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怎样保护数据安全(共含10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一颗普通人”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保护数据安全的三大措施:
第一种措施:透明加密软件
这里指的加密软件,不是网络上可以随意下载的那种免费的个人级数据安全加密软件。我们通常可以在各种软件下载网站,下载诸如文件夹加密超级大师、加密王之类的加密软件,这些软件只是“伪加密”,很容易被菜鸟级的计算机用户解除,而且经常发生文件被破坏无法恢复,非常不安全。
企业用户里的研发部门、设计部门等核心部门,每天产生大量的源代码、平面设计图、电路设计图、3D图、或者是音频视频文件,这些文件需要在产生、使用、存储和流转过程中进行加密处理。这就需要使用企业级“透明加密软件”。这种软件在国内已经相当成熟,以Smartsec软件等为代表。
Smartsec是针对内部信息泄密,对数据进行强制加密/解密的软件产品。该系统在不改变用户使用习惯、计算机文件格式和应用程序的情况下,采取“驱动级透明动态加解密技术”,对指定类型的文件进行实时、强制、透明的加解密。即在正常使用时,计算机内存中的文件是以受保护的明文形式存放,但硬盘上保存的数据却是加密状态。如果没有合法的使用身份、访问权限、正确的安全通道,所有加密文件都是以密文状态保存。所有通过非法途径获得的数据,都以乱码文件形式表现,保护数据安全。
第二种措施:文档权限管理软件
对于个人级的用户,可以利用Windows Rights Management Services(权限管理服务,简称 RMS),以及Office版本中的信息权限管理(Information Rights Management,IRM)来防止用户利用转发、复制等手段滥用你发给他们的电子邮件消息和Office文档(主要是Word、 Excel、 PowerPoint)。国外企业通常所用的DRM(Data Rights Management)手段大抵如此。对企业级的用户来说,这种权限管理是相当业余的,而且最大的问题是,这种权限管理是没有对数据本身进行高强度的加密。采用这样的权限管理,做不到真正细粒度的权限划分,是一种非常粗放的管理手段,数据安全难以得到保护。
对企业级用户来说,对文档的权限管理需要采用专业的权限管理系统。以亿赛通文档权限管理系统为例,这是针对企业用户可控、授权的电子文档安全共享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驱动级透明动态加解密技术”和实时权限回收技术,对通用类型的电子文档进行加密保护,且能对加密文档进行细分化的权限设置,确保机密信息在授权的应用环境中、指定时间内、进行指定操作,不同使用者对“同一文档”拥有“不同权限”。 通过对文档内容级的安全保护,实现机密信息分密级且分权限的内部安全共享机制。
第三种措施:文档外发管理系统
对那些经常需要把文档发送给合作伙伴或者是出差人员的企业来说,如果把文档发给外部单位之后,就放任不管,必然有造成重大机密泄露的风险。为了防范文档外发之后造成泄密的风险,采用文档外发管理系统是目前最有效的数据安全。
目前这种文档外发管理软件产品比较多。亿赛通文档外发管理系统是比较出色的一种。亿赛通文档外发管理系统是针对客户的重要信息或核心资料外发安全需求设计的一款外发安全管理解决方案。当客户要将重要文档外发给客户的出差人员、合作伙伴或客户时,应用文档外发管理程序打包生成外发文件发出。当外发文件打开时,需通过用户身份认证,方可阅读文件。同时,外发文件可以限定接收者的阅读次数和使用时间等细粒度权限,从而有效防止了客户重要信息被非法扩散。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用一些办公软件(Microsoft Office和WPS Office)来制作一些文稿、表格、演示文稿和数据库等,出于保密的需要,我们通常要对这些文件进行加密,
一、加密Microsoft Office文件
1、加密Word、Excel、PowerPoint文件
加密这三种类型的文件,方法相似,可以通过下面两种途径不定期实现。
途径一:选项设置。在上述应用软件的窗口(如Word)中,执行“工具选项”命令,打开“选项”对话框,切换到“安全性”标签下(如图1),设置好“打开权限密码”和“修改权限密码”后,确定退出,然后保存当前文档即可。
