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测试题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三七LUISA

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测试题(共含12篇),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三七LUISA”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测试题

篇1: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测试题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共2×30=6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本大题后面的表格中)

1.从海陆位置来看,我国位于  ( )

A.亚洲西部、太平洋东岸   B.欧洲西部、大西洋东岸

C.亚洲南部、印度洋北岸   D.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以下戏曲文化与其所在省区简称的连线正确的一组是  (  )

A.秦腔――贵 B.粤剧――沪  C.豫剧――川   D.陇剧――甘

3.下列地区中,人口最稠密的是  ( )

A.西北各省区  B.东南沿海各省  C.西南各省区 D.东北各省区

4.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

A.壮族    B.回族    C.土家族   D.维吾尔族

5.我国海拔最高和面积最大的盆地分别是  ( )

A.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B.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

C.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D.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

6.既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界线,又是农耕区与畜牧区界线的山脉是  (  )

A.太行山   B.长白山    C.巫山    D.大兴安岭

7.我国气温南北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  )

A.海陆位置不同  B.地势高低不同  C.纬度高低不同  D.昼夜长短不同

8.我国的动植物种类非常丰富,主要是因为  (  )

A.山区面积广大  B.平原面积辽阔  C.季风气候显著  D.气候复杂多样

9.下列河流中,冬季有结冰现象的是  (  )

A.长江    B.闽江    C.珠江    D.黑龙江

10.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 )

A.多开挖排水渠道  B.在中游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C.在下游修筑梯田       D.加高加固堤坝

11.我们用的纸张、吃的稻米,分别来源于下列资源中的  (  )

A.土地资源、水资源     B.森林资源、土地资源

C.水资源、森林资源     D.矿产资源、水资源

12.下列对我国自然资源分布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煤矿、石油等多分布在北方   B.有色金属多分布在南方

C.四川盆地有丰富的天然气   D.青藏高原矿产资源丰富

13.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资源南方多,北方

B.水资源内流区多,外流区少

C.水资源的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D.水资源的季节变化是春季多,秋季少

14.解决我国水资源季节和年际变化大的办法是  ( )

A.节约用水        B.修建水库

C.跨流域调水        D.防止水污染

15.形成我国“南稻北麦”粮食种植格局的主要原因是  ( )

A.光照    B.地形   C.热量    D.水分

16.我国牧区与农耕区的分界线是  ( )

A.400mm等降水量线     B.200mm等降水量线

C.50mm等降水量线      D.800mm等降水量线

17.下列地理景观与其对应的地区搭配正确的是  ( )

A.水乡――华北平原     B、茶园――山东丘陵

C.林海雪原――大兴安岭   D.沙滩椰林――西双版纳

18.横断山脉是下列哪两个地区的分界线  ( )

A.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B.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

C.青藏地区和南方地区     D.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19.下列关于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盛产温带水果      B.以早地为主

C.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甘蔗

D.长城以北一般一年一熟

20.属于北方地区的水果是  ( )

A.柑橘、葡萄        B.苹果、梨

C.芒果、香蕉        D.椰子、菠萝

21.下列表述中,属于南方地区的是  ( )

A.南部沿海地区工业以钢铁、机械等重工业为主

B.这里是我国森林宝库、温带果园

C.游泳、赛龙舟是本区居民擅长的运动

D.煤、石油、铁矿丰富,有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

22.南方地区的有色金属矿产包括  ( )

①德兴铜矿②大余钨矿③金昌镍矿④铜仁汞矿⑤个旧锡矿⑥鞍山铁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④⑤⑥

23.“三山夹两盆”是指我国何处地形特征  ( )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

C.青海         D.甘肃

24.被称为“塞上江南”的是(  )

A、河西走廊  B.银川平原   C.准噶尔盆地  D.湟水谷地

25.“西气东输”工程是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输往(  )

A.华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长江中下游平原

26.制约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条件  B.水源条件  C.光照条件   D.热量条件

27.新疆瓜果特别甜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

A.降水量丰富,有利植物生长    B.种植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

C.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    D.土壤疏松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28.青藏地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的`最主要自然原因为  (  )

A.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     B.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C、河谷地区气温较高、风力较小   D.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29、西藏的代表性农作物和牲畜是( )

A.小麦、山羊   B.青稞、骆驼   C.青稞、牦牛   D.小麦、骆驼

30.对于兰州所属的温度带、干湿地区,表述正确的是  ( )

A.中温带,半干旱区       B.暖温带,半干旱区

C.暖温带,干旱区       D.中温带,干旱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实行计划生育,控制__________,提高__________,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2.长江源自__________山,注入__________海,干流先后流经11个省区,是我国第一长河。

3.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特点是__________多,__________少,年际变化大。

4.我国最大的渔场是______________,位丁渤海沿岸的著名盐场是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是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________是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 0分)

1.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

2.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  )

3.我国气温的分布规律是南北气温相差很大。           (  )

4.我国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是降水量的多少。           (  )

5.“地上河”是指黄河的上游河段。              (  )

6.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  )

7.我国水土资源配合最紧张的地区是华北平原。         (  )

8.北方地区目前是我国最大的能源基地。           (  )

9.台湾省、福建省和云南西双版纳是我国热带作物的主要生产基地。   (  )

10.塔里木盆地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为“聚宝盆”。         (  )

四、综合题(共40分)

1.读“沿32°N线中国地势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0分)

(1)图中A是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级阶梯,平均海拔在________米以上;C是第______级

阶梯,主要地形区②是由____________(河流)及其支流冲积而成。

(2)①是____________高原,②是____________平原,D是____________山脉。

(3)若该剖面图是沿36°N,并且D是太行山,则C处的主要地形区是____________。

(4)该图反映了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0分)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土地资源类型: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

(2)A处耕地类型以____________为主,B处耕地以____________为主。

(3)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地区;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

(4)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其中面积较广,所占比重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0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区域名称:A 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D ____________

(2)C、D两区域之间的界线由甲____________ (山脉),乙____________ (河流)构成,该线是1月____________等温线,____________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3)A区的自然景观(植被)自东向西大致呈现出由草原向荒漠草原、____________的变化,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青藏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0分)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省和自治区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山脉名称:①是____________山,②是____________山

(3)本区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请列举出2条发源于本区的河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0月,世界上海拔最高的__________铁路全线铺通,该铁路东起_________,西

至____________,改写了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

篇2: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测试题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

1.我国陆地总面积约

A.900平方千米B.960平方千米C.960万平方千米D.1000万平方千米

2.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东半球,跨南北半球B.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纬度较低

C.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D.西靠亚欧大陆,东临太平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3.下列山脉中,属于我国地势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分界线的是()

A.天山B.雪峰山C.大兴安岭D.祁连山

4.下面关于我国各民族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B.各民族大聚居,小杂居

C.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D.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

5.下列我国省级行政区中,与河南省相邻的是()

A.湖南B.江西C.山西D.甘肃

6.我国秦岭—淮河一线是()

A.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B.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

C.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D.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7.台风鲇鱼给我国部分地区造成巨大损失,下列关于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多发生于秋末、春初季节

B.除西藏、云贵高原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受台风影响

C.台风是灾害性天气,带来大风降温和霜冻

D.台风带来大量降水,可缓解伏旱

8.造成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位置B.季风影响C.地形因素D.纬度位置

9.治理黄河的根本是()

A.上游修建大型水库B.中游加强水土保持

C.下游加固黄河大堤D.下游开挖入海水道

10.下列铁路线中不属于南北走向的是()

A.京沪线B.焦柳线C.兰新线D.宝成线

11.在河南省境内通过的铁路线有()

A.京广线、陇海线、焦柳线B.京九线、京沪线、京广线

C.浙赣线、哈大线、京广线D.陇海线、宝成线、京九线

12.目前,关系到我国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是()

A.林业生产B.渔业生产C.畜牧业生产D.粮食生产

13.我国东北平原的作物熟制是()

A.一年两熟B.两年三熟C.一年三熟D.一年一熟

14.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最重要的条件是()

A.自然资源丰富B.科技力量雄厚

C.劳动力充足D.位置优越

15.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主要办法是()

A.跨流域调水B.人工降水C.修建水库D.节约用水

二、填空题:

16.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水等都是________,并且这些自然界中的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____________。

17.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的利用状况,我们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_______、_______和建设用地等。我国为了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______________,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18.从空间分布来看,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特别是_______地区和_______地区,缺水最为严重。

19.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_______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这些纵横交错的运输线,构成了全国交通运输网的骨架。

20.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是国民经济的主导,而且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21.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实验区是______________。

三、综合题:

22.读中国地形图(5分)

盆地:

⑴ ____________

⑵ ______________

高原:

⑶____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__

山脉:

⑸________________

23.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完成下列问题。

⑴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而且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这为我国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_______、牧、副、_______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⑵但是我国的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而且各类土地所占的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_______、

_______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特别是_________与__________矛盾尤为突出。所以,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国政府在人口控制方面,把“实行______________”,在土地管理方面,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______________,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24.分析下表“我国各类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值的相对状况”数据资料,回答:(9分)

资 源 种 类土地耕地矿产河川径流量森林

总量在世界的排名34366

人均值占世界人均值的1/31/33/51/41/5

⑴分析我国自然资源国情的基本特征。

⑵指出我国自然资源的优势和不足。

⑶谈谈你对资源利用的看法。

25.请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用直线连接起来

A.从乌鲁木齐到北京开会,时间紧迫①火车

B.从大同运送大批煤炭到秦皇岛,运费最低②汽车

C.从重庆到武汉旅游,沿途观察三峡风光③轮船

D.从拉萨到西宁,沿途参观考察④飞机

答案:1.C2.D3.D4.A5.C6.C7.D8.D9.B10.C11.A12.D13.D14.B15.C

16.自然资源,非可再生资源17.林地,草地,每一寸土地18.华北,西北19.铁路20.农业,工业21.北京的中关村

22.⑴柴达木盆地,⑵四川盆地,⑶青藏高原,⑷内蒙古高原,⑸天山

23.⑴林业,渔业,⑵耕地,林地,人,耕地,计划生育,每一寸土地

24.⑴总量丰富,人均不足;⑵我国自然资源不仅总量大,而且种类多为优势;自然资源人均不足、相对短缺为不足。⑶略

25.A—④B—①C—③D—②

篇3:八年级上册地理的期末测试题

关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的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

1.我国陆地总面积约()

A.900平方千米B.960平方千米C.960万平方千米D.1000万平方千米

2.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东半球,跨南北半球B.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纬度较低

C.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D.西靠亚欧大陆,东临太平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3.下列山脉中,属于我国地势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分界线的是()

A.天山B.雪峰山C.大兴安岭D.祁连山

4.下面关于我国各民族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B.各民族大聚居,小杂居

C.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D.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

5.下列我国省级行政区中,与河南省相邻的是()

A.湖南B.江西C.山西D.甘肃

6.我国秦岭—淮河一线是()

A.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B.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

C.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D.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7.20台风鲇鱼给我国部分地区造成巨大损失,下列关于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多发生于秋末、春初季节

B.除西藏、云贵高原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受台风影响

C.台风是灾害性天气,带来大风降温和霜冻

D.台风带来大量降水,可缓解伏旱

8.造成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位置B.季风影响C.地形因素D.纬度位置

9.治理黄河的根本是()

A.上游修建大型水库B.中游加强水土保持

C.下游加固黄河大堤D.下游开挖入海水道

10.下列铁路线中不属于南北走向的是()

A.京沪线B.焦柳线C.兰新线D.宝成线

11.在河南省境内通过的`铁路线有()

A.京广线、陇海线、焦柳线B.京九线、京沪线、京广线

C.浙赣线、哈大线、京广线D.陇海线、宝成线、京九线

12.目前,关系到我国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是()

A.林业生产B.渔业生产C.畜牧业生产D.粮食生产

13.我国东北平原的作物熟制是()

A.一年两熟B.两年三熟C.一年三熟D.一年一熟

14.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最重要的条件是()

A.自然资源丰富B.科技力量雄厚

C.劳动力充足D.位置优越

15.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主要办法是()

A.跨流域调水B.人工降水C.修建水库D.节约用水

二、填空题:

16.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水等都是________,并且这些自然界中的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____________。

17.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的利用状况,我们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_______、_______和建设用地等。我国为了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______________,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18.从空间分布来看,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特别是_______地区和_______地区,缺水最为严重。

19.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_______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这些纵横交错的运输线,构成了全国交通运输网的骨架。

20.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是国民经济的主导,而且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21.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实验区是______________。

三、综合题:

22.读中国地形图(5分)

盆地:

⑴ ____________

⑵ ______________

高原:

⑶____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__

山脉:

⑸________________

23.请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用直线连接起来

A.从乌鲁木齐到北京开会,时间紧迫①火车

B.从大同运送大批煤炭到秦皇岛,运费最低②汽车

C.从重庆到武汉旅游,沿途观察三峡风光③轮船

D.从拉萨到西宁,沿途参观考察④飞机

答案:1.C2.D3.D4.A5.C6.C7.D8.D9.B10.C11.A12.D13.D14.B15.C

16.自然资源,非可再生资源17.林地,草地,每一寸土地18.华北,西北19.铁路20.农业,工业21.北京的中关村

22.⑴柴达木盆地,⑵四川盆地,⑶青藏高原,⑷内蒙古高原,⑸天山

23.A—④B—①C—③D—②

篇4:八年级上册地理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符合题意的答案,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下列答题框中。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不属于自然资源的是:A.阳光B.土地C.毛皮D.石油

2.汽车制造与下列哪种自然资源有关:()

A.土地B.草原C.矿产D.海水

3、三江平原、松嫩平原粮食集中产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A、水稻B、冬小麦C、春小麦D、谷子

4.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是()

A.长江B.黄河C.珠江D.松花江

5.我国西北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A.草地B.林地C.耕地D.建筑用地

6.从成都到拉萨沿途进行科学考察应采用的运输方式是()

A.铁路B.公路C.水运D.航空

7.导致我国南北方作物熟制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B.水分C.热量D.土壤

()

8.“泼水节”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的.节日

A.朝鲜族B.壮族C.彝族D.傣族

9.被称为经济发展先行官的产业是()

A.工业B.农业C.交通D.商业

10.“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

国管理和保护土地资源的一项基本国策,其最终目的是:()

A、利用土地B、永续利用C、改造土地D、扩大土地

11、造成水资源短缺的人为因素是:()

A人口剧增、社会经济发展、水污染严重B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

C、水资源地区分配不均D、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

12、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季节变化的措施是:()

A修建水库B跨流域调水C合理分配、节约用水D保护水源、净化污水

13、我国的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

A、平原和盆地中B、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

C、西部地区D、年降水量400---800毫米的半湿润地区

14.北京再次提高水价的目的是:()

A、提高经济效益B为水利工程建设积累雄厚资金

C、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节约用水

D、改变人们长期低价甚至无偿使用水资源的传统观念

15.把长江流域的河水调到华北和西北地区的水利工程是:()

A、引黄济青B、引滦入津C、引黄入晋D、南水北调

16.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试验区是()

A上海淮海路B.北京中关村C.南京珠江路D.天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17.下列工业部门中属于重工业的是()

A.纺织业B.钢铁工业C.食品工业D.印刷工业

18.我国降水主要集中在()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19.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A.壮族B.回族C.黎族D.高山族

20.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A.英语B.法语C.阿拉伯语D.汉语

21.关于水土资源的地区分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北方水土资源丰富B.南方水土资源丰富

C.北方水多土少D.南方水多土少

22.右图是哪一种标志()

A.环保标志B.节水标志C.节能标志D.奥运标志

23.我国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区是()

A辽中南B.沪宁杭C.珠江三角D.京津唐

24.沿边地区产业的发展应侧重于()

A.高新技术B.贸易导向型C.矿产开发D与军工有密切关系型

25.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A、印度B、日本C、中国D、美国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30分)

26.从半球位置看,中国属于半球和半球。

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部分在温带,少部分在温带,没有带。

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洲东部,洋西岸。

27.我国陆上邻国有个,隔海相望的国家有个

28.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具有、的特点。

29.我国四大高原是高原,高原,高原和高原。

四大盆地是盆地,盆地,盆地和盆地。

三大平原是平原,平原,和平原。

30.长江沿线是以、南京、、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31.自然资源可分为资源和资源两大类。

