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中班语言活动:爷爷一定有办法(共含7篇),希望您能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金广信促销道具”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一、活动目标:1、通过看图、猜想的方法,能够推理故事的基本情节,帮助幼儿梳理故事发展的线索,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2、感受爷爷的聪明才智,鼓励幼儿在面临难题时要多动脑。3、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和想象的能力。二、活动准备:《爷爷一定有办法》的书及演示文稿,手工纸,剪刀,黑板。三、课前丰富:1、让孩子在课前回家熟悉小时候的照片、衣物,与现在自己的物品相比较有什么样变化?2、老师带一床婴儿用的小毛毯,再熟悉孩子时让孩子体会小的时候用的物品小,慢慢的随着自己身体的长高,以前的物品会变小、不够用,那怎么办,是扔了吗,还是怎么做?四、活动流程:1、以书名导入故事: 今天,老师带来一本书,名字叫(指着书)“爷爷一定有——什么?有办法的人一般都是什么样的人?(聪明的人)“爷爷一定有办法”说明爷爷是个什么样的爷爷?(聪明的爷爷)爷爷到底聪明在哪里呢?好,我们听听故事是怎么讲的?2、毛毯变外套: 讲述故事:提问:爷爷想到了什么好办法呢?边讲故事边示范(自身表演动作要形象、夸张,并注意故事语言与动作的配合)“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咯吱咯吱地剪,然后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看,孩子们爷爷把毛毯变成了什么呢?(外套)3、外套変坎肩约瑟穿着外套出去人们都说:“约瑟,真帅。”约瑟每天都穿着爷爷为他做的外套出去玩。不过,慢慢的约瑟又长大了,看,那件外套不够穿了,妈妈说:“约瑟,你的外套小了,还是扔了吧!”约瑟跑到爷爷那里说:“爷爷一定有办法。”爷爷拿着外套左看看、右看看说:“这还够做一件。”提问:这次爷爷想到了什么办法呢?让我们看看爷爷到底有什么办法,继续由教师操作表演……,这块料子还够做一件奇妙的坎肩。4、坎肩变领带:约瑟穿着坎肩上学去,小朋友们都羡慕的大叫起来,“多漂亮的坎肩呀!”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有一天,妈妈对约瑟说:“约瑟,你的坎肩也不够穿了,还是,扔了吧!”约瑟说:“爷爷一定有办法”他来到了爷爷那里,爷爷拿起了坎肩,看看又看说:“嗯,还够做.”提问:这次爷爷没办法了吧?那我们看看爷爷还有办法吗? 教师操作,看,一条领带。5、领带变纽扣幼儿根据前面的阅读经验,能说出“爷爷一定有办法!”提问:爷爷真的还会有办法吗?领带那么旧、那么破,还能做什么呀?教师操作,看,一粒纽扣!6、纽扣消失了提问:约瑟的心情怎么样啊?为什么会那么伤心呢?小结:因为爷爷为他做的纽扣再也找不到了,所以约瑟那么伤心。看来身边的好东西我们都要珍惜。7、完整的欣赏故事小朋友光听我讲了,那么样我们一起来看看书里到底是怎样讲的。(出示ppt,老师边看边完整的讲一遍故事)8、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办法、聪明的爷爷都把毛毯变成约哪些瑟用的东西?(出示提前剪好的外套等),渗透给孩子随着约瑟的长高,他用的物品会慢慢的变小,还有剪去的料子太多会很浪费,如果去掉的料子越少,给约瑟做的物品越大,约瑟用的时间就越长。提问:你们喜欢约瑟的爷爷吗?为什么?小结:约瑟的爷爷是一个有很多办法的聪明人,是一个让人喜欢的老人。其实我们的小朋友也很聪明的,我们也想出了很多的办法。老师相信以后你们遇到了麻烦一定会有办法的。你们一定有办法!9、结束部分纽扣到底丢到哪里去了呢?想不想知道?让我们一起回教室再看看这本有趣的书吧。
大班语言活动:《爷爷一定有办法》
一、活动背景:
《爷爷一定有办法》写的是一个充满智慧、爱孙子的老爷爷,他用巧思把孙子心爱的破毯子变成外套、背心、领带、手帕、钮扣。通过爷爷为孙子不断改衣服的寻常小事,折射出看似平淡的家庭生活中的脉脉温情,能使孩子在一遍遍的阅读中不断有新的发现,在一次次惊奇的发现中体会爱的温暖。
二、活动描述:
(一)引入故事
1.师: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他叫约瑟。
播放PPT:约瑟问好——大家好,我叫约瑟。
小朋友问好。
约瑟:你们认识我的爷爷吗?他是有办法的爷爷,是个聪明的爷爷,我带你们去认识他吧!
