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店创业成功的例子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seagull9550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网店创业成功的例子(共含6篇),欢迎您能喜欢,也请多多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seagull9550”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网店创业成功的例子

篇1:网店创业成功的例子

开网店赚钱吗?南京两名80后女孩开了一家“泡面专卖店”,在微博上一炮打响。在这家名叫“泡面联盟”的小店里,你能买到世界各地的泡面,有80多个不同的口味,比如“新马泰全系列”、“韩国高人气炸酱面”,以及80后钟爱的“小浣熊干脆面”。

说起开“泡面专卖店”的初衷,其中一位店主1988年出生的王小姐说,不少年轻人经常吃泡面,有的是不愿意做饭,有的是为了省钱省时间,她们也有过类似经历,因此萌生了开家“泡面专卖店”的念头。

据了解,“泡面联盟”店面很小,但是泡面可不少,有日本、韩国、朝鲜、泰国、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的产品,80多个不同的口味。一些特色泡面吸引了不少吃货,比如“韩国超辣泡菜面”、“新加坡叻沙面”。

泡面店另一位店主1989年出生的惠小姐介绍,“泡面联盟”今年6月份刚开业,宣传基本都是靠微博,“微博是很好的交流平台,我们交了很多朋友,如今一天能卖200包泡面”。

开网店赚钱吗?不用说答案也已经揭晓了,如果你的网店处于亏本的状态,那你可要响起警钟赶紧整顿了呢!

篇2:关于创业成功的例子经典

陈少军和吴继明:大学生废旧手机中炼黄金

从功能机到智能机,手机市场历经多次“换机潮”,每年被淘汰丢弃的废旧手机成为污染环境的隐形“杀手”。殊不知,废旧手机也是一座富矿,湖北大学环创团队的4名成员就从废旧手机中炼出了黄金,近日还获得了20万元天使投资。

旧手机里藏“金”

这个项目有做头

环创团队成员,湖北大学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陈少军说,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更新换代越来越快,日常生活中他发现,很多人对如何处理闲置的旧手机感到头疼。

而做过近2年手机代理和二手手机买卖的同班同学吴继明却认为,这些令人生厌的电子垃圾中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因为,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的一项数据显示,经过加工提炼,6700部废旧手机可以产生700克至1400克黄金。

去年11月,通过市场调查和实地走访,陈少军和吴继明发现,目前废旧手机回收渠道主要依靠街头小贩和废品站回收。“一边是每年数以亿计的废旧手机,一边是不饱和的回收市场,让废旧手机炼出‘金’应该不是梦。”二人一拍即合,打算从废旧手机中“掘金”。

门外汉找来技术支援

O2O收手机潜心“炼金”

为了弄清项目的技术难度、市场可行性和落地可行性,两个体育专业的学生成了化学院和商学院的“常客”。后来,他们结识了化学化工学院级学生刘建松,并请到了化学化工学院的陈怀侠教授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团队就这样组建起来。

据介绍,团队成员在实验室对18部手机的主板部分进行提炼,通过与化学试剂进行反应和生物技术处理,1公斤的手机主板中大约可以提炼金0.28克,银2克,铜100克,钯0.1克。大约25部废旧手机可以提炼出1克黄金。

“我们提炼出的黄金纯度达99.95%,铜可作工业用铜。目前项目处于投资对接阶段,我们正在加紧研究和改进提炼技术,提高提炼效率。”刘建松说,在前期技术和提炼工厂方面,他们还取得了武汉格林美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支持,并在回收渠道方面与电信达成合作协议。

近日举行的“武汉光彩·促进创业创新公益活动暨Top Doer全球创业周创业孵化行动”中,他们的“炼金”项目获得20万元天使投资。陈少军说,目前团队正加紧筹建自己的网上旧手机回收站,以O2O模式打破传统旧手机回收格局。

篇3:关于创业成功的例子经典

靳美娇和李建峰:大四学生开炒米粉店两张半桌月入10万

“来什么调料的,鸡肉的还是牛肉的?”靳美娇一边飞快地在本子上记录,一边娴熟地和回头客们打招呼。在寸土寸金的北京雍和宫一条深巷的一个16平方米的门面里,北京理工大学的大四学生、22岁的辽宁妹子靳美娇和北京印刷学院的大四学生、23岁的新疆小伙李建峰守护着他们的创业之作,一家炒米粉店。两张半桌子、一个小厨房,两个在外界看来乳臭未干的年轻人就这样开启了自己的淘金之路。

