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学生勤俭节约从我做起征文600字(共含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mimi1123”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很早的时候,就听妈妈讲过雷锋叔叔的故事,就是知道雷锋叔叔非常爱做好事,并且做好事不留名,但是为什么他这么做,他做了多少好事以及他的别的事情我就不清楚了。直到星期二老师给我一本书,名字叫《雷锋叔叔的故事》,我看完了以后,就知道了许多关于雷锋叔叔的事情,他的很多故事都让我感动,并深深的受到了启发。
雷锋叔叔是1943年出生在湖南省的一个名叫简家塘的小山村,他的家庭非常贫穷,在雷锋很小的时候,他的父母都被地主唐四滚子给逼死了,小小的.雷锋就成了孤儿,是好心的六叔奶奶把他带大的,雷锋叔叔从小吃了很多的苦。后来,雷锋叔叔参了军,成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在部队的两年时间里,雷锋叔叔刻苦学习,努力工作,时时刻刻心里装的都是别人,总是想着为别人做好事。
在雷锋叔叔的故事里,最让我感动和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雷锋叔叔在部队领军装的时候,别人都是领两套,他却主动要求只领一套,司务长奇怪地问他为什么只要一套,他说他身上的军装,缝缝补补还可以穿,不要浪费,把他没有领的衣服交给国家。对于集体财产,哪怕是一丁点儿的浪费,雷锋叔叔都觉得心疼。可是想想我自己,真是很惭愧。妈妈经常说我自己的东西要自己保管好,不要弄丢了。但是我却并不在意妈妈的话,铅笔、橡皮这些平时要用的东西我经常丢,有一次,我还和妈妈说如果今天星期五我没有弄丢橡皮,我就打破了一个星期不丢橡皮的记录了,可我还是在星期五的时候把橡皮给弄丢了。不只是橡皮、铅笔,我还把水杯弄丢了两个,跳绳弄丢了一根,还有很多很多,每次妈妈说我得时候,我都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的,弄丢了再买新的就可以了,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现在我看了雷锋叔叔的故事以后,我觉得自己真的很不好意思,一点儿也不懂得爱惜东西,这些东西都是妈妈爸爸辛苦工作换来的,我怎么能够不珍惜呢?如果我也像雷锋叔叔一样,不浪费东西,那么我省下来新买文具的钱也可以像雷锋叔叔一样,捐献给需要的小朋友,让他们也和我一样有好的铅笔写字,有好看的故事书看。
我一定要改正我更多的缺点和错误,真正做到向雷锋叔叔学习,像他一样学习上刻苦认真,生活上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长大以后,我也要像雷锋叔叔一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个人都要做到,从一个人到一个家庭,从一个家庭到一个城市,从一个城市到整个国家。说白了,要想一个国家的资源能够充足,起源点还是个人。自己先做到勤俭节约,才有权利去让别人勤俭节约。不然别人也不愿意照你说的做。这些语言汇成一句话:勤俭节约,从我做起。
雷锋,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也做到了勤俭节约。雷锋的.袜子已经穿了两年多,还不肯换新袜子。队友们说:“你看,你这袜子都破了,换双新的吧!”可雷锋却说:“没事,补补还能穿。”还有一次,部队发新军装,每人发两套,雷锋只留
了一套,对生活队长说:“我还有一套旧的,两套倒换着穿,这一套拿回去吧。为部队节省点资源。”队友们看了雷锋的做法,也纷纷只留了一套。
毛主席的睡衣已经缝了七十多次,穿了二十多年。像毛主席一样职位的外国总统,天天吃大鱼大肉,而毛主席却吃馒头咸菜,家里留客人吃饭,也就只加个肉丸汤,饮食非常简朴。但他依然能指挥士兵打胜仗。这些都是我们的好榜样,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要想勤俭节约,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我们不要光缠着爸爸妈妈,让他们给买新衣服,买零食吃。我们应该像雷锋叔叔一样,衣服穿不坏不要买新衣服。洗手洗脸的水在水龙头底下接个盆子可以冲厕所,洗墩布。我们还要节约
