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设计题(共含7篇),欢迎大家收藏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望断江湖”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设计一个实用的Windows字体选择列表窗口,要求:
1) 用户可以在列表框中(TListBox)选择字体
2) 用户可以在微调框中(TSpinEdit)调整字体大小
3) 字体与大小以所见即所得的方式显示出来
一、A A D B A
B C C C A
A D A B B
B C? A A C
B D A B C
E D E E C?
B D
二、T T T F T
F F F F F
T F T F F
T F T F F?
三、1、超出整数范围
2、else 前面有分号
3、代码运行没有错误,但是逻辑上sum 4、不能触发异常,因为Z的值没有被引用, 四、1、delphi中对话框实现的是WinAPI函数的封装,程序编译运行时,源代码中占用资源很小,子窗体相对大一些,此外,子窗体是一个类,可以很方便的进行继承和重载。 2、不允许派生类和实例访问,实现更好地封装和保护自己的`类,清楚地向用户表明,他们无需关心这些与他们无关的项。 3、在支持线程的操作系统中,进程是分配资源的最小单位,线程是独立运行的最小单位。每个进程至少有一个线程,我们称之为主线程。一个进程可以创建、拥有多个线程。 4、当adoquery执行的是select操作时,使用OPEN 用来打开数据集;当adoquery执行的是没有返回数据集的SQL语句(insert ,delete,update,create table等)时,使用ExecSQL执行。 F5可以设置断点,F7是单步跟踪,F8是单步跟踪(不进入子函数), SHIFT + F7 是用于跟踪汇编代码 SHIFT + F8 是运行到此函数或过程结束处. F4 是运行到光标处. 然后可以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自由跟踪. 你调试的时候在CPU窗口就会知道F7以及Shift+F7的差别了:) 某流量监控系统每天生成大量的数据记录,每条记录 包括url,访问IP,时间,这些数据记录需要进行存储和维护,并提供查询,请设计一个系统能够存储和维护1000亿条数据,实现实时监控,并能支持一下两种查询: 1.指定任意一个时间段(精确到分钟)和某个ip,查出该时段内该ip的总访问量。 2.指定任意一个时间段(精确到分钟)和某个url,查出该时段内对该url的总访问量。下面是当时笔试的一些思路,具体细节不太记得了。 1.很多地方都见到这道题,extern “c”是指将该段代码以C语言形式进行编译、链接。由于C不支持函数重载,C与C++对于同一函数进行编译后在符号表中保存的函数名存在差异,故当进行C、C++混编时会出现一些问题。 2.记得上学期还特意去借了一本《设计模式》书来看,翻是翻了几下,结果啥也没记住,这题直接空了。对于设计模式记得最深的一句就是“过分在意设计模式会阻碍你的创新思维”。 3.前段时间腾讯笔试时有道选择题也是考TCP的几个状态,当时做错了。回来后看了下TCP的'连接和释放,这次还真用上了。time_wait是TCP释放四次握手中的一个状态,当第三次握手完成时,即客户端收到来自服务器的FIN后,再发送一个ACK,客户便开始了time_wait状态。 同时一个记时器开始记时,当达到2倍一个报文段在因特网中最大的生存期时代表超时。如果在超时前客户端再次收到FIN,则表示是服务器重发的FIN,客户端需重发送ACK。 4.依题目得知是求有向图的一个拓扑序列。 5.直接扫描一遍。 int count_prefect_sentence(string str) { int i = 0, cnt = 0, hasOneLetter = 0; while(str[i]) { if(str[i] == '.') { if(hasOneLetter) cnt++; hasOneLetter = 0; } else if(isalpha(str[i])) hasOneLetter = 1; i++; } return cnt; } 6.海量数据处理题,当时花了很长时间在想这两题,感觉没有想到什么好的思路, 这样的系统应当是实时性优先吧,在时间空间上首先考虑时间。 a、建个二维映射Map[time].bitset\, time代表某一时间点,将时间点表示为 时间秒差数字作为映射索引。第二维考虑bitset的方式, 建立一个2^32(整型的最大位数)的数组(bitset),每一个bit位0或1代表该位上代表的IP整数是否访问过. 统计时枚举每个时间点,再按位和indexIP进行与运算进行统计,时间效率应该不差。以保存30天为例,空间为(30*24*3600)*(2^32)bit = 2^50B = 1000TB = 1PB b、时间以分钟为单位,第二维直接为IP, 映射值为该分钟访问量。(30*24*60)*(2^32)B= 2^50B = 1000TB = 1PB 7、映射Map[url][time],将url进行字符串hash,再进行枚举统计。 这两题如果做成两维映射,内存吃不消,既然两题中的一维是已经指定的,变化的只是时间段,因此可以用一维表示,先预处理,再进行统计。 一. 写段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 第二段(第2、3自然段): 第三段(4—6自然段): 第四段(第7自然段): 二.根据课文填空。 1.课文围绕( )展开记叙,通过具体写( )的事情,表现他的( )和( )。 