小吃店已经被黄焖鸡米饭、兰州拉面、沙县小吃承包,而至今没有一家正宗的新疆炒米粉后,小两口决定从米粉下手。,两人回到李建峰的老家新疆,向最正宗的米粉店拜师学艺。

靳美娇性格外向,李建峰更稳重谨慎。一个善于经营,一个善于做“苦力”。两人是的桂林阳朔旅行时邂逅的。“当时是他追的我。”美娇很直率地告诉记者。建峰很不情愿地说:“谁说的?”记者被俩人的对话逗乐了。

两人之所以一开始选在深巷里,主要原因是觉得一来店面租金不多,在两人能承受的范围内。二来,小店面是初创人最好的试验田。虽然两人对创业这个事情确定了,但是起初两人对决定从事哪个行业还是很不确定的。“有时候方向比努力更重要。”看到北京的小吃店已经被黄焖鸡米饭、兰州拉面、沙县小吃承包,而至今没有一家正宗的新疆炒米粉后,小两口决定从米粉下手。20,两人回到李建峰的老家新疆,向最正宗的米粉店拜师学艺。

“做出一碗地道且特别的新疆炒米粉,这个想法简单粗暴。我们在新疆老家好不容易拿到了一个看似不错的秘方,结果试后发现味道并不是我们想象的。”美娇告诉记者,为了找到想要的那个味道,两个人跑去批发市场买回来30多种调料,没日没夜地调配了34天,终于调出了像样得味道。辣酱对于炒米粉来说是最重要的一味调料。“现在锅太小,每次只能炒80份的料,基本每两天要炒一次。”李建峰这样告诉记者。

年底,两人租下了这件仅有16平米的小店。从第一碗“米粉Alpha版”发布,到后来的“米粉Beta1.0版”,以及“米粉3.0版”、“椒麻鸡2.0版”等等,虽然两人的米粉已经获得了众多食客的肯定,但是两人还是每天对自己的成品反复品尝,不断升级。

“产品是最重要的”是两个人从创业一开始就达成的共识。因为只有两个人干活,每天销量太多的话就超出了能力范围。“今天就是因为贪多,米粉泡得不太好。”李建峰言语间像个犯错误的小孩,“没办法只能倒掉,看到远道而来的顾客,我的内心很自责。” 靳美娇说:因为开店,自己认识了很多的朋友。许多食客都成了回头客。小店也成了附近许多新疆人聚餐的不二之选。

其实,两人都在家中是独生子女。原来不进厨房的斯文大男孩变成了掌勺大厨,娇滴的90后女孩变成了美厨娘。“美娇在性格上更适合和客人们打交道,而且一天40多份的炒粉、炒酱,对于一个女孩来说还是太辛苦了。”厨房里面的工作,男孩从来不用女孩操心。

“他在认识我之前从来没下过厨,为了我第一次下厨。”美娇告诉记者,话语间掩饰不住的骄傲。

两人平时话不多,不经意间流露出的也是90后夫妻少有的成熟。两人每天的工作被排得满满的:收床、买芹菜、熬骨汤、买泡菜、摆桌椅、分装粉、盛酸奶。中午要赶在客人来前吃饭,这一忙就要到晚上9点才能关店。关店后泡粉要用1个半小时、炒酱3个小时、定凉皮、倒垃圾,不出意外的话,凌晨3点才能睡觉。

美娇是个敢想敢干的女孩,靳美娇说,之前自己有很多梦想:当外交官、国际双语主持人。曾经为了练习自己的英语口语,她办了英语协会。她说:“自己性格有利有弊。她和性格谨慎稳重的老公正好平和了性格上的冲劲。”

“他虽然在我面前没有说过甜言蜜语,但是我认定他了,就心甘情愿地跟随他一生。” 2014年12月29日是两人的特殊日子,这一天是李建峰年满合法结婚年龄22周岁的第二天,两人携手来到民政局,完成了两个人一生最大的决定:他们结婚了。

