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力建学院筑梦支教团顺利开展“追梦”课教学(共含13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胡英俊胡荽”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力建学院筑梦支教团顺利开展“追梦”课教学
7月17日,是“筑梦”支教团第三分队在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桃林乡永胜小学支教活动开展的第二天。为了给孩子们讲了一下梦想的重要性,所以今天支教团开展了一节关于“我的梦想”的课程。
上课一开始,支教团的代理教师便让孩子将梦想写下来贴在黑板上,借此希望能够时刻提醒孩子们为自己梦想努力!这节课主要目的是能够让孩子们明白梦想的重要性以及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增加他们的“追梦”意识。虽然有些学生不清楚自己的`梦想,还有的学生不想写自己的梦想,但在大家的耐心引导下,孩子们顺利的完成了课堂内容,并且都有了自己愿意为之奋斗的目标!上课期间习水县记者专门到访,记录下了各班级的课堂情况。还热情的为支教团和同学们合影,并了解了大家在这里的生活状况,表达了他们对矿大力建支教团的关心和对工作的肯定。
通过此次支教活动的顺利开展,让更多的孩子们明白了梦想的重要性,并且让他们确定了自己心中的梦想,有了为之奋斗的目标。同时通过支教活动,将矿大力建学子,不惧艰险、辛苦耐劳的品质展现给了更多的人。
实践队员在上课
实践团队与孩子合影
力建学院筑梦支教团第三分队顺利开展家访活动
7月20日,是“筑梦”支教团第三分队在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桃林乡永胜小学支教活动开展的第五天。在支教团完成了这一天基本的课程之后,就再次开展家访活动。
与以前不同的是,这次家访的对象不是留守儿童家庭,而是父母在家的家庭,这样更有利于大家全面了解当地的一些教育状况,了解更多当的风土人情,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助于以后教学活动更好的开展。在得知支教团成员要来家访后, 家长们很是欢迎大家的来到,当支教团成员一到学生家里以后,家长们便是一阵嘘寒问暖,询问大家在这里生活怎么样,习不习惯这里的天气等等一些状况。在接下来的一阵亲切交谈后,大家基本上了解了学生在家的学习状况以及以往当地的`教学状况,在支教团成员结束家访要离开的时候,家长们夸奖矿大力建支教团成员不惧艰险、工作勤恳确实为当代大学生的楷模。
通过此次的家访活动,让支教团队员们对孩子们在家的学习情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为以后的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实践队员与孩子们合影
力建学院“筑梦”支教团召开首次“网络会议”
7月18日晚,中国矿业大学“筑梦”支教团通过手机QQ讨论组召开了首次“网络”会议,各分队的队长、新闻人员加入到这次特殊的会议中。
从7月12日晚出发到现在,各分队都陆续到达各自的支教地点,并有条不紊地开展支教工作。由于当地的网络通讯问题,再加上前期对各队的.新闻人员培训较少,导致各分队在新闻宣传问题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为对问题进行集中讨论和改进,“筑梦”公益负责人孟伟于7月18日晚,通过QQ讨论组的形式组织各队队长和新闻人员,进行了首次网络对话。会议伊始,负责人孟伟把最近在新闻宣传方面出现的问题一一罗列出来,供大家认知和讨论。孟伟提到,在之前的新闻中,新闻的结构内容和新闻图片都出现了一些问题,新闻内容和新闻照片同样重要,注重新闻内容的同时,照片的好坏也影响了新闻的质量。最后,大家对每一个问题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会议结束,负责人孟伟对队员的支教生活进行了详细的询问,并亲切嘱咐一定要把安全放在首位。
通过此次会议,对最近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及时的讨论和改正,同时也表现了当代大学生利用网络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相信此次“筑梦”支教团赴贵州、云南支教活动将取得圆满成功。
力建学院筑梦支教团开展最后一天教学活动
7月28日,是中国矿业大学筑梦支教团第一分队在甲哨小学开展支教活动的最后一天。
上课照常进行,但校园里已经多了些许伤感的氛围。学生们纷纷送老师自己手工做成的小礼物以做纪念,老师们也都放弃了中午的休息时间,花最后一中午的时间来陪这些可爱的孩子们。还有一些孩子中午在教室里自行排练31号文艺汇演要表演的节目,她们那努力的样子让人为之动容。
伴着飨赣辏下午最后一节下课的`铃声终于打响,同学们走出教室,与老师们告别。一些老师也担任了最后一次送学生们回家的任务。离别的场面总是充满感伤,而队员们也在回想这次的支教行动,思考自己到底给这里的孩子带去了多少知识,总结这次支教活动的收获。同时,大家也在期待着月底的文艺汇演和趣味运动会。
这次的支教活动有太多的意义,不仅是让孩子们获得了更多的知识,也让队员们认识到了支教的任重而道远,明确了自己作为一个大学生对于社会的责任。相信今后筑梦支教团的活动会越办越好!