2.文章写帝国主义的( )和( ),写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后国内外有什么反应是为了( )。 3.写京张铁路沿线的地理情况和气候是为了( )。 4.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这句话在文中起了( )的作用。 5.从( )可以看出他是爱国的工程师;从( )可以看出他是杰出的工程师。 6.“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人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这句和课文( )照应,第四段在全文中起( )的作用。 7.本课是用( )当题目的,同类的课文还有( )。 三.总结本课在写作方面可以学习的地方。 四.阅读同学习作,回答问题。 访岛城小歌手 青岛碱厂子弟小学五年级一班 毛洁 大家知道吗,在青岛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的“金城卡拉OK”大赛中,青岛碱厂子弟小学小歌手郑文洁获得了三等奖和“踊跃参与奖”。我呢,与她同校,于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我去采访了她。 晚上,我敲开了她家的大门,文洁正在弹奏《小天鹅》舞曲。为了不打扰她,我先与文洁的爸爸进行了交谈。郑叔叔递给我一张照片,照片上方横幅上有“金城卡拉OK大赛”八个大字,舞台上是几位叔叔、阿姨,还有郑文洁。她矮矮的个子,穿着红色的衣服。与其他获奖歌手相比是那么的小,可是她的勇气却蛮大的呀,要不,怎么能获得“踊跃参与奖”呢。 我问起郑文洁平时练琴唱歌的情况,郑叔叔娓娓道来:文洁历来非常刻苦,有时,她生病了,不能唱歌,还坚持弹琴。八月份她考入了小海燕艺术团,每个星期天要去练歌。她学习功课时间减少了,每天回家抓紧时间写作业,考试成绩也很好。 文洁弹琴告一段落,我招呼她,她跑了过来。我向她祝贺,又问:“你高兴不高兴?为什么能取得这样好的`成绩?”她说:“高兴,我要感谢老师和家长的帮助。我还要争取,在下届比赛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我想起毛阿敏的歌,“金灿灿的奖杯,光闪闪的奖牌,流过多少汗水,流过多少爱……”我想文洁的奖杯,也是用汗水铸造的。我们祝愿她早日实现自己的愿望。 (朱维山指导 发表于1994年1月30日《小记者》报) 1.文章是围绕着什么展开记叙的? 2.作者为什么描写照片上的情景? 3.作者写与郑文杰的父亲谈话一段有什么作用? 4.郑文洁的话说明了什么? 5.结尾引用歌词有什么作用? 五.从下面题目中选一个写作文(不少于300字)。 1.为这条铁路起一个新的名字,写出这样起名字的理由。 2.想像当时当地的中国官员、普通百姓、外宾、帝国主义者,在听到京张铁路竣工的消息后的表现,写下来。 3.写出你想对詹天佑说的话。 4.写你熟悉的一个人的事情,表现出他(她)的精神、品质、性格。 清华同方设计题 设计题 1.在VC中怎样获得父窗口的指针(写出代码) 2.怎样创建一个临时文件 3.怎样获得状态栏和工具栏的`指针. 4.访问控件存几种方法 填空题: 1.ODBC的数据类型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2.VC访问数据库的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VC的线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它是用什么对象表示的_________ 4.下列中a的值是_________ #define AAA 200 #define BBB AAA+100 int a= BBB*2 8小时快题设计 8小时设计快题时间秘籍 8小时设计快题-时间秘籍 8小时快题 (建筑、规划、环艺) 这一类快题,经常是以应试的方式出现,如:考研、考工作、考注册等等。其实,真正的实际项目方案设计,都是经历了无数轮的快题过程在不断修改中完成。 时间-任务分配 8小时,通常是上午8:30-17:30,9个小时中有1小时吃饭(看东家给不给了),当然可以不吃,赚1小时,不提倡,但也是一招,看身体的本钱如何。 30分钟 审题:不超过半小时,在此期间可以做一些机械的活,如写标题、画图框等。 要搞清楚设计对象的功能和性质, 要搞清楚基地的环境潜在的设计条件,是否需要退让、是否需要功能协调等。 要搞清楚形象和形体,需要产生什么样的文化联想? 90分钟 构思立意:必须边想边画草图,多草没关系,但得有比例关系,小心放不到基地上。 要计算面积和体量,决定空间组合是水平布局还是垂直叠落? 要计算基地的面积和尺寸,决定总平面布局的空间次序和外部空间的形式。 30分钟 尺寸放样:在准备好的正式图纸上,用铅笔放样,最好“H”以上,不会脏图。 千万别在另一张纸上先画好了,再 第一文库网 要按要求的平立剖面图的图纸比例,计算每个图有多大,进行简单图面排版。 最好先确定柱网或空间的基本模数,在平立剖面上,铅笔画上轴线,不会错。 60分钟 细部设计:决定平立剖面的细部和空间处理,同步画透视的草图。 注意平立剖面图的相互对应关系,注意透视的方位和表现的细节。 1 小时 该吃饭了:别弄脏图纸。(也许没有) 4 小时 绘图表现:不需要很多线条和色彩,不是显摆咱笔多,清晰明了,统一是关键。 30分钟 拾遗补漏:看看还有遗漏,看看任务书,有无没完成的内容,别忘了按要求写名字号码。 