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外东路长春书屋楹联欣赏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ahu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北京故宫外东路长春书屋楹联欣赏(共含9篇),欢迎阅读与借鉴!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ahu”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北京故宫外东路长春书屋楹联欣赏

篇1:北京故宫外东路长春书屋楹联欣赏

长春书屋,在养性殿西南。

花鸟引机绪;

诗书蕴道荄。

——佚名题长春书屋

闲寻绮思千花雨;

静想高岑六义清。

——佚名题长春书屋

转谛在语言而外;

悟机得真实之中。

——佚名题故宫妙莲华室

青莲法界本清净;

白毫相当常满圆。

——佚名题故宫妙莲华室

篇2:北京故宫外东路寻沿书屋楹联欣赏

寻沿书屋位于内廷外东路宁寿宫区后部东路,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建,属庆寿堂建筑组群。乾隆御制寻沿书屋诗首句“寻绎黄家语,沿迴学海澜”,开宗明义地道出了书屋命名之因。书屋面阔5间,进深1间,前后出廊,绿琉璃瓦黄剪边卷棚硬山顶。明间安步步锦槅扇门,余为槛墙支摘窗。前有垂花门1座,既是院门,亦为整个庆寿堂建筑群的主入口。东西配殿各3间,黄琉璃瓦卷棚硬山顶,明间开门,步步锦槅心。西配殿明间后檐开门,接过道直通乐寿堂前院。寻沿书屋院内正殿、配殿及垂花门之间以抄手游廊环抱相属,自成天地,营造出有别于庆寿堂其它院落的清雅的建筑氛围。慈禧太后住乐寿堂时,光绪皇帝每日清晨请安、侍膳,通常先至此处坐候。现建筑完好。

千年金鉴长留,插架宝书资政要;

寸晷铜仪恒惜,掞笺妙蕴发几余。

——佚名题寻沿书屋

篇3:北京故宫外东路九龙壁楹联欣赏

九龙壁,我国三大古典龙壁之一。建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为宁寿门前的照壁,用琉璃砖瓦建造。壁上饰有九条蟠龙戏珠于波涛云气之中,姿态生动,色彩协调,具有相当高的工艺水平。据传说于修建时,第三条白龙腹下有块琉璃砖被损坏,工匠买通监工后,用木块雕凿,嵌饰替代。竣工时,乾隆皇帝前来视察,他的“龙”眼也未看出破绽,否则工匠们将犯“欺君之罪”,而难逃杀身之祸。

川岳献珍符,烟煴阐瑞;

日星昭景贶,虬缦呈华。

——佚名题九龙壁东墙门

玉琯奏诚和,气调九寓;

璿枢征广运,衡正三阶。

——佚名题九龙壁西墙门

篇4:北京故宫外东路养性殿楹联欣赏

养性殿位于宁寿宫后的养性门内。为宁寿宫后寝主体建筑之一。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仿内廷养心殿建造,体量略小,平面布局特殊。殿为黄琉璃瓦歇山顶,面阔3间,每间以方柱支撑,隔为9间,前接卷棚抱厦4间。明间、次间开门,原为三交六椀菱花槅扇,现为玻璃门窗,明间4扇,余各2扇。进深4间,室内隔为小室数间,曲折廻环。明间前后开门,中设宝座,顶置八角浑金蟠龙藻井,片金升降龙天花。左右置板墙与东西次间相隔,墙各辟门,对称而设,门楣之上置毗庐帽。东暖阁分为前后两组空间,前曰明窗,后曰随安室,室东悬“俨若思”匾,皆乾隆皇帝御笔。西暖阁隔为数间小室,北室为佛堂,建仙楼两层,内置佛塔、佛像,肃穆有制;南室称长春书屋。尽间仿养心殿三希堂制辟为墨云室,因毕沅进古墨而定名。西山墙外耳房仿养心殿梅坞而建,与殿相通,取名香雪堂。内以白石依墙堆砌山景,南面开窗,西、北、东三面彩绘壁画,西山墙辟小窗可观宁寿宫花园一角。养性殿作为太上皇帝寝宫,原为和玺彩画。光绪年间慈禧太后居乐寿堂时,曾在养性殿东暖阁进早、晚膳。此殿在光绪十七年重修后,除墨云室仍为和玺彩画外,其它均改为苏式彩画。

花鸟引机绪;

诗书蕴道荄。

——佚名题养性殿

太和道共养;

纯嘏性弥敦。

——乾隆题养性殿东暖阁

蜃窗日暖兰喷雾;

鸡树风轻玉霭春。

——佚名题养性殿

优游茀禄咸宜,宝箓日增侔岱华;

昌炽寿耆弥固,瑶躔春茂式玑衡。

——乾隆题养性殿

篇5:北京故宫外东路仙楼楹联欣赏

仙楼,在养性殿西暖阁北。

图书采秘蕴;

钟鼎玩清嘉。

——佚名题仙楼

秦符占岁美;

