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日精门楹联欣赏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獭米多维奇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北京故宫日精门楹联欣赏(共含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獭米多维奇”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北京故宫日精门楹联欣赏

篇1:北京故宫日精门楹联欣赏

日精门在乾清宫院内东庑中部,其南有祭孔处,皇帝读书前,先要在此拜祭孔子。

日丽金门,五色云屏三岛近;

风和玉殿,九霄彩仗百花新。

——佚名题日精门

篇2:北京故宫永祥门楹联欣赏

永祥门,在坤宁宫东暖阁之东。

蟠桃千岁果;

温树四时花。

——佚名题永祥门

东华灿烂日初昇,紫气常依晓殿;

北阙辉煌云正丽,祥光遍护春台。

——乾隆题永祥门,位于乾宁宫东侧

篇3:北京故宫乾清门楹联欣赏

乾清门为紫禁城内廷的正宫门。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清顺治十二年(1655)重修。乾清门面阔5间,进深3间,高约16米,单檐歇山屋顶,座落在高1.5米的汉白玉石须弥座上,周围环以雕石栏杆。门前三出三阶,中为御路石,两侧列铜鎏金狮子一对。中开三门,门扉安设在后檐部位,门厅敞亮。两梢间为青砖槛墙,方格窗。檐下施单昂三踩斗栱,绘金龙和玺彩画。门两侧为八字形琉璃影壁,高8米,长9.7米,壁心及岔角以琉璃花装饰,花形自然逼真,色彩绚美艳丽,在阳光的照射下流光溢彩,将乾清门映衬得华贵富丽。门内有高台甬路连接乾清宫月台。乾清门东为内左门及九卿值房,西边内右门及军机处。门前广场东西两端为景运门、隆宗门。乾清门是连接内廷与外朝往来的重要通道,在清代又兼为处理政务的场所,清代的“御门听政”、斋戒、请宝接宝等典礼仪式都在乾清门举行。

紫极正中央,万国共球并集;

青阳迎左个,千门雨露皆新。

——佚名题乾清门左门

皋应辟春阳,瑞气常浮五雉;

曦和迥日驭,卿云时捧双龙。

——佚名题乾清门右门

帝座九重高,禹服周疆环紫极;

皇图千禩永,尧天舜日启青阳。

——康熙题乾清门

篇4:北京故宫协和门楹联

熙和门,在金水桥西的门前广场旁,门前东西两庑各22间,皆崇基。东庑正中为协和门,西庑正中为熙和门。协和门之南庑为内阁诰敕房,北庑是稽察上逾处。熙和门南庑是书处,北庑是起居注公署。广场东南隅是内阁公署,西南隅是膳房库。熙和门旁有一铁环,粗如拇指,距地3尺,传为康熙拴驴处。

协气东来,禹甸琛球咸辑瑞;

和风南被,尧阶蓂荚早迎春。

——佚名题协和门

联嵌“协和”。琛球:宝玉名,代指朝贡各国;蓂荚:瑞草

篇5:北京故宫熙和门楹联

景纬霞敷,星罕灿三辰珠璧;

元和春盎,云璈宣六代咸英。

——乾隆题熙和门

云璈:古乐器;咸英:古帝王乐曲名

篇6:北京故宫养心殿楹联欣赏

养心殿,明代嘉靖年建,位于内廷乾清宫西侧。清初顺治皇帝病逝于此地。康熙年间,这里曾经作为宫中造办处的作坊,专门制作宫廷御用物品。自雍正皇帝居住养心殿后,造办处的各作坊遂逐渐迁出内廷,这里就一直作为清代皇帝的寝宫,至乾隆年加以改造、添建,成为一组集召见群臣、处理政务、皇帝读书、学习及居住为一体的多功能建筑群。一直到溥仪出宫,清代有八位皇帝先后居住在养心殿。养心殿为工字形殿,前殿面阔三间,通面阔36米,进深3间,通进深12米。黄琉璃瓦歇山式顶,明间、西次间接卷棚抱厦。前檐檐柱位,每间各加方柱两根,外观似9间。皇帝的宝座设在明间正中,上悬雍正御笔“中正仁和”匾。明间东侧的“东暖阁”内设宝座,向西,这里曾经是慈禧、慈安两太后垂帘听政处。明间西侧的西暖阁则分隔为数室,有皇帝看阅奏折、与大臣秘谈的小室,曰“勤政亲贤”,有乾隆皇帝的读书处三希堂,还有小佛堂、梅坞,是专为皇帝供佛、休息的地方。养心殿的后殿是皇帝的寝宫,共有五间,东西稍间为寝室,各设有床,皇帝可随意居住。后殿两侧各有耳房五间,东五间为皇后随居之处,西五间为贵妃等人居住。同治年间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时,慈安住在东侧的“体顺堂”,慈禧住在西侧的“燕禧堂”,随时登临前堂,处理政务,确是十分方便。寝宫两侧各设有围房十余间,房间矮小,陈设简单,是供妃嫔等人随侍时临时居住的地方。养心殿前有琉璃门,曰“养心门”,门外有一东西狭长的院落,乾隆十五年(1750)在此添建连房三座,房高不过墙,进深不足4米,为宫中太监、侍卫及值班官员的值宿之所。

汲古得修绠;

守道无异营。

——康熙题养心殿东暖阁

诸恶不忍作;

众善必乐为。

——雍正题养心殿东暖阁

保泰常钦若;

调元益懋哉。

——乾隆题养心殿东暖阁

太和道共养;

纯嘏性弥敦。

——乾隆题养心殿东暖阁

忧其所可恃;

惧其所可矜。

——佚名题养心殿东暖阁

仲尼不为己甚者;

惟帝若是其难之。

——佚名题养心殿东暖阁

三岛春深云气暖;

