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委建议:非京籍高考生回户籍地报名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大脸猫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北京市教委建议:非京籍高考生回户籍地报名(共含5篇),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大脸猫”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北京市教委建议:非京籍高考生回户籍地报名

篇1:北京市教委建议:非京籍高考生回户籍地报名

北京市教委建议:非京籍高考生回户籍地报名

据新华社北京11月29日电问题,建议非北京籍学生回户籍地报名。

记者在北京市教委网站看到,教委对“非京户籍学生能在京报名参加高考吗?”的回答为:在现行高考报名政策没有改变之前,目前非京户籍学生应回户籍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以免耽误学生。

一些关注异地高考政策的家长表示,这则消息的公布,给即将出台的北京市异地高考政策增添了“神秘感”。几位非京籍高三学生家长表示,希望年底前出台的异地高考政策能够允许符合条件的非京籍高三学生“补报”20高考。

外来人口较多的京、沪、粤等地,异地高考方案如何出台牵动人心。11月22日,广东省发布《关于做好广东省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和建档工作的通知》,但未提及异地高考相关内容。上海拟对居住证进行“积分制”管理,持《居住证》A证的.人员,其子女可在上海参加中考、高考,但积分指标体系并未公布。

相关阅读:

北京市民网上就异地高考与非京籍家长辩论

客观说,异地高考的推进牵涉资源分配、地方经济、百姓利益、招录指标分配等诸多环节。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加大扶持弱势地区各级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补齐投入“短板”,应是解决高等教育机会地域失衡的更为根本的出路。

对于异地高考政策的落地,我们要抱着平和的心态,需要考虑到现实语境。对于政府部门而言,拿捏好分寸,小心翼翼地推进改革,从而有效降低改革成本,有序推进教育公平。【详细】

北上广举步维艰 异地高考深水区改革须攻坚

(北京晨报)

篇2:北京教委人士建议非京籍考生:回家报考等消息

北京教委人士建议非京籍考生:回家报考等消息

12月5日,北京市2013年高考报名的最后一天,在这个城市读高三的小杜、小林和小王却仍然不知道自己明年在哪里高考、还能不能参加高考。12月6日,是北京市教委的公开日,一位工作人员以个人身份建议非京籍家长做两手准备:回原籍报名高考,等北京消息。

本报驻京记者 孙磊

小王:为了参加高考,再远也得跑

小王已经报名了,是在七八百公里之外的内蒙古包头市,那里是她的老家。在她的印象中,爷爷、奶奶和叔叔是包头最直接的含义,每年春节会回去一趟和大家团聚。然而她心目中的家在北京。爸爸、妈妈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带她来到了北京,在这里,她生活、上学,有自己的朋友和老师,奶奶说她的北京话特别地道,就像一个北京孩子。

尽管如此,小王心里很明白,自己和其他的北京孩子不同,她没有北京户口。在平时她和其他的孩子一样,读书、上学,她在班里的成绩很好,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可是升高中那年,第一次为户口犯了愁。尽管成绩很棒,可是因为不是北京户口,想在北京读高中变得很难,爸妈几经周折,托了许多人,终于进入了一所北京的高中。当然了,这其中也有那几万元赞助费的功劳。

上了高中后,小王的成绩在班里仍然名列前茅。这让她的爸爸又喜又忧。喜的是女儿聪明伶俐,知道努力;忧的是,没有北京户口,就意味着女儿只能回包头考试。内蒙古和北京的课本不一样,高考试题也不一样,女儿回去考试肯定要受到影响。女儿考不上一个好大学,会耽误了她的前程。

在北京工作十余年的王先生,仍然没有北京户口。他总是说,这无所谓,咱靠自己的本事在北京扎根立足,就是没有户口,也仍然能够生存下去。可每当女儿因为没有户口而不能在北京升学考试时,他又变得不那么淡然。

王先生在报纸、电视上也听说过异地高考的事,今年8月份,看到国家出台了异地高考的政策,王先生心里就在琢磨,北京要是明年就放开异地高考,女儿就可以直接在北京参加高考;要是才放开,他还得联系包头的学校,让女儿回包头报名。

9月、10月、11月,经历了消沉又漫长的等待,11月21日,北京市教育考试院网站发布了《北京市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报名通知》。通知明确,报名参加2013年高考的人员的资格:须具有本市(北京)正式户口,其中,外地转京户口限12月5日前在京落户者。

王先生没有犹豫,立刻替女儿联系了包头的一所学校。进入12月份,小王已经回了包头两次。一次是去采集信息,为高考准考证照相;一次是去体检。她今年17岁,每次回去都是妈妈陪着她。从包头到北京没有动车组列车,两个人就坐普通列车回去,从北京回包头要用13个小时,回来又是13个小时。这个月已经来回跑了两趟,月底还要回去一趟,进行高考报名的现场确认。王先生不愿意多说这些,只是说:“为了参加高考,再远也得跑。”

按照他们的计划,小王读完这个学期后,就要回包头去复习,课本都不一样,她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小杜:不能在京高考就复习一年