2.教师播放故事幻灯片并讲述:在约瑟刚出生的时候,爷爷给他缝了一条奇妙的毯子,毯子又舒服、又保暖,还可以把噩梦统统赶走。
提问:为什么说这是条奇妙的毯子?(适当地引导幼儿感受爷爷对约瑟的`爱)
3.小结:这条毯子包含着爷爷对约瑟的爱,是条奇妙的毯子。
(二)分段欣赏
1.教师播放幻灯片
提问:爷爷把奇妙的毯子改做成什么了?(原来爷爷为约瑟做了一件奇妙的大衣。约瑟穿上这件奇妙的大衣,走在街上既暖和又神气。)
2.教师继续播放故事幻灯片
提问:你们猜猜这次爷爷会把约瑟的奇妙大衣变成约瑟的什么东西呢?(鼓励幼儿发挥想象)
小结:爷爷把奇妙的大衣变成了一件背心,爷爷可真有办法。
3.集体排图
提问:接下来的故事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故事图片不小心打乱了,请你们一起来排一排,图片应该怎么放,故事应该怎么说?
(鼓励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学习根据画面正确排序并讲述故事内容。)
小结:爷爷把背心翻过来,翻过去,小小的背心变成了一条漂亮的领带,爷爷可真聪明呀!
4.幼儿排图
提问:当约瑟慢慢长大,领带也变得久了,破了,这时候爷爷又会有什么好办法呢?请大家一起来找出爷爷的好办法。
要求:幼儿根据画面的内容将图片正确排序,并讲述故事内容。
教师指导: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信息,学说故事中的语言讲述故事内容。
5.分享故事
请幼儿上前将自己的图片排列出来,讲述故事内容。
小结:原来爷爷还能把领带变成手帕,又把手帕变成了漂亮的纽扣。爷爷的办法可真多啊!
(三)完整欣赏
1.完整欣赏一遍故事,边欣赏边在黑板上出示相应的图片(毯子、大衣、背心、手帕、纽扣)
2.让幼儿根据故事内容按顺序摆放图片,进一步直观感受由大变小的规律。
3.提问:你们觉得约瑟的爷爷是个怎样的爷爷?(强调爷爷是用一块布料改做成许多东西)
4.小结:约瑟的爷爷真有办法,把一条旧毯子一点点变出了许多的东西。我们给故事取个好听的名字吧——爷爷一定有办法!
(四)延伸活动
提问:如果你的小毯子也变小了,你可以把它变成什么东西呢?
请幼儿自由想象。
小结:其实,我们生活中很多旧东西,只要动动脑筋,再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它们就能变成一件奇妙的东西。
三、活动分析:
(一)片段一:引入故事,了解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和物品。
分析: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小男孩约瑟和他的爷爷,为了能够引导幼儿更好地进入故事情景中,我准备了约瑟的录音,以约瑟的身份邀请孩子们阅读绘本,了解故事内容,这样更容易引起幼儿的阅读兴趣。并且约瑟将自己的爷爷介绍给大家,给出了一个小小的悬念,为什么是有办法的爷爷呢?又为什么有一条奇妙的毯子呢?孩子们能够很快产生阅读的欲望,为以下的环节做下较好的铺垫。
(二)片段二:分段欣赏,了解故事内容的发展规律
分析:这一大环节中,我设计了三个环节,第一是教师引导幼儿一起集体欣赏故事内容,初步了解故事发展的第一线索,爷爷的毯子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每次变化的时候都是妈妈发现约瑟长大了,爷爷做的衣服变小了不再适合了,约瑟就请爷爷想办法将衣服又变成了合适的。第二环节中,我将接下来会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内容的图片给每位幼儿,请他们找一找故事的第二线索,并结合第一线索进行正确排序,讲讲说说故事是如何继续发展的。第三环节是幼儿展示自己的排图并尝试讲述故事内容。在这个环节中,幼儿进行排图是一大难点。在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幼儿能够尝试着进行排图,并且发现了故事发展中的第二线索。但是由于提供的图片太小、画面模糊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幼儿感觉到了困难。
(三)片段三:完整欣赏,再次感受故事的发展
分析:在分段解读故事的基础上,本环节旨在整体欣赏故事内容,轻松的氛围中再次感受爷爷的好办法,体会故事的有趣性。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出示的图片又再次给幼儿较直观的刺激,即由毯子逐渐变小的过程。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幼儿尝试排图的环节没有实施,作为活动的重点,这一环节需要幼儿进行二次尝试和实践,从而才能更好的体验物体由大变小的过程和故事的情节发展之间的关系。