用电,尽量少看电视,少玩电脑。那样,既节约用电又能保护眼睛。
勤俭节约不是光在嘴上说的,还要实际去做。你的一言一行关系着每一个人
从我做起! 。勤俭节约
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雷锋,是一个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模范。
雷锋很小就成了孤儿,每天总是饥一顿,饱一顿,靠乡亲们的帮助维持生活。因此,他从小就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自己的袜子穿了又补,补了又穿,袜子上没有一处好的地方,直到袜子没法补了,才舍得给自己买双新的。他每次吃饭,总是吃得干干净净,碗里连一点东西都不剩。雷锋宁愿自己受点苦,也要把自己省吃俭用的钱给需要帮助的人。有一次,他路过一个地方,看见了一位乞丐,就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饭给了乞丐,而自己却挨饿。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勤俭节约的人:近期,都市频道开展了“光盘”行动,许多人都把自己吃完饭后的餐具在网上“晒”了出来,号召人们从一日三餐开始,节约每一粒粮食。看到这些,我想起了自己每次吃完饭都要留一点儿,以后我再也不会这样了。如果你喜欢看新闻,那你一定知道陈光标。他是一个大企业家,每天晚上却领着员工到饭店吃客人剩下的饭菜。既然是企业家,应该很有钱,每天都能吃香的喝辣的`,怎么会吃别人剩下的饭菜呢?因为他不想看到人们这么浪费,这让我想起了一首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再说说我们的文具盒,大多都是装四五根笔,因为买得多,也用不着,这样不但浪费钱财,而且也浪费资源。包书用的书皮,大多是一年或两年一换。在家里,我们把洗衣服用的水冲马桶,淘米用的水浇花……
同学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让我们向雷锋学习,从生活点滴开始,做勤俭节约的的好少年吧!
“你看看你,饭又剩了!每天吃饭都剩,这么挑食!想想我们小时候……”
哎!妈妈又开始她每天无休止的唠叨了,真烦人!也不知道为什么,每到吃饭的时候,我总是感觉胃里饱饱的,真的是一点都吃不下了,不过再喝点饮料还可以……
我正想着喝点什么,妈妈把我剩的饭又送到了面前。
“快点吃完,不要整天想着吃零食!你那哪是吃不下,合胃口的就多吃,不想吃的就碰也不碰,我们以前从没这样过……”
“你小时候穷,没条件,要是现在,你也会挑食的……”挑尽所有的理由,我也不想吃。
“你过来!”站在旁边的爸爸终于发话了。
“你这么不珍惜粮食,你有没有想过这样我们家每天得浪费多少?你可以不管我们以前是怎么过来的,但要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果实。即使再有钱的家庭,每日三餐还是要吃的,你这么大了,天天都剩饭,真的太不像话了!”
在家里,我很怕爸爸,他说一句,我可不敢再接一句。
其实,这些道理我都懂,可我身边的许多小朋友不都这样吗?勤劳节俭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书上这样说,老师也这样讲,可他们不也做不到节俭吗?妈妈经常说,别人家的事情咱管不了,管好自己就行,勤俭节约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就比如吃饭,每天剩一点,天天如此,一年下来,浪费多少,我们是能算出来的。再扩大一点,我们每个家庭若都能节约一点,这将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
哦,my god!因为吃饭这样的小事,竟牵扯出这么复杂的数学计算题,勤俭节约真能起到这么大的作用?我为什么不试一试?何况我已经是一名少先队员了,我要从自身做起,做到勤劳俭朴,做到细水长流……
希望我的想法与做法能起到一点点的作用!
