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微信文章素材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风度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冬至微信文章素材(共含10篇),欢迎阅读与借鉴。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风度”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冬至微信文章素材

篇1:冬至微信文章素材

传说之一: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传说之二: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传说之三: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篇2:冬至微信文章素材

1、自己动手:现在市场上各种速冻饺子应有尽有,买起来很方便,也节省时间,但也就少了自己动手包子带来的暖融融的氛围和享受。省时省力啦,但馅的内容如何自己不能保证。建议回归传统,自己选肉、剁馅,和家人朋友们一起擀皮、包饺子,虽然费时、费力,但无论从心情和口味上都是一种很好的享受,而且安全营养。

2、肉类适量:好多人过分追求口感,喜欢吃“一兜肉丸”的饺子。以前,我们平常吃的肉不多,逢年过节吃点肉,可以改善生活。现今,我们平常吃的肉已经偏多了,所以,尽量少用肉,或者干脆做成素馅饺子。做馅时用的肉不要太肥,原则是少放肉多放菜。

3、点到为止:许多人调饺子馅时,觉得只放肉香味不够,还要另加好多油。口味要讲究,健康也要注意,我们吃的油已经过量了,油多容易影响健康,所以应该点到为止。

4、莫丢营养:由于蔬菜中含的水分比较多,用蔬菜做馅时怕馅太稀,大家都习惯把蔬菜中的水分挤出去倒掉再拌馅,这样等于把其中的营养素也给倒掉了。菜需要挤水的话,把挤出来的水分用来拌馅,防止营养的白白丢失和浪费。

5、用盐要少:油多了,口味就有点腻了,多加盐或酱油口味是好了,可吃进去的盐自然而然也就多了;吃盐多了,血压就会升高。所以,油适量,盐要少。

6、来点醋蒜:醋和蒜可以称为饺子“伴侣”,吃饺子离不开醋、少不了蒜。好多人怕吃蒜后的气味不敢吃,可以把蒜捣成蒜泥,就解决这个问题啦。

总之,要牢记健康第一的原则,吃饺子也要吃出健康!

篇3:冬至微信文章素材

中医认为:女性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属性,女属阴,为凉性。因此,女性如果不注意保暖就会出现月经不调、痛经等不适症状。所以,女性更多的需要温暖的呵护。那么,冬季女性该如何养生呢?

1.注意防寒保暖

女性属寒性体质,因此,日常中应少吃寒性的食物,尤其是在处于生理周期的时候,更要注意饮食的科学性。冬季外出要注意防寒保暖,加强颈、腹部的保暖,不可因美观而减少衣物,一旦受凉,容易导致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损害健康。

2.坚持晚间泡脚

中医认为,人体中的寒气是由大地经足部进入人体的,因此,多泡脚可有效帮助女性保暖。但泡脚一定要坚持,不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只有长期坚持,才能起到保健养生、防寒保暖的功效。

3.适量进补

冬至时节天气寒冷,人体需要足够的能量来抵御寒冷,而肉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有补气活血,温中暖下的功效,是进补的佳品。女性冬至吃些肉类可中和寒气,加快内分泌,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来应对严寒。

4.注意养肝护肝

对于女性,肝脏这个器官有着额外的重要作用。中医认为,女性肝为主,有疏通经血之用。因此,一旦伤肝,女性就会出现妇科方面的问题。所以,女性要注意养肝、护肝,不可动怒。日常应多吃养肝食物,如菠菜、芹菜、莴笋、大蒜等。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1.冬至微信公众号文章素材

2.关于冬至的微信推送文章

3.冬至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

4.冬至微信公众号文章

5.关于冬至的微信文章

6.冬至微信文章

7.冬至的微信文章

8.关于冬至的微信文章素材

9.冬至微信推送文章

10.有关冬至的文章

11.冬至节微信文章素材

12.关于冬至的文章素材

篇4:冬至节微信文章素材

8、饺子皮中放入适量的馅儿,捏成饺子;

9、锅中做水大火烧开,倒入包好的饺子煮,中间可以分三次点适量凉水至熟即可。

【冬至的饺子】

今天是农历的冬至,很重要的一个节气,我家的习惯是要吃饺子,嫁至北方人家,我的饮食习惯也渐渐被同化了,就拿这饺子来说吧,现如今的我也是非常喜欢的,和lg两人铁定是每周必吃上一顿,lg擀皮我包馅,颇有些夫唱妇随的味道,呵呵~

用料1 (饺子皮):

中筋面粉 300克

冷水 150克

用料2 (饺子馅):

牛肉馅 300克

鸡蛋 1个

葱姜 适量

麻油 2大勺

盐 适量

胡椒粉 适量

卷心菜 300克

香菜 1小把

做法:

1、牛肉馅加葱姜末、盐、胡椒粉、鸡蛋、麻油按一个方向搅拌上劲;

2、卷心菜切碎,加1小勺盐腌制10分钟,让卷心菜出水,然后挤掉水分;

3、牛肉馅里放入切碎的香菜和卷心菜末拌匀即可;

4、面团分块搓长,滚刀切成等量的小剂子;

5、剂子逐一沾粉压扁,擀成圆片;

6、包入适量的馅料,中间先捏紧,再捏紧两边。

小贴士:

1、自家手擀的饺皮因为含水量在50%左右,延展性好,比较好擀好包,不过也要注意擀了就要包,否则擀了一堆叠在一起不用,即使撒了很多手粉还是会粘粘;

2、现擀现包的饺子非常好煮,只要水量够多,大火烧开,滚水下入饺子,用铲背轻推以防粘在锅底,再点三次水就可以了。

【韭菜鸡蛋饺子】

用料:

菠菜

韭菜

鸡蛋

饺子粉

虾仁

胡椒粉

色拉油

做法:

1、准备几根菠菜,菠菜洗净切碎,放入搅拌机,加少许水打碎,滤出菜汁,放在碗里备用;

2、韭菜洗净,切均等的小段;

3、虾仁切小碎块;

4、准备4个鸡蛋,打散,炒锅多放些油,在油刚刚温的时候放入鸡蛋,用筷子顺时针不停的搅拌,直到鸡蛋成均等的小碎块;

5、将切好的韭菜、虾仁和炒熟的鸡蛋放入大碗,再根据自己的喜好放入盐、胡椒粉,顺时针搅拌均匀;

6、在盆里放入饺子粉,加入菠菜汁,揉成光滑的面团滚圆,松弛10分钟;

7、松弛后的面团滚长,切成均匀的小剂子;

8、撒上干面粉滚圆,用手掌按扁;

9、用小擀面杖擀成中间稍厚,边缘薄的饺子皮;

10、在饺子皮中间放上饺子馅,将饺子皮的上下两端捏合,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对着饺子皮的边缘向饺子馅对捏即可。

【鱼香肉末饺】

用料1:

猪绞肉 360克

黑木耳 140克(泡发后)

香葱 40克

豆瓣酱 50克

老抽 5克

糖 15克

香油

用料2:

中筋面粉 250克

水 130克

盐 1克

做法:

1、猪肉买回后洗净,切小块,放进搅拌机里搅成肉泥。黑木耳提前泡发,剁成小细碎备用。香葱洗净,切成葱末备用。姜和蒜都剁成细末备用;

2、把处理好的原料和豆瓣酱40克、老抽5克、糖15克、姜、蒜、香油各适量一起混合;

3、用手混合抓匀,馅完成;

4、面粉、水、盐混合,用筷子搅拌成絮状;

5、把面团原料揉匀成光滑的面团,反复揉面,直到面团表面光滑即可;

6、面团完成后,表成盖上湿布松弛半小时,松弛过程可以制作饺子馅;

7、把饺子面团搓成细条长柱状;

8、切成小剂子;

9、案板上撒上干面粉,把小挤子压扁,用擀面杖擀成圆形面片;

10、取小部分馅料放入面片中;

11、对半折起并掐紧或掐出褶子即可;

12、烧一锅开水,水开后下饺子,把水煮开后,分二次加入小部分凉水,第一次沸腾后再加下一次,直到饺子第三次沸腾,并浮起,饺子即可煮熟。

小贴士:

1、做饺子馅最好用手抓,不仅能让肉泥更顺滑,也能使所有原料都能更好的混合均匀;

2、做这款饺子,干木耳泡发最好,用干木耳做馅能吃到脆脆的口感,而市场里那种厚叶水木耳没有这种效果。

冬至节微信文章素材二:冬至饺子夏至面,夏至养生吃“三面”

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还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民谚。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养生专家提醒,在夏至的时候学会选择合适的面条食用,也能有助养生,具体应该如何选择呢?