32.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分布,是多依附于,呈现出,的特点。

篇5:初中八年级地理上册测试题含答案

初中八年级地理上册测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从东西两半球和南北两半球看,中国位于()

A、东半球和北半球B、东半球和南半球

C、西半球和北半球D、西半球和南半球

2、下列省区轮廓与其对应的简称错误的是:()

3、放寒假的时候,小明去了哈尔滨滑雪,小亮则去了海南岛领略海岛风光,

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纬度跨度大B、海陆差异大C、经度跨度大D、地形差异大

4、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B、我国东临太平洋,东部广大地区雨量充沛,利于农业生产

C、我国主要位于热带

D、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近50°,南北气候差异大,为我国发展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5、某市人口总数为174.55万,面积为2.12万平方千米,则该市的人口密度是()

A、823.3人/平方千米B、82.33人/平方千米

C、82.33平方千米/人D、823.3平方千米/人

6、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A、汉族B、满族C、回族D、壮族

7、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每年净增人口数量依然庞大,其主要原因是()

A、人口死亡率低B、人口基数大

C、人口自然增长率高D、人口出生率高

8、“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写的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景观

A、黄土高原B、柴达木盆地C、塔里木盆地D、内蒙古高原

9、我国许多大江大河,既沟通了东西交通,又蕴藏着巨大的水能,原因是()

A、地形复杂多样B、多样的地形交错分布

C、近海有广阔的大陆架D、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10、我国的地形特征对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A、为发展农林牧各业提供了有利条件B、为交通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

C、造成我国旅游资源匮乏D、为农田耕作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

1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是指()

A、冬季风B、夏季风C、偏南风D、偏东风

12、不属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的.是()

A、一月份0°C等温线大体通过B、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C、年降水量400mm大体经过D、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二、综合题(共26分)

1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①是(填省区全称),与其接壤的最大的内陆国是。

(2)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地震,表示四川省的序号是。

(3)③是海,

④是海峡。

(4)与我国陆上相邻的国家有14个,其中是⑤是(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其中⑦是(国家)。

14、暑假期间我们嘉峪关市第六中学八年级地理兴趣小组的学生赴下图所示区域进行了一次“红色之旅”和“自然生态之旅”。(每空1分,共10分)

第一站(1)首先到全国著名的五大革命圣地之一的西柏坡。西柏坡地处A__________山脉。该山脉西侧为省,东侧为地形区。

第二站(2)驱车前往壶口瀑布。亲眼目睹黄河奔腾咆哮、浊浪排空的气度。黄河在流经地形区后泥沙含量大增,主要原因是;

;等。

第三站(3)从延安南行至陕西省省会B,它位于黄河最大支流附近,往西北行进,进入C区,本区最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15、读“北京、武汉、广州和哈尔滨四个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并完成以下填空(4分)

(1)根据最高月气温,最低月气温和气温年较差;降水量的多少和各月的分配情况,分析判断四城市分别是:()

A、北京、武汉、哈尔滨、广州B、武汉、北京、广州、哈尔滨、

C、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D、广州、北京、武汉、哈尔滨

(2)根据各城市降水量的情况分析,降水多集中在________季。

(3)城市A、B属于气候(气候类型),

C、D属于气候(气候类型)

16、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5分)

(1)下图表示的省级行政单位的省会城市是,写出该省的简称。

(2)该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少,主要是受到因素的影响。

(3)图中表示的山脉名称是,它也是我国第一和第二阶梯分界线之一,受其冰雪融水灌溉影响,该省有一称之为“西北粮仓”的走廊。

篇6: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

(卷面总分:150分 试卷用时:150分钟)

一、积累运用(共48分)

1、注音写字(4分)

峰回路转,迂曲穿过一片林区,眼前zhu然一亮,出现一hóng水潭。它叫姊妹潭,传说曾有两姊妹一起在此投水xùn情而亡。这潭犹如山间一面明镜,清澈透亮,仿佛山林不是倒映潭中,而是与水潭镶qiàn在一起,成了一幅倒置的水墨画。

2、字型纠正(4分)

离开罗马刚刚一个小时,道格拉斯G型客机就缓缓地向低空府冲,我从弦窗向外眺望,一片尉蓝的世界;天,是蓝的;地,也是蓝的。水天连接的远处,耸立着几处高楼和尖顶教堂,仿佛在蓝色的盆景里点辍着一簇簇的村落……

错别字

订正

3、标点修改(3分)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有三处使用不正确,请找出来并改正。

影片“泰坦尼克号”在芝加哥首映时,一位幸存者激动地说:“我对沉船惨景记忆犹新;在救生船下高举起求救的千百双手至今历历在目。我想象不出还有什么比那时候更可怕?”

(1) 改为 (2) 改为 (3) 改为

4、忆海拾贝(10分)

(1)木受绳则直, 。

(2) ,为有源头活水来。

(3) ,乌蒙磅礴走泥丸。

(4)荡胸生曾云, 。

(5) , ,盖组竹柏影也。

(6)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以抒写官军全体将士心愿的方式表现诗人维护中央集权的坚定政治立场的诗句是“ , 。”

(7)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以会晤的欢愉衬托客居的寂寞,把思念深情转化为重聚希翼的名句是“ , 。”

5、经典回放(4分)

在21世纪的今天,保尔精神对我们做人有什么意义?你认为保尔·柯察金和比尔·盖茨谁是我们今天应该学习的英雄?为什么?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年代,可以从保尔汲取到什么精神?

6、美句仿写(4分)

模仿给出的句子,以“我喜欢”开头,再造两个句子,使整个句式形成排比。

例句:我喜欢婉约中英气的李清照,虽是“人比黄花瘦”,也高歌“不肯过江东”的项羽;

仿句:我喜欢

仿句:我喜欢

7、成语运用(2分)

请用一个成语替换下面语段中加横线的部分,使语言更精炼。

生活就像一条千回百折的小溪,需要我们有无论经受多少挫折都决不退缩①的勇气。生活是一位公正的法官,他不会宽恕那些蹉跎岁月的“玩看”者。如果没有脚踏实地的跋涉,一切幻想都是非常空虚不切实际的②。生活中有酸甜苦辣,也有喜悦、恼怒、悲哀、快乐③。我们要踏着青春的脚步,快快追赶,追赶属于自己的生活,做一个勇敢的不断向前奋进④的开拓者,争得青春无悔!

① ② ③ ④

8、语病诊室(2分)

为了成功地举办这次晚会,我们请来了①歌舞团的几位青年舞蹈演员,她们都是②德高望重,演技精湛的演员,她们的积极参与,激情演出,③将是这次晚会成败的关键。相信,这次晚会一定能圆满结束。

第 处,改为

第 处,改为

9、图表解读(3分)

下表是对某中学204名学生调查的结果,根据表内资料,回答问题。

兴趣

对象

感兴趣

一般

不感兴趣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对文学

148

72.55

44

21.57

12

5.88

对语文课

32

15.69

78

38.24

94

47.08

①从表格中,你发现了什么?

②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10、口语交际(4分)

水乡兴化河水污染严重,有人把生活垃圾倒入河中,有人将未处理的工业废水排入河中……为此,顾庄中学将组织一次社会调查,呼吁大家保护环境。假如你是参加此项调查的顾庄中学的一名学生,要采访下列人员,你将如何向他们明白得体地提出问题?