记者:力建学院
力建学院筑梦支教团三分队召开趣味运动会
在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桃林乡,坐落着一座山村小学――永胜小学。习水桃林,偏远落后,但筑梦支教团的成员们毫不犹豫地向着大山深处伸出了温暖双手。7月27日下午,筑梦支教团三分队队员们为孩子们精心筹办的趣味运动会在永胜小学拉开序幕。
本次运动会包含了夹弹珠、水瓶保龄球、蒙眼过障碍、跳绳、投篮、移动木板、折返跑、海底传月等比赛项目。每一项比赛项目的赛制制定、道具准备都让筑梦队员们费尽心思。队员们考虑再三决定将本次运动会分年级进行并根据班级所得图章数来发奖。比赛采取积分制,每组四到五人,前三皆可获得图章。孩子们在支教老师宣布比赛规则之前就已按耐不住,跃跃欲试。当老师宣布比赛开始后,孩子们积极参与到各个比赛项目中。
孩子的热情超出了队员们的预计。他们呐喊加油的声音此起彼伏,回荡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在这里,孩子们释放了玩的天性,彼此之间有配合,有竞争,有相互照顾,也有调皮捣蛋。看到孩子们快乐地享受本次趣味运动会,队员们十分满足,而看到这些山里娃的笑脸,之前的辛苦付出更是值得。不仅是孩子们,队员们也纷纷参与到本次运动会中来,与孩子们共同比赛玩耍。无论踩在黄土地上的.是皮鞋、布鞋、凉鞋,也无论参与游戏的人的家境、年龄、学历如何,此时的大家都只是一起享受游戏的快乐玩伴。在运动会接近尾声时,队员们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丰厚奖品分发给孩子们。每个年级各有一名一等奖,两名二等奖和三名三等奖,而六年级的周长露同学则获得了道德风尚奖。获得奖品的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快乐,略带羞涩地对支教老师们表达了谢意。这场小小的趣味运动会,换来了山里娃的大大笑脸。队员们看着孩子们清澈眼神里满满的喜悦,深深觉得召开本次趣味运动会虽累但也值得。
值得一提的是,在运动会结束后很多孩子主动帮助队员们打扫运动会后留下的一片狼藉,孩子们的行为又一次让队员们看到了山里娃的善良质朴,也让大家更加热爱这些孩子,热爱这片看似贫瘠的土地。
筑梦支教团走笔习水,书写一张张大大的笑脸,画下一双双希望的翅膀。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桃林永胜小学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关怀,也会有更多的为着孩子们的笑脸而奔赴习水的人。中国矿业大学筑梦支教团也将会继续前行,不顾颠簸崎岖,伸出温暖的手,张开爱的怀抱。
记者:钟雨田
力建学院筑梦支教团第一分队开展支教活动
7月18日,在经过了短暂休整和熟悉环境后,中国矿业大学筑梦支教团第一分队正式开始了在甲哨小学的教学活动。
早上九点十分,学校正式上课。很多孩子们早早就来到学校等待,而参加支教的队员们也提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上课前半个小时就到各个年级的教室里与已经到达的学生们进行交谈,了解学生们的情况,同时增进与孩子们的熟悉程度。九点十分,第一节课正式开始。第一节课由各个年级的班主任给各自所负责的年级的孩子们上课,授课内容主要为了解孩子们各方面的`情况和联系方式。孩子们都积极配合、尊敬老师,这让队员们很快与孩子们打成一片。第二节课下课后为课间操时间。孩子们有序地来到操场上,认真做操。中午,很多孩子由于家远无法回家吃饭,支教老师们为他们买好泡面并细心帮他们煮好。下午,课程照常进行。
一天的教学活动进行得十分顺利,下午放学后,队员们主动提出护送学生回家。支教需要的,是所有队员的配合和队员满满的爱心,相信今后的支教活动会更加丰富多彩!
