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绝句二首(共含4篇),欢迎参阅。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chinawys”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年代】:唐
【作者】:杜甫——《绝句二首》(其二)
【内容】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赏析】:
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作,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是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风景画,濡饱墨于纸面,施浓彩于图中,有令人目迷神夺的魅力。你看,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好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象燃烧着一团旺火,多么绮靡,多么灿烂!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花葩的红,青红互为竞丽。一个“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底而愈显其翎毛之白,写得深中画理;而一个“欲”字,则在拟人化中赋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两句诗状江、山、花、鸟四景,并分别敷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色,景象清新,令人赏心悦目。可是,诗人的旨意却不在此,紧接下去,笔路陡转,慨而叹之“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句中“看又过”三字直点写诗时节。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谓不美,然而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
此诗的艺术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唯其极言春光融洽,才能对照出诗人归心殷切。它并没有让思归的感伤从景象中直接透露出来,而是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诗人乡思之深厚,别具韵致。
(周溶泉徐应佩)
画莲
荷仙似妾叶如郎,翠盖娇容丽影长。
妙韵幽香魂并蒂,人间犹羡水鸳鸯。
访莲
寻访红尘六月春,薰香酒醒爱莲人。
兰舟不见东风面,水泽灵光寄洛神。
梦莲
菡萏香消碎雨中,玉环零落影浮空。
兰舟惊破鸳鸯梦,不待骚人易水东。
种莲
一片芳心付水中,藕花灵草韵无穷。
西风一夜寒天雨,零落红泥泪眼空。
忆莲
十里芙蕖一水开,清凉醒目醉中来。
西湖六月人方好,塔影山光晓月陪。
赏莲
谁著人间翡翠姿?玉芝仙骨浴红衣。
吟客留恋消魂处,正是清香夜放时。
采莲
兰舟路断涨秋池,君子怜香觅水芝。
十里悠歌魂不断,乱红惜落误佳期。
问莲
六月花神百里香,痴心偏待旧情郎。
游鱼偶戏莲腰软,一片相思满碧塘。
赞莲
半塘烟水半塘春,不见荷花梦里人。
晓月牵肠魂已去,明年依旧做花神。
对莲
泽芝何必落江南?难道钟情日月潭?
识遍人间烟火色,莲乡一梦与君谈。
残莲
千叶水华连理愿,人间并蒂忘忧愁。
兰舟划破春秋面,魂遍东南第一州。
咏莲
惜荷犹叹水姻缘,暗送馨香六月仙。
红退翠消魂不定,与君结伴好缠绵。
己丑荷月十四晨作于梦海斋
[咏莲古诗绝句十二首]
古诗绝句《集灵台二首·其二》原文赏析
【原文】
集灵台·其二
唐·张祜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注解】
虢国夫人:杨贵妃三姊的封号。
平明:天刚亮时。
【译文】
虢国夫人受到皇上的宠恩,大清早就骑马进入了宫门。
只嫌脂粉会玷污她的美艳,淡描蛾眉就进去朝见至尊。
【赏析】
这首讽虢国夫人的骄纵风骚。虢国夫人是杨玉环的三姊,嫁给裴家,是当时名声极坏的人。她并非“后妃”,却“承主恩”,而且“骑马入宫”“朝至尊”。自恃美艳,不施脂粉,足见她的轻佻,也可见玄宗的昏庸。这两首诗语言颇为含蓄,看似是褒,实则是贬,讽刺深刻,入木三分。
【拓展】
张祜
张祜(hù)(约785年—849年?),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陆游古诗《梅花绝句二首·其一》原文译文赏析
【原文】
《梅花绝句二首·其一》
宋代: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译文】
听说山上的梅花已经迎着春风绽放,远远望去,四周山上的`梅花树就像一堆堆白雪一样。
有什么办法可以把自己变化成数亿身影呢?让每一棵梅花树前都有一个陆游常在。
【赏析】
这首诗的首句“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写梅花绽放的情景。如第一句中“坼晓风”一词,突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傲然情态;第二句中则把梅花比喻成白雪,既写出了梅花洁白的特点,也表现了梅花漫山遍野的盛况。语言鲜明,景象开阔。而三四两句“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更是出人意表,高迈脱俗,愿化身千亿个陆游,而每个陆游前都有一树梅花,把痴迷的爱梅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紧接的两句,突发奇思“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意思是说,用什么办法能变出千万个放翁,使每一株梅花下面都有自己在那里分身欣赏。身化千亿,设想可谓奇妙之至。梅花与诗人面面对应,是梅耶?是人耶?一时实难轻分,这又是诗人命笔奇特之处。这两句虽是点化柳宗元“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尽望乡”的诗意而来,但用在“雪堆遍满四山”的梅花世界中,不唯妥贴自然,而且情景相生极富有意趣。理由至少有三:以诗人78岁的高龄,面对树树姿态有异的梅山花海,一时当然不能逐个寻芳,所以化身分之赏之,自属妙想,此其一。又陆游年事虽高,但童心未泯,平时常有“梅花重压帽檐偏,曳杖行歌意欲仙”的“出格”举动惹人注目,此时他突发奇思,想学仙人的分身法,亦是童心使然,很合乎心理,此其二。再者陆游常以梅花自比,且心中常存伯仲之间不分高下的感觉,如今面对千万树盛开的梅花,诗人自负当然不甘心以一身仰视,须化身千亿才能与之匹敌相称,方不辜负诗人对梅花的一番感情。综观这三方面,此句表面上虽有借鉴之处,深入地体会实属情景相生之辞,正如当年林逋点化江为诗成梅花绝唱一样,均经过诗人的再创造,融会陶铸古人诗意而自出机杼,且能翻出新意,使诗更富有盎然的诗意和逗人入胜的意境。
前两句的写梅是为后两句写人作陪衬。面对梅花盛开的奇丽景象,诗人突发奇想,愿化身千亿个陆游,而每个陆游前都有一树梅花。这种丰富而大胆的想象,把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同时也表现了诗人高雅脱俗的品格。末句之情,试在脑中拟想,能令人发出会心的微笑。
★ 绝句二首杜甫
★ 诗经二首
★ 《绝句》
★ 古诗二首说课稿
★ 宋词二首说课稿
★ 江南春绝句
★ 杜甫绝句
★ 绝句 杜甫
★ 名言绝句
★ 绝句 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