大班语言活动:《爷爷一定有办法》
活动目标:
1、通过猜读、排图的方法,帮助幼儿梳理故事发展的线索,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2、巩固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在合作阅读中发展孩子的协作能力。
3、感受爷爷的聪明才智,鼓励幼儿在面临难题时要多动脑。
活动准备:
1、幼儿两人一份图书;
2、电脑;课件(书本内容);
3、教具图片(毯子、外套、背心、领带、手帕、纽扣);4、黑板(上面做好箭头和数字标志)。
5、家园互动表(见附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书,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图画书吗?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本很好看的图画书,我们一起来看看封面上有谁?这两个人可能是什么关系呢?(原来是爷爷和孙子)
师:这位外国小朋友他的名字叫约瑟,你觉得他和爷爷之间可能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幼儿猜想)好!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约瑟和他爷爷之间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吧。
二、幼儿观赏投影画面,感受故事,了解故事大意。
1、教师讲述故事,请孩子观看画面,念到关键的地方让学生猜,然后翻页印证孩子的想法。
◎故事中一共有五次“变”,第一、第二次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可以做什么;(潜在提问:约瑟得到这件奇妙的外套时,他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你从哪里看出来。)
◎第三次变时引导幼儿重复约瑟和爷爷的对话,从中体会爷爷的节约和智慧;(爷爷真是太聪明了!破损的布料都剪掉了,剩下的布料越来越少了,爷爷还会做出什么奇妙的东西呢!)
◎第四次时增加难度,将爷爷的话和妈妈的话进行对比,设置提问:听了妈妈的话,约瑟会丢吗?
◎最后一次用问题“啊哟!手帕有多大,剪去破的和脏的地方还剩多大?爷爷会不会把它扔掉呢?他还能为约瑟变出什么奇妙的东西呢!我们来猜猜?”来引导幼儿思考,从而更进一步显出爷爷的聪明与节约(约瑟喜欢这颗奇妙的纽扣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把手帕变成奇妙的纽扣,爷爷真是心灵手巧呀!)。
◎师:纽扣都没有了,爷爷就是手再巧,再聪明也不可能无中生有了,那么已经长大了的约瑟会怎么办呢?让我们继续看故事。师提问:长大了的约瑟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哇!约瑟好棒呀!我们一起为约瑟的长大鼓掌吧!
2、阅读后:教师组织幼儿讨论。
师:爷爷的巧手,分别为小约瑟制作了什么东西?(幼儿说,教师随机出示物品)
师:爷爷为约瑟缝制了一条毯子,最后变成了什么?请小朋友上来把爷爷制作的东西按故事里的顺序摆一摆。
师:你喜欢有这样子的`一个爷爷吗?你会怎么夸奖爷爷?
3、第二次欣赏故事后提问:
师:刚才小朋友发现在这个大故事里面还藏着一个小故事,最后纽扣不见了,老师告诉你一个小秘密,这颗纽扣从大故事中掉到了小故事里了,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这本图画书吧!让我们边看边找这颗纽扣掉到哪里去了?
师:好,我们先来看封面,封面会告诉你故事的题目,我们一起来说说故事的题目叫《爷爷一定有办法》,打开书本,我们看到了扉页,扉页上有什么图案,这个图案在故事里经常地出现一直到故事的结尾,你们发现了吗?看谁发现的问题最多,看的最仔细。
师:你发现那颗丢失的纽扣了吗?变成了什么(变成老鼠的椅垫了)
师:你们发现什么了吗?故事中掉下来的布料被小老鼠利用了起来,他们用这些布料打扮自己的家,装扮了自己的幸福生活。
延伸活动:
请幼儿将小图书内的内容创编故事。
