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秋分一候雷始收声意思什么(共含3篇),希望大家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池塘里的小石头”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秋分一候雷始收声指什么
”雷始收声“指的是秋分过去阳气转为阴气,因此雷声不再会出现,因为国人认为打雷在二月阳气最盛的时候开始,在八月份阴气上升的时候结束,雷因阳气发声,因而不再会打雷。
秋分是什么意思?
秋分,“分”即为“半”。秋分时,全球昼夜等长。秋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我国古籍《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便是说秋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还有说:”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意思是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
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正如人们常所说的那样,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但秋分之后的日降水量不会很大。此时,南、北方的田间耕作各有不同。在我国的华北地区有农谚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谚语中明确规定了该地区播种冬小麦的时间;而“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则反映出江南地区播种水稻的时间。此外,劳动人民对秋分节气的禁忌也总结成谚语,如“秋分只怕雷电闪,多来米价贵如何”。
秋季降温快的特点使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显得格外紧张。据考证,我国很早就以“秋分”作为耕种的标志了。汉末崔寔在《四民月令》中写到:“凡种大小麦得白露节可中薄田,秋分中中田,后十日中美田。”秋分,正是收获的大好时节。农民朋友们要及时抢收秋收作物,免遭受早霜冻和连阴雨的危害;还要适时早播冬作物,为来年丰产奠定基础。
送朋友的秋分问候语
1、秋风到来,气温降低,我对你的牵挂一直留在心间。秋雨滴滴作响,带去我的问候,只希望你能够健康无恙。
2、秋天景美,秋高气爽,秋花飘香,秋雨纷扬,美好浇灌人间,无限快乐任徜徉,祝你生活幸福。
3、朋友,秋分到了,希望秋风能够梳理你纷扰的心绪,美好常伴随在你身边;愿丝丝秋雨滋润你寂寞的心窝,让你的心情变得更加徜徉爽朗。我不在你身边的时候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
4、秋风吹来了我的祝福,秋叶染黄了我的思念,秋雨裹挟了我的问候,秋花零落了我的挂牵,片片秋叶飘零在秋的季节,句句关怀问候在你的身边。秋分时节,愿你人比花儿娇艳,心似晴空灿烂!
5、转眼夏季就离场,我还离你在远方。秋分秋分,美景映入心门。秋分到了,愿你赏秋分美景,开开心心福永依。祝秋分快乐!
6、秋风凉爽,身心舒畅;秋雨绵绵,滋润心田;秋景美美,情意深联,秋果丰盈了大地,秋风秋雨思念长,祝你秋分快乐!
立冬一候水始冰是什么意思
水已经能结成冰,水面初凝,未至于坚也。
立冬蔬菜农事
立冬后要及时做好大棚搭建工作。同时,做好大棚蔬菜管理,白天气温高时可在背风口揭膜通气,晚上要注意做好大棚密封工作。
华北及黄淮地区一定要在日平均气温下降到4℃左右,田间土壤夜冻昼消之时,抓紧时机浇好麦、菜及果园的冬水,以补充土壤水分不足,改善田间小气候环境,防止“旱助寒威”,减轻和避免冻害的发生。
江南及华南地区,及时开好田间“丰产沟”,搞好清沟排水,是防止冬季涝渍和冰冻危害的重要措施。
立冬气候特点
天文学上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按照气候学划分,我国要推迟20天左右才入冬。立冬时节,太阳已到达黄经225度,我们所处的北半球获得太阳的辐射量越来越少,但由于此时地表在下半年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能量,所以一般还不会太冷,但气温逐渐下降。在晴朗无风之时,常会出现风和日丽、温暖舒适的十月“小阳春”天气。
热带气旋 强弩之末
根据统计,平均每年11月份有2-3个热带气旋生成。尤其是西北太平洋上生成的气旋,还有可能发展到台风强度。近55年中,11月份有11个热带气旋在我国沿海登陆,登陆地点主要在台湾、广东和海南。如果当年中纬度盛行纬向环流,热带气旋比较活跃,如果中纬度盛行经向环流,也就是冷空气强,不容易有台风。
华南秋夏两季
立冬期间的华南北部,即便寒风扫过,气温会迅速回升,晴朗无风之时,常有“十月小阳春,无风暖融融”之说。这里往往12月才会进入冬季。
而在华南南部、台湾以及以南的海南岛等岛屿地区,11月尚未进入冬季。但11月的气温也不是很高,最高气温一般都在30℃以下。此外,也不排除受强冷空气的影响,出现强烈降温的情况,只不过近些年来较少出现。
入冬深秋 易有霜雾
正常年份的11月,北起秦岭、黄淮西部和南部,南至江南北部都会陆续出现初霜。偏冷的年份,11月中旬,南岭以北也会出现初霜。
