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英语第二课堂教学研究(共含1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hunter012”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秋杰
[摘要]多元智能理论给世界各国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也符合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要求。文章结合Howard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研究了开展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有效形式和原则,以期能够促进荚语教学改革,培养多元智能人才。
[作者简介]秋杰(1978-),女,陕西礼泉人,陕西教育学院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与英语教学法。(陕西西安710061)
[课题项目]本文系陕西教育学院教改项目“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构模式与改革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9JG035Y)
[中图分类号]G623. 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36-0127-01
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日渐深入,多元智能理论从另外一个角度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一、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Howard Gardner提出多元智能理论(The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简称MI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在个体身上相对独立存在,与特定的认知领域或知识范畴相联系的七种智能。除了言语,语言智能( verbal/lin-guistic intelligence)和逻辑数理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两种传统智能外,还有视觉,空间关系智能(visual/spatialintelligence)、音乐,节奏智能(musical/rhythmic intelligence)、身体,运动智能(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人际交往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和自我反省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
多元智能理论在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也成为美英等西方国家实施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在美国甚至出现了百余所多元智能学校,以全面开发每个学生的多种智能为根本目标,并推出了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的语言教学模式、多元评价体系。
二、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要求
我国的传统教育受斯皮尔曼的智力二因素说的影响,重视培养语言智能和逻辑数学智能,忽视了其他智能。中国学生学习英语主要靠课堂,甚至课堂是学习的唯一场所,然而扩招以后的大班教学,学生水平良莠不齐,课时又非常有限,使得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语言实践机会很少。老师很难了解每个学生的智能分布情况,仍然采用单一的英语教学模式及策略,则无法满足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和多元智能的培养目标。
多元智能理论对当前我国的教学改革也带来许多启示:首先,教育目标应兼顾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其次,教学模式要多层次、多样化;最后,教学评价要多元化,注重情景性和发展性。 多元智能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出更高的要求,英语教师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培养能力,开发多种潜能为目标。要求广大教师在出色完成正常课内教学的同时,创造条件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成功地挖掘学生的多元智能,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英语复合型人才。
三、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活动
为适应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现教学模式的多层次、多样化,我们必须结合多元智能理论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英语第二课堂是相对于计划学时内的课堂而言,以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开发智力、培养学生探索创造和应变能力为目标,突破了课内教学的局限,形式灵活多样,实践性强,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主学习英语、体验英语、实践英语,不断提高语用能力,发展多元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人的多元智能是一个综合提高的过程,某一方面的提高必将促进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我们应在课堂教学之外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例如演讲、辩论赛、小品表演等活动,在积极健康的环境里,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
1.通过英文演讲比赛提高言语/语言智能。英语演讲训练是提高言语,语言智能(verbal/linguistic intelligence)的有效途径。演讲训练重视语音语调,韵律节奏的练习,弥补了常规教学的不足,同时学生可以习得演讲礼仪、修辞技巧、手势语、体态语等实用性强、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使学生能够生动形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通过英文辩论大赛发展数学逻辑智能。数学逻辑智能(logicaV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包括对逻辑的方式和关系及其他相关的抽象概念的敏感性。英语辩论是大学校园常见的,也是学生最为关注的活动之一。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犀利语言实际上是以敏捷的逻辑思维为基础的,内容丰富多彩的英语辩论不仅能够营造浓烈的语言学习氛围,也能培养学生的语言逻辑思维,自觉开发多种智能。
3.开展英语广告设计大赛、PPT大赛,培养视觉空间智能。视觉空间智能(visuaVspatial intelligence)要求学生对色彩、线条、形状、等具有敏感性,能够将视觉和空间的想法具体的在脑中呈现出来。开展英语广告设计大赛、英文PPT大赛等,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增强审美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4.通过英文歌曲大赛发展音乐智能。音乐智能( musical/rhyth-mic intelligence)包括对节奏、音调、旋律或音色的敏感性。在课余,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英文歌曲、听写歌词,从而练习学生的听力,同时培养乐感。通过英文歌曲大赛,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5.编排、表演英语短剧发展身体/运动智能。开展编排、表演英语短剧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而且可以迅速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学生自行查阅资料,编写英语短剧或小品进行表演,将课本上的人物、思想、对话再现于舞台,将“舞台”变成课堂,在生动、轻松的氛围中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另外,我们可以在第二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掌握互动方法,如成立学习小组等,调动学生参加集体学习的兴趣,发展自主学习、与人合作的人际智能。英语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写英语日记,定期召开英语学习经验交流会等,使学生以深入自我的方式来思考,从而发展内省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也向传统的评估方式提出了挑战,我们也要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更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注重评估的情景性、发展性和多元性,鼓励学生多元发展。
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应遵循的原则
虽然目前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在许多高校得到积极开展,但在实际活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误区。为实现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预期效果,第二课堂活动应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第二课堂活动应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作用同等重要,让学生自主学习,不等于放任自流。教师应对第二课堂活动预先组织,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使不同学生的多元智能都能得到发展。
2.活动部署要与教学计划同步。针对大学英语课程的系统性和阶段性,教师在应统筹全局,结合第一课堂教学,系统部署第二课堂活动,发挥第二课堂的积极作用,使它与课堂教学相配合,巩固第一课堂的学习成果,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和培养素质。
3.建立科学的第二课堂评价、激励机制。第二课堂还要坚持阶段性与持续性相结合,积极、灵活、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有利于第二课堂的持续性开展。为了科学地对学生的发展进行评价,应将第二课堂纳入学生评价体系,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既评价其知识技能,又评价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不易量化的方面,从而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建立多样化评价体系。
作为英语课堂教学主渠道的延伸,第二课堂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结合多元智能理论,优化并逐步完善英语第二课堂教学,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拓宽学生英语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多元智能目标,是顺应英语教学改革,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理想途径。
[参考文献]
[1]方凌艳,论多元智能的评价理论及其启示[J]教学与管理.( lO).