(1)采访一位在护城河边晨练的老人,向他了解对这一污染现象的看法。

(2)访问市环保局局长,向他了解环保部门对护城河污染问题采取的措施。

11、探究王国(6分)

为了迎接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召开,学校组织一次调查社会上常见错别字的“啄木鸟行动”,假定你是这次活动中一个调查小组的负责人。

(1)你准备怎样带领你的小组开展调查活动?请你写出两种具体的调查方法。(2分)

(2)你们小组调查得出来的错别字,比较有代表性的如下:(2分)

①锦上天花( )②监定书( )③孤注一置( )④相形见拙( )

(3)请你用分类说明的方法,对造成错别字的原因作一个简要分析。(2分)

12、诗词鉴赏(2分)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首诗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不得已辞官还乡时的无限愁思,而后两句却表达了他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积极思考:

二、阅读理解(共42分)

(一) 环境与学习(13分)

姜明

①除了智商、勤奋因素外,环境、营养、疾病一些因素也能影响我们的智力,这里提出几点供青少年朋友,特别是记忆力较差的同学对照、参考,并矫正不良习惯。

②气候温度对学习有密切关系。科学实验结果,当气温在20℃左右,是记忆力最佳的时候,因此在春秋两季要抓紧学习,充分利用这个季节温度。在冬天寒冷季节,当温度低于10℃时,尽管大脑清醒,但解决问题的能力降低。到夏天炎热酷暑,尤其在温度超过35℃时,大脑能量消耗骤增,引起疲倦乏力,情绪又烦躁,俗称火气大。

③人的呼吸主要利用的是氧气,我们的脑子几乎要占用20%左右,是用氧的大户。如果大脑供氧不足,大脑的代谢能力下降。记忆功能就明显下降。因此,要求学生每天参加体育活动,经常在空气清新的场所做深呼吸操。

④光线也会影响脑功能,过暗的地方既影响视力又影响脑功能,而且,在过强的光线下,脑细胞受到刺激会感到疲劳,脑功能会明显下降。课间休息,最好到室外望远方的天空或树木,不仅保护视力,使头脑清醒。少看深红和深黄的颜色,以免使大脑疲劳。

⑤人们常用听音乐来休息、解除学习疲劳,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音响不易超过60分贝,否则噪音会使头脑发晕,降低用脑的功能,尤其不提倡用随身听。

⑥我们的大脑是十分复杂、十分精密的,除了需要充足的氧气外,还要各种营养的供应,才能保障思维敏捷、记忆力良好。有助于提高记忆力的食物很多,其中如胡萝卜能加快大脑的新陈代谢作用,因此能提高记忆力。

⑦菠萝含有微量元素锰,有助于提高记忆力,因此是音乐家、表演艺术家最受吃的水果;鱼虾,能增进大脑智力成长和精力集中;其他如生姜能使人的思路开阔,因为它含姜辣素和挥发油,挥发油的作用,使血液得到稀释,流动更加畅通,于是氧的大脑供应更多;洋葱也有生姜的同样作用,而核桃则是健脑益智的补品,和桂圆一样,被人们称为“使人聪明的食物”,有条件的话,也不妨经常少量食用。

⑧在蔬菜中,以芹菜为代表,是有助于激发大脑创造性的食物。有人认为辣椒辛辣,能刺激人体内的某些激素,使人聪明起来,因此,少量吃些辣椒也是有益的。

⑨如果选水果,则建议选草莓和香蕉,因为草莓能消除人的紧张情绪,香蕉能使人产生舒适感,而香蕉又是健脑食品并且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钾。

⑩除环境,营养因素外,疾病也是影响脑功能的原因,例如贫血、脑内疾病等,尤其是慢性萎缩性鼻炎,鼻中隔肥大,慢性火症使鼻内阻塞,常影响到脑功能和使记忆力减退等。因此发现以上疾病,要及时到医院医治。

13、影响我们智力的因素有哪些?(3分)

14、文中第⑧—⑨段说明的内容是什么?(3分)

15、气温过高为什么影响学习?(3分)

16、说说文中画线语句说明的内容和表达效果。(4分)

(二) 人生的另一种财富(17分)

⑴我是在贫穷和耻辱中长大的。父亲是一位蹬三轮车的,他每天蹬车送我上学。这令我的同学羡慕不已,他们说你爸妈真疼你,天天雇车送你上学。同学的话提醒了我,如果他们知道送我上学的不是家里雇的,而是我的父亲,他们又该如何议论呢?我一下子被一种耻辱感击垮了。从此,我再也不让父亲送到门口,在离校门口很远的地方就偷偷下了车。

⑵我的母亲四处打工,为我攒钱。她坚信,我能考上大学。从我上学开始,每次学校公布成绩的日子就成了我们约定的节日。那天我们会吃上一顿红烧肉,以示庆祝。在我的印象里,红烧肉是最好吃的东西。没想到大学里的一次红烧肉,却给留下了难以抹去的耻辱记忆。

⑶到我上大学的时候,母亲被巨大的学费数额吓呆了,她拿出了全部的积蓄,也仅够我一个学期的费用。我只好向学校提出了特困助学申请。

⑷上学没几天,全班都知道了我是特困生,因为我被安排住在便宜而破旧的老楼里。与众不同的我成了他们着重注意的人。他们用好奇和怜悯的眼光看我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上学一年多,前后左右的惊异的目光,让我如万箭穿心。我经常找一个角落,狼吞虎咽地噎进去一个没有菜的馒头。我用读书来消解难熬的孤独。书是不挑人的,它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打开它的人们。但有一个奢侈的行为我却一直不肯放弃,就是每月一次和中学几个好朋友的网上聊天,它给了我孤独的生活极大的安慰。有一次我在网吧遇上了一个同班同学,他当时惊诧极了。再有就是我在大学里过第一个生日时,我奢侈地买了一份红烧肉……

⑸后来就到了让我终生难忘的那个耻辱的日子。那是一次团活动,大家讨论帮助特困学生的`事。有同学当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说,特困生应该得到我们的帮助,可我们班有的特困生还上网吧,吃红烧肉……我无地自容。我这才发现,贫穷不在于它本身,更大程度上是对人的精神折磨。我无法忍受这种被打入另类的感觉。

⑹当帮助变成了一种施舍,我宁愿不要。我在忍受现实还是退学之间犹豫了很久。我想起了父亲的后背,我想起了母亲在我接到的录取通知书时四处奔走相告的情景,我想起了当时自己的决心……我忽然感到,我无权选择放弃。贫穷本身不是罪过,困贫穷而放弃了自己生存的尊严,这才是罪过。

⑺第二天是写作课,老师的作业是感受你生活中的爱。许多同学充满激情地念起了自己的作文,他们感激父母为他们带来的幸福,为他们创造的条件……老师不做一声,直到最后,才失望地问:“还有没有同学要说?”我举起了手,讲了父亲的后背,冬天落在上面的雪和夏天流着的汗;我讲了母校为我攒钱的情景。我讲了小时候吃苹果,父母把苹果细细地削掉了皮,一口一口地喂我吃,而削下的苹果皮,他们却谦让着,谁也不吃,最后,母亲又用它给我煮了苹果水。我说我很庆幸,贫穷只让我们生活更艰难些,但它却不能剥夺我们爱的权利,我感谢父母的爱。我为小时候对父亲的伤害而忏悔……

⑻教室里响起一片抽泣的声音。

⑼下课时老师对我说,我非常感谢你,你比我更清楚地告诉了大家,什么是爱的真谛和尊严的意义。

⑽从这时起,我走出了耻辱,我用一种正常而不是自卑的心态与同学们相处了。我不再为只有一个馒头的午饭而难为情了,我能坦然地穿着陈旧的衣服走在青春靓丽时尚流行的校园里。在那一个假期到来的时候,我给父母写了一封信……

17、阅读全文,回答“人生的另一种财富”是什么?(3分)

18、文章第⑷段中加点词“噎”用得好,好在哪里? (3分)

19、阅读第⑷段,请简要回答“我”为什么要上网吧聊天?(3分)

20、请写出文中你最欣赏的一句话,并谈谈理由。(4分)

21、仔细阅读文章的最后一段,假如你是文中的“我”,会在给父母的信中写些什么内容?(只写信的要点)(4分)

(三) (12分)

甲文: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柳宗元《小石谭记》)

乙文:①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修木异竹,垂阴相荫。

②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唐·元结《右溪记》)

注释①营溪:水名②退士:即隐士③裨:补益

2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4分)

①心乐之: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

③不可名状: ④为溪在州右:

23、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

24、两篇选文在结构特点、语言艺术、写景传情三方面都有各特色,请你就一篇文章的某一个美点加以赏析。(4分)

