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高中化学必考知识点(共含4篇),希望大家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叉车厘子的刺猬”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金属氧化物公式总结
1、低价态的还原性:
6feo+o2===2fe3o4
feo+4hno3===fe(no3)3+no2+2h2o
2、氧化性:
na2o2+2na===2na2o
(此反应用于制备na2o)
mgo,al2o3几乎没有氧化性,很难被还原为mg,al.一般通过电解制mg和al.
fe2o3+3h2===2fe+3h2o (制还原铁粉)
fe3o4+4h2===3fe+4h2o
3、与水的作用:
na2o+h2o===2naoh
2na2o2+2h2o===4naoh+o2
(此反应分两步:na2o2+2h2o===2naoh+h2o2 ;
2h2o2===2h2o+o2. h2o2的制备可利用类似的反应:
bao2+h2so4(稀)===baso4+h2o2)
mgo+h2o===mg(oh)2 (缓慢反应)
4、与酸性物质的作用:
na2o+so3===na2so4
na2o+co2===na2co3
na2o+2hcl===2nacl+h2o
2na2o2+2co2===2na2co3+o2
na2o2+h2so4(冷,稀)===na2so4+h2o2
mgo+so3===mgso4
mgo+h2so4===mgso4+h2o
al2o3+3h2so4===al2(so4)3+3h2o
(al2o3是两性氧化物:
al2o3+2naoh===2naalo2+h2o)
feo+2hcl===fecl2+3h2o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g)===fe2s3+3h2o
fe3o4+8hcl===fecl2+2fecl3+4h2o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高考化学公式实验常见公式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BaCl2+Na2SO4=BaSO4↓+2NaC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CaCl2+Na2CO3=CaCO3↓+2NaCl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
4、木炭还原氧化铜:2CuO+C高温2Cu+CO2↑
5、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
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
7、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Na2O2
钠与氧气反应:4Na+O2=2Na2O
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10、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e+4H2O(g)=F3O4+4H2↑
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
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H2O=Ca(OH)2
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
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
16、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2NaOH=2NaAlO2+H2O
17、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3NaOH=Fe(OH)3↓+3NaCl
18、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SO4+2NaOH=Fe(OH)2↓+Na2SO4
19、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4Fe(OH)2+2H2O+O2=4Fe(OH)3
20、氢氧化铁加热分解:2Fe(OH)3△Fe2O3+3H2O↑
21、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Al2(SO4)3+6NH3?H2O=2Al(OH)3↓+3(NH3)2SO4
22、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OH)3+3HCl=AlCl3+3H2O
23、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
24、氢氧化铝加热分解:2Al(OH)3△Al2O3+3H2O
25、三氯化铁溶液与铁粉反应:2FeCl3+Fe=3FeCl2
26、氯化亚铁中通入氯气:2FeCl2+Cl2=2FeCl3
27、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4HF=SiF4+2H2O
硅单质与氢氟酸反应:Si+4HF=SiF4+2H2↑
28、二氧化硅与氧化钙高温反应:SiO2+CaO高温CaSiO3
29、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
30、往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
31、硅酸钠与盐酸反应:Na2SiO3+2HCl=2NaCl+H2SiO3↓
32、氯气与金属铁反应:2Fe+3Cl2点燃2FeCl3
33、氯气与金属铜反应:Cu+Cl2点燃CuCl2
34、氯气与金属钠反应:2Na+Cl2点燃2NaCl
35、氯气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
36、次氯酸光照分解:2HClO光照2HCl+O2↑
37、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
38、氯气与消石灰反应: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39、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HCl+AgNO3=AgCl↓+HNO3
40、漂长期置露在空气中:Ca(ClO)2+H2O+CO2=CaCO3↓+2HClO
