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语言活动《秋风(共含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xiaolong01”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活动目标:
1、进一步认识秋天的特征,感受秋天的美。
2、感受儿歌的意境美。
活动准备:
1、已有外出找秋天的经验。
2、与儿歌匹配的可操作挂图。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知道的?”(幼儿充分讲述)
二、欣赏诗歌,了解诗歌内容
1、教师第一遍朗诵诗歌。
2、第二遍朗诵诗歌
3、师幼一起朗诵诗歌,帮助幼儿掌握儿歌中优美的词句。
三、创编结束
“秋风把许多东西吹变了样,请你想一想还把什么吹变了样?”
1、幼儿讨论
2、幼儿讲述,教师简笔画记录。
3、一起朗诵创编的儿歌。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进一步了解六一节是国际儿童节,使全世界所有小朋友的节日。
2、幼儿能发音清楚有表情的朗诵儿歌;
3、初步学会和同伴一起愉快的庆祝自己的节日。
4、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5、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活动准备:
小朋友庆祝六一节的画册;欢快的乐曲;
活动过程:
1、出示画册,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六一国际儿童节;
“今天上午,小朋友一起制作了6本《我想怎样过六一节》的画册,那么小朋友知道为什么要过六一儿童节吗?”
2、欣赏儿歌:《“六一”到》
“今天老师个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儿歌《六一到》听听儿歌里的小朋友是怎样过六一儿童节的?”
告诉幼儿儿歌名称,和幼儿一起了解儿歌的主要内容;
欣赏儿歌《六一到》(配乐和图片进行诗朗诵)
提问:“六一儿童节到了,小朋友都做了哪些事情?”(请幼儿运用诗歌里的语言进行描述)
3、幼儿学习儿歌《“六一”到》
①教师分句教授,注意引导幼儿吐字清楚和发音正确;
②请个别幼儿朗诵,教师适当提示;
③集体不同形式朗诵儿歌,注意有表情的朗诵。(分组、分段,加入表演的动作。)
教学反思:
从信息反馈中,我们还看到很多家长希望我们经常开展这样的活动,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还给我们和幼儿园送来了很多祝福,我们看了都非常感动,总之,这次活动我们觉得开的还是比较成功的,围绕着“快乐生活健康成长”的宗旨,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促进了家园合作,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我们相信一句话“有付出就有回报”。
1、我认为我此节课设计的比较合理,也是和我们孩子的房展特点,孩子接受的也很快,在课堂的反应也不错。
2、活动过程中孩子们理解接受的相当不错,整个活动中有游戏活动,孩子极感兴趣,能再快乐中吸取新的养分,他们愿意参与游戏,愿意主动学习。幼儿就是要在游戏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所以我们要把需要教给他们的东西穿插在游戏中,幼儿也愿和教师和同伴之间交往。
3、这节课的`目标设计也不难,比较适合我班的幼儿,但是最后一个目标没有达到,洗水果,在这节课上没体现出来。
中班语言活动:
秋风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秋天的特征,感受秋天的美。
2.感受儿歌的意境美。
3.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4.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重点与难点:
了解儿歌内容。
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练习法
教学过程:
1.欣赏课件。
提问:“这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知道的?”
2.教师朗诵诗歌,幼儿欣赏并大概了解诗歌内容。
提问:
(1)儿歌里说了什么?
(2)为什么秋风来了,大地会变得金黄?为什么大树脱下绿衣裳?
3.教师再次朗诵儿歌,并结合课件帮助幼儿熟悉诗歌内容。
4.幼儿边看课件边学习朗诵儿歌。教师注意帮助幼儿掌握儿歌中优美的词句。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设计,我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地氛围。先让他们实地在户外寻找秋天,调动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发现秋天与夏天的不同,再进行诗歌学习。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通过学习诗歌,使幼儿感受到秋天的美,体会丰收的喜悦心情,再以图画形式把自己的体会表现出来。
活动目标
1、感受诗歌所描述的秋天景色,加深对秋天特征的认识。
2、用适当的语气学念诗歌。
3、理解词语:飞回、脱下、飞落。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诗歌。
5、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重点难点
感受诗歌所描述的秋天景色,加深对秋天特征的认识,并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活动准备
1、主题活动录音带中班①(秋季)1盒,录音机一台。
2、燕子、大树、花朵和黄色色块的图片个一张。
活动过程
1、谈话:我看到的秋天。
(1)组织幼儿到户外观察,互相交流在哪里看到了秋天。
(2)秋天和夏天有什么不一样?
(3)秋天的动植物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2、欣赏诗歌:秋风。
(1)播放儿歌录音,让幼儿说说自己在诗歌里看到了什么。
(2)诗歌提了什么问题?你找到答案了吗?
(3)诗歌里动物和植物做了什么动作?鼓励幼儿模仿这些动作,想一想秋天的时候还有谁也会做这些动作?帮助幼儿理解词语:飞回、脱下、飞落。
3、学念诗歌:秋风。
(1)教师示范朗诵诗歌,同时按照诗歌的顺序出示燕子、大树、花朵和黄色色块的图片,帮助幼儿记忆诗歌内容。
(2)幼儿看图片跟教师学念诗歌,提示幼儿用惊奇的语气念带有问号的诗句,最后一句表现出找到答案的喜悦心情。
4、活动延伸:
自由创画《美丽的秋天》(看课堂时间,不一定放在课堂中,但要让幼儿拿到教室展示)
附:秋风(诗歌)
是谁,让燕子飞回南方?
