别纯净,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5万个,置身其中,令人呼吸舒畅、心情愉悦。这里有很多百年以上的古树,每一棵古树前都立着一个牌子,标明这棵树的品种、年龄,有的高达30多米,茂密的枝叶直冲云天,常年矗立在风雨中,见证着时光的变迁。这么珍贵的树木是国家一级保护树种,我们都应该爱护它。我们随行的一个男孩拿起钥匙在树皮上刻字,女儿见状走上前去制止,在女儿的劝说下,小男孩终于认识到了错误,不好意思地答应不会再破坏树木了,我为女儿懂得保护自然文物的行为而感到欣慰。

溪枫池的溪水在山间奔涌而下,时而湍急,时而沉静,有时落叶掩盖溪流而来,似一叶小舟随波流淌。清澈见底的溪水映衬着蓝天和我们的身影,斑驳细碎的光线跳动着,落在秋的色彩上,斑斓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再往前走就是九叠飞瀑了,清澈的溪水蜿蜒至此,顺势九叠而下,落差10余米,故名“九叠飞瀑”。每逢雨季,水量急增,泉水奔涌咆哮,在瀑布下形成深潭,清澈见底,掬水可饮。

我们一行往红枫顶走去,越往上石级越多,也越陡峭,有“一线天”,每次只能通过一人,在这里走得很慢,排成了长队,要一个个依次通过。这个景区是新开发的,即使是假期,游人也不是特多,我领着孩子有10多分钟就顺利通过了。岩石很窄,我不是很胖,刚好过去,要是身体胖些的,只能侧身通过了。走到这里我们已经气喘吁吁了,但离红枫顶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呢!女儿已经有些走不动了,不停地要求坐下来休息,我不停地为她加油鼓劲,上山没有回头路。其实,爬山和我们的`生活是一样的,只有不断努力想办法战胜困难挑战自己,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只要心中有阳光,面向成功的彼岸一路前行,就一定会实现理想。女儿在我的鼓励下,我们一鼓作气登至红枫顶。站在山顶,纵目一望,群山尽收眼底,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满山的红叶,在阳光的照射下,反着红灿灿的光茫。因为这枫林谷的山体结构、气候特点、光热条件最适合枫叶产生糖分和花青素,随着花青素与糖分的增多,枫叶就由黄渐橙、由橙变红、由红而紫。枫叶是秋的另一种颜色,它的美在于那满目的火红,枫林谷的秋是色彩最为缤纷的季节,一夜秋风过后,红叶便染上了一层薄薄的秋霜,显现出秋色的无限诱惑。

在下山途中,我们前方有一个女孩不慎歪了脚,女儿毫不犹豫冲上去一直搀扶着她下山,还给她拿去了矿泉水和面包,一路有说有笑的。途中岔道可以登上平步峰,可为了女儿的爱心没有去攀登,心中留下了些许的遗憾,不过看着女儿粉红的脸上泛起的笑容,我还是由衷地感到高兴,孩子真的长大了,懂得去帮助别人了。

由于时间有限精力有限,园中我们只走了一半的景点,要是想把整个景区赏个遍,最少要两天的时间,像最高峰八面威和凉山坳只能下次再来赏喽!

带着金秋的色彩,带着满心的感恩,带着对大自然的崇拜,带着对生活美好的憧憬,我和女儿依依不舍地坐上了返程的客车。

赏醉美枫林谷,觅回满怀秋色,在我心中凝结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篇8:枫林桥畔夜色正浓经典散文

枫林桥畔夜色正浓经典散文

炎炎七月,白天,天太热,不敢出门,直至傍晚时分,才有习习凉风吹来,我和妻踩着落日的余晖,漫步在枫林桥上。只见,桥上行人如织,摩肩接踵,熙熙攘攘。有摇着大蒲扇,谈天说地的大爷大妈;有扎着羊角辫,蹦蹦跳跳的小孩;有踩着滑轮板,穿梭滑行的少年;有穿红戴绿,叽叽喳喳的姑娘;还有穿着一身运动服的帅小伙。最引人瞩目的是一位白发老婆婆,她推着一辆轮椅,椅子上坐着一位同样是白发的老大爷,他们有时指指点点,有时又亲切耳语,他们的脸上满满的写着安详和爱意。“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动人图景,让我震撼,让我羡慕。

