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别了我心中的杨树林散文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尊贵路希公主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永别了我心中的杨树林散文(共含6篇),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尊贵路希公主”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永别了我心中的杨树林散文

篇1: 永别了我心中的杨树林散文

永别了我心中的杨树林散文

儿时的记忆里,在我村的村西曾有一块面积并不怎么大的杨树林。它虽然面积不大,但是它是当时我村唯一的一片成片树林。因土地贫瘠,那树长得不快,也不高,样子也不好看,给人未老先衰的感觉。满身的皱纹,歪歪扭扭,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虽然是乔木,却因无人剪修,竟长成了灌木林。这儿一簇,那儿一丛。就这么并不起眼的一片杨树林,却成了我儿时快乐的天堂,也为我儿时的记忆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春日里,大地回暖,风和日丽,杨树吐出嫩绿的新芽儿,柳树的细叶儿将舒未舒。此时,我们同龄的小伙伴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不约而同的来到小树林。我们把嫩枝条掰断,一手攥紧枝条,另一手一把一把的交替着使劲拧,一会儿枝条的“皮”与“骨”分离,然后捉住较粗的一端的木棍,向外一抽,就只剩一根“皮管”了。接着,我们又把皮管分成几段,不管是哪一段,只要分别把较细的一端的最外层的皮用指甲抠去,再用牙咬扁,便成了一把又一把的小喇叭。还有的在喇叭上面弄几个小眼儿,喇叭摇身一变就又变成了锁呐。孩子们一个个鼓起了小嘴,不管是喇叭还是锁呐,不间断的吹。这个嘟嘟呜呜,那个吱吱扭扭。声音七高八低,有粗有细,此起彼伏,参差不齐。既不乏架势,又不乏气势,还不乏阵势,活像一场规模空前的叭音盛会。热闹非凡,极具情趣。一个个都把作为孩子应有的那种幼稚天真、活泼可爱的性格活脱脱地写在脸上。个个喜上眉梢,人人乐在心头……

夏日里,小树林变得枝繁叶茂。来到小树林就好像来到青纱帐一样,这里成了孩子们玩捉迷藏的好地方。那一簇簇、一丛丛的灌木林也成了隐藏身体的很好的掩体。藏进那里,即使被寻找的一方近在咫尺,也定会让寻找者踪影难觅。最让人难以忘怀的还是那玩打仗的游戏。有时玩得人多了,我们就像战斗故事影片里的人物那样,把人分成两方,其中的一方扮演“八路军”,另一方扮演“日本鬼子”,各自推举出自己的头领作为队长,个个头上还戴着用细长的树枝盘成的`用来隐蔽的“头盔”。用折断的枯树枝作为“长枪”或“大刀”,用不大的坷垃作为“手榴弹”。要么在树丛稠密的地方开展神秘的“伏击战”,要么在稍宽敞的地方展开激烈的“阵地战”,有时候还进行短兵相接、你死我活的“白刃战”。有时随着队长“冲啊——”的一声令下,队里所有的“战士”也都跟着一边喊一边奋不顾身的向前冲,顿时杀声震天,响成一片。不一会儿,大伙的喊叫声,棍棒的撞击声混杂在一起,笼罩了整个树林的上空,似乎还能感觉到那叫喊声使得空气也在微微的震颤……无论玩哪一种“战法”,总是让胜利者扬眉吐气,让失败者垂头丧气,可不管结果怎样,大伙们从来不会伤了和气。就这样,不停地变换着玩法,变换着角色,变化着心态,变化着脸色。等到什么时候玩腻了,也玩累了,孩子们东倒西歪、横七竖八,胡乱地往草地上一躺,刚才还是喧嚣沸腾的小树林倾刻间变得悄然幽静,只能听到同伴们气喘吁吁的呼吸声。我们仰望着湛蓝的天空飘过来一朵又一朵的的白云,聆听着远处传来鸟儿的一阵又一阵清脆悦耳的叫声,内心好自在、好惬意、好舒坦。那是人对自然的一种特殊享受,那是人与自然的一种和谐统一。望着那一朵朵远去的云朵,我的思绪也随之飘到远方,使我进入无限的遐想,同时也勾起了我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幻想……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已到了一九七八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也吹醒了沉睡多年的农村,一九八零年,土地承包了。农民们的种地热情空前的高涨,人们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干劲与力量。尝到了土地甜头的农民,开始意识到土地的重要,于是乎无视于法律与村规,疯狂地“侵吞”队里的荒地、树地,村里人展开一场激烈的土地争夺“战”,那一片片的草地在人们的铁锹下变成了耕地,那一颗颗树木在人们的利斧下残忍的丧生。那记载着我儿时快乐与编织着我童年梦幻的小树林永久地消失了。望着渐渐消失的杨树林,我痛心疾首,可又无能为力。我只好道一声:再见了,我童年的伴侣!永别了,我心中的杨树林!

