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顺口所见日记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Tagme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旅顺口所见日记(共含10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Tagme”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旅顺口所见日记

篇1:旅顺口所见日记

今天我们去了旅顺口,这个名字让我想到了以前我们班有个叫吕顺的同学,一样的读音,不一样的意思!。

听爸爸说过旅顺是一个具有军事战略意义的地方。我还记得以前我们去威海,上刘公岛的时候,在那里有一个甲午战争纪念馆,在那里我了解到那场战争里的沉船就在旅顺口,那也是我第一次知道旅顺这个地方。到了旅顺,我们沿着海边的公路行驶,先去了老铁山风景区,在这里有黄、渤海交界线、张建入海处、老铁山灯塔,这个灯塔建于1893年,还是清朝的'时候呢,是世界七大航标灯塔之一,灯塔是清朝海关请法国人制造、英国人修筑的,到现在保存还很好。

去过老铁山,我们又去了旅顺军港公园,在这里可以看到真正的军舰,更可以了解到关于旅顺的历史。

公园内有藤架、大片草坪,种植了很多观赏树。在公园东面入口处竖立起一座3米多高的汉白玉石雕“军港之夜”,造型为一座少女弹着吉它在欢歌,她的身后是弯弯的月亮。中间入口处有一块采自旅顺口老铁山的天然巨石,正面刻着当代著名书法家郭沫若的笔书“旅顺口”三个大字,背面刻着旅顺口地名来历的碑文。

在旅顺口,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些老旧的大炮和已经退役的军舰,它们默默地守护着这片海域,让现代的人们感受着那曾经的故事。

这便就是我眼睛里看到的旅顺口了。怎么样,你也想去看看吗?

篇2:大连旅顺口导游词

旅顺军港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是一处举世闻名的天然良港。它的地理位置极其险要,易守难攻,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当年,日、俄殖民者曾为争夺此地多次激战。建国后,旅顺港已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重要基地。军港位于火车站外,游客到此可饱览海军战舰的威严风采。

旅顺口见证了百年来大连的沧桑历史: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都在这里惨烈爆发。有诗为证:一山担两海,一港写春秋,一个旅顺口,半部近代史。现在的旅顺港显得格外平静,左右臂膀般的两座小山从港口环绕出去,扼守住了一片宁静的港湾,港湾里停泊着几艘军舰,真真是易守难攻,怪不得日本人和俄国人不约而同地看中了它。也只能怪那时的清政府实在腐败,一支北洋海军居然全军覆没。据说日本人侵占了旅顺之后,进行了四天三夜的大屠杀,整个旅顺最后只剩36个人。如今军港东侧已辟为公园对外开放,园内的铜狮是旅顺口的标志。

篇3:大连旅顺口导游词

大连旅顺军港地处辽东半岛西南端,黄海北岸。其地势完全是天然形成的,东侧的叫黄金山,高119米,;西侧的叫老虎尾半岛,又称西鸡冠山,高171米。两山对峙,紧钳一条水道,便是军舰出入的主航道,宽220米,中心航道宽80米,每次仅能容一艘军舰出入。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同时又挡住了外海的风浪,山内侧是一个半封闭的港湾,东西长4公里,南北宽2公里。港湾内风平浪静,不冻不淤。

大连旅顺军港主要是由海岸炮台,港湾和船坞三大部分组成。其险要之处全在于航道两侧的山上,那里隐蔽着许多火力机关,所以,无论是甲午战争还是日俄战争,日军都没有从海上攻取旅顺,正所谓“旅顺一口,天然形胜,纵有千军万马,断不能破”是也,与美国的珍珠港,日本的横须贺军港,俄罗斯的海参崴军港,英国的朴茨茅斯军港并称为世界的五大军港之一。

篇4:大连旅顺口导游词

最具旅顺滨海小城风光特色的旅顺军港公园座落于白玉山南麓,旅顺军港北岸。南面对着旅顺口门的主航道,西与旅顺西港相连,东临四八一O工厂和旅顺东港,北临黄河路,是一座建于1985年、占地面积为5839平方米的人造公园。别看它面积不大且又狭窄,它的历史却可上溯到十九世纪末叶。

