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诗歌水边的启示(共含11篇),方便大家学习。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口水刘”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诗歌水边的启示
白鹭在水滨静静地伫立
野鸭用力的拍动双翅
贴着水面带着哨音离去
老树们在夕阳下安静的
伸展着刚柔相济的枝
这饱含着春芽得枝啊
这样熟悉的场景已经不知道
经历了多少年又多少年
年年依旧 树啊
你们总是这样安静的立着
看云起云落日出日息
而我两鬓的华发却已渐渐的清晰
面对着没完没了的
像机械一般重复的苦难的日子
我不禁想要恶狠狠的发问
内心颤抖泪流满面的
这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
十多年来 树们
你们几乎没有多的改变 而我
却日益的越发的腰腿酸痛
请你这凝固的额尔齐斯告诉我
除了越发的'衰老
我还能有什么改变?
我什么也没有得到
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
感到别样的孤独 于是
我蹲在树根下双手捧着头颅
浑身颤栗......
于是想起了那首久违的歌曲
在飞逝如梭的岁月里
所有已逝去和即将要失去的
都不能因你有片刻的停歇
就让你我也凝固在这些老树中间吧
就在这静静的伫立中
去欣赏夕阳里
那些拖得长长的移动的影子
水边书诗歌
这股水的源头不得而知,如同
它沁入我脾脏之后的去向。
那几只山间尤物的飞行路线
篡改了美的等高线:我深知
这种长有蝴蝶翅膀的蜻蜓
会怎样曼妙地撩拨空气的喉结
令峡谷喊出紧张的冷,即使
水已经被记忆的水泵
从岩缝抽到逼仄的泪腺;
我深知在水中养伤的一只波光之雁
会怎样惊起,留下一大片
粼粼的`痛。
所以我
干脆一头扎进水中,笨拙地
游着全部的凛冽。先是
象水虿一样在卵石间黑暗着、
卑微着,接着有鱼把气泡
吐到你寄存在我肌肤中的
一个晨光明媚的呵欠里:我开始
有了一个远方的鳔。这样
你一伤心它就会收缩,使我
不得不翻起羞涩的白肚。
但
更多的时候它只会象一朵睡莲
在我的肋骨之间随波摆动,或者
象一盏燃在水中的孔明灯
指引我冉冉的轻。当我轻得
足以浮出水面的时候,
我发现那些蜻蜓已变成了
状如睡眠的几片云,而我
则是它们躺在水面上发出的
冰凉的鼾声:几乎听不见。
你呢?
你挂在我睫毛上了吗?你的“不”字
还能委身于一串鸟鸣撒到这
满山的傍晚吗?风从水上
吹出了一只夕阳,它象红狐一样
闪到了树林中。此时我才看见:
上游的瀑布流得皎洁明亮,
象你从我体内夺目而出
的模样。
水边的蓝莓诗歌
数百亩蓝莓
傍水而居
在羊洞塘湖畔
有多少绿衣女子
深情款款的'一招摇
碧波起处
青山暖风徐来
深紫色的果子
密密匝匝,挤挤挨挨
像调皮的山间孩子
捉迷藏时
悄悄躲在柔柔的枝桠间
鸟儿绝对是不速之客
一只一只不请自来
留连香甜的果园
一声一声唱
东边才起,西边就应和
像外出归家的孩子
眷恋在母亲环抱
这个群山环抱的地方
阳光在水面徜徉
蝴蝶在花间挥舞翅膀
蜜蜂像个诗人
在繁花中轻轻吟唱
等你在春深时节
这些原生态的蓝莓
你来或不来
鸟儿都在放歌
你念或不念
它都在那儿香香甜甜
在水边的诗歌
我在水边,在水波溅到红鞋子的水边
水养着两岸的花草,它们是我的点缀
你走在一条路上,沿着我面前的
水的走向,这水和我的红鞋子亲密无间
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间,我要记住
记住我的手不安地按在胸口,我听见
星星从天空中走下来,在我的头顶
我知道遥远,只是眼睛里的一团雾气