图2
途径二:保存加密。在对上述文档(如“演示文稿”)进行“保存”或“另存为”操作时,打开“另存为”对话框,按工具栏上的“工具”按钮右侧的下拉按钮,在随后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安全选项”,打开“安全选项”对话框(如图2),设置好“打开权限密码”和“修改权限密码”后,确定退出,然后再保存文档即可。
图2
[特别提醒]①根据你保密的具体情况“打开权限密码”和“修改权限密码”可以只设置其中一个,也可以设置全部设置(两种密码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②对于PowerPoint,只有2002及以后的版本中才增加了加密功能。③在用途径二加密文件时,在Word中,选择的是“安全措施选项”,在Excel中,选择的是“常规选项”。
2、加密Access数据库文件
启动Access2002,执行“文件打开”命令,打开“打开”对话框,选中需要加密的数据库文件,然后按右下角“打开”按钮右侧的下拉按钮,在随后弹出的下拉列表中(参见图3),选择“以独占方式打开”选项,打开相应的数据库文件。
图3
执行“工具→安全→设置数据库密码”命令,打开“密码”对话框(如图4),设置好密码后,确定返回,即可对打开的数据库文件进行加密。
图4
二、加密WPS Office文件
加密用WPS Office中金山文字、金山表格、金山演示组件制作的文件,其方法是完全一样的,操作起来也非常简单。
在相应的组件(如“金山表格2002”)窗口中,执行“文件文档加密密码”命令,打开“密码”对话框(如图5),确定返回后,再保存(或另存)当前文件就行了。
图5
企业时常丢失含有客户敏感信息的备份磁带,这绝对是一个安全界的灾难,这个问题困扰着每一个行业,包括已经意识到安全问题的金融服务行业。
去年,New York Mellon银行称第三方邮递企业两次丢失了没有加密的备份存储磁带,可能暴露了大约450万人的信息。几乎在同一时间,位于波士顿的State Street公司表示,一个做产品数据分析的承包人丢失了一个硬盘驱动器,其中包含了5500个雇员的私人信息和4万名用户的帐号信息。数据最初是加密的,但是承包人解密了信息并把信息存在计算机设备上,结果让人从设备上偷走了。
在New York Mellon银行,数据泄漏事故迫使公司改进了它的安全措施,要求机密数据必须写在磁带或者CD上进行加密运输的,或者在进行运输时实行严格的控制。
存储加密非常关键,它能避免数据泄漏出现严重的后果,这些后果包括告知客户数据泄漏带来的直接损失和品牌受损的间接损失。不管你的供应商跟你说过什么,所有未加密的备份磁带都能被那些恶意的罪犯读取出来。一些供应商会说他们的备份格式是公司自己的格式,没有他们的数据库和软件就不能解读备份数据等等,请不要听信这样的言论。备份格式跟法律(比如加利福尼亚州的SB 1386)没有关系,但是如果你失去了对未加密私人信息的控制,你必须告知受到影响的客户。如果数据加密了,大多数州立数据泄漏法律则不要求你必须告知客户。
对那些要运出公司物理位置的磁带进行加密是一个明确的商业选择。当磁带丢失时,保护备份数据能为你的企业节省几百万美元,还能保证品牌受到的损失最小。
存储加密的风险
当你考虑对备份磁带加密的时候,你也要考虑存储加密的风险。这些风险跟运行中的数据加密的风险有很大不同。如果你运行加密数据的时候出现了问题,你会立刻知道并进行修复。比如,如果一个应用程序通过一个加密的通道发送数据,一旦加密发生了什么事,应用程序也会崩溃。分析其根本原因则会知道起因是加密失败。
然而,如果存放起来的加密数据出现了问题,你可能好几个星期、好几个月甚至好几年都不知道,当到了最后知道的时候可能已经太晚了。这是因为你只有在验证或者重新存储磁带的时候才会读取磁带。因此,除了你完成写入磁带过程后对磁带进行验证那一次,进行重新存储是你唯一测试加密系统的机会,而此时会出现最糟情况是你发现加密系统瘫痪了,
对备份磁带进行加密最大的风险是你把数据弄的太安全了,以至于连你自己都无法读取了。如果你丢失了密钥,或者程序损坏了,那么最后你所面对的只是一些不能读取的磁带,其他什么事情你都不能做。不幸的是,到你确实需要读取磁带的时候,你才可能意识到这个问题早已发生了。
