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归园田居》扩写(共含8篇),欢迎参阅。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zjscm”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厌倦了尔虞我诈的官场,受不了阳奉阴违的虚假,于是,我毅然中断了我的仕途。我在山林中觅了一所茅屋开始了我全新的生活。
没有了经济来源,很快我就陷入了衣不蔽体,食不裹腹的日子,晃晃手中的空酒壶,我知道我不能再坐吃山空地悠闲度日了,我决定种些豆子来维持生活。清晨,我披着绚丽的彩霞,踏着清凉的露珠来到了南山脚下,在那撒下了豆种,也播下了希望。
也许这里并不适合种豆子,荒草一个尽地疯长,几乎把豆苗的位置都抢占了。看着这一副惨淡的景象,我并不沮丧,我坚信只要辛勤劳作,希望总会有的。于是,我开始了早出晚归的生活。
清晨,我扛着锄头,带上一壶酒便来到了南山脚下,放下酒我就一刻不停地干了起来,太阳渐渐升高了,豆大的汗珠从我消瘦的脸上滚落下来,我直起身来,抹了抹汗,坐到树阴下喝起了酒,我的眼睛看着远方,看着,看着,我的眼中出现了光亮,我看见了希望一弯月牙儿斜挂在枝头,发出惨白的光,该回家了我自语,扛上锄头,我踏上了回家的路。
通往南山的路并不好走,狭窄的小路上布满了杂草枯木,傍晚的露珠沾湿了我的衣服,衣服湿了没什么可惜的,只要不违背我的心愿就好了,卖了豆,就可以买酒喽!想着日渐茂盛的豆子,我笑了
薄雾缭山野,朝露待日曦。清晨的南山分外美丽、清幽。
透过薄暮依稀可见一个破旧但不杂乱的小茅屋中走出一个青袍隐士。没有人作陪,只有与还在云雾中的朝露相依。
他荷着锄,一手还攥着一本书,一只指头上还勾着一壶酒。长发和青袍一同在随着风在锄上乱舞,脚上的步伐零碎而轻盈,在狭窄并泥泞的小道上留下一串脚印。此时小道旁丛生的草木上的露水被青袍打到。他不紧不慢地向前走。在一块田地边停了下来。田中杂草众多,盖过了豆苗。到树下放下书与美酒后,他便挽起双袖,开始清理田中杂草。他抿着嘴唇,似乎带着一丝倔强。那么专注、认真。
也许是累了吧,后来他时而清理杂草,时而向远处眺望。望着山中翠竹,看着朝日一点点跳出云端,他又笑了,是闲适,也有满足。后来,他干脆不干了,躺在了田中。他似乎一点也不在意他的青袍被泥土弄脏,反倒是喜欢上了泥土那淡淡的香气。看着太阳在云边嬉戏,听着小鸟清脆的叫声,不觉中,月已快上柳梢头,暮色照大地。
该回去了。他告诉自己。扛起锄,攥起书,拎起酒壶,回家了。月色皎洁,他的脸被月色笼罩。青袍又不小心被沾湿,可他依旧高兴,并不为此惋惜。他觉得这样远离官场,可以不被名利所拖累,这是莫大的幸福。只要这样他就满足了。
人生弯弯曲曲水,世事重重叠叠山。我于天边微微亮时背起行囊远行,不料却陷入一场大梦,而今暮色渐浓,我幡然醒悟。
落日熔金,暮云四合,晚霞带着无尽的沉思。我本应策一匹骏马,在黄沙古道上奔驰。然而,官场的尔虞我诈,世俗的道貌岸然,绊住了我奔跑的脚步,无情的现实冷却了我的一腔热血。我不愿向俗韵摧眉折腰,我宁愿同晚霞一道落在这片田园。
云无语,草也沉默。我用自己的明眸点染这一方净土,用自己的笔杆点亮这黑暗中的光明。几亩田地,几间草屋,戴月荷锄归,这是我的生活方式;采菊东篱下,是我的本性所爱。桃李榆柳,堂前檐后,这番质朴就如掌间纹路般在深深小院中此伏彼起的乐章。臣子谄媚的丑态,贵妃不可告人的笑,全部湮没在世事尘埃中。看那远处稀疏的村落啊,看那暮里朦胧的炊烟人家,他们不曾在历史的长河中沉坷,不曾在岁月的波涛中起伏,他们是那样的静谧悠远,在我心中得以永恒。我羡慕这氤氲着光芒的稚气,我向往这清清泉水般的质朴。我在灵魂的庙宇中虔诚祈祷,只为做一个在污泥中依旧纯净脱俗的人。
幽幽地,深巷里几声遥远的狗吠,演奏着比丝竹更悦耳的音乐。循声望去,一曲幽径,蜿蜒曲折着,自由地通向远方。
南山脚下,菊花清丽依旧;户庭院内,月光静静洒下。峰来不羡松瓦高,我辈又如何不能做蓬蒿人呢!我大笑着走进田园,生命已如春水般,质朴奔流。
我在屋前的南山脚下种下黄豆,杂草长得茂盛,豆子的幼苗却无精打采。
老王的菜园,远远望去,绿油油的一片。油菜花全开了,招来成群结队的`蜜蜂和蝴蝶,嬉笑打闹,好不热闹。而我的菜园相比老王家的菜园,显得十分荒凉。
早上,我去田间清除杂草,每次都能拔下好几捆。烈日炎炎下,我辛苦地耕作着,留下的汗珠一滴一滴落到土壤里,慢慢渗透下去。晚上,在月亮婆婆的帮助下,在萤火虫的照耀下,在徐徐晚风的温抚下,扛着锄头,行走在回家的路上。