41、二氧化硫与水反应:SO2+H2O≈H2SO3
42、氮气与氧气在放电下反应:N2+O2放电2NO
43、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2NO+O2=2NO2
44、二氧化氮与水反应:3NO2+H2O=2HNO3+NO
45、二氧化硫与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2SO2+O2催化剂2SO3
46、三氧化硫与水反应:SO3+H2O=H2SO4
47、浓硫酸与铜反应:Cu+2H2SO4(浓)△CuSO4+2H2O+SO2↑
48、浓硫酸与木炭反应:C+2H2SO4(浓)△CO2↑+2SO2↑+2H2O
48、浓硫酸与木炭反应:C+2H2SO4(浓)△CO2↑+2SO2↑+2H2O
49、浓硝酸与铜反应:Cu+4HNO3(浓)=Cu(NO3)2+2H2O+2NO2↑
50、稀硝酸与铜反应:3Cu+8HNO3(稀)△3Cu(NO3)2+4H2O+2NO↑
51、氨水受热分解:NH3?H2O△NH3↑+H2O
52、氨气与氯化氢反应:NH3+HCl=NH4Cl
53、氯化铵受热分解:NH4Cl△NH3↑+HCl↑
54、碳酸氢氨受热分解:NH4HCO3△NH3↑+H2O↑+CO2↑
55、硝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4NO3+NaOH△NH3↑+NaNO3+H2O
56、氨气的实验室制取: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57、氯气与氢气反应:Cl2+H2点燃2HCl
58、硫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4)2SO4+2NaOH△2NH3↑+Na2SO4+2H2O
59、SO2+CaO=CaSO3
60、SO2+2NaOH=Na2SO3+H2O
61、SO2+Ca(OH)2=CaSO3↓+H2O
62、SO2+Cl2+2H2O=2HCl+H2SO4
63、SO2+2H2S=3S+2H2O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最易考离子方程式汇总
一、离子反应常见类型:
1、复分解型离子反应:例:Ag++Cl-=AgCl↓2H++CO32- =CO2↑+H2O
2、置换反应型:例:Zn+2H+=Zn2++H2 ↑ Cl2+2I-=2Cl-+I2
3、盐类水解型:例:NH4++H2O==NH3·H2O+H+ CH3COO-+H2O ==CH3COOH+0H-
4、复杂的氧化还原型:例:MnO4-+5Fe2++8H+=5Fe3++Mn2++4H2O 另外还有生成物中有络合物时的离子反应等。
二、离子方程式书写规则:
1、只能将强电解质(指溶于水中的强电解质)写出离子形式,其它(包括难溶强电解质)一律写成分子形式。如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CaCO3+2H+=Ca2++CO2↑+H2O 因此熟记哪些物质是强电解质、哪些强电解质能溶于水是写好离子方程式的基础和关键。
2、不在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反应,不能书写离子方程式。如铜与浓H2SO4的反应,浓H2SO4与相应固体物质取HCI、HF、HNO3的反应,以及Ca(OH)2与NH4Cl制取NH3的反应。
3、碱性氧化物虽然是强电解质,但它只能用化学方程式写在离子方程式中。如CuO与盐酸的反应:CuO+2H+=Cu2++H2O
4、有酸式盐参加的离子反应,对于弱酸酸式根离子不能拆成H+和酸根阴离子(HSO4-除外)。 如NaHCO3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HCO3-+OH-=CO32-+H2O不能写成:H++OH-=H2O
5、书写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时,首先写好参加反应的离子,然后确定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再用观察配平并补齐其它物质即可;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时,先写好发生水解的离子,然后确定产物,再配平并补足水分子即可。
6、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定律,即离子方程式不仅要配平原子个数,还要配平离子电荷数和得失电子数。如在FeCl2溶液中通入Cl2,其离子方程式不能写成: Fe2++Cl2=Fe3++2Cl-,因反应前后电荷不守恒,应写成:2Fe2++Cl2=Fe3++2Cl-。
7、不能因约简离子方程式中局部系数而破坏整体的关系量。如稀H2SO4和Ba(OH)2溶液的反应,若写出为:Ba2++OH-+H++SO42-=BaSO4+H2O就是错误的,正确应为Ba2++2OH-+2H++SO42-=BaSO4↓+2H2O。
1、可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如下,但褪色的原因各自不同:烯、炔等不饱和烃(加成褪色)、苯酚(取代褪色)、乙醇、醛、甲酸、草酸、葡萄糖等(发生氧化褪色)、有机溶剂[CCl4、氯仿、溴苯、CS2(密度大于水),烃、苯、苯的同系物、酯(密度小于水)]发生了萃取而褪色。
2、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醛、甲酸、甲酸盐、甲酰铵(HCNH2O)、葡萄溏、果糖、麦芽糖,均可发生银镜反应。(也可同Cu(OH)2反应) 计算时的关系式一般为:—CHO —— 2Ag
注意:当银氨溶液足量时,甲醛的氧化特殊: HCHO —— 4Ag ↓ + H2CO3
反应式为:HCHO +4[Ag(NH3)2]OH = (NH4)2CO3 + 4Ag↓ + 6NH3 ↑+ 2H2O
3、胶体的聚沉方法:(1)加入电解质;(2)加入电性相反的胶体;(3)加热。
常见的胶体:液溶胶:Fe(OH)3、AgI、牛奶、豆浆、粥等;气溶胶:雾、云、烟等;固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等。
4、污染大气气体:SO2、CO、NO2、NO,其中SO2、NO2形成酸雨。
5、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食品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工业三废:废渣、废水、废气。
6、在室温(20C。)时溶解度在10克以上——易溶;大于1克的——可溶;小于1克的——微溶;小于0.01克的——难溶。
