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杜甫全文注释(共含6篇),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并能积极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wd1717”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唐]杜甫
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
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
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
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
注释:
【卢注】有客者,偶然有之也。宾至者,有为而至也。题相似而微不同。《左传》:“宾至如归。”
幽栖地僻经过少①,老病人扶再拜难②。岂有文章惊海内③,漫劳车马驻江干④。竟日淹留佳客坐⑤,百年粗粝腐儒餐⑥。不嫌野外无供给⑦,乘兴还来看药栏⑧。
(此章见相款之情。上四宾至,下四留宾。直叙情事而不及于景,此七律独创之体,不拘唐人成格矣。僻居老病,不意人来。客以文章之契,跋涉江干,意亦诚矣。公先为谦己之语,而复尽款洽之情。读此诗,见豪放中有殷勤气象。【顾注】此诗,词人声价、高士性情,种种具见。【生注】竟日淹留,乃倾盖如故之根。此诗五六失粘。)
①何逊诗:“幽栖多暇豫。”谢督原诗:“愿言屡经过。”②宋宗炳有疾还江陵,曰:“老病俱至,名山恐难遍观。”古诗《陇西行》:“却略再拜跪。”③庾信《枯树赋》:“殷仲文海内知名。”④漫劳,徒劳也。范云诗:“江干云气浮。”干,水涯也。⑤《世说》:“谈宴竟日。”陆机诗:“淹留终不见。”沈约诗:“佳客信龙镰。”⑥百年,犹言终身。《广韵》:“一斛粟春,约六斗米为粝。”《韩国策》:严遂曰:“特以为丈人粗粝之费。”《后汉》:魏霸为钜鹿太守,常服粗粝,不食鱼肉之味。《汉书》:高祖以随何为腐儒。⑦《张耳传》:“女家厚供给耳。”⑧庾肩吾诗:“向岭分花径,随阶转药栏。”【钱笺】药栏,花药之栏槛也。李济翁《资暇集》谓药即栏也,引《汉书)池籞为说。不知籞音御,与药音异。朱瀚曰:一主一宾,对仗成篇,而错综照应,极结构之法。起语郑重,次联谦谨,腹联真率,结语殷勤。如聆其謦效,如见其仪型。较之香山诸作,真觉高曾规矩,肃肃雝雝也。
罗大经曰:近时赵紫芝诗云:“一瓶茶外无祗待,同上西楼看晚山。”世以为佳,然杜少陵云:“莫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即此意也。杜子野诗云:“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世亦以为佳,然唐人诗云:“世间何处无风月,才到僧房分外清。”亦此意也。欲道古人所未道,信矣其难矣。紫芝又有诗云:“野水多于地,春山半是云。”世尤以为佳,然余读《文苑英华》所载唐诗,两句皆有之,但不作一处耳。唐僧诗云:“河分冈势断,春入烧痕青。”有僧嘲其蹈袭云:“河分冈势司空曙,春入烧痕刘长卿。不是师兄偷古句,古人诗句犯师兄。”此虽戏言,理实如此。作诗者岂故欲窃古人之语以为己语哉,景意所触,自有偶然而同者。盖自开辟以至于今,只是如此风花雪月,只是如此人情物态。
南宋洪容斋,自福判满秩归,叶晦叔赠以二诗。其首章起联云:“一门伯仲知谁似?四海文章正数君。”不拈韵而对起,仿此诗“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也。次章云:“此地相从惊岁晚,登临况是客归时。”不
拈韵而散起,仿后诗“苦忆荆州醉司马,谪官樽酒定常开”也。前注所引,存一遗一,今补录于此。
[唐]杜甫
常时任显晦,秋至辄分明。纵被微云掩,终能永夜清。
含星动双阙,伴月照边城。牛女年年渡,何曾风浪生。
注释:
【鹤注】此当是乾元二年七月在秦州作,故有“伴月落边城”之句。王柏曰:天河,从北极分为两头,至于南极,随天而转入地下过,水之气也。《广雅》:云汉、星汉、河汉、银河、绛河、天津、汉津,皆天河名。
常时任显晦①,秋至转分明②。纵被微云掩③,终能永夜清④。含星动双阙⑤,伴月落边城⑥。牛女年年渡⑦,何曾风浪生⑧。
(此客秦而咏天河也。秋至分明,提醒天河。三四,见其夜夜分明。五六,见其处处分明。七八,见其岁岁分明。此直咏天河,而寓意在言外。篇中微云掩、风浪生,似为小人谗妒而发。双阙,指京师。边城,指秦州。)①《陶潜传赞》:“显晦殊途。”②沈约诗:“秋至愍衰草。”刘泓诗:“的的最分明。”③《世说》:谢景重曰:“意谓不如微云点缀。”④鲍照《蒿里行》:“驰波催永夜。”⑤《周礼注》:象魏,宫门双阙。古诗:“双阙百余尺。”⑥《国策》:楼橹不施而边城降。周王褒启:“边城无草。”⑦吴均《续齐谐记》:桂阳城武丁,有仙道,忽谓其弟曰:“七月七日织女当渡河,诸仙悉还宫,吾已被召。”弟问曰:“织女何事渡河?”答曰:“织女暂诣牵牛。”明日失武丁。杜审言诗:“年年今夜尽。”⑧《南齐书》:沈攸之攻郢城,夜常风浪。张綖曰:首二,见君子之节,因时而显。三四,言小人掩蔽,无损其光。五句,近而有耀,诚则形也。六句,在远弥彰,德不孤也。末联,谓从容静俟,则**自息矣。洪仲曰:《天河》、《初月》二诗,皆暗写题意,不露题字。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释:
【鹤注】此广德二年秋作。
绿竹半含箨①,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②,会见拂云长。
(新梢二字,全诗之眼。色侵阴过,静时景也。雨洗风吹,动时景也。未则欲加保护,言外托讽。)
①沈约诗:“弱草半黄。”首句意本此。谢灵运诗:“初篁包绿箨。”②《诗》:“勿剪勿伐。”杨慎曰:竹亦有香,人罕知之。杜诗“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李贺诗“竹香满幽寂,粉节涂生翠”,皆善于体物。
[唐]杜甫
熊罴哮我东,虎豹号我西。我后鬼长啸,我前狨又啼。
天寒昏无日,山远道路迷。驱车石龛下,仲冬见虹霓。
伐竹者谁子,悲歌上云梯。为官采美箭,五岁供梁齐。
苦云直簳尽,无以充提携。奈何渔阳骑,飒飒惊烝黎。
注释:
龛,苦含切,石塔也。《阿育王传》:山龛石室。沈佺期诗:“危峰石作龛。”
熊署咆我东,虎豹号我西①。我后鬼长啸,我前狨又啼②。天寒昏无日,山远道路迷③。驱车石龛下④,仲冬见虹霓⑤。
(【綖注】上叹行路之艰,是伤已。俯视物类,仰观天气,备写凄惨阴森之象。魏武帝《苦寒行》:“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此句意所本。刘琨《扶风歌》:“麋鹿游我前,猿猴戏我侧。”此句法所本。《楚辞·九思》:“将升兮高山,上有兮猿猴;将入兮深谷,下有兮虺蛇。左见兮鸣鵙,右睹兮呼枭。”此东西前后叠句所本。)
①《楚辞·招隐》:“虎豹斗兮熊署咆。”②陈藏器《本章》:狨,生山南山谷中,似猴而大,毛长,黄赤色,人将其皮作鞍褥。《埤雅》:“狨,猿狖之属,轻捷善缘木,生川峡深山中。”又云:“尾作金色,俗谓金线狨,中矢毒即自齿断其尾以掷之。”③谢灵运诗:“山远行不近。”④古诗,“驱车策驽马。”沈炯诗:“山龛拟夜禅。”地志,龙门石壁,凿为龛,石佛数千,则知石龛乃人工所为者。⑤《月令》:孟冬之月,虹藏不见,仲冬见之,纪异也,亦地暖使然。《尔雅注》:“双出色鲜盛者为雄,曰虹;暗者为雌,曰蜺。”
伐竹者谁子①,悲歌上云梯②。为官采美箭③,五岁供梁齐。苦云直竿尽④,无以应提携⑤。奈何渔阳骑,飒飒惊蒸黎⑥。
(【綖注】下叹征求之苦,是悯人。山采箭竿,几干警竹无余,民力之殚可知。梁齐,谓河北官军。渔阳,谓思明余孽。五岁,自天宝十四载至乾元二年也。此章两段,俱八句。)
①雷次宗《豫章记》:“伐竹为筏。”阮籍诗:“所怜者谁子。”②《史记·项羽传》:“悲歌慷慨。”《墨子》:公输班为云梯。郭璞《游仙诗》:“灵谿可潜盘,何事登云梯。”③《一统志》:箭竿山,在汉中府汉阴县东北一百八十里,山产箭竹。《尔雅》:“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此借用之。④《考工记》:“荆之干。”与竿同。《吕氏春秋》:“齿羽箭干。”⑤谢灵运诗:“提携弄齐瑟。”⑥《楚辞》:“风飒飒兮木萧萧。”相如《封禅书》:“觉寤蒸黎。”杨慎曰:起得奇壮突兀,末段深为时虑。
陆时雍曰:此诗气局最宽,语致最简。
申涵光曰:起势奇崛,若安放在中间,亦常语耳。
杜甫《日暮》译文及注释
《日暮》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
译文
群群牛羊早已从田野归来,家家户户各自关上了柴门。
风清月朗自是一个迷人的.夜晚,可这优美的山川不是自己的家园。
泉水从石壁上潺潺流过,秋夜的露珠凝聚在草根上。
花白的头发与明亮的灯光辉映,灯花何必溅着斑斓的火花报什么喜讯。
注释
故园:故乡。
石泉流暗壁:即暗泉流石壁。
草露滴秋根:即秋露滴草根。秋根:秋天的草根。
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
杜甫《月夜》译文及注释
《月夜》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译文
今夜的圆圆的秋月是多么皎洁美好,妻子却一个人在闺房中独自望月:希望相公快点回来!幼小的儿女却还不懂思念在长安的父亲,还不能理解母亲对月怀人的心情。夜露深重,你乌云似的头发被打湿了,月光如水,你如玉的臂膀可受寒?什么时候才能和你一起倚着窗帷,仰望明月,让月光照干我们彼此的泪痕呢?
注释
1、鄜(fū)州:今陕西省富县。当时杜甫的家属在鄜州的羌(qiāng)村,杜甫在长安。这两句设想妻子在鄜州独自对月怀人的情景。
2.、闺中:内室。看,读平声。
3、怜:想。未解:尚不懂得。
4、云鬟:古代妇女的环形发饰。
5、香雾云鬟(huán)湿,清辉玉臂寒:写想象中妻独自久立,望月怀人的`形象。香雾:雾本来没有香气,因为香气从涂有膏沐的云鬟中散发出来,所以说“香雾”。望月已久,雾深露重,故云鬟沾湿,玉臂生寒。
6、虚幌:透明的窗帷。双照:与上面的“独看”对应,表示对未来团聚的期望。
★ 弟子规注释
★ 论文注释
★ 杜甫诗三首
★ 杜甫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