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学习的谚语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阿蒙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不断学习的谚语(共含8篇),供大家阅读参考。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阿蒙”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不断学习的谚语

篇1:不断学习的谚语

不断学习的谚语

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2、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3、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4、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

5、茂盛的禾苗需要水分;成长的少年需要学习。

6、粮食补身体,书籍丰富智慧。

7、树不修,长不直;人不学,没知识。

8、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9、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

10、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11、星星使天空绚烂夺目;知识使人增长才干。

12、温故而知新。

1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14、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

15、知识是智慧的火炬。

16、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17、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

18、学不可以已。

19、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0、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21、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

22、勿谓今日不学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有来年。

23、劳动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指南。

2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5、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2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7、学者如禾如稻,()不学者如蒿如草。

28、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9、三天不念口干,三天不做手生。

30、书籍备而不读如废纸。

31、策马前途须努力,莫学龙钟虚叹息。

32、读一书,增一智。

33、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34、站在岸上学不会游泳。

3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6、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37、失败是成功之母。

38、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39、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40、知识就是力量。

41、到处留心皆学问。

42、读书需用心,一字值千金。

43、人贵有志,学贵有恒。

44、泉水挑不干,知识学不完。

45、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

46、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47、造烛求明,读书求理。

48、积累知识,胜过积蓄金银。

49、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古作舟。

50、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51、勿谓寸阴短,既过难再获。

52、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53、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54、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55、三人行,必有我师。

56、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57、问遍千家成一家。

58、宝剑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

59、用宝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60、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61、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62、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63、光说不练,枉学百年。

篇2:不断学习的谚语

不断学习的谚语

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2、劳动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指南。

3、光说不练,枉学百年。

4、读书需用心,一字值千金。

5、茂盛的禾苗需要水分;成长的少年需要学习。

6、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7、熟练来自经验。

8、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

9、学不可以已。

10、由经验而得的智慧,胜于学习而得的智慧;一次亲身的体会,胜过两次的教师教导。

11、一个不想过小河的人,自然不想远涉重洋。

12、熟能生巧。

13、学者如禾如稻,不学者如蒿如草。

14、任何倏忽的灵感事实上不能代替长期的功夫。

15、树不修,长不直;人不学,没知识。

16、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17、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18、粮食补身体,书籍丰富智慧。

19、日日行,不怕千万里;时时学,不怕千万卷。

20、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2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3、树不修,长不直;人不学,没知识。

24、汗水和丰收是忠实的伙伴,勤学和知识是一对最美丽的情侣。

25、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26、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27、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28、知识是智慧的火炬。关于学习的英语谚语

29、用宝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3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头方悔读书迟。

31、略翻书数则,便不愧三餐。

32、积累知识,胜过积蓄金银。

33、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

34、没有艰苦的学习,就没有最简单的发明。

35、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36、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37、宝剑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

38、少而不学,老而无识。

39、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40、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41、到处留心皆学问。

42、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

43、情况是在不断的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

44、泉水挑不干,知识学不完。

45、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

46、站在岸上学不会游泳。

47、星星使天空绚烂夺目;知识使人增长才干。

48、勿谓今日不学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有来年。

49、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50、学问渊博的人,懂了还要问;学问浅薄的人,不懂也不问。

51、温故而知新。

52、补漏趁天晴,读书趁年轻。

53、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儿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54、茂盛的禾苗需要水分;成长的少年需要学习。

55、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56、宝剑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来源经典语录大全

5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58、学习有如母亲一般慈爱,它用纯洁和温柔的欢乐来哺育孩子,如果向它要求额外的报酬,也许就是罪过。

59、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

60、人贵有志,学贵有恒。

6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62、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

63、一艺之成,当尽毕生之力。

64、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65、星星使天空绚烂夺目;知识使人增长才干。

66、边学边问,才有学问。

67、学在苦中求,艺在勤中练。

6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9、心专才能绣得花,心静才能织得麻。

70、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71、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

72、有经验而无学问,胜于有学问而无经验。

73、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74、清晨不起早,误一天的事;幼年不勤学,误一生的事。

