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妙语智劝折花人散文(共含9篇),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whsz2007”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妙语智劝折花人散文
一湾碧水,一路绿荫,一径花香!为减掉腰上的脂肪,换上轻盈的夏装,江边是盛夏到来之前爱美人士每天必临之地,更因那一路怒放的玫瑰,花朵大如碗口,色泽艳丽,暗香浮动!观花开,闻花香,听江语,这是徘徊江边的人最大的享受!
前一晚,江边电路维修断电,黑漆漆的,江粉们都在家郁闷了一晚。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都齐聚江边,只见那玫瑰盛开的地方聚了一大堆人,唏嘘不已,昨天还花团锦簇,今晨只剩下光秃秃的断枝,罗红撒了一地,斯花已逝,空留余香,窃花者当真是好花堪折直须折啊!折回去花满室间?抑或撒一缸花瓣?熏香了房屋熏香了人,可惜心离芬芳已越来越远!
意兴阑珊,踌躇前行,突然前面一个小姑娘耀花了我的眼,那是一个眉目如画的小姑娘,一袭白裙飘飘欲仙,可能是从花枝幸存中找出了一枝独秀,剪了嗅于鼻端,那满满的陶醉啊简直是一处绝妙的风景!这时一位戴眼镜的中年女士走到小姑娘身边,轻轻开口:小妹妹,你好!这花好漂亮啊!色润,花香,我也喜欢的不得了,剪一支插在花瓶,我想是大家的梦想,可是我觉得花还是应开在枝头,活色生香意境更美,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大家一起欣赏更热闹!你说,是吗?随着她的话语,小姑娘的'脸上飞起了两片红云,满满的陶醉变成了满满的羞愧,她口中呢喃:我我我……双手不知所措,不知将手中的玫瑰安放何地!
中年女士轻轻走了上去,接过小姑娘手中的花,来到花树下,双手刨了一个小坑,将花枝插了进去,拢好土,轻轻按压,再从随身的包里掏出一瓶矿泉水,细细浇灌……小姑娘望着她的动作,眼神极具感激和虔诚!
不知这次扦插能不能成功,但起码救赎了小姑娘误染纤尘的心!花不看开人易老,齐心协力护花好!愿所有人都成为环保使者!
人花散文
我不喜欢花,概因花都太美丽,会我把比下去,能把我比下去的人或事物,我一般会敬而远之。久而久之,习惯了孤芳自赏,顾影自怜。但花的吸引力对我还是大的,概因花都太美丽,有谁对美丽的事物有抵抗力呢。自明了自己的矛盾后,经常会沉默寡言,不苟言笑。于是,精心打扮自己,让自己每时每刻都以一朵花的形象和气质出现,抚慰自己,美丽她人。有为我倾倒的人,看透我内心的却越来越少。
又是比艳的季节,花团锦簌亦或旷野孤芳,都有独到的魅力。白的纯,红的艳,粉的娇,紫的狂,黄的魅,简直夺人心魄。更有或清或淡,或浓或烈的味道,更让人不能自己。为何我没有那窈窕的姿态,多彩的妆容,迷人的芬芳?只恨我是人非花,得不到自然最本真的'馈赠。生而为人,其可悲矣,奈若何,只能自叹自怜。
趁它们还未张狂,我着翠裙,涂烈焰,顶朝霞,让双目生辉,玉臂飞舞,足点地,慢旋转,秀发迎风舞,心驰天地间,先让它们艳羡。只是不知,它们见我这美丽的样子,会不会眼馋,心尖上上有没有嫉妒在流连?