清华建筑设计快题练习总结 所针对报考学校及专业:清华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所论述作图工具与纸张:钢笔尺规+马克笔+硫酸纸 提纲: 一、关于工具的选择: 1.铅笔 2。绘图笔 3。草图笔 4.马克笔 5.草图纸 6.硫酸纸 7.其他工具 8.饮品 二、关于表现的训练: 1.钢笔练习2.透视感 3.一点与两点透视 4.马克笔练习5.用色的复色原理 6.透视中钢笔线多些 7.透视图的大小 8.大的图面效果 9,表现与方案哪个重要 10.时间安排 三、关于方案的训练: 1.方案的能力 2.基本概念 3.今年的题目 4.推介书目 5.方案的训练和准备 6.分期练习7.频度 8.手法 9.题目类型 四、关于考试的过程: 1.时间分配 2.审题 3.设计 4.绘图 5.用笔粗细与涂黑 6.图面表达的个性 7.标题和设计说明 8.细节若干 说明:所引用朱文一老师的话,来自考前一个月清华学生组织的快题练习,请朱讲解得一个视频(在别人那里看到的,没法上传)。尽力用原话,个别字由于记忆的原因,用大意。 一、关于工具的选择: 1.铅笔:4―6B的软铅笔用来画构思草图。HB―2B的硬铅笔用来画一些控制线和细节。0.7的自动铅笔备一支。 2。绘图笔:推荐德国产的施德楼pigment liner,灰色杆,粗细选用0.2---0.7。这笔的价格适中。好处就是干得比较快,上马克的时候不容易把图蹭黑。强烈不建议红环一次性,水太大,容易蹭。也反对红环绘图针管笔,笔尖是金属的,出水慢,常断线,也容易划伤纸。 3。草图笔:推荐stabilo的。不分粗细。常用红,兰,绿,黑等颜色。大到构思小到轴线网格都可以用其来画。 4.马克笔:马克笔较快,也较易出效果。当然如果有功底的兄弟姐妹选用彩铅之类也可。对于色彩和马克笔功底比较弱的同学,建议多用灰色系。浅灰到黑的各个层次的都要有。绿。蓝,主选灰色调的。比较艳丽的大红,大绿,大兰,大黄只用来画比例人。 5.草图纸:用来构思的要提前裁好,裁成你用着最顺手的大小。 6.硫酸纸:可用白色硫酸纸,略带颜色的也行,就当有了个底色。硫酸纸的图显正式,而草图纸皱皱的。硫酸纸比草图纸也结实,不易弄破。裁五张左右小一号的(为了换纸方便,不推介裁成标准一号大的),打上黑色边框。一张直接用电工胶带贴在一号板上。可省去考场上裁纸,打框的时间。要知道,集少成多,考场上的每一秒钟都很关键。 7.其他工具:大号的工具盒,比例尺,橡皮、刀子、双面胶带、透明胶带、电工胶带,三角板、90厘米的一字尺绑好在一号画板上、圆模版、曲线板,红环圆规加红环针管笔专门用来画圆。 8.饮品:两罐红牛。建议考场上少喝水,虽然可以出去方便,但是时间是自己的。 二、关于表现的训练: 1.钢笔练习:以临摹为主。先掌握一套纯钢笔的程式化的表现技法。学会如何求透视,学会如何表达透视关系。这方面的书很多。推介钟训正的《建筑画环境表现技法》和彭一刚的《建筑绘画与表现图》这两本老院士的书讲的都很系统,详尽;范例也是经久考验的名作。无论从哪方面来说,远非那些后辈们的泛泛而谈可比。认真研究与临摹几个月,会有比较大的进步。 2.透视感:表现透视感就两条原则:形象上近大远小,前后遮挡:灰度上前后互挤,同面退晕。相信素描好的同学马上就会明白。由于水平所限,再多的也不敢多说了。abbs学生广场,有个叫匠人无愚的大牛在那里讲画钢笔画,大家可以去看看。 3.一点与两点透视:个人建议画一点的。把主立面蒙在下面,定好视点,直接拉出来前后关系就行,而同一面上的各部分比例和立面一样。优点是起形比较快。缺点是有点老套和保守,但是可以保证能画完。两点透视起形难度要大些,如果实力一般或者为求稳者,可舍弃之。也有一种一个面透视比较平,另一个面透视很陡的画法 ,其实表现的主要还是一个面。是稍加变形的一点透视。 4.马克笔练习:找些好的范例。还是以临摹为主。其实要想真正提高画画的水平,还是得写生。考研画表现图,一来不同于纯粹的画画,二来时间所限,不能有太多的时间搭在画画上。每临摹一幅,都要找高手批评指点,进步才会比较快。除非你是跨专业的,才向你推介黎志涛的那本快题100例。国内画马克笔外部透视的书,我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要么太复杂,动辄几个小时才能画出人家的效果,要么是以室内的图居多。我用的是《设计与表达---麦克笔效果图表现技法》(张汉平等著,中国计划出版社),《建筑画―麦克笔表现》(夏克梁著,东南大学出版社),还有一本《美国建筑画表现进阶教程2》(好像是这个名字,横16开本黑色封面)。掌握一套程式化的表现方法:平面用色,立面用色,透视用色,都固定好。如果你是绝顶高手,则可以随意些。“人,车,树,草找好的样子背熟了”(朱文一,)。不管什么方案都用一套表现方法。有人提出,针对不同的建筑性格,选择不同的表现风格,个人认为,除非是很高的高手,一般人还是给自己省点时间和精力吧。能把一套表现技法练熟已属不易,何必折磨自己呢。毕竟大效果不会差很多。我想如果能拿到120左右的分数,绝大多数人就比较满意了(今年最高分是2个130)。 5.用色的复色原理:多数地方都不要用单色,否则太单调。比如玻璃,不应该用一种蓝色。几种蓝叠加才有效果 。灰色也是,几种同时上,才丰富.马克笔的图,由于时间关系得多依赖钢笔线,上色只是个提神。对于色彩功底比较弱的同学来说,用最少,最灰的颜色表达清楚应该是正途。当然,如果是色彩高手, 可画的绚丽些。 6.透视中钢笔线多些 :比如说地面,环境,多加钢笔线。地面上打网格是一个办法,加上一片水,加上倒影。就差不多了。画配景主要是为了多出几个层次,来衬托建筑。树的话,马克笔多些,钢笔线多了画不完。考试的时候也许只有5分钟让你画树。前中后,三个层次应该表达清楚。前景黑,中景丰富(建筑),远景简是常用模式。