九霄地迥月明多。

——佚名题养心殿西门

凤阁晓霞红散绮;

龙池春水绿生波。

——佚名题养心殿

旭日射铜龙,上阳春晓;

和风翔玉燕,中禁花浓。

——乾隆题养心殿

广乐奏钧天,万国衣冠同瞻旭日;

阳春回大地,四时橐籥首协温风。

——乾隆题养心殿

雉尾云移,看玉烛光中,星扶华盖;

螭头香动,听金铃声里,风展春旗。

——乾隆题养心殿

篇7:北京故宫太和殿楹联欣赏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位于紫禁城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明永乐十八年(1420)建成,称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改今名。自建成后屡遭焚毁,又多次重建,今天所见为清代康熙三十四年(1695)重建后的形制。太和殿面阔11间, 进深5间,建筑面积2377平方米,高26.92米,连同台基通高35.05米,为紫禁城内规模最大的殿宇。其上为重檐庑殿顶,屋脊两端安有高3.4米、重约4300公斤的大吻。檐角安放10个走兽,数量之多为现存古建筑中所仅见。太和殿的装饰十分豪华。檐下施以密集的斗栱,室内外梁枋上饰以和玺彩画。门窗上部嵌成菱花格纹,下部浮雕云龙图案,接榫处安有镌刻龙纹的鎏金铜叶。殿内金砖铺地,明间设宝座,宝座两侧排列6根直径1米的沥粉贴金云龙图案的巨柱,所贴金箔采用深浅两种颜色,使图案突出鲜明。宝座前两侧有四对陈设:宝象、甪(音录)端、仙鹤和香亭。宝象象征国家的安定和政权的巩固;甪端是传说中的吉祥动物;仙鹤象征长寿;香亭寓意江山稳固。宝座上方天花正中安置形若伞盖向上隆起的藻井。藻井正中雕有蟠卧的巨龙,龙头下探,口衔宝珠。太和殿前有宽阔的平台,称为丹陛,俗称月台。月台上陈设日晷、嘉量各一,铜龟、铜鹤各一对,铜鼎18座。龟、鹤为长寿的象征。日晷是古代的计时器,嘉量是古代的标准量器,二者都是皇权的象征。殿下为高8.13m的三层汉白玉石雕基座,周围环以栏杆。栏杆下安有排水用的石雕龙头,每逢雨季,可呈现千龙吐水的奇观。明清两朝24个皇帝都在太和殿举行盛大典礼,如皇帝登极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此外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清初,还曾在太和殿举行新进士的殿试,乾隆五十四年(1789)始,改在保和殿举行,“传胪”仍在太和殿举行。

日丽丹山,云绕旌旗辉凤羽;

祥开紫禁,人从阊阖觐龙光。

——佚名题太和殿左门

鳷观祥云,九泽同文朝玉阶;

凤楼焕彩,八方从律度瑶阊。

——康熙题太和殿右门

龙德正中天,四海雍熙符广运;

凤城回北斗,万邦和谐颂平章。

——佚名题太和殿

帝命式于九围,兹惟艰哉,奈何弗敬;

天心佑夫一德,永言保之,遹求厥宁。

——乾隆题太和殿

篇8:北京故宫保和殿楹联欣赏

保和殿,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位于中和殿后,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初名谨身殿,嘉靖时遭火灾,重修后改称建极殿。清顺治二年改为保和殿。保和殿面阔9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1240平方米,高29.5米。屋顶为重檐歇山顶,上覆黄色琉璃瓦,上下檐角均安放9个小兽。上檐为单翘重昂七踩斗栱,下檐为重昂五踩斗栱。内外檐均为金龙和玺彩画,天花为沥粉贴金正面龙。六架天花梁彩画极其别致,与偏重丹红色的装修和陈设搭配协调,显得华贵富丽。殿内金砖铺地,坐北向南设雕镂金漆宝座。东西两梢间为暖阁,安板门两扇,上加木质浮雕如意云龙浑金毗庐帽。建筑上采用了减柱造做法,将殿内前檐金柱减去六根,使空间宽敞。保和殿于明清两代用途不同,明代大典前皇帝常在此更衣,清代每年除夕、正月十五,皇帝赐外藩、王公及一二品大臣宴,赐额驸之父、有官职家属宴及每科殿试等均于保和殿举行。每岁终,宗人府、吏部在保和殿填写宗室满、蒙、汉军以及各省汉职外藩世职黄册。清顺治三年(1646)至十三年(1656),顺治帝福临曾居住保和殿,时称“位育宫”,大婚亦在此举行。康熙自即位至八年(1669)亦居保和殿,时称“清宁宫”。二帝居保和殿时,皆以暂居而改称殿名。清代殿试自乾隆年始在此举行。

凝鼎铭而当阳,圣箓同符日月;

握乾枢以御极,泰阶共仰星云。

——乾隆题保和殿

祖训昭垂,我后嗣子孙,尚克钦承有永;

天心降鉴,惟万方臣庶,当思容保无疆。

——乾隆题保和殿

篇9:北京故宫乾隆题月华门楹联欣赏

月华门在乾清宫院内西庑,其南为内奏事处,文武官员有事奏见皇帝,都要通过内奏事处。

瑞启日中,霞映龙墀晴色迥;

春来天上,烟融凤阙曙光高。

——乾隆题月华门

北京故宫外东路长春书屋楹联欣赏

北京故宫御花园乾隆题澄瑞亭楹联欣赏

北京故宫导游词

北京故宫写作文

导游词《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导游词

导游词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景点导游词

北京故宫导游词600字

六年级北京故宫导游词

北京故宫日精门楹联欣赏(锦集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北京故宫日精门楹联欣赏,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