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酹江月 吴山怀古,酹江月 吴山怀古汪斌,酹江月 吴山怀古的意思,酹江月(共含7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梦尘”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酹江月 吴山怀古,酹江月 吴山怀古汪斌,酹江月 吴山怀古的意思,酹江月 吴山怀古赏析 -诗词大全
酹江月 吴山怀古作者:汪斌 朝代:元 体裁:词 登临遐眺,叹当年、一夜朔风狼藉。石塔镇南人共怒,怒气上轰霹雳。废苑荒凉,粉墙颓圮,万事空陈迹。阙庭何在,钟声敲断岑寂。闻道十里西湖,荷花香里,歌舞成悲戚。湖上有山山有恨,应恨旧京永隔。秦老和□,贾生罔上,后世见之方策。兴亡回首,暮烟衰草凝碧。
酹江月/念奴娇,酹江月/念奴娇吴潜,酹江月/念奴娇的意思,酹江月/念奴娇赏析 -诗词大全
酹江月/念奴娇作者:吴潜 朝代:宋 体裁:词 半空楼阁,把江山图画,一时收拾。白鸟孤飞飞尽处,最好暮天秋碧。万里西风,百年人事,谩倚阑干拍。凝眸何许,扬州烟树历历。应念老子年来,浮名浮利,已作虚空掷。三径才寻归活计,又是飘零为客。回首平生,惊心双鬓,容易成凄恻。尊前一笑,且由醉帽侧。
酹江月/念奴娇,酹江月/念奴娇吴琚,酹江月/念奴娇的意思,酹江月/念奴娇赏析 -诗词大全
酹江月/念奴娇作者:吴琚 朝代:宋 体裁:词 玉虹遥挂,望青山隐隐,一眉如抹。忽觉天风吹海立,好似春霆初发。白马凌空,琼鳌驾水,日夜朝天阙。飞龙舞凤,郁葱环拱吴越。此景天下应无,东南形胜,伟观真奇绝。好是吴儿飞彩帜,蹴起一江秋雪。黄屋天临,水犀云拥,看击中流楫。晚来波静,海门飞上明月。
酹江月/念奴娇,酹江月/念奴娇吴潜,酹江月/念奴娇的意思,酹江月/念奴娇赏析 -诗词大全
酹江月/念奴娇作者:吴潜 朝代:宋 体裁:词 晓来窗外,正南枝初放,两花三蕊。千古春风头上立,羞退桃繁李。姑射神游,寿阳妆褪, 尘都洗。竹扉松户,平生所寄聊耳。堪笑强说和羹,此君心事,指高山流水。陇驿凄凉,却怕被、哀角城头吹起。此处关情,为他凝伫,淡月清霜里。巡檐何事,岁寒相誓而已。
酹江月/念奴娇,酹江月/念奴娇吴潜,酹江月/念奴娇的意思,酹江月/念奴娇赏析 -诗词大全
酹江月/念奴娇作者:吴潜 朝代:宋 体裁:词 红尘飞骑,报元戎小队,踏青南陌。雪浪堆边呼小渡,吴楚半江分坼。岁月惊心,风埃迷目,相对头俱白。杨花撩乱,可怜如此春色。谁道燕燕莺莺,多情犹自,认得年时客。重唱江南肠断句,为我满倾云液。画鼓舟移,金鞍人远,一饷烟波隔。斜阳冉冉,依然无限凄恻。
酹江月 姑苏台怀古,酹江月 姑苏台怀古萨都剌,酹江月 姑苏台怀古的意思,酹江月 姑苏台怀古赏析 -诗词大全
酹江月 姑苏台怀古作者:萨都剌 朝代:元 体裁:词 倚空台榭,爱朱阑飞瞰,百花洲渚。云岭回廊香径悄,争似旧时庭户。槛外游丝,水边垂柳,犹学宫腰舞。繁华如梦,登临无限情古。果见荒台落日,麋鹿来游,漫尔繁榛莽。忠臣抉目东门上,可退越来兵伍。空铸千将,终为池沼,掩面归何所。遗风千载,尚听侬歌白*。
【年代】:宋
【作者】:吴琚——《酹江月·观潮应制》
【内容】
玉虹遥挂,望青山隐隐,一眉如抹。
忽觉天风吹海立,好似春霆初发。
白马凌空,琼鳌驾水,日夜朝天阕。
飞龙舞凤,郁葱环拱吴越。
此景天下应无,东南形胜,伟观真奇绝。
好是吴儿飞彩帜,蹴起一江秋雪。
黄屋天临,水犀云拥,看击中流楫。
晚来波静,海门飞上明月。
【鉴赏】:
这是一首应制词。如同试帖诗“赋得体”那样,“应制体”主要是应皇帝之命而作,内容基本上是为皇上,权臣歌功颂德,没有新意可言,因而得不到人们的好评。古来应制诗词盈千累万,能流传下来并为人们所传诵的实是寥若晨星。吴琚这首“观潮应制”可以算是个特例。
据周密《武林旧事》卷七载:淳熙十年(1183)八月十八日,宋孝宗与太上皇(高宗)往浙江亭观潮。太上皇喜见颜色,曰:“钱塘形胜,东南所无。”孝宗起奏曰:“钱塘江湖,亦天下所无有也。”太上皇宣谕侍宴官,令各赋《酹江月》一曲,至晚进呈。太上皇以吴琚为第一。吴氏此作,在结构和内容上虽仍有应制体的习套,但不至于庸俗。上片描写钱塘涌潮到来时的奇观,真是奇肆壮丽;下片描述弄潮和观潮的情景,亦有声有色,其中还隐寓恢复中原之志,不愧为上乘之作。