二零一七年元月一日

篇2:我爱你,永别了散文

我爱你,永别了散文

是谁,带给你温暖的爱。是谁,带给你无限的能力。是谁,走进你的心房。又是谁,发现了你特别的爱。这一切都归源于感觉,未知的感觉,带给无限的能力,当与爱人携手共度时,这种长相厮守的感觉,才会发泄,下一次,属于谁的哪??

带上未知的疑问,一起来见证,下一站幸福。

“突然好想你,你会在哪里,过得快乐和委屈,突然好想你,突然锋利的回忆,突然模糊的眼睛”手机铃声想起,抓起手机,另一边,温柔的声音响起了,那个声音,熟悉的不能再熟悉,关于这一切,都要回与。夏日,曙光刺眼,室外极度炎热,李严《化名》来到了电脑旁,打开电脑,登上了属于自己的聊天QQ,一个陌生的头像闪起,两个人聊了起来。

两个人仅通过聊天,在一起了,虽然总是面对着电脑,面对着网络,但是却是那么的幸福,那么的开心,从未享受过亲情以外的爱,两个人离得并不远,但是却不能见面,李严的父母是最普通的人,而雨燕《化名》的家庭背景却是那么的好,可以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但是即使这些,也没能阻挡住两个人,时间已过去近半年,但是却没有见一面,甚至连什么样子都不知道,仅此而已。

没有见面,那么,何来的感情,何来的爱那,这个故事就一场一个谜语,一直没有被解开,转眼已经过去,相识已经近两年了,但是一直都是这样,后来有一天,雨燕,上线了,第一句话便是:我们分手吧。李严,紧追为何,回答却是,没有理由,从此,头像变成了灰色,灰色的头像一直保存在他的qq上,他离开了家,第一次前往外地打工,朋友知道他的事情,为了让他散心,于是对他说来他在地方,打工,于是他去了。

跟朋友在一起的那些日子,虽然,嘴角上带有一丝微笑,但是,心里却是那么的痛,第一次付出的爱,确是那么的简单,得到的却也是离开的结果。201月3日,一个陌生的电话打了过来,然而,对方的声音,在此刺痛了他的.心,没错,是雨燕,是消失了很久的雨燕,他哭了,雨燕说:“最近好吗?“李严笑着说:那有什么好不好的,只要能过去就行,雨燕停顿了一下,李严说道:有事吗,,雨燕说:我要结婚了,希望你能来,。“好的,我会去的,那没什么事,我挂了”然后便是电话嘟嘟的声音,放下电话,心是那么的痛,如同针扎一般。

他去了,但是却是以朋友的朋友身份去的,在婚礼宴上,他喝醉了,两行清泪从眼角流出,这也许是最后一次流泪吧,这也许是心底最终的祝福吧,喝完了最后一杯,在朋友的搀扶下,离开了,走出来,他突然直直的站起来,冲着天喊:“为何你轻易俘虏了我的心,却又将我狠心抛弃。”

回到家,收拾了行李,离开了这个地方,前往下一站,寻找一生中值得付出的人,我爱你,跟你无关,我爱你,再见,我爱你,永别了

结尾:

真情告白:我爱你,永远再见。我爱你,永远永别。虽然,你并没有与我一起过完这以后的人生,但是很感谢你曾经让我幸福,虽然你并没有与我共度一生,但是你让我领悟到爱情的真谛。我爱你,再见。

一个,是那么的难,爱一个人,是那么的痛苦,一路走来,感情路中的坎坷,感情道路上的艰难,让我们领悟到爱一个人并非那么容易,不是一句话就是我爱你,不是一件事就是我爱你,而是用你的时间,用你的精力,全心全意的对待那个人。对待你生命中的有缘人。

篇3:永别了我的爱散文

永别了我的爱散文

分手之后,我们是什么?首先不能是敌人,因为我们彼此相爱过,也不能是朋友,因为我们彼此伤害过!

