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研招简章(共含6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南山uyoga”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研招简章
一、招生计划
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20计划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2名。
二、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凡符合国家教育部有关规定的.重点大学(临床医学)应届本科毕业生均可报名;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教育部体检标准有关规定。
三、招生报名
(一)报名时间:按教育部统一规定执行。
(二)报名方式:年按教育部要求仍采用网上报名方式。
四、体格检查:
体检安排在复试阶段进行.
五、报考类别和培养模式
我所招收的硕士研究生为非定向培养,学制三年。
咨询电话:010-58516375
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招简章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地球物理学、地震学及相关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担负技术工作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
二、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品质良好,遵纪守法。
2.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往届本科毕业生;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专毕业生,毕业2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月1日),并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者(在本专业核心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一篇以上学术论文,自学过本专业本科6门主干课程)。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三、接收推荐免试生
我所接收经教育部批准、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高等院校相关或相近专业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为硕士生。推荐免试生须提前与我所招办联系,并在国家规定的报名时间内到报名点办理报名手续。推免生从9月起即可从我所主页研究生园地栏下载并填写接收推荐免试生申请表,附有关证明材料,寄(送)至我所研招办。研究所将组织专家小组对拟接收的推免生进行面试考核,面试通过后,向推免生毕业院校发出接收函。
四、报名
(一)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二)本科毕业的在职人员须提供单位人事部门盖章的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 以同等学力报考的人员,须提供单位人事部门盖章的`大专毕业证书复印件、成绩单复印件、职称聘书复印件、获奖证书复印件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复印件(包括刊物封面、目录页)进修课程成绩单原件。
(三) 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考生,报考时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考生在网上报名时所选择的报名点和参加考试的考点应一致。北京地区考生报考点设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代码为 1188) ;外省市考生在当地报名点报名考试,考生请仔细阅读本省招办及报考点有关注意事项。
五、考生资格审查
我所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审查考生网上报考信息后,对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发放准考证。对弄虚作假者(含推荐免试生),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六、考试
(一)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二)初试日期:同教育部统一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时间。
(三)初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数学一(或数学二)、专业基础课等共四门。
(四)初试考试地点:在北京地区报考的考生考试地点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场;京外报考的考生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招生办公室指定的考场考试。
(五)复试
1、复试时间一般在4月中旬左右,地点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复试办法和程序事先向考生公布。主要对考生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和英语听力、口语等综合素质的考查。
2、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者参加统考初试合格后,在复试时还须加试两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科目。