1881年秋,北洋大臣李鸿章出于巩固北方海防的考虑,选址旅顺作为北洋海军根据地。亲率部分文武官员周馥、马建忠、黄瑞兰等抵达旅顺口考察形势,得出:旅顺口居北洋要隘,京畿门户,“为奉直两省海防之关键”,“盖咽喉要地,势在必争”的结论。11月11日,李鸿章将在旅顺建港设坞的计划正式上报朝廷,获准后,它立刻组建了旅顺工程局,1882年9月,李鸿章委派直隶修补道员袁保龄担任工程局总办,到1890年9月,旅顺船坞全部竣工,耗白银139.35万两,同时在旅顺港沿岸用从山东长岛运来的紫色花岗岩石条修建了防浪堤,堤高3米左右,现海岸防浪堤即是当时所修的雏形。防浪堤上有铸铁和花岗岩缆栓。现在的军港公园也是那时修筑的防浪堤一部分,当地人称为“坝沿”。

日俄战争结束后,“坝沿”(即现军港公园一带)是一座批发和贩卖水产海鲜的渔码头,每天清晨就停泊着许多各类木船,进行水产交易的人流和货车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1945年8月22日,苏军进驻旅顺后,从旅顺火车站终点延伸到黄河路南侧至旅顺船坞修建了一条单轨铁路,并在铁路边经过坝沿处(军港公园现址)建仓库一座,还在附近的海岸桥下入海口处架设了木桥,并铺设了铁轨。1955年,苏联红军撤离旅顺时仓库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旅顺驻军的后勤部管理,作为贮存水泥之用。1958年,海岸桥下入海口处木桥被拆除。这一带成为当地居民“放大棒钓鱼”,夏季游泳的天然场所。经旅顺口区人民代表提议和城建管理部门的参与,自1985年开始,在这一带建海岸公园的工程开始实施。首先拆除了苏军驻旅顺时期的水泥库房,并对这一地段海堤进行了维修,并铺砌水泥方砖。在黄河路一侧砌上带有铸铁护栏的围墙,公园内架设藤架、种植草坪,还栽种了锦带、龙柏、柳树、雪松等观赏树木。同时在公园东面入口处竖立起一座3米多高的汉白玉石雕“军港之夜”,造型为一座少女弹着吉它在动情欢唱,她的身后是一轮弯弯的月亮,少女的脚下是黑色大理石砌面的雕座。中间入口处有一块重达0.75吨、采自旅顺老铁山的天然巨石,正面刻着当代文豪郭沫若的笔书“旅顺口”三个大字,背面刻着旅顺口地名来历的碑文。在公园西侧竖有一座高大的“醒狮”铜雕,这几处雕塑都是游人云集的最佳拍照留影地点。甚至在旅游旺季时,为了留下珍贵的瞬间纪念,来自全国各地的游人们不惜时间,极有耐性地排起长队等候轮流拍照。1985年旅顺财政部门为兴建军港公园共投资人民币70万元,其中“醒狮”、“军港之夜”雕塑投资达10万元。,旅顺旅游集团又投资28,331元,新建公园办公室24.96平方米。4月,旅游集团又投资37,623元,新建三座彩色轻体票房,同时还对海堤进行了重大维修,并且搭起藤架,铺设花坛、草坪与各色水泥方砖,修起凉亭,安放石桌石凳供游客休息,观赏雄浑的旅顺军港风姿。

军港公园还竖有九盏各异的园灯,每当入夜,同停泊在军港码头战舰的灯光相辉映,五彩缤纷,使军港夜色更加迷人。园内形状各异、布局合理的花坛,在花开季节争芳斗妍,美不胜收。精雕细刻的石桌石凳错落有致地摆放在园中供游人休息。临街的一隅有出售旅游工艺品和旅顺海鲜的摊亭,游人们在观光之后争相到此购物,热闹非凡。自1985年军港公园建成到进入21世纪以来,已经形成旅顺居民游览、消夏、晨练、垂钓的好去处,更是外地游客青睐的热点地段。

看过大连旅顺口导游词的人还看了:

1.大连导游词开场白范文3篇

2.大连导游词3篇

3.大连棒槌岛导游词3篇

4.大连旅游导游词3篇

篇5:游旅顺口作文800字

吃完丰盛的早餐,我们来到了大连旅顺潜水艇博物馆。

首先,我们参观了已经光荣退役的“旅顺口”号的内部。里面非常狭小,而且环境不好,不是高级干部,连窄小的床都不能睡,环境非常艰苦。

接下来,我们在巡航模拟馆体验了潜艇在水下工作的感觉。只见舰长和他的助手开着潜艇,离开港口,潜下了海底,并以最近路线前往钓鱼岛,击沉了敌人的两艘战舰。这时,我感觉自己成了真正的潜艇战士,并感受到了作为一名中国人的骄傲。