不过,领证的决定是他们自己做的,他们没有告诉双方父母的原因不是因为叛逆不成熟,也不是不愿意收到家人的祝福。而是怕父母不同意两人的一起创业的决定。毕竟裸婚对于家长还是难以接受的。但是领证的事情还是没能瞒天过海。向辅导员提交申请时,事情还是暴露了。接到妈妈电话的美娇对妈妈撒娇说:“建峰22周岁生日,希望收到妈妈的礼物就是‘同意’。”

妈妈第一反应是开心,但又有些担忧,毕竟对于女孩,父母希望还是稳定些为好。但是妈妈最终还是尊重了女儿的想法。因为在妈妈看来,建峰是个很有想法,也很有潜质的男生。妈妈在担心犹豫的同时又非常佩服两个孩子的勇气。

小夫妻两人的床,铺开来后地上基本就没有落脚的地方了。小夫妻晚上睡在1.5*1.8米充气床上,“记得有次,充气床漏气了,早上醒来后,我们两人发现平躺在地上。”这些生活中的小点滴,在他们看来都是两个人创业路上的甜蜜小荆棘。靳美娇在描述过程中,表现出的不是90后女孩的娇嗔,而是对现在生活的享受。

两张半的桌子,平均每月10万块钱的营业额,创业之初,男孩向父母借来的创业初始资金,现在两个月就全部收回了。对于下一步的发展,两人出现了一些矛盾。美娇告诉记者,目前已经有投资人愿意为他们进行投资,摆在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快速扩张,但是投资人成为公司的最大股东。二是投资人入股,当家的还是他们两人。

在房子选址、模式选择方面两人都有各自的看法。另外,靳美娇表示,创业过程中其实还有一些心理问题的。心理有时也会有不平衡。有时会找不到存在感。美娇说:“想象着踩着恨天高,走在宽敞的写字楼。这才是自己应该有的生活。”但是,她也知道扫地、擦桌、为创业愁死苦想也是她创业必经的过程。人一直吃苦是不对的,但是一开始还是要吃苦的。“我们打算吃两年苦,因为一心一意吃苦才能享福。”美娇告诉记者,“人一辈子最怕的是实现不了自己的价值。虽然现在苦点儿、累点儿,但是即便失败,自己也不会后悔。”

篇4:大学生创业成功例子

她,是一位90后女大学生,有车、有公司。只是,美女的皮肤不再白皙,穿着也不再时尚;开的是一辆二手面包车,用来运送蔬菜;公司是个菜园—活陇蔬菜种植场,她想发展观光农业,让老家的村民一起致富。她叫张钦娇,1990年1月18日出生于重庆,毕业于重庆大学房地产学院,大学毕业便借了10万元自己创业,在巴南区石龙镇大连村租下了30亩田地,办起了种植基地。

张钦娇小时候父亲是个生意人,开了一家国内外劳务输出公司,起初生意红火,身家过千万。从小,张钦娇就过着小公主般的生活,家里一直都有保姆,我从来都没做过家务。张钦娇说,读书和享受生活的美好,伴随她走过了18个年头。

,父亲在生意上跌了一个大跟头,公司亏损严重。如同电视剧里落难公主般的剧情,张钦娇离开了家里的大房子,过起了最普通的生活。家道中落,但大学四年张钦娇依然乐观向上,和许多女孩子一样,她讲究、追求时尚。

206月,张钦娇大学毕业。我最差的高数和力学挂了科。张钦娇不好意思地说,自己没拿到毕业证,找工作成了最头痛的事情。

不如回老家种田算了。没想到,这句跟男友埋怨的话,成了张钦娇选择创业的契机。这是个好主意啊!今年27岁的陈双涛正为女友的工作发愁,听到这句抱怨的话,让他想到了许多政策正在大力支持农业发展。他说,自己就是农村出来的,父母对种田也有一定技术,发展一块菜地,确实是个不错的提议。

年底,张钦娇同父母谈了自己的想法。父亲给她支了一招:在老家石龙镇大连村有块30来亩的田地,可以租下来进行种植,但此时家里已没有经济能力支助她创业。

有地就很好了!其余的我自己想办法。张钦娇第二天就来到了大连村。她站在田地旁的楼房顶上眺望,她看到的却不是一片荒地。我想,这里要是全部种上蔬菜,一定美极了!张钦娇最初的梦想,就从这30亩的荒凉地开始了。