你要是一盏灯,有一天还会亮起来
你要是月亮,就会从水里走出来
我听见一个清凉的女声,在镜子一般的
河面上调情。她已经打湿我的花裙子
在水边,在一群野鸭子突然惊起的
水边,我识别一些虚空的姿式,那飞翔
那林中的鸟巢。这时间是在五月
在五月的水边,我和一个人孤独地走在路上
在路上我听不到这个人的声音,这个时候
他碰巧是在一辆公交车上,和一个碰巧
长得像我的女人,坐在两个相邻的座位上
就像我的红鞋子,紧挨着不断涌过来的水
河水,和我,在五月的河边
1、日子是拥挤的
我停下来,月光也停下来
它站在纸上
我蘸满红墨水,诞生
温暖的爱情
我重复着一些夜晚
在一些漂亮的花瓣里,清点着
为数不多的香味
终于在一本书的片断里
打开一瓶酒,为自己举杯
我看见,一条远去的河流
我看见,张开的帆影
我只是,岸上的沉沙
我是扬起的黑发
我是一种无名,雨纷纷落下
对着一颗草,许下
秋天的愧疚。在风里
藏起生长的声音
我在这个世界面前沉默
我走在路的边上,看主流的生活
色彩鲜艳地流淌
会有一双眼睛,从天边的湖水中
寻到一抹对衬的蓝
醒目我的生活
我看见多年前的,一份痴情
从一棵秋天的树上落下来
我沿着脉络,春天的繁荣
它是一番想念,和我一起走在途中
日子是拥挤的,容不下我的下一首诗歌
2、美丽地空着
我相信一个城市,有一天
会有一双我的脚,踩着你的脚印走
一只玫瑰
带着你的鼻息,婉转的红
走入一家餐厅
我们精选一些味道
桌布是蓝色的,和转过头去的天空
便于记忆。之后的许多年
要透过无数个秋天和冬天
才能重逢
我是一个,父母给了我生日的女人
我的血肉,从严寒的季节冰冻过
我懂得春天的温暖,懂得
依着音乐,依着一种粉红
旋进今生的海,不想逃生
一种酒的颜色,可以和血混着
我们喝购买的温暖
我会看出,你手间的指痕
美丽地空着
虚着一个来生的承诺
我愿意,你
只是留在我的背影里,我欣赏
并以拥有,这样的等待为荣
3、那个女人不说话
那个女人不说话,那个女人
穿一条线条的裙子
她的眼睛在削着一个,红红的
苹果,果肉像她没有涂过口红的
唇。她津津有味地吃着
她的身边走着的,多是力量型的`
男人,她的爱情
可以当黄金买卖
她的笑容是值得人过目不忘的
用诗歌赞美,散文的形式写出来
这些要是不够,就拿春天做注脚
这样的女人让街上充满呼啸的声音
男人们四处奔走,女人们忙着改头换面
这个世界无比精彩
那个女人依然不说话
穿着一条线条型的裙子
4、在你笑着的唇齿间
还有时间,让我来得及走向窗外
聆听一个亲切的声音。它隔着满天的星星
隔着山峦,隔着一所可以随意进出的房子
我们是可以亲近的,动作也很简单
杨树上的叶子冒出来,一个故事
是一只林间的鸟儿,它鸣叫在清晨的路上
要是重逢也是可以的
在一首相同的曲子前面,和一片
湛蓝的天空下,我们身体的
其一部位。一些香味可以假借在一杯
茶里,还有黄昏的光绕上来
那些声音之外的物质在远方,是海浪
不断地前进和放弃。我要有一个理由
在你笑着的唇齿间,寻找一个切入的方式
我喜欢,从来也没有见过你
我祈祷着饥饿
祈祷着渔灯,祈祷着交汇的河流
祈祷着丝丝涟漪编织的茅房,墓地,果园
-
我祈祷着孤独
祈祷着一条鱼的自由与禁锢
祈祷着漫溢的堤岸,水草间的羊群
-
我祈祷着一滴水中的'大海
祈祷着水中缺失的盐,盐的渴意
祈祷着水磨,经幡
夜半鱼龙的鼓声
-
诗歌:夜晚,走近湘江水边作文
