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研招简章(共含6篇),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细雨湿流光”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研招简章
一、招生计划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计划在14个专业中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37名。我院面向全国招生,并接收全国重点高校优秀推免生。
二、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凡符合国家教育部有关规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已获得学士学位的人员均可报名;条件相同者,应届毕业生优先录取。
3、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70年9月1日后出生)。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我院规定的体检标准。请参看《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招生体检标准》。见附件。
三、报考程序
(一)网上报名时间:按教育部统一规定执行。
凡准备报考我院的考生,9月中旬后请注意浏览我院网站 www.rails.com.cn或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yz.chsi.com.cn院校信息中查阅我院招生简章和招生目录或与我院研究生部联系。确定本人符合报考条件后,在教育部规定的时间内,登陆yz.chsi.com.cn或yz.chsi.cn仔细阅读教育部、所在省市研招办、所选择的报考点以及我院的公告、通知等文件及报名网站的提示和要求,按报名网站提示和要求填写报考信息、支付报考费。考生要认真核对报考信息,牢记系统生成的报名号。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不按公告信息要求报名,误填、错填报考信息或填报虚假信息,而导致不能考试或复试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二)报名点选择:报考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考生可在北京地区或外埠报考。在外埠报考的.考生应选择当地省、市招生办公室指定的报名点报名;在北京地区报考的考生应选择北京交通大学报名点报名。报名地点与考试地点必须相同。
(三)现场确认:网上报名结束后,考生务必在教育部规定的时间内,持本人身份证、学生证(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必须携带)、学历证书(非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和非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必须携带)、网上报名的报名号以及其它需要的材料,到所选择的报考点指定的场所,进行原件查验、现场照相等确认信息工作。
(四)按教育部部署,我院在9月中旬至10月中旬进行接收推免生的工作。具体要求,请在9月初查阅我院院网。
(五)推免生网上报名注意事项:我院接收的推免生均应按教育部规定,在指定报名网站录入、提交报名信息,支付报考费,打印有关表格,并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报名点办理报名审核手续和拍摄电子照片。请考生注意教育部和本校发布的有关通知。
(六)资格审查在复试中进行。应届本科毕业生入学时交验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两证不全者取消入学资格。复试具体要求请在年3月查看我院院网。
四、体格检查:
体检安排在复试阶段进行,考生须到二级甲等以上医院(或县级以上医院)进行体格检查。一律采用我院统一提供的体检表。体检要求见附件。
五、报考类别和培养模式
我院招收的硕士研究生的类别有:非定向生、定向生。均面向全国招生。招生目录“备注栏”未作说明的均招收非定向生。学制为三年。
非定向生:属统招统分生,毕业后分配工作为双向选择。
定向生:按定向协议,原则上毕业后留定向单位工作。
六、其他说明
(一)因教育部尚未下达2010年招生规模,本目录中所列招生人数系我院计划招收的研究生人数。实际招收人数以国家下达给我院的招生指标为准。在录取时可根据实际报考情况和考生考试成绩做相应调整。
(二)初试成绩公布后,我院将根据教育部有关进入复试的基本要求,结合本院实际情况按专业确定复试分数线和复试名单。复试采取差额办法。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研招简章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简称中国电科院)成立于1951年,是国家电网公司直属科研单位,是中国电力行业多学科、综合性的科研机构。主要从事超/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技术、电网规划分析及安全控制技术、输变电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配用电技术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电力电子、信息与通信、能效测评及节能等技术的研究,研究范围涵盖电力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的各个方面。
建院六十年来,中国电科院在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各个标志性阶段,都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支撑。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77项(其中一等奖8项),获得中国专利金奖3项,获得国家专利854项,出版专著196部,发表学术论文3684篇。其中-2010年连续四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特高压、大电网、智能电网等领域形成了具有显著优势的技术攻关实力。建成了世界上首套可模拟万节点级的电力系统全数字实时仿真装置,特高压直流换流阀、直流转换开关、柔性直流输电关键技术打破国外垄断,新能源并网技术、电动汽车充换电技术、微电网监控技术取得突破。
拥有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交流试验基地、特高压直流试验基地、西藏高海拔试验基地、特高压杆塔试验基地,国家电网仿真中心、国家电网计量中心,构建了目前世界上功能最完整、试验能力最强、技术水平最高的.特高压、大电网试验研究体系。建成了国家能源大型风电并网系统研发(实验)中心和国家能源太阳能发电研发(实验)中心,具备完善的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试验检测能力。
中国电科院具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具有接受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权,设有电气工程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具有较强的科研实践和创新能力是我院研究生培养的特色,充裕的师资使得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导师的悉心指导。为免除研究生学习期间的后顾之忧,我院对全体研究生实行奖助学金制度。
中国电科院欢迎各高校优秀学生报考我院。
一、报名资格要求:
1、高等学校应届全日制本科毕业生,毕业证及学士学位证明材料应在正式录取前提交。
2、已获得学士学位的往届全日制高等学校毕业生,需在报名时提交毕业证及学位证明材料。
3、同等学力人员,应业务成绩突出,并提供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核心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1篇(第一作者),以及大学本科主干课程7门考试合格成绩单。
二、招生人数:
1、我院20硕士招收计划为18人,其中包含推荐免试研究生。原则上我院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人数为招生人数的35%。
2、每个研究方向招生一人。如果一个方向出现多人报名,复试阶段将根据考生初试、复试成绩等进行院内调剂。
根据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我院不举办任何性质的考研辅导班,不提供往年自命题科目试题。自命题科目以高校相同专业该门课程教学大纲为主要考试内容,参考书见我院招生专业目录。
三、报名
考试方式为全国统一考试,请考生自行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 ,教育网址:yz.chsi.cn)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本人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时间和要求报名,凡不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复试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四、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10-82812576;010-82812504 联系人:王丽 陈静
E-mail:cjing@epri.sgcc.com.cn 院网主页: www.epri.sgcc.com.cn
单位名称: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单位代码:82302)
地 址:北京清河小营东路15号(100192)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研招简章目录书目
单位代码:86001 单位名称: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联系人: 蒲鹏先 联系电话:010-63880811
联系邮箱:pu@casm.ac.cn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莲花池西路28号
联系邮编:100830
招生目录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0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招生人数:3)11卫星动态定位与导航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801测量平差或805全球定位系统; 12地球重力场与大地水准面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801测量平差或802物理大地测量;
13卫星定位数据处理理论与方法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801测量平差或805全球定位系统; 14大地测量学地球动力学应用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801测量平差或802物理大地测量; 15人卫激光数据处理与分析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801测量平差或805全球定位系统;081602摄影测量与遥感(招生人数:4)21数字摄影测量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803遥感或806数字图像处理或807摄影测量学; 22遥感数据处理与信息提取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803遥感或806数字图像处理或807摄影测量学; 23微波雷达遥感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803遥感或806数字图像处理或807摄影测量学; 24资源与环境遥感监测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803遥感或806数字图像处理或807摄影测量学; 25海洋遥感测绘技术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803遥感或807摄影测量学; 26机载激光测量技术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807摄影测量学或810激光成像原理 27“数字地球”三维虚拟现实仿真技术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803遥感或807摄影测量学或809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 28低空数字航摄遥感技术集成与应用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806数字图像处理或807摄影测量学;081603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招生人数:4)31三维地理信息系统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808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32WebGIS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804地图学或808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33数字区域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804地图学或808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34空间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809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 35空间信息共享与智能搜索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808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36空间数据标准与质量控制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804地图学或808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37空间信息集成与决策支持系统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804地图学或808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参考书目
专业课考试科目 参考书目 作者 出版社 测量平差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测量平差学科组 武汉大学出版社 物理大地测量 《物理大地测量学基础》 郭俊义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 遥感 《遥感原理方法和应用》 孙家炳等 武汉大学出版社 地图学 《地图学》 祝国瑞 武汉大学出版社 《现代地图学》 廖克 科学出版社 全球定位系统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原理与应用》 党亚民等 测绘出版社 数字图像处理 《数字图像处理》 冈萨雷斯 电子工业出版社 摄影测量学 《摄影测量学》 张剑清等 武汉大学出版社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 邬伦等 科学出版社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 龚健雅 科学出版社 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 《数据结构》 严蔚敏 清华大学出版社 激光成像原理 《激光成像》 舒宁 武汉大学出版社 《激光雷达原理》 戴永江 国防工业出版社近景摄影测量学 《近景摄影测量学》 冯文灏 武汉大学出版社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研招简章目录书目