在旅顺最著名的日俄监狱,这里原是没有红色建筑部分的,只有俄国人建的灰色部分,后来被日本人占领后,把这里改成了监狱,并连接着灰色部分。这里分为三种牢房:普通牢房、暗牢、和一间简易的病房。

普通牢房关押的是一些普通犯人,七人一间,空间狭小。暗牢关的是重刑犯,那里没有窗,门是密封的,一丝光都透不进去,墙上仅有一个供看守监视用的观察孔。普通病房里关的是一些得了病的犯人,他们只能在这里得到一点简单的医治。参观了完这些灭绝人性的牢房,我们真正受到了爱国主义人士的感染,心中思绪万千。成千上万的爱国战士在这里被杀害,我们永远不能忘记那段残酷血腥的斗争历史。

下午,我们来到了全亚洲最大的广场——星海广场。我们先是到了海边,这里不能下水,但天空、海上、岸边都是可爱的海鸥。我买了一袋香肠喂它们,它们在空中抢夺食物,还有的为了一点食物在地上大打出手……

在巨大的无字天书上,孩子们玩耍嬉戏,整部天书是由大理石铸成的,非常壮观。两边的最高点都有一条绿线,提醒游人不要越线,保证安全无论在何时都是一切的根本。

篇6:游旅顺口作文800字

清晨的海洋蒙上了一层轻纱,空气也是格外的新鲜。经过一夜的航行,我们从蓬莱来到了旅顺。

五点左右,我们下了轮渡,坐上大巴车去饭店吃早饭。之后一路乘车来到了潜艇博物馆。进入潜艇后,导游姐姐开始为我们讲解:潜艇于1980年建成,长77米,高15.35米,但内部空间十分狭小,船员身高不超过一米六。里面虽然有厨房,但从来不做饭,吃的`都是压缩饼干。参观过潜艇中每一个房间后,我的心中感慨万千,深刻体会到军人保卫国家的不易,我很敬佩这些守护祖国海域的勇士们。

参观过潜艇后,我们来到巡航模拟馆。讲解员一边讲解,一旁的操控员就一边配合着操控机器,看着四周的巨大屏幕,我仿佛身临其境真的坐在了潜艇中,四周的屏幕开始晃动,我也不自主地跟着晃动,这种感觉真是新奇!操控员将潜艇开到钓鱼岛附近,发动鱼雷摧毁了敌方军舰。此时,我的心中产生了莫名的自豪感,瞧,这就是我的祖国,她是多么强大!

出了巡航模拟馆,我有点意犹未尽,还想接着看下去,可时间不等人,我们还要去下一个景点“旅顺博物馆”。

到了旅顺博物馆之后,我们可以在博物馆内自由活动,我立刻跑到了展览室一“石器时代”。看到几千年前的东西至今还保存得如此完整,我感到非常吃惊,特别是猛犸象的门齿经过数万年仍完好如初。来到“石器时代”展览室二后,一进门,我的注意力就被一旁的陶俑吸引住了,她只有上半身,没有臂膀,但这丝毫没有破坏她独特的美,她的身上有着人类文明的光环,透露着祖先的智慧,这让她看起来无比的伟大。往后便是一些陶器,虽然做工不是特别细腻,但这彰显了人类最初的创造性。

二楼,主题是关于人文历史。我来到了著名女将军“妇好”墓穴文物的展览室,一旁墙上是对妇好的简介:妇好,商王武丁的妻子,当时武丁最得力的占卜师,因情势所迫,武丁不得不派妇好去边关领兵打仗。平时温柔贤淑、端庄美丽的皇后在军事上也有一番造诣,可惜佳人早逝,这也让武丁十分痛惜爱妻妇好。看完简介后,心中感到十分佩服,看了一下陪葬品,心中又是一惊,享受的都是帝王才有的待遇,这才明白妇好的地位非常高,甚至能与帝王平起平坐,心中不免惊叹。正当我欣赏着时,突然说要集合了,我只能带着遗憾离开了博物馆。