水,是一面奇妙的镜子。走近水边,水的奇妙,水的透彻,便争先恐后的映入你的眼帘。走近夜晚的湘江水边,远远望去,岳麓山上那发着旋转光束的电视塔,酷似飞碟在空中盘旋。壮丽的湘江大桥,闪耀着忽聚忽离的光线,似拖着长尾的流星,快速地划破苍穹的黑暗。走近湘江水边,灯光映在波光粼粼的江面,像铺上了一层闪闪发光的碎银,又好似正在浣洗的墨缎。几只隐隐约约的小渔船,静静地躺在江面,江水有节奏地拍打着船邦,和着渔民的鼾声轻轻地入眠。睡吧,睡吧,迎着早起的.朝阳,你还要去远航,迎接更美好的明天。走近湘江水边,盈盈的江水荡漾到你的脚弯,却又缓缓的退了回去,像慈母对婴儿的爱怜;你蹲下身,轻轻抚摸她的细纹,她正爽朗地笑着,这时,你会发现,静静的、泛着微波的河里有一双同样大的眼睛在扑闪扑闪;你轻轻地掬起一捧,就好像捧起了整个湘江,她是那样的透彻和清凉,一直浸润到你的心间。你真想投入到她的怀抱,却又生怕把她的好梦扰乱,你只能依依不舍地说一声:湘江,再见。诗歌:夜晚,走近湘江水边作文350字小学生作文(中国大学网)
水边的阿迪丽娜诗歌
1
当繁星沉睡在幽暗的水面上
水边的阿迪丽娜以极缓的姿势从岸边游来
这时,所有的花朵都停止献媚
不,它们是黯然伤神
阿迪丽娜呵,你的美,雪一样的洁白
远方的号角响起,一大朵百合花为你铺开一页白
月光肆意起舞,那沉睡千年的石头开始吐露粉红色的爱
2
这时的我尚可祈祷,尚可留恋
从雪山下来的孩子,只为摘下夜晚的星星
水边的阿迪丽娜呵,请允许我将这执爱卸于你的双唇
你的声音轻颤我的指尖,犹如一条白纱巾滑过你的身躯
当我捧起时,便是黎明的语言指引我走入你的殿堂,在你的唇间呻吟
3
跳跃的`音符仅仅是一群欢歌的孩子,在你的身边翩跹
企图邂逅一场旷世恋情
邂逅是美丽的代名词,却在你的眸间暗淡
我试图找一首诗来表达,却被秋风萧瑟
水边的阿迪丽娜呵,当我游弋于你潮湿的吻痕
能否再给我一张永恒的背影
4
忧郁的阿迪丽娜立于岸边
杨柳在你的背影里摇曳,惊醒白桦树上的鸟,震颤星辰的呼吸
忧郁的阿迪丽娜
我心中的阿迪丽娜,在水边长眠
启示-诗歌鉴赏3首
启示
[德国]亨克尔
我看到大火烧遍了
远处黑暗的大地,
我看到威势逼人、
一只巨手的影子。
火焰从烟自里冒出,
黑烟袅袅地卷起,
红色的火焰在舞,
像黑纱做成的旗帜。
那只巨大的拳头
抓住鲜红的猎获物,
猛然掷出了火把,
投向城市的废墟。
在令人恐怖的大火里,
怒的大地在沸腾,
狂奔过血腥的烟雾,
地狱之马在嘶鸣。
(钱春绮译)
【赏析】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德国文学有一段特殊的时期,就是工人文学的兴起。当时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广泛传播,致使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威信剧增,德国成了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在文学这个领域,由于革命形势的高涨促使自然主义文学运动的兴起。这些自然主义文学运动的参加者,站在工人一边,拥护社会主义,坚决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反对剥削和压迫,在作品中增强批判社会的力度。正如德国文艺理论家梅林所说的,“自然主义是日益壮大的工人运动在艺术上的反映”。
我们观察这首诗作《启示》就会发现,其在艺术旨趣上带有明显的自然主义诗歌的特征。全诗着重刻画贫困劳动者与资本家之间的对立关系,描绘了一股正在兴起的革命运动和工人抗争的历史事实。在诗中,亨克尔以高度浓缩的笔法和慷慨激昂的语调把这幅鲜明而又严肃的现实图景展现出来。在这里诗歌艺术与社会现实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诗歌的题目称为“启示”。那到底何者为“启示”?它到底要“启示”什么样的事物或者命运?诗人在诗中透露出一种深刻的批判力量,又带有对事物进行预言的性质,这些或许就是“启示”。当我们进入诗歌内部去分析这首诗歌的时候发现,在诗中明显存在着一种对立的结构。而这种结构并不是诗歌的形式特征上的,而是诗意呈现上。对立双方的矛盾冲突在诗人艺术化的处理之下,变得触目惊心,变得昂扬激越。
