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黑龙江二本大学排名(共含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dqsjw88”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黑龙江二本大学排名
黑龙江二本大学排名学校名称录取线差分数线录取平均分1哈尔滨商业大学96371(第二批)4672哈尔滨理工大学96371(第二批)4673黑龙江大学94371(第二批)4654黑龙江中医药大学90371(第二批)4615哈尔滨师范大学89371(第二批)4606哈尔滨金融学院88371(第二批)4597哈尔滨医科大学81371(第二批)4528牡丹江医学院78371(第二批)4499齐齐哈尔医学院72371(第二批)44310黑龙江科技大学71371(第二批)44211黑龙江工程学院70371(第二批)44112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58371(第二批)42913齐齐哈尔大学56371(第二批)42714哈尔滨学院56371(第二批)42715佳木斯大学54371(第二批)42516牡丹江师范学院43371(第二批)41417大庆师范学院36371(第二批)40718黑龙江工业学院35371(第二批)40619绥化学院30371(第二批)40120黑河学院27371(第二批)39821黑龙江东方学院25371(第二批)39622哈尔滨体育学院23371(第二批)394高考取消三本填报志愿注意事项
二本线拉低
二本与三本合并为一个批次录取,意味着二本线将拉低,上二本线的考生将扩大很多,应该说受到冲击最大的是原来高考分数在二本线上0 ―15分的考生,这部分人,按原有二本、三本分开招生的时候来说,有机会录取二本院校,即使不行,往下报三本也可以走很好的三本院校,但如今,这群人再想读原来的二本院校就变得很难了,即使在原来的三本院校里也未必会读到好学校、好专业。
三本学生受益最大
相应的,高考分数本来不高,按原来二本、三本分别划线,只能上三本的考生,这下就有机会读公办的二本院校了,这种制度的改革,收益最大的应该就是这群人了。
志愿填报增加难度
这种制度的改革,应该说对考生、家长填报志愿,选择大学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是最大的,二本线分数拉低,原来的三本院校涌入二本院校招生,考生家长,一下子面对7-8百所大学,选择适合自己分数的志愿方案,这个难度可想而知。
保守填报成为主流
没有了有参考价值的数据,往年的录取数据将难以进行参考,这对于不懂数据分析的考生和家长将是最大的难题,因此,保守填报将成为主流。
院校扎堆不可不防
院校扎堆报考将愈演愈烈,部分院校将面临重新洗牌的境况,一些城市区位好,口碑好的三本院校将冲击老牌的,知名度不高,地理位置偏的二本院校。总之,二本与三本院校合并招生,对考生、家长来说,难度更大,博弈的空间也更大,如果拥有大数据,又懂得分析、判断、预测的话,将能最大限度的把考生的分数用好,超值录取到层次更高的大学。而一旦志愿报不好,必将吃大亏,高分低就,落入专科者将大有人在。
在这里也交给家长一个简单的志愿填报流程:首先锁定专业,最好是用霍兰德兴趣测评、MBTI性格测试、职业能力倾向测试三种方式来确定;其次是确定批次布局,也就是说孩子是哪一个批次,是一本还是二本,提前批是否考虑报考;再次是要根据分数,结合专业初步确定院校范围,逐步缩小范围;第四要做好专业排序,因为专业录取有三种方式包括分数优先、专业优先、专业级差,每一种方式策略都不相同;最后要进行很好的权衡,包括是否服从调剂,考虑不考虑中外合作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规避填报风险。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有关20黑龙江二本大学排名相关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年黑龙江二本大学排名]
黑龙江省共有22所二本大学参与了黑龙江二本大学排名及分数线,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哈尔滨商业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哈尔滨理工大学,排名第三的是黑龙江大学,排名前10的大学还有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金融学院等