颐志叶春和。

——佚名题仙楼

篇6:北京故宫外东路颐和轩楹联欣赏

颐和轩为紫禁城东北隅宁寿宫后区中路建筑之一,南有乐寿堂,北为景祺阁,轩与阁之间有穿廊相连,形成工字殿。颐和轩建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嘉庆七年(1802)、光绪十七年(1891)两次重修。颐和轩面阔7间,进深1间,单檐歇山式顶,覆黄琉璃瓦。前檐出抱厦5间,后檐出抱厦3间。除前檐抱厦外,余各间均出廊。前檐抱厦明间、东西次间开敞,形成较深远的前出廊,东西稍间装板墙,南面为槛墙、支摘窗。轩明间为五抹头槅扇门,次间为槛窗,上为步步锦支窗,下为方玻璃屉窗。稍间为步步锦支摘窗。后檐抱厦次间、山面轩稍间、尽间均为槛窗。明间有穿廊3间,北接景祺阁,穿廊明间东西向开门,可通轩北东西两小院。轩东西山面廊南北封装,设有小门,西廊外建有如亭及围廊,形成小院。颐和轩前月台左侧设有日晷,月台接甬路与乐寿堂相通,甬路两侧各设琉璃花池。轩两侧有游廊连接乐寿堂,廊壁镶嵌敬胜斋帖石刻。

庆烟糺缦笼青琐;

淑景和訚丽紫宸。

——佚名题颐和轩

訚:悦;紫宸:殿名

随时自适天倪协;

即事多欣道味涵。

——佚名题颐和轩

境是天然嬴绘画;

趣含理要入精微。

——佚名题颐和轩

静延佳日春常盎;

茂对祥风景总宜。

——佚名题颐和轩

景清神谧天常泰;

水趣山情静可论。

——佚名题颐和轩

趣为永哉畅外俗;

乐惟仁者寄于山。

——佚名题颐和轩

乐在人和,肯寄高闲规宋殿;

寿同民庆,为申尊养托潘园。

——乾隆题颐和轩

生意无边,奏曲文禽皆玉琯;

真机可挹,交枝仙萼拥金铃。

——佚名题颐和轩,

静泰怡神,瑞霭光辉临黼扆;

冲融契道,祥风蔼吉畅文轩。

——佚名题颐和轩

篇7:北京故宫外东路乐寿堂楹联欣赏

乐寿堂为紫禁城东北隅宁寿宫后区中路建筑之一,其南是养性殿,其北有颐和轩。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建成,嘉庆七年(1802)修葺,光绪十七年(1891)重修。乐寿堂仿长春园淳化轩规制,其南北庭院东西廊壁嵌敬胜斋帖石刻。乾隆皇帝以此为退位后的寝宫,御题“座右图书娱画景”联句,故此堂亦称宁寿宫读书堂。光绪二十年(1894),慈禧太后曾在此居住,以西暖阁为寝室。乐寿堂面阔7间,进深3间,周围廊。通面阔36.15米,通进深23.20米,建筑面积839平方米。单檐歇山顶,覆黄色琉璃瓦,自地面至正脊高18.7米。柱网结构为减柱造,即明间与东、西次间减杀了前檐4根金柱。为装修和支撑二层楼板的需要,在室内6根金柱南1.82米处增柱6根,东、西稍间靠北距老檐柱南1.6米处增柱2根,增加的8柱外观与构造柱相同,但上方没有承重的梁枋构架,至天花梁底皮止。乐寿堂明间前后檐为五抹步步锦槅扇4扇,余各间均为槛窗,槛窗分三层,下为玻璃窗,上二层步步锦支窗。室内明、次间以东西向阁道分隔成南北两厅。东西稍间南部和靠北墙通道为单层,余为两层,第二层面积达341平方米。大厅仙楼和东西稍间南部、北廊以及夹层、阁道的装修式样风格统一,多用楠木包以紫檀、花梨等贵重木材,间饰玉石、珐琅等饰件。乐寿堂仙楼为乾隆时期建筑装修的代表作之一。天花为木雕,与整个室内装修相衬托,雍容华贵。乾隆五十二年(1760),大禹治水图玉山琢成后,一直陈设在北部大厅。“乐寿堂”匾悬于室内北部大厅北檐。

座右图书娱画景;

庭前松柏蕴春风。

——佚名题乐寿堂正室

乐同乐而寿同寿;

智见智而仁见仁。

——乾隆题乐寿堂座屏

土香阶草才苏纽;

风细盆梅欲放花。

——佚名题乐寿堂楹间

亭台总是长生殿;

鹤鹿皆成不老仙。

——佚名题乐寿堂东室

乐惟四时适;

寿与万方同。

——佚名题乐寿堂东暖阁

波含素影澄心镜;

鱼耀清渊识道机。

——佚名题乐寿堂东暖阁

景清神谧天常泰;