11月的北方,随着冷空气的前锋移出本地,锋后的冷空气团开始向暖的方面变性,如果没有后续的冷空气补充,几天之后,温度虽回升了,空气质量却逐渐变坏。特别是大城市,大气中积累的水汽和污染微粒结合凝结后,形成烟雾或是浓雾,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交通运行。在我国西南、江南,水汽条件比北方要好,如果早晨气温偏低,往往有成片大雾出现。
华北初雪 降水多样
11月以后,全国各地降水量明显减少。高原雪山上的雪已不再融化。在华北等地往往出现初雪,北京的初雪比较难预报,影响也大,往往需要特别关注。此时,降水的形式出现多样化:有雨、雪、雨夹雪、霰、冰粒等。当有强冷空气影响时,江南也会下雪。
西南地区典型的华西连阴雨结束,但相对全国雨水基本都少的情况,它还是雨水偏多的地方。按照西南降水的时间分布,11月进入了一年中的干季。西南西北部干季的特点更加明显。四川盆地、贵州东部、云南西南部,11月还有50毫米以上的雨量。在云南,晴天温暖,雨天阴冷,流传有“四季如春,一雨便冬”的说法。如果遇到较强的冷空气入侵,有暖湿气流呼应,南方地区的过程雨量还会较大。此时,长江以北和华南地区的雨日和雨量均比江南地区要少、不大,对于一年三熟的华南,11月的干旱,对作物生长仍有负面影响。
气温下降 变化明显
随着冷空气的加强,气温下降的趋势加快。北方的降温,人们习以为常。从10月下旬开始,先后供暖,人们好在还有一个避寒之地。而对于此时处在深秋“小阳春”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们,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5℃。绵雨已结束,如果遇到强冷空气迅速南下,有时不到一天时间,降温可接近8-10℃,甚至更多。但毕竟大风过后,阳光照耀,冷气团很快变性,气温回升较快。气温的回升与热量的积聚,促使下一轮冷空气带来较强的降温。此时,令人惬意的深秋天气接近尾声,明显的降温使这一地区在进入初霜期的同时,也进入了红叶最佳观赏期,并在11月底陆续入冬。
秋分三候水始涸什么意思
秋分节气来临,降水逐渐减少,水汽开始蒸发,此时的雨水就不再和夏天一样充沛,湖泊河流的水也渐渐开始干涸,空气变得越来越干燥,因此我们常常会感到口干舌燥,这就是水始涸。
如何防止秋乏
1、保证充足的睡眠是很重要的,最好养成午睡的习惯,每天中午睡上半小时,不宜时间过长。
2、选择茶性温和的茶饮,比如普洱,起到生津润液的作用,能够缓解秋季带来的干燥。
3、尽量少吃油腻的食物,可以选择多种水果,保证丰富充足的营养的同时也能够帮助人排除疲劳。
4、可以经常做一些拉伸的动作,比如伸懒腰,时不时就可以伸一下懒腰,能够增强供氧,促进循环。
5、适量的阳光照射能够改善人郁闷的心情,因为阳光能够有效抑制褪黑素的分泌,起到调动情绪的作用。
6、适当地锻炼身体,做一些有氧运动,可以增强自身的抵抗力,但是要注意循序渐进,才能更有效果。
7、在室内可以养一些植物,让植物帮忙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废气,保证人体不会出现缺氧的现象。
8、切记午餐不要吃得太饱,下午茶时间可再吃些纯巧克力几粒或者一些坚果及时补充身体的能量。
秋分的习俗
祭月
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在月下,将“月神”牌位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祈求福佑。古时在南方一些地区,人们有着在中秋晚上拜祭月神的习俗。
吃秋菜
在岭南地区,秋分时节就有吃秋菜的风俗,代表一种美好的愿望。秋菜其实就是野苋菜,当地人称之为“秋碧蒿”,紫绿色相间,和鱼片一起熬汤称为“秋汤”,口感非常鲜美。有民谚“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野苋菜富含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效。吃秋菜也是有中医秋天滋补的养生理念。
送秋牛
送秋牛其实就是送秋牛图。所谓“秋牛图”,是在二开的红纸或者黄纸上印有全年农历节气和农夫耕田的图样,预示丰收。送秋牛图的人都是一些民间说唱的艺人,也叫“秋官”,俗称“说秋”,言词虽然随口而出,但是句句押韵动听,类似于现在逢年过节到家门口拉琴说唱福禄寿发财之类的,主人高兴了就给红包。
秋分的气候特点
1、等到秋分,就意味着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已经入秋,南下冷空气和暖湿的空气相遇,就会产生降水,气温也随之逐日下降,降温快,气温低,人们这时候就会感到天气变冷了,逐渐步入深秋季节。南半球的情况则正好相反。而且由于降温快的特点,人们要尽早完成收割的工作,早点把冬作物播种下去,否则秋分时节的干旱少雨或者连绵阴雨就会影响到收成,造成不利影响。
2、由于太阳光直射的位置由赤道继续向南半球慢慢地推移,北半球昼短夜长的这一现象也变得越来越明显,因此白日会逐渐变短,黑夜会逐渐变长,越入深秋的话这种现象就越是明显,因此要注意早点回家,路上多注意安全。
3、进入秋分,会发现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并且幅度将会高于10摄氏度以上,此时一定要注意早晚的温差,多进行保暖,小心生病受凉,最好能够随时带一件备用的衣服。
★ 秋分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