吃完午餐,我们准备去莲花山观景台,谁料半山腰突然下起了大雨,都说六月的天就像娃娃的脸,说变就变,这大连的天八月了还像娃娃的脸一样,说变就变。我们只得从另一条路下了山,来到了星海广场。一到目的地,我便看到了和平鸽,买了一包鸽食喂给鸽子们吃了。广场正中心是一本巨大的“无字天书”,听导游说下面有一个铁盒子,里面是大连第一任市长写给20市长的一封信,我在无字天书上拍照留念。在天书前面的“大连建市百年纪念”的雕刻上有很多足迹,见证了大连的发展过程。每一个足印中都汪着雨水,许多孩子赤脚在上面嬉戏。过了一会,就收队回酒店了。

篇7:游旅顺口作文800字

八月的一天,我启程前往历史悠久的旅顺。

经过一晚上的颠簸,我终于来到了旅顺。人们都说到了旅顺,如果不去这里的日俄监狱和博物馆,那可真算白来了。

日俄监狱旧址是旅顺最著名的历史景点,这里曾是日本侵略者关押和残害中国爱国义士和国际反战主义人士的地方。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完整而庞大的监狱设施,包括牢房、刑具室、刑场等共253间。每一处都昭示着那段屈辱的历史,也警示着国人勿忘国耻。

在旅顺还有一段令人闻之头皮发麻的历史。旅顺曾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屠杀,死亡2万人,全城只有36个人活了下来。而这36个日军刻意不杀的人之所以存活下来,是为了让他们埋葬同胞的尸体,可想而知这36个人当时的心情如何。最后,这36个人只剩下7个人活了下来,其余人相继病死、累死、饿死……这段血腥残酷的历史让我们心情十分沉重,也提醒我们勿忘国耻。

接下来。我们来到旅顺博物馆。旅顺博物馆里有两栋相邻的欧式建筑,里面格局和装饰仍然保留着其最初建造时的风格。一盏盏古朴的吊灯,一个个独立的木制镶玻璃的立式展柜,处处充满着时代感,让你在观展的同时也能欣赏到这座特色老建筑沉淀下来的历史美感。主馆一楼的新疆出土文物是其特色藏品之一,展示着与丝绸之路有关的文化遗存,其中佛教文物堪称佳作。

下午,我们来到新海广场,那时阴雨绵绵,雨点顽皮地落在人们身上。沙滩上,有颜色不一、千奇百怪的海螺,放在耳边,传来呼呼的声音,仿佛是大海在呼唤我们。海面上,一群群海鸥在盘旋着,不时鸣叫几声。买包海鸥食物,朝天撒去,瞬间就被几只海鸥吃掉了。星海广场还有一个巨大的“无字天书”形成“U”形,爬上去,再跑下来,一个简单的娱乐,我们玩得不亦乐乎。

晚上到了酒店,躺在床上只觉一天的疲倦顿时消失。吃完外卖,吹着空调,看着电视,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篇8:所见

一个晴朗的上午,烈日当空。活波可爱的小牧童戴着草帽,骑着家里赖以生存的大黄牛,来到一片大森林旁边,这里有丰富的水草,最适合黄牛饮用,他悠闲地骑在老黄牛背上唱着美妙的歌曲。他的声音振动了整片大森林。

忽然,他听见了鸣蝉知了知了的叫声,他停下脚步,想寻找这只鸣蝉,于是,他随着“知了”地声音走到一棵柳树下,他用手扒开茂密的柳条,发现了一只鸣蝉,他想把鸣蝉捕捉回来,可是扒开柳条的一瞬间,鸣蝉被惊吓到了,立马飞走了,他失望地摘了一支柳条,继续赶着黄牛放牧。

三年级:尚愿

上一篇:花儿笑了 下一篇:新年的第一天 相关推荐 我的书屋我的梦作文800字 《捉妖记》观后感300字 小黄人作文300字 家乡的桥作文400字 我的家乡—哈尔滨作文300字 我最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作文400字 有趣的泰迪狗作文300字 牛首山作文_我喜欢牛首山作文300字 我的志向 与众不同的妈妈作文300字 春暖花开作文300字 看图写话:放假第一天

篇9:所见

清代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注释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振:振荡;回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林樾(yuè):指道旁成阴的树。

欲:想要。

捕:捉。

鸣:叫。

立:站立。

创作背景

诗人在旅途的路上看见一个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这一幕触发了诗人的诗兴,就写下了这一首“所见”。