在第一节中,经典台词,作为诗歌抒情主人公的“我”开篇就直接出场,以一个全景的角度展开叙述。“我”是见证人,亲眼目睹了这个世界所发生的一切。但在诗句里面诗人并没有具体告诉,他所看到的是什么?诗人更多的是用一种整体性的描述去展开画面。“大火烧遍了/远处黑暗的大地,/我看到威势逼人、/一只巨手的影子。”
在这里,我们注意诗中的几个意象:大火、黑暗的大地、威势逼人的巨手。结合当时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我们就会明白诗人在此用它们所表示的寓意。工人斗争的火焰已经燃烧起来,烧遍了整个黑暗的大地。“黑暗的大地”隐喻德国资产阶级所统治下的世界,充满罪恶和痛苦。而此时一只巨大的、威势逼人的手已经出现在那些凶残的资产阶级剥削者面前。这是一只来势迅猛、威力无比、充满力量的手。这就是工人运动所孕育出的伟大力量,这种力量要紧紧把握住自己的命运,与那些剥削者展开殊死的搏斗。接下去诗人以形象化的语言描述了这种殊死搏斗的场面。
“烟囱”是一个工业化的意象,高高耸立的“烟囱”象征资本主义大生产。那些从“烟囱”冒出的滚滚黑烟,把整个大地卷起。而在它下面则是工人们辛苦劳动的场景。但现在一切都要改变了,他们要和世界上广大的无产阶级一样勇敢地站起来,改变自己的命运。“红色的火焰在飘舞/像黑纱做成的旗帜。”在这里,诗人以一个形象的比喻,把工人与资本家严重的对立与对抗生动地展现出来。“红色”与“黑色”的颜色对比,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而“红色”所舞动成的猎猎风旗,更是在昭示一种蓬勃向上的革命力量和战斗激情。
工人运动所掀起的革命热潮已经势不可挡,“巨大的拳头”是如此勇猛无比,抓住那些“鲜活的猎获物”,那些贪娶的资本家们。这些还不算,他们要将革命的火焰燃烧到城市去,“猛然掷出了火把,/投向城市的废墟”。这种涌动的革命力量,让愤怒的大地滞腾,而狂奔过血腥的烟雾之后,地狱之马在嘶鸣。诗人在此结尾寓意深刻:在狂飙突进的运动背后,会有流血牺牲,但革命的前进道路已经不可阻挡,那些被压抑的、被剥削的、被戕害的人们必将如地狱之马奋起,举起革命斗争的利器与资产阶级长时间地斗争下去。
这就是全诗最后所给我们的“启示”。这种“启示”既是正在奔涌着的革命力量,也是工人阶级对于不平等制度喊出的一声声。内喊。
整首诗的展开过程为诗人涌动的情感所支撑,诗人把他对无产阶级、被剥削者的同情化为诗歌的主要基调,通过生动形象的艺术手法,在强烈感情的奔放与收拢之间,抒发浓重而激昂的诗意。在诗歌的结尾突出“启示”主题,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全诗歌共由四节组成,每节四行,结构整饬严谨,语言紧凑流畅,意象鲜明生动。整首诗作融具体和抽象于一体的抒情风格,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亨克尔不愧为一名无产阶级的慷慨激昂的歌手和统治阶级的攻击性批判者。(李超)
骆驼
[哥伦比亚]巴伦西亚
两峰疲惫的骆驼,后颈一屈一张,
浅蓝色的眼睛明亮,汗津津的皮毛金黄,
缩着脖子,张着鼻孔,
阔步将努比亚的沙漠测量。
它们昂起头颅辨别方向,
冒着天顶火红的骄阳,
毛茸茸的长腿经过梦游般的跋涉
默默地停在水源的岸旁……
在美妙的蓝色下刚刚驮运五年,
苦役的煎熬已经烤红双眼:
它们或许曾聪明地阅读模糊的象形文字
在不幸碣碑的废墟中间。
它们沿着昏睡的地毯沉默地跋涉
当奄奄一息的白昼闭上眼睛,
黑色的少女为它们披上阴影,
它们在模仿悲哀的游走......
