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青蛙游戏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是的我饿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数青蛙游戏(共含9篇),欢迎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是的我饿”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数青蛙游戏

篇1:数青蛙游戏

数青蛙

游戏规则:口诀“N只青蛙跳进水中N个扑通”,从座中任何一人开始,每人念两 字,依次“一只”“青蛙”“跳进”“水中”“扑通”“两只”“青蛙”循环下去,有几只青蛙就扑通几声,到了九只的时候可以重新开始。说错或者跟不上 节奏者受罚,很简单的游戏,就是有人对不上记不住反应慢。

心口不一007

第一个人叫“0”和一个在座者的名字,被叫的再叫“0”和另一个在座者的名字,第二个被叫者叫“7”和第三个被叫者的名字,一旦听到第三个被叫者的名字 后,他左右的两个人要在最短时间内做出反应,可以挥挥手或模拟抚摩第三个被叫者,让他带点儿众星拱月的自豪感。

反应慢的人只能服输。之所以说它“心口不 一”,因为最后那一关要考验的其实并不是被叫者,而是被叫者身边的两个人。

至于过程中任何人有什么不恰当的举动,都应判作错误而惩罚他们。游戏的最大乐趣 除了最后那一关,还有过程中的互相叫嚷,气氛相当热烈,牵涉面也相当广。更有上海话的“7”和“吃”很是相像,第三个被叫者时常得忍受一些虚拟的咬啮。

另外一种说法:007 “0”“0”“7”“pia~”“啊!”边说边点个别人,被“pia”的人,他的相邻两个人要喊“啊”同时举起双手说错做错受罚。

再另外一种:由开始一人发音“0”随声任指一人,那人随即亦发音“0”再任指另外一人,第三个人则发音“7”,随声用手指作开枪状任指一人,“中枪“者不发音不作任何动作,但“中枪“者旁边左右两人则要发“啊”的声音,而扬手作投降状,出错者饮!

篇2:数青蛙游戏作文

今天的作文课,我们玩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游戏叫“数青蛙”。

数青蛙的游戏是这样玩的。“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青蛙,四条腿……”以此类推。在一分钟内,看看谁数的多,而且,还要数得快。

池老师先叫我们先自由练习一分钟,能数几个。我盯着黑板数,数啊数。数到了第三个的时候就卡住了。我绞尽脑汗还是想不出来。我眼睛一转,终于想出来了呀!我又接着数,四只青蛙……五只青蛙。我刚刚数第五只青蛙的时候。“时间到”老师喊道。这时,汤奇锦说:“我数了八个”。陈光杖叫道:“我跟你一样是八个”。同学都没超过他们的了。老师说:“你们俩个比赛,看谁数得多。汤奇锦先数。结果数了七个。接着陈光杖开始数了。结果他数了六个,不如人意。

原来,他们都没有找到窍门。老师说:“用二倍法试试看吧”!

老师又叫我们同桌比赛。我用了老师用的二倍法,果然快了一点。一下子就数到了七个。我的同桌数到了九个比我了两个。

数青蛙这个游戏,心要静,专注数数,才会数得多。我想:数数原来也有窍门的,找到窍门,就会数得又快又对。

篇3:数青蛙游戏作文

“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我们进行了一次数青蛙游戏,大家吵吵囔囔,可热闹了。

唐老师选了第一组:何飞翰、潇泓羽。第二组:周琳钧、李嘉乐。一场比赛就开始了,第一组自信满满,稳操胜券的摸样。第二组看是沉着冷静,不把活跃分了何飞翰放在眼里。

首先上场的是何飞翰,他不慌不忙地数了起来,每数一只青蛙都会吞一下口水,不时点一下头,我们为何飞翰捏了一把冷汗,个个心里七上八下,想:哪组会赢呢?他数到12只时,再也数不下去了,只好放弃了。蒲泓羽连忙走过来,望一下天花板,并附上一声“e”,真是“举头望天花板,低头数青蛙。我们大声给他喊加油,加油声此起彼伏,最后第一组获得了16只的好成绩。