[2]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 ]Cardner,H.Frttme of Mind:The theory ofmultipZe irUeLligertces[M].NewYork:Basic Books. 1985.
[4 lGardner.H.Mu/tiple IatelliSrn-ces:The Theory in FYactice[M J.New York:Ba-sic Books.1993.
多元智能理论与小学英语教学策略
多元智能理论的智能多元化、个性化的.教学观点,使我们的学生观要有所改变, 教师不能只问学生是否聪明,而要问学生到底在哪方面聪明,如何利用学生不同的智能优势组织教学.根据不同的智能提出不同的教学策略,从而调动学生的多种智能,引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
作 者:栾志纯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5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2010 “”(6) 分类号:G623.3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 教学能力 教学策略“多元智能理论”与高中英语教学
“多元智能理论”与高中英语教学文/陈 娇
摘 要: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设计一堂英语阅读课,引导学生进行开放式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强项智能,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并带动其弱项智能的提高。对这堂课的过程进行了认真分析和反思,旨在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宝贵经验。
关键词:多元智能;英语教学;整合;强项智能;弱项智能;反思
一、多元智能理论概述
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a
Gardener)在其出版的《心智的结构》一书中提出:决定人成功的不仅仅只有一种智能,而是包括以下七种智能因素,即言语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认识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反省智能。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拥有这七种智能,只是因其组合或开发的程度不同而出现了差异。
二、对英语教学的认识误区
传统的英语教学在我国文化教育中存在着认识误区。其一,认为英语教学只是一种语言教育,在这种观点的支配下,英语教学往往被限于单一的语言体系之中,漠视英语教学的文化底蕴。其二,认为英语教学可以脱离其他学科,而独立发挥文化教育作用。
三、多元智能理论与英语教学的整合
下面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必修)英语第一册(下)》Unit 18 New Zealand为例,展示笔者在教学中应用多元智能理论,尊重学生的智能特点和学习类型,创造机会让学生的优势智能得到发挥,弱势智能得以加强的一些尝试。
(一)Leading-in
1.猜一猜,发挥空间认识智能优势
在月光下,在音乐声中,一只狗在碧绿的草地上坐着,似乎在等待着什么,一只倒挂着的松鼠款款而至,仿佛他们在幽会,然后让同学们看一看这构成的画面像什么――类似新西兰版图的轮
廓图。
设计说明:该活动旨在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其好奇心,这种新颖和形象生动的导入不但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而且能快速切入教学主题,同时也激活了学生空间认识智能。
2.拼一拼,利用学生的身体、运动智能
让学生把两张卡片拼成新西兰国家的地图。
设计说明:通过该活动,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空间,特别使英语基础差而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也品尝到了成功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得到了呵护。
……
(二)Reading
1.略读(skimming),培养学生快速阅读,领会主旨和抓住主要内容的能力
赛一赛,培养反省智能。让学生快速浏览全文,以比赛形式让学生判断8个句子正误,同时要求学生纠正错误的句子,并针对学生的回答适当穿插对课文内容的讲解。
(1)New Zealand lies to the east of Australia.
(2)New Zealand is surrounded by the Pacific Ocean to the north and east and the India Sea to the south and west.
……
2.细读(closing reading),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仔细阅读课文
(1)标一标,展现运动智能
让学生在刚才所制作的新西兰版图上标出以下几个地方。看谁标得既快又准确。
North Island,South Island,the Pacific Ocean,the Tasman Sea,Wellington,Auckland,Christchurch,Queenstown
(2)说一说,展示言语智能
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描述以上这些地点与新西兰的位置关系。
设计说明:让学生标出以上地方,看谁标得最快最准确,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并让学生熟悉海域、城市与新西兰的位置关系,再次熟悉其整体形状,借助描述图片相对位置的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方位的词汇,说出两个地点的相对位置,实现英语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三)Posting-reading
问一问,展示交际智能。让学生四人一组编对话,其中一人扮演导游,另外三人扮演游客(导游手拿一面小红旗,游客头戴旅游帽),每位游客至少要向导游提问两个该地方的问题。
设计说明:教师将小红旗和旅游帽作为道具,结合教学内容,以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所学的课文内容以对话的形式输出,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语言学习变成真正有意义的语言交流。
四、思考与分析
(一)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课堂教学支持了新课程中“三个发展”的理论――“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
(二)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课堂教学对英语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首先要求教师对所教知识和英语学科思维方式的真正理解。其次,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前,充分了解不同学生不同的智能结构和特点。再则,多元智能理论则对教师重新定位。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师生情感的培养,使教师与学生互相吸引,学生在课堂上才能充分发展强项智能,并带动弱项智能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马庆发。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素质教育的启示。上海教育科研,(7)。
[2]陈琳。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
(作者单位 福建省厦门海沧实验中学)
多元智能理论对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论文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在1983年提出的,在我国的基础教育界被广泛研究和实践。英语教学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是我国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目前,英语教学改革日渐深入,探讨多元智能理论在英语课堂中的运用具有现实意义。
一、多元智能理论综述
传统的智力观认为,智力是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以整合的方式存在的一种能力。霍华德?加德认为传统的智力观过于狭窄,不能够描述人类的全部潜能。智力远不是智商测试所得的一个分值所能涵括的,它事实上可以表现在三个方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作有效产品的能力、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潜在能力。在这一理论基础上,加德纳于1993年把早先提出的7种智能充实为8种,即文字一语言智能、逻辑一数学智能、视觉一空间智能、音乐一韵律智能、身体一动觉智能、自然一环境智能、人际一社交智能和自觉一内省智能。