嗨,花还未开,我心已乱。这恼人的春花,可如何是好。
恼人的又何止是花。
树枝上的雀儿,又到了聒噪的时候了。不知这些小精灵哪里来的劲头,可以整日歌唱,没有烦恼和忧愁吗?竟然还换上亮闪闪华丽的衣裳,蹦跳着炫耀,活脱脱一个隔壁的二丫头。二丫头也没有它讨厌,至少不会带着“伴儿”来气我。我心眼儿小,越不想它们,脑子里面却都是它们。要是有好心人来撵,或者陪我说话儿,我的心情会好些。
其实以前我不这样,那年烂漫时,花团锦簇,十里花香,于友携游,他看花不看我,赏花不赏人,花虽不言,却摄了人心魄。他折枝赠我,我只能弃花而去,老死不相往来。
不爱花,还因它不长久,精灵一样的事物,却只能灿烂一时,说没就没了。为免伤心,只能敬而远之,贪心的我若得美好不能长久,更愿避而不见。
罢了,还是不说它们为好。
人心真不知什么构造,心里厌极了花,心底却有隐隐的盼望在滋长,那雀儿的歌唱也勾人。那白的、粉的、红的、紫的、黄的;那大的、小的、圆的、长的;那河畔、路边、旷野、花园;那淡的、浓的、有味道、没味道的,像无来由的相思,钻进眼睛里、鼻子里、嘴巴里、血管里,心里痒痒地、麻麻地、酥酥地,像醉了酒,像恋了人,像丢了魂,满心满眼里都是花的影子。
我已然受不得这样的折磨了,只盼春天你带“花儿”快点儿来。
人与花散文
人与花散文
花之开时,绚丽耀人;人之少时,阳光可人。虽,花非人,人非花,可将两者相论时,花又似人,人又似花。花开,人少,似同根。——前记
她,尹小沫,风华正茂的少女。虽没有绝美的芳容,但却散发着青春应有的灵气,活力;虽没有得到A+最优秀的成绩,但却以青春应有的动力保持着A的痕迹;虽没有很富裕的`家庭背景,但却保持着青春的阳光气息
尹小沫,是家里的独生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是亲戚朋友眼中的乖孩子。尽管这样,但谁能躲得了叛逆期着宿命呢?尹小沫,她也不会例外。进入叛逆期后,尹小沫开始疏离父母,与父母的沟通明显递减。尹小沫喜爱文学,当然,他也会像其他正处叛逆期的男女一样,喜欢用笔挥洒自己的情感,把自己的点滴用文字记录下来,写在日记本里,锁在书桌里,钥匙只允许自己独自拥有,那是专利。尹小沫的父母把尹小沫的表现看在眼里,虽然会对尹小沫与自己的疏远而心痛,但他们毕竟是过来人,他们晓的这种反应是普遍的。于是,他们采取了一些挽救措施:每逢双休日,或不用上班时,他们会大手拉小手到海边散步,或者开车去举行一次短途旅行,野餐在这些小事的作用下,尹小沫与父母的关系的确拉近了很多。所以,每逢记忆的大门一打开,尹小沫总倍感温暖。
花可赏兮不可折散文
身在红尘,我们到依附着一具躯体,怀揣一块搏动与生命有关的心。
人有优劣,心有美丑。人心怎样,你眼中的世界就是怎样的。尚美向善,善待生命,普度众生是我们仰望和追求的人生高度。
身在红尘,行走红尘,我们都要经过许多地方,路过很多风景,有山有水,有云有雾,有花有草,如此云云无数。
放眼浩浩红尘,纵观世间万物,它们虽形态各异,而它们都有一颗鲜活的心和喜悦的心。当你漫步红尘,见一路风景,山水含情,花草悦人,作为世间高级动物的我们,面对一路如此令人赏心悦目的风景,我们不免倍感心旷神怡,有时亦会有见花欲折的贪婪和冲动,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无可非议,然,见花欲折之心万万不可有的`,因为在世间的任何一物都有生命,它们虽无语而默然于尘世,而它们亦有芳心,它们依然眷恋红尘,希望自己微小的生命能在这浩渺红尘中多存在几年,乃至几十年、几百年。
故此,我们人类不要以强者自居去以强凌弱,只有用你爱美尚善的眼和心,去品读欣赏那一路令你赏心悦目的花,不要有强取豪夺、据为己有贪欲,因为那样你不仅扼杀了一个鲜活的生命,而且抹杀了陪伴你漫步红尘的风景,那样,你于心能忍、于心能安吗?
