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落索,一落索周邦彦,一落索的意思,一落索赏析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不知名路人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一落索,一落索周邦彦,一落索的意思,一落索赏析(共含10篇),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不知名路人”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一落索,一落索周邦彦,一落索的意思,一落索赏析

篇1:一落索,一落索周邦彦,一落索的意思,一落索赏析

一落索,一落索周邦彦,一落索的意思,一落索赏析 -诗词大全

一落索

作者:周邦彦  朝代:宋  体裁:词   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泪湿花枝,恐花也、如人瘦。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欲知日日倚阑愁,但问取、亭前柳。

篇2:一落索,一落索周邦彦,一落索的意思,一落索赏析

一落索,一落索周邦彦,一落索的意思,一落索赏析 -诗词大全

一落索

作者:周邦彦  朝代:宋  体裁:词   杜宇思归声苦。和春催去。倚阑一霎酒旗风,任扑面、桃花雨。目断陇云江树。难逢尺素。落霞隐隐日平西,料想是、分携处。

篇3:一落索诗歌鉴赏

一落索诗歌鉴赏

一落索

周邦彦

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泪滴花枝,恐花也,如人瘦。

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欲知日日倚栏愁,但问取、亭前柳。

8.请结合词句,分析词中的人物形象。(4分)

9.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择两种,结合词句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8.(4分)这首词刻画了一位美貌而愁苦的思妇形象。(2分)通过“与春山争秀”的眉峰、“花如人瘦”等写出她的`容貌之美;(1分)通过峨眉“长皱”、“泪滴花枝”、“玉箫闲久”、“倚栏”、“问亭前柳”等,表现了她内心愁怨。(1分)

9.(4分)①比喻。“眉共春山争秀”,以春山比喻女子的眉毛,意为思妇之眉比春山还要秀丽,写出女子的貌美。“恐花也、如人瘦”,以人喻花,亦可想象思妇美貌。②烘托。“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用“玉箫闲久”从侧面烘托少妇情绪低落,满腹愁思。虽有玉策,也无心吹奏。让它闲置已久。因为意中人不在,更吹与谁听呢?③借物抒情。“欲知日日倚栏愁,但问取、亭前柳”,借“亭前柳”抒发少妇的离愁。(答出两点即可)(表现手法1分,结合词句分析1分,共4分)

篇4:周邦彦一落索诗词翻译及赏析

周邦彦一落索诗词翻译及赏析

莫将清泪湿花枝,恐花也如人瘦。

[译文]不要让清澈的泪水沾湿盛开的花枝,恐怕花也会悲伤得像人一样清瘦。

[出自] 北宋 周邦彦 《一落索》

周邦彦 《一落索》

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泪湿花枝,恐花也,如人瘦。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欲知日日倚栏愁,但问取、亭前柳。

译文:

眉毛比春天的青山还要秀丽,可惜的是一直皱着。不要让清澈的眼泪沾湿盛开的花枝,否则恐怕花也会悲伤得象人一样消瘦。

虽有玉萧,却无心吹奏,让它闲置已久,因为知音太少了。想知道她为什么每天要倚着栏杆发愁吗?去问亭前杨柳就可知道。

赏析:

周邦彦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词人之一,在野史中,也留传着他的许多故事,最有名的当属他与李师师的爱情故事。