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勤俭节约一直都是华夏子女的优良传统,然而,在生活变得越来越好的今天,“勤俭节约”四个字似乎变得越来越微不足道。就在不久之前,差不多就是我们爸妈那一代,哪怕是掉了一颗米饭在桌子上都会拣起来吃掉,是因为缺那么一颗米吗?我想不是的,因为那是他们的血泪,那是他们的汗水,所以他们舍不得扔掉,哪怕是一颗也舍不得。然而今天呢?也许我们会因为一点点脏东西倒掉整锅米饭,因为我们不心疼,因为我们没有生活在那个年代,生活在那个“粒粒皆辛苦”的年代。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在学校随处可见浪费令我感到很痛心。洗碗时,习惯性的不关水,一边洗一边冲,有谁曾想过有些人连喝的水都没有?有谁能想象一年只能洗两次澡的日子?还有,打饭的时候,只要自己打的饭菜有一点不合口,直接哐当倒进垃圾桶,又有几个人想过有人连稀饭都没得吃?
几个人构成一个家庭,家庭构成社会。社会是由每一个个体构成的,这是我们的社会,每一个人的社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需要每一个人传承,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只要我们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少浪费一点,一点,就会是很大的一点,然后汇聚成海。
记得很小的时候,我们学的第一首唐诗就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古人言“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节俭,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今天的社会里,更显得意义深长。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节约要从小处着手,从一粒米、一滴水做起,然而,节约终究不只是小事,现在的社会有时候变得很陌生,有些时候,节约成了小气被人笑话,更有些时候,节俭却被当成贫穷的表现。我们需要在全社会改变那种所谓的虚荣消费心理和浪费观念,需要重新认识老祖宗留下的千年传统和良好美德。
由此,我也想到了我们的行为与节约意识反差很大。回想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是否注意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粒米、每一张纸、每一两面粉……往往是我们在不经意中就造成了诸多浪费。许多纸张只写了几个字就扔进废纸篓;白天亮着的电灯;卫生间水龙头哗哗流水、洗碗的时候任由水一直在碗里冲;地上到处是洒落的粮食、白膜……其实稍加注意,我们可以做得更好,但往往我们却忽视了这些细节。我想,在家里我们肯定能做到随手关灯、关水;为什么到了学校我们却忽略了这些细节?关键是我们没有将自身真正溶入到学校中,没有把自己当成学校的主人,没有将节约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并形成一种观念。
青岛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过:不简单,就是将简单的事做千遍万遍做好;不容易,就是将容易的事做千遍万遍做对。我国有13亿多人口,每人每天节约1两米,一年就能节约几百亿斤大米;每人每天节约1公升水,中国一天就能节约130万吨水,一年能节约5亿吨水,相当于5个东湖的水量;每人每天节约一张纸,许多森林就可以不被砍伐。
节约,是对家庭幸福的盘算,更是一份社会义务的担当。节约是一种远见,一种态度,一种智慧。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繁荣昌盛的;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社会是难以长治久安的;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所以今天,我们应该大声倡议: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牢固树立节约意识,“让节约成为习惯”、“让节约成为生活方式”,坚持从自己做起,从每一天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粒粮,每一张纸,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只有时时处处、点点滴滴都节约,我们才能节约资源,也只有时时处处从我做起,这样我们的地球家园才会永远美丽富饶!