这就是为什么密钥管理如此重要的原因。任何时候你想读取加密数据都需要密钥,比如进行再次存储的时候。另外,如果密钥被错误的人得到,可能会让你的加密系统失去作用。
因此,保管好用来加密数据的密钥是极为重要的。建立一个密钥数据库很关键,因为它可以记录密钥用在什么上、哪一天加密了什么数据等。当你改变密钥的任何时候,也必须相应地更新数据库。你必须对密钥数据库的访问进行控制和监视,以防止那些未经授权的访问。
尽管已经有了运行数据加密技术的密钥管理系统,但在单一系统上它们并不支持多个密钥,也不支持磁带驱动在不同时期拥有多个密钥。因此,为加密存储数据而设计的密钥管理系统往往是很不成熟的。
另外一个对备份磁带进行加密的风险是,没有取得安全性和可用性的平衡。这个问题是安全领域的难题。如果你把一个系统弄的很安全,它会变得不可用或者管理起来很困难;如果易于管理,它又往往不是很安全。在这上面的目标就是要寻找一个平衡点:既让系统变得尽量安全,又不会显著的增加管理成本或改变用户体验。
有三种加密备份数据的基本方法:
源加密(Source encryption)
备份软件加密
内置(In-line)硬件加密
在数据可能发生丢失之前,所有的这三个方法都会对它进行加密。然而,每种方法都会对系统的可用性和成本造成不同的影响,这些都需要考虑。比如,有的方法会引起备份速度慢40%,有的方法会100%的降低磁带库的存贮容量,有的方法会对可用性产生很大的影响导致不可行,我们需要权衡这些特点。
源加密
源加密系统是对数据的源头进行加密。一个文件系统(比如Windows加密文件系统)或者一个数据库对存储在里面的数据进行加密。如果数据存储时加密了,备份的时候也相应的加密了,这样不会违反各种泄漏通知法律(breach notification laws)的要求;如果带有个人信息的磁带丢失了,你也不用告知你的客户。如果你担心存在泄密的内部人员,那么这种加密方式是个不错的选择。
一.低烟无卤 (LS0H或LSZH) 阻燃线缆料的演变与崛起
1.线缆中含卤的危害
含卤(特别是溴系)阻燃聚合物体系因其突出的阻燃效果,80年代中期以前在阻燃聚合物市场中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电线电缆工业界中的聚氯乙烯(PVC)即是其中的一例,至今仍在护套和绝缘料中承担着主要角色。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PVC内在的弱点(燃烧时释放的大量烟雾,严重的腐蚀性气体和有毒气体)益发明显。从那时起评估和寻找PVC料的替代物遂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
早在1986年欧洲首先发现燃烧产物中含有的多溴二苯醚,四溴代双苯并二恶烷及四溴代双苯并呋喃等属于致癌物质。直至英国又接连发现五溴二苯醚,十溴二苯醚在野生猎鹰蛋内的生物积累高出家养猎鹰蛋400倍。于是再次发起拒绝生产与使用含溴阻燃剂的行动。
2. 北美与欧洲对线缆在火灾中的认识
过去的几十年无卤阻燃体系逐渐进入了欧洲,并被接受为电缆制造技术的一个部分。而美国则并非如此,一般只限于返销欧洲的产品才做此规定。欧洲和美国基于不同的国情和背景有着完全对立的观点: 美国流传的概念认为:祸灾的根源在于一氧化碳(CO)毒气的产生以及其后的轰燃(“flashover”)过程中CO转化为CO2的热释放。因此,如果能通过一些办法提高物品的燃点及控制过程的热释放,即可减少火灾的危害。
北美UL认证机构提出基于北美的线缆防火标准。要满足UL的标准必须将卤素添加到线缆绝缘层的聚合物中,其PVC线缆含有氯,而FEP(Teflon特氟珑聚四氟乙烯,也就是CMP)线缆含有氟。FEP具有很强的防火性,在燃烧冒烟解体之前可以承受800℃以上的温度,也就是燃点达到800℃以上。但是,由于要满足UL的标准必须将当卤素添加到线缆绝缘层的聚合物中,则PVC线缆燃烧时会散发出氟化氢和二氧化物气体,它们被绿色和平组织确定为“科学已知的、具有毒性的合成化学物”。而当FEP线缆燃烧时,它释放出无色、无味,但毒性比氯化氢更强的氟化氢。有测试表明,在FEP烟雾中还存在另外一种危险气体。
欧洲则认为:在燃烧中产生的卤酸(HCL)释放量、气体腐蚀性、烟雾浓度及气体毒性是决定人们能否安全脱离火灾现场的主要因素。目前全球大部分地区敷设的电力及通信线缆均含有卤素,该类线缆在燃烧时会散发出有毒雾状化学物质。火灾现场,含卤线缆会产生酸性气体,有损人员的鼻、喉等器官,烟雾还容易使人员迷失方向,难以逃离火灾现场。因此,欧洲地区大部分均采用低含卤或低烟无卤素绿色环保型线缆标准。