3、调剂考生复试的有关要求以教育部20文件精神为准。
七、体格检查
考生复试时应按规定到我所指定的医院进行体检。
八、录取
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入学考试成绩(含初试和复试)并结合其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等条件择优录取。
九、招生名额、学习年限
硕士生招生计划数20人(含推荐免试生6-8人)。硕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十、在学期间待遇
1、我所录取的非定向统招统分硕士生均为公费生,每月除按国家规定领取普通奖学金外,还可享受助研津贴、岗位津贴和节日补助等。若参与导师科研课题,导师还可视情况为学生发放劳务费。
2、研究所为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新建成的研究生公寓环境舒适,条件优越,设施齐备。
3、符合我所有关文件规定和要求的在学硕士生可申请硕博连读及提前攻博,经资格审核、专家组考核通过后可转为博士研究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十一、毕业生就业
非定向统招统分硕士生的毕业分配实行双向选择就业原则。毕业生除根据本单位工作需要择优留所以外,其他的多就业于地震局系统各单位、地矿勘查部门、高校和其他科研院所等,就业领域较为广泛。
在职定向或委托培养硕士生须回定向或委托单位。
十二、其他
1、考生因报考研究生与原所在单位或委培、定向及服务合同单位产生的纠纷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使招生单位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的后果,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
2. 对于招收的委托培养或在职定向硕士生,根据我所有关文件规定,需由考生或其所在单位交纳一定的研究生培养费。
3、考生可登录我所主页,查阅招生专业目录和导师介绍,或直接向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咨询报考事宜。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5号 邮政编码:100081
联系部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联 系 人:肖春艳
电 话:010-68415364, 010-68729139
传 真:010-68729393
研究所网址:www.cea-igp.ac.cn
E-mail:yanzhaoban@cea-igp.ac.cn
考研考试招生简章公布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是以科学技术史为学科基础的科学与人文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基础研究机构,是中国最具有权威性的、有独特贡献的国家级科学技术史专门研究机构,也是高水平科技史专门人才和相关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基地;该所已发展为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声誉的.科技史研究中心,成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性建制,国家科学思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所五十余年来,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共编辑、撰写和出版学术专著及相关文集30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7000余篇,曾获得近20余项国家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多项部委科技成果奖以及中国图书奖。研究所在中国数学史、天文学史方面的研究有数十年的历史,在国际科技史界享有巨大声誉。近年来,研究所积极组织力量和资源,推动在西方科学技术史、中外科学技术交流与比较以及科技政策方面的研究。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在科学技术史(理科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科学史、技术史、医学史与生命科学史、科学技术与社会、科技考古)和科学技术哲学(哲学二级学科)均设有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点,所内外共有近20余位博士生导师参与招生,每年招收博、硕士研究生各十名左右。在科学技术史方面,现设有科学史、技术史、医学史与生命科学史、科学技术与社会、科技考古五个二级学科;诸二级学科下还设有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西方科技史和科技战略等研究方向。在科学技术哲学方面,设有科学哲学、科学文化现象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体制化研究等研究方向。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欢迎综合性大学和著名高校向我们推荐成绩优秀的硕士推免生。
欢迎您报考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与我们一道共同繁荣我国科技史事业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55号 邮政编码:100190
部 门:研究生部 联 系 人:罗凤河
联系电话:010-57552514 电子邮件:luofh@ihns.ac.cn
图文传真:010-57552514 网 址:www.ihns.ac.cn