勤俭节约从我做起征文
勤俭节约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 勤俭是一件小事,我们要从自身做起。 勤俭是立家之本,兴国之策,为人之根。 树妈妈说:“我虽然不能动,但是我依旧过的很好,因为我有许多的好朋友,我们可以聊天,但如今,生活得一点也不快乐,我的'同伴都被人类给砍死了,他它们都离开了我,我想说如果人类可以少用一些我,我们也不会如此了……..人们,希望你们能节约用纸。”小树对树妈妈说:“妈妈我现在已将16岁了,十六岁对于人类说是花一般的年纪,可是对现在的我来说,我可能都不定时都可能会失去生命,我现在很害怕。” 人类,让我们节约用纸,让小树无担忧,让它的十六岁也如同花季。
今年各地区几乎都出现干旱,很多地方都缺水,现在,包括我们学校也没有水。 现在想想,我们以前是多么得浪费水,现在真是后悔。 没有水的日子,真苦,在学校若没有水,有时候我们连脸都无法洗,真的让人难受。 现在让我们一起节约用水吧!.节约用水,从你我做起。 看到电视上曾经说过,那些在贫困地区的人,有时候连一口饭都吃不上,因为没有粮食。再看看我们,每天都可以吃的很好,但是我们现在的人,出去吃了,为了有面子,点许多菜,但是到最后根本就吃不完,服务员让打包,为了面子还不打包,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如此,一天时间,我们所浪费的粮食,想想这些,让我们不可思议。“当你在浪费粮食的时候,你想一想那些贫困地区的人们,她们连饭都可能吃不上。节约粮食,从你我做起。
现在,我们要节约用电,不要等到世界黑暗那天再去后悔。节约用电,从你我坐、做起。 从现在做起,让我们一起节约用水,节约用纸,节约粮食,节约用电…….勤俭节约,从你我做起。勤俭节约,从我做起。
上个周日,妈妈带我去登门拜访了大丰的民间艺术家,闭门3年正楷手抄《红楼梦》的励志老人——陆秀云。在老人的家里,我有幸欣赏了许多书画、诗词作品,她以好学的精神、顽强的毅力创造了一个个奇迹。在万般敬佩的同时,更令我深深感动的是,老人在平时生活中勤俭节约的点滴故事。
老人在退休后手抄《红楼梦》的日子里,每天天一亮就起床抄,每天要抄十几个小时,老伴去食堂吃,她就在家啃馒头、烧饼;平时也从不讲究吃穿,从不铺张浪费,家中至今仍然用的老式家具家电,为的是省下钱来购置纸墨笔砚,还时常将家中闲置的衣物,换购成书籍,匿名寄给贫困地区……很多人都不能理解老人的这种生活方式,收入并不低却如此清贫,而她却乐此不疲,因为从勤俭节约中体会到的是别样的快乐!
生活中,家人老师也时常教导我要勤俭节约。每年过年的压岁钱,我都不会去乱浪费,让妈妈帮忙存起来,虽然这些钱在现在每年看起来并不太多,但我相信持之以恒、积少成多,将来终有一天,我会用到最合适的地方。那在我看来,才是最有意义的!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任何时候都离不开“勤俭节约”。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牢固树立勤俭节约意识,让勤俭节约成为习惯,让勤俭节约成为生活方式。
坚持从我做起,从每一天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每一张纸、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粒粮食,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和谐美丽!
不知大家是否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家杂志社举行“打造节约型社会”有奖征文活动,应征的稿件堆积如山。作者中不乏专家、名者,也有很多真知灼见。但出人意料的是,特等奖却由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学生获得。为什么呢?因为他是唯一一个把征文稿件打印在正反两面纸上的人。
听完这个故事,再联想到我们身边看到的事情,时常看到水开着,人走了;时常看见在空无一人的教室里风扇还在呼呼作响;时常目睹空无一人的教室灯却明亮的开着。时常看见倒掉的餐盘里还有白白的米饭和菜。同学们,我们是否还记得我们学的第一首唐诗就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否记得“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的名句。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就以勤俭节俭为荣,奢侈浪费为耻。