加德纳的多种智能理论有几个基本论点:
(1)智力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培养和发展的。所有正常的人都有发展这些智能的潜力,但是由于遗传和环境的原因,人们在生活的任一特定时刻碰巧所显示出来的智力的特定形态有所区别(加德纳,1993)。依加德纳所见,只要有适当的环境、教育和鼓励,几乎人人都可把自己的各种智力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
(2)智力不是单一的,通常是多种智力协同起作用。或许某人的任何一种智力都很平常,但由于他的各种智力的特殊组合,他完全有可能在某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3)每个人的智能具有各自的独特性,只有优势的差异,而无高低之分。
(4)人的多种智能,是在先天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开发而发展起来的,后天的教育教学对人的智能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二、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改革英语教学
新课标把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作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之一,同时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英语教育者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传统的教学模式。
(一)教学观念改革
作为英语教师应该抛弃传统的、单一的智力观,树立新型的、多元的智能观。
八项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程度的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有人八项智能全有;有人某几项或某一项突出,但其他缺乏;大多数人居中,某几项优异,某几项稍差,某几项更次之。加德纳说“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表现不同而已。”多元智能理论使我们正确地理解了学生的差异,并乐观地预见到教育的达成状态是使每个学生都能成才。
在多元的智能观的指导下,英语课堂中学生的“异常”表现,将会受到尊重和引导。因为学生在课堂中的“异常”表现往往正表露出这个学生的智能特点。传统上被英语教师认为是“差生”的学生,将重新获得正确的评价,因为那是用不切合他的标准评价出来的,那也只是他的智能的一方面。
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智能观,接受学生的差异性,为学生创造条件,使其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个性,促进学生成为不同类型、适合不同领域的人才。
(二)教学模式改革
英语教师可以改革传统死板的教学模式,加入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运用多项智能,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1.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在进行英语教学时,我们要始终把握“用英语做事”这条原则。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作为目的语的英语应是整个过程的主要工作语言。DavidNunan认为:在教学活动中,应为学生设置与生活相关的“任务”。这些“任务”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做的.各类事情,例如填表格、买报纸、问路、写信等。“任务”是建立在语言理解基础上的一种活动或反应,它以交流为目的,并通过语言的交际来掌握语言。
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带领学生做文字游戏、研究词汇记忆技巧。让学生用明喻或暗喻等修辞手法,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总结归纳。开展情景对话、练习语法技巧、进行口头陈述等。通过这些课堂活动,运用并加强学生的文字一语言智能。
运用和开发逻辑一数学智能,需要设计另外的课堂教学活动。可以开展单词的分类与归类、编排信息、选重点列清单、书写提纲摘要、参与字谜活动;开展数字及逻辑游戏活动、进行问题排除活动、运用数据统计方法陈述观点以及文化比较等。具体做法有,让学生比较课文中的两个人物或两种观点,对小说中无序的事件重新排序,用归纳法学习语法等。
通过唱英语歌曲、运用节奏练习语法、为某些戏剧性活动作曲配乐、把熟悉的旋律与某些观念相联系、创作英语打油诗来概括某些思想观念、为某段视频或音频演示件作曲配乐等方式来达到对音乐一韵律智能的训练。
英语教师在讲课时,可以开展卡片抽认式学习活动。这样,可以加强学生的身体一动觉智能训练。比如让学生用肢体语言表演出来,由其他同学猜测单词。学生做带有计数器和骰子的棋盘游戏,进行时态练习等。
多媒体教学使得多元智能理论在英语教学中得以应用,尤其是在锻炼学生思维方面。英语教师可以用思维构图、视频图像/幻灯/图片等讲授语法知识。还可以让学生用计算机设计制作英语类视频节目/幻灯片、创设模型,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2.课外教学活动改革
组织学生进行春游等活动,观察自然现象、用英语描述大自然、辨认环境并用英语归纳其特点、边做边学,使学生自然一环境这项智能得到发挥。
为了发展学生的人际一社交智能,可以在课外开展二人互助学习活动、书信交友、同学间互帮互学活动。让学生参与小组记笔记、开展模拟活动、参与班级或小组的写作活动等。
要开发学生的自觉一内省智能,英语教师就要进行个别化教学,并让学生检测自身的英语学习技能。可以让他设计一份完整的个人学习目标、撰写一份家史、探讨个人兴趣、研究网络在线活动、坚持每天写日记、记日志、撰写文章、进行个人反思等。
逻辑一数学智能包括对逻辑的方式和关系及其他相关的抽象概念的敏感性。英语辩论是大学校园常见的,也是学生最为关注的活动之一。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犀利语言实际上是以敏捷的逻辑思维为基础的,内容丰富多彩的英语辩论不仅能够营造浓烈的语言学习氛围,也能培养学生的语言逻辑思维,自觉开发多种智能。
我国是英语学习大国,有众多的英语学习者。多元智能理论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作为英语教师,我们有责任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提高英语学习成绩,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最终成为国家需要的多元智能型人才。
祁海英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胡集初级中学)
摘 要:多元智能包括语言智能、音乐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自我内省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基于新课改教学理念,以及现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多元智能为目标,不断发展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与多元智能。同时,多元智能强调差异性、多元性、创造性以及开发性,所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应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为主,教师引导和指导为辅,鼓励学生交流合作、创新思考、个性发展,不断强化多元智能。
关键词:初中英语;多元智能;阅读教学
一、激发创新想象,提升多元智能
在Imagining和Telling模块中,为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可以运用续编故事的方法,引导学生创新思考,培养学生语言智能、写作能力。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不同的思考方式,为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教师可以在英语教学时,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思考空间,依托不同的画面、背景,引导学生创编故事,展开小组交流与合作,有效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表达能力、交流能力。
如,牛津英语8B Unit 1 Past and present这单元知识学习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学习运用一些新单词和短语。结合in the past与now中transport、environment、life这三方面的差异,展开对比想象和阐述,通过引导学生想象现阶段的生活越来越好,交通便利、生活富裕,展开交流合作,写作出一篇家乡变化的文章。其次,关于家乡环境恶化,河水污染,同学们也受到了自然的警示,也可以结合“Our ideal home”“Help the poor birds”的主题,展开联想与想象,激发学生写作空间,强化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提升学生的多元智能。