-----题记

看花葬花

“那你以后把我当什么?”

柳树下,小溪旁,石阶上。你流着眼泪问我。

我看着你的眼睛,忧伤的像一潭湖水一样的眼神,心里像突然被人揉进了一把破碎的玻璃,好痛。。。!

终于没有勇气再看下去,我抬起了头看向了远处空旷的田野。夕阳照在了田野里半青半黄的秋草上,一片忧伤的红。

“把你当妹妹”我说。

心在颤抖,我分明是不想这么说的,可终于还是这么说出了口。

后一年,我心里清楚的知道,在学校,再也看不到前程的光芒,于是我决定了离开,离开学校,离开柳树,小溪,石阶。

第二年,春。天气并没有变的多暖和,寒冷的风足以让你把身上所穿的衣服裹得紧紧的,但桃花依旧执着的开了,几朵粉红挂在几乎没有树叶的枝头。没有扑鼻的异相,没有妖艳明丽的色泽,没有繁枝茂叶的衬托。。。。

几朵桃花孤零零的立在枝头上,像是翘首期盼着什么,偶有一阵风“簌簌”的吹来,几片花瓣从枝头上飘落,在半空中旋转,翻腾。是为飘落枝头的痛?还是在为“化作春泥更护花”而欢舞?或者是不甘命运摆弄的挣扎?

又是一个没有结果的故事!

年华血迹

终于要出发了,带着那份伤感,带着几片花瓣,带着那个没有结果的故事,我离开了家乡。那时,桃花盛开!

一晃,便是两年,我们在这两年里都变了,我们的故事在这两年里也被清晰分明的分成了你的和我的,像白昼和黑夜有着分明的界限,不可能会同时出现在同一片天空上一样。

我比以前更瘦了,依旧是凌乱而长的头发,脸上也还是有着几颗痘痘,只是以前爱笑的脸庞流出了严肃和冷峻的神态,看起来竟显得苍老。。。。。

视频中的.你,皮肤比以前更洁白了,脑袋还是圆圆的,以前经常挂在脸上的红晕没有了,换上看青春靓丽的光芒和独立自信的神采!

你说“我有男朋友了”

我说“真的呀,那恭喜你了,哪里的呀?”

你说“NC的,我们是在XS认识的,还记得我以前和你说过我姐给我算过命说我会嫁给我的第二个男朋友吗?他对我很好,我想,我会嫁给他。你呢,怎么样,你有女朋友了吗?

我说,“你说我像是找不到女朋友的那种吗?”说完我故意拉了拉衣领,有手抹了抹头发。

你说“呵呵,你当然不是找不到女朋友的那种了,你看你还是那么会说,还是那么幽默。你的女朋友呢?”

我说“女朋友还能让她天天跟在身边呀,那是那样的话那好多的花花草草谁去培养撒!”

这一年,20XX年,我21岁,你19岁。我在外工作,你正读大二。

这一年,我们都喜欢抬起头,把靓丽奢侈的青春展现在纵横交错的视线里,这一年,我们正站在理性和感性的分割线上。

当你对我说你会和他结婚,,我好想对你说你不要投入的太多,要走的路依旧漫长的看不到尽头。终于还是没能找到对你说这番话的理由,或许更多的,是不忍心对你这么说,你仍然有着为自己编织华丽梦想的权力!

留下了彼此的祝福,于是,便散了。而后,我依旧是一个人在这条路上来回!

永别了,我的爱!我们的爱就像两条斜线,注定只能有一次短暂的交集,就像昼夜一天只能交替一次,下一次的交替,只能是下一个轮回。我知道,我对不起你的温柔!