75、读一书,增一智。

76、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

篇3:经典的不断学习的谚语

1、ᦺᦆᧈ ᦠᦹᧉ ᦵᦋᧁᧈ ᦓᦲᦰ ᦅᦱᧃ ,ᦺᦆᧈ ᦠᦹᧉ ᦓᦱᧃ ᦓᦲᦰ ᦵᦵᦟᧃᧈ 。欲快即爬,欲慢即跑。(反义词,意为:欲速则不达)

2、ᦙᧅ ᦇᦻᧈ ᦓᦲᦰ ᦔᦲᧃ ᦍᦱᧅ ,ᦙᧅ ᦍᦱᧅ ᦓᦲᦰ ᦔᦲᧃ ᦇᦻᧈ 。图易反难,图难反易。

3、ᦣᦲᧇ ᦙᦱᧉ ᦵᦉ ᦙᦱᧉ ᦷᦎᧅ ᦷᦃ , ᦣᦲᧇ ᦷᦣ ᦵᦉ ᦷᦣ ᦵᦂᦲᧅᧈ ᦜᦱᧈ 。过桥催马使马掉下河,爬山催牛使牛滚下坡。

4、ᦺᦆᧈ ᦂᦲᧃ ᦜᦻ ᦓᦲᦰ ᦂᦲᧃ ᦑᦸᧈ ᦔᦻ ᦂᦾᧉ , ᦺᦆᧈ ᦂᦲᧃ ᦓᦾᧉ ᦓᦲᦰ ᦂᦲᧃ ᦑᦸᧈ ᦷᦠ ᦩᦻ。想吃多得吃小手指那么小,想吃少得吃水牛头那么大。