以下是黑龙江二本大学排名2016具体榜单,根据理科二本录取平均分排名,包含部分专业在二本招生的一本大学。
黑龙江二本大学排名 学校名称 所在地 录取批次 录取线差 分数线 录取平均分 1 哈尔滨商业大学 黑龙江 本科二批 96 371(第二批) 467 2 哈尔滨理工大学 黑龙江 本科二批 96 371(第二批) 467 3 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 本科二批 94 371(第二批) 465 4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 本科二批 90 371(第二批) 461 5 哈尔滨师范大学 黑龙江 本科二批 89 371(第二批) 460 6 哈尔滨金融学院 黑龙江 本科二批 88 371(第二批) 459 7 哈尔滨医科大学 黑龙江 本科二批 81 371(第二批) 452 8 牡丹江医学院 黑龙江 本科二批 78 371(第二批) 449 9 齐齐哈尔医学院 黑龙江 本科二批 72 371(第二批) 443 10 黑龙江科技大学 黑龙江 本科二批 71 371(第二批) 442 11 黑龙江工程学院 黑龙江 本科二批 70 371(第二批) 441 12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黑龙江 本科二批 58 371(第二批) 429 13 齐齐哈尔大学 黑龙江 本科二批 56 371(第二批) 427 14 哈尔滨学院 黑龙江 本科二批 56 371(第二批) 427 15 佳木斯大学 黑龙江 本科二批 54 371(第二批) 425 16 牡丹江师范学院 黑龙江 本科二批 43 371(第二批) 414 17 大庆师范学院 黑龙江 本科二批 36 371(第二批) 407 18 黑龙江工业学院 黑龙江 本科二批 35 371(第二批) 406 19 绥化学院 黑龙江 本科二批 30 371(第二批) 401 20 黑河学院 黑龙江 本科二批 27 371(第二批) 398 21 黑龙江东方学院 黑龙江 本科二批 25 371(第二批) 396 22 哈尔滨体育学院 黑龙江 本科二批 23 371(第二批) 394
扩展阅读:
高考(课程)填志愿选择专业是比学校选择更为重要的战略环节。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高考填志愿其实就是入行的又一个起点。一般情况下,绝不能选择自己没有优势、没有擅长及兴趣的专业。那么具体该如何选择专业呢?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又该注意什么呢?今天金老师就跟大家一起聊聊专业选择的那些事儿。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经调查发现,我国71.2%的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满意。当这些大学生毕业时会有更多的人后悔,因为自己辛辛苦苦学了四年的大学专业居然跟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不一致。这是我国高等教育最大的一个问题,也是我国大学生最大的损失,同时还是我国高考志愿填报中最大的风险。
导致对大学专业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点:
1、大学专业由爸爸妈妈做主。父母根据自己的想法、身边的资源给孩子推荐一些专业,可这些都是父母的意愿,而不是孩子的客观想法,结果导致很多学生上了大学之后开始后悔。
2、大学专业有考生自己做主。考生的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的不足,在选择过程中有很大的局限性。再加上考生很容易被电影、电视中的一些人物角色和职业所吸引,不考虑自己的职业特质就根据一时的冲动去选择专业,导致将来后悔莫及。
3、大学专业听从身边人的意见。很多考生在报志愿时会问班主任、读大学的哥哥姐姐、亲朋好友,经常问的越多越糊涂,因为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同。在这里要注意适合哥哥姐姐的专业未必适合自己。
4、选择热门专业。我们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而不是热门专业。热门专业通常分数比较高,更为重要的是未必适合自己。
下面为大家共享的是全国二本大学排名汇总榜单,希望对考上二本大学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有参考作用!