一代名妓李师师的父亲在汴京城内经营染房,母亲早逝,据说她生下来不曾哭过,直到三岁时,佛寺老僧按当地风俗为她摩顶时,才突然

放声大哭,声音高吭嘹亮。众人都认为她与佛有缘,便为她取名“师师”(当时人们将佛门弟子叫做“师”)。李师师四岁那年,父亲病死,

便由邻居抚养,渐渐地长得眉目如画,通体雪艳,又善解人意,经营妓院的李媪将她收养,并加以专门训练,挂牌迎客后不久,便名满汴京。

李师师色艺双绝,以善歌闻名,周邦彦见了后,也为她的美艳和才艺着迷,就开始为她写词。两人郎才女貌、交情日深,竟到了如胶似漆

的地步,在一起度过了一段非常美好的时光。

然而,李师师的艳名传到宫中后,生性风流的宋徽宗也被她吸引,一有空就换上便服来到李师师家。周邦彦再也不敢光明正大地和李师师

交往,两人只能偷偷幽会。他因此非常痛苦,常常倚在柳树下,想着李师师泪眼汪汪的娇柔、凄苦模样,心中的伤感化成这首《一落索》。

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泪滴花枝,恐花也、如人瘦。

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欲知日日倚栏愁,但问取、亭前柳。

--一落索

李师师读到这首《一落索》后,与周邦彦更加难舍难分。这天,李师师估计宋徽宗不会出宫见她,就约了周邦彦,两人久不相逢,携手入

房,正在缠绵之时,忽听外面通报徵宗皇帝光临,周邦彦惊惶之下,急忙钻到床底下。

宋徽宗满脸笑容走了进来,从袖中取出一个橙子,说是江南地区刚进贡来的。李师师破开新橙浸入盐水,调笙奏乐,与徽宗共赏。

宋徽宗和李师师调笑半天,才启驾回宫,周邦彦躲在床下,心中痛苦可想而知。宋徽宗走后,他就填了一首《少年游》,送给师师,一表

心迹: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这首词浅显直白,情真景切,李师师十分喜爱,便依着谱,练习吟唱。

几天后,宋徽宗又来看望李师师,让李师师唱一曲助兴。李师师一时忘情,竟把《少年游》唱了出来。宋徽宗一听,说的竟是那天在李师

师房内的情事,便问李师师是何人所作。李师师回答道:“周邦彦词。”宋徽宗大怒,拂袖而去,找了个罪名,将周邦彦贬出汴京。

出了这口恶气后,宋徽宗又来到李师师家,李师师却送周邦彦去了,回来时满面愁容,一副憔悴不堪的样子。宋徽宗又怜又恼,质问道:

“今日他又作得甚词?”李师师说他谱了首《兰陵王》,说罢就引吭而歌: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

长亭路,年来岁去,应折柔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

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兰陵王

精巧的构思,哀婉的曲调,绮丽中带有悲壮,优雅中透着忧伤,有诉不尽的离愁别恨萦绕其中,将周邦彦不忍离去,却又不得不离去的'无

奈和对情人的依恋表达得淋漓尽致。据《樵隐笔录》记载:“绍兴初,都下盛行周清真《兰陵王慢》,西楼南瓦皆歌之,谓之‘渭城三叠’。

”,将这首《兰陵王》比作王维的“渭城三叠”,可见在当时影响之大。

这么情深意挚的歌词经李师师深情一唱,徽宗皇帝也陶醉了,特别是唱到:“又酒趁哀弦,灯映离席”时,李师师泣不成声,宋徽宗也深

受感动,感叹道:“这周邦彦,是难得的大才子!”第二天就降旨赦免了周邦彦。

不过王国维考证后认为,周邦彦与李师师的爱情故事纯属子虚乌有。

这是一首写思妇闺情的小令。古代妇女,特别是一些贵家妇女,既不从事生产劳动,也没有机会参加社会活动,终日闲居闺中,无所事事。人闲着,思维器官却不能闲着,伤春恨别,闺怨闺情,就占据了她的思想领域。唐宋诗词中就有不少作品是写这类题材的,这首词就是其中之一。

词的上片由思妇外貌之美到其内心之愁,下片着意表现其内心和愁情。全词结情于景,层层深入,情致委婉。

用春山比喻女子的眉毛,用花朵比喻女子的面容,这两个陈旧比喻经作者妙笔点化又呈现出新,“眉共春山争秀”,意思是说,这位闺中思妇的眉毛比春天的青山还要秀丽,有了“争秀”二字,比起“淡淡春山”、“眉如春山”、“眉蹙春山”之类的常用词语来,已经增添了新意,下句紧接“可怜长皱”,又翻出了另一层新意,由人物外貌的美说到了内心的愁。这样一来,旧语翻出新意。下文以花喻面,作者说“莫将清泪滴花枝,恐花也、如人瘦”,使它的含义变得丰富多了,曲折多了,也新鲜多了,可以说它与李清照的名句“人比黄花瘦”有异曲同工之妙。上片着重写思妇的外貌,但已涉及内心,有层次、有深度,笔致委婉多姿。

下片着重写思妇的内心。先写“玉箫”,既用作陪衬,也用作象征,人物的闲雅风姿与孤寂心情由此得以想见。下文点明“愁”字,而用“欲知”,“但问”连属成句,正是与上片的“可怜”、“莫将”相互照应,既象是思妇内心的自问自答,又象是对第三者的关切所作的回复,而这样前后照应的结果,顿使全篇和谐而匀称。结尾处,写“日日倚栏”远望,不见夫婿归来,所见者,唯有长亭前边的杨柳,于是,日积月累的离愁就都堆垛了杨柳上面,这里,杨柳是愁绪的见证。

