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设备点检管理制度表格(共含4篇),供大家参考。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xiaoxiao5457851”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设备点检管理四大标准由维修技术标准、点检标准、给油脂标准和维修作业标准等四项标准组成。简称“四大标准”。四大标准的建立和完善,是点检定修的制度保证体系,是点检定修活动的科学依据,它将点检工作沿着科学的轨道向前推进。
一.维修技术标准
维修技术标准是根据设备设计制造的原始数据制订的维修基准,它是四大标准的基础,也是编制另外三个标准的技术依据。维修技术标准包括通用标准和专用标准两类。
1.维修技术标准的编制依据
⑴设备使用说明书及有关技术资料、图纸;
⑵同类设备或使用性质类似设备的维修技术管理值;
⑶实际经验。
2.维修技术标准的内容
⑴对象设备或装置的简明示意图;
⑵作为管理对象的零部件的技术性能、构造、材质等;
⑶作为管理对象的零部件的维修特性;
⑷设定主要更换件的维修技术管理值,包括零部件的图面尺寸、装配间隙、允许减损量的范围或劣化极限容许值,以及使用的标准等;
⑸其他对该零部件所限制的项目内容,最关键的是维修技术管理值的确定。
二、点检标准
在点检标准中,详细规定了点检作业的基本事项,使所有的检查点都做到了“五定”。点检标准包括通用标准和专用标准两类。
1.点检标准的作用
点检标准是对设备进行预防性检查的依据,是编制点检计划的基矗
2.点检标准的编制依据
⑴维修技术标准;
⑵设备使用说明书和有关技术资料、图纸;
⑶同类设备的实绩资料;
⑷实际经验。
3.点检标准的主要内容
点检标准以表格的形式对点检对象设备进行了“五定”。其主要内容包括:定点点检部位、点检项目、点检内容;定法点检方法、设备点检状态;点检结果的判断基准;定标点检周期;定期点检分工。
三、给油脂标准
给油脂标准中规定了润滑作业的基本事项,包括了“润滑五定”(定点、定质、定量、定时、定人)的全部内容。给油脂标准是设备润滑工作的依据
1.给油脂标准的'编制依据
⑴维修技术标准;
⑵设备使用说明书和有关技术资料、图纸
⑶同类设备的实绩资料
⑷实际经验
2.给油脂标准的主要内容
⑴给油脂部位
⑵给油脂方式;
⑶油脂品种牌号
⑷给油脂点数
⑸给油脂量与周期
⑹油脂更换量及周期;
⑺给油脂作业的分工
四、维修作业标准
1.维修作业标准是检修责任单位进行检修作业的基准,也是确定修理工时及修理费用的依据
⑴提高检修作业质量和缩短检修作业时间
⑵避免或减少检修作业事故的发生
⑶提高检修作业管理水平
2.编制维修作业标准的条件
⑴明确检修作业目的
⑵掌握检修项目内容和作业工序
⑶熟悉设备结构和作业环境
⑷具有施工实践经验
3.维修作业标准的主要内容
修理项目的作业区域、设备名称、作业名称、作业标准、作业条件、作业工时、作业人员、使用工器具、保护用具、备件材料的要求、作业网络图、作业顺序说明、作业要素(项目)、作业内容、技术要点、安全要点、维修程序图等。
4.编制维修作业标准的难点和关键是“作业网络图的绘制”。编制时首先抓住施工中工期最长的工序项目,围绕主工序找出副工序,尽量采用平行作业,以扩大施工面,缩短工期
上一篇:小学学校教学管理制度 下一篇:没有了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减小设备事故发生,保证设备正常运转,提高设备维修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公司主要生产设备、关键设备的日常维护、维修管理。
(一)定点
科学地分析设备可能发生故障的点,合理确定设备的维护点,明确点检部位、项目和内容。
(二)定标准
按照设备说明书、有关技术资料和检修经验,确定点检、检修的技术标准,包括间隙、温度、压力、振动、绝缘等等。
(三)定人
按区域、按设备、按人员素质,明确专业点检员。即每一个设备都有一个专职负责人DD专业点检员。
(四)定周期