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招简章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成立于1950年5月,是一所历史悠久、集科研与教育为一体的国内外著名综合性研究机构。目前我所在学研究生441名。新建成的实验大楼、完备的实验条件、先进的仪器设备、良好的学术氛围、优良的学风传统,以及公寓式的学生宿舍,是研究生求学深造的理想场所。
上海有机所拥有一支学术造诣较深的导师队伍,有领军科学研究工作的一批年轻科学家;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9人,高级专业人员98人,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9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人,在岗博士生导师67人(含海外和沪港导师)。研究领域主要以围绕解决人口与健康、资源与环境、新材料等领域的基本有机化学科学与技术问题,开展有机化学为主导的“化学生物学、化学转化方法学、软物质创制科学”三大方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研究生入学后第一学年集中进行学位课程学习,第二学期以“师生互选、统筹兼顾、领导决定”的原则分配导师,第二学年起在导师处进行学位论文研究。
20计划招收硕士生和硕博连读生共计98人(含为中科院上海高等技术研究院代招3人),其中硕博连读生拟招65人(含推荐免试生)。具体招生名额以教育部实际下达计划数为准。
有机化学专业(070303) 介绍
一、专业介绍:
以天然有机产物和生物活性分子、金属与元素有机化合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研究有机合成化学和物理有机化学着手,发展有机化学的反应、合成、方法和理论;对有机化合物的分离分析、质谱分析和核磁共振分析研究;以现代有机化学理论为背景,结合计算机技术、研究和解决复杂化学问题的原创性方法和算法;功能性大分子以及有机功能软物质材料的结构设计、合成制备、物理化学性能表征以及应用相关研究。
二、研究方向:
1、天然有机化学:主要从事结构复杂及具有高生理活性的天然产物合成。诸如具有植物生长调节作用的油菜甾醇及其类似物、抗疟药物鹰爪素类天然产物、前列腺素类似物、白三烯、昆虫信息素和具有抗癌活性的埃坡霉素、吡嗪双甾体等的合成研究和在复杂分子合成中应用改良的Sharpless反应,光氧化反应,反Diels-Alder反应等立体选择性方法学的研究;以及复杂分子的分离,结构鉴定方法的研究等。
2、生物有机化学:以现代有机合成、结构分析、物理有机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药理学为手段,发展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有机小分子并研究其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对具有抗癌、抗炎、抗菌以及神经活性的生物碱、环肽、甾体及糖类天然产物进行全合成,结构-活性关系,及其与靶分子的作用机制研究。2)针对在细胞内外信号传导过程中的'一些关键因子如G-蛋白偶联的受体、蛋白激酶以及细胞凋亡过程,发展高活性、高选择性的小分子调节剂并应用于了解生物大分子功能的研究。3)利用单晶-衍射或NMR 技术,研究生物大分子,以及活性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复合物的结构和构象,从而探讨活性小分子如药物分子作用的内在机制。4)研究酶,细胞或微生物催化的新反应,酶催化反应的机理,酶的改性等。研究酶或微生物参与的复杂分子的合成机理。
3、元素有机化学:有机氟化学、有机磷化学、有机硼化学等研究。有机氟化学领域:主要开展有机氟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学的研究(如将一氟、二氟亚甲基、三氟甲基及全氟烷基引入有机分子),有机氟化学反应的研究(如亚磺化脱卤反应、电子转移反应等),含氟生物活性物质的分子设计与合成,含氟功能材料的分子设计与合成,氟化方法(其中包括高价金属氟化,电化氟化和气体直接氟化的手段改进和更新);有机磷化学方面,开展生命有机磷化合物的研究,有机磷化学反应的研究和有机磷萃取剂的研究;有机硼化学方面,开展了过渡金属及其他元素化合物催化促进下的有机硼的高选择性新反应的研究。
4、金属有机化学:主要开展金属有机化学方面的基础研究:设计并合成新型的金属有机化合物,研究其结构及反应性能,研究金属―碳键和金属―氢键等的形成,化学转化和碳―金属键的淬灭,重点发展导向有机合成反应的金属有机化学;强调发展高选择性的催化反应,金属催化的材料化学。
5、物理有机化学:从事有机分子聚集体、非生物分子折叠和螺旋体、分子识别、纳米分子组装和分子器件、卟啉化学、仿生和超分子催化等方面的研究;在水或极性促簇性溶剂体系中进行疏水亲脂相互作用导致的分子簇集或分子自卷曲的研究;生命过程中有机分子的疏水亲脂相互作用与其生理作用关系等以及解簇剂的研究等。
6、有机分析化学:色谱与毛细管电泳分析方法、质谱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7、有机计算机化学:以发现生物活性化合物和新型功能材料的先导结构为目的,应用现代信息与计算技术从事计算机辅助波谱数据分析、化学信息学、中药信息学、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计算机辅助合成路线设计等方面的方法研究与系统开发;应用先进的化学计算和分子模拟方法研究化学反应机理、发现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先导结构以及新型功能材料的分子设计。
8、能源与环境技术:围绕洁净煤、可再生能源、电力储能节能、核技术应用等低碳技术,开展清洁煤多联产/IGCC技术及其集成创新、CO2捕获和固定利用、太阳能光伏和集热发电、生物质和其他能源的耦合利用、电动车辆关键技术与整车设计等研究和应用,形成自主产权。首期项目有洁净煤技术及多联产、电动车辆和可再生能源新技术等。
9、医药与生物技术:围绕健康与食品安全,通过优化组合、集成创新,开展重大疾病预防诊断及治疗系统技术、工业微生物和CO2生物转化技术、生物信息技术及系统、营养健康与药物相关技术等研究和应用。首期项目有新药创制技术保障条件建设、国家蛋白质科学设施中心、生物医学工程、工业生物技术等。