二、引导信息处理,培养多元智能
信息处理能力可以说是一种学习能力,客观事物都蕴含着自身的色彩、形状、特征等,通过视觉空间的获取、处理与呈现,转换为相关信息表现出来,这就是空间智能的作用。为强化学生空间智能、数理逻辑智能,在Drawing、Numbers模块中,通过多媒体的`教学辅助手段,结合音频、视频等方法,创设英语阅读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想象和表达,强化学生对英语知识与事物的关联理解,激励学生展开视觉空间智能活动,提升信息处理能力。
如:在学习7B Unit 1 Integrated skills相关知识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中描述Neil卧室部分的句子,并用笔记录下外国同龄学生房间里的布置、摆色,特别是摆色对应的数字等;其次,通过学生记录的关键词、数字,绘画出Neil房间的摆色,鼓励学生想象和设计,如设计活泼的动物、新颖的台灯等。又如展开听写记录,听一段英文短文,记录一位学生的日程安排,以此强化学生的数理逻辑能力等。
三、强化合作学习,开发多元智能
通过挖掘“work in groups”“work in pairs”模块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合作交流、互助探索,展开多元互动的学习模式,强化学生语言智能、渗透智能与人际关系智能。合作方式可以有问题讨论式、角色表演式等。在合作学习方式下,生生、师生互动,优势互补,不断强化自身能力,在小组带领下,达到学习目标与能力目标。
如,展开对“TV Programmers”利弊的小型辩论,组织正方、反方与专家组,正方从live more colorful、study等方面辩论,反方从waste time、hurt eyes等方面辩论。通过合作交流、激励讨论,不断丰富学生知识,扩展视野,强化学生创新思维与学习能力,培养多元智能。
四、融入音乐元素,激励多元智能
音乐是最美的语言。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为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适当融入音乐元素,激发学生音乐智能,强化学生创新思维与综合素养。音乐智能是指对音乐节奏、韵律、音调有感悟和直觉的能力,以及用音乐表达自身内心情感的能力。中学生活泼好动,处于青春期阶段,对音乐也有善于模仿和学习的潜能。所以英语教学课程可以借助songs、poems等,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融入教材或课外优秀的音乐资源,将教学内容与音乐融合起来,有效发展学生的音乐智能。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践行新课改教学理念,结合多元智能理论指导思想,认真分析学生现有认知水平、知识能力与发展方向,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自主实践、交流合作、创新思考、集思广益,不断发展自身优势智能,完善不足智能,从而达到培养多元智能的目标。
参考文献:
摘 要 随着我国教学水平的持续进步和大专英语教学整体水平的持续提升,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下的大专英语教学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本文从对多元智能理论进行简析入手,对多元智能理论下的大专英语教学进行了分析。
在我国大专英语教学中智能教学始终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智能教学的进行离不开多元智能理论的有效支持,因此,在这一前提下对于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下的大专英语教学进行研究和分析就具有极为重要的教学意义和现实意义。
1多元智能理论简析
多元智能理论包括了许多理论基础,这主要体现在语言逻辑能力、视觉与节奏、自知与交流等环节。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对多元智能理论进行了分析。
1.1语言逻辑能力
语言逻辑能力是英语学习中最为根本的能力之一。
众所周知,逻辑是指一个人运用推理以及进行分析的能力,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能够通过自身对于事物的理解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最后找出事物的因果关系、逻辑顺序的能力。
而多元智能理论是一项具有逻辑性的理论,以其能够对于可被测量、归类以及分析的事物较易接受。
除此之外,语言逻辑能力的另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语言能力,通常来说语言的智能化往往是指对听说读写的能力能够进行更加高效地应用,这集中的'表现在可以顺利的对事物进行接受、并且能够对事物进行有效描述的能力。
1.2视觉与节奏
视觉与节奏也是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来说空间智能视觉主要是指对于视觉空间能够进行更加精准的定位并且能够理解到空间的特性,最终能够将空间内感受到的内容和形象通过画面等形式来进行表现和表达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视觉能力意味着其对于线条、色彩、均匀度、形状、空间等具有很高的敏感性。
而节奏通常和音乐的联系比较紧密,而节奏的智能主要是指人对于音调、节奏、旋律以及音色等方面进行敏感地感知,这集中的表现在了强敏感性以及通过演奏和作曲等方式来表达音乐等能力上。
1.3自知与交流
自知与交流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众所周知自省和自知是比较接近的两个概念,这主要是指认知、观察以及反省自身的能力,并且集中的表现在个人能够正确地、合理地把握自身的优缺点,并且可以对于动机、欲望、情绪以及意欲进行把握,最终能够有效的自我控制、自我尊重等,对他人的长处进行吸收。
而交流则是人际交往和社会发展所必须的重要能力之一。
这一能力主要体现在能够较为敏锐的觉察、体验他人的情绪、情感及意图,并且能够通过如上做出较为合适、得体的反应。
通常来说中文中的破折号用来表示对句子语意的解释说明和话题转化等。
而与此相对应的英文中的破折号更多的是用来对于语气的停顿、强调、转折以及对某些词汇的省略等进行表现,因此这意味着在进行大专英语教学时,教师并不能直接的将英文中破折号直接翻译到中文中去。
例如在“I’d like to,”she said“,but―”(“我想”,她说,“但是――”)这一例句的讲解过程中,英语教师应当突出其中的省略和转折的意思,从而能够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到其和中文英语中存在的差别。
2.2逗号的应用
多元智能理论下的大专英语教学具有更加丰富的内容,其主要内容包括了破折号的应用、逗号的应用、分号的应用等内容。
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多元智能理论下的大专英语教学进行了分析。
2.1破折号的应用
通常来说逗号在中文中主要是在句子各成分之间和各分句之间表示停顿,并且能够在信件等文体中作为格式的规范,而英语中可以将其来隔开数量较多的词汇,例如英语教师在例句The bouquet is of red,pink,yellow and white roses.(这束玫瑰花有红的、粉红的、黄的和白的。
)这一例句的教学过程中,就应当着重的对其分隔的作用和较为口语化和中文中不同的部分进行细致的讲解。
2.3分号的应用
和前面的两种符号不停的是,分号无论是在英文中还是在中文中,其表现形式都是“;”,但是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在中文和英文的实际应用中,两者仍旧存在一定程度的区别,例如其在中文中大多是表示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非并列的关系。
而英语则是将其用来代替逗号或者连词(and,or,nor,for,so 等)连接两个分句,或者是将其用来表现出并列或转折的意思。
例如在Lilith was hungry,but she was not thirsty.(莉莉丝很饿,但是她并不渴),在这一句子的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可以对于各种标点符号在大专英语翻译中的用法进行详细的分析来促使学生对于这一符号的应用变得更加娴熟。
3结语
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化和大专英语教学中新理论的不断应用,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下的大专英语教学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因此大专英语教师应当对于于多元智能理论有着清晰的了解,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学实践的进行来促进我国大专英语教学整体水平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曾晓洁.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新视野[J].比较教育研究,(12).
