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的戏迷奶奶(共含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yuedgfj”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我的戏迷奶奶作文
大老远就听见院子里传来“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的唱腔,不用猜一定是奶奶又在唱她最爱的《沙家浜》了。
奶奶没有别的爱好,就是喜欢京剧,可以说是到了痴迷的地步。小时候我喜欢看动画片,而奶奶喜欢看《花戏楼》,只要她换台了我总会以哭来威胁她,这时奶奶就会把我搂到怀里说:“我的'乖孙女,动画片有啥好看的,奶奶唱大戏给你听。”说罢并跟着电视上的演员唱起来,起初的时候我还能安静地听几句,后来就不安分了,还是吵着看动画片。为了看到她喜欢的京剧,奶奶还是有办法的,她说:“乖孙女,不哭。奶奶甩长袖给你看。”于是她在客厅里边唱边模仿电视上演员的舞蹈,时而高高地翘起兰花指柔情似水,时而怒目圆睁做凶神恶煞状。她怪异的表情,夸张的动作逗得我哈哈大笑,以致于后来她即不耽误欣赏京剧,又过了一把戏剧瘾,最重要的是还逗得我哈哈大笑。用爷爷的话说,我是小顽童,奶奶是大顽童,我们是一对老少冤家。
长大后才发觉其实奶奶的唱功是很了得的,有时候放学回家老远就听见她的歌声,就会故意在门口听上一会。那时多是她一边忙着一家人的晚饭,一边心之所至地哼唱着。那唱腔像燕子划过无云的天空,欢快明朗,一会又减弱低沉,仿佛山泉滴滴落入深潭,一会儿又似万马奔腾,着实让人爱听。那次社区举办的“票友大赛”,奶奶就是凭借《沙家浜》一举夺冠的。
最初是爸爸把比赛的消息告诉奶奶的,她当时听了就特别兴奋,拉着我说:“乖孙女,你说奶奶要不要参加?”我故意装着思考的样子想了一会说:“还是不参加吧,要是拿不到名次丢面子是小事,最重要的是会让你光辉高大的形象,在我心目中大打折扣的。”奶奶生气似的说:“那我一定要拿个名次回来。”为了参加这个比赛,奶奶可没有少花功夫,特意让我下载了《沙家浜》,又让我教她使用电脑一次次地播放对照练习。临近比赛的几个晚上,我们全家都是她的听众,爷爷指导唱腔,妈妈指导舞蹈,我指导发音,爸爸负责后勤端茶倒水。比赛当天奶奶以字正腔圆的唱腔,优美的舞姿博得了第一名,我们全家都为她欢呼。
奶奶对戏剧的执着追求精神深深地影响了我,用爸爸的话说就是:不管学什么都要有钻劲,得对得起自己花的功夫,就像我的戏迷奶奶一样。
我的戏迷奶奶作文
我的戏迷奶奶
我的奶奶斗大的字不识一个,她也不太爱看电视,只因老家的室外天线接收信号质量差,又只有CCTV1和安徽两个频道,但却对看戏情有独钟:只要老家附近谁家有人唱戏,路再远,她也一定要去赶场的,而且一看就是半天。我小时候在奶奶家住的时间比较多,因爸爸、妈妈都在上班,无法照看我,就把我放在奶奶家。记得有一次,港口二矿附近的一个村里在唱戏,她就一人带着我到十几里远的地方看戏,我是半小时不到就会呼呼大睡的,真是难为了我的戏迷奶奶。我们家在城里买了新房,我也随之到城里上学了;长时间不见奶奶,好想她老人家了,就打电话叫她到城里来玩;到晚上我做完作业后,就要做固定的“课外作业”――看动画片,爸爸赶忙对我使了个眼色:奶奶好不容易来了一趟,就让她过过戏瘾吧。我站在奶奶旁边,看见奶奶把手指放在嘴边,嘘嘘两声:“晨晨,快看,这个人就是秦香莲,是陈世美的前妻,现在他已有了小老婆,不认他的大老婆了,唉――”;“现在城里真好,台多不说,画面又清爽,还不用出门,就能成天呆在家里看戏,乡下与城里真是没得法子比哟!”,每次奶奶走的时候,总是恋恋不舍她的戏曲频道,要不是老家的杂事多,奶奶肯定会多玩几天的。 转眼间,我已上初中了;记得是去年的暑假,我又想奶奶了,喜欢她在我面前说她的'“戏经”,就打电话给奶奶:“您不想看您的戏曲频道啦,我还有时间陪您看呢!”,奶奶上午来的,可下午就要走,这可是初一的吃点心――头一回;“奶奶,您不喜欢看戏了”高中优秀作文 原创分享 作文人网,“谁说的?我也安了有线电视,与你们城里的一样了;奶奶今天主要是接你回去玩的,看你瘦的,学习太吃苦了,到奶奶家放松放松,奶奶给你补补”。