二本大学排名学校名称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 大连外国语学院3 南京邮电大学4 西北政法大学5 天津财经大学6 上海金融学院7 上海理工大学8 长江大学9 南京邮电大学10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11 天津外国语学院12 北京工商大学13 南京财经大学14 上海政法学院15 上海电力学院1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17 大连医科大学18 南京工业大学19 浙江工商大学20 浙江财经学院21 四川外语学院22 北方工业大学23 扬州大学24 南京审计学院25 云南财经大学26 中国民航大学27 江西财经大学28 武汉科技大学29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30 解放军理工大学31 上海师范大学32 江西农业大学33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34 徐州师范大学35 西北师范大学36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37 沈阳医学院38 辽宁师范大学39 河南农业大学40 山东经济学院41 山东建筑大学42 首都体育学院43 甘肃中医学院44 贵阳中医学院45 云南农业大学46 云南财经大学47 青海民族学院48 内蒙古财经学院49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50 湖北工业大学51 天津农学院52 河南理工大学53 山东体育学院54 广州医学院55 吉林医药学院56 广东警官学院57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58 三峡大学59 西安体育学院60 武汉体育学院61 西南石油大学62 沈阳化工学院63 江汉大学64 青岛科技大学65 武汉工程大学66 辽宁科技大学67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68 青岛理工大学69 沈阳工业大学70 太原工业学院71 重庆工学院72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二本大学排名]
一.什么是二本大学?
二本大学只是个模糊的概念,指的是录取批次放在第二批的大学,每个省的情况都不大一样。比如山东师范大学,在外省是放在二本批次录取的,但是在山东本省就是一本录取。但是总体上来说,一本大学大都是部委直属大学或者“211工程”大学,而二本大学大多为省属大学或者非“211工程”大学,二者在师资、硬件等方面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追捧一本大学的主要原因。但是相对来说,考上一本大学的学生毕竟是少数,更多的同学读的是二本大学。纵观全国的高考形势,重点大学停止扩招而高考报名人数不断攀升,预示着二本大学将成为高考战场上的热点。
二本大学要分层 填报志愿莫大意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王从昭老师认为:其实有许多二本大学无论学生素质还是师资力量都接近一本大学。而且许多二本大学因为特色明显、地理位置优越,甚至录取分数还超过当地的一本线!拿吉林省来说,报考热度最高的10所二本院校是南京审计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上海金融学院、南京财经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印刷学院。这些学校有以下几个相同的特点:地理位置好,都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专业优势强,以时下的热门专业为主;口碑好,有一定的社会知名度。具备这些特点的二本院校的毕业生就业机会、深造机会都好于那些不具备以上特点的二本大学毕业生,因此,同是二本大学,它们的分数线会拉开许多,形成了明显的层次。上述所提到的那些录取分数接近一本线的二本院校,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在许多省份已经放在一本招生。考虑报考二本院校的时候,必须仔细掂量,不要觉得这些学校是放在二本招生就麻痹大意,大笔一挥随意填写志愿。另外,还要注意的是,报考这些热门二本院校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地选择专业,最好能知道近几年的专业详细报考分数(可参看《求学》每年的高考招生录取专刊)。这些学校的某些热门专业可能高出录取分数线许多,比肩许多一本大学。对待这样的情况,考生可以选择服从专业调剂,避免因为“挤车”而丧失被录取的机会。
天津商学院在20国家教育部教学评估中被评为优秀,进而成功更名为“天津商业大学”。该校在全国许多省份招生的录取分数线都接近或者超过一本线,更名之后更是吸引了多方关注,海南省教育厅专程组织相关领导来这里直接招聘、寻访人才。
专业选择需慎重 追本溯源是关键
东北师范大学高考研究专家陈爽教授表示,其实能够被放进“二本”就是对学校办学育人的一种肯定,“二本”这个批次里的大部分高校也是具备一定办学历史、有一定办学经验的公立高校。在选二本高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该校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特色,这一点可以从学校的办学历史中寻找答案。比如上海金融学院,曾经是人民银行在上海的银行学校,在银行实务方面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台州学院的师范学科是该校比较强的专业,其前身是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台州师专,办学源头可上溯至1907年三台中学堂简易师范科,在浙东地区还是比较有影响的。了解学校的历史可以很好地把握大学发展的脉络,以及什么专业强什么专业弱,根据这些线索再询问招生办老师就能更好地了解学校了。有些同学以很高的分数被国际贸易、对外汉语等专业录取,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学校其实是以师范、机械、化工等专业为特色的,大失所望。如果不考虑这些因素,考生入学之后可能会产生失望情绪,影响四年的学习。