第二组上场了,李嘉乐面带微笑,口齿伶俐地背了起来,但还有点害羞,几个“小猪头”小些翼翼地蹲在他前面,我们便大笑不已。他数到4只时,一不小心说错了,便垂头丧气地回到座位上。周琳钧赶紧接了上去,他表情严肃,生怕输在自己的口中。我紧张得不得了,生怕他们会输,但最后,还是只数了9只,我们为第一组感到开心,但第二组也不要灰心,这已是很好的成绩了。

数青蛙这个游戏既锻炼了口才,又训练了我们的反应能力。

篇4:有趣的游戏作文400字——我爱玩“数青蛙”游戏

“嘻嘻嘻,哈哈哈!”从教室里传出一阵阵笑声,他们在干什么呀?

原来我们在玩一种游戏,叫“三毛添加记”。先找一位同学画一个“光头人,再找另一位同学,让他戴上眼罩,原地转5圈,然后给那个“光头人”加上三根头发,看谁画得最好。比赛还没开始,同学们个个都已经摩拳擦掌,大家都想上去一展身手。

游戏开始了,只见王致远同学大步流星地走向讲台,大叫一声:“就让我给他添上三根帅气的头发。”只见他信心十足地带上眼罩,飞快地转了起来,一圈、两圈五圈到了,可是威风凛凛的王致远已经变了样。他就像一个喝醉了酒的醉汉,摇摇晃晃,好像只要轻轻地碰一下,就会摔倒。讲台上,王致远正像僵尸一样,伸直了手乱摸着。他一会儿往左转,一会儿往右转,可就是摸不到黑板。“哈哈哈!”同学们纷纷大笑起来,笑声震天,屋顶似乎都要被掀起来了。可怜的王致远终于摸到了黑板,开始画了起来。顿时,教室里安静了下来,所有的人都盯着他,看他还能出什么洋相。可就在这时,他的第六感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他在离那个“光头人”很远的地方画上了三搓儿头发,心急的他,急忙把眼罩拿下来一看,哎呀!不好,那三根头发飞走了。“哈哈哈!”同学们又开始笑了。欢快的笑声像燎原的草般传遍了整个教室。

这次游戏在我们的笑声中结束了,也使我明白了:我们要保护好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失去了它,我们画三根头发,都是那么困难。

篇5: 大班儿歌--数青蛙

大班儿歌--数青蛙

设计单位:济南市槐荫区实验幼儿园

设计思路:通过这节课能够培养幼儿的观察意识和动脑思考的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其次让幼儿学习正确运用量词

活动目标:

1. 通过学习,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计数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快速反应能力。

3. 学习运用量词:一只、一张、四条腿

活动准备:课件、青蛙头饰、响板

活动过程:

1. 律动:小蜻蜓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个益虫小客人,你们猜猜他是谁?幼儿猜

师:我们现在来看大屏幕,看看他究竟是谁?(大屏幕显示青蛙)

2. 与幼儿一起分析青蛙的样子(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

师:这只青蛙真可爱呀,还穿着漂亮的小衣服呢,谁能描述一下他长的什么样子啊?

3. 利用课件逐步增加青蛙的数量,让幼儿学会正确运用量词

4. 分析儿歌内容,根据内容出示相应的课件图片

.师:我们的'青蛙小客人肚子饿了,你们想用什么来招待他呀?一定是他最喜欢的才行呢!――青蛙捉害虫不怕累(图片:青蛙捉虫)

师:你们看这只小青蛙吃饱了多么美啊!(图片:青蛙吃饱摸肚子)小青蛙吃饱了要去运动运动了,你们知道他要干什么去吗?――游泳姿势多么美(图片:青蛙游泳)

5. 教授儿歌

今天我们班来了这么多的青蛙,我们一起来听儿歌《数青蛙》好不好?

