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优秀随笔《慈母为念》(共含3篇),希望大家能够受用!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沉醉的夜晚”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优秀随笔《慈母为念》
谨以此文献给我可亲可敬的母亲
提及母亲,此刻的心是沉痛的,对于母亲爱的表达也是极为自私和吝啬,多年来浪迹天涯和四方飘泊的生活习惯,导致自己性格日益冷漠和平淡,恰似一汪平静的湖,偶尔投入卵石难以激起涟漪,家人常抱怨我是个不善于主动联系的人,朋友会说我太过平静,大多时候我与孤独、寂寞为伍,习惯了一个人简单的生活,造就了不为现实所鞍的性格,表面平静,内心似有暗流在涌动,这就是人的多面性,我也不例外。外界的一切难以扰乱我平静的内心,若投缘的朋友语言就平白地多了起来。一切随缘,这是我交朋结友信守的原则,甚至笃信君子之交淡若水。不为获得而欣喜,不为失去而失落,唯独对母亲的爱很是纠结,长期压抑的情感总是难以得到抒发,明明是爱呵,却总是羞于出口,难于表达,只是一次次在梦里任牵念的情愫萦绕。明明是想念呵,可总是话到嘴边又咽下,固执而倔强地以为她定能懂,毕境她是我的母亲。她即便是母亲,却不能是我肚子里的蛔虫,我只是一厢情愿地以为我不说,她定会懂,可是我却忽略了母亲个人的经历及文化背景。
母亲出生于一个极为普通的农民家庭,兄弟姐妹不少,姥爷身体不好,长年有病在身,加上姥姥的心肠又好,捡个孤儿回来养,本不宽裕的家庭更显拮据,于是母亲早早地就辍了学,回家去放牛割草。据母亲回忆她当时的成绩是班里极好的,唱歌也是一流,在周遭也小有名气。那时候结婚的人为了制造喜庆气氛,总会办一场私人的歌庆会,那时管这叫“坐歌堂”,这是一些亲朋及左右邻舍恭祝新婚燕儿的一种祝福方式,母亲那时是逢场必去,歌声也便远近闻名了,这也算是母亲童年最值得回忆和骄傲的事。但是为了捡回的弟弟能够继续上学,母亲就无私放弃了自己的学业,她大抵是不知道知识会改变自己的命运,或者就顺其自然地接受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训,只是后来命运辗转,母亲才悟出没有知识文化的人,在社会上会吃很多亏,也就有了后来我们几姐妹无论如何都要上好学,用知识武装自己,即便知识改不了命运,也可提升自我素质,由此推断,母亲的觉悟是当时许多同龄父母所不能及的,所以无论自己多苦多累,也要让我们几姐妹完成学业。母亲一直主张我们凭自己能力能读到哪级算哪级,一旦考上,再多的学费就算炸锅卖铁也要供我们上学,这铮铮的誓言也算是给我们在求学路上吃了一颗定心丸,能无所顾忌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学业。要知道在我们这个姐妹众多的`家庭,在当时那样经济并不太景气的社会,家里全部孩子一起上学,而从未欠学费来说并不是件容易做到的事,可是母亲能做到,她宁愿自己受尽苦累,也决不让孩子们幼小心灵因欠学费而遭旁人鄙屑,她早已意识到这对我们成长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当然这也缘于母亲自身逞强,从不输于别人的性格有关,所以直接影响到我们这些孩子们,至今我们姐妹几个,个个都是独立性特强的人,虽身为女子,也未曾有过想要依靠别人改变自己命运的念头,这也为我们成为新时代独立女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感谢母亲给予我们的坚强、织朴、韧性,宽厚、善良,这种种优良传统的美德,铸就了今天我们完美的人格。
回忆起母亲,终是忙碌的身影,犹记上小学时,每每放晚学或者下雨的时候,看到别的同学父母亲到学校来接孩子回家,总是好生羡慕,多希望父母能来接自己,但往往只是想像而已,因为心理清楚他们都忙于田地的农活,根本无暇顾及,为此当时很不理解,还心生怨恨,抱怨他们不爱自己,不管自己,后来随着年龄的长大,终于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他们对孩子们的爱只是另一种表达方式而已。如果没有他们夜以继日辛苦劳作,哪有我们在学校里安逸的课堂上学习。