身在红尘,珍惜尘缘,以慈悲心,善待生命,和谐相处,普度众生,因为这个世界既是你的,我的,他的,还有它的;也是我们大家的。。。
再美好的东西,总有老去的一天,当那天降临时,你是否还是曾经那个心态。
苍老,是否是一种无奈,亦或苍老,也是一种美,一种别样的美。
今天,其实,蛮安静的,适合,把心静下来,做些有意思的事情。
今天,也是一个蛮有感慨的日子。
思绪,总会毫无征兆的从你的闹中蹦跳而出,忽然,你想到了很多事情,很多你以前或许未曾想到的事情。
网络,总在第一时间,记录你的瞬间所思所想。
今天想到了好几句话,觉得蛮有味道的,愿与大家共享。
在借贷间,人生匆匆而过,或许,这就是所谓的生活;
爱情的`花既已在春天开放,就不想那么快让它枯萎而去;
对于并不怎么富裕的中国男人来说:要在30之前单靠自己的力量来完成爱情和房子的双丰收,那会是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和不可调和的矛盾,so ,其实自己才最懂自己的苦,同时代的亦懂的那份无奈;
现实总是残酷的、深刻的,理想总是唯美的、不切实际的;
或许,一个转身,很多事情、很多人都会变了。
因为人总喜欢朝着物质和现实的康庄大道上跑,即使迷失了自我也不会让自己拉下,因为它说,大家都那样的。
蛮讨厌那种超级物质型的,或许因为遇到过,才会感受更深刻,那样的人,最终会被抛弃,我觉得会是这样的。
有点期待,有点追求,符合实际,那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希望未来会更好。
院中扫花人散文
奶奶老了,闲着也是闲着,每天早晨她总是早起打扫院里的落花。即便是没有花落的季节,奶奶依然佝偻着身子,专注地清扫院落,她总希望院里清洁如洗,每天千千净净地过。
奶奶的绰号叫“管单弦”,意思是说话唠叨、不中听,说的话别人左耳进右耳出;可她我行我素,大喊大叫,生怕别人听不见,因为奶奶从小就患了耳聋病。
我是在奶奶的背上长大的,自然感情真挚;牙牙学语就学会了喊奶奶。人终究是要长大的,转眼我已虚度四十多个春秋,以前脚下的路绕来绕去,只能在奶奶清扫的院落里叠下若干重复的印迹,回旋在奶奶眼里长不大的孩子气中。
我常让奶奶牵肠挂肚。有一次,我去外地参加一个会议,时间有些长。只要两天不见我,奶奶就焦心,那次她每天要到邻居家询问两回,问我回来没有。曾有人逗她:“你孙子不回来了。”奶奶当晚竟哭成泪人,担心我出了什么事。
奶奶是疼我的。读书那会儿,她总是悄悄藏两个熟鸡蛋给我在路上当零食;别人关心她的水果糖脱了皮、化了水也要留给我享用。奶奶是一个严重的耳聋患者,随着年纪的增大,她越来越唠叨,“管单弦”弹得拨浪鼓似的。说实话,奶奶属讨人厌恨甚至是多余的那类人,因为她专说别人的.坏话,当面做人,背后做鬼。爷爷和她厮守一生,没过一天安稳的日子,一天不吵架不舒服,她俩的结合是一场悲剧。爷爷长奶奶十多岁,人老了,爷爷先衰,打起架来占弱势,有两次差点儿被奶奶打死。我冒昧地想过,他俩若是没生子生孙,分道扬镳才是道理。
后来分了家,爷爷奶奶跟我过,都是八十几岁的人,吃饭睡觉都得服侍周全,可我愿意;邻居说我吃亏,我说良心是不谈价钱的。尽管奶奶日复一日地只能在院中扫花,唠叨声此起彼伏,有时也真烦心,可也习惯了,谁叫她是“管单弦”呢――特色嘛。院中常有落花,常有人扫,不知不觉地四季的更替我已在乎不多。四代同堂的我家,一个穷乡僻壤的院落,竟有一位不知疲倦的扫花老人。
奶奶虽然走了,可院中的扫花身影和花落的声音依然没有停止它的呼吸。