篇4:我爱你永别了散文摘抄

我爱你永别了散文摘抄

“溘然好想你,你会在哪里,过得快活和委屈,溘然好想你,溘然锋利的回想,溘然模糊的眼睛”手机铃声想起,抓起手机,另一边,温柔的声音响起了,那个声音,熟悉的不克不及再熟悉,关于这一切,都要回与。夏季,曙光刺目刺目刺眼,室外极端炎热,李严《化名》来到了电脑旁,打开电脑,登上了属于本身的聊天QQ,一个陌生的头像闪起,两小我聊了起来。

是谁,带给你暖和的爱。是谁,带给你无穷的才能。是谁,走进你的心房。又是谁,发清楚清楚明了你特其余爱。这一切都归源于认为,未知的认为,带给无穷的才能,当与爱人联袂共度时,这种长相厮守的认为,才会发泄,下一次,属于谁的哪??

带上未知的疑问,一路来见证,下一站幸福。

结尾:

两小我仅经由过程聊天,在一路了,固然老是面对着电脑,面对着收集,然则倒是那么的幸福,那么的高兴,从未享受过亲情以外的爱,两小我离得并不远,然则却不克不及会晤,李严的父母是最通俗的人,而雨燕《化名》的家庭背景倒是那么的好,可以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然则即使这些,也没能阻盖住两小我,时光已以前近半年,然则却没有见一面,甚至连什么样子都不知道,仅此罢了。

回到家,整顿了行李,分开了这个处所,前去下一站,寻找生平中值得付出的人,我爱你,跟你无关,我爱你,再会,我爱你,永别了

跟同伙在一路的那些日子,固然,嘴角上带有一丝微笑,然则,心里倒是那么的痛,第一次付出的爱,确是那么的简单,获得的.却也是分开的成果。1月3日,一个陌生的德律风打了过来,然而,对方的声音,在此刺痛了他的心,没错,是雨燕,是消掉落了良久的雨燕,他哭了,雨燕说:“比来好吗?”李严笑着说:那有什么好不好的,只要能以前就行,雨燕勾留了一下,李严说道:有事吗,,雨燕说:我要娶亲了,欲望你能来,。“好的,我会去的,那没什么事,我挂了”然后就是德律风嘟嘟的声音,放下德律风,心是那么的痛,如同针扎一般。

没有会晤,那么,何来的情感,何来的爱那,这个故事就一场一个谜语,一贯没有被解开,转眼20已经以前,懂得已经近两年了,然则一贯都是如许,后来有一天,雨燕,上线了,第一句话就是:我们分别吧。李严,紧追为何,答复倒是,没有情由,从此,头像变成了灰色,灰色的头像一贯保存在他的qq上,他分开了家,第一次前去外埠打工,同伙知道他的工作,为了让他散心,于是对他说来他在处所,打工,于是他去了。

他去了,然则倒是以同伙的同伙身份去的,在婚礼宴上,他喝醉了,两行清泪从眼角流出,这也许是最后一次流泪吧,这也许是心底最终的祝福吧,喝完了最后一杯,在同伙的搀扶下,分开了,走出来,他溘然直直的站起来,冲着天喊:“为何你随便忽略俘虏了我的心,却又将我狠心摈弃。”

真情告白:我爱你,永远再会。我爱你,永远永别。固然,你并没有与我一路过完这往后的人生,然则很感激你曾经让我幸福,固然你并没有与我共度生平,然则你让我融合到爱情的真谛。我爱你,再会。

一个,是那么的难,爱一小我,是那么的苦楚,一路走来,情感路中的坎坷,情感门路上的艰苦,让我们融合到爱一小我并非那么随便马虎,不是一句话就是我爱你,不是一件事就是我爱你,而是用你的时光,用你的精力,经心全意的对待那小我。对待你生射中的有缘人。

篇5:永别了我的大学-生活散文

永别了我的大学-生活散文

很久没有动手写东西了,日记本也尘封了许久,在这个离别的季节,心理有种说不出的味道,遗憾、忧伤、不舍、或是幸福。大学最后一个夜晚,我们哭过、醉过,聊着过去、现在、未来,然后带着满满的不舍与幸福离开了这个熟悉的城市。

