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二政治上下册必考的知识点(共含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温8馨家园”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1.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与思考。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2.哲学的含义: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追求智慧。哲学给人带来智慧,使人聪明。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具体科学推动哲学的发展。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意识物质的关系)一是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划分唯物与唯心的标准)二是思维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
5.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为具体物质形态(金木水火土)②近代形而上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原子,在历史观上犯了唯心主义错误③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强大的思想武器。
唯心主义①主观唯心:把主观精神夸大为本原(目的意识感觉经验)②客观唯心:把客观精神看做本原(上帝理念绝对精神)
6.哲学上两个对子: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辩证法&形而上学
7.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思想精华,它们反映了时代人物和客观要求,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
8.马哲:产生: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自然科学基础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进化论。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基本特征:第一次实现了科学基础上的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第一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y
1、依法行政的含义: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2、政府为什么坚持依法行政?
(1)必要性: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重要性:①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②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增强政府③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利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④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3)具体要求: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3、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的措施:
①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②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
③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利的行政管理体制。
4、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1)为什么?
必要性:权力是把双刃剑。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重要性: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
①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防止和减少工作失误;
②才能防止权力滥用,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
③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确决策;
④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从而建立起一个有和公信力的政府。
(2)怎么办?
①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②依靠行政监督体系
1、我国的国家性质
1、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国家性质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是什么?
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3、在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哪些特点?
广泛性(表现在:民主主体和民主权利的广泛性);
真实性(表现在:有制度、有法律、物质保障和人民利益日益充分实现上)
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2、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1、(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政治权利(2)政治自由(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
(3)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
政治性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3)遵守宪法和法律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2、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或者公民正确对待政治权利和义务)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A、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B、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C、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EG、网络民主一方面促进了政府与公民的活动,另一方面导致网络谣言四起,谈谈你对网络民主的认识
积极:
①政府与公民的互动,体现了政府在积极转变职能,努力打造服务型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
②有利于促进决策科学民主和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③体现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有言论自由和监督权。
消极:
①公民行使权利的同时要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
②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③在行使权力的同时不得干扰正常公务活动;
④有序参与民主政治
3、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1、民主选举: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
我国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
EG我国为什么以及如何行使选举权、被选举权
为什么:
1.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代表人民群众直接行使国家权利。
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享有广泛和真实的民主权利。
3.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社会的基础、标志。
4.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的热情,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如何做:
1.公民要不断提高自身参与政治生活的素质和能力。
2.政府要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
2、民主决策
(1)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2)通过专家咨询制度
(3)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4)通过社会听证会制度
意义: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公民享有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3、民主管理——我国的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
是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我国发展基层民主的重要意义
①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②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③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④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作。
⑤有利于调动公民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型。
⑥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和谐社会。
4、民主监督
(1)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有:
①信访举报制度。②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③舆论监督制度。④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如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
(2)公民要负责地行使民主监督权力:
A.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
B.要负责地实行民主监督,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3)意义:
(1)有利于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
(2)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3)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4)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5、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1、是什么:有序的政治参与就是合法的政治参与,
一方面,公民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另一方面,公民政治诉求的表达,应当通过正常的渠道和途径进行。
2、为什么(为什么要依法有序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
(1)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创新民主形式,
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3)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4)有利于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政治素养和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5)有利于党和国家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6)有利于促进政府机关的廉政建设,使公民形成更为健康积极的政治态度、政治情感。
3、怎么办(如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1)遵循法律、规则、程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2)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3)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5)提高政治素养。
1、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2、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3、.维护世界和平将给各国经济发展和其它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
4、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认识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5、世界人民面临着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的艰巨任务。
发展问题
6、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7、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
8、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
9、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10、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
11、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贫困和落后是国际局势动荡不安的重要因素。
建立国际新秩序
12、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13、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必要性:必须坚决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而且这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这对于每个国家来说,都是维系其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外部条件。
14、内容:
1)要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
2)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
3)保障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
4)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
15、各国应做到以下几点:
1)政治上互相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2)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进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
3)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4)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推进世界和平稳定;
5)环境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辨析: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越快,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就越大
(1)、这个观点是不科学的。
(2)、一个国家能否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对外政策,而一个国家对外政策是由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并不是由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决定的。
(3)、经济繁荣,且致力于维护世界与发展,不称霸的国家,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才更大。
(4)、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阻碍。这些国家,经济发展越快,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威胁越大。
如何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应以世界各国共同利益为基础,有赖于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同时,还有赖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和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