张钦娇和男友左借右凑,终于凑齐了10万元,作为最初的创业基金。她开始购买蔬菜秧苗、肥料、机器设备等。20春节过后,喷除草剂、犁田、挖土沟、杀菌、施底肥,张钦娇开始跟着男友的父母下田劳动。正值数九寒天,张钦娇每天4:30就起床钟秧苗,一直工作到下午6点。

我也很奇怪,自己居然没有一点抱怨。张钦娇回忆着当时的情景,抓了抓脑袋。她说,也许是因为每天都很忙,几乎没有时间思考,只感觉时间过得很快。

来到张钦娇30亩的菜园里,菜园边有一栋3层小楼房,张钦娇的男朋友陈双涛正坐在院坝里整理豇豆。她送菜去了,还没回来。陈双涛说,这个月开始,钦娇只是给一些酒楼和学校送菜,不用每天晚上去农贸市场批发蔬菜了。因为她的菜园已小有名气,许多菜贩都会直接来菜园进货。

原来,创业初期的张钦娇,每天早上5点不到就要起床摘菜,摘到下午5点。工人下班后,张钦娇还要开着面包车到南川农贸市场批发卖蔬菜。一直要忙到10点过才回家吃晚饭。陈双涛说。

我们在屋里等着张钦娇归来。中间的房间放着几个板凳和一个电子秤,旁边堆着一大堆豇豆。不过,楼梯和门后摆放着两双漂亮的坡跟凉鞋。隔壁房间是张钦娇的卧室,简单的一张床上摆着一个卡通风扇,旁边的柜子上放着可爱的储物盒,都是女孩子喜欢的东西。房间里没有衣柜,只放着四个彩色卡通编织袋。这房子钦娇只租了一层,一年2500元。陈双涛说,现在这个地方条件很艰苦,起初还以为钦娇住不惯,没想到她适应得相当快。

下午2点多钟,张钦娇的银灰色面包车出现在菜园旁的乡间公路上,远远望去,驾驶座上一个身影黑黑瘦瘦的。

乡间小路坑坑洼洼,仅够一辆车通过,张钦娇却开得非常稳当。她娴熟地换挡倒车,平稳地将车停在院坝前的草地上。

车门打开,下来一个穿着朴素的长发女孩,她就是张钦娇。灰色条纹上衣,米色短裤加一双蓝色塑料凉鞋。微微发黄的卷发随意地绑在脑后。她皮肤很黑,两个脸颊上满是痘痘。不过仔细打量,她是位清秀的小美女。

回来的路上又接了一个订单!张钦娇开心地向陈双涛喊到,然后大步来到男友身边,帮着他一起整理豇豆。张钦娇说,豇豆每天都要捆3个多小时。

其实看着她我很心痛。陈双涛伸手整理着张钦娇额前凌乱的刘海说,原本漂亮白净的女孩,现在不讲究,不打扮,晒得黢黑,喷农药还过敏,满脸长痘痘。看着男友怜惜的目光,张钦娇笑了起来,她说,明年能开个养猪场,然后再开个农家乐,最后发展观光农业,让老家的村民一起致富。这个梦想要是实现了,现在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今天把最后这个订单送完。张钦娇和陈双涛合力把整理好的一筐豇豆抬上了面包车。其实我一个人也抬得动!说着,张钦娇淘气地展示了自己手臂上的肌肉。

除了豇豆,他们还订了50斤丝瓜。张钦娇查看了一下本上的订单,拿上草帽,背着箩筐往菜园走去。她蹲在丝瓜架下,把箩筐放在身旁,看见个头较大的丝瓜便剪下放进箩筐里。她动作熟练,没多久,便有了一箩筐丝瓜。

张钦娇开着面包车往酒楼驶去,老板,你要的蔬菜送来了!她把车停在酒楼大门口,接着又将车里的两筐蔬菜搬下。这个妹子特别能干,吃得苦,又踏实!女老板不断称赞张钦娇,她说,钦娇送来的菜,现在都不用称,因为绝对不会短斤少两。