路旁有一家的灯还在亮着,走近一看,两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和一个蹒跚学步的儿童正在吃饭,其乐融融,而我,身在异乡,甚至没有一个懂我的人,幸福美好的生活对我来说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
道路狭窄,草木丛生,傍晚的露水沾湿了我的衣服。
衣服沾湿了又算什么呢?一会就干了。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我的生活虽然贫苦,但仍然是逍遥自得,无忧无虑。
归园田居扩写
天上的云淡淡的,点点滴滴勾勒出一朵淡雅牡丹,凝碧的天空是画布,花蕊就是那飞过的鸟儿。
乡间清晨,一切都如初醒的`婴儿,干净 纯洁,有着甜甜的奶香味。春天的麦苗最惹人爱,嫩黄中透着浅绿,一望无边际,风吹时能听到他们的窃窃私语。不知说的是甚,光看着就高兴。
麦田的边缘有一座茅草屋,搭盖地不结实,马马虎虎,却更显出主人的随性自然。茅屋里甚至长出了一些杂草和霉菌,有仿佛与室主人作伴,怕他孤单,惧他伶仃。
已有人家做饭了,炊烟袅袅,混在清晨略湿的空气中,另有一番亲切滋味,让人感到踏实心安。室主人揉醒惺忪睡眼,为自己倒一杯美酒,细品慢尝。
无肉无菜,仅酒。从苦涩又畅快的感受中他颇有迷茫:自己放弃荣华富贵,来此偏僻萧索之地,独品此苦物,这不是自己作践自己?
想到这儿,他心里一酸,长叹一声,几滴浊泪顺着脸颊滴落,融入胡须,勾勒出刚毅的侧脸。
他又遥望窗外,几只闲庭信步的母鸡慢悠悠踱过,忽而低头啄食,忽而扑翅欲飞,只是一次次地失败。它也并不伤心,依旧低头啄食,然后再笨拙的扑翅...
他恍然明白,一切已如隔世,杯中白干一饮而尽,烈酒灼喉。却再没泪珠滚落。他一敛青衣:“吾独濯清涟而居污浊,有何苦之言?
太阳升起,日头渐足,啄食的母鸡已不知去往何处,唯独这室主人,酒酣而作乐,毛笔蘸足浓墨,潇洒挥笔疾书,不出几时,《归园田居》傲然而成。
时代的不同,朝廷的压迫,人民的无知,社会的黑暗,这还有什么值得我去努力、去奋斗、去付出呢?于是我便和这无情的朝廷告别。我来到了我的家乡南山脚下,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金钱的诱惑,没有杂乱的争吵声,更没有你争我强的虚荣,在这里,我可以随心所欲,我可以早出晚归,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取我的粮食,我可以和我的果实相依为命,我可以和小花小草谈天说地,我可以用溪水来洗涤我的心灵,我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我可以和山水为友,可以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来吐出我心中的不快。。。。。
总而言之,在南山脚下,我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生活,没有他人的干扰,没有公务的劳累,我生活在这淳朴的家村中,随着自己的心愿,让我的后半生,活得有滋有味。
陶渊明
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
时复虚里人,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以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其一
1、注释
⑴适俗:适俗韵:适,指逢迎、周旋;韵,是指为人品格、精神气质。所谓“适俗韵”指的是逢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那种情态。
⑵尘网: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这里指仕途、官场。
⑶三十年:吴仁杰认为当作“十三年”。陶渊明自太元十八年(三九三)初仕为江州祭酒,到义熙元年(四○五)辞彭泽令归田,恰好是十三个年头。
⑷羁鸟:笼中之鸟。池鱼:池塘之鱼。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⑸南野:一本作南亩。际:间。