制定设备的点检周期,按分工进行日常巡检、专业点检和精密点检。
(五)定方法
根据不同设备和不同的点检要求,明确点检的具体方法,如用“五感”(视、听、触、味、嗅),或用仪器、工具进行。
(六)定量
采用技术诊断和劣化倾向管理方法,进行设备劣化的量化管理。
(七)定业务流程
明确点检作业的程序,包括点检结果的处理程序。
(八)定点检要求
做到定点记录、定标处理、定期分析、定项设计、定人改进、系统总结。
第四条点检专业的划分
公司按机械、电气、仪控、锅炉、等专业划分。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五条机动分厂
(一)负责设备点检的归口管理,编制、保存设备点检原始记录。
(二)主要工作职责
1、确定公司范围内需要进行点检的设备。
2、审核颁布重点设备的点检标准《点检表》。
3、批准设备点检计划并组织或指导实施。
4、组织对日常点检和专业点检进行检查和指导。
5、对分厂、车间点检工作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6、组织对专业点检人员、点检管理人员进行有关设备点检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培训。
第六条各分厂设备分管技术人员及分厂、车间设备负责人
(一)负责对《点检表》的制定、抽查、收集和汇总,负责设备的定期点检、及日常点检业务指导。
(二)主要工作职责
1、制定和修改设备《点检表》。
2、制定和修改设备点检点检计划。
3、对点检发现的设备异常现象提出处理意见并书面通知设备相关单位和人员
4、对专业点检和日常点检进行不定期检查。对不按规定进行专业点检和日常点检的行为及时书面通知各单位或人员。
第七条设备操作人员
(一)负责设备日常点工作,填写《点检表》,进行简单设备故障的排除工作。
(二)主要工作职责
1、按照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标准正确使用设备。
2、按日常《点检表》,用五官或简单仪器对设备的规定部位进行短时间的检查,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征兆,如噪声、发热、松动、泄漏、异味、腐蚀等。
3、按润滑作业卡,进行各种手动润滑作业,如手动干油泵、油枪、油杯、油壶润滑及油池润滑补油换油等。
4、简单的设备调整及维修作业,即生产工人力所能及的螺栓紧固,皮带、制动器、弹簧调整等。
5、设备及环境的`卫生。
6、对当班进行日常点检发现的设备异常现象及时处理,不能处理时应尽快通知专业点人员复核和确认(节假日和夜班通知调度室等)
7、交接班时,应将当班点检情况交接清楚。
第八条设备维修人员
(一)负责设备日常巡检工作,填写关键设备《点检表》,进行设备异状的排除和修理工作。
(二)主要工作职责
1、按和专业点检计划认真进行点检。
2、对设备操作人员的日常点检进行监督、指导,对不符合标准的日常点检作业提出处理意见并做好记录。
3、每天查看日常《点检表》和有关记录,有问题时应查明情况并及时通知操作人员、并必要的处理,不需或不能立即处理的问题报告车间列入检修计划安排处理。
4、对进行日常巡检作业发现及处理问题要做好记录。
第三章设备点检工作流程及内容
第九条点检的实施
(一)日常点检由设备使用车间组织实施。
(二)专业点检由各生产单位设备管理人员及维修单位组织实施。
(三)精密点检由公司机动分厂组织实施。
第十条点检的十大要素(点检内容)
点检的十大要素(点检内容)是:压力、温度、流量、泄漏、给脂状况、异音、振动、龟裂(折损)、磨损、松弛。
第十一条点检的的工作程序
(一)设备点检的实体是:操作方、检修方和点检方。其中,点检方出于三方的核心地位,使设备点检的主体。
(二)对点检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填入记录表。没有能力或没有条件处理的,要写出处理意见及时上报有关人员安排处理。但不管何人、何时处理的,都要填写处理记录表。
(三)专业技术人员对检查记录和处理记录要进行系统分析,找出薄弱“维修点”即故障率高或损失过大环节,提出处理意见由有关部门安排改善性维修。