听见客户的称赞,张钦娇有些不好意思,声音一下子轻了许多:一共153块。把钱装进口袋后,张钦娇向女老板挥挥手,开着面包车离开了。

现实很残酷,梦想很美丽,但梦想并不遥不可及。90后女大学毕业生张钦娇,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只要肯干,梦想便触手可及,也证明了条条大路通罗马的道理。张钦娇说,有了这30亩菜地之后,明年能开个养猪场,然后再开个农家乐,最后发展观光农业,让老家的村民一起致富。这个梦想要是实现了,现在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篇5:大学生创业成功例子

23岁的余晴晴在大学毕业前就开始找项目创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她,目前已华丽转身为一家哆哆基西式快餐店的美女老板。

女大学生开哆哆基西式快餐店致富。余晴晴,从小就很喜欢吃汉堡等西式快餐,进入大学后,“想要开一家卖汉堡炸鸡西式快餐店”的念头在她心里越来越强烈。今年5月,毕业前夕,当同学们都忙着投简历找工作的时候,余晴晴却不慌不忙,因为她已经打听到一家拥有十四年成功运营经验的西式快餐加盟总部,机会都是需要自己把握的,该出手时就出手。

她带着自己攒的零花钱来到了位于长沙的哆哆基西式快餐加盟总部。余晴晴特别兴奋。另外,余晴晴还看到在哆哆基总部模拟餐厅区,其中合理的放置着各种制作汉堡、饮料等美食的机器。考察中,哆哆基西式快餐直营门店售卖的汉堡、炸鸡、鸡肉卷、冰淇淋、饮料、甜品等各种美食让她过口不忘。

经过一次实地考察,余晴晴就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开一家哆哆基西式快餐店。回到学校后,只要上课不忙,余晴晴就喜欢跑到学校周边商铺四处转悠,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店面出租。经过调研,她发现学校周边是一个经营哆哆基西式快餐店的绝佳场所,客源充足,而且并无竞争对手,这个发现让她激动不已。最终,即将大学毕业的余晴晴联系到了长沙哆哆基西式快餐加盟总部,表达了自己的意向,希望能在自己母校周边也开一家哆哆基西式快餐店。

一旦确定了目标,余晴晴立刻开始行动。她找到父母,将自己去哆哆基总部考察和学校周边市场调研结果详细地讲解给父母听,终于,余晴晴的信心与决心打动了父母,同意先借些资金给她作为创业启动资金。

拿到了创业启动资金,余晴晴又开始到处租房、装修,还雇了一名员工。在一切准备工作就绪之后,她就开始去总部跟着师傅参加开业前期的培训,回到店里后,余晴晴多数时间都泡在店里。有时为了研究怎样能将产品口味做得更好,她经常要熬夜到凌晨。

今年七月,余晴晴的小店正式开张了,开业当天营业额就过万,刚刚毕业小小年纪的她华丽的转身成了哆哆基西式快餐店的美女老板。目前余晴晴的小店在学校已小有名气,很多学生都喜欢来这里消费,小店虽小但是装修的特别有格调,哆哆基这个店名也非常受欢迎。

开始创业后,余晴晴才感觉有好多东西要学。哆哆基总部每月都会推出一两款新产品,所以晴晴每天都在不断的学习。另外,如何和顾客打交道、怎样管理、如何盘货订货、如何做营销活动等内容。这正是印证了一句“长到老,学到老”,晴晴也在不断的学习中进步,不断积累财富。

篇6:关于创业成功的例子精选

盘龙街道长安社区的90后小伙佘军,毅然放弃在江浙一带打工挣高薪工作,返乡创业,在看是平常的田间地头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想。

放弃高薪,毅然返乡创业

当同龄人还在学校享受最幸福的读书时光,佘军初中毕业就在朋友的带领下外出打工,成为了成千上万的打工族中的一员。由于年轻,手脚娴熟,很快,佘军就在浙江一家200多工人的鞋厂站住了脚,每月领到了近万元的工资。在外打工的生活,一切都是那样按部就班,可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都会莫名的望着家乡的方向发呆。“在外面挣钱再多也是给别人打工,感觉心里始终在漂泊,我就想自己干,活出自己的精彩。”佘军介绍说,每逢休息,他就有前往人流多的市场观察,了解当地人的生意之道。“我是经过半年多的时间考察,平菇菌有别于一般蔬菜,种植人相对较少,感觉老家距离新县城近,区位优势明显。”一切准备就绪,佘军回乡种菇的念头越来越强烈。2012年春节前夕,归心似箭的他带着妻子回到了土生土长的柳桥村,通过实地调查,他改变在自己老家办厂的想法,决定在距离新城更近的长安社区租地发展。仅仅两年多时间,佘军最初的梦想开始暂露头角。在距离长安社区不远的乡村道路路上,放眼望去,一处坐落在田野中间的蘑菇厂房格外惹眼醒目,这里正悄然孕育着一位90后的创业梦想。