中国电科院创建于1951年,自1978年开始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是我国第一批具有研究生学位授权科研单位之一。198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成立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部,同时授权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
为了满足国家电力事业的发展,中国电科院在对待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上注重吸引和培养并重。确立了教育的产品就是人才的观念,将人才的培养定位为赢得市场竞争和创新优势的核心,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开发应用,而研究生教育则是我院人力资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院2344名科技人员中,现有两院院士2人,其中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各
一人,博士生导师17人,硕士生导师50余人;中央直接联系专家9人,入选百千万人才5人,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专家133人,国家电网公司级优秀专家17人。高水平的导师队伍为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创造了有利条件。
30年来,中国电科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质量为本,为我国电力科技事业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人才,他们绝大多数已成为电力战线上的中坚力量,为我国电力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我国学科最全、综合研究实力最强的国家级电力科研机构,中国电科院以其基础设施完善、实验设备精良、国家级重点课题多、经费充足及国际交流合作广泛等优势,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和良好的学术氛围。
中国电科院目前拥有二十个研究所、六个科技公司、一个输配电及节电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一个(国家工程研究)电力建设技术服务中心、一个部级质量检测中心、一个杂志社(出版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网技术、电力建设杂志和中国电信息报纸)。建有主要实验室二十八个,其中:电网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力系统仿真国家工程实验室和特高压工程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为国家级实验室,电力系统电力电子实验室、电力系统仿真试验室、输电线路杆塔实验室、导线力学性能实验室和岩土工程实验室为国家电网公司重点实验室,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实验室为中关村开放实验室。拥有以电工技术、动力工程、工业自动化、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经济管理、社会科学、相关领域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等信息资源为特色的馆藏体系,以网络数字信息服务为特色的数字化图书馆。馆藏中外文全文电子期刊7000余种、外文全文电子期刊100余种、中、西、日、俄文图书6万种。另有数万册书刊可供员工自行选阅。
中国电科院现设有一个博士后流动站和博士后工作站,具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具有接受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权,在全国的电力系统科研教育单位中也是不多的。
作为国家级电力科研单位,我院在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研究水平、出成果数量等方面都有较强优势。至今,中国电科院先后承担国家973计划项目2项,国家863计划项目3项,国家重大科技攻关/科技支撑计划项目7项共47个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国家发改委项目13项,国家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项目7项,国家公益基金项目1项,电力工业重大项目200多项。研究生的论文工作与重大或前沿性的科研课题或工程项目相结合,具有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是我院研究生培养的特色。而充裕的.师资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导师的悉心指导。
自建院以来,中国电科院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76项(其中一等奖6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60项(其中一等奖35项)、国家专利168项、第八届中国专利奖金奖1项,出版专著93部,发表学术论文2634篇,在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各个标志性阶段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我国电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技术支撑,强大的科研优势正是我院吸引优秀生源的重要因素。
在多年的招生工作中,我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根据各研究所和各专业的实际需求,以对每一位考生负责为工作宗旨,对第一志愿报考我院的考生优先在院内各研究所之间调剂,在通过复试考生超计划的情况下每年申报增加招生名额,受到考生欢迎。为免除研究生学习期间的后顾之忧,我院对全体研究生实行助学金和科研补助制度。我院没有本科生教育,考生来自全国,为避免学术上的近亲,我院欢迎各高校和科研单位的考生报考我院。
雄厚的科技基础和科研实力、良好的科研条件、一流的人才队伍、广泛的国内外合作交流,使我院成为国家电力科技的重大创新基地,这里是国家高层次电力科技人才培养的摇篮。每一个有志于从事电力科技事业的青年学子,将在这里实现梦想,铸就人生辉煌!
单位代码: 82302 单位名称: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E-mai: huangy@epri.ac.cn 院主页地址:www.epri.ac.cn
联系电话:(010)82812502或8281504 联 系 人:黄英 陈静
地 址:北京清河小营东路15号 邮 编:100192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是国家电网公司直属科研单位,成立于1951年,是中国电力行业多学科、综合性的科研机构,承担着为国家电网公司提供技术支撑和推动我国电力科技进步的重要使命,主要从事特高压交直流输电关键技术、大电网安全稳定与控制技术、智能电网关键技术以及新能源、新材料、能源转换、信息与通信等技术研究,研究范围涵盖电力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的`各个方面。
中国电科院具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具有接受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权。是我国第一批具有研究生学位授权科研单位之一。