(四)对任何一项改善性维修项目,点检方应在半年内对其经济效果进行评估,不断完善。
第四章检查及考核
第十二条公司及各分厂、车间应对设备点检工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维修人员对日常点检的检查为每天至少一次,分厂、车间设备设备管理人员对设备点检的检查,每周至少一次,机动分厂对点检工作的检查每月至少一次。
第十二条设备点检工作的考核
(一)对以下情况之一者,每次处罚20D50元。
1、设备操作人员未按《点检表》要求进行点检作业者。
2、设备维修人员未坚持每天查进行巡回检查,没在《点检表》签名者。
3、对日常点检出的问题没有明确的处理意见者。
(二)对设备点检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员工,特别是通过点检避免设备事故发生的事例,公司可依据有关规定进行奖励。
第五章附则
第十三条本制度由公司设备管理部门提出。
第十四条本制度由公司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
为做好机电设备的巡回检查工作,使设备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充分发挥设备的工作效能,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制定本制度。
1、巡回检查是对设备进行日常检查维护的主要方式,各单位岗位工及机电维修人员负责分管范围内设备的定期检查工作。
2、设备巡回检查时要按预定的路线进行,各岗位要现场张挂巡回检查路线图,并详细标示检查的项目、内容、周期。
3、巡回检查方法一般采取看、摸、听、嗅、试、量等手段:
(1)看:从外观检查,看仪表指示。
(2)摸:用手摸,感触其振动、温度或用手锤敲击,检查其紧固程度。
(3)听:听其音响,有无异声。
(4)嗅:用鼻闻是否有异味。
(5)试:试验安全保护装置是否灵敏可靠。
(6)量:简单量具测试。
4、在巡检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不能处理的问题要及时上报,并做好记录。
第二章巡回检查内容
机械部分
1 、紧固件
(1)螺纹连接件和锁紧件必须齐全,牢固可靠。螺栓头部和螺母不得有铲伤或棱角严重变形。螺纹无乱扣或秃扣。
(2)螺栓拧入螺纹孔的长度不应小于螺栓的直径(铸铁、铜、铝合金件等不小于螺栓直径的1、5倍)。
(3)螺母扭紧后螺栓螺纹应露出螺母1~3个螺距,不得用增加垫圈的办法调整螺纹露出长度。
(4)键不得松旷,露出键槽的长度符合规定。
2、联轴器
(1)端面的间隙及同轴度符合规定。
(2)弹性圈柱销式联轴器弹性圈外径与联轴器销孔内径差不应超过3mm。柱销螺母防松装置齐全完好。
(3)齿轮式联轴器齿厚的磨损量不超过原齿厚的20%。键和螺栓不松动。
(4)蛇型弹簧式联轴器的弹簧不应有损伤,厚度磨损不超过原厚的10%。
3、轴和轴承
(1)轴不得有表面裂纹,无严重腐蚀和损伤。
(2)滑动轴承轴径与轴瓦的顶间隙符合规定。铜瓦滑动轴承温度不大于75℃,合金瓦滑动轴承温度不大于65℃。
(3)润滑油质合格,油量适当,油圈或油链转动灵活。压力润滑系统油路畅通,不漏油。
(4)滚动轴承转动灵活、平稳、无异响。润滑脂合格,油量适当,占油腔的1/2~2/3,不漏油。轴承温度不大于75℃。
4、减速器
减速器壳体无裂纹和变形。结合面配合严密,不漏油。润滑油符合设计要求,油量适当,油压正常。
5、基础
(1)基础不得有裂纹、剥落和松碎现象。
(2)基础坑内无积油和积水。
(3)地脚螺栓不得有松动。
6、密封件
(1)各部密封件齐全,性能良好,不漏油。
(2)密封表面无损伤,油封骨架不变形。
(3)各结合面的石棉垫、耐油胶垫应平整,无折皱,眼孔一致,符合原设计的尺寸和材质。
7、“五不漏”规定
(1)不漏油:静止结合面不允许漏油。运动结合面原则上不允许有油迹,擦干后3min不见油,半小时不成滴。非密闭传动部位,不甩油(可加罩)。