一起三句,先写环境气氛。涌潮到来之前,江面开阔平静,远望对岸隐隐的青山,如同一抹眉黛。“玉虹”,即白虹,天上的白气。“青山”,当指临安府对岸西兴、萧山一带的丘陵。三句写宁静的气氛,以作烘托。“忽觉”二句,写海潮初起的声势。“天风吹海立”,语本苏轼《有美堂暴雨》诗:“天外黑风吹海立”。“春霆”,春雷。古人常以雷霆之声比喻潮声。
枚乘《七发》描写广陵潮来的情景:“横奔似雷行,……声如雷鼓。”吴词好在“初发”二字,写潮声自远而近,如春雷隐隐。“白马凌空,琼鳌驾水”,两句形容潮头波涛汹涌之状。枚乘《七发》:“其少进也,浩浩氵岂氵岂,如素车白马帷盖之张。”“琼鳌”,玉鳌。
鳌是传说中海上的大龟。《列子·汤问》载,天帝使巨鳌举首承戴海上神山,后世因用“鳌戴”、“鳌忭”为感恩戴德、欢呼雀跃之词。本词谓潮水如白马琼鳌,“日夜朝天阕”,当有歌颂天恩圣德之意。虽然如此,亦写出钱塘江潮雄阔的气象,不失为名句。周密《武林旧事》有一段观潮的描写:“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可作此词注解。“飞龙舞凤,郁葱环拱吴越。”上片收句,笔势一转,不再描写江潮,用意更深一层,可见章法之妙。“飞龙”,“舞凤”,喻钱塘山势。杭州形胜,左江右湖,四山环拱,素有东南第一州之誉。天龙山、凤凰山盘踞东南,凤凰山在五代吴越时为国治,南宋时是皇帝的大内禁苑所在,皇城北起凤山门,西迄万松岭,郁郁葱葱,气象万千。“飞龙”二语,承上启下,引出后段感想,笔法气势,连成一贯。
“此景”三句,大笔概括。“此景”,既是江潮之景,也是整个钱塘形胜。把太上皇和孝宗的对话用入词中,有如己出。“应制”如此,可算是得体了。“好是吴儿飞彩帜,蹴起一江秋雪”,由单纯写景转入描写人物活动。《武林旧事》卷三:“观潮”载:“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泝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唐宋时钱塘观潮,每有善泅少年,以彩旗系于竹竿上,执之舞于潮头,称为“弄潮”,以博取观潮者的好感。“蹴起”句,形象生动。与辛弃疾《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词“蹴踏浪花舞”意同而用语更胜。以“秋雪”喻浪花,亦新警。
“黄屋天临,水犀云拥,”写皇帝出行观潮的盛况。“黄屋”,帝王车盖,以黄缯为盖里,故名。“水犀”,指水军。《国语》载吴王夫差有“衣水犀之甲”的水军,故称。《武林旧事》对这次观潮也有详细的描述:“进早膳讫,御辇担儿及内人车马,并出候潮门。……
先是澉浦金山都统司水军五千人抵江下,……管军官于江面分布五阵,乘骑弄旗,标枪舞刀,如履平地,点放五色烟炮满江。“宋孝宗在即位之初,任用主战派将领张浚,发动抗金战争,隆兴元年(1163)败于符离,即与金重订和约。尽管如此,比起一意乞和的高宗来,孝宗还是不忘恢复、希望有所作为的。”看击中流楫“,暗用祖逖之典。《晋书。祖逖传》载,祖逖率部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本词用此,也表示恢复中原的远大抱负。末二语以景语作结,余味无穷。怒潮过后,海宴无波,飞上一轮明月。意境壮阔静美,与上文描写恰成对照。首尾呼应,写景中寓有歌颂盛世太平之意,亦可见作者的独具一格。
★ 酹江月/念奴娇,酹江月/念奴娇汪宗臣,酹江月/念奴娇的意思,酹江月/念奴
★ 酹江月/念奴娇,酹江月/念奴娇林自然,酹江月/念奴娇的意思,酹江月/念奴
★ 酹江月/念奴娇,酹江月/念奴娇黄宰,酹江月/念奴娇的意思,酹江月/念奴娇
★ 酹江月/念奴娇,酹江月/念奴娇罗椿,酹江月/念奴娇的意思,酹江月/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