5、ᦓᧄᧉ ᦀᦾᧉ ᧞ ᦓᧄᧈ ᦎᦱᧃ , ᦃᦸᧂ ᦂᦲᧃ ᦛᦱᧃ ᦣᦴᧉ ᦚᦱᧆ 。蔗糖和蜂蜜,吃多也会腻。

6、ᦓᦱᧁᧉ ᦺᦂᧉ ᦓᦲᦰ ᦠᧅ , ᦋᧅ ᦺᦂᧉ ᦓᦲᦰ ᦡᦲᧆᧈ 。竹子近节易折断,牵马太近会被踢。

7、ᦃᦸᧂ ᦡᦲ ᦢᧁᧈ ᦏᦳᧅᧈ , ᦃᦸᧂ ᦏᦳᧅᧈ ᦢᧁᧈ ᦡᦲ 。物好不便宜,便宜无好货。

8、᧒ ᦕᦲᧆ ᧒ ᦢᧁᧈ ᦵᦵᦙᧃᧈ , ᧒ ᦵᦵᦟᧃᧈ ᧒ ᦢᧁᧈ ᦵᦗᧂ 。两人吵架,必有一人理亏;两人赛跑,必有一人得胜。

9、ᦅᧄ ᦡᦲ ᦃᧁᧉ ᦠᦴ ᦺᦕ ᦢᧁᧈ ᦋᦱᧉ ,ᦅᧄ ᦋᦱᧉ ᦃᧁᧉ ᦠᦴ ᦺᦕ ᦢᧁᧈ ᦡᦲ 。好话入谁耳,谁也不生气;坏话入谁耳,谁也不合心。

10、ᦵᦵᦃᧂ ᦎᦸᧈ ᦵᦵᦃᧂ , ᦢᧁᧈ ᦵᦵᦠᧂ ᦅᦸᧉ ᦘᦸᧃᧉ ᦢᦱᧂᧉ 。硬碰硬,不断也裂。

11、ᦔᦻ ᦃᦲᧄ ᦎᦸᧈ ᦔᦻ ᦆᦱ , ᦔᦻ ᦠᦸᧅᧈ ᦎᦸᧈ ᦔᦻ ᦡᦱᧇ 。针尖对麦芒,矛头对剑刃。

12、᧒ ᦎᦹᧇ ᦵᦵᦎᧃ ᦔᦲᧃ ᦷᦑᧆ , ᧒ ᦵᦃᦲᧂᧈ ᦷᦃᧆᧈ ᦔᦲᧃ ᦺᦝ 。互不相让必犯罪,两发怒必火中生。

13、ᦀᧁ ᦣᦸᧃᧉ ᦵᦵᦂᧉ ᦣᦸᧃᧉ , ᦀᧁ ᦺᦖᧉ ᦵᦵᦂᧉ ᦺᦖᧉ 。以热解热,以急解急。

14、ᦏᦳᧅᧈ ᦺᦡᧉ ᦂᦲᧃ ᦃᦱᧉ ᦋᦱᧂᧉ ᦊᦴᧈ ᦵᦙᦲᧂ ᦺᦐ ᦅᦸᧉ ᦺᦡᧉ ᦂᦲᧃ , ᦢᧁᧈ ᦏᦳᧅᧈ ᦺᦡᧉ ᦂᦲᧃ ᦃᦱᧉ ᦩᦻ ᦊᦴᧈ ᦗᦱᧂᧈ ᦃᦱᧂᧉ ᦅᦸᧉ ᦢᧁᧈ ᦺᦡᧉ ᦂᦲᧃ 。有缘,远方杀象也有一份;无缘,身边杀牛也闻不着。

15、ᦵᦣᦲ ᦡᦲ ᦜᦳᧄᧉ ᦓᦲᦰ ᦜᦳᧄᧉ ᦵᦙᦲᧈ ᦈᦸᧆᧈ ,ᦎᦱ ᦡᦲ ᦢᦸᧆᧈ ᦓᦲᦰ ᦢᦸᧆᧈ ᦵᦙᦲᧈ ᦏᧁᧉ 。将靠岸的船易翻,人近老时眼易瞎。

16、ᦓᧄᧉ ᦃᦹᧃᧉ ᦔᦱ ᦂᦲᧃ ᦷᦙᧆ ,ᦓᧄᧉ ᦟᦳᧂ ᦷᦙᧆ ᦂᦲᧃ ᦔᦱ 。水涨鱼吃蚁,水退蚁吃鱼。

17、ᦓᧄᧉ ᦐᦲᧄ ᦓᦲᦰ ᦔᦱ ᦃᦸᧃᧉ , ᦓᧄᧉ ᦣᦸᧃᧉ ᦓᦲᦰ ᦔᦱ ᦐᦲ 。水平静,鱼汇集;水搅动,鱼逃跑。

18、ᦋᦳᧆ ᦵᦵᦏᧄ ᦵᦂᦲ ᦵᦜᦲ ᦵᦵᦏᧄ ᦓᧄᧉ 。汤淡加盐,盐咸添水。

19、ᦢᧁᧈ ᦞᦱᧈ ᦞᧃ ᦓᦲᦰ ᦢᧁᧈ ᦠᧃ ᦞᧃ ᦘᦳᧅ 。不说今天,不见明天。

20、ᦢᧁᧈ ᦞᦱᧈ ᦁᧃ ᦂᧁᧈ ᦁᧃ ᦺᦖᧈ ᦢᧁᧈ ᦙᦱ ,ᦢᧁᧈ ᦞᦱᧈ ᦞᧃ ᦞᦱ ᦞᧃ ᦓᦲᦰ ᦢᧁᧈ ᦑᧁᧉ 。不提旧的,新的不来;不说昨天,就没今天。

21、ᦕᦱᧈ ᦺᦙᧉ ᦕᦱᧈ ᦗᦻ ᦔᦻ , ᦕᦱᧈ ᦛᦻ ᦕᦱᧈ ᦗᦻ ᦅᧁᧉ 。破竹子先破梢,破藤篾先破根。

22、ᦙᦱᧉ ᦈᧅ ᦵᦵᦟᧃᧈ ᦢᧁᧈ ᦋᦱᧂᧈ ᦈᦸᧂᧈ ᦠᦱᧂ ,ᦦᦱᧂ ᦝᦱᧃ ᦈᧅ ᦵᦵᦟᧃᧈ ᦢᧁᧈ ᦋᦱᧂᧈ ᦎᦸᧃᧉ ᦐᦱᧉ 。马要跑,拉不住尾;麂鹿跑,阻不了头。