于是,我随奶奶回到老家,奶奶家确实安装了有线电视,看着我吃惊的样子,爷爷(已退休)说:“现在政策好了,国家非常关注农村的发展;你看,我们村的新农村建设搞得有模有样,是市里的示范村,还常有人来参观呢!有了闭路电视,你奶奶喜欢看戏,我喜欢看新闻,就又买了电视,免得为争台打口水官司”,看见爷爷会心地笑,我也开心地笑了。说着,爷爷就领着我到村子里转转,农村的变化真是太快、太大了,短短几年的功夫,村里路都铺上了水泥路,再也不必为下雨天的黄泥巴路难走而犯愁;家家都通上了自来水,老人们再也不必为挑水而犯难;村里常年失修的戏台,也重装一新,还常又剧团来演出,人们再也不必为看戏而四处奔波……。 是呀!三十年的改革,三十年的发展;三十年的沧桑巨变,三十年的光辉历程,让我们每一位中国人感到无比的自豪与骄傲: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让我们拥有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百年梦圆――北京奥运会;拥有了“问天”的长剑――“神七”飞天;拥有了“高峡出平湖”的世界级之作――三峡工程;拥有了“天路”的阶梯――青藏铁路;……
离开奶奶家的时候,电视里正传来悠扬的歌声:“我爱你,中国,我爱你,……”,我爱你,中国!中国,我骄傲!愿您的明天更加美好!
我的奶奶,今年70出头,头发都白了,手摸起来非常粗糙,但是她的精神却非常好,现在的球迷、棋迷和歌迷比较多,而我的`奶奶却是个十足的戏迷。
有一次我放学回家,奶奶正在厨房切羊肉,我问奶奶奶:“奶奶这是本地羊肉还是外地的肉呀?”奶奶回答说:“对对,我们去听秦腔戏!”我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后来我才知道奶奶以为我在问她关于秦腔的事呢。
还有一次,奶奶要去办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可今天正好有秦腔戏,这可把奶奶为难坏了,最后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奶奶决定让我替她听戏。不一会儿奶奶就回来了,她进门第一句话就是:“上次唱到要砍陈世美,这次砍了吗?”我说:“砍了!”奶奶这才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我又边说手还给她做动作,奶奶开心得都笑成菊花了,眼角都是皱纹,看着奶奶开心成那样,我也非常开心,慢慢的我也开始喜欢秦腔了。
这就是我的奶奶,一个十足的戏迷!
“苏三离了洪桐县……”,咦?屋子里怎么有唱戏声?别问了!肯定是我的奶奶又开启了她的收音机,在听戏呢!
说起了我的戏迷奶奶,她听戏可是雷打不动的!烧饭时听、吃饭时听、连打牌时都在听。告诉你,就因为听戏还闹了不少笑话呢!
一天,天气晴朗,奶奶哼着她的莲花落儿在烧鸡。突然,奶奶一拍脑门儿,自言自语道:“哎呀!今天有戏迷大奖赛的呀!”说完,她连忙扔下手中的活儿,打开电视,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边看还边夸奖:“这孩子唱得有模有样的,长大了一定是戏曲家呀。”说着说着,奶奶就跟着电视有滋有味地唱了起来。我暗暗发笑,继续埋头写起了作业。
过了好长时间,奶奶伸了一个懒腰,说:“这时间过得可真快呀。”她慢腾腾地走进厨房,拎起锅盖,顿时,一股难闻的糊味儿向我们涌来。我不禁大叫:“奶奶!这是什么呀?”奶奶眨了眨眼睛说:“这好像是我烧的鸡,不过时间煮了长点。” “啊?”我惊讶地说,“看来,我们今天要吃‘焦炭鸡了!’ mygad!”“对不起了,我的小乖乖,明天奶奶再帮你烧一锅。” 奶奶摸了摸我的头用扬剧的唱腔向我说道。“扑哧。”我被奶奶滑稽的样子逗笑了。
这就是我的戏迷奶奶。
我的奶奶是戏迷优秀作文
戏迷奶奶
“看戏去啦,看戏去啦。”奶奶大声喊道。
我的奶奶啊是个戏迷:只要丝竹弦乐一响起,奶奶就会“依依呀呀”跟着唱起来。今天村里来了个越剧团,奶奶当然不能错过了。这不,她连饭都顾不上吃了!