祸灾的严重性取决于人们脱离火情现场的成功率。烟气的刺激性和毒性是制约脱离火情现场的主要因素。因此,对于燃烧中产生的烟,毒,和腐蚀应该给予优先的关注。换言之,彻底摈弃卤素物质的生产和使用是当务之急。
二.无卤素线缆的特点
1. 不含有卤素,不产生有害气体及腐蚀性气体
在无卤素线缆的组成材料中,除了不使用卤族元素之外,磷类阻燃剂也在排除之列。欧洲的线缆生产商为了符合严格的防毒性规范,均不使用卤素,代之以金属加入到聚乙烯和聚内烯线缆绝缘层中。当受热时,这种线缆只散发出毒性很小的可见蒸汽。
2.燃烧时发烟量少
具统计,在火灾中死亡的人员中有三分之一的是因为吸入电线线缆燃烧时释放的有毒气体而窒息死亡,所以我们提出了线缆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而且应该具备一旦燃烧后产生的气体中无卤酸(有害气体)并且发烟量低,以确保不熟悉现场的人员有逃生机会,
3.不含有铅等重金属,不含环境激素,不污染土壤
铅及铅的化合物,会被人体的消化器官和呼吸器官摄取,在人的血液及脑部积累,危害人体的健康。而当线缆皮经过破碎、掩埋处理后,铅化合物也会从氯化物中逸出,污染土壤和水质,危害人体。
4. 抗老化较好,可长久确保网络品质
PVC线缆四对线其芯线绝缘材质为聚乙烯(PE), 因此在采用聚氯乙烯(PVC)当外皮材料时, 经过一段时间后 , 聚氯乙烯(PVC)上的塑料油会自行移动至四对线的外皮 , 将导致其芯线绝缘的聚乙烯(PE)介质发生改变,从而造成网络四对线的传输特性变差。而如采用低烟无卤素(LSZH)当外皮材料 , 因为低烟无卤素(LSZH)本身就是一种PE材质 , 而PE与PE长时间接触并不会产生移动现象。因此也就不会影响缆四对线芯线绝缘介质聚乙烯(PE),不会改变四对线线对的特性,从而可永远确保线缆长久的品质。
同时,由于这种无卤缆的防火性能不如含卤缆,并且其绝缘层很快会燃烧。因此,越来越多的欧洲线缆生产商着眼于生产低烟无卤阻燃型线缆以及耐火型线缆,并已研制出用无卤复合物做护套线缆,其防火等级已相当于UL标准中CMR的线缆防火等级。这种耐火线缆在发生火灾时能正常工作,继续输送电力和数据,可用于烟雾报警和紧急照明。并且发生火灾时不会蔓延火势,只产生少量无腐蚀性、无毒的烟雾。
三.线缆产业的进展
电线电缆行业的发展尤为突出。当前世界上已有为数众多的电线电缆料的供应商。其中大部分厂家新近正在从事无卤材料的开发研制与生产。例如:Datwyler等。市场上已有供不同种用途(建筑,通讯,交通,铁路等)需要的不同类型的无卤电缆产品。
应该看到,随着线缆行业的发展,除电力电缆外,建筑物内市电(220/240伏)布线电缆,电话电缆以及数据电缆都得到了长足的进展。迄今,电力线缆(< 1 kV)及220/240伏市电线缆料中的一半以上仍是PVC线缆料。一般,建筑市电布线电缆及电话电缆均为护套(PVC) + 绝缘(PVC); 数据电缆:则是护套(PVC) + 绝缘(中密或高密PE)。有趋势表明在重要场合下LSZH将逐渐成为这些线缆料的首选。例如英国自从伦敦皇家地铁站惨痛火灾事故发生以后,相关部门已经明令在公共场合下必须采用符合使用技术指标的LSZH电缆料。
近代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带动计算机局域网(LAN)的飞速发展,进而导致对相互连接的数据传输电缆的渴求与日俱增。一般估计,每台计算机平均需要60米的LAN电缆。因此数据电缆的应用两可想而知。
面对来自以美国为主的异议以及考虑到未来的发展前景,进一步推动以无卤聚烯烃电缆料为主的电缆料行业,20在欧洲成立了FROCC (Fire Retardant Olefinic Cable Compounds) 协会。
四.环保安全及标准法规
总的方向:安全环保第一。制定颁布更加严格的法规与标准。
全球各地的防火标准各不相同,北美有UL标准,该标准中有专门针对通信线缆的防火标准,并强调如何减少火焰扩张、火势蔓延和烟雾产生。在欧洲和亚洲,针对通信线缆的防火标准并不存在,但在一些欧洲国家有低烟无卤(LSZH)的欧洲线缆标准。