遇见逐花人的散文
一
在沙枣花香气四溢的日子里遇见他,他刚从新疆沙雅县迁来拜城,一脸风尘。
他逐花而来。绵延十几公里的沙枣树,开满了星星点点的小花朵。春风拂面之时,浓郁的花香便时浓时淡地缭绕,引人不由得深吸几口气,向沙枣树张望,好奇地寻觅花香的源头。一串串沙枣花好似一串串璎珞,令人莫名地想起古典仕女衣裙婆娑,也仿佛春天的风铃,将万物复苏的消息传递给粗心的人们。
花香迷人,花香更让蜜蜂沉醉,它们把头深深地扎进花蕊,浑然不知外边的世界。当它们身上沾满茸茸花粉、嗡嘤而歌,径直飞入蜂箱的时候,就是它们酿出世间最美之物的时刻。
二
一直以来,我总是觉得蜜蜂是神秘的,也是有灵性的。这个小生灵是我童年的最爱,我常常会站在花前,看蜜蜂如何将它嘴里的那根小针探入花朵,只留下外边一个浑圆的身体。那时,我一站就是好半天,看得入了迷。我好奇地用手轻轻碰触它的身体,蜜蜂仍执着于采蜜而并不理会我。它的背部有一层绒毛,尾部有棕黄的条纹,摸上去感觉一棱一棱的,花粉于是沾满了我的手。
蜜蜂沉溺于花朵的`世界,那个世界人所未知,而对于蜜蜂,却是它的生命所系。
那些蜂蜜,那些古往今来人们永远依恋的甜蜜之物,究竟是怎么酿出来的?是花里真的藏着蜜糖么?望着花丛中的蜜蜂,我常常这么想啊想。我甚至曾经以为,那些蜜糖,就装在它浑圆的肚子里。这肚子就是一个加工厂吧?勤劳的蜜蜂酿出了甘甜的蜜糖,这个过程本身就充满了一种神秘感。
小蜜蜂,真像一个谜。它以自己的方式,为我们造出了一个魔幻的世界。
三
而养蜂人的生活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我们走近那座简易棚,是一座仅能勉强住一个人的空间,里边还摆放了两个高大的桶,桶里盛着棕色的稠稠的蜂蜜。这就是他的家,他的家就安在路边这一排沙枣树旁。他站在自己的小屋前,头发蓬乱,衣服沾满灰尘。
养蜂人的生活简单到了只剩下养蜂。屋外长长的一溜,摆满了长方形的小木箱,那是蜜蜂的家——蜂箱。只见蜜蜂三三两两地在蜂箱周围飞舞,而蜂箱里,究竟有多少蜜蜂呢?他说,里边有10万只到二三十万只。哇,难以想像,如此多蜜蜂是怎么待在这个小小的蜂箱里呢?
蜜蜂好养吗?蜂蜜是怎么酿出来的?什么样的蜂蜜是最好的?这种生活你喜欢吗?我们的问题一个接一个。他从蜂箱里拿出一个蜂巢,上边爬满了密密麻麻的蜜蜂,蜜蜂在蜂巢上精心酿造着蜜糖。我们有些畏惧,怕蜜蜂蛰人。他说,只要不侵犯它,它就不会蛰人,否则,它也没命了。
冬天的蜜蜂可以活半年以上,而夏天的蜜蜂只能活几十天。
“是累死的。”他说。我们的心不由得一沉。酿蜜的小生灵,不知疲惫,很快就将生命耗尽。这里是赛里木农场,这个季节,从喀什、阿克苏过来的养蜂人很多,在整个南疆,养蜂人都到这里来。
养蜂人逐花而居。24岁的他,从15岁就开始学养蜂。在新疆的花季里,野花、杏花、巴旦木花、油菜花、苹果花、梨花、棉花等等,什么季节开放,什么时间来最好,他都了如指掌。一箱蜂在花里采蜜也是分区域的。
我们不知道,蜜蜂是要吃糖的,他的20多箱蜜蜂,一年要喂五六吨砂糖。主要是在冬天和春季这半年时间里,1比1兑水,把糖化开,一天喂100公斤。蜜蜂低于12摄氏度就会冻死,所以外边要保温,用稻草把蜂箱包上,留个蜂门就可以安全过冬。蜜蜂睡觉了的时候,他就可以清闲了。
每年2月底到9月是蜜蜂繁殖期,一个蜂箱里只能有一个蜂王,如果出现了两只,蜂王就会把蜜蜂带跑。秋季的时候,蜜蜂的天敌也很多,是我们很少听说的蜂狼、蜂虎。飞起来稳健得像直升机一样的小黄蜂,也是蜜蜂的天敌。