我们相逢在陌生时,我们离别在熟悉后。大一的那会我们都还很幼稚,好不容易离开父母的束缚,一个人开始了新的生活,慢慢的,我们变得没有了目标,没有了动力,留下的只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和奢望。转眼间到了大三,我们一如既往的逃课,却没发现,大学上课的机会越来越少,日子过得很平淡,少了点青春的激情。从大四开始,我们忙着考研,找工作,每个人都不敢放慢前进的脚步,紧接着实习,这一年在我们身上发生了太多太多的故事。昨夜,我们敞开了心扉,诉说着以前没敢说的话,聊着以前想发生的事,内疚着以前犯下的过错,然后哭着拥抱说再见,这一夜谁也不会想到,一向坚强的我们,却会是这么感伤和惆怅。

转眼间,我们已和大学说再见,我们都变得成熟了许多,成熟不是心变老,而是眼泪打转还能笑;我们看淡了许多,我们再也不会因为一点小事而无理取闹,剩下的只是滑稽的调侃几句。短暂的接触社会,我们迷恋那个单纯的校园,迷恋那一张张单纯的笑脸,迷恋那一帮帮可以患难的兄弟,而现在我们能留下的只有回忆。

别了,大学;别了,青春;别了,我的爱;你走了,你们走了,大家都走了,把我的心也带走了。前方的路我会紧跟其上,我会守住对你姐妹们的承诺,未来不管怎样都会照顾好你。四年的光阴已经消失殆尽,唯一不变的是我们间的友谊,有的被称作同学,有的是朋友,有的是兄弟,还有的'是基友。走过大学,漫过青春,我们都带着责任重新出发,我们坚守在不同的岗位,我们旅居在天南海北,但我们依然心连心。五年、十年以后,也许再次见面的我们,又不知经历多少的路程,也许不再是旧日熟悉的我,有着旧日狂热的梦,也不是旧日熟悉的你,有着纯净的笑容。我们走过了最美的旅程,逝去的东西已无法挽留,流走的只能当做回忆,让我们载着满满的回忆和眷恋出发吧!

篇6:别了,我的杨板的散文随笔

喧闹折腾了近一年的撤乡并镇工作终于尘埃落定,临澧原有的十八个乡镇,有八个完成了历史使命,尘封进了文字资料和人们的记忆之中。杨板乡,我的血疤与成长的家园,作为一个建制乡镇的名字,也没有任何悬念地走完了最后一程。如一个迟暮沧桑的英雄,终究没能逃得掉残忍的岁月挥向他的最后一刀,血溅青史,名留身后。

撤乡并镇的消息刚传出,我的同学战友等QQ微信圈里便人声鼎沸,而那些在外地工作和生活的朋友亲人,更是百倍的关注,时时探听着事情的进展。特别是同学群里与我同属杨板籍的十多个同学,从一开始便弥漫着一种低落的情绪,越是迫近最终,情绪越是悲观,至最后的伤感。是的,杨板作为一个人口偏少、区位势不明显、经济欠发达的农村乡镇,命运是可以预见的,只是没有想到,她最终居然以一分为三这种近乎车裂的方式告别历史。是的,我要用“车裂”,也就是五马分尸这个词来表达我那一刻的情感,因为当有人把最终的结果以文字方式贴入群里时,在那些保留住了自已家园名字的同学庆贺之后,是我们这些失去了家园名称同学集体的沉寂,甚至可以说是默哀,继而出现的是挥手告别和泪流满面的表情。这虽是虚拟的世界,却同样有着真实的情感,好几个同学后来都表示,当时他们真的哭了。是的,我承认,当时我也没出息地流下了莫名的泪。那一刻,我们真有寄人篱下流离失所的感觉。

于是,读书时关于我们杨板同学的一个桥段被大家反复提及。1991年9月,临澧四中高一某班,物理老师尹成军走进教室,放下讲义,面无表情吐出一行字:哪些同学是杨板的,站起来!不明就里的`我们面面相觑,一个个期期艾艾的站了起来。1、2、3……13个,知道为什么叫你们站起来吗?杨板今天又杀人了!稻田抢水,死了三个!知道公安局的人怎么说杨板人吗?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杨板佬打电话!杨板佬电话一打到公安局,准是杀人了!穷山恶水出刁民,说的就是你们杨板人!一顿毫无来由对我们杨板的数落炮轰,弄得我们也像犯了什么错似的羞愧难当。坐下!当我们刚坐下长舒一口气时,尹老师幽幽地来了一句:其实我也是杨板人!班上顿时哄堂大笑。再看老师,脸色依然冷竣得没有任何表情,好像这发生的一切与他无关。也确是,那几年杨板接连发生过几起恶性案件,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这个冷幽默迅即风传全校,一下子把我们杨板人的身份凸显了出来,一直到今天,每每有同学大聚小聚,总有人把这个主题并不太严肃的往事捞出来相互打闹取笑一番。没承想二十多年过去了,当年这个故事的背景板都被撤了下来,想想,真是造物弄人,世事难料啊。