幼儿学习儿歌。

师:老师有一种新方法来念这首儿歌,小朋友你们仔细听刘老师跟刚才念的有什么不同。

教师拿响板打快节奏念儿歌

师:你们发现有什么不同了吗? 幼儿答

师:这个方法好玩吗?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6. 续编儿歌

a.请出幼儿扮青蛙,其余幼儿念儿歌

b.幼儿讨论续编

师:哇!你们看我们班又来了一只青蛙,现在有四只青蛙了! 小朋友你们现在自己数一数他们一共有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

师:小朋友我们现在看大屏幕,看看正确答案是什么?

师:小朋友你们现在想想来了四只青蛙,这儿歌该怎么编呢?

幼儿讨论续编

7. 幼儿随音乐学青蛙跳回家

师:小青蛙现在要回家喝水了,我们一起来扮小青蛙回家喝水吧(音乐起)

篇6:《数青蛙》优秀教案

设计思路:

通过这节课能够培养幼儿的观察意识和动脑思考的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其次让幼儿学习正确运用量词。

活动目标:

1. 通过学习,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计数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快速反应能力。

3. 学习运用量词:一只、一张、四条腿。

4.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青蛙头饰、响板

活动过程:

1. 律动:小蜻蜓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个益虫小客人,你们猜猜他是谁?幼儿猜

师:我们现在来看大屏幕,看看他究竟是谁?(大屏幕显示青蛙)

2. 与幼儿一起分析青蛙的样子(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

师:这只青蛙真可爱呀,还穿着漂亮的小衣服呢,谁能描述一下他长的什么样子啊?

3. 利用课件逐步增加青蛙的数量,让幼儿学会正确运用量词

4. 分析儿歌内容,根据内容出示相应的课件图片 师:我们的青蛙小客人肚子饿了,你们想用什么来招待他呀?一定是他最喜欢的才行呢!DD青蛙捉害虫不怕累(图片:青蛙捉虫)

师:你们看这只小青蛙吃饱了多么美啊!(图片:青蛙吃饱摸肚子)小青蛙吃饱了要去运动运动了,你们知道他要干什么去吗?DD游泳姿势多么美(图片:青蛙游泳)

5. 教授儿歌 今天我们班来了这么多的青蛙,我们一起来听儿歌《数青蛙》好不好? 幼儿学习儿歌。

师:老师有一种新方法来念这首儿歌,小朋友你们仔细听刘老师跟刚才念的有什么不同。 教师拿响板打快节奏念儿歌

师:你们发现有什么不同了吗? 幼儿答

师:这个方法好玩吗?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6. 续编儿歌

a.请出幼儿扮青蛙,其余幼儿念儿歌

b.幼儿讨论续编

师:哇!你们看我们班又来了一只青蛙,现在有四只青蛙了! 小朋友你们现在自己数一数他们一共有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

师:小朋友我们现在看大屏幕,看看正确答案是什么?

师:小朋友你们现在想想来了四只青蛙,这儿歌该怎么编呢?

幼儿讨论续编

7. 幼儿随音乐学青蛙跳回家

师:小青蛙现在要回家喝水了,我们一起来扮小青蛙回家喝水吧(音乐起)

篇7:《数青蛙》优秀教案

一、活动目标

1、学习图片和字卡的对应摆放,初步建立图画和文字符号的对应关系。

2、阅读时神情专注地关注画面,对画面内容感兴趣

3、在操作中感受自信和成功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三、活动过程

1、谜语引出青蛙

2、巩固对故事和字词的认识

(1)复习故事《数青蛙》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提示:轻轻的翻开封面一页一页地往下看,幼儿手口一致点读

师:老师发现了一个秘密,有好几个字宝宝一直在和我们做游戏,在每一页都会出来和大家见面哦!大家一起边读边找找看!

(2)、集体读课文

师:发现是哪几个字宝宝了吗?