对流天气雷阵雨 , 吃刀削面补体力又补脑力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夏雨隔田坎”。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雷雨天气的夏季,会让很多体力劳动者和经常在外跑业务的人感到体力被大量消耗,如何及时有效的补充体力呢?吃碗面就是不错的选择之一。

在众多面条中,起源于山西太原的刀削面,是我国各种类型的面条中体型比较大的面条种类。也正是因其厚度较大,煮时可溶性营养素损失较少。刀削面的调料一般有肉炸酱、金针木耳鸡蛋卤等,还可配以黄瓜丝、绿豆芽、青椒丝、胡萝卜丝等时蔬,营养较丰富。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吴剑钰介绍说,夏季体力消耗较大的人不妨吃一些,因为它能为人体肌肉的工作提供必需的葡萄糖。即便是从事脑力劳动的人,适当吃些面条也是有好处的,因为吃面条能使人更加清醒,注意力集中,它在被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中能缓慢有律地向大脑输送葡萄糖。葡萄糖是诸多糖类中唯一一种能够成为大脑能量之源的物质。

梅雨时节胃口差 兰州拉面养脾胃

夏至时节是江淮一带的“梅雨”季节,这时的空气非常潮湿,冷、暖空气团在这里交汇,并形成一道低压槽,导致阴雨连绵的天气。在这样的天气下,不但家中的器物容易发霉,人体也觉得不舒服,胃口较差。

兰州拉面具有“筋、韧、滑、嫩”的特点,是梅雨时节较好的面食。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中医师孙刚介绍说,其中的经典配料牛肉能养脾胃;辅料香菜、蒜苗、韭菜等不但含有多种维生素,也有助于开胃。有些人认为吃面易引起发胖,这种担忧也是不科学的。每150克煮熟的面条含有1克脂肪、7克蛋白质、40克碳水化合物,热量是180千卡,相对于一些高热量高脂肪的食品来说,它不是脂肪性食物,但它特别能给人饱腹感。所以,每天摄入适当量的面条并不会有发胖的风险。面条不含胆固醇,适合高胆固醇患者食用。面条一般是用硬小麦和全麦面粉制作的,纤维素含量很高,与用去麸小麦制作的白面包不同,精制面粉缺乏很多 营养 ,因此面条比面包的营养价值高。

高温“桑拿”天气热, 凉面热吃更健康

夏至期间,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发的多,故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将继续升高,因此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高温“桑拿”天几乎成了这段时间的主流天气。

酸甜劲爽的凉面这种天气时不少读者朋友的最爱,正宗的凉面用料以荞麦面为主,会伴入牛肉片、辣椒、泡菜、苹果片、酱醋等。荞麦面是粗粮,B族维生素和芦丁含量较高,有降血脂、软化血管、预防脑出血的作用,这在其他谷类中不常见。荞麦面性凉,还配有冰凉的酸汤,老人、产妇、脾胃虚寒者应少吃;荞麦面不易咀嚼,吃时最好慢一些,有助消化。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副主任中医师王元钊提醒广大读者朋友,炎热的夏季吃点爽口的凉面会让人感觉在一定程度上能“解暑”。但夏季吃凉面不如吃热面对健康有利。夏季是肠胃疾患多发的季节,不少病因都是饮食不洁所致。夏季气温高,细菌繁殖快,如果吃到不卫生的凉面很容易诱发肠胃疾病。此外, 老年人、孕产妇、脾胃虚寒者,肠胃功能抵抗力较弱,也不适合吃较多凉面。

虽然夏季天气炎热,但是很多人都能用空调来调节室内温度,无论是办公场所、家中、地铁、公交、商场等等地方,基本都有空调的凉爽,所以不少人身体很少出汗,吃点热面,有助于让身体适度出汗,利于带走体内的暑湿之邪。此外,一些人夏季受凉以后往往会出现鼻塞恶寒、流清鼻涕、头痛身重等症状,煮一碗热面,加些葱白及胡椒,趁热吃喝,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还有一个细节需要注意,面要吃,汤的营养更不要忘记。还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因为面在水煮过程中有很多B族维生素溶解在汤里,所以大家吃面的时候别忘多喝汤。

篇5:冬至节微信文章素材

冬至节微信文章素材一:冬至饺子做法大全

【胡萝卜鸡肉饺】

已不是第一次尝试包饺子了,制皮与包饺子的手法对南方人来讲是必须攻克的难题。皮的软硬厚薄、包的技巧与花式,绝非一日之功,好的饺子皮薄馅香,溢满汁水,可谓炉火纯青了。当然,我们不必强求巅峰之作,循序渐进,日趋熟练,图个热闹,吃个开心。

用料:

高筋面粉 150克

低筋面粉 120克

胡萝卜 1根

鸡脯 200克

冷水 100ml

油豆腐 10只

香葱 5根

生姜 1/3块

黄酒 1大匙

生抽 2小匙

芝麻香油 1小匙

盐 3小匙

白糖 1小匙

鸡汤 40ml

做法:

1、高粉与低粉混合,加水混合成面团,不停地在案板上揉面,直到看不见干状粉粒,盖上保鲜膜静置30分钟;

2、30分钟后重复揉面,面团有弹性时再静置30分钟;