散发着太阳余温的桥栏杆,光滑中透着历史的凝重,我轻轻地抚摸着它,思绪飘得很远,很远。

枫林桥横跨在泸水河上,是一座古石拱桥。这座桥有400多年的历史,桥长162米,11孔跨径11.8米,拱圈为半圆形条石拱,宽6.7米,高8.9 米。它是安福通往吉安、分宜、宜春的交通要道。明代诗人王庭圭奉皇命写了《枫林桥记》来纪念大桥落成。清代诗人高仁邺有诗赞曰:“一道长虹跨北河,往来凭此涉清波。帆从宝相丛中渡,人向金鳖顶上过。此日高车题字少,昔年驱石叙功多。凤凰已去无遗响,只此江鸥答棹歌。”在枫林石桥建成之前,这里曾经是一座浮桥,期间由于洪水暴发,几度冲毁了浮桥,后来屡次维修,又屡次被冲毁。后来,安福举全县之力,费时几十年,才修成了这座石拱桥。可以说,奔腾不息的泸水河,它阅尽了枫林桥的沧桑巨变,衰败繁华。

近年来,由于人口的增加,物流的发达,人来车往,枫林古石桥不堪重负。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又在枫林古桥的下游约6米处,建设了一座新的钢筋水泥大桥,新旧两座桥毗邻而居,并排而立,行人走古桥,车辆过新桥,各行其道,秩序井然。再加上它上下游的安林桥和安福桥,泸水河上形成了“一河两岸四桥”的壮观美景,极大地方便了物流的发展和人们的通行,有力地促进了安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泸水河,正见证了改革开放后的安福的繁荣和美丽。

我凭栏远眺,泸水河两岸华灯绽放,连同倒映在水中的灯影,四条光练蜿蜒伸展,璀璨夺目,蔚为壮观。河水泛着金光,闪闪烁烁,静静流淌。左边是主城区,高楼林立,右边是北华山,青山含黛。忽然,从桥头古色古香的观河亭里传来了一阵丝竹之音,原来是一群音乐爱好者,在那里吹拉弹唱,自娱自乐。桥头,还有很多的商贩,有的在做抽油烟机展销,有的推着板车、开着三轮车再卖西瓜,有的打个架子,摆上一些旧书叫卖,有的摆个地摊,在卖些小玩意。其中有一个,坐在桥头的石板上,面前摆着三个蛇皮袋,袋子里装着绿油油莲蓬。我和妻凑上去,问了价格,三个袋子里的莲蓬,三种价格,一块、两块、三块一个。我妻子说她没吃过莲蓬,想买一些,我当然慷慨解囊,买了三个大的',一共九块钱。小贩很热情,告诉我们莲蓬可以剥开来生吃,也可以煮熟来吃,当天如果不吃,要放到冰箱里保鲜,这样才甜。

我们又来到了不远处的文化公园,这里热闹非凡,大家都在忙着健身。有的跳交谊舞,舞姿蹁跹;有的跳健身操,活力四射;有的打太极拳,张弛有度;有的在快步走,轻快敏捷。柔和的灯光,飞扬的旋律,尽管大汗淋漓,但大家的心里盛开着快乐的花朵。

夜色越来越浓了,游人也越来越多了,我和妻又来到了枫林桥上,任晚风吹拂着我们的脸,身上凉凉的,心里是满满的幸福和惬意。

走进海市蜃楼散文

走进春天里散文

枫林渡读后感500字

走进大山的怀抱散文

走进你的世界散文

走进克什克腾散文

六月走进夏天的散文

秋天美丽的枫林作文

枫林里的希望作文

初中枫林渡的读后感

走进枫林散文(通用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走进枫林散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