这些,都是我们从他那里了解到的。
什么样的蜂蜜好呢?“在国际市场上蜂蜜以颜色区分好坏,白色比深色好;国内相反,认为深色比白色好,药用价值更高。我的花蜜也出口,都是棉花蜜,内销可以有200多公斤。外销更好,有多少可以卖掉多少。一年产好几吨,好的时令可以产十来吨。”他说。四
养蜂人的生活是漂泊不定的,他们追随花季而行。一个地方的花谢了,他们就雇一辆大卡车,带着简单的生活什物,和垒得高高的蜂箱,迁移到另一个花开的地方。
这种时时迁徙的生活方式,好像吉普赛人似的。
他的小蜜蜂除了酿蜜,还给果树授粉,一箱蜂可以管一亩地。果树开花的时候,他的小蜜蜂还挺忙的。“我哥哥也养蜂,但是今年不养了,想找个地方固定下来生活,总是搬家很累,就种棉花了,他找了个对象,不想跑了。”
“你有女朋友吗?”我们问。他笑笑,有些不好意思:“没有,不好找。”他还想继续养蜜蜂,过几年再说。那些深棕色的小精灵飞舞着,嗡嘤着,在蜂箱旁边不停地忙碌。是的,走近养蜂人,我们才知道,他的那些小蜜蜂以花蜜为生命,而他是以蜜蜂为生计的。
生态环境世界性地恶化,已经导致一些国家的蜜蜂在一夜之间忽然消失得无影无踪。当这个不起眼的小生灵忽然不见了的时候,引起了人们内心的恐慌。试想,如果这个世界缺少了蜜蜂,不仅所有的花朵都会凋零,果实也不再会有“丰硕”一说,人间美食蜂蜜也将成为画饼之物。
甚至有学者认为,如果没有蜜蜂授粉,这个世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蜜蜂直接影响着我们大部分粮食和有花作物,没有蜜蜂,我们必须显著增加化肥的使用,最终污染我们的生存环境。
我对这种叫做“蜜蜂”的小生灵,更多了一重怜惜之情。
花谢了,人已黄昏散文
花谢了,人已黄昏散文
夜已深,我却还不想睡,怕自己在这无人知觉的夜里,悄然而去。生命是如此旺盛,却又如此脆弱,也许,在深夜里的一转眼,就悄失在这漆黑的夜里。明朝起来的清晨,却无一人发觉,这会是一种如何凄凉的痛。你懂吗?
沉默了很久,总想说点什么,可每每提起笔,写了三言几语又放下。什么都是空白,什么都是虚无,说了又有谁懂,说了又有谁能体会。我的寂寞你懂吗,你的忧伤又有谁能体会。人生是孤独的旅程,从头到尾都是一个人的孤独。
想说那么一句话,想写那么一首诗,任谁都能看穿我的痴心。把心掏出来,幻化成一只纯白纯白的鸽子,任谁都喜欢,谁都来爱羡爱我。我是一个多情的男儿,错生在这无人相陪的错落世界。这世界也许美丽,也许繁华如花,却没有我想追寻的绢丽风景。我自多情多寂寞,此恨总伤心。
如果,生命可以从头再来,我想我的命运会有很多种。我情愿流浪在街头,伸手面对那一张张冷脸,我好过在这红尘堆里麻木的活着。其实,我也知道,现在的已是最好的结局,为何心总有无限的空虚。什么让我如此失落,什么让我感觉磋砣,命运是一把无情的锁,总把无尽的诱惑锁在门的背后。
我知道,我尚年轻,可心已感觉苍老步步而近。是心苍老了岁月,还是岁月苍老了灵魂。总想有那么一段回忆可以刻骨铭心,总想有那么一段岁月可以永久流传。可岁月往往是改变了心灵,心灵却无法抹去岁月的点滴痕迹。是什么让你我苍老,是什么让你我迷惑,又是什么让你我一夜之间心灰如雪。
不想自己如此沉沦,不想自己如此自恋自怨,宛如一腔幽怨的青楼女子,落寞的在这空洞的网络里堆积着无人能懂,苦了自己也伤了他人的文字。男儿本当万户候,扬鞭万里不回头。此生纵然有风有雨,也好过躲在漆暗的角落一个人偷偷伤心。纵然心伤透,纵然遍体鳞伤,终也有阳光日出的时候,伤一次又何妨,痛一次又如何。纵然伤了痛了,也是生命里美丽的回忆。谁说男儿有泪不轻弹,那也是人生辉煌时候。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全当是一生中最美丽回忆。总好过,一生无风无雨亦无浪,淡然无味的`渡过。