“我先走啦,就在村边,等会要看你自己来吧。”奶奶喊道。
我嘴里塞满了饭无法回答,只见奶奶的背影急匆匆地向锣鼓响起的`地方奔去。我看了看钟,嗨,离开演还有十几分钟呢,真是个性急的奶奶!
我才不急呢,我依旧细嚼慢咽地吃我的饭。
锣鼓声终于响起来,“依依呀呀”声唱起来了,老远就听到奶奶“好!好!”的喝彩声了。
我放下碗筷去凑热闹,往人群里仔细搜寻一番,哈,看到奶奶了。奶奶正摇头晃脑看得出神呢,我连叫了几声她都没听见,直到我去摇了摇她的身子,才发觉我已经来了。奶奶那双眼睛平时小小的,可戏在眼前眼睛瞪得比核桃还大。
我哪有耐性坐下来看这慢腾腾的戏,于是四处溜达了一下,打听到明天这个剧团还要到邻村演出。
戏散场后,奶奶还沉静在“依依呀呀”之中,哪有心思留意明天的演出。我心想:我告诉奶奶明天有演出,但不告诉她在哪儿演,看看奶奶会有什么反应。
第二天中午,奶奶问我:“阿伟,你知道今天的戏在哪儿演啊?”
我故意装作不知:“我也不太清楚啊?”
奶奶听了,急得跑前跑后。
看着奶奶着急的样子我直想笑,于是我说:“你给我买点好吃的,我就告诉你在哪儿演。”
“好!好!你快说!”奶奶急得直跺脚。
奶奶越急,我越是慢慢地说:“在……在那呢。”我往邻村一指。
奶奶听了,搬起凳子急冲冲地往戏还没开演的地方赶去……
戏迷奶奶作文
我的奶奶是戏迷,只要有她在的'地方,准有咿咿呀呀的唱戏声。周六晚上,我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不时哈哈大笑。这时奶奶过来了,指着电视笑着对我说:“梦夏,正看电视呢,看了这么长时间,休息会儿吧!”我正要问奶奶是不是想看戏,就听见奶奶说:“哟,都这个点儿了,《梨园春》再不看就没了。乖,叫奶奶看会儿。”我知道奶奶爱看戏,每期的《梨园春》几乎都不落下,便放下遥控器,对她说:“奶奶,您自己调频道吧,我先去写作业啦!”奶奶没回答我,专心地调频道,我还没到书桌前就听到了唱戏声。
星期天下午,我本打算在家里玩,可奶奶非拉着我去小区广场,说要给我个惊喜。到了广场,只见一条醒目的横幅挂在广场的两棵树之间,我仔细一看,上面写着:全民“梨园春”。我往四周看了看,全是中老年人,他们坐在凳子上,交头接耳,等着节目开始。我无奈地对奶奶说:“老佛爷呀,您在家里没听够,还拉我来这里听啊,您就饶了我吧!”奶奶不说话,只是眯着眼对我笑,也不让我回家。我只好硬着头皮和奶奶一起坐了下来。不一会儿,主持人讲了开场白,我才知道这是比赛。最后,主持人说:“请l号参赛选手上场。”坐在我身边的奶奶二话不说立即起身,抖抖衣服,正正身,挺有范儿地登上了台。奶奶一张口,台下就响起了掌声。我不由得一惊,使劲鼓起掌来,原来奶奶唱得这么好!字正腔圆,抑扬有度,表情丰富,动作到位,坐在台下的我别提多激动了!比赛结束,奶奶还得了奖呢。
事后,我好奇地问奶奶:“您怎么突然参加戏曲大赛了?”奶奶说:“平时你们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你爷爷也有自己的爱好,我自己在家只能听听戏打发时间,不知不觉就爱上唱戏了,经常自己在家练呢。看到这个比赛就想著来试一试。”我笑着说:“嘻嘻,戏曲已经成了您的‘好朋友’啦!”