10、新材料与工艺技术:围绕国防安全、信息、制造业和资源利用等,开展无机-有机复合材料、光电磁智能材料、纳米功能材料等研究和应用,发展基于集成创新的新材料产业。首期项目有生物医用材料及器件、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等。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070305) 介绍
导向新型有机小分子、大分子功能新材料的新型结构分子以及单体的分子设计、合成化学,发展高效率、高选择性的新型大分子聚合反应催化剂以及聚合反应机理(活性自由基聚合、配位聚合反应、生物转化等)。围绕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环境生物降解材料)、导电高分子以及有机光电子功能材料(光致发光、电致发光、薄膜显示、传感器等)、生物功能大分子材料(生物相容性药物及基因载体、响应性智能材料、仿生软物质材料)、含氟特种高分子材料等研究方向,进行有机及大分子合成化学、材料物理化学以及应用相关研究。
三、考试科目
报考有机化学专业: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606物理化学(甲)、820有机化学
报考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642高分子化学与物理、820有机化学
四、年除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的试题仍由中国科技大学命题外,其它专业课的试题均由中科院研究生院命题。参考书和考试大纲可以在中科院研究生院招生信息网/硕士招生栏目中查看。(admission.gucas.ac.cn/)
网址:www.sioc.ac.cn E-mail:mali@mail.sioc.ac.cn
单位代码:80035 地址:上海市零陵路345号 邮政编码:32
联系部门:研究生部 电话:021-54925239 联系人:马利
参考书目
1. 《物理化学》(第五版),上、下册,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杨、侯文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物理化学》(第四版),上、下册,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杨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也可作为参考。
2. 邢其毅等《基础有机化学》(上,下册) 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6月(邢其毅等《基础有机化学》(上,下册) 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3月印也可以作参考书);伍越寰《有机化学》第二版,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9
3.《高分子化学》 潘才元编 中国科大出版社
《高聚物结构与性能》 马德柱等编 科学出版社
通讯地址: 上海市零陵路345号 邮政编码: 200032
单位名称: 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联系部门: 研究生部
联 系 人: 马利 王娟
Email: mali@mail.sioc.ac.cn wangjuan@mail.sioc.ac.cn
电 话: (021) 54925239 54925238 传真:(021)54925239
报考上海高等技术研究院(筹)能源与环境技术、医药与生物技术、新材料与工艺技术方向的考生,请按以下联系方式咨询:
通讯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碧波路572弄115号17幢 邮政编码: 201203
单位名称: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筹) 联系部门: 人事处
联 系 人: 王晓静 Em
单位代码:83111
地址:咸阳市1号信箱人力资源处研招办
电话:029-33787845
邮政编码:72099
联系人:周老师 尹老师
E-mail:a005810 @126.com
招生说明:
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学校代码83111)是兵器行业技术开发中心,是集机械、电气、液压、工程热物理等多专业的综合性研究所。二零二所1957年始建于北京,首任所长是被誉为中国保尔-柯察金的吴运铎同志,1969 年迁于渭河之滨的古城咸阳,交通方便,环境幽静,是学习和从事科学研究的理想场所。全所现有职工1400余人,其中研究员级高工和高级工程师200余人。目前设有14个专业研究室,以及与之配套的档案馆、试制工厂、试验靶场、西北液压检测中心站和计算中心。各类专业实验室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实验手段,为培养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目前,我所是多项国家重点兵器型号产品系统研制的总师单位。同时还承担着重点预研课题,并取得了一批丰硕的科研成果。至今,我所已获得国家发明奖8项,国家级其它奖 16项,部级奖68项,研究成果达300余项。我所的国防科技成果中已有多种产品装备部队,为国防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所正在进一步加大改革的力度,充分利用研究所机电一体化的技术优势和先进设备,不断调整产品开发和生产方向,不失时机地抓科技成果的转化,积极主动地走向市场,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在多年的科研实践中,我所涌现出一批有坚实理论基础,有丰富实践经验,逐步形成梯队的科技骨干队伍,现有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20余人,他们都承担着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研制任务,而且在科研、生产、实验、教学方面也拥有培养硕士研究生的丰富经验。 所里具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设施。图书馆、阅鉴室藏有大量的中、外文期刊及图书资料,并有国际技术文献查询和检索手段,为硕士研究生学习工作提供了方便。所内经常举办学术讲座并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所讲学,派出优秀中青年科技骨干出国学习,考察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一些国家及地区建立了交流与协作关系。我所住房条件较好,所内有俱乐部、游泳池、健身房、灯光球场等。天然气、地热水进户,职工饮用矿泉水。医疗、子女入学也很方便。欢迎为兵工事业做贡献的同学们报考硕士研究生。