母亲的生日刚好在春节后的第十天,偶尔春节回家团聚,往往因时间上与工作有些冲突,而直接选择回到单位,放弃了留守在母亲身边陪她好好过一个生日。作为母亲要需要多大的担当,才能放手任我的远去,背转身过后是母亲朦胧的泪眼,是我哽咽的情怀,很多次固执地选择不回头,一任思念的泪水在脸部漫延。为何我会自私到不能向单位请多几天假,陪母亲安心地过一个生日,时常不能原谅自己如此自私,为了所谓的前途和工作,将亲情抛却在一旁,不问不闻、不管不顾。母亲也曾在电话里委婉地提醒,要多回家,多打电话,甚至不想让我远足天涯,可是命运有时是自己都不能掌控,何况是母亲呢?母亲的生日于我终究是遗憾!只是期待有时间一定要好好地弥补。
儿行千里母担忧,我这么多年在外飘泊和流浪,要换得母亲为此多少的牵肠,多少的相思的泪光。人前母亲是极为坚强和隐忍的人,可是背地里、暗夜里、烛光下,电话旁,有着母亲多少的牵肠和思念,甚至会伴有无声的泪流。有时我真不敢碰触那根思念的神经,一碰就会痛,心就会碎。母亲的年龄日益渐老,两鬓已有斑白,身体也不及年轻时那般硬朗,时常会得些小小的感冒,但经常会一病便是数日。根据医生的推断这得归结于母亲在月子里没有保养好自己的身体所致,那时的母亲勤劳有佳,刚生完小孩便逞强要下地干活,完全不知道这逞强背后的不良后果,也未想到会导致她日后身体日渐虚弱,曾经硬朗的身体也会变成今日这般弱不禁风。请停下您忙碌的身影,请保重好您可贵的身体,请原谅女儿不能与您终日相守----我这善良、纯朴、慈祥、仁德、坚强、勇敢的母亲!
落字为念随笔散文
常说,见字如面,字如其人。我想,前人如此说,并不是无道理的。
看到那个人的字,即可大概推断知了那个人的性格。
字潦草,想来那人的性格也马虎。字工整,想来那人的性格或者太过循规蹈矩。我是喜欢两者之间的那种字。工整得来,又有点草。看起来不死板,很生动。
数来数去,身边字写得好的基本没有几个,符舍我的要求的更是少之又少。
父亲在生时公认的字写得好,每每单位有什么文书报告,都是由父亲来撰写,可是依然觉得,父亲的字太过循规蹈矩。一笔一画,都工工整整,少有潦草涂改的迹象。
所以后来,父亲的一生,果真如他的字一样,认真,工整,循规蹈矩。有力量,可是那都是死力。
常想起这四个字“字为心声”。
不管是一个字,还是一篇文,多少也可从中看到一个人的心声。字如其人,字为心声,一点也不假。
没有遗传到父亲那样工工整整的字,而是与他反道而行,我的字,潦草加无力。或者,这也是性格使然。
可是,曾经有一次,在外办事填表时,想不到的是居然有人说我的字漂亮。
我当时傻笑着回他,“这字也叫靓?”真是无道理,难懂其中的奥秘。
想来,那人也是个潦草之人。
现代人做事都电脑化了,在键盘上上下翻飞,字就出来了,文章也出来了。
真正用笔写字是越来越少了。
有些怀念以前写信的年代。一封信,一个字,一句话,无不是一份心声,一次会晤,一宿倾谈。
工整的,潦草的,那时那刻的心绪,尽在那一笔一画间跳动,白纸黑字,墨香心香。
年轻时的许多书信,翻开重读,那些人,那些岁月,虽然大多已没有再联系,可当你再次打开那一页页尘封已久的信笺时,依然可以闻到泛黄纸片里潮湿的温度,依然可以感觉到岁月的厚重和深沉。
与表妹琳的书信最多,而且大多都是长信,好几页纸,那时候年轻,希望憧憬只想与人分享,忧伤快乐也不能深藏于心,于是,天南地北,天马行空,小幸福,小快乐或是小忧伤都成了白纸黑字,都成了心香墨香。
初识我家柴火夫时,他就给了我一大札他与他的同学朋友的通信,说是一笔财富,叫我好好读,从而更了解他。
字为心声,一个字,一句话,无不透露了其中的信息,而落笔为念间,也映照出那时那刻,那年那月你所要表达的悲伤欢喜。
琳的字多为钢笔字,时有铅笔字,毛笔字,是我喜欢的带点草的那种,时至今日,二十多年过去了,字在,情谊可就一点一点的.疏淡,岁月已把我们带到了不同的生活轨道上,就那么的遥遥相望着。
这一种相望,与更多的人的相望,在静默的时光里不能不说也是一道美好的风景。
秀红,莲,良,清,青,海林,江,琳……
一封,两封,三封。一个,两个,三个。一年,两年,三年……
待到岁月老去,亦依然可以见字如面,透过那些薄薄的纸片,重回美好的时光。
现在的记录,也当是一封封久违了的书信吧,别问寄给谁,寄予走过的岁月,寄予还没到来的日子,寄予那些已走远的人,寄予多年后的你,和我吧。
落字为念,愿时光如初,岁月静好。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随笔
新婚别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新婚别》是杜甫“三别”组诗中的第一首,诗中精心塑造了一个深明大义的少妇形象。一对新婚夫妇,新娘尚未拜见公婆,新郎却要奔赴疆场了。新娘对爱情、对丈夫忠贞不渝,想到丈夫就要到战场上去,生死难料,她悲痛得肝肠欲断;而想到国家的存亡,民族的命运,百姓的安康,她则平静而深情地鼓励丈夫“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本诗采用比兴手法和个性化的独白形式,以新娘对新郎如泣如诉的肺腑之言,细腻地刻画了新娘面对暮婚晨别和支持丈夫奔赴国难的复杂心理与情感。