3、胡萝卜去皮切细丁,开水里淖软沥干,油豆腐剁成细末;

4、鸡肉剁成末,葱姜切末,拌入鸡肉中,加黄酒、生抽、香油、盐和糖拌匀;

5、鸡汤分四次拌入鸡肉馅中,向同一个方向打搅,直至完全吸收,再加入剩下的鸡汤,重复四次,鸡肉馅起粘性;

6、拌入胡萝卜丁和油豆腐末,搅拌均匀;

7、面团分成二份,搓成长条状,切42个小剂左右,用擀面杖擀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圆片,包入胡萝卜肉馅,左手托住饺子皮,右手一点点捏出花形;

8、烧开水后下入饺子,用爪篱的背面轻轻划散,沸腾后加冷水,重复三次,即熟。

小贴士:

1、二次揉面的窍门可使饺子皮更有韧性;

2、鸡汤要分次加入,完全吸收后才能继续添加,避免馅水出现分离现象,鸡汤可使馅料熟后有汤汁,没有鸡汤的话加水也是可以的;

3、搅肉必须朝着同一个方向,这样才能使肉馅起粘;

4、小面剂的切口朝上按下,擀的时候才容易成圆形。

【豇豆肉馅饺子】

用料:

豇豆

猪肉

面粉

木耳

葱姜蒜末

老抽

酱油

香油

料酒

花生油

耗油

鸡精

五香粉

做法:

1、把豇豆洗净焯水(放入少量盐和花生油,使之入味和颜色鲜亮);

2、焯至5成熟时捞起,凉水过凉后切成小丁;

3、泡发木耳切碎;

4、肉馅在案板上剁一会儿,中间放入适量的盐。然后盛入容器中,放入适量花生油(使肉馅儿更紧实)、老抽、酱油、少量料酒和五香粉顺着一个方向搅拌,上劲儿后放置一会使之入味;

5、准备葱姜蒜末,放入葱姜蒜末一起搅拌均匀;

6、混入豇豆和木耳倒入适量香油、盐和鸡精一起搅拌均匀即可;

7、和好的面醒半小时后再包即可。

小贴士:

豇豆和肉馅儿的比例是1:1

【西红柿鸡蛋饺子】

用料:

西红柿 2个

鸡蛋 3个

面粉

葱 半根

做法:

1、西红柿放到热水里烫一下去皮;

2、西红柿切碎块、鸡蛋打散、葱切成葱花;

3、用滤网将西红柿汤汁滤出;

4、将滤出的西红柿汤汁倒入打散的鸡蛋液中;

5、放入葱花将鸡蛋和西红柿汁搅拌均匀后按个人口味放入盐;

6、锅内入少许油将鸡蛋炒熟搅碎成大小均匀的鸡蛋块;

7、凉透后与西红柿块混入一起,拌匀;

8、盖上盖子放冰箱里冷冻;

9、40分钟或1小时取出翻拌一下,看西红柿汁冻成冰渣状即可;

10、擀好皮后快速将带冰渣的馅包好即可。

小贴士:

滤西红柿汁时尽最大限度的滤出,使西红柿块汁能少些。冻馅时如果是速冻的话半个小时搅动一次馅,防止馅冻成坨不好包。馅取出后在室温下会慢慢化开,最好是把饺子皮都擀好,馅取出后快速包完。

【杏鲍菇大肉饺子】

用料:

猪肉馅 500克

杏鲍菇 两根

胡萝卜 半根

木耳 100克,泡发

面粉 500克

生抽

鸡精

香油

做法:

1、猪肉馅朝着一个方向搅拌上筋,中间分次加入适量清水,这样做出来的馅更滑嫩好吃;

2、杏鲍菇、胡萝卜和木耳洗净切碎;

3、葱姜切末放入肉馅中;

4、把杏鲍菇、胡萝卜和木耳碎也入肉馅中;

5、加入盐、生抽、鸡精、油、香油搅拌均匀成馅;

6、面粉和成面团,醒15分钟。将面团搓成粗细均匀的长条,揪成小剂子;

7、擀成饺子皮;

篇6:冬至微信公众号文章素材

起居:早睡晚起为宜

中医认为人与天地相参,气候变化影响人的生理活动。春夏为阳,气候温热;秋冬为阴,气候寒冷。人也随着四时气候的变化,而发生生理上的变化。冬季的3个月份,是阳气收藏的时期。天气非常寒冷,应重视保护身体的阳气,不要使阳气过度耗散。如果冬天过度消耗阳气,体内阳气储存不足,则次年春天容易发生四肢无力,头晕欲厥之类的现象,对养生不利。因此,这个时候应该从起居饮食上多加注意。