它们是沙漠之子:枣椰树
赋予它们灵活的长颈佯装摇晃,
斯芬克斯之口喷出永恒的疲劳
笼罩在喀麦拉[1]为它们雕刻的憔悴的脸上!
古老太阳烘烤的金字塔说道:
“我们怀着隐隐的不安热爱疲劳……”
从那时起它们就看到自己三角形的身影
在活生生的'肉的脊背上奔跑。
旋风飞撒的金粒
在旋转中成为它们贴身的服装,
并被无形的丝线串成项链装饰骆驼憔悴的形象。
一切烦闷,一切高烧,一切饥饿,
无水的千渴,荒凉的沙漠中没有雌驼……劫掠商队……成堆的白骨,
这一切都在它们痛苦的眼圈里沸腾。
无论狮子的锦皮,还是没药的馨香,
也无论枣椰的卷叶——浇灌可爱的阴凉
还是响尾蛇清脆的音响
都不能取悦疲惫之王的目光。
拜占庭的笛手喜欢伴随镣铐的声响
推敲韵律,请在这目光上畅饮悲伤;
只有这双眼睛能告诉你们一个世界的疲倦,
它在痛苦挣扎,血管里没有血液流淌!
啊,艺术家!啊,跋涉在茫茫原野上,
你们驮着神圣的独石巨碑!
狮身人面像的伤心者!贞洁的冬椰树的情郎!
只有你们能使大千世界的千渴得到安慰!
眉头紧锁,你们能作什么?当受到千渴折磨,
披头散发的带爪的部族,你们得到了什么?
只有诗人是瀚海上的绿洲,
只有他打开的动脉能洗刷人类的罪过。
骆驼队消失在远方将我抛弃,跋涉在废墟上……
在凄凉的灰色的波浪里,
朝阳下,哪里去寻它们的足迹!
不!我要去寻找那双见过的慧眼,
它们是滋润我干唇的纯净的清泉,
我将耐心等待,直到它们化作神秘柔情的细流,
沁入痛苦诗人的心田。
当我凝视那双眸子朦胧的深处
倘若沉默的人群走过我的身边,
他们会说看到一只忧心忡忡的骆驼
宁静地注视着两眼蓝宝石的清泉……
(赵振江译)
【注释】
[1]喀麦拉是希腊神话中的喷火怪物。它前半身像狮子,后半身似蛇,中部像山羊。
【赏析】
巴伦西亚的这首《骆驼》,曾经风靡拉美大陆,被称作是现代主义的精品。诗歌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前十节作为一个部分,描写两峰路骇长途跋涉的情景,第二部分从十一节开始到结束,通过非洲的沙漠之舟来抒情言志,将骆驼与诗人对照起来揭示自己的精神境界和人生哲学,经典语句。
第一节首先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沙漠中的画面:非洲努比亚沙漠中,有两匹不知疲倦、长途跋涉的骆驼。它们的“后颈一曲一张”,“浅蓝色的眼睛”很“明亮”,那“金黄”的“毛皮”也汗淋淋的,它们“缩着脖子,张着鼻孔”,“阔步将努比亚的沙漠测量’’。第二至第四节诗人展示了骆驼不畏“天顶火红的骄阳”,不惧风沙,不怕任何艰难险阻,朝着自己憧憬的绿洲一步一步前进的情景:“它们昂起头颅辨别方向”,那“毛茸茸的长腿经过梦游般的跋涉”后,“默默地停在水源的旁边……”它们“在美妙的蓝色下刚刚驮运五年,”“苦役的煎熬已经烤红双眼”,它们日夜兼程,“沿着昏睡的地毯沉默地跋涉”。第五到第十节,诗人打破了传统的和谐构图,段与段之间的联络很不明晰。诗人对每句诗的意象刻意雕琢,并把不和谐的意象组合在一起,诗中出现了“枣椰树”、“斯芬克斯”、“喀麦拉”、“金字塔”、“拜占庭的笛手”等意象,而且还有被比作金字塔的驼峰、被比作“昏睡的地毯”的沙漠以及被比作是“旋风中的金粒”的黄沙……这些意象叠加在一起,造成触目惊心的艺术效果,让诗歌处处透着苍凉和悲壮,迫使反思骆驼的内涵。