北华大学是由原吉林师范学院、吉林医学院、吉林林学院、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在师范、医学、林学等方面很有特色。辽宁科技大学的前身是鞍山钢铁学院,鞍钢曾经是北方最大的钢铁基地,在钢铁专业方面很有名气。渤海大学前身是锦州师范学院,在中文、历史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当然,许多高校发展很快,形成了许多新的特色。比如长春大学,是在吉林科技大学、长春外语专科学校等基础上组建的,原本在冶金、机械等方面有学科上的历史渊源,但是现在已经形成了国家大豆深加工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高等教育视障资源中心等科研前沿阵地,在食品工程、残疾人教育方面有了自己的新特色。
就业地域要考虑 未来方向更重要
北京师范大学的王老师提醒大家,在权衡各种因素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个性、兴趣以及长远计划来作选择。如果想直接在本科后就业,则需要考虑地域的因素。选择东部、南部经济发达省份的高校或者大城市的高校,对未来就业更有利。如果这些地方的二本院校分数太高,可以在周边省份先打好“埋伏”。比如想在北京就业,可以选择天津、河北的高校;如向往上海,则要在江苏、浙江的院校上动脑筋;如果想到广东,可以考虑湖北、湖南的高校,它们一向有“南下”的传统。这些都要认真考虑周全。不过要提的一点是,现在大学生都普遍希望能够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因此本科院校“一锤定终身”的说法并不可靠,学生可以通过在四年后努力考研得到更优秀大学深造的机会,或者还可以考虑出国攻读学位。本科阶段只是打基础,很大程度上看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用功程度。如果考上了理想的研究生,则本科就成了过渡阶段,因此学风好、重基础的二本院校则是上上之选。许多重点高校很排斥某些地区的某几个二本大学中的“考研大户”,但是不得不承认这些学校的确是在学生身上下了不少功夫去引导推动。
两位老师都表示,“二本”这个称呼对有些同学是遗憾、无奈之选,而对很多同学是首要目标。其实学校并无“一”、“二”之分,只要你认真学习,在哪里都可以获得发展。同学们报考的时候不要盲目地追求大学排名,更重要的是听取多方意见,多从历史渊源、专业特色、社会评价等方面去了解,最后根据自己的分数来报考。不要一提二本就皱眉头,填志愿时垂头丧气,全不知这些学校也有许多精彩之处。
推荐链接:高三各科复习资料汇总 高考倒计时 “淘题”各科精品资料汇总 天利38套-书城
全国二本院校最新排名表:
代号院校名称理工类文史类60解放军理工大学5552080上海师范大学541
2110武汉科技大学517
2240江西农业大学5175012441上海工程技术大学544
2442徐州师范大学5175002470西北师范大学518
2480河北科技大学529
2490河北师范大学5175002500长江大学5205022510山西医科大学5175002520山西师范大学5175002540沈阳医学院521
2580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5175002630辽宁师范大学5175032650河南农业大学517
2680山东经济学院5175002740山东建筑大学5245002750贵州师范大学5175002790首都体育学院5175062820甘肃中医学院517
2850贵阳中医学院5175002870云南农业大学5175002880昆明医学院517
2910云南财经大学5305092920青海大学5175002930青海师范大学5175002940青海民族学院5175002950宁夏医学院517
2960广州大学542
2980北京建筑工程学院543
2990新疆财经大学5175003000西安科技大学5305003001内蒙古财经学院5175003002上海立信会计学院543
3008厦门理工学院5355023010山东科技大学540
3011金陵科技学院5175003017南京晓庄学院5175003020天津农学院517
3030河南理工大学5175003032山东体育学院5175003034广州医学院543
3036吉林医药学院517
3042广东警官学院5175003043云南警官学院5175003050湖南科技大学5285063060黑龙江科技学院5175003080华北煤炭医学院5175003090淮北煤炭师范学院5175003110三峡大学(面向全省)524507
三峡大学(面向宜昌市)5195043130西安体育学院500
3140沈阳体育学院517
3150成都体育学院5175003160武汉体育学院5175003170西南石油大学5355003180新疆医科大学517
3190西安石油大学5315003200沈阳化工学院520
3210江汉大学(面向全省)527510
江汉大学(面向武汉市)5175033220青岛科技大学539
3240武汉工程大学5405143260辽宁科技大学517
3270安徽工业大学517