首先,冬至养生,要静神少虑,保持精神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不要强求名利、患得患失;避免长期“超负荷运转”,防止过度劳累,积劳成疾。

民间养生有“起居有常,养其神也,不妄劳作,养其精也”的说法,冬至能合理安排起居作息,就能保养神气,劳逸适度可养其肾精。因此,在起居上,市民应早睡晚起,等阳光出现才出外活动,“因为冬季天气寒冷,晨练过早容易使人体受寒冷空气刺激,诱发心脑血管疾病。”陈主任建议,时间自由度大的锻炼者,可将晨练安排在7点到9点这个时间段;早晨时间紧张的上班族,则可在六七点时进行适度锻炼。

此外,冬季高血压患者如果晨练太早,气温太低会使血管骤然收缩,导致血压迅速升高,可能引起心绞痛发作,因此高血压患者晨练最好在上午八九点之后开始,晨练之前应先遵医嘱服用降压药。

而外出的市民也要多穿衣服,避免不必要的户外活动,防止阳气过度消耗,同时尽量做到“行不疾步、耳不极听、目不极视、坐不至久、卧不极疲”。冬至前后睡好“子午觉”在养生学中具有重要地位,除了保证夜间睡眠,午饭后可适当打个盹,但要避免睡时着凉。其次,要注意防风防寒。

应该注意的是,这时候不宜进行高强度的体育锻炼,避免损伤阳气,可选择太极拳、八段锦等动静结合的运动。

进补:应根据年龄和体质分别对待

不管是食补还是药补,并不是都适合每个年龄阶段。针对目前有市民认为“晚补不如早补”,“9岁孩子喝太阳神”等说法和做法,陈主任解释,进补是要分体质和年龄阶段的,如果没有把握这个区别和“度”,就很容易适得其反。“过早进补容易影响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过程,过晚则可能错失良机。”

传统医学认为,正常人进补,男子宜在40岁左右开始,女子宜在35岁左右开始。这种说法是有根据的。首先,中年人的脾胃运化功能优于老年,既能进补亦能受补。其次,男子在40岁以前,精力旺盛,肌肉饱满,筋骨强健;40岁后则开始出现“肾气衰”现象。而女子35岁前身体健壮,面貌娇嫩,头发生长旺盛;35岁后,精力开始不济,面部开始焦枯,头发开始脱落。

也有媒体报道,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40岁是人体健康状况发生改变的界限。原发性心血管疾病多数是在40岁后开始出现症状,并逐渐加重。如动脉硬化,尤其是脑动脉硬化患者年龄基本在40岁以上;又如老年性关节炎(又称增生性关节炎),临床发现X光片改变通常在30-40岁以后;更有谈虎色变的癌症发病时间分别为:肺癌好发于40岁以上,胃癌好发于40-60岁,肝癌好发于30-50岁之间。

提醒:热水泡脚非人人适宜

入冬以后,有人经常会觉得腿脚冰凉。中医专家建议,每天坚持泡泡脚,对于缓解腰腿酸困、失眠焦虑都有帮助,尤其是冬至后,配合养生的各种要诀,每天坚持泡脚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但要注意热水泡脚并非人人适用。

中医认为,“风寒脚下生”,冬天天气寒冷,人体容易出现气血淤滞、寒性肌肉酸痛、神经末梢循环不良,从而导致手脚冰凉及各种不适。坚持用热水泡脚可以疏通经络,解表散寒,达到缓解手脚冰凉,扩张毛细血管、促进脑部供血等作用。

但如果患有脚气的人常用热水泡脚,容易造成伤口感染。此外,糖尿病患者和心脑血管患者也不宜热水泡脚,所用水温以温度适宜为好。

另外还要注意的是,冬季泡脚时水温不宜过高,热而不烫即可。水温太高容易引起心、脑、肾脏等器官供血不足,还容易破坏足部皮肤表面的皮脂膜,使角质层干燥甚至皲裂。

饮食:喝粥可以润燥滋阴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冬至后,气温趋于寒冷,这时候如果能恰当选择既美味,而又具有补益身体的食物,无疑会让大家接受。

据介绍,在冬季适宜补益的食品中,中医又分为几大类。天寒地冻首选温补类食物,如鸡肉、羊肉、牛肉、鲫鱼等均属美味,在冬季可作为进补的佳品。但过多地进食温补类食品,容易上火。

其次是进补平补类食物,如莲子、芡实、苡仁、赤豆、大枣、燕窝、银耳、猪肝等,这些食物既无偏寒、偏温的特性,又无滋腻妨胃的不足。还有一类滋补类食物,具有滋阴益肾、填精补髓的功效,主要有:木耳、黑枣、芝麻、黑豆、猪脊、海参、龟肉、甲鱼、鲍鱼等。