第一层(1—12句),新娘倾诉自己命运的不幸: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兔丝子缠绕依附着又弱又矮的蓬麻生长,它的蔓儿怎么能够爬得高,长得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把女儿嫁给就要出征的人啊,还不如一出生就把她抛弃在大路边上!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我和你做了结发夫妻,没想到,连枕席都没有来得及给你温暖。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昨天晚上我们和和美美地成亲,今天清晨你就要离开了,未免也太匆匆忙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你虽然只是在河阳戍守,离家不算遥远,可那已经是边防前线了。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咱们还没有举行拜祭天地和祖先的'大礼呀,叫我以什么身分去拜见公公婆婆呢?
第二层(13—20句),揭示了新娘子酸楚缠绵、哀婉真挚的内心世界,表达了新嫁娘对丈夫安危地深深关切: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想当初我爹娘抚养我时,不论白天还是黑夜,爹妈从不让我抛头露面。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然而,我身为女人,如今嫁到你家,爹妈盼的就是一生平平安安!有道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你现在就要走上战场了,随时都有可能阵亡,想到这些我心中十分酸楚,痛断肝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我真希望能跟着你一起去军营呀,但又怕事与愿违,眼前的局势是那么地紧张。
第三层(21—32句),鼓励丈夫英勇杀敌,表示自己与丈夫生死不渝: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此时此刻,你不要为新婚离别难过啊,上前方要努力在军中效力。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一个妇女如果真的跟到军队里去,恐怕会有碍军威,影响士气。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唉!我本是穷人家的女儿,好不容易才制办了这套漂亮的嫁衣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这套漂亮的嫁衣裳我不会再穿了,我当着你的面冼掉脂粉,一心一意地等着你凯旋归来。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哎!抬头看看天上自由自在的鸟儿,它们不论大的小的,都是成对成双地飞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可偏偏人世间的事情,就是这么地不尽如人意;但愿我你两地同心,忠贞不渝,地久天长。
注释:
①兔丝:兔丝子,为旋花科一年生寄生缠绕草本植物。
②姑嫜:即公婆,丈夫的母亲与父亲。古时礼制,女子出嫁三天,要祭祀家庙上坟烧香,然后再拜见公婆,正名定分,才算成婚。
③藏:意谓不轻易见人。
④归:指女子出嫁。
⑤鸡狗亦得将:就是俗语所说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将,跟随。
⑥苍黄:同“仓皇”。比喻事与愿违或时局发生巨大的变化。
⑦罗襦裳:这里指漂亮的嫁衣裳。襦,短衣。
⑧错迕:交互错杂,即不如意。
★ 念优秀作文
★ 随笔:年的念想
★ 秋的旧念生活随笔
★ 《慈母情深》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