3280内蒙古科技大学5175003281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517
3290青岛理工大学520
3310成都理工大学5375003320石家庄经济学院5175053330郧阳医学院517(本地517)
3350西安理工大学5435133360沈阳工业大学5175003370哈尔滨理工大学518
3390内蒙古师范大学5175003400兰州理工大学5175003410太原科技大学5175003420北京机械工业学院537
3430中北大学5175003438太原工业学院5175003450沈阳理工大学5175003460西安工业大学5355053470重庆工学院5235003480杭州电子科技大学549
3490桂林电子科技大学5345003500北京信息工程学院5445003510南华大学5175003520东华理工大学5175003530石河子大学5175003540沈阳航空工业学院5235003550南昌航空大学5275053560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5175003580江苏科技大学5405113590沈阳建筑大学527
3610福建工程学院5175003620吉林建筑工程学院5175003630合肥学院5175003650天津科技大学5435213651天津科技大学5195003660北京工商大学5315003670郑州轻工业学院5175003680景德镇陶瓷学院5175003690天津工业大学5305003700西安工程大学527
3720武汉科技学院5275073730成都医学院525
3740山东轻工业学院5175003750浙江理工大学549
3780兰州交通大学5315003790大连交通大学5355193810成都中医药大学5175033834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5175023860重庆交通大学5415183880集美大学5425213890南京邮电大学5625133920西安邮电学院5305013930中国民航大学5435113940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5175003950广西师范大学5265003960宁夏大学5175023970上海水产大学517500
[二本大学排名]
年份排名总分类型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综合声望38860.11理工0.160.4503760.26理工0.180.420.0220113500.31理工0.210.460.083340.39理工0.210.580.213330.42理工0.240.60.19来源: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
2013黑龙江高校综合排名
省排名全国排名院校类型总分111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工104.13268哈尔滨工程大学理工24.79390黑龙江大学综合17.24116东北林业大学林业13.715117哈尔滨医科大学医药13.656155东北农业大学农林10.357195哈尔滨师范大学师范8.388198哈尔滨理工大学理工8.249226东北石油大学理工6.7610278哈尔滨商业大学财经4.9411284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医药4.7312300齐齐哈尔大学综合4.413342佳木斯大学综合3.7614343黑龙江科技学院理工3.7415430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林2.66来源:黑龙江高校排名
文章来源:高考gaokao.unjs.com
黑龙江科技大学最有优势的特色专业
黑龙江科技大学 是一所工科类普通本科院校,拥有共4个最好专业(特色专业)。
黑龙江科技大学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专业可以说是黑龙江科技大学最有优势的特色专业了,这些专业为同类型高校相关专业和本校的'专业建设与改革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最好专业的详细列表:
黑龙江科技大学最有优势的特色专业专业名称所属领域方向建设批次备注说明采矿工程煤矿与安全工程1矿物加工工程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4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6黑龙江民办大学排名 学校名称 全国排名学校类型
1
黑龙江东方学院
31
综合
2
黑龙江财经学院
52
财经
3
哈尔滨石油学院
69
理工
4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
71
理工
5
哈尔滨华德学院
74
理工
6
哈尔滨剑桥学院
82
综合
7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83
语言
8
哈尔滨广厦学院
88
综合
9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93
理工
10
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
112
理工
延伸阅读:
上大学选专业,怎么选专业才靠谱
成绩与专业:是“≈”,不是“=”
每年录取结束后,高校会将分省分专业录取分数公布于众,以备下届考生填报志愿参考。不同的专业对应不同的录取分数,有些考生就将专业录取分数的高低与专业的优劣联系起来,这种对应能联结起来吗?此外,高分考生是不是一定要去所选大学的优势专业,这样才能使一分都不浪费?