作为我国学科最全、综合研究实力最强的国家级电力科研机构,中国电科院目前拥有12个研究所、11个产业公司、9个部级质量检验测试中心、1个研究生部、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博士后工作站和1个杂志社,建有主要实验室40个,其中包括6个国家级实验室(研究中心),6个国家电网公司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电网公司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个中关村开放实验室。以其基础设施完善、实验设备精良、国家级重点课题多、经费充足及国际交流合作广泛等优势,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和良好的学术氛围。
中国电科院研究生论文工作通常与重大或前沿性的科研课题或工程项目相结合,具有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是我院研究生培养的特色,充裕的师资使得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导师的悉心指导。为免除研究生学习期间的后顾之忧,我院对全体研究生实行公费培养及奖助学金制度。
一、考生学历要求:
1.凡高等学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毕业证及学士学位证明材料应在正式录取前提交)、已获得学士学位的往届高等学校毕业生或在职人员都可以报考我院。
2.同等学力报考人员应业务成绩突出,并提供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核心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1篇(第一作者),以及大学本科主干课程7门考试合格成绩单。
二、招生人数:
1.我院硕士招收计划为18人,其中包含推荐免试研究生。原则上我院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人数不超过招生人数的30%。
2.每个研究方向招生一人。如果一个方向出现多人报名,复试阶段将根据考生初试、复试成绩等进行院内调剂。
根据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我院不举办任何性质的考研辅导班,不提供往年自命题科目试题。自命题科目以高校相同专业该门课程教学大纲为主要考试内容,参考书见我院招生目录。
三、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10-82812502; 联系人:黄英 陈静
E-mail:huangy@epri.sgcc.com.cn
单位名称: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单位代码:82302)
地 址:北京清河小营东路15号(100192)
关于公布2012年中国日化院研究生招生简介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简称日化院)是我国最早从事表面活性剂/洗涤剂研究开发的部属科研机构。它是由解放前的中央工业试验所(上海)几经变迁,59年迁至北京,63年定名重组,69年迁至太原而成。全院占地82亩,建筑面积6万余平方米。
全院现有职工48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96人。技术人员中有突出贡献的国家级中青年专家2人,省部级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5人。日化院多次获科技部、轻工业部(中国轻工总会)和山西省“科技先进单位”称号。
全院设有四个工程研究部、表面活性剂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产业化中心、市场贸易部和其它配套部门。表面活性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洗涤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全国表面活性剂及洗涤剂标准化中心、全国表面活性剂、洗涤剂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国日用化学工业信息中心和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表面活性剂专业委员会均设在日化院。日化院直属单位有:中国日化院上海分院、上海发凯化工公司以及太原发凯化工公司。
日化院作为我国较早从事研究生培养的科研院所,具有独立硕士学位授予权和联合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每年招收应用化学、工业催化专业12-14人,目前在读人数为硕士生36人,博士生7人。日化院同时具有乙级工程咨询、乙级工程设计资格和一、二类压力容器的设计权。编辑出版的《日用化学工业》、《日用化学品科学》已向国内外发行多年,其主要学术论文均为《美国化学文摘》(CA)等杂志收录。 在科研硬件设施方面,日化院拥有各种先进仪器设备和测试手段,拥有近百台套本专业的试验装备和成套中试设备,具有良好的研究条件和设施。图书馆馆藏图书10万余册,各种资料4000余种、期刊450余种,其中外文期刊百余种,是国内收藏日化行业图书资料最早最全的专业图书馆,新近建设的数字图书馆可利用Internet网进行资料联机查询。
在科学研究方面, “九五”以来,有180余项科研成果通过技术鉴定,获部、省以上各种奖励50多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出版多部专著。日化院十分重视科研成果向生产转化及科技市场的开发。“九五”以来与国内二十余个省、市、自治区的数百家企业签订了“四技”合同近500个,其中70%以上的合同使日化院的科研成果在全国得到应用,为我国表面活性剂/洗涤剂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日化院始终注重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奥地利、法国、波兰、罗马尼亚、独联体、捷克、巴基斯坦、印度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业务往来。在与国外技术合作中得到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积极支持。先后派遣了出国考察或出席国际会议以及进修、留学人员400多人次。同时也邀请了数十位国外专家、学者来院讲学和短期工作并接待了来自世界各地的40多个代表团。从1990起日化院先后在太原、上海、西安、南京、杭州、成都、深圳、广州、上海举办了十一届国际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会议,与会者除国内各大公司、高校、院所代表外,还有来自几十个国家(地区)的'专家和技术人员;近期日化院正在同美国、英国、丹麦、意大利、日本、波兰等国的有关公司进行合作,在表面活性剂/洗涤剂领域共同进行开发与研究。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正在认真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建设具有一流科研水平的现代科技型企业,热忱欢迎有志于表面活性剂/洗涤剂研究开发的人士报考我院硕士学位研究生。
说 明
1、日化院2012年招收12名研究生,专业为应用化学9人(其中有3名自费生)、工业催化3人。现有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6人。目标是培养在表面活性剂合成、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和化学工程等专业方面具有独立从事研究和开发的专门人才。
2、对同等学力报考者,在复试时须加试两门本专业要求的大学本科主干课程;
3、研究生毕业后,除委培生、定向生外,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面向全国择业;
4、单位名称: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 单位代码:83704
地 址: 山西省太原市文源巷34号 邮政编码:030001
联系电话:0351―2023734 联系人:张玉荣
电子邮件:yanjiu @ridci.cn
网址:www.ridci.cn
5、硕士生考试科目参考书
考试科目 参考书目
有机化学 徐寿昌编 高教出版社出版
物理化学 天津大学编 高教出版社出版
化工原理 天津大学编 天津科技出版社
分析化学 武汉大学编 高教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