活动目标:1.仔细观察画面、能根据画面进行初步的推理想象,并乐意大胆讲述。2.感受爷爷的聪明才智,及给小约瑟带来的快乐。活动准备:ppt课件活动过程:一、导入1. 激发幼儿欣赏关注故事书的兴趣。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图画书吗?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本好看的图画书,我们一起来看看是关于谁的故事?你觉得他们是什么关系呢?2.引导幼儿观察封面。师:图上的这个外国小男孩叫约瑟,旁边的老爷爷就是约瑟的爷爷,你们觉得约瑟和他的爷爷开心吗?怎么看出来的?二、幼儿观赏投影画面,感受故事,根据故事画面的内容推理。1.播放课件,初步感受故事。(1)看看,爷爷在干什么呀?爷爷手里的毯子是什么样的?什么颜色的?小毯子是送给谁的呢?(2)小约瑟盖着爷爷逢的毯子看上去怎么样?(3)小毯子变得怎么样了?妈妈在对约瑟说什么?约瑟愿意把毯子扔掉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约瑟去找了爷爷帮忙,猜猜看,爷爷会有什么好办法?(4)小毯子变成什么啦?约瑟的心情看起来怎么样?(5)约瑟低着头在干什么呀?妈妈在和约瑟说什么?约瑟会去找谁帮忙?爷爷会把外套做成什么呢?(6)约瑟每天都穿着奇妙的背心去上学。咦?看看图上的妈妈和约瑟眼睛怎么样呀?为什么会瞪的大大的?约瑟又找到了爷爷帮忙。爷爷把小背心做成了什么?2.根据故事情节,想象故事情节。约瑟高兴极了,每个星期五都带着奇妙的领带去爷爷家。那你觉得接下来约瑟会发生什么事情?小领带只有那么点大了,还能做成什么呢,他会不会把领带丢掉呢?他会找谁来帮忙,可是现在爷爷不在家,所以约瑟想请小朋友们帮帮他,可以把领带变成什么东西呢? 3.继续观看课件,感受故事。师:爷爷回家了,我们去看看爷爷把小领带变成了什么了好吗? 三、讨论故事,感受爷爷的聪明才智1.请幼儿说说听完故事的感受,讨论你们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2.完整欣赏故事。 附:爷爷一定有办法当约瑟还是娃娃的时候,爷爷为他缝了一条奇妙的毯子,毯子又舒服又保暖,还可以恶梦通通赶跑。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毯子也变得老旧了。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毯子,又破又旧,真该把它丢了。约瑟说:“爷爷一定有办法。”爷爷拿起了毯子,翻过来,又翻过去。“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一件奇妙的外套”。约瑟穿上这件奇妙的外套,开心地跑出去玩了。不过,约瑟渐渐长大,奇妙的外套也变得老旧了。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外套,缩水了、变小了,一点儿也不合身,真该把它丢了。”约瑟说:“爷爷一定有办法。”爷爷拿起了外套,翻过来,又翻过去。“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一件奇妙的外套。第二天,约瑟穿着这件奇妙的背心去上学了。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背心也变得老旧了。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背心!上面沾了胶,又粘着颜料,真该把它丢了。!”约瑟说:“爷爷一定有办法。”爷爷拿起了背心,翻过来,又翻过去。“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一条奇妙的领带。”每个礼拜五,约瑟都戴着这条奇妙的领带去爷爷奶奶家。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领带也变得老旧了。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领带!沾到汤,脏了一大块,弄得它都变形了,真该把它丢了!”约瑟说:“爷爷一定有办法。”爷爷拿起了领带,翻过来,又翻过去。“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一颗奇妙的纽扣。约瑟把这颗奇妙的纽扣装在他的吊带上,这样,裤子就不会滑下来了。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你的纽扣呢?”约瑟一看,纽扣不见了。”他找遍了所有的地方,就是找不到纽扣。约瑟嚷着:“我的纽扣!我的奇妙纽扣不见了!”他的妈妈跟着跑来说:“约瑟,听我说。”“那颗纽扣是没有了,不在了、消失了。即使是爷爷也没办法无中生有呀!”爷爷难过地摇摇头说:“约瑟啊,你妈妈说得没错。”第二天,约瑟去上学,他拿起了笔,在纸上刷刷刷地写着:“这些材料还够做……”
我和妈妈最近一起读了《爷爷一定有办法》这本书,这是一个绘本故事。而且是人人都读得懂,也听得懂的故事,小故事很有趣,让我读完还想读。其实故事是由一块普通的蓝料子开始的,主要讲了慈祥的爷爷即聪明又心灵手巧,总是能把旧的看上去可以扔弃的东西重新变成新的,哪有神奇的魔法一样,使人看见了,听见了有一种吃惊不小的感觉,总是奇迹不断。我们也能像爷爷那么能干吗?在普通的生活里能做出不平凡的事吗?