专业的录取分数高,一方面与该专业受关注程度高有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热门专业”;另一方面也与开设院校的专业实力强有关。所以,不能简单地把专业录取分数的高低与专业的优劣联系起来。比如当下财经类专业在各所院校录取分都较高,但某些院校的财经类专业实力却一般。
由于目前大部分省(区、市)采取考后知分填报志愿,因此现在考生和家长在专业选择时,有一些较为功利的心态,其中就包括高分一定要选学校的优势专业这种倾向。但实际上,选择专业更应该参考自身是否适合某专业,对某专业是否感兴趣,是否有学习某专业的能力等因素。
要不然,就算进入某高校的优势专业,但考生一点兴趣都没有,或者学不走,那就得不偿失了。
而且,大学的优势专业一般录取分数较高,如果不是拥有绝对的高分,在学校分专业录取时有级差的情况下,有可能冲不进优势专业,甚至连后续的志愿专业都选不上。
当下,录取分数一直被炒作,似乎成为了公众感知大学办学水平、社会声誉、学生培养质量、专业优劣的指标,因此诸多名牌大学的优质生源大战也愈演愈烈。
客观地讲,录取分数只代表了一些专业的优劣。录取分数高,可能是学校相对办学实力强、社会认可度高、就业层次高的专业。
但并不绝对,比如长安大学的道路与机场工程材料、交通信息等专业学科实力很强,但却因为考生对这些专业了解较少,而导致录取分数在全校专业排行中处中下。
“高分考生选优势专业,才是一分不浪费”,这个说法很流行,也是很多考生和家长潜意识挑大学、选专业的方法。在分数决定志愿的模式下,这种方法更为经济实用,但是高考志愿填报和录取每年都会出现诸多不确定性,所谓“风物长宜放眼量”,考生应当详细了解报考规则和录取方式,视野更加开阔,着眼一分得失则更容易失误。
现在存在一种“唯分数论”的现象,如果考生被录取时,自己的分数刚好达到所报考学校的优势专业,就觉得不浪费,而如果自己的分数超过所录取专业分数线较多,就觉得亏了。
尤其现在大部分省份都实行“平行志愿、知分报考”的政策,这种现象就更严重了,也直接导致高校录取学生的分数呈现出明显的扁平化趋势,录取最高分与最低分之间差距越来越小,这对于大学的人才培养是不利的。所以,选择学校、选择专业还是以兴趣为首要原则。
专业与就业:并非直线距离
对某个行业感兴趣,是不是一定要去该行业对口的专业学习才能获得进入该行业就业的机会?许多媒体以“适合男生/女生就读的专业”来介绍专业,是不是有些专业只适合男生,有些专业只适合女生?
当然,专业对口,进入某行业的机会要大一些,但也不是绝对的。首先,一个行业所需要的人才有多种,比如专业类人才、管理类人才、财经类人才,那么不是本行业对应的专业,也就机会进入该行业。
其次,从就业看,专业与职业不对口的情况也较为普遍。再次,选择专业的前提是适合自己,如果对某行业感兴趣,但不具备学习所对口专业的能力,有可能会导致学习跟不上,专业素质不强。
对专业是否适合男生或女生读这个问题要从就读和就业两个方面看。从就读来看,其实大部分专业适合男生,同样也适合女生就读,甚至人们传统中认为不适合女生就读的工科专业,也有女生的专业成绩名列前茅的现象。
但从就业情况看,有一些单位在招聘时,会更青睐男生,用人单位的选择、倾向性导致了人们认为该专业不适合女生的判断。但也有一些专业,由于是为某些岗位量身培养,明确标明只招收男生,比如国防生。还有一些专业就业环境比较艰苦,对身体素质要求高,也只招男生,比如采矿工程等。
当下绝大多数企事业单位都按照专业岗位招聘,原则上都要求专业对口。从这个角度讲,专业是进入职业、行业的起点,非对口专业进入相应职位的机会较少,因此很多考生会认为只有读某专业,才能进某行业的看法有一定道理。
从专业设置角度讲,有少量专业是有性别取向的。比如地矿油与野外工程类特殊专业,不太适合女生,而护理等专业则多只招女生。目前,对专业设置和就业推荐方面强调男女平等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一些原来限定性别的专业已经逐步变更为性别慎报的建议。考虑到未来就业等情况,还是建议考生应当根据自身情况理性选择。
客观辨专业“冷”“热”
一提到专业,相信许多考生和家长第一时间反应就是专业的“冷”“热”,那么,专业的“冷”“热”是怎样造成的,划分它们的标准是什么,考生该如何选择?