建筑上用线多多益善,但要重点突出,一般把入口处作为趣味中心来处理,但要注意时间。 7.透视图的大小:透视图建议画最大2号大就可以了。太大了,一方面显的傻;另一方面也不容易画深入,还浪费时间。毕竟画图时间是与面积成正比的。很多同学透视画不完无非是要么给透视空的`时间太少;要么画的太大、太复杂,收不了场。 8.大的图面效果:“各张图的深度要一致:不能平面画的很细,剖面只有几根线;透视画的很丰富,而立面上却没有一颗树;最忌讳缺图,要被扣掉很多分数”(朱文一)。图面构图,只要排下就行,有整体感,宁挤些,不要拉得太松。不要搞无谓的构图杂耍,浪费时间不讨好。 9。表现与方案哪个重要:个人认为各占一半。表现决定了老师对你的大印像,方案才是根本。表现的提高比方案的提高容易得多,只要方法得当,有高人指点,专心练四个月,每天练三小时,就可以突飞猛进,成为高手。方案也许学4年,还是一塌糊涂。一般情况是:表现不好的人方案一定不好,表现好的人方案不一定好。 10.时间安排:如果基础比较好,建议8月开始练表现,9月开始练方案。基础差些的同学,4月份开始练表现比较合适。如果是跨专业的,越早越好。之所以在前期侧重表现,因为表现提高得比较快,先取得一些进步会让自己更自信些,同时去清华找老师看图的时候留个好印象。这里所说的只是“侧重”,练表现得同时也在练方案,练方案的时候也是在练表现。 (第一,老教授们的兴趣是什么,是钢笔徒手,彩铅,马克,水彩还是什么的;第二,老教授们在理论方面热忠于哪些方 面,是空间,还是技术,还是其他什么的;第三,复试要准备哪些。一、老教授的兴趣?我想你大概是想说,清华老师喜欢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我听一个清华本校的学生说,老的风格是炭笔粉彩,新的是马克笔。不过看他们学生练习的图,以马克和彩铅居多。再说了,清华对纸张的要求,近年来好像侧重草图纸和硫酸纸,大概表现手法得和这两种纸配合。比如说水彩,大概得忍痛舍之了。二、评图的话很综合,你说的这几个方面都要涉及到。不过听朱文一的意思,好像看的比较基本。要有机会,我想问问比我分数高的那两个同学,看他们做了什么idea没有。我反正是没做idea。三、复式?能过初试再说吧。个人觉得,只要不犯错,录取是和初试成绩有很大关系的。) 三、关于方案的训练: 1.方案的能力: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不然我们不会学5年。考研复习的时间大概最多十个月。要想在这段时间内从根本上提高方案能力是不可能的。但是经过一定量的系统的科学的训练还是可以取得很大进步的。 2.基本概念:“快题考得是基本功,不是创新和创作”(朱文一)。很多人太强调idea,快题里面要尽力少做。因为很多idea是要牺牲一部分功能和使用的,而功能是快题评图时候的重要标准。当然,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尽力有idea,还是鼓励的。“把最基本的功能,结构处理好,即可80左右(满分100),若想再高分,就要体现建筑性格”(朱文一)。 3.今年的题目:4800平米的法官培训中心。一块平整的基地,表面看是梯形,退完各种红线以后,可以做的面积只有1440平米,并且是等边直角三角形。图纸一律对开草图纸或者硫酸纸,规定图幅约780乘540。这是一道很常规的题目,没有在建筑功能和性格上难为学生,也没有要求建筑要体现某种特色,仅仅是基地稍微有点限制。 4.推介书目:理查德-迈耶,GMP,01、02、的建设部院作品集,新近的各种国内出版的建筑杂志等等,常规的、正统的、画出图来有效果的方案。反对模仿库哈斯、哈迪德、福斯特和多数日本人的建筑形象;反对解构的、后现代的、高技的、最新潮反常规的;反对扭来扭去的、支离破碎的,玩酷过火的;这些或许对课程设计有用,但是对快题设计无益。 5.方案的训练和准备:按照基地的形状分成几种类型,每种类型各准备一套平面和立面。常考地形有:(1)正方形;(2)长方形主入口在长边;(3)长方形主入口在短边;(4)三角形主入口在短边;(5)三角形主入口在斜边;(6)梯形主入口在上底或下底;(7)梯形主入口在腰上;(8)前七种组合出来的异形地。之所以强调主入口的方位,因为同一块地,入口方向不同,平面、立面处理也会不同。现实的办法就是找这些不同的地形来练习。清华常考坡地,对于坡地的 处理手法也要准备到。由于要画一点透视,就要求在画透视的主立面上,有一定的前后凹凸关系。其实这八种,可以归结为2―3种平面和立面处理。也就是说,准备得方案要活,可适应性和可调整性要强。我觉得在考研这个问题上,应该追求多题一解,不管题目怎么变,我们的平面和立面稍作调整即可符合。不应该去考虑一题多解,太费时间和精力。限于设备因素,不能把我准备的几个方案传上来了。有些同学会说,遇到像同济今年这样的题目怎么办?首先清华不是同济,不会走得太偏,还是注重学生的处理一般问题的能力。如果真出现了那样的题,只能凭自己的真实设计能力去应付了。但是,不管题目多特殊,建筑的基本问题是不会变的,有实力的人绝对不会被埋没。 6.分期练习:初期:作方案时间放的长一些,调得顺溜些,做得细致些,想的深入些,不要急于画图。方案做好后,再比着范图去画,时间也放得长些,一边画,一边学。这样在方案和表现上都会有所提高。后期:按八小时卡住时间画,逼着自己提高画图速度。也就是说,前期重在方案和表现,后期重在速度。 7.频度:基础差的人1-2周练习一次比较合适。高手的话,一共练四次左右即可。练的太多太频,人会疲。翻来覆去就那点手法也学不到东西;积累一段时间,练一次,每次都要学到新东西。再说了还有其他三门需要看。每次画完务必找老师和师兄师姐看,改进不足,才能突破自己。切忌闭门造车,自以为是。 8.手法:尽量简洁,规整,几何化。“尽力不做为了形式的斜、歪,不做锐角,自由弧形”(朱文一)。