[2] 雷琨.多元智能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10).
[3] 陈光祥.英汉互译时标点符号的变通使用[J].上海科技翻译,(1).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阅读的差异教学
基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回顾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指出多元智能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差异教学的启示,并辅以课堂教学实例说明差异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总结出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差异教学的优点.
作 者:吴琴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扬州,225002 刊 名: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2) 分类号:H319.3 关键词: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多元智能理论 差异教学基于双重代码理论的国内英语教学研究综述
双重代码理论(Dual Coding Theory简称DCT)认为认知过程包含两个相互独立的子系统:非语言事物的表征与信息加工系统和语言加工系统.基于DCT的.英语教学具有形象性、激发性、有效性等潜在优势,所以在20世纪70年代在国外兴起后,DCT也受到了我国研究者的青睐.从DCT理论介绍、DCT的研究现状、DCT在英语教学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三方面综合评述DCT在国内英语教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和成果,探讨其对英语教学潜在的促进作用,希望有助于对双重代码理论研究的推进.
作 者:杨小燕 YANG Xiao-yan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刊 名: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INGBO INSTITUTE OF EDUCATION 年,卷(期): 11(6) 分类号:H319 关键词:双重代码理论 英语教学 研究综述多元智能理论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探索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受到世界各国教育界广泛重视.将之运用于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行分层次、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和立体多维评价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类型学生针对性地培养,能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作 者:刘艳 作者单位:桂林医学院大学外语部,广西桂林,541004 刊 名: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ILIN TEACHERS COLLEGES 年,卷(期):2009 23(3) 分类号:H319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 大学英语 教学影响摘要: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存在智能。每个人都是具有多种能力组合的个体,都有各自的智力强项和弱项,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智力组合的多样性实现最大程度的个性化教学。英语教学应与每个学生的智力强项相结合,在展示强项,发展强项的过程中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从而使语言学习取得良好的效果。英语教师应在英语教学全过程中转变观念,创造性地与学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给予学生适时地鼓励和指导。
主题词:多元智能,智力组合的多样性,智力强项,智力弱项,综合素质,个性化教学,教学手段多样性,评价
在我们的日常教学过程中会经常发现使大部分学生头疼的语言知识一旦通过图片、音乐、视频、表演、运动等方式加以展现就会吸引学生广泛的兴趣,一些语言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会由昏昏欲睡的状态转变为热心参与,忙得不亦乐乎,从而高高兴兴的学到了语言知识。学生中的这种现象引起了教师们的无限思考,这种现象是偶然的,还是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呢?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拨开了我们眼前的迷雾,为拓展英语教学手段,英语学习方法及教学评价方式提供了启示。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学习与思考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是针对传统智能一元化理论提出的。他认为,智力是一种或一组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或制造出在一种或多种文化背景中被认为是有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智力是以组合的方式来进行的,每个人都是具有多种能力组合的个体。他还强调智力并非像我们以往认为的那样是以语言能力和数学逻辑能力为核心、以整合方式存在的一种智力,而是彼此相互独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的一组智力。
1.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要素
加德纳在大量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人的智能结构是由九种智能要素组成。这九种要素是:
(1)言语/语言智能(verbal/linguistic intelligence)-指听、说、读、写的能力。(2)逻辑/数学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指有效利用数学进行推理的能力。(3)视觉/空间智能(visual/spatial intelligence)-指准确感知视觉空间世界的能力。(4)身体/运动智能(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指善于运用整个身体的能力。(5)音乐/节奏智能(musical/rhythmic intelligence)-指感受、辨别、内化和表达音乐的能力。 (6)人际交往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指与人相处和交往,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7)自我反省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指认识、了解和反省自己的能力。(8)自然观察者智能(naturalist intelligence)-指辨别生物和自然界其他特征的敏感能力。(9)存在智能(existential intelligence)-指思考有关生与死、身体与心理世界的最终命运等的倾向性。
2、关于多元智能理论的现实思考