随着网络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现代社会生活中每一位个体产生的数据量也在迅猛增长,数据的计量单位已经达到PB(1,024TB)级,我们已经迎来了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的人们运用智能手机、iPad等移动电子设备,可以随时随地在社交网络上发布地址定位信息、照片、日记等个人隐私信息。这些信息被网络数据服务商等机构不断地跟踪和记录,挖掘其潜在的巨大价值,寻求数据背后隐藏的巨大经济利益。如何保护好个人的信息一直是网络用户、专家学者乃至国家备受关注的问题。
1大数据的内涵及其特征
1.1大数据的内涵
每一位个体在搜索引擎上的任何一次搜索形成的数据都会被记录下来,这些数据在不断积累、汇集的过程中,逐渐成了“大数据”。大数据的定义很多学者已经给出,但表述各不相同。综合来看,大数据就是数据量大、数据类型多的数据集合,同时传统的数据处理技术及IT技术无法对该数据集进行采集、获取、处理等操作。用户最能切身感受到的大数据表现为:相关企业根据个体在网络上的浏览痕迹,进行细致的用户需求分析,然后向用户提供定制和个性化的服务。
1.2大数据的特征
大数据通常是指数据的规模大于10TB以上的数据集,可以概括成“4V”:①数据量大(Volume)。生活在网络时代里,数据的计量单位也在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变化而变大。②数据类型多(Variety)。常见的类型有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的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多类型的数据结构对数据的处理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③价值稀疏性(Value)。大数据时代数据量非常大,但是有价值的数据比例又很小。④速度快、时效高(Velocity)。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促使数据的增长速度也急速提高,使各行各业对数据的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处理数据的响应速度也有更严格的要求。
2.1外在原因
2.1.1数据本身在传播中具有动态、交互、连续性。大数据时代信息和数据在传播的过程中是动态化、碎片化的,而有着这样特性的数据在网络中更加容易被捕捉和搜索,这就加大了个人信息被泄露的风险。大数据时代用户的数据具有紧密的交互性,拥有庞大数据量的计算机可以依据用户之间的数据的交互分析出两者之间的网络关系。所以,一旦某人信息泄露,就有可能因蛛丝马迹而泄露其好友的个人信息。
2.1.2相关企业过度寻求大数据背后的商业利益。互联网能够及时地追踪到个体的个人信息,其手段之一就是运用浏览器里的浏览记录和 Cookies。如:在“3·15晚会”曝光有关企业对用户的Cookies信息进行无告知收集,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处理,辨别每一个用户的社会阶层、职业、家庭收入等。更有被利益驱使的企业通过不正当的渠道变卖用户的个人信息,为自己赢取利润。
2.2内在原因
个人信息主体安全意识薄弱。根据《中国移动语音社交应用行业研究报告》,预测中国整体网民规模将达8.5亿人,中国移动网民将达 7.5亿人,中国的网民数量呈现稳步的增长趋势[1]。网民数量在不断增加的同时,信息安全事件也频频发生。如:中国铁路12306网站个人用户信息的泄露等。虽然我国在信息安全保护技术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但根本原因还是用户的个人隐私保护的意识薄弱。目前,在国内非常流行的社交网络当属微信朋友圈和新浪的微博。相关报告指出:微信用户平均每4分钟便会看一下手机微信,新浪的微博更是广大网民及时了解各类实时专题新闻并进行互动的渠道之一。根据《TIME》(时代周刊)8月发布的调查显示:“1/4的人每隔30分钟就看一下手机,1/5的人每隔10分钟就要看一下,1/3的人承认即使很短时间不用手机,他们也会感到焦虑。”这种过度依赖网络的行为,更有可能在不经意间泄露个人的信息。
4.1完善立法