这是为了方案中更少的出现不必要的毛病,绝对不是限制你的思路。要知道只用方形和规则的弧形一样可以做出很精彩的方案。“一般推介采用框架结构”(朱文一)。 9.题目类型:博物馆,会所,旅馆,餐厅,教学楼,纪念馆等等,很多都是课程设计中做过的题目类型。各有各的特定要求,最好都想想,以免出现硬伤。“不会让你做监狱,机场,医院等比较偏,学生没有体验或非常规,太复杂的建筑”(朱文一)。 四、关于考试的过程: 1.时间分配: 按顺序为:方案1.5小时 柱网轴线0.5小时 首层平面40分钟 主立面0.5小时 透视图2小时之内 二、三层平面共40分钟 总图0.5小时 次立面0.5小时 剖面两个共40分钟 机动时间0.5小时 各段时间包括上色时间。之所以先画主立面和透视,因为除了首层平面外,透视是最重要的,而画透视的话,先得把主立面画出(透视蒙在主立面上画一点透视)。先把这几个最重要的画完,心理压力可以减少很多,然后剩下的时间再画那些相对次要的图。这个时间分配在方案训练的后期就模拟练习。卡好时间,每画一个图就记下时间,到全套图完成以后,反思自己在哪些图的绘制上超时较多,针对性的提高。 2.审题: (1)、通过任务书要求的数据,退红线后,把握好总建筑面积、各功能块要求面积、灵活自由面积;基地绿化面积和基地的可用面积。大概估计需要做几层才能满足面积要求。 (2)、看清任务书要求的建筑性质、大的功能块有几个,有无特殊功能需求。 (3)、根据道路情况,决定出入口可设方位。主次入口各自的可布置方位。 (4)周边环境有何特殊要求等要素。对体型有何限制。环境中有什么可利用的要素。 (5)若周围有建筑,防火间距和消防通道的设置要求。 (6)地上停车位数量,地下车库入口有无特殊要求。 (7)、建筑风格有无特殊要求,建筑手法有无特殊要求。 3.设计: (1)、功能分区是一定要遵守的,不能产生功能分区的错误。具体某个分区内部的小毛病可以原谅。 (2)、结构一定要上下对的上,柱网规则、整齐能减少不小的麻烦。 (3)、入口的空间处理是“空间”这一命题的重点。准备一些有趣的入口内外部空间处理方法,这是老师评图的看点之一。 (4)、体型要有处理,让人能看出你的造型能力,不要一看见三角地就做个三角形满铺平面。平面构图一般要顺从环境肌理和地形。体块交接处、收尾处要有处理。 (5)、交通流线顺利,楼梯数量合适,位置得当,尺寸合格,走道联系合理通畅。 (1、画到什么深度后上正图,是大体平立剖手勾出来,还是很清楚手勾出来,还是差不多出来边画边想?或者其他。2、的平面墙线是手绘的还是尺子的,还是混合的?其他图呢。3、无论什么图都是一种表现手法么?4、么时候能见到您的准备的快题和资料呀?很期待。回答:1.我一般是构思差不多了,就画出柱网轴线,分一下房子,就开始画正式图了。2。平面墙是双线钢笔尺规,然后涂实。其他图也是钢笔尺规。3。由于时间关系和个人能力问题,就只学了一种表现方法,包括配景,只有一个样子,不管什么图,都用这一套画法。我从9月开始练快题,一共练了4次。4。我现在找不到扫描仪,估计很难把一些资料发上来交流了。) 方案 最重要的是方案能力,大家都知道这绝非短时间内可以提高的,但又是最根本的,是基础,大家不要为快题而快题,而喧宾夺主。 快题的方案又有其特点,这些徐兄都讲到了。我准备的时候参考了一本大学生设计竞赛,应该是95-的;还有一个天大考验的优秀快题集,复印件,同学考完研丢在我这里的,没想到十分的有用;造型参考的书就比较多了。最后形成的比较成熟的造型是参考perters&will。对于好的平面每个都细心研读, ――慢慢的会形成好的鉴别力。快题的平面,刚开始我想准备两套方案,一套主打,一套辅助;后来做的时候发现关键不在数量,而是应变能力;这点徐兄也提到了,我最后是只做了一种平面形式上的考场,把功夫用在了变化上。灵活的构思是不管什么样的地形,什么的功能,都要能够把准备的用上。有一定的套路,但肯定不是机械的照搬,准备的也不是死板的平面组合,而是对特定的空间关系做熟,到时能灵活用。 表现 这里的表现指把方案表达出来的方法。具体的徐兄已经说得很细了。我想说一下图纸深度。快题清华最忌缺图,这是真的。而快题最容易时间失控,一不小心就会画不完。各项图纸轮重要性应该依次是一平――总平――效果图――立面――剖面,不过这种排法有点傻,我想说效果图重要大家都知道,一平也重要,改卷老师会把主要精力放在上面,可能大家容易忽视总平,其实总平对于表达总体构思,呼应环境等方面是很有讲究的。 出手利落,几个简单的体块解决问题。在局部的细节上又有变化,很淡雅。 老师一看就觉的头脑清晰,很爽。我研究95到02大学生设计竞赛,发现清华的风格无一不是如此。我觉得好研究93到98的大学生竞赛对快题是有很好的帮助,但是93到97的那本合籍绝版了,很难找,里面很多功能可以借鉴,然后在和一些现在好的造型结合,我觉很好,不知道各位大哥有和意见? 4.绘图: (1)、构思好以后,就该把轴线柱网打出来,用来做正式平面的架子。 (2)、画首层平面,1:200,环境要有,最好是用环境挤出建筑平面来。让建筑和周围环境处在不同的层次上。推介留白建筑内部,涂满建筑外部环境的画法。树,草,铺地,水面都是提前设计好的模式,环境整体要成面,忌散。主次入口要强调出来。可画个黑三角,写上:主入口、次入口。 (3)、主立面,1:200,细致一些,因为透视就要用到主立面,配景成面,忌散。注意配景层次和轮廓线。阴影上重色马克笔。 (4)、透视图,前面已有论述。 (5)、“剖面要清楚,女儿墙,室内外高差必须明确,梁柱关系清晰,标出标高”(朱文一)。 (6)、分析图,没什么必要,除非有要求或者有剩余时间。咱们的设计水平,老师一眼就看出来了,根本用不着去分析。 (7)、每个图要一次性完成,不要这个平面画到一半,就去画那个立面,搞到最后,很有可能在慌乱中漏掉一些东西。