同时,寒冷也影响人的泌尿系统,促使排尿增加,较多的钠、钾、钙等无机盐随尿排出,因此要补充相应的食物。专家建议,在多吃蔬菜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动物内脏、瘦肉类、鱼类、蛋类等食品。有条件的还可多吃甲鱼、羊肉、桂圆、荔枝、胡桃肉等食品,这些食品味道鲜美,富含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不仅能补充因寒冷而过度消耗的热量,还能益气养血,对身体虚弱者尤为适宜。

另外,在平时的饮食上,要保证营养素的合理调配和补充。冬季寒冷,各种营养素的消耗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老年人由于消化吸收和体内代谢因素的影响,往往缺乏钾、钙、钠、铁等元素,再加上冬季人体尿量增多,使上述无机盐随尿液排出量增多,因此应及时予以补充。除大白菜外,还应选择圆白菜、心里美萝卜、白萝卜、胡萝卜、黄豆芽、绿豆芽、油菜、虾米、芝麻酱、猪肝、香蕉等,这些食物维生素含量较丰富,应经常调换品种,合理搭配。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人有常年喝粥的习惯。这种饮食方式是正确的,尤其是早餐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粥,可以润燥滋阴,益于养生。陈主任说,日常煮粥时,可根据喜好,在粥中加入各式水果、枣、鱼片、鸡丝、皮蛋等做成美味粥。

篇7:冬至微信公众号文章素材

冬至的食物很多,那么冬至吃什么养生呢?提供几个菜谱给大家参考。

羊肉炖萝卜

[配料]白萝卜500克,羊肉250克,姜、料酒、食盐适量。

[做法]白萝卜、羊肉洗净切块备用,锅内放入适量清水将羊肉入锅,开锅后5、6分钟捞出羊肉,水倒掉,重新换水烧开后放入羊肉、姜、料酒、盐,炖至六成熟,将白萝卜入锅至熟。

[功效]益气补虚,温中暖下。对腰膝酸软,困倦乏力,肾虚阳痿,脾胃虚寒者更为适宜。

炒双菇

[配料]水发香菇、鲜蘑菇等量,植物油、酱油、白糖、水淀粉、味精、盐、黄酒、姜末、鲜汤、麻油适量。

[做法]香菇、鲜蘑洗净切片,炒锅烧热入油,下双菇煸炒后,放姜、酱油、糖、黄酒继续煸炒,使之入味,加入鲜汤烧滚后,放味精、盐,用水淀粉勾芡,淋上麻油,装盘即可。

[功效]补益肠胃,化痰散寒。

这道菜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对高血脂患者更为适宜。

天麻炖乌鸡

原料:乌鸡1只(约750g),天麻25g,川芎、白茯苓各10g,姜片5g,料酒10g,精盐适量,香菜段少许。

做法:乌鸡放入冷水中,烧开,焯去血沫;中药洗净,放入鸡腹中,用线缝好口。把乌鸡放人砂锅内,加入姜片、料酒和适量水,烧开后用小火炖约1小时,放精盐再炖约20分钟至材料熟烂,撒上香菜段即可。

功效:乌鸡舒经活血、调节内分泌等功效,对老年女性大有益处。天麻、川芎、茯苓对神经衰弱的头昏、头痛、失眠等,均有辅助治疗之效,既能平肝熄风止痛,又能滋养镇静安神,与乌鸡等配合,补虚作用颇为明显。

天麻蒸鲤鱼

原料:天麻30g,川芎、茯苓各10g,鲜鲤鱼1条(1500g),清汤、调料各适量。

做法:将鲜鲤鱼去鳞、鳃和内脏,洗净;将川芎、茯苓切成大片,用第二次米泔水泡;再将天麻放人泡过川芎、茯苓等的米泔水中浸泡4-6小时,捞出天麻置米饭上蒸透,切成片待用。将天麻片放人鱼头和鱼腹部内,置盘中,然后放人葱、生姜,加入适当清水后,上笼蒸约30分钟,蒸好后,拣去葱和生姜;另用水淀粉、清汤、白糖、食盐、味精、胡椒粉、香油烧开,勾芡,浇在天麻鱼上即成。

功效:降压去湿,祛风强肾。适于高血压患者。

山药鱼片

原料:鱼肉片400-600g,山药20-30g,青萝卜200g,葱丝、姜丝、胡椒粉、精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山药去皮洗净压成细末;鱼肉片放人碗中加适量淀粉、精盐,打入1-2个鸡蛋,拌匀后腌约20分钟,投入热油中炸熟;锅中留少许油,烧热后加入葱丝、姜丝,拌炒片刻,加适量水,烧开后加入山药末、炸熟的鱼片、青萝卜丝、精盐,用小火炖约20分钟,加胡椒粉和味精调味即成。

