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们在一起-记“筑梦”支教团赴贵州支教(共含8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Diss”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我们在一起-记“筑梦”支教团赴贵州支教
连绵的山围绕着的小村庄,稀稀松松的的几户人家,都是石头做的房屋。这里常年是水资源紧缺,吃的是纯天然绿色食物,喝的可以是山泉水,但有时要喝雨水。这里的生活很原始,很艰苦,但是很和谐。这些是我经常会想象的支教的生活环境。带着我的很多想象和兴奋的心情我跟着团队去了贵州,终于可以去了!整个支教过程历经了19天,我们做了两周的贵州省甲哨小学的老师。这个时间持续的不长,不过我们和孩子此段时间经历的,感悟的很多!
感悟一--------孩子们
我们是他们第一次接触的山村之外的.人,而且他们知道我们是来教给他们知识的,所以他们起初的几天就是好奇和兴奋。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他们慢慢地学会在课堂上积极的参与。他们很喜欢在音乐课、美术课上展示自己,很喜欢老师在英语课、拓展课上交给他们崭新的知识,他们每天都是快乐的。老师们耐心温和的帮助,对它们的关怀和鼓励,去他们家认真的家访,让他们感到很温暖。支教活动的最后一天,孩子们一个个留下的泪水,追问我们要电话号码,问我们可不可以不走,可不可以明年还来,是对我们的感激,对我们的不舍!
感悟二-------我们
我们中的每一个人都经历了生命中难忘的第一次,很多个第一次!有第一次坐火车的,第一次去离家或学校那么远的地方,第一次见到连绵的山,第一次见到碧绿的水,第一次喝纯天然的水,第一次做老师,第一次尝试喝酒,了解到贵州省浓厚的酒文化,第一次参与这种集体的外出活动,第一次亲眼见到苗族美丽的服饰,还试穿了……我们都有太多的第一次!经历过这样集体参与的有意义的活动,我们十位同学由素不相识成为了感情很好的朋友,虽然一起经历了不少苦难,但我们不愿意把它看作为“共患难”,更愿意把它当作人生中宝贵的财富去珍藏,以后慢慢品味!我们一起的欢乐太多,这里不再一一列举了,只把每个人的绰号留下即可:羊队长,绝世好男人(乌鸦嘴),90,张道士,猩猩,花和尚,白雪公主与小矮人,苗族姑娘,萍姑,每个绰号都有故事在里面哦!
感悟三--------我们与孩子们
我们与孩子们之间更有很多的值得回忆的事,我们一起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记得老鹰的凶猛,我这个母鸡就要感到惭愧了;一起打篮球,见识到了孩子们惊人的球技,一起比赛,我们的压力都很大;一起种一棵枇杷树,我们大家忙活着,快乐的身影;一起为班级里的李继仁同学过生日,每个人精心准备的礼物;一起准备我们的朗诵比赛,一个个都是激情满怀的;一起认真学唱歌,准备我们的汇报表演节目……我们都享受着这段幸福的生活。
感悟四---我们与热情的村民
第一天到甲哨小学时,李校长为我们忙碌的身影:整理床铺,挑水,做饭……我们都感动于这一幕了!平时我们的教课生活中,中午我们几乎都忙于上课,校长就给我们准备午餐,我们每次吃午饭,都是甜在心里的;热情负责的村干部,村支书经常来学校慰问我们,并且还特意请我们去他家里吃了丰盛的饭;我们每次家访时,好客的学生家长都诚恳的要求我们留在家里吃饭;还有罗校长,谢主任,罗老师,湛道金一家……他们也只能是贵州人的代表吧,你们的热情让我们很感动,很感激!
在这短暂的日子里,我努力着……蓦然回首,时间已过,甲哨小学的孩子们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因为从他们身上,我知道了什么叫贫穷、什么叫坚韧、什么叫懂事,什么叫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们求知的眼神我将永远记住。还有贵州的青山绿水,贵州人的朴实热情,你们真的值得得到最多最大的帮助!