每张图在图画完以后,就把大标题,房间小字等字写上。 5.用笔粗细与涂黑: 一般0.2的笔画铺地和家具,0.5的笔画一般的线,0.7的笔画环境中比较粗的线,比如树的轮廓线。墙的涂黑用黑色马克笔。虽不够黑,但是速度较之用粗针管笔涂黑要快些,毕竟时间要紧。有个问题是涂黑的时候有时候容易把门给一笔涂死,可以先画门窗,再画墙线,这样涂黑的时候就有个界限。 6.图面表达的个性: 图面效果很重要。上百份图纸挂在一起,评图老师很快就会晕了。所以图面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老师是否会多看几眼。但是什么事情都要有个度,提倡功力深厚的图面表达,但反对太过个性化的表现方式,太扎眼了,老师会看得太多,也就发现的毛病越多,反而不利. 7.标题和设计说明: 标题不要写自己的狂草,最好学学那些一笔一划,规规矩矩的艺术字,可以用铅笔打好格(4cmX4cm),写在格里,字最大不超过4厘米见方,大则傻,小则巧。虽然老师不会根据大字的好坏评分,“但是实在没法看的字也很影响老师的心情”(朱文一)。写说明要先用铅笔打横(或竖)线格,线不要擦。设计说明可以写得快一点,但要写清楚,整齐。不要不分段落的写一大堆,要分成几部分,每部分写两三句话。 8.细节若干: (1)、图纸打上黑边框(考前就做好),大标题旁边写上图号(1、2、3…)。 (2)、考试中画过的草图纸不要揉成一团扔掉,画到后期很可能要用到最开始画的草图。 (3、最好能留出时间最后检查一下,会发现一些不必要的伤。 (4)、小透视也准备几个室外一角,室内空间,都是背好的,考场上有时间的话就尽量背出来。透视画的越多,显得你的表达水平越高,越从容。 (5)、首层平面上的剖断线,总平面图上的指北针不能忘了画。 (6)、……太多了,画图时多总结就是了。形成自己最熟悉的一套办法。 参考书目一览 钢笔画: 钟训正的《建筑画环境表现技法》、彭一刚的《建筑绘画与表现图》 马克笔练习: 《设计与表达---麦克笔效果图表现技法》(张汉平等著,中国计划出版社),《建筑画―麦克笔表现》(夏克梁著,东南大学出版社)、《美国建筑画表现进阶教程2》(好象不是横16开本的哦?) 方案设计: 理查德-迈耶,GMP,01、02、度的建设部院作品集 考研快题总结 基地同城市道路的关系及其位置对建筑相应的要求。基地同城市道路的关系有三种: 1 、基地面临交*路口。要求建筑具有一定标志性,并有一定面积的绿化和休息空间。 2 、基地面临主要道路。立面处理最为重要,可入口,停车,但在城市主干道上不宜开入口和停车场,因为会降低车辆行驶速度。 3 、基地面临次要道路。立面处理可稍简化,适合入口停车并宜退让红线较大距离,以使对行人不会造成太大的压力。 4 、基地面对着道路。建筑适宜有一定的层次感,通常使用的手段是在建筑上开口。 5 、道路需要疏浚。当道路转折角度过大,视线不便时,需考虑使一部分基地作为舒缓道路的过渡部分,有适当面积的铺地及不遮挡视线的绿化,以满足人行交通。 建筑与周边旧有建筑的关系。 1 、建筑同周围建筑围合成庭院。 2 、建筑遮挡旧有建筑。 3、透过建筑能看到旧有建筑。 4 、建筑同旧有建筑在高度上或形式处理上的统一或对比。 停车场的设置。 停车场一般应位于城市次要道路边上或L型道路的交*端口。 快速建筑设计的设计过程:内部功能分析和外部环境分析。 内部功能分析 1、功能组成;动静,公私分类;面积方块图;空间的特殊需要;门厅,楼梯间,卫生间的大小,数量,位置;注意是否有面积过大的房间。 2 、根据建筑密度和基地面积估算出一层面积和层数,并在总平面图上确定建筑的主次入口,停车位置和基本流线,并按比例画出建筑的基本布局。 3、功能流线图。 4、层高和结构形式,柱网布局。 外部环境分析 1、城规要求:建筑密度50%,容积率,高度控制,绿化率,入口要求,消防疏散要求,日照间距。 2、地形地貌分析。 平整地形建筑布局可适当灵活扭曲,复杂地形建筑布局宜完整简洁。 十字路口或缺角地形中建筑处理宜为锯齿型或弧型,城市边角料地形中不宜多实际功能。 坡地地貌依据其起坡角度的大小,可采取全埋,半埋,架空等不同的处理方式;建筑与等高线一般有平行和垂直两种关系;根据落差的大小可选择跌落半层,一层;落差应结合停车场等功能进行有效利用。 临水地貌应注意两点原则:建筑平面舒展,立面轻盈;建筑可适当延伸至水面并与水面产生关系。 3、基地周边环境景观,视线,噪声分析。 4、基地周边原有建筑物的高度,布局,立面及屋顶形式 。 5、基地内部原有绿化,遗址等要素分析。 6、基地所在地的气候和风土传统。 建筑造型分析 1、办公楼与旅馆立面处理外窗较为规律化,可通过窗的设计和突出局部构架使构图活跃。 2、博物馆,展览馆类建筑主要依*天窗采光,故外立面较实,可通过对天窗造型;运用片墙,构架;墙体内陷做洞口处理;具厚重感的体块咬合;墙面突出片墙或凹进做侧窗;墙面做影壁;建筑与水结合等手法进行活跃化。 博物馆,展览馆的用窗常用形式主要有天窗,高窗,侧窗,局部有高角窗处理,由于功能的文化性需要,经常有局部与大片玻璃幕墙对比的运用。 3 、综合体建筑的处理没有固定原则,依据气候,位置,功能的不同可运用墙体,虚构架,廊道,窗等建筑元素进行活跃。 常见问题: 1 、平面中易忘指北针,剖切符号,主次入口,室内外不同地平的标高,房间名称,楼梯指针, 消防楼梯,室外台阶,通高线,上层悬挑的投影虚线,在2层以上平面中若能看见屋顶,要将屋顶打格同室内空间区分开来。有要求时需进行无障碍设计和电梯设计以及停车位设计,室外地砖一般到1500X1500左右。 2 、剖面中易忘画女儿墙,室内外高差,标高,梁线,不宜画阴影和材质表现,可画人表达尺度。 3、总平面中易忘指北针,主入口标识和标层数,宜打阴影,并应与平面图方向一致。