功效:防治性功能衰退。

地肤子蒸鱼

原料:海鱼500g.地肤子10g,橘子2个,海带丝、精盐、酱油、味精、水淀粉各适量。

做法:将海鱼洗净后,斜划数刀,用少许精盐涂抹好;地肤子加适量水小火煎煮30分钟,用纱布滤取药液,再加水煎煮20分钟,滤取药液,然后将两次滤取的药液一起倒人锅内,加人海带丝、精盐、酱油、桔子皮丝再用少许水淀粉勾芡,煮至汤粘稠;将腌好的鱼放人蒸碗中,加上葱、浓汤、姜丝蒸熟即成。

功效:增强性功能,防治早衰。

莲藕猪脊髓汤

原料:连骨猪脊髓500g,莲藕250g,葱段、姜片、料酒、精盐各适量。

做法:将莲藕洗净,切成厚片;猪脊髓洗净,入沸水中氽烫后捞出,沥干水分。将猪脊髓与藕片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放入葱段、姜片和料酒,用大火烧开后转用小火慢炖约150分钟至熟,捞去葱段、姜片加入精盐调味即可。

功效:滋阴补髓。适用于陈旧性腰肌劳损所导致的腰痛、腰膝酸软、四肢乏力等症的辅助食疗。

牛肉红枣汤

原料:牛肉250g,红枣20g,精盐、料酒、姜片、味精各适量。

做法:牛肉洗净切小块;红枣洗净。将牛肉块,红枣同人砂锅,加清水适量,放人料酒、姜片,炖至牛肉熟烂,加入精盐和味精调味即可。

功效:补中益气。

银耳罗汉果煲鸡汤

原料:银耳40g,鸡1只,罗汉果4个,南杏少许,红萝卜200g,姜2片,盐适量。

做法:将银耳洗净,用清水浸透;鸡剥好,去内脏,焯水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红萝卜去皮,切厚块。加适量清水人汤煲煲开后,放入鸡、罗汉果、南杏、银耳、红萝卜及姜,煲开后,改用慢火继续煲约3小时左右,加入调味料调味即可饮用。

功效:增强体质,延年益寿。

篇8:冬至微信公众号文章素材

我们先要了解如何把握“冬至一阳生”的法则。在这个十二辟卦中,一阳初生之处最为重要。

宋朝五大儒之一的邵康节(邵雍),他是研究《易经》的专家,他的成就是跨越时代的。他把易学整理出来一套法则,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后面的人到现在为止,能够真正超越邵康节的还没有。讲到“冬至一阳生”的道理,他的见解后来的修道人没有不用的。他的名句是:

冬至子之半 天心无改移

一阳初动处 万物未生时

这个也是“冬至一阳生”的原理,是《易经》最高也是最基础的原理。冬至是子月(阴历十一月)下半的气,子月是复卦,一阳来复的意思。此时天地间阴极阳生,开始了一阳。运用到人的生命上,就是子时,从夜里十一点到次晨一时。所谓正子时正好是十二点整,正子时是子时的中间。他说“冬至子之半”,在每天时间上来说,十二点是子时一半,上一半的子时属于当天夜里,下一半的子时是次日零分开始。

邵康节说“冬至子之半”,冬至是子月一半的时候,宇宙万物到了一个不属于动态也不是静态的时刻。“天心无改移”,平稳极了,这中间是真空状态。这真空的状态是一阳之气初动之先,也就是“万物未生时”。所以佛家讲修到无念,真正空了,才是阳气来之前的境界。

邵康节这一句“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道家所谓天心就是佛学讲的无念真如这个境界。这个时候天心叫做“天心正运”,运就是运动的意思,就是这一刹那之间,指南针刚停在那里,对着南北极最准的这一刹那。

所以有些算命看风水地理的,要想懂天心正运就很难了,那是极微之间,刹那之间。所以天心也就是佛家讲明心见性那个阶段,是万缘放下一念不生时。“天心无改移”,这个时候,阳气将要发动,道家叫无阴阳之地,不阴也不阳。也就是佛家讲非空非有,即空即有,所谓止的道理。

我们懂了 “天心无改移”,就懂得阳气真发动的状况。 当一个人睡觉打鼾时,实际上没有真睡着,脑子还有思想; 当他真正睡着时,原本吸啊呼啊,忽然有一个短暂的不呼也不吸了,动都不动,那是真睡着了。等一下他又吸气了,身体也动一下。