3、师根据提问操作PPT,帮助幼儿理解掌故图片和字卡的对应摆放。

(1)幼儿观看PPT,初步建立图画和文字符号的对应关系

师:图片上有几只青蛙啊?(1只)

师:一只青蛙几张嘴?(1张)几只眼睛、几条腿?以此类推

(2)幼儿动手操作。

①幼儿操作,师巡回辅导

②请个别幼儿拿着卡片上来数青蛙

师:请大家回到教室找1个好朋友,一个小朋友出示图片,另一个小朋友根据青蛙的数量放数字,并把卡片做成一本书来读一读。

篇8:数游戏作文

“你又输了!你又输了!”这声音一声又一声地传了出来,我一次次被罚站,又一次次地回到了游戏。

你们想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吗?请听我一一道来。

今天,我们玩了一个游戏,名字叫“数字陷阱”。游戏规则是:从1到100的数字,从第一个人开始依次报数,当报到3的倍数时,不能发出任何声音,只能拍手。如果犯规,就要被罚站,当另一个人罚站时,这个人就可以再上来。

游戏开始了,“1”“2”……刚开始还不错,可当报到“6”的时候,我又说了一遍“6”,还拍了一次手,自然是被淘汰出局了。我还一脸蒙圈呢!

游戏又开始了,我站在那里,心想一定会有人来罚站的。真是想什么来什么,我上来还不到30秒,第二个人就来代替我的“职位”了。

我又开开心心地上场了,可是还不到10秒,我又下去了。今天我是怎么了?我站在那里,感觉天好像塌下来了一样,我把头转过去背对大家,不想再上场,因为我大概已经知道,我上去后可能还会再下来的。

后来,果然我再次上场后又下来了,我在那儿心想:不行,我要干扰他们!说干就干,当第三个人要接着报数时,我在他旁边说别的数字,他一不小心中了我的招,犯规下去了。

游戏结束了,因为我被罚的次数最多,所以我是“第一名”,现在想想,还很羞。

【数游戏作文(9篇)】

篇9:猜数游戏

教学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帮助学生掌握有关“6”和“7”的加减法.

2.在游戏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积极交流、积极思考,并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能力.

3.在游戏活动中,使学生不断积累经验,发展他们的数感.

教学重点

掌握“6”和“7”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师生进行猜数游戏

(一)猜数“2”或“4”

1.教师谈话:我们一起玩一个猜数游戏好不好?(教师出示一个磁珠,让学生看看它的大小)猜一猜老师的两只手里一共抓了几个这样的磁珠?

2.学生猜数,并说出简单的理由.

3.教师提问:

(1)老师的手里到底有几个磁珠哪?想不想知道?

(2)看看老师的左手有几个?(教师把左手的4个磁珠贴在黑板上)

(3)右手哪?(教师把右手的2个磁珠贴在黑板上)

(4)有谁猜对了?你怎么知道一共有6个磁珠呀?

(左手有4个磁珠,右手有2个磁珠,合起来一共有6个.)

(5)你能用数学算式表示吗?

2+4=6    4+2=6

4.教师谈话:还想不想再玩一次?我们还用这6个磁珠,(教师把这六个磁珠摘下,重新握在手里)老师的两只手里都有磁珠,如果告诉你一只手里有几个,你能猜出另一只手里有几个吗?(教师按照学生的意愿出示一只手中的磁珠的数量2或4)谁能猜出我的另一只手中有几个?

5.教师提问:

(1)你猜对了吗?你怎么那么肯定你猜对了?

一共有6个磁珠,老师左手有2个,右手一定有4个.

(2)能把你的想法用数学算式表示出来吗?

2+4=6    4+2=6    6-2=4    6-4=2

6.小结:你们猜得有理有据,所以都猜对了,快为你们的胜利鼓鼓掌吧!

(二)猜数“3”

1.我们还用这6个小磁珠,换个玩法好不好?(教师用手捂住3个)猜猜老师用手捂住了几个?

2.你能用数学算式表示吗?3+3=6    6-3=3

(三)猜数“1”和“5”

1.还是这6个磁珠,谁愿意当小老师带大家玩一玩,(教师悄悄地引导请上来的学生捂住1个)猜一猜他捂上了几个?