23、ᦅᧇ ᦑᦲᧈ ᦊᦴᧈ ᦺᦡᧉ , ᦅᧇ ᦺᦈ ᦊᦴᧈ ᦍᦱᧅ 。住处狭窄可生活,心情受压难煎熬。

24、ᦷᦑᧅ ᦷᦎ ᦊᦴᧈ ᦺᦡᧉ , ᦷᦑᧅ ᦺᦈ ᦊᦴᧈ ᦍᦱᧅ 。身困可忍,心烦难受。

25、ᦷᦓᧅ ᦗᦱ ᦔᦹᧃ ᦂᦲᧃ ᦵᦊᦲᧈ ,ᦀᦲᧄᧈ ᦑᦸᧂᧉ ᦢᧁᧈ ᦙᦱ ᦺᦈ 。中箭鸟吃食,肚饱心难受。

篇4:经典的不断学习的谚语

▎1、话到舌尖留半句,事从礼上让三分。

说话要谨慎,做事要礼让。

《济公全传》第一百四十一回:“我出家人以慈悲为门,善念为本,说话要留口德,不能明说,常言道话到舌尖留半句,事从礼上让三分。”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言能伤人,更能暖人,如何化伤人之言为暖人之语,全在一念之间。若在急怒之时,话到嘴边留半句,这便是口上留德。做事也不可太绝,礼让三分,有容人之量,心中自然天地宽。

▎2、看我不重,看人不轻。

不看重自己,不轻视别人。

《生绡剪》第四回:“总之,看我不重,看人不轻,一副水到渠成的肚肠,天理人心也肯多帮衬他几分。”

老子曰:吾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我无身,吾有何患?一个人有大患,首先就在于他把自己看得太重,如果不是把自己看得很重,那就不会斤斤计较,不会那么在意得失,不会有那么多烦恼、痛苦了。过分看重自己还会导致一个结果,那就是自然地看轻别人。这样别人的需要和爱好等都得不到尊重,你不尊重别人,别人就不尊重你。所以最好的做法是将自己与别人放在相等的位置上,既不看重自己,也不看轻别人,反过来也是,既不看重别人,也不看轻自己。

▎3、人无刚强,安身不牢。

人没有刚强性格,难以在社会上立身。

《金瓶梅》第一回:“常言:人无刚强,安身不牢。奴家平生快性,看不上这样三打不回头,四打连身转的人。”亦作“人无刚骨,安身不牢”。

人生不易,需要应对各种各样的困难,有时甚至是灾难。生活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若是性格不够刚强,很容易被生活的洪流挤兑得一退再退,人在社会上立足,必须刚强有为,不断进取。

▎4、事若求全何所乐。

处事样样都要求圆满、齐全,哪里还有愉快的时候。

《红楼梦》第七十六回:“正是古人常说的好,‘事若求全何所乐’。据我说,这也罢了,偏要坐船起来。”《苏州半园》:园主“知足而不求齐全,甘守其半”,遂名“半园”,为与白塔东路陆氏半园区分,今俗称“南半园”。入门处,原有王文治一联:“事若求全何所乐,人非有品不能闲”,点出了造园的立意。

季羡林先生说:不完满才是人生,这是一个“平凡的真理”。人生难完满,而人也无完人,如若孜孜以求人与事的完美,无异于将一条沉重的锁链套在自己的身上,举步维艰,闷闷不乐。正确的做法是正视现实,承认自己和他人的不完美,宽以待人,也宽以待己。

▎5、去时留人情,转来好相见。

旧谓与人相处,即使分别了,也要留点情面,日后好再相处。

《隋唐演义》第十四回:“古人说尽了:‘去时留人情,转来好相见。’当初我叫你不要这等炎凉,你不肯听。如今没面目见他,你躲了罢。”