联想到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柳与离别有密切关系,古人习惯折柳送别,所以见了杨柳就容易引起离愁。王昌龄诗中的那位“闺中少妇”原“不知愁”,只是在忽见陌头杨柳色时,才触动离愁,引起闺怨,似乎多少带点偶然性,而这首词中的少妇是日日倚栏凝望,日日看见杨柳,杨柳成了离愁的象征物。离愁别恨,日益积淀,越积越深,似乎比王昌龄《闺怨》诗中少妇的离愁更多。最后轻轻点一笔,前面的青山长皱,泪滴花枝,花如人瘦,玉箫闲久,都得到解释,全篇关节脉络一气贯通了。

周邦彦是北宋后期最优秀的词人,是大晟词人中最为杰出的一位。他继柳永、苏轼之后,从歌词内部之声律音韵、结构方式、艺术手法等方面改造了北宋词,为南宋词人之创作建立起一套可供寻觅的创作程式。以他的创作为“范式”的清真词风,在南宋词坛最为流行,并汇聚成浩浩荡荡的“雅词”创作潮流。

周邦彦有着出色的艺术天赋、生性浪漫疏放、早年不被乡里所重,这一切都与柳永相似。只是柳永碰上了为人端庄严肃、又欲力矫社会奢靡风俗的仁宗,其不被皇帝看重、终生受到排斥也就是一种必然的结果。周邦彦却幸运地遇上了注重个人才华的神宗,他对新法的颂扬投合了皇帝的脾胃,结果早早就脱颖而出,进入仕途。因此,他一生又莫名其妙地被卷入了新旧党派的纷争。其实,周邦彦并无强烈的政治倾向,也并没有执着的政治主张,他是一位生来就与政治无缘的艺术家。随着哲宗、徽宗年间新党的得势,周邦彦在仕途上要比柳永顺畅通达得许多。

篇5:一落索,一落索陆游,一落索的意思,一落索赏析

一落索,一落索陆游,一落索的意思,一落索赏析 -诗词大全

一落索

作者:陆游  朝代:宋  体裁:词   识破浮生虚妄。从人讥谤。此身恰似弄潮儿,曾过了、千重浪。且喜归来无恙。一壶春酿。雨蓑烟笠傍渔矶,应不是、封侯相。

篇6:一落索,一落索秦观,一落索的意思,一落索赏析

一落索,一落索秦观,一落索的意思,一落索赏析 -诗词大全

一落索

作者:秦观  朝代:宋  体裁:词   杨花终日空飞舞。奈久长难驻。海潮虽是暂时来,却有个、堪凭处。紫府碧云为路。好相将归去。肯如薄五更风,不解与、花为主。

篇7:一落索,一落索辛弃疾,一落索的意思,一落索赏析

一落索,一落索辛弃疾,一落索的意思,一落索赏析 -诗词大全

一落索

作者:辛弃疾  朝代:宋  体裁:词   锦帐如云处。高不知重数。夜深银烛泪成行,算都把、心期付。莫待燕飞泥污。问花花诉。不知花定有情无,似却怕、新词妒。

篇8:一落索,一落索黄庭坚,一落索的意思,一落索赏析

一落索,一落索黄庭坚,一落索的意思,一落索赏析 -诗词大全

一落索

作者:黄庭坚  朝代:宋  体裁:词   谁道秋来烟景素。任游人不顾。一番时态一番新,到得意、皆欢慕。紫萸黄菊繁华处。对风庭月露。愁来即便去寻芳,更作甚、悲秋赋。

篇9:一落索,一落索舒,一落索的意思,一落索赏析

一落索

作者:舒  朝代:宋  体裁:词      正是看花天气。为春一醉。醉来却不带花归,诮不解、看花意。试问此花明媚。将花谁比。只应花好似年年,花不似、人憔悴。

篇10:一落索,一落索秦观,一落索的意思,一落索赏析

一落索,一落索秦观,一落索的意思,一落索赏析 -诗词大全

一落索

作者:秦观  朝代:北宋 杨花终日飞舞,奈久长难驻。

海潮虽是暂时来,却有个、堪凭处。

紫府碧云为路,好相将归去。

肯如薄幸五更风,不解与、花为主。

一落索,一落索陈??,一落索的意思,一落索赏析

一落索,一落索毛滂,一落索的意思,一落索赏析

一落索,一落索王灼,一落索的意思,一落索赏析

《一落索·眉共春山争秀》翻译赏析

一枕落花香散文

一枕落花香心情日记

人心如叶片,一生一落,一落即是一生散文

网“落”

落河边

上林春/一落萦,上林春/一落萦晁端礼,上林春/一落萦的意思,上林春/一落

一落索,一落索周邦彦,一落索的意思,一落索赏析(集锦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一落索,一落索周邦彦,一落索的意思,一落索赏析,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