是谁,让大树脱下绿衣裳?
是谁,让花瓣片片飞落?
是谁,让大地变得金黄?
啊!原来是秋风。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设计,我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地氛围。先让他们实地在户外寻找秋天,调动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发现秋天与夏天的不同,再进行诗歌学习。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通过学习诗歌,使幼儿感受到秋天的美,体会丰收的喜悦心情,再以图画形式把自己的体会表现出来。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感制文学作品的幽默风趣。
2、理解故事名称及常见的汉字(如:爷爷、帽子)。
重点:让幼儿能理解故事内容,感制文学作品的幽默风趣。
难点:常见的汉字(如:爷爷、帽子)。
活动准备:
故事录音《会打喷嚏的帽子》,幼儿用书《会打喷嚏的帽子》。
活动过程:
一、运用实物引出故事:
1、教师出示一顶帽子,引出故事并介绍作者。——“今天,我们来听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会打喷嚏的帽子》,它是由一位叫*力的阿姨写的。那么,帽子怎么会打喷嚏呢?请大家一起来听故事。”
2、教师播放录音,幼儿倾听。
二、教师提问。——“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都有哪些角色?”
1、故事中的那顶帽子真的会打喷嚏吗?
2、幼儿自由讨论、商量,并回答问题。
三、理解故事,感知幽默:
1、教师出示图片,边讲故事边提问,并解释故事中的一些难点。——“为什么大耗子心里也挺害怕的?”
2、“小窟窿到底是什么?帽子真的会打喷嚏吗?”“你觉的故事中的哪些情节很好笑、很风趣?”
3、幼儿讨论,相互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幼儿的讨论情况。
4、教师选择部分故事情节让幼儿来表演。
5、教师自己或请其他幼儿解答个别幼儿的疑问。“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需要提问吗?”
二、阅读故事,认读汉字:
1、教师朗读故事,幼儿集体阅读幼儿用书c《会打喷嚏的帽子》,并用点读的方式,认读故事的名称及“爷爷”、“帽子”等词语。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的含义,感知事物之间的依存关系
2、学着有表情地朗诵,抒发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
歌曲录音磁带《娃哈哈》;教学挂图,幼儿用书,诗歌录音《我们的妈妈是祖国》
活动过程:
1、听歌曲《娃哈哈》,唱唱跳跳
“你们每一个人唱这首歌的时候,为什么脸上都笑嘻嘻的?”
2、听赏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出示背景图,教师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你在诗歌里听到了什么?”(边说边出示插入图片)
讨论理解诗歌内容
“为什么说小草的妈妈是泥土?”
欣赏配乐诗歌(一至两遍)
3、阅读幼儿用书,进一步理解诗歌的内容。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老师的语言太平和,没有激情。在组织方面也有所欠缺,活动中的幼儿没有积极性,只有在老师教育后,小朋友们才会注意力集中点。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与同伴友好合作,共同界对参与猜测判断事物的游戏活动。
2、培养幼儿遵守规则的`能力。
3、引导幼儿学会听说游戏,并发准githd的音。
活动准备:黄豆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出示黄豆,表演《请你猜猜在哪头》的游戏(引起幼儿兴趣)
(二)基本
1、边示范边向幼儿介绍规则
(1)游戏需要两人参加,手拿黄豆的幼儿表演,对方为猜测者。
(2)表演者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并将黄豆放在一只手中,儿歌结束,伸出两只拳头,对方猜测在哪只手。
(3)如果同伴猜对,就将手里黄豆给他,交换角色,重新开始。如果猜错,游戏继续。
2、引导幼儿游戏
(1)带领全体幼儿念儿歌,纠正发音
(2)教师与个别幼儿玩游戏,示范。
(3)把黄豆分给幼儿,全体幼儿玩。
(三)结束讲评,重点讲评幼儿遵守规则,应与同伴友好相处。
回家可以和爸爸妈妈玩一玩。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快乐才会有更多的朋友。
2.回忆亲身体验,感受生活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在园日常生活的照片。
2.音乐《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伴奏,《找一个朋友碰一碰》。
3.小仙女头上的一朵云》故事图片4张、语言cd。
活动过程:
1.音乐拍手游戏导入。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的伴奏,唱念“如果感到快乐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动快乐你就跺跺脚,如果感到快乐你就拍拍头”等。
2.结合幼儿回忆,感受角色情绪的变化。
(1) 提问:你什么时候感到最快乐?小仙女高兴的时候,头上的云是什么颜色的?
(2) 小仙女头上的白云为什么变成了乌云?
3.分页观察故事图片,自主排序,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所看所想。
(1) 分页观察故事图片,小仙女为什么哭了?如果你是小兔子,你会对小仙女说些什么?小仙女哭了发生了什么事情?小仙女后来变成了什么样子?
(2) 给故事图片排序,用自己的语言试讲故事。
4.完整欣赏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和寓意。
(1) 教师播放故事,幼儿欣赏。
(2) 请幼儿讨论:你喜欢什么时候的小仙女,为什么?小仙女后来为什么变成了爱笑的仙女?
(3) 小结:小仙女越来越爱笑,所以有了更多的朋友。因为有了更多的朋友,小仙女变得更快乐了。好朋友能让我们快乐,如果没有朋友,我们就会孤单。
5.结合幼儿的亲身体验,感受生活中的快乐。
(1) 结合日常生活的照片,引导幼儿说说参加活动时的心情,感受与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2) 游戏:找一个朋友碰一碰,抱一抱。
★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