(2)不漏风:空气压缩机、通风机、风管等静止结合面不漏风。距泄露100mm处用手试验,无明显感觉。
(3)不漏水:设备、设施各接合面不漏水。
(4)不漏汽:锅炉、汽动设备、管路及附件的静止结合面不漏汽;距泄露200mm处用手试验,无明显感觉。
(5)不漏电:绝缘电阻符合要求,漏电继电器正常投入运行。
8、绞车滚筒、制动装置等各部位完好。
9、各种设备钢丝绳固定牢固、排绳整齐、缠绕层数符合规定;钢丝绳断丝、直径缩小和锈蚀程度不超过《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电气部分
1、电气设备隔爆性能良好,隔爆接合面等符合规定要求。设备外壳无变形,无开焊,无锈蚀等现象。
2、高、低压电气设备的过流、漏电、接地等保护装置,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矿井保护接地装置的安装、检查、测定工作细则》、《煤矿井下检漏继电器安装、运行、维护与检修细则》和《矿井低压电网短路保护装置的整定细则》的规定。接地线压接不松动、螺栓不锈蚀、不缺少弹簧垫圈,接地线及接地极规格型号、安装位置等符合规定。
3、电气接线有可靠的强度,连接可靠。
4、电气设备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符合要求。
5、电气设备联锁装置齐全、灵敏可靠。
6、各种机电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必须齐全、完整、可靠。
7、绝缘用具齐全可靠,按规定周期进行检验。
8、电缆吊挂整齐,电缆的连接、绝缘、接地符合要求,无超负荷运行现象。电缆穿孔套管齐全,密封良好。电缆沟内电缆敷设规范,无杂物。
9、电气设备标志牌、设备铭牌要与图纸保持一致。
10、完好牌、标志牌、防爆合格证齐全完好、内容正确,三证张贴符合定置管理要求。
其它
1、设备按照“定点”、“定质”、“定量”、“定期”、“定人”的原则进行润滑,润滑记录按规定填写。
2、机房(硐室)清洁,无杂物、无淤泥、无积水、无滴水、无油垢;工器具、备品备件、材料等存放在固定地点,安放整齐。
3、井下机电设备安装处顶板必须支护完好。
4、变电所挡鼠板安装符合规定。
5、水泵房水仓或泵池水位正常,排水设备、设施完好。
6、消防设施齐全完好,按规定检查。
7、设备电压、电流、压力、温度、流量等运行参数正常。
8、设备各转动部分防护罩、裸露带电区域遮拦安设符合规定,警示牌按规定悬挂。
9、机械、电气设备各项安全保护装置按规定周期试验。
第三章设备巡回检查周期
序号巡回检查项目检查周期备注
1、电气设备运行电压、电流等参数每小时1次有人值守变电所执行此规定,2小时记录一次。无人值守变电所、配电点每天由分片负责人员检查1次
2、电气设备运行温升情况每小时1次
3、开关运行情况每小时1次
4、低压馈电开关保护试验每天1次
5、照明综保保护试验每天1次
6、使用中的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检查每月1次每日由分片负责电工检查1次外部
7、配电系统继电保护装置检查整定每6个月1次负荷变化时应及时整定
8、高压电缆的泄漏和耐压试验每年1次
9、主要电气设备绝缘电阻的.检查每6个月不少于1次
10、固定敷设电缆的绝缘和外部检查每季1次每周由专责电工检查1次外部和悬挂情况,并做记录
11、移动式电气设备的橡套电缆绝缘检查每月1次每班由当班司机或专责电工检查1次外皮有无破损
12、接地电网接地电阻值测定每季1次
13、新安装的电气设备绝缘电阻和接地电阻的测定投入运行以前
14、设备润滑部位定期注油、换油按照设备润滑周期执行
15、机械、电气设备各项保护试验按照设备试验周期试验
16、各岗点运转机电设备巡回检查每小时1次2小时记录1次
★ 设备管理制度
★ 设施设备管理制度
★ 驾校设备管理制度
★ 设备维护管理制度
★ 设备维修管理制度
★ 设备管理制度合集
★ 设备设施管理制度
★ 设备台账管理制度
★ 设备故障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