人的智力是多种智能以不同方式组合的结果。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上述九种基本智能,智能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每个人在智力方面都有强项和弱项,有各自适应的学习方式和发展倾向,而现行的教育中整齐划一的东西太多,同样的教材、同样的教学方法,这种整齐划一只能使部分学生受益,而现行的考试又只能测出学生在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能力的高低,仅以这种考试的结果来评价学生及预测学生未来成功与否是不科学的。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教育出来的成功者其实只是部分能力上的成功,而不是综合智力优胜者,他们很可能在某些参与社会竞争必备的智能上是欠缺的。比如:有一个手拿大学毕业证,大学英语六级证及全国计算机二级证的人到社会上去应聘却找不到满意的工作。究其原因,我们发现这位应聘者的一切证件都只能说明他在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的能力,而社会竞争所必需的人际交往能力正是他所欠缺的,从而导致了他择业失败。这种结果又是谁的过错呢?如果他当初上学时就发现并重视自己在人际交往能力上的欠缺,并在教育系统内能够得到大力培养的话,这种择业时的困境就能避免出现了。又有一些学生在上学的过程中一直被认为是差生,迫于社会、家长、老师等多方面的压力他们不得不放弃自己本爱好的运动、音乐、绘画等活动,全身心投入到使自己头疼的考试复习之中,结果往往还是不如人意,从而造成学习者自信心受到极大摧残,有时甚至影响他们的一生。我们教育的目的应在于让学生客观地看待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了解自己的长处和弱项,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发扬强项、发展弱项、发挥潜能、自信自由的实现整体素质的提升。这就要求教育者根据教育对象在智能组合方面的多样性探索最佳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实行最大程度的个性化教学,使每个学生智力强项方面的潜能得到认可和发挥,一些智力弱项得到重视和发展,逐步形成各种智能的最佳组合,从而使每个学生成为成功的学习者和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
二、运用多元智能理论优化英语教学
多元智能理论给英语教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语言学习本身是语言能力的体现,但具备不同智力组合的学生都可获得语言能力的提高。如何使其语言能力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我认为语言教学应与每个学生的智力强项相结合,在展示强项,发展强项的过程中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从而使语言学习取得良好的效果。这一方面能让学生认识到当今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日益全球化,英语已经成为各国公民的必备素质,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取胜,使自己的爱好得到长足的发展,我们必须学好英语;另一方面,学生在展示自己强项的过程中能够自信愉快的学习语言,从而增强对语言学习的兴趣。
1、新教材的使用为我们应用多元智能理论提供了有利条件。
新教材的内容贴近现代生活,富有较强的时代气息,其选材和教育活动的设计充分考虑到学生年龄特点和生理需要。其中的各种体裁能满足不同智能强项学生的需要,例如,名人、音乐、电影、体育、文学、艺术、语言、科技、文明礼貌、友谊、饮食文化、幽默等。当学生兴致勃勃地翻阅教材的时候,他们都从中发现了自己的兴趣点,这为教师的进一步教学提供了良好条件。当然,有不少教师会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状况,这是因为一部分教师教学观念陈旧,缺乏运用新教材所需的组织和创新能力,并且受到目前各级各类考试的束缚。这就要求教师们把教育教学的眼光放远一些,着眼于学生一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在日常教学中着力于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2、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创造性的组织各种活动,顾及学生智能组合的多样性,实行最大程度的个性化教学。
1)对于语言能力强的学生,我们可以让其多读一些世界名著英文简写本,鼓励他们去模仿磁带中的发音并在课堂上给他们提供展示的机会,鼓励他们去参加一些英语演讲比赛、班内英语辩论活动以进一步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运用听写的手段提高其听力水平。当学习高一英语第二单元时可委任此类学生来展示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在发音上的区别。为活跃课堂气氛,我们可以把一些英文绕口令引入教学,让此类学生给大家作示范。
2)对于擅长数理逻辑的学生,教师可鼓励其参加双语班的学习,给其找一些英文编写的理科题及趣味智力题,英文编写的理科知识,还可给其创造机会让他们用英语给大家讲一道数学题,也可让其编写一些英文的调查问卷,调查后统计出数据,并作一份英文的调查报告。高一新教材上册第57页的warming up 中的智力测验可为这类学生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遇到英文故事教师可把故事的先后顺序打乱,让此类学生根据逻辑重新排列组合。
3)视觉空间能力较强的学生侧重于通过造型图像来学习,那么作为教师可以将单词绘制成图画,将英语对话以看图说话的方式来学习,把英语故事以连环画的形式表现出来,鼓励学生自制图片和简笔画并运用它们来作为展示自己语言的资料。在锻炼听力时可让该类学生将所听得内容用图像展示出来,比如一些建筑物的位置关系等。新教材第12单元的warming up讲述的即是画家及其作品的配对,教师应抓住这个机会大大提高此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解定语从句中关系副词的用法时,我们可以把自己学校的平面图用幻灯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练习“This is the place where …….”的句型。比如:The teaching building is the place where we have classes every day. This is the place where we have lunch together every day.
4)对于身体运动智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使其通过身体的感觉来学习。比如,角色扮演,戏剧的即兴创作均能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有一些游戏特别适合此类学生做,教师拿出一张卡片,上面写了一种东西,让这些学生看后把这种东西表演出来,然后全班同学猜老师的卡片上写了什么。或者卡片上写着老师让学生干的事,这类学生可把这件事表演出来,然后大家猜What did the teacher ask the student to do ?。在讲第一单元中Reading时涉及电影Cast Away ,第五单元 The silver screen 也是主要讲电影的,我们可以给此类学生创造表演的机会,于是他们在一边表演一边说台词的过程中,便练习了语言知识。
5)对于那些人际交往智能很强的学生,合作学习、小组教学是适合他们学习知识最好的方式。教师可让此类学生在组内讨论,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他们可以充当小短剧的导演、辩论赛的组织者。如果搞一个英语才艺大比拼的话,他们可以充当支持人和召集者。
6)对于自我反省智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应尊重他们的业余爱好,承认他们所从事的活动,使他们具有心理安全感,从而增强它们独立学习的积极性。在英语学习中,教师应注意观察此类学生,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适时地给与他们鼓励和指导。在方法上应让他们写英语日记、英语总结来学习。老师可和此类学生互通英文书信或电子邮件。
7)音乐节奏智力较强的学生通常是pop music, rock and roll的爱好者,他们能毫不费劲地学会多首流行歌曲和熟记歌词,象泰坦尼克号主题歌My heart will go on forever. 等等,会经常在耳畔回响。教师应引导他们去搜寻一些与课堂题材相关的歌曲,在课上与大家共赏,教师也可创造他们在大家面前高歌一曲的机会。英语教师可搞一种每周一歌的尝试,即通过课间、中午休息时间放英文歌曲,争取让大家每周学一首英文歌,适时地搞一点英文歌比赛以活跃英语学习的气氛,而音乐智能较强的学生自然成为此类活动中的主角。
8)擅长自然观察的人通过接触和了解大自然的奥秘来学习,我们可让此类学生充当值日生,每天用英文来向大家作天气、物候方面的报告。在要学生学会使用first, next, then, finally 等词的运用时,教师可建议其向大家讲述如何种花等等。教师还可让此类学生动手制作关于环保知识的手抄报。