其实,如果不是当年读高中时发生的这个故事,我对杨板的归属感也不会那么强。因为从地缘上来说,我老家杨板乡太山村戴家湾组位于当年的杨板乡与望城乡、修梅乡的交界处,我读书启蒙是在当时的望城乡九子村小学,从小学到高中没有在杨板乡地域读过一天书。有时大家说起杨板的事,问起杨板的人,我都一脸茫然,但二十多年前尹老师的那个冷笑话,让我一下子从心理上回归成了一个彻底的杨板人。以后在任何场合,我都以一个杨板人傲居,并不忌以“杀人犯”与“刁民”的隐释。再到后来,我以杨板籍的身份当兵入伍,更加剧了我对杨板的融入感。是啊,我出生在“杨板”这块贫瘠的土地,吃着这里的稻米长大,是这里的山水赋与了我健康的体魄,是这里的乡坊亲邻催化了我灵秀的智慧。走过千里万里,踏遍塞北江南,只要听到或者提及“杨板”二字,血液里就会升腾起另外一种温度。这种温度,曾让我对酒当歌泪洒他乡;这种温度,曾让我归心如花暗夜芬芳;这种温度,曾让我激越文字独自神伤。那些苦和甜的日子,这两个字给我过柔软与希望;那些快和慢的时光,这两个字给我过慰藉与力量;那些远和近的回忆,这两个字给我过温暖和亮光。

蜜罐里长大的90后00后这代人定然是无法理解我们这份情愫的,他们对这类改革也自然毫无感觉。在如今交通、信息畅通无比的时代,人们的地域化观念也越来越淡薄,什么经济一体化、城乡一体化等一些反自然生存规律的号召更是让人们不知家归何处,心属何方。就像中国留学生中秋赏月时,那些外国人总不理解中国人为什么总纠缠于一轮明月般茫然。多年前在广州曾遇到一个五十多岁的慈利人,当他知道我是常德人时,颇为伤感的说:我其实也是常德人,八十年代慈利县才分出去,不过总觉得有点后娘养的味道,心里一直还是认为自己是个常德人。是啊,有些东西就是这么奇怪,它没根没绊,无边无形,却具有痛并快乐的魔力,让你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像一根绳索,勒得你无法呼吸,甚至频于死亡,你却依然能幸福的笑着。所以,有时哪怕只是换一个名字,却可以像抽掉一缕魂魄似的,让你终生回不过神来。

似是先见之明,前年国庆节高中同学毕业二十周年大聚会时,在大合影后的喧嚣之中,我突然想起当年尹老师对我们杨板同学的揶揄之事,于是招呼杨板籍的十五名同学照了一张合影。今天,再看这张合影上之人,有的归入了烽火乡,有的划进了修梅镇,而我跳入了安福镇,没想到当初灵光一现的这张合照竟成了同学们以“杨板”之名的绝唱。二十多年前与二十多年后的两事相叠,似是冥冥之中便有了某种注定,令人唏嘘。

别了,才知伤感。走了,才觉珍惜。杨板,我亲爱的杨板!当看着你一步步隐入历史的大幕时,我才知道,原来我的血脉里,也涌动着余光中般的乡愁。

我爱你,永别了散文

永别了武器读书笔记

别了,爱情散文

我心中的杨老师作文

永别了——社会主义的英雄作文

高三作文-永别了,亲爱的烧饼

姥姥家门前的杨树林作文

家乡的树林散文

六年小学生活,永别了!600字作文

家乡的杨树林初中作文500字

永别了我心中的杨树林散文(整理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永别了我心中的杨树林散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