众所周知,比尔·盖茨是世界首富,但他的生活却非常俭朴,从不铺张浪费,这位世界首富没有自己的私人司机,公务旅行不坐飞机头等舱却坐经济舱,衣着也不讲究什么名牌;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他还对打折商品感兴趣,不愿为泊车多花几美元……一次,他与一位朋友前往希尔顿饭店开会,他的朋友建议将车停放在饭店的贵客车位。比尔不同意,他的朋友说:“钱可以由我来付。”比尔还是不同意,原因非常简单,贵客车位需要多付12美元,比尔认为那是超值收费。
华人首富李嘉诚曾李嘉成先生一次外出的时候,从口袋里掏东西,不小心掉了一枚一元的港币,伸手去捡,一个过路人帮他捡了起来.他从口袋里掏出5张一百的港元交给那人,另外还把刚才掉的那枚也一并给了他!随从疑惑不解,李嘉成先生说:那500元是我谢谢他帮我的忙,如果我们不去捡,那一元钱也可能会被人踩到地下,或被汽车压到轮胎下.我不愿意浪费钱,哪怕是一元. 李嘉诚做慈善可以毫不犹豫拿出5亿元。掉在地上扔一分钱,也会马上把它捡起来,他的的成功正在节俭。无数成功者告诉我们节约是一种财富
时代呼唤精神动力,民族需要精神空间。但“加快建设节约性社会”不是一句普通的口号,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实际行动。它需要一沙一石的凝聚,一草一木的积累;它需要让每一份资源都得到合理利用;它需要我们树立一个观念,那就是: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我国虽说是一个资源总量丰富的大国,但就人均占有量而言,我国却是一个穷国,而且能源的浪费现象还在持续不断,难道真的要让子孙后代去讨残羹冷炙吗?你们可知道,日本每增加一万美元GDP耗水208立方米,美国为514立方米,中国则高达5045立方米,是美国的近10倍、日本的24倍之多。如此巨大的差距意味着什么?
同学们树立节约意识,提倡节俭,迫在眉睫。
当看到水龙头里的水哗哗直流时,请你主动伸手拧紧;当离开教室看到未关的电灯时,你顺手关上;从平凡的生活小事做起,以艰苦奋斗为荣,以奢侈浪费为耻,让节俭蔚然成风。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我们作为中华民族就更应该要懂得勤俭节约。
但是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已经渐渐的习惯了铺张浪费,反而觉得勤俭节约是一种小气的表现。
其实勤俭节约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只是容易忽视它的重要。怎样做到勤俭节约呢?比如说:出门随手关灯、用完水关好水龙头、使用节能灯。做到勤俭节约很简单,只是你不曾注意罢了。
我以前不懂勤俭节约,但是有一天我爸爸给我讲了一个故事,让我明白了勤俭节约才能过上好的生活。
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做《勤和俭》,说的是:从前,在中原的伏牛山下,住着一个叫吴成的农民,他一生勤俭持家,日子过得无忧无虑,十分美满。相传他临终前,曾把一块写有“勤俭”两字的横匾交给两个儿子,告诫他们说:“你们要想一辈子不受饥挨饿,就一定要照这两个宇去做。”后来,兄弟俩分家时,将匾一锯两半,老大分得了一个“勤”字,老二分得一个“俭”字。老大把“勤”字恭恭敬敬高悬家中,每天“日出而作,日人而息”,年年五谷丰登。然而他的妻子却过日子大手大脚,孩子们常常将白白的馍馍吃了两口就扔掉,久而久之,家里就没有一点余粮。老二自从分得半块匾后,也把“俭”字当作“神谕”供放中堂,却把“勤”字忘到九霄云外。他疏于农事,又不肯精耕细作,每年所收获的粮食就不多。尽管一家几口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毕竟也是难以持久。这一年遇上大旱,老大、老二家中都早已是空空如也。他俩情急之下扯下字匾,将“勤”“俭”二字踩碎在地。这时候,突然有纸条从窗外飞进屋内,兄弟俩连忙拾起—看,上面写道:“只勤不俭,好比端个没底的碗,总也盛不满!”“只俭不勤,坐吃山空,一定要受穷挨饿!”兄弟俩恍然大悟,“勤”“俭”两字原来不能分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吸取教训以后,他俩将“勤俭持家”四个字贴在自家门上,提醒自己,告诫妻室儿女,身体力行,此后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所以只有懂得勤俭和节约才能过好日子,两者缺一不可。
勤俭节约从我做起。
★ 勤俭节约的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