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全国统一入学考试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二、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或往届本科毕业生(往届生必须具有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应届生毕业以后必须能够获得以上证书)。
2、身体健康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年龄不超过30周岁。
三、推荐免试生必须是经毕业学校确认资格、在统考报名前通过我所复试并被接收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报名网址:yz.chsi.com.cn
网上报名时间:详情请参照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现场确认时间:详情请参照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报名手续:
1、报考我所的考生请登陆网址yz.chsi.com.cn
进行网上报名。
2、报考我所的考生请于指定的报名点进行现场确认。
①进行现场确认时请携带身份证件,凭报名号交费并照相;
②确认报名数据。
3、报考者必须符合报考条件,并如实填写表格,对于弄虚作假者,将取消报名、考试、录取资格。
4、录取:根据国家教育部规定当年录取工作的有关规定,差额复试,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5、招生专业统考科目为四门,即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数学一、专业基础课,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数学一”三门统考科目复习大纲由国家教委公布发行。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82603
10
硕士生导师
01火炮总体技术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01理论力学
崔万善
丁天宝
温 波
崔青春
02火炮测试技术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02电子技术基础
于永强
03火炮自动机技术
①101思想政治理
②201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03机械设计
王茂林
04火炮控制技术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04自动控制原理
韩崇伟
巫亚强
吴小役
05火炮发射技术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05流体力学
张明安
魏建国
2014年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硕士研招简章
单位代码:84507 邮编:730046
联系人:姜莉老师 联系电话:0931-8316015 13321330485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盐场路888号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 联系部门:科技开发部
Email:1065001856@qq,com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研究方向 免疫学(100102)
人数 8人
考试科目编码及名称备注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③306西医综合
同等学力考生录取条件:(1)热爱生物制品行业,在相关生物专业领域工作三年以上(含三年)者;
(2)第一志愿为报考我所医学免疫学专业的考生;
(3)业务优秀,在国家级同类刊物上已发表过生物专业性研究论文(技术报告)两篇以上者。
2014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参考书目
免疫学 《医学免疫学》第五版本,金伯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微生物学 《医学微生物学》第七版本,李凡、刘晶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考生注意事项
1、招生目录中招生人数为我所2014年拟订招生规模,实际招生以国家下达的招生规模为准。
2、我所招收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去留自由。
3、入学后学费及津贴待遇:所有培养费用由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负担。自研究生入学次月起开始领取每月生活津贴。第一年理论课学习阶段,每月生活费为1000元;第二年至第三年在实验室阶段,每月生活费为1200元。
4、实行差额复试。复试将进行:(1)专业课笔试(考试科目:医学免疫学及医学微生物学);
(2)外语(笔试、听力、口语)测试;
(3)面试(生物专业及综合素质)。
5、凡以同等学力报考者,除复试以上科目外还须加试两门课程(考试科目:流行病学;传染病学)
6、我所接受的专业为生物技术、生物科学、生物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其他跨专业考生均不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