1+5=6    5+1=6    6-1=5    6-5=1

2.你们是不是都很想玩猜数游戏?那同桌的两位小朋友就来一次猜数大赛好不好?

二、活动二:生生进行“猜数游戏”

(一)教师谈话:同学们从学具盒里数出7个小珠子,看谁数得快!

(二)教师说明游戏规则

一个同学捂,另一个同学猜,并说出算式.如果猜和算式都说对了,就可以从学具盒里拿出一个小珠子,放在盒盖中,表示得一分.比赛结束时,谁得的小珠子多,谁就获得了胜利.

(三)小组活动.

(四)你们俩是怎样玩猜数游戏的,结果怎样?

0+7=7   7+0=7   7-0=7   7-7=0

1+6=7   6+1=7   7-1=6   7-6=1

2+5=7   5+2=7   7-2=5   7-5=2

3+4=7   4+3=7   7-3=4   7-4=3

(五)小结

我们一起玩了猜数游戏,玩得高兴不高兴?我们今天又结识了许多算式朋友!这些朋友可以帮助我们做许多事,信不信?

三、活动三:口算抢答

3+4=   7-4=   7-3=   7-5=   1+6=   2+5=

6-3=   7-1=   7-7=   4+2=   3+3=   1+5=

四、活动四:找朋友

(一)出示图片:连一连

(二)教师提问:看一看,谁看明白了?(把加起来和是7的数连起来.)

说明:学生在连一连的'时候,可能是把两个数相连,有可能是把三个数相连,只要加起来和是7就是正确.

五、活动五:小老鼠背土豆

(一)出示图片:老鼠背土豆

有一天夜里,一只小老鼠实在太饿了,他就到土豆地里偷土豆,你们看他来了.可能会有什么情况发生哪?

(二)学生自编故事

你们能把自己编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吗?

(三)能根据他们编的数学故事列出数学算式吗?

0+7=7  7+0=7  7-0=7  7-7=0

1+6=7  6+1=7  7-1=6  7-6=1

2+5=7  5+2=7  7-2=5  7-5=2

3+4=7  4+3=7  7-3=4  7-4=3

(四)小结:看到你们这么聪明、能干,小老鼠自己却不劳动,偷东西吃,心里非常难过,他表示以后一定改邪归正,自食其力.

教案点评

本节课最大的特点就是数学游戏贯彻于课堂教学活动中,它好比强大的磁场,最大限度的激发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着孩子们主动地参与。

“小老鼠背土豆”这一活动,极具开放性。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编数学故事,针对数学故事中的不同情节,列出相应的数学算式,并说明含义。这样一道题变成了一组题,克服了僵化的只看表面现象的思维弱点,使不同的学生的思维受到了熏陶和感染,从质上有了一次飞跃,养成了全面的、合理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逐渐形成了良好的思维品质。

探究活动

夺金牌

游戏目的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竞争意识及集体观念.

游戏规则

1.由教师或学生将比赛题目写在一块黑板上,并在最上面放上精制的金牌.

2.比赛分两组同时进行,每组10人参赛,一组做上边10题,另一组做下边10题,一

人做一题.

3.两组都从塔底开始做,一直到塔顶.

4.学生做题时能口算的可直接写得数.后面的同学如发现前一位同学计算错误,允许先订正,再算自己该做的题.

5.算得快且正确率高者得金牌.

注意事项

1.此游戏宜安排在新知系统认识之后,比赛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编制,还可以让参赛的学生互相出题.

2.为公平合理,一轮比赛后,可交换比赛题目再赛一次,以两次的总分决胜负.

数数字游戏作文

填数游戏 教学反思

《猜数游戏》优秀教案设计

幼儿体育游戏青蛙搬家教案

小学数学《猜数游戏》说课稿

《小青蛙捉害虫》小班体育游戏教案

教案青蛙

青蛙教案

青蛙教学设计

寓言故事《青蛙大夫》

数青蛙游戏(整理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数青蛙游戏,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