虔心黔行-记“筑梦”支教团赴贵州习水支教行
标题四字或许能对我们这次的支教活动做个精妙的概述.虔心黔行,表明了我们这一行人去贵州支教的诚心与帮助当地教育事业发展的心境. 这次支教活动让我经历了很多,同时也感受了不少. 连绵不绝的大山似乎使我明白了电视里常出现的那种---山里人想走出大山的迫切心情.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那样的大山显然成了修路的一大难点.我们在往返的路上也见识了山的巍峨,路的崎岖.可想而知,山成了视野的屏障,如果教育不跟上,那么山或许也成为孩子们成功成才的屏障.所以,我们的支教行动对于山里的那群孩子们来说意义非凡. 话说,都市喧嚣,世事浮华.离城市远的地方有其独特的'魅力.当地的无论是领导还是群众,都表现出了淳朴,热情好客的民风.我们支教期间,当地领导时常来关心慰问我们的教学,生活情况,并及时提供给我们帮助.特是在这提一下的就是用水问题,上面的积极解决也让我们非常感动.而有些学生及家长甚至把自家的一些农作物拿来给我们改善生活,我感到非常受宠,由衷的感谢他们了. 总的来说,这次支教之行,确实是人生中难得的一次体验,也希望我们给孩子带去的是一个愉快的暑假及美好的人生启蒙。只要带给孩子们快乐,一切足矣。“筑梦”支教团之重庆行
经过一路奔波,赴云南阴河小学支教的成员终于到达了我们的第一个中转地――素有“四大火炉之一”之称的重庆。一下车,队员们就感受重庆之热的不负盛名。因已经到了午饭时间,队员们决定在重庆吃午饭。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恰巧是队员祁鹏飞的生日,于是大家决定在重庆餐饮一次正宗的火锅来共同为他庆祝一下。饭间,队员们有说有笑,洋溢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石晶带领大家一起为祁鹏飞唱生日快乐歌,场面无比温馨。饭间,队长刘宁宁向大家介绍了下一步的行程和打算,更加坚定了队员们的目标。饭后,祁鹏飞感动地说这是他过的'最有意义的19岁生日。这次为队员庆祝生日,也加深了队员们的相互了解,增强了他们的友谊,展现了力建学院同学间团结友爱的“亲情”。
在重庆休整了五个小时之后,队员们又该启程了。他们又怀着憧憬兴奋的心情来到了重庆汽车站,汽车站人山人海,但这丝毫不妨碍队员们奔赴云南的决心。很快,队员们便准备上车前往云南昭通市了。经过了8个多小时的汽车行驶,队员们终于安然无恙地到达了云南昭通市。考虑到现在已是凌晨2点多,于是队长便带领队员们找到地方暂时休息,明天便要前往阴河小学了。大家怀着期待且不乏的心情去了指定的地点入睡啦!
到达重庆火车站
火车一行
力建学院筑梦支教团第一分队开展支教活动
7月18日,在经过了短暂休整和熟悉环境后,中国矿业大学筑梦支教团第一分队正式开始了在甲哨小学的教学活动。
早上九点十分,学校正式上课。很多孩子们早早就来到学校等待,而参加支教的队员们也提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上课前半个小时就到各个年级的教室里与已经到达的学生们进行交谈,了解学生们的情况,同时增进与孩子们的熟悉程度。九点十分,第一节课正式开始。第一节课由各个年级的班主任给各自所负责的年级的孩子们上课,授课内容主要为了解孩子们各方面的`情况和联系方式。孩子们都积极配合、尊敬老师,这让队员们很快与孩子们打成一片。第二节课下课后为课间操时间。孩子们有序地来到操场上,认真做操。中午,很多孩子由于家远无法回家吃饭,支教老师们为他们买好泡面并细心帮他们煮好。下午,课程照常进行。
一天的教学活动进行得十分顺利,下午放学后,队员们主动提出护送学生回家。支教需要的,是所有队员的配合和队员满满的爱心,相信今后的支教活动会更加丰富多彩!