夜已深了,窗外的街灯已暗了,寂静无人的街头此时显得格外的凄冷。只有暗黄暗黄的微微路灯,点缀着死气沉沉的街。一如我此时的,格外的凄凉而阵痛。说些什么好呢,什么都感觉无趣,什么也没有意义。还是不说的好,话越说越凄凉,文字愈写愈心痛。就此入睡吧,我且在梦里寻一对鸳鸯双双对对飞。不再睁开双眼,怕落了一地黄花,花谢了,人已黄昏。
孤独的追花人散文
突然有一天,山上的小路边冒出了一个绿色的帐篷。
那天,我照常上山跑步,却发现路边新支起了一个军绿色的帐篷,帐篷里没有人,隐约看到里面并排放着好几个半人高的白色大塑料桶。起初还以为是看山的增添人手了,里面的桶里装满了水,是供给他们的。
跑完一圈回来,发现帐篷外支起了一个小桌,上面还摆着一台历史悠久的小台秤,记得这种秤是我们小时候在供销社的柜台上常见的,秤的旁边还摆着两三个瓶子,里面装满了淡黄色的液体。咦?这是干嘛的?难不成山上来了卖油翁?
这时候,身后走过来一个中年男人,走到帐篷边问:“这蜂蜜怎么卖?”啊?蜂蜜!突然想起,这个山上全是槐树,再过几天槐花就要开了。原来是来了养蜂人了。
呆在城市里的人,是很难见到真正的养蜂人的`,更不知道蜜蜂是如何把花粉变成蜂蜜的。自从山上出现了这个帐篷,每回跑到这里,总能看到上山锻炼的人在帐篷前驻足,两只眼睛里充满了好奇。然而,每每路过这里,看到帐篷里简陋的设备,狭窄的木板支起的“床铺”,破旧的马扎,简单的吃饭和照明灯具簇拥在局促的空间里,以及帐篷外那台古老生锈的台秤,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每次走到帐篷边,养蜂人不是站在帐篷边,两手插在裤兜里若有所思地望着远处,就是在不远处的石阶上默默地抽烟。我从来不敢正眼看他的表情,我不知道四目相对时,我是否还能忍住心头酸楚的泪水。
蜂蜜是甜美的,蜂蜜的好处数不胜数,然而,你可曾想过,养蜂人过着怎样的生活?要出一坛子蜜,要经过多少日夜奔波,风餐露宿?他们居无定所,一年四季都在不停地搬家,世人都在忙着追名逐利,而他们却是四处追花。“追花人”,听起来是多么优雅而浪漫的名字。养蜂人常年在外,呼吸新鲜的空气,嗅着甜美的花香,尽览美好风光无数,然而他们追花的辛苦又有谁能体会?风吹日晒、吃睡无时只是其次,追花过程中那无边的孤独却是常人难以忍受的。
想起了对外汉语教材中的一篇文章――《孤独的追花人》,通篇说明、议论,介绍养蜂人的生活,这样的文章对一个外国人来说,其实是无趣,而且不好理解的。退回十年,别说是一个韩国孩子,即使是我,对这样没有故事情节的文章也是很乏味的。然而现在读来,除了感慨无限,竟有点爱不释手了。是上了年纪爱多愁善感了?还是见多了世态炎凉变得爱思考了?
时间过得飞快,一晃六月已过去了大半,山上那顶帐篷早已不见了踪影。光秃秃的山间小路在旺盛的草丛中若隐若现,头顶绿荫蔽日,喜鹊在林间欢叫,调皮的麻雀在草丛中嬉戏跳跃。偶尔,有两只打架的麻雀从高处落下,它们就在你脚跟,却丝毫不怕人,互啄两下,便跳到路边的草丛里去了。在喧闹的城市,能有这样一方净土,足矣!
★ 劝人节哀的话摘抄
★ 劝人读书的名言
★ 救花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