赏析

这首诗的第一句平平而起,不着痕迹。第二句调子突然高昂,旋律突然加快,从而形成一个高潮。一二句描写了小牧童的天真活泼、悠然自得的可爱模样和他的愉快心情,“骑”字直接写出了牧童的姿势,“振”字则间接点出他的心情。通过“骑”和“振”两个动词,把牧童那种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心情和盘托了出来。他几乎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简直不知道世间还有“忧愁”二字。正因为心中欢乐,才不禁引吭高歌,甚至于遏行云,“振林樾”。

三四句仍然是继续描写神态。第三句是过渡,是作势。写牧童的心理活动,交代了他“闭口立”的原因,也是全诗的'转折点。第四句,急转直下,如千尺悬瀑坠入深潭,戛然而止。“忽然”一词,把这个牧童发现树上鸣蝉时的惊喜心情和机警性格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出来。“忽然”发生了变化:由响而静、由行而停,把小牧童闭口注目鸣蝉的瞬间神态写得韵味十足。而“闭”和“立”两个动词,则把这个牧童天真的神态和孩子式的机智刻划得淋漓尽致。全诗纯用白描手法,紧紧抓住小牧童一刹那间的表现,逼真地写出小牧童非常机灵的特点,让人倍觉小牧童的纯真可爱。

这是一首反映儿童生活的诗篇,诗人在诗中赞美了小牧童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显得特别专注。“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听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这首诗正是在这种起伏变化中获得了巨大的艺术效果。诗的语言,明白如话,质朴无华,十分本色。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描写,直接抒发生活的感受,看似闲情逸致,实则寄托情思。同时这首诗不顾及格律,活泼自由,语言浅显明了,形象自然生动。综观全诗,它所描绘的和平、宁静和优美如画的田园风光,所刻划的活泼、自在和天真无邪的牧童形象,表现了诗人的一种“真性情”。诗人曾经说过“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毋庸讳言,诗所描绘、所刻划的,正是诗人毕生追求的境界,也正是他所一再强调的“真性情”。

篇10: 所见

所见

每次出去旅行,都是完全清空的状态,充满一种“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逍遥。如果身体在路上了,我当然要把心也带在路上。

每次在路上,总是拍的风景多过自己,六月初换的手机内在卡,存了五六千张的照片。没有用单反,现在总觉得“瞄准”太费时,倒是用手机比较伶俐些。

我自己的行程总是装备简单,话语也少,我更喜欢看旅途上的花花草草、天光流霞、山色水韵、鸣鸟啁啾。

有时候,我也会专门拍旅途中偶遇的那些人,别人的'生活方式,像一面镜子,可以照见我们自己的视界。

有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前者是“阅”,后者是“历”,所言极是。

历经了什么,看见了什么,会缓缓改变我们,初时或许不觉,但日久渐显。

在北京时,傍晚我悠然去散步,找一个叫“农贸市场”的旅游胜地,夕阳正红,宛若一个蛋黄,挂在都市建设开发的吊机顶上。

路过的地方,有许多养狗狗的老人家,在凉风中溜狗,其乐融融,那是我陌生的感觉。

也有刚从工地下班的小工们,连饭桌都没有,或蹲或坐在路边,晚餐在快餐盒或是塑料袋中,五颜六色,但一定不是家里的味道。也有一二人,捧着收音机,专注听着,衣服颜色莫辨。他们也没电视电脑可看,手机也不是智能的,唯有听听收音机,才能解闷吧!那也是我陌生的感觉。

在上海吃晚餐时,我们特地挑的老乡开的店,一家七八平米的小店,问一问,店租一万二,每个月。不由默然。那也是我陌生的感觉。

也曾在公园里,看到一对老夫妻,老头儿在专注地吹着我不曾见过的高级乐器,老婆婆拿着单反相机,镜头好长,装备极好,对着老头儿拍,对着蚂蚁拍,对着湖柳拍,拍完了专注看看删删。我真羡慕这样的生活,那,也是我陌生的感觉。

其实对于这个世界,我们一直是陌生的,因为它那么庞大,大到无边无际,也许穷其一生,无法窥其一斑。

所以我好珍惜我能看到的,世界再大,也是一面镜子,仁者见山,智者见水,我们所见,只是我们想见到的。

立夏所见

1《所见》

清明节所见作文

《古诗(所见)》教案

所见作文400字

所见教学反思

所见古诗改写

所见教学反思-

所见古诗鉴赏

清明之所见作文

旅顺口所见日记(合集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旅顺口所见日记,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