梦启支教团,携手支教,放飞梦想
一个团队,27个人,同一颗心,为了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木鱼中学、上马小学,因为他们的到来而变得不同。
团队的27个人分成两个小分队,分别奔赴上马小学和木鱼中学,他们除了教授语数外这些基本的课程外,还开设了一堂堂有趣的.实验、魔术、美术、手工、音乐、体育课。梦启支教团的每位志愿者都多才多艺,性格鲜明。他们带来了知识,教会了学生们如何积极的对待生活。他们每天都会安排成员在上马小学和木鱼小学互换,学习彼此的教学、活动中的长处,并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指出彼此的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梦启支教团,木鱼上马,携手支教。据悉,作为省级支教团队,梦启支教团获得过多次荣誉,但他们并不以此为傲,梦启支教团的官方微博上有这样一段话,“无论是一个公益团队还是一个支教团队,都应该有一个详细的管理制度和专业的策划,随时记住。既然做了就一定要达到相应的目标,不断总结、改进才能可持续的发展下去。”我们相信,当他们离开青川的时候,会沾上泥土的气息,映射着这片土地的淳朴与安宁,孩子们也会在这片土地上放飞属于他们的青春梦。
力建学院“筑梦”支教团第一分队开展第一天支教活动
7月15日,力建学院“筑梦”支教团第一分队开始了第一天的支教活动。上午八点半,所有第一分队的支教团队员准时起床,准备好去乡里赶集,采购生活必需品。上午九点钟,队员们从学校出发。由于前一天晚上刚刚下过雨,山路变得十分泥泞,但支教团队员依旧不辞辛劳。,在大概一个半小时之后,所有队员终于走完了五公里的山路,到达了董架乡。
董架乡集市上很多人,热闹非凡。那里的村民十分朴实,用物美价廉等词汇来形容他们的商品更是恰如其分。在异乡的赶集,独具地方色彩的集市,所有的队员都切身体会一番异乡的风土人情。赶集过程中,支教团队员们接触到了一个从外面村子来的奶奶,她一听到队员们在这里义务支教,便对队员们表达出极大的欢迎,这更加激励队员们去挥洒青春汗水,让山区孩子们的.童年因为有了支教团队员而更绚丽。
经历了整整一天的赶集,支教团队员收获了很多,买回来的不只是食材,还有特别的经历和感悟。支教,就是要学会吃苦和乐于助人。这些优秀品质都会在今后的实践中得到更多更深刻的体会。
相信这次支教活动会极大丰富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提高支教团队员的社会责任感,并让同学们尽情展现大学生的青春与激情,志愿者们默默的承诺,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让爱心的火炬传递的更加久远。
力建学院“筑梦”支教团到达遵义桐梓县开展支教活动
为了响应学校的号召,下乡服务民众,开展义务教学活动,7月12日,中国矿业大学筑梦公益踏上了支教的旅程,其中由赵艺梦同学带领的三分队于13日凌晨登上了火车,总共历经了34个小时的火车,终于来到了贵州遵义的桐梓县开始支教活动。
一出火车站,力建学院支教团便受到了当地教育局的工作人员刘军成的热烈欢迎。在去桃林乡之前,大家特地为当地的小学生购买了一些文具用品作为初次见面的见面礼。经过两个小时的汽车路程,支教团顺利到达了遵义市习水县桃林乡。一进政府大院,就看到了一个幅条,上面写着“热烈欢迎中国矿业大学到桃林乡帮扶指教”,支教团成员还受到了当地乡长,主任等的热情款待。在带队人员与乡长就支教相关事宜进行了详细的交谈之后,大家便开始着手准备接下来的支教生活。
此次的'支教活动,在为乡区孩子带去更多的关怀与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大家的服务意识,将矿大力建学子不惧艰险、吃苦耐劳的精神展示给了更多的人。
当地领导与支教团交谈
支教团合影
我们的付出,只为孩子的微笑-力建学院“筑梦”支教团正式开展支教活动
7月15日,中国中国矿业大学“筑梦“支教团二分队在贵州省黔东南州三穗县良上乡巴冶民族小学开始了第一天的支教活动。
上午8点整,伴随着校铃的响起,整个支教团的支教活动正式开始。由于是第一天,大部分队员们都略显紧张。但是每一位队员都做了精心的课前准备,所以各班的教学活动都开展的相对顺利。在班会课上,队员们给孩子们简单介绍了支教团队的初衷并详细了解了孩子们的学习和家庭情况。之后每个班便陆续开始了一整天的教学活动,其中包含有兴趣英语、美术、硬笔书法、体育等课程。虽然小朋友来的并不多,但是依然没有减少队员们满满的热情。
下午临近放学时,突如其来的大雨打乱了支教团先前的安排计划。出于为孩子们的安全着想,队员们争先恐后撑着雨伞送孩子们回家,雨中的.他们是良上乡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支教团成员表现出来的热情积极的工作态度是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而学生们积极参与的心态是队员们工作的动力,相信在所有支教团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这次的支教活动定能成功!
★ 我们在一起
★ 我们永远在一起
★ 我们没有在一起
★ 筑梦中国观后感
★ 筑梦中国观后感
★ 筑梦团队口号
★ 筑梦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