我来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吧!当约瑟还小的时候,爷爷为他做了一条奇妙的毯子。这条奇妙的毯子不但舒服,而且很保暖,还可以把恶魔通通赶跑,不过约瑟渐渐长大 了,这条奇妙的毯子也变得老旧了。约瑟的妈妈说毯子太旧想把它扔掉了。约瑟说:“爷爷一定会有办法的。”于是他就跑去找爷爷,爷爷一看说这料子还够 做……就喀吱喀吱缝进缝出很快一件奇妙的外套就做好了。过了不久,约瑟又长大了,奇妙的外套也变得老旧了,妈妈又想把它丢了。可约瑟还去找爷爷, 爷爷又用同样的办法把外套变成了背心。接下来爷爷又把背心变成了奇妙的领带,领带又变成了手帕,最后手帕变成了纽扣。有一天纽扣不见了消失了,即使是爷爷 也没办法无中生有呀!第二天约瑟去上学,拿起笔在纸上刷刷的写着,他说这些材料还够用……于是就写成了这个奇妙而又精彩的故事。
我还特别喜欢这本书的图画,因为在这个故事的每一幅图下空有一个小老鼠的家庭,画面上的他们没有脏乎乎的下水道,他们每一只小老鼠都有自己的房间,每间房间都很漂亮,哪里的一切都充满生活气息,那么温馨,那么幸福,最主要是它们也忙忙碌碌着,在用爷爷剪下来的零碎布做床单,窗帘,桌布,还有衣服等等,用勤劳的双手把自己的家庭装扮得漂漂亮亮,看上去真甜蜜。真是美妙极了!
读了这个故事,使我深深感到我的爷爷也是同样爱我,经常给我买我喜欢的东西,从来不骂我,我好幸福,我也爱我的爷爷。还使我懂得了在生活中要养成节约不浪费的好习惯,更要认真学习,像约瑟的爷爷那么聪明,做任何事情都要动动脑筋,多想想办法,这样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也能像爷爷那么能干,在普通的生活中做出不平凡的事情。
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以重复而富有节奏的文字及充满人情味的画面,描述了约瑟和勤劳智慧的爷爷之间相互信赖与亲密的感情。这是一个令成人都反复细读的绘本。我对于绘本,之前一段时间并没有太深刻的认识,有这样一种感觉,国外的绘本类似于我国的连环画或亦接近于一些童话故事。例如:白雪公主、灰姑娘、小蝌蚪找妈妈等。但是现在仔细阅读绘本中的文字,发现其文字虽然简短,但是符合幼儿易接受的特点;文字富有节奏,再重复中不失时机的变换对象,在幼儿已接受的同时又不感觉单调。
像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中,总在重复这样的文字:“爷爷一定行”爷爷在对毯子的变化总是“翻过来翻过去的看,用剪刀咔吃咔吃的剪,那针穿过来穿过去的缝”毯子在爷爷的手中神奇的变幻着,毯子---外套--背心--领带--手帕---纽扣。同样文字中的配角人物也相当重要,妈妈的话:“约瑟,你的毯子该扔了;你的外套该------;你的背心该-------- 这与爷爷的神奇变幻呼应着。不同的文字体现着妈妈和爷爷对约翰不同的爱:爷爷有求必应那种---仁慈的爱,妈妈处处关心那种---体贴的爱。
让我们到画面中去感受一下吧,毯子是蓝颜色的,上面带有星星和月亮的图案。这种布料始终贯穿于整个绘本的图画中,约瑟的外套、背心、领带、手帕、纽扣。直到纽扣的丢失,约翰家的老鼠出现了,老鼠家用的、穿的都是这种颜色和图案的布料。甚至于约翰家的老鼠去学校我们一眼就能认出来。绘本的图画虽然简单,但是其中却蕴含着很多的故事。例:爷爷、爸爸的职业,约翰妹妹的出现,都是用图画而不是用文字呈现给大家。
《爷爷一定有办法》让我对绘本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更加愿意走进儿童的世界去聆听那美妙的声音。同时也会更加仔细阅读绘本,熟练地运用绘本,让绘本中的文字和图画给孩子们以更广阔的语言世界及更灿烂的图画视野。
我最经看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爷爷一定有办法》。
这本书讲的是自从约瑟一出生开始他的爷爷就为他做了一张神奇的毯子,随着毯子越来越旧,爷爷把它改造成了各种各样的东西,最后改造了一个奇妙的纽扣。约瑟有一天突然找不到这个奇妙纽扣了,他又气又急,在爷爷家东翻西找还是没能找到。最后,约瑟把这件事情写成了一篇有趣的故事。
我对这篇故事印象最深刻的是伴随约瑟童年的那张神奇毯子,每当毯子变旧变脏后,它总是能以令人惊讶的方式回到约瑟的生活,成为约瑟最喜欢的东西。很佩服这位爷爷的聪明才智,能把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东西改造成必不可少的好东西。真羡慕约瑟爷爷灵巧的双手,我也去看看家里有什么不怎么需要的废旧物品,来尝试改造下,把它变成像这本书里描述的神奇毯子、奇妙纽扣一样的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