(避免理解混乱) 4 、立面处理形式感应较强,多用虚实对比,突出的片墙和框架,隔栅,遮光板,百叶窗以及各式的窗(横竖条窗,大小点窗,方窗圆窗,侧窗,天窗,高窗,玻璃幕)雨蓬等突出。光影关系应强烈,适当辅以绿化,时间充裕时应将建筑外轮廓线加粗,并画出材质(木,砖,石,涂料,铝板,玻璃,混凝土等) 5 、M2以下的建筑楼梯间一般不多于4个(特殊需要除外),卫生间不多于3个,楼梯间和卫生间合并设置时位于入口或建筑端部,位于入口时宜与人流进入方向一致,尽量不使楼梯中间平台正对大厅和入口。(视觉效果差)分开设置时常位于主体功能之间,形体上可做凹进处理。 6 、建筑形体布局常用的有一字型,L字型,T字型,十字型,工字型,王字型。设计时按功能灵活使用,比如工字型的一边可扭转或改变形状。 7 、流线宜简洁通畅,景观丰富。 8 、透视图畸变不宜过大造成变形。透视图背景是天故比轴侧图方便绘制。 9 、楼梯间一般3M X 6M左右,卫生间(男女合计)6M X 6M左右,蹲位900X1100,应至少配有公共盥洗室。 10 、单间面积较大时,需考虑独置或置顶以及疏散。 作文文题设计材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学习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是人类的生存状态;没有学习,就没有社会的延续,就没有文明的传播。在当今,学习对于我们有一种更加空前重要的意义。每时每刻所面临的挑战,都需要靠学习去充实自己。 请以“学习”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内。 注意: 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题目。可以从多个角度去入手.但这也正是题目的难处所在,令考生觉得无从下手。这里就要考查考生小中见大的能力,即从一个侧面下手,小切口,深分析,反映出深刻的思想。 可以从自己的切身体会出发,表达自己对学习的理解,即学习所应抱有的态度和精神。先写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一段时光或遇到的一个困难,着重当时的精神状态和经验体会,最后明确总结出自己对学习的认识。 可以用正反对比的手法,写出苦乐交织中所蕴含的学习真谛。先写学习之苦.举出大家熟知的事实为例,极言其苦;再写学有所成时的种种乐处,极言其甜。用身边之事进行鲜明对比。引起读者感情的.共鸣——学习的真味就蕴含其中。 宋朝大思想家朱熹说:“无一人不学,无一事不学,无一时不学,无一处不学。”书店里成人高考(论坛)的辅导材料销售情况异常火爆,一位准备参加考试的中年人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终生学习是每个人经营生命的重要途径,我们可以从学校里毕业,但是只要活着,就不能从人生的学校中毕业。 这个题目给了考生极大的空间,不仅在内容上可以多向展开,在体裁上也可以进行创新。比如考生可以写一个故事,用寓言的形式来反映学习的内涵,制造含蓄悠长的回味效果。 教学设计 题目:《等差数列》教学设计 考生姓名:赵春丽 设计科目:数学 学 号: 41005211 专业班级:数学四班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 学科:数学 年级:高二 课题名称:等差数列 一、课程说明 (一) 教材分析:此次一对一家教所使用教材为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5。辅导内容为第一章第二节等差数列。前一节的内容为数列,学生已初步了解到数列的概念,知道什么是首项,什么是通项等等。以及了解到什么是递增数列,什么是递减数列。通过第一节的学习的铺垫,可以让学生更自主的探究,学习等差数列。而我也是在这些基础上为她讲解第二节等差数列。 (二) 学生分析:此次所带学生是一名高二的学生。聪明但是不踏实,做题浮躁。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靠,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差,分析能力较弱,解题思路不清。每次她遇到会的题,就快快的草率做完,总会有因马虎而犯的错误。遇到稍不会的,总是很浮躁,不能冷静下来慢慢思考。就由略不会变成不会。但她也是个虚心听教的孩子,给她讲课,她也会很认真地听讲。 (三) 教学目标: 1.通过教与学的配合,让她能够懂得什么是等差数列,以及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2.通过对公式的推导,让她加深对内容的理解,以及学会自己对公式的推导。并且能够灵活运用。 3.在教学中让她通过对公式的推导来明白推理的艺术,并且培养她学习,做题条理清晰,思路缜密的好习惯。 4.让她在学习,做题中一步步抽丝剥茧,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她敢于面对数学学习中的困难,并培养她对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耐心地解决问题。 5.让她在学习中发现数学的独特的美,能够爱上数学这门课。并且认真对待,自主学习。 (四) 教学重点: 1.让学生正确掌握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以及其性质。并能独立的推导。 2.能够灵活运用公式并且能把相应公式与题相结合。 (五) 教学难点: 1.让学生掌握公式的推导及其意义。 2.