力建学院筑梦支教团第三分队参加“组织生活会”
7月25日下午,力建学院筑梦支教团第三分队选出两位代表参加了永胜村的组织生活会,认真听取了桃林乡领导的指示,并为当地教育发展建言献策。
24日下午,第三分队接到乡上通知,参加乡政府在支教小学所在村永胜村举行的组织生活会。队员们立刻召开了一个小会,推选孙老师和队长廖伟志作为第三分队代表参加永胜村的“组织生活会”。这次会议在25日下午14:30开始,会议上杨乡长对筑梦支教团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询问了支教工作开展的情况,并对队员们的`工作表示了高度赞扬和肯定。会议中,每一位党员都做了深刻的自我批评,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其中,支教队员代表针对支教工作的不足之处做了深刻的检查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对当地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会后,桃林乡乡长杨正刚邀请两位队员代表参观了永胜村关爱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介绍了永胜村“三关爱”工作的大概情况,并与两位队员留影。
整个会议,队员们与永胜村交流了很多经验知识,使得今后的支教活动更好更顺畅的进行。
记者:力建学院
力建学院“筑梦”支教团第二分队举办家访活动
正值酷暑,当同学们在家里享受着空调带来的丝丝凉意之时,力建学院“筑梦”支教团的成员仍然在贵州山区里奔走,为支教活动紧张忙碌着。7月27日清晨,“筑梦”第二分队支教成员前往二年级焦艳同学家中举行家访活动,关注她的学习生活情况,了解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更加深入地理解西部人民的生活。
天朗气清,烈日当头,一如支教团成员高涨的'热情。在焦艳同学的指引下,步行约半小时之后,支教团成员顺利抵达其家中。刚一进屋,成员们便受到来自焦艳父母的热烈欢迎与盛情款待。在和他们的聊天中,成员们得知焦艳同学的家庭情况并不优越。其父母均为老实勤恳的农民,通过常年售卖庄稼攒下的微薄积蓄来满足一家老小的日常开销,还要供给焦艳同学上学,压力着实很大。然而,就算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焦艳同学的父母也没有放弃供她上学的念头。小焦艳也十分体恤父母,除了在学习上刻苦用功之外,还负责了家里的大部分家务,更在空闲时间帮助父母打理田地。她勤勉踏实、孝顺体贴的品格赢得了左领右舍的交口称赞,更博得支教团成员的敬佩与仰慕。
午饭过后,支教团成员与焦艳同学一家道别,返回凤凰小学。此次家访活动不仅使队员们了解到以焦艳同学为代表的贵州老乡家中的具体情形,还为成员们日后的支教工作提供了信心与动力。只要每人能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山区孩子们的光明未来就会近在咫尺,全民族所期盼的“中国梦”也将指日可待!
力建学院“筑梦”支教团第二分队成功进行家访
7月20号下午5点,在完成全部教学内容后,力建学院“筑梦”支教团第二分队集体进行一次家访。该家庭是凤凰小学一名叫李继同学的家庭,家访内容主要为支教团队员和家长探讨孩子们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以及在家里的表现。
下午5点半,支教团队员到达李继家中。很快大家落座,李继家人端上了茶水,十分和善的开始了交流。在交谈中,支教团队员主要以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状态和学习上出现的一些问题与家长进行交流,家长也很配合,详细叙述了孩子们们在家里的表现。整个谈话氛围异常融洽。晚6点40分,拒绝李继家人的盛邀后,力建学院“筑梦”支教团第二分队开始返回。
家访过后,我们基本上了解了学生在家的学习状况以及以往当地的教学状况,以便于我们接下来教学的安排!