三、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母亲的一声呼唤,荡漾着爱的涟漪;朋友的一声呼唤,打开了紧闭的心扉。地球呼唤我们警醒,时代呼唤我们前行。呼唤是提醒,是关注,是引领。呼唤来自思考,呼唤源于真情。呼唤责任,呼唤坚强,呼唤燕子归来,呼唤童心不泯……生活中,多少美好的感情凝聚成一声呼唤,又有多少遗憾期待着一声呼唤。我们经常感受到对方的呼唤,也曾由衷地发出过呼唤。请以“呼唤”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③不少于600字。

篇7: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测试题

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测试题

亲,就要考试了,怎么办呢?不要怕,编辑老师为各位考生编辑了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测试题,希望大家多看多做多练~

判断题(每空1分,共7分)

14、“蜻蜓点水”是蜻蜓在水面上产卵。( )

15、禁止近亲结婚的目的是减少遗传病发生的概率。( )

16、我们保护动物多样性,就是要禁止开发和利用动物资源。( )

17、青春期是智力发育的“黄金时期”。( )

18、生物圈中的微生物对人类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

19、老鼠对人有害,人们可以将其灭绝。 ( )

20、对动物行为的研究有观察法和试验法,其中试验法是最重要的。( )

四、分析题(每空1分,共10分)

21、下面是某家庭成员某些特征的调查结果,请你根据调查结果回答问题:

考场就是一个战场,也是一个你展示才华的舞台。一次考试只是人生中的一小步,快来一起做八年级下册生物期末试卷,编辑老师和你一起走好无数个这样的一小步,到达理想的'彼岸!

一、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合适的选项。(共50分)

1.将蚯蚓分别放在粗糙的纸上和光滑的玻璃板上,在纸上比在玻璃板上运动得快,这与蚯蚯蚓的哪一结构有关?

A.肌肉B.刚毛C.粘液D.体节

2.下列动物组合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A.鲨鱼、娃娃鱼B.鲸鱼、鳄鱼

C.鱿鱼、鲍鱼D.甲鱼、鲤鱼

3.鱼不停地用口吞水,再从鳃孔排水,其意义是()。

A.排泄体内含氮废物B.完成呼吸和摄食

C.散发体内热量D.交换体内水分

性状父亲母亲女儿

是双眼皮还是单眼皮双眼皮双眼皮单眼皮

有无耳垂有无无

舌头能否卷曲能能能

(1)表格上所涉及的单双眼皮,有无耳垂等特征,在遗传学上称为。

(2)父母为双眼皮,而女儿为单眼皮,此现象称为;父母的舌能卷曲,女儿的舌也能卷曲,此现象称为。

(3)若双眼皮的基因为A,单眼皮的基因为a,写出家庭成员的基因型:

父亲:,母亲,女儿。

(4)这对夫妻如果再生一个孩子,生女儿的可能性为%。

温馨提示: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测试题到此结束,大家的努力学习,每一位同学都能取得高分!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八年级生物期末试卷栏目!

篇8: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将下面诗句正确、规范、整洁地抄写在方格内。(1分)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2.下列加划线字读音、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圩堤(yú) 肆虐(sì nüè) 灰烬(jìn) 悬崖决壁(jué)

B.险俊(jùn) 倔强(juèjiàng) 裨益(bì) 咄咄逼人(duō)

C.带挈(xiè) 阿谀(ēyú) 砭骨(fá) 容光换发(huàn)

D.颠簸(bǒ) 贿赂(huì lù) 着落(zhuó) 刀耕火种(zhòng)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B.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C.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

专家也惊叹不已。

D.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了。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阅读这本书,使我增长了不少新的知识。

B、有没有坚强的意志,是事业成功的关键。

C、解放后,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

D、既然天气很冷,你也要多穿点衣服

5.在横线上仿写句子,所写句子要符合语境,并与上文意思相关,句式相同,衔接顺畅。

秋天如酒,余味悠长;秋天如禅,发人深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填空。(2分)

英国作家________写的《格列佛游记》中的主人公雷米尔鲁·格列佛多次出海航行,到过很多国家,其中有一个国家叫“慧驷国”,它的统治者是___________。

7.古诗文默写。(5分)

(1)_____________,把酒话桑麻。

(2)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4)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口语交际。(2分)

在学习的过程中,你发现自己有很多文言词语不理解,就打算买一本《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可妈妈不同意。她认为古文没那么重要。你该如何说服妈妈呢?把你要说的话写在下面。(30字左右)

9.综合性学习。(2分)

八年(1)班的同学们正在举行“环保小课题研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是某活动小组中的一员,如何完成下面两个任务?请将答案写在下面。

(1)班级征集该次活动的主题词,要求精烁、概括,你要写的主题词是:

(2)在活动中,大家对搜集的资料进行了筛选整理,可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展示研究成果呢?同学们议论纷纷,你的建议是:

二、阅读(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10~13题。(7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______,______,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______,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______,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0.在横线上填写所缺的语句。(2分)

11.下面画线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1分)

A.斗折蛇行(北斗星) B.俶尔远逝(忽然)

C.以其境过清(凄清、冷清) D.四面竹树环合(环绕合抱)

12.翻译下列句子。(2分)

(1)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3.第二段写了潭水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来表现的?(2分)

(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14~17题。(8分)

我曾经三次到周庄,每一次都乘船游镇,然而每一次留下的印象都不一样。第一次到周庄,正是仲春,天下着小雨,古镇被飘动的雨雾笼罩着,石桥和屋脊都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打着伞坐船游览,看到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刚刚下过一夜小雪,积雪还没有来得及将古镇覆盖,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在耀眼的阳光下,占镇上到处可以看到斑斑积雪,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摊摊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莹,令人目眩。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在阳光下,积雪正在融化,到处可以听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小街的屋檐下在滴水,石拱桥的栏杆和桥洞在淌水,小河的石河沿上,往下流淌的雪水仿佛正从石缝中渗出来。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A)着万般柔情,从地下(B)回旋上升。这样的声音,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

14.作者曾三到周庄,前两次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作者在描写第二次游周庄时,着重从哪两个方面来表现周庄的特点的?(2分)

16.按照原作选文A、B两处应填的词语是分别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2分)

17.说说文中画线语句“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中“抚摸”一词运用的精妙之处。(2分)

(三)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18~22题(12分)

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包围了法国的凡尔登城,炮火摧毁了法军所有的通讯设备,整个城市与外界隔绝,当时只有鸽子不畏艰险地完成着联络工作。这些鸽子飞到城中的时候常常是胸破肠流,但它们终于把重要消息带到,救了城中千万人民的生命。

②鸽子为什么有这么高超的识途本领呢?

③一是以“地磁感”导航:动物的某一器官发达到惊人的程度,这在生物界是常见的现象。譬如蛇能看见红外线,蝙蝠能听到超声波,而鸽子却能感觉到地球磁场作用力的方向和强度的微小变化。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它的磁性集中在地球的两极,即磁南极和磁北极。地球上任何一个带磁性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磁场作用力即吸引力和排斥力的影响。信鸽的眼内有一块突起的“磁骨”。这块磁骨能测量地球磁场的变化。有人做过这样的试验,用20只飞翔素质基本相近的鸽子,其中10只翅膀下装上小磁铁,另10只装上小铜片,然后一齐放飞,结果是装铜片的10只鸽子一天内有9只返回,而装有磁铁的10只鸽子4天后才有一只飞回来,而显得精疲力竭。

④二是凭体内“振撼小体”导航:经过科学试验,科学家弄清鸽子的腿部、胫部和腓骨之间的骨间膜附近,有一种葡萄状的能感觉出机械振动的小体,每个大小为0.01毫米左右,每条腿约有百余颗,由坐骨神经的一个分支支配着。这许多振撼小体对每秒几十赫到一二千赫频率的微小振动非常敏感,信鸽在飞行途中,就是根据这些小体提供的信号参数来定位的,它还可以测定气候的变化以及地震的'发生。

⑤三是“大气压数据”定位导航:信鸽对海拔高差产生的随季节变化的大气压数据,有灵敏的感觉。信鸽长期饲养在一个地方,它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对当地的地理条件很适应,很熟悉,一旦携带到陌生的地理位置上,鸽子感到的大气压数据“负荷系数”不一样了,就感到不习惯,放飞后,它便通过气囊、血管、肺部等进行双重呼吸时,很敏感地向适应的方向定位,这又称为嗅觉信息导航。