进一步加强个人信息安全的立法制度。在大数据时代,各行各业的数据处于不断交融、碰撞的动态变化之中,慢慢形成行业发展的新局面。首先,政府应该建立个人信息保护的专项法律。个人信息保护的专项法案是对其他已有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力补充,既保障个人信息保护有法可依,也打击侵犯个人信息安全的行为。其次,法律法规要明确数据的采集界限以及数据的使用权。什么样的数据能够被获取利用?什么样的数据属于个人隐私应该予以保护?这都需要有明确的规定。数据采集过程中,一定要按照法律规定的获取范围采集所需数据,数据的使用权同样也是需要探讨的。
4.2技术创新预防外来攻击
在注重信息安全的理念中,虽然只提及三分靠技术,但是技术的提升却是保障信息安全最直接有效的方式。首先,在大数据时代,需要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技术的研发创新,同时加大力度推动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的.硬件技能的不断提升;其次,技术的不断创新依靠的是强大的技术团队、技术人才。从赛迪智库颁布的 版大数据白皮书得知,大数据的人才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等发达国家都是稀缺的,这就需要国家加大资金的投入,培养专业性的大数据技术人才,提高信息技术水平。
4.3加强各行各业的自律和监管
信息安全的七分靠管理,应该体现在各行各业、各组织机构,应该相对应地形成内部的标准和公约,明确各方的责任与义务,监督与管理其对数据的各项使用权利。同时,政府需要加强对个人信息服务行业的引导,如:对移动运营商应该加以鼓励合理地运用数据,为广大网民提供更加便捷且个性化的服务。在监管方面,需要引入第三方安全评估的认证机构,加强对行业数据处理的全部流程的监管。
4.4推行网络实名制
推行网络实名制是提高个体信息安全意识的方式之一。有些人认为推行网络实名制会压制网民言论自由,不能完全体现民主。但是从铁路运输的售票实名制的成功案例来看,互联网络实名制虽然可能会存在不足之处,但是必定是利大于弊。首先,实行网络实名制,某种程度上会让网络上的言论更加得体,从而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如:网络冷暴力给网民带来的危害案例比比皆是,网络言论的过度自由给青少年群体带来的伤害也是显而易见。推行网络实名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不法分子的恶意中伤等。其次,实行网络实名制可以有效地保护用户的个人财产。当下,“微商”是非常红火的一个名词,但“微商”的可信度不高。假若这样的网络创业能够推行实名制,必然会提高网民对其的认可度。最后,推行实名制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网络犯罪的发生。
4.5加强信息安全教育
加强信息安全教育是一个漫长的且需要持之以恒的过程。社会各阶层群体都应该加强信息安全知识的学习。国家也应该针对不同的人群,提供相应的学习条件。如:对在校学生,可以开设信息安全相关的课程,鼓励学生进行选修学习;对工作人员,应该定期参加信息安全知识的培训。
3.1缺乏完善的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法
大数据时代,提到个人信息的保护,很多人会认为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是空缺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我国涉及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在少数,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侵权责任法》[2]以及3月1日开始实施的个人信息安全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南》[3],然而其内容都是较为零散的,不具备一定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整体缺乏制约作用。同时,如何切实可行地保护个人的信息问题,现有的法律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也没有进行细致的归纳和划分,不能从根本上保障个人的信息安全。