和家长亲切交流
和家长亲切交流
力建学院筑梦支教团前往董架乡赶集
7月23日,距离中国矿业大学筑梦支教团第一分队开展支教活动已有九天,这一天,是放假的日子。伴着和煦的阳光,筑梦第一分队的队员们在几个甲哨小学的陪伴下早早就踏上了赶集的征程。
这一次的赶集,主要目的`是给孩子们买一些学习用品。顶着炽热的太阳,筑梦第一分队的队员们走了五公里的山路,终于到达了董架乡。进入集市,一股热闹非凡的乡土气息迎面扑来。集市上一片繁荣景象,人群川流不息、人声鼎沸。摊位挨挨挤挤,各类农副产品、生活用品应有尽有,鸡、鸭、鹅、苹果、香蕉、铅笔、本子、气球、网球……真是令人眼花缭乱。商贩大声地叫卖,人们在摊位前挑选着称心的产品,热闹非凡,最后,每一个队员都背了满满文具回去。遗憾的是,队员们原本想买一些彩纸、彩带等来装扮一下教室,但跑遍了整个集市,也没有找到卖这些东西的地方,只好怏怏而归。
支教队员们去赶集买东西,既是为了改善学校的设施,同时也是为了激励孩子们好好学习。希望孩子们可以理解队员们的一片苦心,奋发学习,报效学校,报效祖国。整个支教过程,支教队员在爱中守护孩子们,孩子们在爱中成长。
力建学院“筑梦”支教团第三分队成功举行教学总结会议
7月22日,是“筑梦”支教团第三分队在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桃林乡永胜小学支教活动开展的第七天。中午12点30分,支教团第三分队召开教学总结会议,第三分队队长赵梦艺主持本次会议。
会议伊始,首先各个队员对前期支教过程进行总结,主要陈述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教学问题以及同学们对教学的反映,譬如孩子们在接受新知识时遇到难度,不容易理解等。紧接着,赵梦艺对各个部员所述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譬如,在上课前夕,队员们要充分准备课程的教学内容,抓住学生们的心理来教学。另外,各个部员也都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会议气氛变得异常活跃。
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不仅解决了前期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而且为接下来的教学任务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孩子们手工学习
向同学们展示显微镜
力建学院“筑梦”支教团四分队队员集体包饺子
7月23日,中国矿业大学“筑梦”四分队队员在结束了一天的课程后集体做起了晚饭。
为了改善队员们的伙食,负责做饭的队员石晶特意提议为大家包饺子。包饺子是一项技术活,空闲的同学忙碌了一下午为包饺子做准备,剁馅,揉面...忙的不亦乐乎。很快大家就调好了馅,切好了面,在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包饺子活动正式开始。兴致勃勃中,大家各显身手,南北方的差异在饺子的成型上显现得淋漓尽致。或大或小,或丑或美,却也其乐融融,甚至奇形怪状的饺子也丝毫不影响队员们的吃饭的`热情。在高原上,难得一见的饺子对队员们而言无疑是一种小小的惊喜,而支教中亲手所做的饺子更是在满意之余让人难以忘怀。
通过这次包饺子,不仅改善了队员们的伙食和饮食条件,而且加深了队员彼此间的交流,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使同学们更好的投入到支教生活中去。
包饺子现场
力建学院“筑梦”支教团第一分队开展第一天支教活动
7月15日,力建学院“筑梦”支教团第一分队开始了第一天的支教活动。上午八点半,所有第一分队的支教团队员准时起床,准备好去乡里赶集,采购生活必需品。上午九点钟,队员们从学校出发。由于前一天晚上刚刚下过雨,山路变得十分泥泞,但支教团队员依旧不辞辛劳。,在大概一个半小时之后,所有队员终于走完了五公里的山路,到达了董架乡。
董架乡集市上很多人,热闹非凡。那里的村民十分朴实,用物美价廉等词汇来形容他们的商品更是恰如其分。在异乡的赶集,独具地方色彩的集市,所有的队员都切身体会一番异乡的风土人情。赶集过程中,支教团队员们接触到了一个从外面村子来的奶奶,她一听到队员们在这里义务支教,便对队员们表达出极大的欢迎,这更加激励队员们去挥洒青春汗水,让山区孩子们的.童年因为有了支教团队员而更绚丽。
经历了整整一天的赶集,支教团队员收获了很多,买回来的不只是食材,还有特别的经历和感悟。支教,就是要学会吃苦和乐于助人。这些优秀品质都会在今后的实践中得到更多更深刻的体会。
相信这次支教活动会极大丰富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提高支教团队员的社会责任感,并让同学们尽情展现大学生的青春与激情,志愿者们默默的承诺,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让爱心的火炬传递的更加久远。
★ 追梦,最美!
★ 抒情散文:追梦
★ 追梦作文
★ 追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