招生中专业的“热”或“冷”并不是某个专业实力高低的划分,只取决于填报的人数,不能完全代表专业的好坏。
近几年来本科毕业生人数排在前10位的专业几乎未发生变化,依次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英语、临床医学、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而这些所谓的热门专业中,有些专业因为庞大的毕业生数量,已经远远超出市场需求,因此近几年就业不如考生和家长想象中那么好。
许多“热门”专业,像前两年的经济和计算机类,报考人数非常多,但招生人数有限,便造成了许多考生落榜。同时,有许多学校、专业,每年招生人数较多,报考人数却非常少。过去如农业、林业、水利、地质、矿业、石油和师范类便属于这种情况。从长远来看,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不仅仅需要某几个专业的人才,所以,一些高校专门做就业指导的老师认为某些专业符合未来社会发展方向,高校也不会因为就业的原因停招这些专业。
对于考生来说,就要理性判断,了解今后这些专业的具体发展方向。所以说,专业的“冷”“热”是有时效性的,要着眼长远,不要仅凭目前某些专业受当时特殊经济社会环境影响而放弃填报。更不要赶时髦选择目前“大家都说还不错”的专业,因为今天的热门专业可能就是4年后的冷门专业,反过来也是有可能的。
大学专业是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来设置的,专业的冷、热是国家发展对某行业人才需求情况的一种表现,那些需求量大、就业环境好、就业待遇高行业所对应的专业由于社会关注度高,考生报考热情高而“热”,反之则“冷”。但专业的“冷”与“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交替出现。
所以考生在选择专业时,不能紧盯专业的“冷”“热”,而要冷静分析,带有前瞻性去选择。因为目前社会更青睐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学生要经过4~7年才会走向就业,入学时选择的“热门”专业并不一定在就业时同样热门。我建议考生在选择专业时,更多地将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国家发展联系起来,而不是按着当下的“冷”“热”选择。
社会上用“冷”和“热”分析高校专业的做法由来已久,但并无定论。一些说法缺乏足够的调查和理论依据,有失偏颇,反而误导大家。“冷”和“热”既可以立足于社会需求,也可以结合国家经济产业调整的大方向,也可以是社会关注度高,公众认可度高的专业等。
总的来说,“热门专业”一方面是高校特色专业,代表学校的学科优势,比如长安大学的公路交通类专业从50年代建校初期设立至今一直保持完整独立的体系和特色,可谓特色鲜明优势突出,长安大学因此成为公认公路交通领域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综合实力较强高校,涵盖公路、汽车、筑路机械、交通运输管理、交通信息等相关专业。
从另一个侧面讲,“热门专业”又是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温度计,能很好地代表当下行业、职业、专业的热度,比如在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带动下,以公路交通先行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大量投入使得公路交通类毕业生更加供不应求,成为炙手可热翘楚的热门专业。
不管专业“冷”“热”如何,考生选择专业,应当以“兴趣优先、结合分数、综合选择”来选择。如果只参考社会舆论对专业进行的“冷”“热”划分,抛开职业兴趣,简单按选“热”弃“冷”方式选择专业其功利性太强,反而不利于考生的长远发展。
理性选择“新兴”专业
专业的设置与国家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息息相关,因此,随着新行业的发展,大学会适时开设一些新兴专业。但是对于新兴专业,考生既对其充满了兴趣,对其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又担心新兴专业对口的行业不能顺利发展,毕业后找不到对口的工作。对于新兴专业,考生应该如何选择?