总之,如果学生利用自己的智能强项或优势智能组合来学习英语,从自己最擅长最喜欢的东西入手来积极地运用英语,那么他们在英语的世界中就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3、教师一方面必须考虑到学生智能方面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受到课程标准的统一性的制约,受到课时的制约,受到学校现有条件的制约。这就要求教师把多样化的活动以高效的方式整合到课堂中来,而教育本身应以学生自觉自主活动的方式延展到课下。当向学生传授新知识时,我们可运用音、形、像等多种手段同时展现给学生,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共同刺激下迅速理解和记忆知识,课上的活动应力图满足不同智能学生的需要。课后教师给学生布置一些project,学生可以在完成它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智能,等到课上教师再要求学生作出多方面的展示及陈述,从而使不同智能强项的学生获得展示自己和发展语言的机会。举一个例子,师生共同郊游归来,老师布置关于旅游的项目。有的组的同学准备制作手抄报贴在教室内展示:组内有的负责收集照片,并附加英文说明;有的负责撰写英文游记;还有的负责整体的版面设计。有的组根据沿途发生的趣事编成英语短剧,准备课上演出。也有的组用演唱英文歌曲的方式表达旅游中的美好感受。还有的组把一路上收集到的各种植物标本,购买的当地土产及旅游纪念品汇总到一起,并准备拿到课堂上展示,该组同学负责配以英文解说。除了课堂时间的高效利用之外,我们可利用课余时间搞一些诸如英语才艺大比拼、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戏剧表演等活动,这可以获得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发挥潜能,锻炼语言的多重效果。
4、评估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分割的部分。评估手段和形式会对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学习策略产生很大的影响。既然我们的教学多样化了,学生学习形式多样化了,那么我们就必须有多样化的教学评估方式。我们应把形成性考试与终结性考试相结合,把卷面测试与实践考核相结合。中学阶段的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所以在各种评价中我们应为学生提供机会去创造有意义的项目和进行真实的展示,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智能来参与和完成任务,从而使学生摆脱传统考试所带来的压力感和厌恶感,发挥出运用语言的最好水平。英语教师应改变重结果,轻过程的旧观念,在评价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策略以及综合素质(即多种智能综合运用的能力)。我们进行评估的目的是多方面的:我们不仅要对目前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进行评判,还要提供学生参与各种活动情况的分析,其中包括学生强项和弱项的分析、学生的兴趣点以及对学生未来如何学习语言、如何发展的建议。当然教师对学生的了解需要一个过程,其评价难免不够全面,所以我们还应结合学生个人评价、组内评价、家长评价和社会评价,从而使得学生客观的看待自己,自觉地寻求适合自己的语言学习的最佳方法,探索自己智能组合的最佳方式,以及确定个人的努力方向和发展道路。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在各种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学生颁发一些小礼物,以示对其活动的肯定。
笔者认为,多元智能理论在英语教学方面的实践还有待更大程度的开发,希望更多的英语教师投身到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拓展教学手段及评价方式的道路上来,希望更多的学生在英语教学手段及评价方式多样化的过程中体验到英语学习的乐趣,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语言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 李晶 天津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
《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上海教科院现代教育实验室 张俐荣
《多元智能理论和“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发》 苏州大学数学教育研究室 潘洪亮
“论多元智能的评价理论及其对外语教学评价的启示”,卢利、李晓,《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第10期
一.引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为了满足时代发展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我国
正在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实践。新课程改革要求打破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的局限,合理构建课程资源的结构和功能。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要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刊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英语报刊是开发价值最高的资源之一,能拓展课本内容,辅助新教材的教学。现代中学生希望能通过一种轻松愉快的、新颖的形式去涉猎更多的实用英语,学习各类题材的英语文章。而《21世纪中学生英文报》(21st Century Teens)满足了学生的这一需求。这一年,笔者在所任教的高一学生中尝试将英语报刊运用于英语教学,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的就是《21世纪中学生英文报(高中版)》。笔者认为,该报适用于英语教学,有如下特点:<1>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多彩,融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于一体。<2>文字难易适中,文章中配有“help”, 帮助解决生词、术语或难句。<3>有Front Page、Our World、Campus Trends等版块,时代气息浓厚,适合中学生心理和阅读兴趣。<4>注重语言学习,介绍学习方法。〈5〉Your Words、English Q and A、Fun Time等版块,提供了交流互动园地,鼓励读者参与。
笔者在教学中多次尝试将多元智能理论与报刊阅读教学有机结合,一方面学生扩大了词汇量,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借助报刊提供的背景知识和相关内容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如学习高一新教材Unit 8 Sports,我们从《21世纪中学生英文报》中选择了“Olympic seal to mark ”, “Changes for Athens and Beijing”, “Play while the sun shines”三篇文章作为补充材料。
二、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内涵
多元智能理论(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是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Howard Gardner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种智能理论。该理论注重学生的智能多种性、整体性、开发性和差异性,鼓励教师配合学生的学习策略,采取多元模式的教学方法,以发挥教与学的功效。
Gardner指出人类至少拥有八种智能,语言智能(linguistic intelligence)数理逻辑智能(mathematical/logical intelligence)、视觉空间智能(visual/spafial intelligence)、音乐智能(musical intelligence)、肢体运动智能(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人际系统智能(interpersenal intelligence)、自省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和认识自然智能(understanding nature intelligence)。
Gardner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多种智能,只是某些智能的发达程度和智能组合的情况不同。人的智能可以通过后天学习得到开发和逐步加强。学校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发展智能。以发展为轴心的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以不同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各种智能,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提倡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以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和多元化发展的形成性评价为主,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