⑥四是以“生物钟”导航:信鸽体内有计量太阳位移的生物钟,这是它寻找归程的途径之一。信鸽为了适应环境,它的时间观念很强,例如信鸽在繁殖期内,雄鸽每天上午9时入巢孵蛋,换雌鸽出巢觅食觅水,下午4时雌鸽准时入巢孵蛋至第二天上午9时,换雄鸽出巢,日复一日直到孵出幼鸽为止。更引人注意的是,鸽子的孵化期一般是17天,超过这个时间孵不出幼鸽,它们就放弃旧巢,另寻新巢产蛋再孵。这种掌握时间的精确程度,确实是罕见的。信鸽在归航途中是用它的生物钟来校正时间,测量太阳位移和方位角的变化,确定自己的位置和运动方向,准确地判明应向哪里飞行,可以说:太阳是信鸽的定向标。

⑦信鸽除了以上四方面能够自行导航定位的本能外,信鸽品种的选择、饲养技术和严格训练,也都是重要的因素。

18.概括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2分)

19.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20.结合第③段内容,分析其余9只“翅膀下装上小磁铁”的鸽子没能飞回的原因。(2分)

21.说明文语言具有严谨、准确的特点。试从选文第④段举一例,并作简要分析。(3分)

22.选文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四)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23~28题(13分)

读书与思考 钟敬文

①读书,顾名思义,就是同书本打交道。也许有人会问,这也需要方法吗?当然需要。假如一个同学天天读书,投入的精力很多,读什么记什么,这是不是最好的阅读之道呢?这样读书,也是一种读书法,古人叫做“记诵之学”,他这样用功地读书,绝对比不读书、不记诵要好。但这种读书,不能成为一种学问,不算是上乘的读书。因为他得来的学问是

死的。读书多是好事,但还要用种种科学知识来帮助理解书本的内容。如果要使书本上的知识“活”起来,这就要想,要思考。

②在读书的过程中,要给思考留下余地。你在求知时,学进来的东西,如果没有同你原有的知识碰头,就只能摆在那里,不发生“化学作用”,无法变成你自己的养料。人的胃能够处理各种食物,自动地把它们划分为营养和废料,再根据人体的需要,分别输送给不同的器官。读书者需要动脑思考,吸收书本上的知识,为增长学问所用,这也和胃功能 的原理是一样的。读书而能消化,书本知识就能与原有的知识融合在一起,产生化学变化,然后把需要补进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学问,把不需要的东西排除掉,当做垃圾处理。

③改革开放以来,国外的思想、学说涌进了国门,一时令人应接不暇。青年人对新事物敏感。这当然是好现象。但也有些青年学生对外来的理论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和消化,就盲目地追逐,结果让自己的头脑成了外国理论的跑马场。里面即使有好东西也不能好好地加以利用,更不要说分辨良莠了。这种情况,应当引起警惕。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些青年人,对自己不熟悉的东西,几近“不思”、“不学”,那不可避免地要陷入“罔”和“殆”的危机。我看是不能这样继续下去的。大家要有清醒的意识,要在读书上多用脑。读外国书如此,读中国书也如此。因此,在读书中,思考,才能剔除糟粕;思考,才能吸收营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总而言之,在读书中,思考特别重要。

23、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4、第③段中划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2分)

25、试结合语境,在选文第③段结尾的横线处补写出一个句子,与前面的句子形成排比句。(2分)

26、从选文中找出你感受最深的一句话,并从思想内容和语言表达两个方面说说感受最深的理由。(2分)

27、选文在论述读书时引用了名言警句。请你根据平时的积累,另写两条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2分)

28、请简要介绍一种你的读书方法。(1分)

三、作文(共30分)

在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其一,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卷面清楚,书写工整奖励2分。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

(一)我为自己喝彩

(二)霪雨霏霏的日子,我们渴盼阳光;冰天雪地的冬日,我们期许阳光。阳光给人以快乐,给人以温暖,给人以希望……

请以“阳光”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篇9: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有错字不得分。 2. D 3. C 4. A

5.答案不唯一。参考示例:秋天如画,美不胜收。

6.斯威夫特 马(慧骃)

7.每空1分,有错字不得分。(1)开轩面场圃(2)燕然未勒归无计(3) 落红不足无情物(4)身世浮沉雨打萍

8.答案不唯一,围绕学习古文的益处回答,1分;语言流畅得体,1分。

9.(1)参考示例:“我们是环保小卫士”“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绿色环保,人人有责”等 (2)如:小论文、调查报告、宣传板等。

二、阅读(40分)(凡主观性试题,大意正确,言之成理,言之有据即可)

(一)

10.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往来翕忽 寂寥无人

11.A

12.(1)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2)(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13.写潭水的清澈,通过写潭中的鱼来表现的,写鱼的数量、在水中的一举一动,种种变化、与游人相乐,都是水清所致,写鱼就是在写水。(7分)

(二)(8分)

14.第一次:(周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第二次:(周庄)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15.色彩声音(每空1分)

16.A.裹 B.袅袅

17.“抚摸”一词运用拟人手法,(1分)生动地写出阳光温柔可亲的特点。(1分)

(二)(12分)

18.鸽子具有高超的识途本领的原因。

19.激发读者阅读兴趣(1分)引出说明对象(1分)

20.鸽子身上所带磁铁的磁场,干扰了它对力向的判断,造成它不能准确、迅速地寻路归巢。

21.如“左右”“约”等。(1分) 表示不确定,起限制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 准确性。(2分)

22.举例子、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诤明了“生物钟”对鸽子影响很久。

(三) (13分)

23、在读书中,思考特别重要。

24、道理论证(或引证法)。

25、此题无惟一答案,符合题意要求即可,如:“思考,才能增长学问”。

26、此题为开放性试题,找哪句都可以,关键在于说明理由。如:“有些青年对外来的理论没有认真思考,……结果让自己的头脑成了外国理论的跑马场。”语言方面: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语言形象,浅显易懂;思想内容方面:深刻地阐述了只读书不思考的危害,从反面论证了论点,给人以警示。27、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符合题意要求即可

28、开放题,示例:读书摘要,题目:《读书与思考》;作者:钟敬文;出处:20__年3月6日《中国教育报》;内容摘要(主要内容):本文论述了读书方面的问题,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论证了在读书中思考特别重要的观点。

篇10:八年级地理测试题参考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的主要规律是

A.东南多,西北少B.东南少,西北多

C.夏秋多,冬春少D.夏秋少,冬春多

右图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据此回答2~3题。

2.图中①②农业生产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A.耕地B.林地C.草地D.沙漠

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④地最适宜发展的农业是

A.种植业B.林业C.水产养殖D.畜牧业

4.下列用水方式不合理的是

A.减少农药、清洁剂的使用B.无节制的开采地下水

C.严格污水处理,达标排放D.一水多用

读右面那幅漫画,回答5~6题。

5.这幅漫画揭示的主要问题是

A.土地资源紧张B.生物种类减少C.水资源短缺D.矿产资源枯竭

6.这一问题在我国十分突出,其解决途径主要有

①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②跨流域调水③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④制定矿产资源保护法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漫画《手下留情人筷子一次性,树木难安宁,劝君手留情,护绿记心中》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B.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C.保护森林资源,爱护人类家园D.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4月22日,是第41个世界地球日,中国今年的地球日主

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据此回答8~9题。

8.下列属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太阳能B.水能C.矿产资源D.森林资源

9.下列行为符合低碳生活的是:

A.节假日大量使用纸质贺卡B.节约用电,人走灯灭

C.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D.超市购物大量使用塑料袋

10.下面的公众参与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①追求计算机的更新换代②自备篮子买菜③垃圾分类回收利用④农田灌溉采用大水漫灌③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A.①③⑤B.②③⑤C.③④⑤D.②③④

初二地理同步练习:香港和澳门课堂练习题

1、香港位于珠江口__岸,与__省相临,从南至北依次由____、____、_____三部分及其周围多个岛屿组成。

2、澳门位于珠江口__岸,由南至北依次由__、___、__三部分组成。

3、香港是国际贸易中心、运输中心、信息服务中心、_____中心。

4、澳门是以________产业为支柱。

5、读图回答:

图中代表香港和澳门的序号分别是:

A.①②B.③④C.④⑤D.①⑤

6、香港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①有丰富的森林资源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③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④有优良的天然港口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香港人多地少,可供城市发展的土地有限,解决香港土地不足的办法是:()

A.建设城市绿地B.建设高层建筑

C.工业转移到祖国大陆D.减少城市绿化用地

8、香港和澳门说法不正确的.是()

A.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

B.澳门位于珠江口西侧,博彩业是其主要经济支柱

C.香港港口条件优越,维多利亚是著名的港口

D.澳门濒临南海,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

《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课堂练习答案

1、东、广东省、香港岛、九龙、新界

2、西、路环岛、氹仔岛、澳门岛

3、旅游

4、博彩旅游业

5、C

6、C

7、B

8、D

水资源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显得愈来愈重要。读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回答11~13题。

1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征是

A.从西向东减少B.东北多,西南少C.北多南少D.东南多,西北少,南多北少

12.过渡带与多水带的分界大致经过

A.长江一线B.秦岭淮河一线

C.大兴安岭-太行山一线D.南岭淮河一线

13.对于丰水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我国平原主要分布地区,耕地资源广阔,水土配合良好,特别利于农业发展

B.水资源丰富主要是因为距海洋近,降水丰富

C.水资源非常丰富,区域永远都不会缺水,所以不需要节约用水

D.我国已将丰水带多余的水资源大量调到了缺水带,解决了缺水带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大气污染与使用能源种类密切相关。以秸杆、薪柴、煤炭三种能源对大气。污染的贡献率100%,读图6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4-15题。

14.关于四省市农村不同生活能源对大气SO2污染的贡献率,正确的叙述是

A.广东省以煤炭最大B.福建省以薪柴最大

C.江苏省以薪柴最大D.北京市以秸秆最小

15.减少我国农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措施有

A.利用太阳能B.开采小煤窑C.燃烧秸杆D.种植薪柴林

16.下列四幅图中能反映“沙漠和荒漠化”主题的漫画是

17.下图阴影部分表示我国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从左至右土地利用类型的排序是

A.水田旱地林地荒地

B.水田旱地草地林地

C.水田旱地林地草地

D.水田林地草地荒地

18.对于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描述正确的是

A.我国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我国自然资源非常贫乏

C.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量严重不足D.我国自然资源状况十分乐观

19.我国土地利用类型与地形对应正确的是:

A.耕地-山地B.草地-高原C.林地-盆地D.荒漠-平原

20.在西南旱区许多地方人畜饮水困难,但不少江河的水却白白流走,无法利用,村民只能“望水兴叹”。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采取的措施:

A.防治水污染B.人工降雨C.改变当地气候D.兴修水利设施

二、综合题(60分)

21.读中国在世界人口和耕地中所占百分比图和今后我国人口和耕地发展可能趋势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我国森林面积每年被侵占约50万公顷,草场则以每年133万公顷的速度退化,土地沙漠化面积近1个世纪来扩大了500万公顷,其中90%是滥垦滥伐和过度放牧造成的。这样我国用材林面积由过去的8243万公顷下降到7958万公顷。

(1)目前我国以占世界_______%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_______%的人口,被认为是世界一大奇迹。

(2)今后我国人口发展的可能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均耕地变化的可能趋势是___________。

(3)目前国家对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在人口方面,把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在耕地方面,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4)造成材料2中森林、草地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解决措施是。

22.下图为我国地形类型示意图,读图填写图中部分数字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22分)

(1)地形区:

ABC

(2)自然资源:

我国的土地资源分布,从气候上看,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部季风区,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地形上,耕地主要分布在及低缓的丘陵地区,林地则主要分布在。

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丰缺。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要缓解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应该采用_____________措施。

23.据新华社1月26日报道:20整个南水北调工程计划安排投资213亿元,是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建设以来年度计划投资规模最大的一年。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22分)

(1)中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从季节分配看:;

从空间分布看:。

(2)南水北调工程可以解决水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该工程是把

水系的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地区。

(3)我国耕地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多/少),而水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多/少),由此可知,我国水土资源的地区匹配(合理/不合理)。

(4)淄博市近几年来缺水逐渐严重,为缓解我市的缺水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至少两条)

八年级地理同步练习之产业与文化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1、山东省的粮食作物主要集中在()

A、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B、胶东丘陵

C、鲁西北平原和沿海平原D、鲁西南平原和鲁中山区

2、山东省的经济作物广泛分布于()

A、鲁西北平原B、沿海平原

C、胶东丘陵和沿海地区D、山地丘陵

3、工业山东省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农业总产值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

B、油料、蔬菜、水产品、肉类、中药材等产量均居全国第一

C、苍山以盛产大葱著称

D、章丘以盛产大蒜著称

4、山东省主要工业部门有()

A、能源、化学、机电、纺织、建材、食品

B、能源、电子、机电、服装、建材、食品

C、能源、化学、机电、放在、钢铁、精密仪表

D、能源、化学、机电、畜产品、建材、食品

5、山东省工业主要分布在()

A、鲁西南、鲁西北地区B、鲁中南山地

C、南部地区D、胶东半岛、京沪铁路沿线地区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山东的关于并不发达

B、工业生产增加值居全国首位

C、鲁西北地区工业的高新技术产业外向型产业发展快

D、京九线沿线成为山东主要工业区

7、有关山东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农业和工业产生地域产业明显

B、寿光、苍山、章丘、泰安成为著名的蔬菜生产基地

C、家电产业的产值在全国末位

D、工业部门不齐全,工业体系不完整

8、关于山东省的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关齐文化和鲁文化两类型

B、齐文化开发灵活,有创新意识、重功利

C、鲁文化重传统、尚理论

D、山东梆子、山东快书以柔细软绵闻名

9、下列关于山东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鲁南、鲁西南的民居多为以青石为料的石房

B、滨海地区常见的以脊顶草房为主

C、鲁中南爱吃大煎饼,鲁西南爱喝羊肉汤

D、鲁北爱柳琴,鲁南爱豫剧

10、关于山东省旅游自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趵突泉、孔府、崂山、水波梁山

B、趵突泉、孔府、崂山、周庄、张家界

C、少林寺、孔府、崂山、水波梁山

D、趵突泉、太行山、崂山、水泊梁山

二、读图综合题

11、把下列的旅游景点和对应的地区连接起来

A、崂山①青岛

B、千佛山②济南

C、光岳楼③烟台

D、灵岩寺④东营

E、孟良崮⑤聊城

F、趵突泉⑥临沂

G、黄河三角洲旅游区

1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山东省的________多年稳居全国首位,油料、蔬菜、水果、____,_____,______,等产量居全国第一。

(2)农业生产地域差异明显,粮食作物集中于________和__________,经济作物分布于______________。

(3)泰安、章丘、苍山、青岛的著名农产品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全省农业生产在春季易受____________的影响,山东省虽然没有大草原,但是肉蛋奶的产量却超过了我国的四大牧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11: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计划

八年级上册英语复习计划 推荐度:期末复习计划 推荐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推荐度: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计划 推荐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推荐度: 相关推荐

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标

1.掌握并熟记地理基础知识。

2.初步理解一些地理基本概念和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3.初步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

二、复习时间及进程安排

17-18周1-2章5课时19-20周3-4章5课时

20周综合训练3课时

三、复习措施

教师认真钻研教材与大纲,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仔细分析学生学情,研究学科特点,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复习效率;科学严格地对学生进行复习方法指导;科学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考试方法指导,使之灵活准确地使用好教材和复习题,并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投身到复习迎考中去;复习力求精要,减少繁重知识,降低能力要求,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影响其它学科的正常开展,努力做到短时间、高效率。临近考试,如何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

第一,复习课本,夯实基础。往年的.考试题告诉我们学好课本的重要性:在复习时必须深钻教材,复习时要做到细、广、不留下任何知识死角。所以,我计划用三节课带领学生复习课本,复习完毕,及时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夯实基础。因为即使是能力型试题也要以基础知识为依托。教会学生一些记忆知识的方法。如用地理表格整理知识、系统法、比较等方法来复习掌握基础知识。