第十节一开始,诗人就写道:“啊,艺术家!啊,跋涉在茫茫的原野上。”原来巴伦西亚以骆驼来作为诗人和艺术家的化身。邓达斯·克雷格在评论这首诗时写道:“在《骆驼》中,两匹骆驼代表诗人自己和一个与他志同道合的朋友,很可能就是何塞·阿松森.席尔瓦。他们都有高度的文化素养,对美都有强烈的追求,都藐视那些不学无术的庸人。因此,他们离开了同伴而在沙漠中逗留。”诗人用骆驼不畏艰难、在荒无人烟的沙漠上辛勤跋涉的精神来象征他和他的诗友追求超凡脱俗的境界。诗人接着说:“你们驮着神圣的独石巨碑!/狮身人面像的伤心者!贞洁的枣椰树的情郎!”诗人用这句话向我们展示了他的创作主张:诗人既是“疲惫之王”又是“瀚海中的绿洲”。在艺术的天地里,诗人只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辛勤耕耘,才能“洗刷人类的罪过”,才能使“大千世界的干渴得到安慰”。从巴伦西亚的诗作与创作主张中我们看出,骆驼就是诗人的化身,也代表了诗人追求的理想,是诗人心中的楷模与向往追求的目标。
回过头来我们看看第八和第十节。为什么骆驼的眼睛看到了那么多的苦难?为什么“拜占庭的笛手喜欢伴随镣铐的声响”?为什么他们一个有“痛苦的眼圈”,一个是‘‘畅饮悲伤”的目光?这种苍凉和悲壮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所有的问题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爱”。在诗人生活的社会大背景下,爱情、人生、理想带给他太多的感叹与悲伤,他同情不幸的人们与这个不幸的世界。所以我们能从他这首饱含深情的诗中读到一种淡淡的忧郁。这种苍凉和悲壮是一种崇高和执著,心灵的崇高与对于事业的执著。
最后一节是点题之笔,诗人甘愿做一匹具有关怀意识和哀愍情怀的骆驼,“倘若沉默的人群走过我的身边,/他们会说看到一只忧心忡忡的骆驼/宁静地注视着两眼蓝宝石的清泉……”就像阿根廷文学史家安德尔松·英贝特对诗人的评价说的:“他与自己的伙伴不同,‘他是以浪漫主义的心灵、帕尔纳斯派的眼睛和象征主义的听觉’向读者‘奉献了一个诗的世界’。”
这首诗想象奇诡,把内心复杂的、无法言明的东西用一个奇特的意象“骆驼”来传达,体现出作者对历史和人生极为独特、敏感的观察体验。整首诗给人迷人圆融的美感、遍逦隽永的情怀,以及对生活体验的喜悦和感激。(党林)
我为爱情受了多少委屈
[波斯]哈菲兹
我为爱情受了多少委屈,请不要问,
我吞了多少离恨别绪,请不要问。
我浪游天下,找到了一位魔女,
她有何等迷人的魅力,请不要问。
我在她门口思慕,思慕门口的尘土,
我眼泪滴落了几许,请不要问。
我这只耳朵昨晚从她的口中
听到了什么甜言蜜语,请不要问。
你为何对我咬嘴唇,叫我别作声?