多元智能理论在我省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得较为普遍,但在中学英语教学,尤其是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得较少。不少教师认为报刊教学无非就是课外读读几篇文章,课内讲解些单词,做几道选择题,回答几个问题而已。事实上,多元智能理论同样能够成功地运用于报刊教学中。
三、多元智能理论与英语报刊教学的整合
1、训练认知策略,发展语言智能
语言智能是指能运用听、说、读、写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例如,教学《21世纪报》第102 期的一篇文章“Neo faces his final fight”,我找来了《海底总动员》的VCD,截取一段与报纸内容类似的影片,播放给学生看,要求学生在有效倾听、仔细观摩影片的过程中判断内容,抓住中心主题,听后让学生做一道与此有关的Fill in the blanks的题目。我还要求学生根据英文字幕给影片配音。这样,训练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2、指导阅读训练,促进逻辑数理智能
外语学科同样需要逻辑推理和运算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训练时可采用不同的提问策略提出开放性问题,让学生预测和改变文章结尾等方法来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教学第132 期的一篇文章“Destroyed by his beauty”,我将这个故事分成几部分材料,分给不同的小组,先让各组成员熟悉他们手中有的材料猜测他们未知的信息,最后各组派一名代表共同组织这个故事。又如,第94期的“Brain Teasers”就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运用空间表征策略,开发视觉空间智能
教学中可采用电影、电视、投影片、多媒体、插图、图解、图表等形象化工具辅助教学,提高视觉空间智能。例如教学“Neo faces his final fight”我采用了电影、幻灯片、多媒体等多种手段。此外,《21世纪报》上的很多文章可采用矩阵网、层次结构图、网络网、视图化大纲等来理解文章的语义关系和篇章结构,把握文章中心。
4、营造音乐环境,培养音乐智能
青少年学生听觉敏锐,善于模仿,普遍喜欢音乐。教师可充分挖掘延伸报刊中的音乐资源,把音乐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几乎每期的《21世纪报》都会介绍学生们喜欢的娱乐明星和歌舞信息等。例如,第98期有一篇介绍“大河之舞”的文章“Dancing to an Irish tune”,我在Pre-reading 的教学步骤中播放“大河之舞”的音乐,让学生从感官上初步感知,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又如,为了配合第97期的一篇评价饶舌音乐的文章“Music of the devil”,我先让学生听几首饶舌歌曲,然后呈现其中一两首歌词,精讲歌词的语法、句法和词汇,再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歌词内容,最后对作者的观点进行分析判断。
5、加强动觉训练,提高肢体运动潜能
现行教材把课堂游戏纳入了教学内容,设计了竞猜、演示、随机应变、谜语、表演等不同类型的游戏和活动,调动学生通过自身的肢体、动作、表情来表达思想感情和解决问题,强调学习者多感官通道的参与,在玩中看、听、说。单词竞猜是我在英语报刊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即两个学生中的一个看幻灯片上的单词,说英文解释,另一个背对着纪灯片猜单词。
教师在利用报刊进行教学时,可结合教材内容,创设动态化的环境,提高学生的肢体运动智能。例如,为了配合高一新教材Unit 21 Body Language的教学,我选择了第95期的文章“Making sense of body talk”,引导学生比较英汉体态语异同,并通过观察、模仿、演示加强体态语方面的学习,积累用肢体表达思想的经验。
6、开展合作学习,塑造人际交往智能
教师可让学生自由组合小组,或根据学生的性别、能力、个性和成绩等因素分组。每个小组以4-6人为宜。教师对小组进行指导或提供帮助,引导学生学会在团队中与人合作,倾听并理解他人的立场和观点,共同探讨某一问题,完成某一任务。例如,我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第97期介绍明星金城武的文章“Mr Perfect”改编成采访。各组中书面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担当总编剧,具有导演才能的学生充当导演,口语表达能力强的两名学生分别扮演金城武和记者,具有绘画潜质的学生布置模拟演播室的背景。
7.认识元认知要素,开启自我认识智能
具备自省智能的人具有自我认知、自我反省的能力。元认知意识鼓励学生做出成功的选择,并有效修正自身的行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他们反思自己在利用报刊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收获和不足之处,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好的学习策略。我每隔一段时间会对学生的报刊学习情况进行测试,测试的方式灵活多样,有试卷、文章概要、读后感、朗诵、表演、手抄报等多种方式,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帮助学生发现和培养自己的智力优势,并以强项带动弱项,实现自身全面、合谐的发展。
8、训练观察技能,改善认识自然智能
认识自然智能是指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形态,对物体进行辨认和分类,能够洞穿自然现象的能力,报刊教学中应多利用环保与生态题材的文章,引导学生学习环境和生态方面的知识,并联系实际就某一话题展开调查或讨论。
例如,学生们阅读完第102 期的文章“China’s animals in danger”,我就引导他们小组讨论Why are China’s animals in danger? What should we do to solve the problem?
四、结语
现代素质教育强调个性化教学,多元智能理论为实施个性化教学创造了条件,其核心在于认真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教师在英语报刊教学中应开展多样化、开放性教学,全面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增强信心,敢于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倾听,认识到团队协作的力量,能客观认识自己,形成良好的学习策略。而这些恰恰是传统教学所缺乏的,因此广大英语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探索教学理论﹑教学方式,用科学的方法在英语报刊教学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远振 《新课程英语教与学》,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
2、刘炜 “合理利用英语报刊 有效促进英语教学”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第3期
多元智能理论在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针对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存在的`问题,导入多元智能理论,结合语言智能、运动智能、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自然环境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省智能等八大智能的特点,按照智能类型模块设计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活动目标,旨在提高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的质量.
作 者:冯雅娟 Feng Yajuan 作者单位: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浙江,绍兴,312000 刊 名: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OXING UNIVERSITY 年,卷(期):2009 29(12) 分类号:G642.0:G434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 大学英语 多媒体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