⑹守拙:守正不阿。潘岳《闲居赋序》有“巧官”“拙官”二词,巧官即善于钻营,拙官即一些守正不阿的人。守拙的含义即守正不阿,可解释为固守自己愚拙的本性。
⑺方:读作“旁”。这句是说住宅周围有土地十余亩。
⑻荫:荫蔽。
⑼罗:罗列。
⑽暧暧:暗淡的样子。
⑾依依:形容炊烟轻柔而缓慢地向上飘升。
⑿这两句全是化用汉乐府《鸡鸣》篇的“鸡鸣高树颠,犬吠深宫中”之意。
⒀户庭:门庭。尘杂:尘俗杂事。
⒁虚室:闲静的屋子。余闲:闲暇。
⒂樊:栅栏。樊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仕途、官场。返自然:指归耕园田。这两句是说自己象笼中的鸟一样,重返大自然,获得自由。
2、译文
少年时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本热爱山川田园生活。
错误地陷落在官场的罗网中,一去十三个年头。
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
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固守愚拙,回乡过田园生活。
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间。
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
远远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见,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升。
狗在深巷里叫,鸡在桑树顶鸣。
门庭里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空房中有的是空闲的时间。
长久地困在笼子里面,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
其二
1、注释
人事:指与人交结往来。
鞅:马驾车时颈上的皮带。这句是说居处僻陋,车马稀少。
曲:隐僻之地。墟曲:犹乡野。
披:拨开。
2、译文
乡居少与世俗交游,僻巷少有车马来往。
白天依旧柴门紧闭,心地纯净断绝俗想。
经常涉足偏僻村落,拨开草丛相互来往。
相见不谈世俗之事,只说田园桑麻生长。
我田桑麻日渐长高,我垦土地日渐增广。
经常担心霜雪突降,庄稼凋零如同草莽。
其三
1、注释
南山:指庐山。
稀:稀少。
兴:起床。
荒秽:形容词作名词,指豆苗里的杂草。秽:肮脏。这里指田中杂草
荷锄:扛着锄头。荷,扛着。
晨兴理荒秽:早晨起来到田里清除野草。
狭:狭窄。
草木长:草木丛生。长,生长
沾:(露水)打湿。
足:值得。
但:只.
愿:指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
但使愿无违: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违:违背。
2、译文
南山下有我种的'豆地,杂草丛生而豆苗却稀少。
早晨起来到地里清除杂草,傍晚顶着月色扛着锄头回家。
道路狭窄草木丛生,夕阳的露水沾湿了我的衣服。
衣服沾湿了并没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其四
1、注释
去:离开。山泽:山川湖泽。浪莽:放纵不拘之意。
试:姑且。披:分开。拨开。榛(zhen针):树丛。荒墟:荒废的村落。
丘陇:这里指坟墓。依依:隐约可辨的样子。
残朽株;指残存的枯木朽株。
借问:请问。采薪者:砍柴的人。此人:这些人,指原来居住在这里的人。焉:何,哪里。如:往。
殁(mo末):死。
一世异朝市:意思是说,经过三十年的变迁,朝市已面目全非,变化很大。这是当时的一句成语。一世:三十年。朝市:朝廷和集市,指公众聚集的地方。
幻化:指人生变化无常。《列子。周穆王》:“因形移易者,谓之化,谓之幻。知幻化之不异生死也,始可与学幻矣。”空无:指虚无之境。
2、译文
离别山川湖泽已久,纵情山林荒野心舒。
姑且带着子侄晚辈,拨开树丛漫步荒墟。
游荡徘徊坟墓之间,依稀可辨前人旧居。
水井炉灶尚有遗迹,桑竹残存枯于朽株。
上前打听砍柴之人:“往日居民迁往何处?”