3.2外在攻击技术力度加强,应对技术相对薄弱
在技术层面上,一方面,传统的信息安全技术已经不能适用于大数据时代复杂多样的数据集;另一方面,侵权者攻击的力度也在不断地加强,传统的信息保护技术已经被依次破解,新的攻击形式层出不穷,而新的防卫技术研发投入不足。
3.3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
谈及信息安全,“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合理高效的管理是信息安全的一大保障。目前,国家层面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企业层面缺少行业的自律机制,个人而言则更加随意,难以形成统一高效的管理。网络上随处可见参差不齐的信息就是管理存在不足最直接的表现。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都会受到很多管理体制的制约,若违犯必将受到相应的惩罚,虚拟的网络世界更应该如此,但目前我国尚欠缺有力的监管体制保障其整体秩序。
怎样保护水资源
Water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human beings.But now many rivers and lakes are polluted.And what shall we do ???
We can do like these things:
First we must protect the factory form pouring waste water into the river
Second we should stop people from throwing litter into the river.many kinds of litter may pollute the envirenment.
Finally we can tell the visitors how important the water is.
After doing these things,I think water will become clearer sooner or later.
近些年来前往医院进行口腔检查的患者越来越多,主要原因是人们没有保护好口腔卫生而导致各种口腔疾病的发生,常见就有牙齿疼痛、牙龈炎等疾病。等到病情症状严重时而不得不做一些治疗措施,比如说是拔牙等。为了避免这样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下面就来学习一下怎样来保护口腔卫生,预防各种口腔疾病的发生。
(一)刷牙刷牙是每个人常规的自我口腔保健措施,是机械性地去除菌斑和口垢最常用的有效方法。每天至少要做的早晚各刷牙一次,最好能够做到每餐后刷牙,如果做不到,则应饭后嗽口。特别要强调晚间睡前刷牙,因睡后口内唾液分泌减少,口内自洁作用差,如有食物残渣残留,口内微生物更易滋生繁殖,故睡前必须刷牙,以保持较长时间的口腔清洁。同时要注意正确的刷牙方法和刷牙质量,刷牙时间不宜过短,因时间不够不足以清除菌斑,故刷牙时间以三分钟为宜,且一定要三个面都刷到。
(二)牙线牙线可用棉、麻、丝尼龙或涤纶制成,不宜过粗或太细。有含蜡或不含蜡牙线,也有含香料或含氟牙线。含蜡牙线一般用来去除牙间隙的食物残渣和白垢,但不易去除菌斑。不含蜡牙线上有细小纤维与牙面接触,有利于去除牙菌斑。
(三)嗽口嗽口能清除食物碎片,部分软垢及口内易被含嗽力冲落的污物,故嗽口应着重在饭后进行。嗽口时,一般用清洁水即可。为了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也可根据不同目的,选用不同药物的嗽口水嗽口。具体方法应咨询专业口腔医生。
在上文中介绍到的这三个方法其实是保护口腔卫生最为基本的常识,但由于太过常见而被大家所忽视,特别是对于一些儿童来说,偏爱吃甜食却又不能按时刷牙、漱口,结果导致牙齿出现严重的蛀牙情况,不得不接受痛苦的治疗,所以还希望家长们都要重视口腔卫生问题。
★ 数据安全保密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