第二,复习新课堂。这一阶段,重点是进行强化练习,结合课本中的图来完成,我主要用2节课左右的时间来完成。

第三,综合训练,讲、练、评结合,提高能力。具体做法是:从往年考卷、网上资料中精选几份进行训练,或自编综合模拟试卷,并注意试题的灵活性。因为时间关系,和学生一起完成,做题过程中及时指出学生掌握知识和审题解题及书面语言等存在盲点和误区。要查漏补缺,纠偏正误。

第四,回味练习。针对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扫清盲点,强化知识点。第五,以学生自己复习为主,针对学生年龄特征,加强抽查力度。

总之,只有在复习过程中,师生共同配合,用扎扎实实的态度,科学的方法进行复习,才能全面提高地理学科的能力,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考出好的成绩。

篇12: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1、从东西半球看,她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她位于北半球。

2、从大洲大洋位置看,她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3、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属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4、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5、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5个。

6、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7、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8、渤海有我国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的渔场舟山渔场。

9、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

10、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11、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快。

12、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政府把实行集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3、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特别是东南沿海更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

14、我国人口分界线是黑龙江省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市。

15、我国人口最多的河南省,面积的新疆省。

16、在我国56个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17、汉族的分布遍布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

18 各民放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20、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建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21、我国西部地形多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22、第一阶梯青藏高原雄居西南,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

23、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

24、四大高原是: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四大盆地是: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三大平原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25、黄土高原的特征质地疏松,缺乏植被覆盖的地方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内蒙古高原的特征地面平坦,一望无垠,青藏高原的特征冰川广布 ,云贵高原的特征地面崎岖不平。

26、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崩塌、滑坡、泥石流 。

27、开以利用山区和时候,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

28、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 2/3 。

29、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夏季,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

30、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31、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 ,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吐鲁番 。

32、号称我国“三大火炉”的是重庆、武汉、南京 。

33、划分温度带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 。

34、我国从北到南划分为5个温度带是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 高原 气候区。

35、我国年降水量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

36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的火烧寮 ,降水最少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 。

37、一个地方的降水量和蒸发量 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

38、干湿地区的划分是依据气候的干湿 程度,我国四个干湿润是 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39、我国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冬季风

40、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42、季风气候的优点雨热同期,是但它会带来一些灾害性天气如寒潮、水旱灾害、台风。

43、我国的内河流塔里木河 ,河水主要来自于昆龙山、天山的冰雪融水 。外流河如长江,河水主要来自于天然降水。

44、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是京杭大运河。

45、黄河发源地巴颜喀拉山,注入渤 海。

46、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是宁夏平原 。

47、黄河上中游的分界是河口 ,中下游的分界是孟津。

48、黄河下游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

49、黄河在流经中游 河段后,产生的泥沙最多,原因是流经的地形是黄土高原。

50、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山脉,注入东海,它是我国长度 最长、水量 、流域面积 最广的河流,有“水能宝库 ”和“黄金水道 ”之称。

51、长江上游中游的分界宜昌,中游和下游的分界湖口。

52、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 河段。宜宾 城市以下四季都能通航。

53、有“九曲回肠”之称的是荆江 ,本河段的治理措施是裁弯取直。

54、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三个主要来源是、宜昌以上的干支流,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水系,北面的汉江。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55、对于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合理,并注意保护和培育 ,便能实现永续利用,对于非可再生资源,我们应该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

56、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57、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

58、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且各类土地资源所占的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 少、林地多、难利用土地不足,特别是后备土地资源 与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

59、我国的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 ,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

60、土地资源的人为破坏现象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

61、土地资源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

62、地球上的水,海洋水占97%,淡水资源 占2.5%

63、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绝大多数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 ,其余大部分为深层地下水 。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和浅层地下水 。

64、我国水资源总量少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位于世界第 6 位,若按人均计算,则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4 。

65、从时间分配看,夏季 季降水集中,冬春季降水少。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的措施兴修水库 ;

66、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特别华北和西北 地区缺水最为严重,进一步加剧了北方的缺水状况。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跨流域调水 。

67、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长江 水系水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 地区。

68、针对我国水资源严重紧缺的问题,节约用水尤为重要。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69、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是交通运输。

70、历我国的四大“米市”是无锡、芜湖、九江、长沙。

71、在各种交通运输线中,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经过西藏省的铁路是青藏铁路。

72、贵重或急需的货物而数量又不大的,多由航空运送。

73、容易死亡或变质的货物,多采用公路 运送。

74、大宗笨重货物,远距离运输,一般选择水运、铁路 运送。

75、农业的生产部门有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76、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民的基础产业。

77、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有我国四大牧区是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

78、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 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以达的地区。

79、粮食作物中的水稻、小麦公布呈现“南稻北麦 ”格局。

80、油料生产形成了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

81、糖料作物则呈现明显的“南甘北甜 ”的分布特点。

82、棉花生产以北方为主,形成了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三大棉区。

83、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84、北京的中关村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了试验区。

85、高新技术产业主要特点1。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 所占的比重大。2。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大,3。产品更新换代快。

86、高新技术产为是以电子和信息 类主业为“龙头”产业。

87、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民区多依附于大城市 ,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

88、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一方面要考虑自然环境的差异,另一方面要考虑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

判断经度和纬度的口决

(1)判断纬度看横线(上的度数),北大北纬,南大南纬;赤道以北为北纬,赤道以南为南纬。

(2)判断经度看竖线(上的度数),东大东经,西大西经;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本初子午线以西为西经;180度经线以东为西经,180度经线以西为东经。

(3)判断南北半球看纬度,北纬属于北半球,南纬属于南半球。

(4)判断东西半球看经度,西经20度以东是东半球,西经20度以西是西半球;东经160度以东是西半球,东经160度以西是东半球。

(5)判断低、中、高纬看纬度,0-30度为低纬,30-60度为中纬,60-90度为高纬。

(6)判断五带看纬度,回归线和极圈。

初中生怎样学好地理

1.预习课本

将课本中的内容粗粗的阅上一遍,在这个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去理解(有些东西不必死扣字眼,老师和课本怎么说,你就怎么理解),有意识的去背(肯定一遍背不过,但是下一遍感觉就和书上的这些东西熟悉了)。然后,用一支笔,按你自己的理解将课本上的重点画出来。

2.学地理最重要的是细心

就拿一张地图来说,上面的每一点信息都有可能成为考试内容,稍不留神错过一点的话很可能那张图就白读了。复习的时候最好是能腾出一块完整的时间系统地读。先读图。地图是地理的重头戏,有时甚至会比书本还重要。山川、河流、城市,把它们的地理位置记清楚。要争取第一遍时就记熟。因为记地图有一个特征,一旦记住了就不会轻易忘记,所以与其隔一段时间复习一次,还不如刚开始就认真地记好。

3.做好地理知识结构,最好做好每一个知识点的思维导图

在课堂上认真听课,课后笔记,特别是必修1得花点苦功夫,其实大部分都是有规律的,把重点知识掌握,多理解下。最后把老师讲的和自己学习的知识做好思维导图,包括地图、表格等。

4.关于记笔记

有人又有问题了,那笔记的问题怎么办,怎么解决,可以买网上哪些所谓的学霸笔记吗,或者看那些,其实我个人认为最好的方法还是自己记笔记最好,一自己记可以 加深印象,二可以根据自己情况来制作个性笔记,例如标注重点了,还有自己对知识的一些心得了什么,三那别人的笔记因为对方学习的状况和你有差别,可能你认 为重点的别人并不认为就没有记,参考的价值就不大,再有别人有的地方是略记或者自己的注记,你看不懂或者理解偏差反而会影响你的学习。

所以我认为笔记最好自己记,根据自己情况来记,怎么记?如何记那?我认为这样记最好:首先老师上课讲的重点,自己认为的重点难点易错的,以及对知识点的感悟,自己答题的思路,以及一些自己脑海里一闪而过的思想。

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知识点

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教案

八年级地理期末总结

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测试题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

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测试题(整理1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测试题,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