砍柴之人对我言道:“皆已故去并无存余。”
“三十年朝市变面貌”,此语当真一点不虚。
人生好似虚幻变化不定,然纷纷扰扰终归于虚无,从此消融了种种差别。
其五
1、注释
⑴从内容上看,此诗似与上一首相衔接。诗人怀着怅恨的心情游山归来之后,盛情款待村中近邻,欢饮达旦。诗中虽有及时行乐之意,但处处充满纯朴之情。
⑵怅恨:惆怅烦恼。策:策杖,拄杖,这里作动同用。崎岖:地面高低不平的样子。历:走过。棒曲:树木丛生的曲折小路。
⑶濯(zhuo浊):洗。
⑷漉(lu鹿)酒:用布过滤酒。滤掉酒糟。近局:近邻。
⑸日入:太阳落山。荆薪:烧火用的柴草。
⑹苦:恨,遗憾。天旭:天亮。
2、译文
独自怅然拄杖还家,道路不平荆榛遍地。
山涧流水清澈见底,途中歇息把足来洗。
滤好家中新酿美酒,烹鸡一只款待邻里。
太阳落山室内昏暗,点燃荆柴把烛代替。
兴致正高怨恨夜短,东方渐白又露晨曦(xī)。
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杇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注释
少:指少年时代。适俗:适应世俗。韵:本性、气质。
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这里指仕途。
三十年:有人认为是“十三年”之误(陶渊明做官十三年)。
羁(ji)鸟:笼中之鸟。
池鱼:池塘之鱼。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南野:一本作南亩。际:间。
守拙(zhuō):意思是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
方:音páng。
荫(yìn):荫蔽。
罗:罗列。
暧暧(ài):昏暗,模糊。
依依:轻柔而缓慢的飘升。墟里:村落。
户庭:门庭。尘杂:尘俗杂事。
虚室:空室。余闲:闲暇。
樊(fán)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官场生活。樊,栅栏。
返自然:指归耕园田。
野外:郊野。罕:少。人事:指和俗人结交往来的事。陶渊明诗里的“人事”、“人境”都有贬义,“人事”即“俗事”,“人境”即“尘世”。
穷巷:偏僻的里巷。轮鞅(yāng):指车马。鞅,马驾车时套在颈上的皮带。
白日:白天。荆扉:柴门。
尘想:世俗的观念。
时复:有时又。墟曲:乡野。曲,隐僻的地方。
披:拨开。
杂言:尘杂之言,指仕宦求禄等言论。
但道:只说。
霰(xiàn):小雪粒。
莽(mǎng):草。
南山:指庐山。
稀: 稀少。
兴: 起床。荒秽:形容词作名词,荒芜,指豆苗里的杂草。秽:肮脏。这里指田中杂草
荷(hè)锄:扛着锄头。荷,扛着。
狭: 狭窄。草木长:草木丛生。长,生长
夕露:傍晚的`露水。沾:打湿。
足: 值得。
但使愿无违: 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但,只。违,违背。
去:离开。游:游宦。
浪莽:放荡、放旷。
试:姑且。
榛(zhēn):丛生的草木。荒墟:废墟。
丘垄(lǒng):坟墓。
依依:思念的意思。
杇(wū ):涂抹。这两句是说这里有井灶的遗迹,残留的桑竹枯枝。
此人:此处之人,指曾在遗迹生活过的人。焉如:何处去。
没(mò):死。一作“殁”。
一世:三十年为一世。朝市:城市官吏聚居的地方。
幻化:虚幻变化,指人生变化无常。
策:策仗,扶杖。
崎岖(qí qū):形容山路不平。榛曲:指草木丛生的小路。
濯(zhuó):洗。
漉(lù):水下渗,此指用布滤酒。
近局:近邻。
荆薪:荆柴。明亮:明亮的烛。
天旭:天明。
译文
其一
少小时就没有随俗气韵,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
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转眼间离田园已十余年。
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
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
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榆柳树荫盖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与李列满院前。
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
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
庭院内没有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其二
我住在郊野外很少交住,僻巷里难闻到车马声响。
白天里经常地关闭柴门,独处在空室中不生杂想。
偏远的村落里人情淳厚,拔草丛不时地互相来往。
相见时不谈论世俗之事,只说道桑麻的生长情况。
但愿得桑麻能天天生长,开垦的新土地日益增广。
常担心严霜雪突然早降,使桑麻也象那零落草莽。
但愿得桑麻能天天生长,开垦的新土地日益增广。
常担心严霜雪突然早降,使桑麻也象那零落草莽。
其三
南山下田野里种植豆子,结果是草茂盛豆苗疏稀。
清晨起下田地铲除杂草,暮色降披月光扛锄回去。
狭窄的小路上草木丛生,傍晚时有露水沽湿我衣。
身上衣沾湿了并不可惜,只愿我不违背归隐心意。
其四
离山泽去做官已经很久,现在又返林野尝到欢娱。
且携着我的儿和侄儿们,拨开那乱草木寻访废墟。
我往返不停地走在墓间,依稀地可认出往日旧居。
房屋的井灶下留有遗迹,桑和竹残存着枯朽干株。
我打听在这里打柴的人:“过去的居住者都到哪里?”
这里的打柴人便对我说:“都死了,没有留下后裔。”
“三十年就改变朝市面貌”,这句话可真是一点不虚!
人一生就好似虚幻变化,到最终都不免归于空无。
其五
我怀着怅恨情拄杖回家,崎岖的小路上长满荆棒。
山洞里的流水又清又浅,可用来洗我足振奋精神。
滤一滤我那新酿造的酒,杀一只小鸡儿招待近邻。
日落后房屋里已经昏暗,没明烛也只好点燃柴薪。
欢乐时都怨恨夜间大短,不觉中又看到旭日照临。
★ 归园田居扩写作文
★ 归园田居 陶渊明
★ 归园田居散文
★ 归园田居教学
★ 陶渊明 归园田居
★ 归园田居美文
★ 归园田居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