初一作文:戏迷奶奶
我是听着奶奶的戏声长大的。她可是一个典型的“戏迷”。(开门见山,引出“戏迷”奶奶)
奶奶最爱唱越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每当音响里放起这曲戏的时候,她就变得很兴奋,脸上洋溢出幸福的微笑:眉头舒展开来,鼻子上的皱纹烟消云散,嘴角微微扬起,露出她那快掉完的牙齿,在咿呀咿呀地唱。(通过细节描写,奶奶的戏迷形象很生动)
你看,现在爸爸替她点了一曲《黛玉葬花》,家里的气氛瞬间变得活跃起来。姑姑毫不犹豫地抢过话筒,如诉如泣地唱起这首回肠婉转的戏,那声音可好听了。奶奶这时坐不住了,她双手相握放在腿旁,跟着音乐情不自禁地哼了起来。唱着唱着,她突然站起来了,从姑姑手里抢过话筒,用她那充满沧桑、有点衰老的声音唱着这场戏。(写姑姑受奶奶影响爱上唱戏,奶奶熬不住,从姑姑手里抢过话筒唱戏的细节描写得很生动。)
奶奶说起她年轻时的往事。在家乡的小街上有一个露天的戏台,经常演戏。奶奶没钱去听戏,就在演戏时带着篮子去卖水果,边卖水果边听戏。在那里摆摊的人都是轻轻的,生怕因为声音太响,使自己听不见戏中的戏文。能听见淡淡的唱戏声,那时的她已经非常满足了。一边听一边卖水果,一边悄悄地哼着越剧的唱词,奶奶似乎觉得自己是天下最幸福的女孩了。(补叙了奶奶年轻时边卖水果边听戏的往事,突出她是个“戏迷”)
如今,信息时代,电脑普及,打开软件,只要双击就能听音乐。这下,奶奶像得到宝贝了一样,一定要叫姑姑教会她开关电脑。她一个人常常躲在房间里一遍一遍地听,一遍一遍地唱。直到我们都睡了,她还在电脑前,看着电脑屏幕唱戏。唱着唱着,她被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剧故事感动了,眼角滴下晶莹的泪珠。(继续写奶奶爱戏曲)
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睡着了。突然,她哼出一句“金玉良缘将我骗,害妹妹魂归离恨天”的戏文。在梦里,她还是一个“戏迷”!(结尾点题)
【写作感言】
说真的,我从来都没有想过会发表这么多文章——从《我当话剧导演》开始,《牛和狐狸》打开了我想象的空间,《我心中的'好老师》带我走进学习的殿堂,《明天默写》让我心有余悸,《敢问美在何方?美在武夷山》让我重拾了几时对西游记的幻想,《听阿炳的二泉映月》又让我沉浸于对人生的思考……
我爱幻想,在我的脑海里有另一个神奇美妙的世界;我爱旅游,游览世界各种各样美丽奇异的景观;我身边的人也各有各的性格,有的正直爽朗,有的感性内向,多愁善感的我,总会在小事中看出大家对
中国的戏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古至今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追捧,我的奶奶就是其中的“铁杆戏迷”。
在我小时候,奶奶常常拿着收音机听戏。有时候出去晨练,顺手带上收音机,一边练一边听,还时不时地哼唱几句,唱到兴致时,总要甩起胳膊扭几扭,很是自我陶醉。每逢天气晴好,奶奶就早上六点出门,十点多才回来,问她干什么去了,她总是笑眯眯地说:“听戏听得太入迷了,就没在意时间!”
在我上二年级时,奶奶收到了爸妈送给她的'心爱礼物——MP3唱机,奶奶整天爱不释手,一出戏一出戏地收听,总也听不够。有一次,奶奶发烧生病了,昏昏沉沉躺了一天,晚饭时才强打精神爬起来。可她喝了几口粥后,便迫不及待地捧起唱机,听起《红灯记》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来……奶奶可真是个戏迷呀。
奶奶不但爱听戏,还爱用戏曲里的人物教育我。当我遇到因难焦急生气时,她总是摸摸我的头,手划一个戏曲动作,拿捏着唱戏声调,郑重其事道:“你看那身经百战的诸葛亮,遇到问题冷静思量,施一个空城计就能胜了司马懿……”奶奶虽然没受过高等教育,但她却很会教导我。
我喜欢爱听戏的奶奶,更喜欢奶奶用戏曲人物教育我。
★ 戏迷的作文
★ 戏迷作文700字
★ 奶奶我书包
★ 我的 奶奶
★ 我的奶奶散文
★ 奶奶,我长大了
★ 奶奶,我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