和小王一样,小杜的老家也是包头的。他在海淀区一所高中读高三,同学和老师都特别喜欢他。从高一开始,他就担任班里的班长和年级的学生会主席。可对他来说,这些都抵不上一张北京户口来得实在。因为不是北京户口,他不能在北京参加高考。可小杜拿定了主意,说什么也不回去报名了,他说,假如明年不能在北京参加高考,他就准备复习一年。

12月5日,距离明年的高考只有6个月的时间,别的'孩子都在加班加点地复习备考,小杜却必须做出这么艰难的决定,他的父母既感动又辛酸。

小林:为上学迁徙

与小杜和小王不同,小林本来就是一个北京人。前,他刚出生不久,父母离婚了。虽然亲生父亲是北京人,可小林还是跟着妈妈落了四川的户口。离婚后,小林的妈妈一直在北京工作、生活,后来又和一位北京人结了婚,生活回到了正轨,可小林的户口成了一件麻烦事,母子俩因为这件事还产生了隔阂。

,小林初中毕业后,妈妈担心他不能在北京高考,就在四川广元老家找了一所学校。小林从来没有独自生活过,妈妈就辞去北京的工作,全程陪读。就是这样,去四川读书仍然成为了小林的一场灾难。

首先就是气候不适应,四川湿热的天气让从小就在北京长大的小林生病了,发了一个月的高烧。更让他不能接受的是,听不懂老师的话。刚到四川时,学校进行了摸底考试,小林在100来人的大班级里排在上游;可到了期末考试时,他在班里的成绩已经掉到了下游。

小林的妈妈坐不住了,这样下去,小林的身体垮了,学习也落下了。她又让丈夫在北京市房山区找到了一所学校,让小林插班进去。这显然不是一句话那么简单,小林的妈妈只是说,想尽了一切办法。

小林回到了北京,学习成绩却难再回到从前。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浮动很大。小林的妈妈说,回四川那段时间落下了许多课程,影响了小林的成绩,可最重要的还是户口的事儿对他的影响。

升高三的时候,学校按照成绩把学生分到了“本科班”和“专科班”。“本科班”主科(语数外)和副科(文、理综合)都学,“专科班”只学主科(语数外)。小林被分到了“专科班”。他常埋怨妈妈:“都怪你没给我找人托关系,我特别想上‘本科班’。”最近一段时间,一想到自己不能在北京高考,小林情绪就变得特别低落,有时候甚至不想上学。妈妈也不敢责怪他,只是在家里没人时偷偷地抹泪。

12月1日高考报名开始后,因为小林没有北京户口,学校领导不让他在网上报名。班主任老师平时特别喜欢小林,就在学校的电教室尝试着给他报名,结果被学校领导点名批评。小林跑回家自己报名,这对于在网络时代长大的孩子来说是小菜一碟,很轻松就报名成功了,不过还有审核这一关是他和其他人都无法轻松逾越的。

小林今年17岁,已经是一个懂事的小伙子了,他安慰妈妈说:“我不怕,我要让所有人都看看,我是怎么用专科班的成绩考一所本科学校的。”

孩子们的声音

小李:我从小就来到北京,从六环兴建到申奥成功,见证了北京这么多年的发展。小升初的时候,因为不是北京户口,被挡在了面试的门口;中考的时候,因为不是北京户口,就没办法填报志愿;我本来以为命运可以改变,因为北京现在还在发展,我想北京这样一个开放、包容的国际化大都市应该可以接受我们。没想到到了最后,还是卡在了高考的大门前。

小张:,我父亲因为工作调到了北京,我和母亲两个人在老家,那时总感觉身边缺了点什么。一年以后在北京的外公身体不好,妈妈必须过来照顾他。我自己留在老家,那种一个人的感觉真不好受。暑假、寒假来北京和爸妈团聚,回去的时候,他们都是含着泪把我送上车,不敢回头多看;当我上车的时候,叔叔阿姨对我说,别伤心了,下次还会再见的。

小刘:我曾经感到很伤心,也觉得非常不公平。人人生而平等,我们生下来都是一样的,不是吗?

搜狐教育策划:异地高考破冰倒计时

专题:全国各省市异地高考方案细则

北京市民网上就异地高考与非京籍家长辩论

京沪粤进展:

北京市教委建议:非京籍高考生回户籍地报名

四部委将派员赴北京上海广东督查异地高考方案

北京广东外地户籍高考考生明年不能就地报名

教育部督促京沪粤落实异地高考 明年两会前落实

其他各省市进展:

深圳发布2013高考借考通知:异地高考无望

黑龙江启动异地高考报名 已189名考生符合条件

重庆不允许外地高考生和户籍考生异地借考

安徽异地中高考方案对考生不设户籍门槛

江西异地高考方案后年实施 外省户籍仍回原籍

辽宁实施异地高考最早时间要等到20

湖南异地高考政策:户籍与学籍冲突以学籍为主

15省区市年底前出台异地高考细则

人物:

外地来京母亲盼异地高考方案:愿用生命换考桌

评论:

人民日报:京沪异地高考实施难度大急不得

北上广不解决异地高考等于中国未解决

异地高考是场利益的拉锯战

篇3:北京市教委:非京籍生仍不能在京高考

对“万名家长呼吁非京籍学生在京高考”一事,市教委新闻发言人线联平回应:教育部规定高考以户籍地为报名地点,北京仍按该政策安排非京籍学生的高考。

相关推荐:各地高考报名政策

昨天从北京市教育事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已由市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市教委近日将向社会公布。

篇4:北京市教委:非京籍生仍不能在京高考

据统计,截至今年10月,来京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阶段的共43.3万人,就读人数已超本市户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

其中,七成在公办中小学就读,并在接受教育、参加团队组织、选优方面,与本市学生实现了同等待遇。目前,包括随迁子女在内的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了杂费和课本费。

另外,针对此前备受关注的“万名家长呼吁非京籍学生在京高考”一事,线联平表示,教育部明确要求高考以户籍地为主要报名地点,近些年北京一直按照教育部的统一要求来执行,所以20高考,非京籍学生仍不能在北京参加高考。

将新建扩建600所幼儿园

针对学前教育资源不足的现状,去年和今年,市财政共投入6000万元,在全市幼儿园扩班600个。今年,本市又投入6000万改扩建30所幼儿园。

未来五年,北京还将投入50亿元新建、新改扩建600所幼儿园。在满足京籍适龄幼儿学前教育的基础上,将学前教育面覆盖到本市常住人口。

线联平表示,目前一些家长为了孩子上幼儿园排长队,说明家长过多地集中在某个园或某几所园。今后,本市将加强幼儿园的布局结构调整,家长也要合理选择幼儿园的'层次和位置。

四举措试点给学生减负

教育部近日公布的国家教改试点项目中,本市成为“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的试点地区。线联平表示,本市今后将从四方面为中小学生减负。

学生减负四项措施

●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深化课程改革,在课程内容、授课方法和课程的质量评价上将有新变化,使之更能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也与学生的特点和能力相匹配

●深化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改革,规范办学制度,继续坚持把示范高中招生指标直接下达给初中校,择优推荐学生,缓解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升学压力

●加强义务教育的质量督导,从评价方式和内容上引导学生解决减负问题

(

篇5:山东高考8日起网报 学籍跨市考生回户籍地报名

山东高考8日起网报 学籍跨市考生回户籍地报名

2013年高考8日起网报

继续实行春夏季高考,学籍跨市考生回户籍地报名

昨天,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公布《山东省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报名工作的通知》,从11月8日起,我省将进入2013年高考报名时间。按照要求,无论是春季高考还是夏季高考,均需进行网上报名,允许考生相互兼报。学籍和户籍所在地不一致的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属同一市的可在户籍或学籍所在县(市、区)报名,跨市的只能在户籍所在县(市、区)报名。

严堵高考移民外省迁入考生学籍户籍需

据了解,我省普通高校招生继续实行面向不同学生类型的`分类考试办法,即春季高考和夏季高考。网上报名分为网上填报基本信息、现场资格审查及信息确认、网上缴费3个阶段。春季高考和夏季高考网上填报基本信息时间均为11月8日至15日。春季高考现场资格审查及信息确认时间为12月1日至12月4日;夏季高考现场资格审查及信息确认时间为11月16日至30日,其中,应届生之外的考生现场资格审查及信息确认时间为11月28日至30日。网上缴费时间为12月1日至12月10日。

考生必须在户籍所在县(市、区)招生办公室报名。户籍和学籍所在地不一致的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属同一市的可在户籍或学籍所在县(市、区)报名,跨市的只能在户籍所在县(市、区)报名。在中国定居并符合报名条件的外国侨民,可持省公安厅填发的《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或《外侨居留证》,统一到济南市招生委员会办公室报名。考生填报基本信息通过远程网上进行。考生可任意选择地点上网填报,在规定时间内可进行修改,在服务器运行期间可查询。填报过程分为登录、查看提示信息、输入信息及提交。修改和查询与填报过程相同。考生要认真核对本人填报的信息,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应尽量避免现场确认时修改信息。网上报名网址为:wsbm.sdzk.gov.cn。(记者 张雯雯)

相关阅读:

山东省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报名工作通知

山东2013年高考11月8日起网报 照顾政策公布

山东允许自2014年起非户籍考生异地高考引热议

29日,在山东省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新闻通气会上,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宋承祥表示,从2014年起,山东作为沿海发达省份,将在全国率先出台允许非户籍考生在山东省参加高考的政策,一是充分考虑了山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二是在更大的范围内体现了社会公平原则。[详细]

【专题】异地高考破冰进行时

许多学生和家长正翘首以待2012年年底的到来。因为按照国家要求,全国各地原则上应在今年年内制定、出台随迁子女升学考试的具体政策。但遗憾的是,尽管大部分省市的方案仍在制定中,从教育部公布的异地高考准入条件已然可以看出,在短期内,即将出台的那些政策恐怕还难以惠及所有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详细]

海淀非京籍小升初“五证”需“双审”

高考生求支招 建议参考高校近三年录取分数线

北京市教委建议:非京籍高考生回户籍地报名(精选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北京市教委建议:非京籍高考生回户籍地报名,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HOT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