水趣山情静可沦。

——佚名题乐寿堂东暖阁北堂

智者乐兼仁者寿;

月真庆共雪真祥。

——佚名题乐寿堂西暖阁南室

趣为永哉畅非俗;

乐为仁者寄于山。

——佚名题乐寿堂西暖阁西室

闲披芸简窗前朗;

静听松风户外敲。

——佚名题乐寿堂西暖阁西室

夏鼎商彝共左右;

墨华笔露永新鲜。

——佚名题乐寿堂西暖阁西室

成阴乔木天然爽;

过雨闲花自在香。

——佚名题乐寿堂后厦

鸟吟花笑有余乐;

月白风清无尽藏。

——佚名题乐寿堂后厦

笼庭水树宜凉影;

匝砌烟花带露姿。

——佚名题乐寿堂后厦

智仁适会动还静;

枕葄无非史与书。

——佚名题乐寿堂后厦

智水仁山从体道;

奇花瑞草总含芬。

——佚名题乐寿堂后厦

商鼎周彝自典重;

槛花苑树相芬芳。

——佚名题乐寿堂后厦西北阁

心触清机亲翰墨;

目游润景足精神。

——佚名题乐寿堂后厦西北阁

动静得其宜,取义异他德寿;

性情随所适,循名同我清漪。

——佚名题乐寿堂

篇8:北京故宫外东路倦勤斋楹联欣赏

倦勤斋位于宁寿宫花园最北端,符望阁后,北倚宫墙。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仿建福宫花园中的敬胜斋而建。倦勤斋座北朝南,面阔9间,卷棚硬山顶,覆绿琉璃瓦,黄琉璃瓦剪边。前出廊,檐下绘苏式彩画。东5间与符望阁相对,东西各接游廊,分别与符望阁东西廊相接,房廊相对,构成一个封闭的院落,自然形成东5间、西4间的格局。东5间,明间开门,余为步步锦支摘窗。明间檐下悬“倦勤斋”匾额。内顶棚糊以团花纹天花。从东次间东前檐柱至西次间西前檐柱建成凹字形仙楼,以纱橱隔为小室数间,设宝座床多处。仙楼为卍字锦底竹丝挂檐,玉璧镶嵌,百鹿图裙板,夹纱双面绣隔心。装修精湛,为乾隆时期内檐装修之精品。中有通道与西4间连通。西4间,顶棚饰以竹架藤萝的海漫天花,周围竹篱环绕,楼阁间白鹤起舞,喜鹊嬉戏,姚黄魏紫,争芳斗艳,使人仿佛置身于天然美景中,实为装饰室内的通景画。此画出自乾隆年间宫廷画师郎世宁、王幻学之笔,裱糊于室内墙壁,一扫丹柱椒壁之庄严单调。南立一楠木雕彩绘竹纹圆光罩,与北墙裱糊的彩绘竹篱圆光罩遥相对应。西侧一方形小亭,座西面东。亭为木质仿竹纹,亦称竹亭。四角攒尖式顶,上置涂金木宝顶。亭南与亭后有木质仿竹夹层篱笆。后檐两侧设门,供上下场用,此为倦勤斋小戏台,为太上皇在室内观戏而建。亭前亦设一仙楼,面西,正中上下均设宝座床,为观戏时所用。乾隆时,南府太监常在此演唱岔曲。斋前由东西两段游廊隔成一个方整幽雅的庭院,院中古柏耸立,有十字方砖甬路,可以行进。西4间前一弧形院墙,中开八方门,通往竹香馆。

信可超绘事;

于焉悦性灵。

——佚名题倦勤斋

春秋富佳日;

松竹葆长年。

——佚名题倦勤斋

动趣都涵澹;

静机常觉宁。

——佚名题倦勤斋

当春莲带水;

坐久蕙烟微。

——佚名题倦勤斋

经书趣有永;

翰墨乐无穷。

——佚名题倦勤斋

篇9:北京故宫外东路抑斋楹联欣赏

抑斋位于外东路宁寿宫花园第一进院内的东南角,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建。座北向南,仅2间,硬山式卷棚顶,覆绿剪边黄琉璃瓦,前后出廊,檐下饰苏式彩画。前后开门,门户错置,步步锦隔扇门,余为槛窗,玻璃屉窗。室内为小佛堂,隔断之上嵌以佛龛。东间有门可暗通养性殿的西配殿佛堂。斋前东南隅叠山上有撷芳亭;斋西为矩亭;斋北可至露台。

心田净洗全如水;

鼻观清分讵必莲。

——佚名题抑斋

北京故宫日精门楹联欣赏

北京故宫御花园乾隆题澄瑞亭楹联欣赏

北京故宫导游词

北京故宫写作文

导游词《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导游词

导游词北京故宫

“长春德苑”主题公园景观楹联征集启事

北京故宫景点导游词

北京故宫导游词600字

北京故宫外东路长春书屋楹联欣赏(精选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北京故宫外东路长春书屋楹联欣赏,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