如何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相应的题中。 二、课前准备 (一) 教学器材 对于一对一教教采用传统讲课。一张挂历。 (二) 教学方法 通过对生活中的有规律数据的观察来提出问题,让学生结合前一节所学,思考有什么规律。从生活中着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并能更积极地学习。让学生先独立的思考,不仅能让她对所学知识映像更为深刻,并且培养她的缜密思维。让她回答后,我再帮助她纠正,并且让她提出心中所虑。经过我给她讲完课后,让她回答自己先前的疑虑。并且让她自己总结,得出结论。最后让她勤加练习。以一种“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学习知识—解答问题—得出结论—强加训练”的模式方法展开教学。 (三) 课时安排 课时大致分为五部分: 1.联系实际提出相关问题,进行思考。 2.以我教她学的模式讲授相关章节知识。 3.让学生练习相关习题,从所学知识中找其相应解题方案。 4.学生对知识总结概括,我再对其进行补充说明。 5.布置作业,让她课后多做练习。 三、课程设计 (一) 提出问题 【引入】根据我们的挂历上,一个月的日期数。通过观察每一行日期和每一列日期它们有什么规律? 思考 1) 2) 3) 1,3,5,7,9....... 2,4,6,8,10....... 6,6,6,6,6...... 这些每一行有什么规律? (二) 分析问题并讲解 1.通过观察每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相差为同一个常数。再结合前一节所学数列的定义总结出“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为同一个常数,我们称这样的数列为等差数列。”并且得出“这个常数为等差数列的公差。” 2.设首项为 a1 ,公差为d。由思考题 1) 2) 3)可观察出什么?由学生通过她的发现来推导总结出 an?a1?(n?1)d?nd?(a1?d 3.通过分析通项公式的特点,做下题(学生自己分析,思考来做。) 例:已知在等差数列{an}中,a5??20,a20??35,试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通过学生做题再分析总结,用详细的语言讲解总结等差数列的性质: 等差数列{an},{bn} 1) an?a1an?amd??(n?m?1,n,m?N?)。 n?1n?m2) 若m?n?p?q(m,n,p,q?N?) p?q则2an?ap?aq。 则am?an?ap?aq(反之不真)。 3) 若m?n,2m?4) am,am?k,am?2k,am?3k,??,am?nk也构成等差数列,公差为kd。 5) a1?a2???am,am?1?am?2???a2m,a2m?1?a2m?2???a3m,?也构成等差数列,其公差为md。 26) 数列{can差数列。 7) ?d}为等差数列,{an?bn},{?an??bn??}为等a1?an?a2?an?1?a3?an?2???ak?an?1?k 让学生根据所讲性质做练习题 练习: 1) a1?a4?a7?15,a2a4a6?45 {an}为等差数列,求an? 2) 已知等差数列{an} , a1?33,a7?75 求a2,a3,a4,a5,a6及an? 4.由以上公式,性质,让学生总结。讲解等差数列的定义。并且掌握数列的递增,递减与公差d的关系。 5.总结,串讲当日所学 给出题目:1?2?3?4??98?99?100 让她求其和Sn,并思考如何快速计算? (三) 布置作业 1.总结当日所学。 2.做练习册上章节习题。 3.根据当日所学以及课上所讲求 的思考题,找出快速运算方法,并引导预习等差数列前n项和。 四、设计理念 以一种最简便,易懂的方式让学生来学习,一切以让学生正确掌握知识,并能正确运用为理念。并能充分调动学生和家教老师的积极性为理念来设计。 五、教学设计反思 本节课教程内容较难,是下一节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铺垫。此节课学习通过联系实际,把数学融入到生活中,从生活中探究学习数学。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她先独立思考总结,再由我给她正确讲解总结,然后再让她做相应练习题,课后再认真总结。这样可以加强她学习的主动性,更有利于她对知识的消化,吸收。这种方法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她从自主学习中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她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她更深刻的了解知识内涵,巩固所学。使她能灵活运用所学。 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特点,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 ★ 教学设计题 ★ 题临安邸教学设计 ★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篇2:系统设计题
篇3:詹天佑课堂练习设计题
篇4:清华同方设计题
篇5:8小时快题设计
篇6:作文文题设计材料
篇7:高中数学教学设计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