所以懂得佛家禅定修止息的,就知道息的境界就是不呼也不吸。在密宗或瑜珈术就叫做宝瓶气,停止了呼吸。这个境界配合心理的“天心无改移”,到了呼吸真正不来不往的时候,思想心念绝对没有了,这个是空灵,要从这个地方起步修道。

——摘自南怀瑾《我说参同契》上册

所谓复卦,我国古人即知道,地球的外面,是太阳,月亮,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围绕,月亮本身不会发光,是借太阳的光反射而亮的,而且知道月亮半圆时,另一半是在黑影中,并不等到近世用仪器或太空人爬上去才知道的,而且知道各星球都有放射能量的功能,而地球一方面在吸收其他星球放射的功能,同时它本身也在放射其能,和其他星球的功能相互影响;这些理论在古书上都有记载,可知我国古人对宇宙的科学,非常了解。

地球吸收太阳和宇宙的功能原是这样的:夏至一阴生以后,开始渐渐吸收宇宙的功能,一直到冬至吸到地心,在古代是说阳气下降到地心,到了冬至才开始渐渐外放。古人并说阳气从地球放射到高空的时候,可到达九万六千多丈,这不能说我们的古人不科学。

几千年前,他们就知道地球的放射功能,到太空的其他星球,有一个界限,也就是现代所称的游离电子层那个界限。地球到了冬天把阳能——现在可称作太阳的放射能吸到地心去。我们从井水的情形就可以知道,夏天的井水是凉的,冬天的井水是温的,就是因为地下有阳气。

所以我们中国人吃东西,也是依照宇宙的法则来的,冬天可以吃冰淇淋,吃大凉的东西也没有关系,因为胃的阳能内敛,夏天外面热得很,而阳能向外放射,里面是空的、是寒的,所以不吃冷的,因此中国人以前空腹不吃水果,饭后也不吃水果,一冷一热,慢慢易出毛病,现在却学西方了,饭后吃水果,反认为科学。

到了十一月,阳气重新生起来。中国人冬至进补,就是这个道理,因为这时消化力特别强,补品吃进去,营养容易吸收,同地球的道理一样,所以冬至一阳生,是十一月开始,卦象是复卦,上面都是阴爻,代表寒冷,一阳生,从地底的功能发生来的。

古书上说:“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那么阳是什么?它是说明地球的物理,这是其中之一。《易经》包括的学问太多了,如学医,先要把《易经》研究透,因为人体的内部也有一阳生,有些年纪大的,或者比较衰弱的,不必害怕,因为人随时有一阳生的现象,只要把握住这初生的一阳,适当调摄,就对健康有益。

像有些人睡不着,好像是失眠,其实是体能消耗到要恢复以前,可能精神非常旺,不想睡,要注意,这不是阳气而是阴气,和地球物理一样,但过了这个阶段,非常想睡,会大睡,那就是一阳生的现象,这就是复卦。

篇9:冬至微信文章

《四逆汤》是用来排除体内寒邪的。寒邪排除了,才能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才谈得上养生。所以我们称四逆汤这叫做“排病四逆汤”我们要养阳,潜阳,引阳归根的方法是要用一些沉降的中药,就是药师法门里面养阳气,然后让阳气能够潜阳归根的一个方法,也就是《四逆汤》,把四逆汤的基础方(附子、干姜、甘草)加入了龙骨、牡蛎、山萸肉和白芍达到阴阳平衡,真正做到了潜阳归根,在我们国家不管南方、北方,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都可以用《四逆汤》作为保健的东西,《伤寒论》里面,最能够对阳气提供帮助的就是“四逆汤”,少量的长期服用,这样可以消除你长期积累的“六淫外邪”,以及内生的一些个寒邪;可以调整你的元阳,使其不受损伤;可以延年益寿。药师法门里面养阳气,然后让阳气能够潜阳归根的一个方法,也就是《四逆汤》

《四逆汤》配方:

制附片10克(先煎一个小时)

炙甘草10克

干姜10克

龙骨粉30克

牡蛎粉30克

山萸肉30克

白芍20克

黄豆(适量)

篇10:冬至微信文章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殷周时期,规定冬至前一天为岁终之日,冬至节相当于春节。后来实施夏历。但冬至一直排在24个节气的首位,称之为“亚岁”。

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也往往出现在冬至。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一候蚯蚓结

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

二候麋角解

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

三候水泉动

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冬至祝福微信

冬至推送文章素材

端午节微信文章

冬至祝福语大全微信

微信冬至节气祝福语

优美清明节微信文章

元宵节微信祝福文章

微信文章的范文

万圣节微信推送文章

冬至节微信朋友圈祝福语

冬至微信文章素材(推荐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冬至微信文章素材,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