我是如何咬碎了红玉,请不要问。
没有你,我在乞丐般的寒舍里
经受了多少凄风苦雨,请不要问。
爱之路上的流放者——哈菲兹呀,
已走到了哪一步田地,请不要问。
(飞白译)
【赏析】
这首爱情诗不同于哈菲兹以往的风格特征,它比较趋向于婉约,呈现出一种别样的情致。哈菲兹抒情诗的特征是热情奔放,情感丰富,格调明快,富有一种强劲的生命力和情感冲击力。但在这首小诗中,诗人以“请不要问”贯穿于全诗,营造了一种婉转细腻的氛围,给全诗增添了一种婉约的韵味,让人在这种婉转的情感中反复哑嚼着诗人那一份“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思绪。
诗人开篇就诉说着自己“为爱情受了多少的委屈”,在这种诉说中我们感受到了爱情所带来的折磨和痛苦,但这种情感是复杂的,是夹杂着诗人自己炽热的感情的。接着诗人将这份爱情聚焦到一位女郎身上,“她有何等迷人的魅力,请不要问”,诗人在这里激发着的想象空间,同时也给下文留下了铺垫。这样一位女郎到底令诗人爱幕到何种地步呢?诗人接下来说道,“我在她门口思幕,思幕门口的尘土”,诗人的爱情已经达到了这种地步,我们不禁为诗人的这种痴情所感动。但爱情的道路上夹杂着许多痛苦,诗人反复提醒我们,不要追问这背后所隐藏的欢乐和痛苦。“我眼泪滴落了几许,请不要问”、“听到了什么甜言蜜语,请不要问”、“经受了多少凄风苦雨,请不要问”,诗人在爱情中饱受折磨,在“不要问”的背后,隐藏着无尽的悲痛。
全诗在这种反复的吟唱中,让读者领会到这种爱的深沉和伟大。诗人为了心中的女郎,甘愿经受爱情无尽的折磨。正是在这种“不要问词语;的衬托下,我们感受到了诗人那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同时被激发出无尽的想象。
在这首加泽尔体诗中,诗人在每一行运用衬词叠句,加强了诗歌的情感性和表现力。
所谓的加泽尔诗体,是从阿拉伯的克希体发展而来。主要题材是吟唱醇酒和美人。其形式是每首包含7至12组对偶句,偶尔也有少至5组或多至15组对偶句的。其次是要一韵到底,第一、二行押韵,以下逢双行押韵。诗歌的最后一对偶句要点明主题,同时要将自己的名字写进去。有一部分加泽尔体诗在韵脚之后加上衬词叠句,这首诗就是。诗人反复使用叠句“请不要问”,增强了全诗的韵律。但“请不要问”并非韵脚,真正的韵脚已经移至诗行的中间(“请不要问”的前面)。
这首诗歌以一种婉转性的抒情方式,更突出了诗歌的主题,凸现了诗人那一份复杂而婉转的感情。全诗结构精巧,用“请不要问”贯穿于全诗,增添了诗歌的抒情力度,并激发了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使得诗歌具有了很强的情感张力和艺术表现力。(叶玉香)
黄色启示诗歌素材
祖先的馈赠
我们没有权利玷污它的色泽
我们的`手臂应挽紧人格和自由
以黄色的皮肤宣誓我们的存在
站起来是我们的需要
倒下去也是一种站立
但要倒得悲壮倒得可歌可泣
就如太阳的陨落
我们都拥有一种共同的颜色
命运把我们定在同一个十字架上
抬起或砸碎
复活的时候
苦难便是一种幸福
幸福也是一种苦难
黄河的冲洗使我们清醒或混沌
但黄色总是同灾难连在一起
——我们的血液
在屈辱中与死亡作伴
当强盗的手伸向我们的胸膛
我们就只有让鲜血与泥土同在
其实鲜血与泥土本没有两样
我们都是在鲜血中强壮
在恐惧中安宁
我们都在苍白的骨头上
做着一些苍白的梦
我们都过得平静
都生活得心平气和
但不知那属于我们的骨头
在下一个世界将是什么颜色
★ 蜡烛的启示诗歌
★ 大自然的启示诗歌
★ 花落启示
★ 蝴蝶·启示
★ 启示作文
★ 猫的启示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