7、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地面淡水总量不到总水量的1%。当今世界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石油主要含C、H地元素。
8、生铁的含C量在:2%——4.3% 钢的含C量在:0.03%——2% 。粗盐:是NaCl中含有MgCl2和 CaCl2,因为MgCl2吸水,所以粗盐易潮解。浓HNO3在空气中形成白雾。固体NaOH在空气中易吸水形成溶液。
9、气体溶解度:在一定的压强和温度下,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气体的体积。
一、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
2. 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点燃====Na2O2
3. 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现象:①钠浮在水面上;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③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④伴有嗞嗞响声;⑤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
4.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5.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6.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7. 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NaOH+NaHCO3=Na2CO3+H2O
8. 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
二、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物理量关系
1. 物质的量n(mol)= N/N(A)
2. 物质的量n(mol)= m/M
3. 标准状况下气体物质的量n(mol)= V/V(m)
4. 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n(mol)=cV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
1、正四面体构型的分子一般键角是109°28‘,但是白磷(P4)不是,因为它是空心四面体,键角应为60°。
2、一般的物质中都含化学键,但是稀有气体中却不含任何化学键,只存在范德华力。
3、一般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但是铵盐却是离子化合物;一般含氧酸根的中心原子属于非金属,但是AlO2-、MnO4-等却是金属元素。
4、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但含共价键的化合物则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还可以是离子化合物,也可以是非金属单质。
5、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AlCl3是共价化合物。
6、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极性键(如NaOH),也可能含有非极性键(如Na2O2);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一定含有极性键,还可能含有非极性键(如H2O2)。
7、极性分子一定含有极性键,可能还含有非极性键(如H2O2);非极性分子中可能只含极性键(如甲烷),也可能只含非极性键(如氧气),也可能两者都有(如乙烯)。
8、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都是阳离子。如AlO2-、MnO4-等都是阴离子。
9、单质分子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如O3就是极性分子。
晶体结构
1、同主族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的熔沸点由上而下逐渐增大,但NH3、H2O、HF却例外,其熔沸点比下面的PH3、H2S、HCl大,原因是氢键的存在。
2、一般非金属氢化物常温下是气体(所以又叫气态氢化物),但水例外,常温下为液体。
3、金属晶体的熔点不一定都比分子晶体的高,例如水银和硫。
4、碱金属单质的密度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但钾的密度却小于钠的密度。
5、含有阳离子的晶体不一定是离子晶体,,也可能是金属晶体;但含有阴离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
6、一般原子晶体的熔沸点高于离子晶体,但也有例外,如氧化镁是离子晶体,但其熔点却高于原子晶体二氧化硅。
7、离子化合物一定属于离子晶体,而共价化合物却不一定是分子晶体。(如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
8、含有分子的晶体不一定是分子晶体。如硫酸铜晶体(CuSO4?5H2O)是离子晶体,但却含有水分子。
氧化还原反应
1、难失电子的物质,得电子不一定就容易。比如:稀有气体原子既不容易失电子也不容易得电子。
2、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强弱是指其得失电子的难易而不是多少(如Na能失一个电子,Al能失三个电子,但Na比Al还原性强)。
3、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4、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变成金属单质(如Fe3+被还原可生成Fe2+)。
5、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例如O2与O3的相互转化。
6、一般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氧化性越强,但是有些物质却不一定,如HClO4中氯为+7价,高于HClO中的+1价,但HClO4的氧化性却弱于HClO。因为物质的氧化性强弱不仅与化合价高低有关,而且与物质本身的稳定性有关。HClO4中氯元素化合价虽高,但其分子结构稳定,所以氧化性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