面对失败,取经攻克难题

记者见到佘军时,他正和工人一起为新的一批菌袋灌菌种,从他娴熟的手法上看,很难想象他就是远近闻名的“平菇达人”, 只有初中文凭的他,创业之难不言而喻。但他凭着90后百折不挠的精神,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第一步往往是艰难的迈出,尽管佘军当初购买了大量菌类种植书籍,进行了学习了解,但还是遭遇了第一次创业失败的。“第一个月种出来的那批平菇有的长了绿霉,有的长了灰斑霉,什么霉都有,基本全部坏掉。”佘军说,由于缺乏专业的技术和经验,第一次菌种培育出现了菌丝体发育不成熟,导致无法出“菇”。说起当初佘军的经历,村民伍建更是记忆犹新:“当扔出来没有用的菌袋就用两千多袋,汽车就要拉好几车,损失上万元,我们就以为他年轻肯定不会再做了”。 刚开始投产就出现了问题,这对于90后的佘军来说是一次不小的打击,当初就不太看好的妻子也始了思想动摇。佘军的妻子曹德兰说:“在外面的工资也高、家里面又操心、又劳累,种植风险大,继续做下去感觉会越亏越多,越陷越深”。此时的佘军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冷静分析和琢磨后,佘军告别家人,独自一人前往湖北利川等地,向当地蘑菇种植大户学习种植技术,并将自己菌场的菌袋请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分析配料比例,寻找失败的原因。

“遇到困难就放弃等于彻底失败,当初的理想就只能是一个永远不会实现的梦想。”经过近一个月与技术员的深入探讨学习,佘军感觉自己充实了不少,心中再次创业的担忧一扫而光,被充足的信心填满。佘军轻松踏上了回家的旅程。看到不言弃的丈夫,妻子曹德兰暗暗打消放弃的念头,和他一起起早贪黑忙碌着。由于系统的掌握了平菇种植技术,加上养护得当,2012年四月,佘军终于迎来了菌种培育的成功。长安社区由于比邻县城,最近几年落户了不少农家乐。面对销售难题,他发挥在外打工获得的经验。采用赠送、免费试吃等多种有别于传统的销售模式,打开自己的销售路径。佘军说,如今菌场已克服了技术和销售等一开始的困难,并在社区的帮助和支持下,现在年收入已超过十五万元。

帮助乡邻,闲时家门口挣钱

“菌场让部分闲着的村民有了事干、让许多带小孩的妇女找到了打零工机会。”长安社区主任张济平说道,菌场需要的工人主要是手工活,技术要求相对不高,每天作业时间不长,一年下来,为当地增收了近十万的劳务收入。

记者了解到,每天在这里工作的工人主要从事蘑菇采摘和装袋工作,强度相当低,工人们几乎都是在不影响自己手头事情的情况下就把钱赚到了。

“现在好了,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还能照顾到老人孩子,真是高兴。”村民的黄阿姨笑呵呵说着。

临近采访,佘军几次欲言又止。其实在他的心中,还有一个梦想。随着长安社区投资环境越来越好,尤其今年“三条”乡村道路的全面贯通,为村里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他希望能够组建一个种植协会,让更多的当地村民参与进来,他来负责向乡亲们免费发放种子和提供技术指导支持,形成产销一条龙的发展模式,吸引更多的商户走进长安村,实现上门销售,通过种植蘑菇等产业让乡亲走上致富。说到这里,佘军的脸上乐开了花,仿佛看到了那一天一样。

网店创业工作计划

网店创业计划书-创业计划书

网店创业策划书

网店创业计划书

创业成功的典型例子都有哪些

网店创业计划书表格

大学生自己创业成功的例子精选3个

年轻大学生创业例子

成功的例子英语

成功的例子英文

网店创业成功的例子(推荐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网店创业成功的例子,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