对于新增专业,由于没有以前的录取分数作为参照,考生和家长往往很难定位。一般来说,一所学校新增一个专业,都应该有相关的办学基础,换句话说,这一新增专业,是在以前办学基础上调整、发展而来。因此,判断专业办学实力,可以分析这所学校与之相近的专业或者专业类。
从这一角度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有的学校新增的专业,有时马上就会成为热门专业,录取分数很高;而有的学校新增的专业,录取分数却比较低。
在选择中,对于有的学校新增的专业,还可以结合学校办学特色以及这一专业的社会需求情况来进行判断。如果新增的专业,与学校的办学特色相对应,那么其专业实力就相对较强,并具有一定特色和优势;如果新增的专业,为学校拓宽学科面而新尝试设立的专业,那么由于专业发展缺乏历史积淀,报考时要多关注学校发展这一专业的举措,以及这一专业所对应的社会需求变化趋势。
新增设的专业,是国家大力支持发展的某些行业,而该行业缺乏专业人才而开设的。这个行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之前有些专业虽然会涉及,却较为笼统,达不到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才开设。一般来说,新增设的专业前景应该是看好的,因为该专业的人才少、社会需求多。
对于新增设的专业,有一些考生或家长会担心如果该行业发展不起来,那么就读这些新专业会不会毕业后不利于就业?的确一个行业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较长的时期,如果就读新增设的专业,毕业时这个行业还未成熟,那么学习该专业的人才更有发展空间。就算该行业一度搁浅,但基础学科与相近专业却较为接近,毕业后也可到需要这些专业的行业工作。
总之,考生和家长还是应对新专业持乐观的态度,比如电子商务专业所对应的电子商务这一行业在该专业开设时发展并不乐观,但随着社会发展和计算机网络深入人们的工作、生活,电子商务的发展特别好。
转专业:把握第二次机会
为了让更多的考生进入自己中意感兴趣的专业就读,许多大学允许学生入校后转专业,但转专业的要求却较为苛刻。转专业是不是只是一个美好但却不真实的愿望,考生成功转专业的可能性大不大?
应该说,进入大学后转专业的机会还是有的。以西安交通大学为例,在转专业方面我们有三种不同的途径。其一是入学后,如果想转入或转出建筑学、工业设计、软件工程专业,可直接向学院报名申请。其二是在大一第二学期,按10%转入转出的比例,学分成绩不低于70分的学生都可以提出转专业申请,如果一个专业只能转出10名考生,但有15名考生拟转专业,则会选择15名考生中成绩位于前十的学生。其三是针对一些成绩未达到转专业标准,但有特殊因素,比如对专业完全没兴趣,也学不走,在其他专业有特长等,可以转专业,但这一类控制得较紧。
转专业是给高考专业录取模式的一个有益补充,比较人性化,但期待二次换专业完全放开在制度层面、管理层面都存在一定困难,做到“谁举手给谁换”还并不现实,所以各高校转、换专业管理办法都条条框框加以限定,目的在于激励,让品学兼优学生有满足转换专业愿望的机会。很多大学的转专业比例多在5%左右,希望学生进入大学后不要放松学业。
目前确实很多大学都有入学后转专业的政策,但是实际上,真正能够利用这类政策成功转专业的学生并不多。因为大部分学校的转专业政策都有着极为严格的条件,一般也会有一定比例的限制,而这个比例往往也都很小,所以在选择专业之初,就要慎重考虑各方面因素。当然,如果被录取到不理想的专业,也并不等于判了“死刑”。
很多高校也都有辅修专业或者第二学位可供选择,而且目前很多高校已经开始实行大类招生,弱化专业间差距,很多高校在本科阶段,对学生的培养也是以“重基础、宽口径”为原则,所以大部分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上区别不大,通过自学相关课程,也可以弥补专业间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