《菜根谭》中说:“凡事当留余地,五分便无殃悔”。《格言联壁》概括说:“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势不可倚尽,福不可享尽”。为人处世,我们应该做到“留有余地“,若对人、对己、对事不留余地就会无法补救,让自己难堪。

篇5: 不断学习

对于弱者,他们不敢轻易尝试扬帆远航的激情,正因他们弱小,因此永远不能享受乘风破浪,在风雨中拼搏的畅快;

对于懦夫,他们不敢体味攀登的愉快,因此他们懦弱,因此永远不能享受勇往直前,在攀登中征服的愉悦;

对于愚者,他们不敢向无涯学海发起挑战,正因愚昧,因此他们总是被据于高雅的学术殿堂之外,不能充分享受知识的洗礼……

人是因美丽而可爱,还是因可爱而美丽呢?如果她(他)光有漂亮的外表,而心如蛇蝎,那再美丽的外表也不能算是可爱;而那些心怀仁慈、温柔善良、拥有过人的胆量和高雅的气质的人,不管长得怎样,还是最可爱的人。因此,最美总在最自然。有的人虽然长得不漂亮,但漂亮热忱,给人如沐春风之感。有的容貌虽平淡,但是有种书卷气,自然流露清丽脱俗,自自然然,一样清新爽洁,充满自信和美丽。因此说人不是正因美丽而可爱,而是正因可爱而美丽。

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

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

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瀚无垠。

宽容是天空,携云,带星,揽月;

宽容是大海,容百川,纳江河;

宽容是成熟,结秋枫,收果实。

——周晓乐

精选阅读(二):

不断学习,不断完善,不断超越

“年少时学习,就像在朝阳下行走;壮年时学习,犹如在正午的阳光下行走;老年时学习,那便是在夜间手执蜡烛留意前行,烛光虽很微弱,比不上正午的阳光,但总比在黑暗中前行要强。”这个典故是对学习的形象表述。解析哈尔滨市经纬小学教师徐岩的专业成长,让我们体会到学习使她彰显的`魅力,让我们领悟到不断学习对名师成长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习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可谓是相伴始终。它是透过一个不断的积累过程来使教师发挥潜能,激励并使教师去获得他们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并创造性和愉快地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学习将使教师能够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构成新的潜质结构,不断提高自我素质,跟上时代的变化。构成学习的潜质是社会发展、教育变革对教师职业主角提出的新要求。能够想象:如果教师不再学习,使人们告别蒙昧,进而成为推动这个社会进步的力量来自哪里?如果教师不再长期学习,推动这个社会不断进步的保证又在哪里?

学习的行为首先来自于一种理念。当把学习内化为一种需要和乐趣,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为了自身的丰富而学习,为了工作的乐趣而学习,那么学习自然就不再是负担,也就不再是为某一单一的功利目的而疲于应付。当学习已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料和习惯时,任何时候都会自觉地、甚至不由自主地去感悟,去积累,并使之不间断地贯穿于自己的一生。正如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人生。偶尔一次或几次的发奋,能够成功一次或几次,但不能成就一生。而唯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拥有进步和成功。这对于教师来说,是收获了发展的动力与快乐;对于学生来说,则是获得了不断进步的阶梯。这个过程就像登山,要始终不渝地朝着山顶不断迈向新的高度,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而任何一个新的境界的到达,都是下一个更高境界开始的新的起点。

有了长久的刻苦发奋,有了深层次的多方面的积淀,才会厚积而薄发。从徐岩的成长经历我们看到了学习对于名师之为名师的不可或缺,看到了学习对于名师的不断完善、不断超越所起到的作用。

篇6:不断学习

人生需要不断学习

人生就像是一本连载小说,你永远不明白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在人生的大舞台上,我们会遇到很多人很多事,仅有不断的去学习,才能适应这个变幻莫测的人生。

在每一天忙碌的工作中,我们总是说要提高效率,欢乐工作,可是我们真正收获的欢乐又有多少呢其实是我们自我忽略了给自我充电,只是一味的蛮干,结果只会事倍功半。不断地学习就像是连续不断地给自我注入源头活水。它能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修养生息,做一个有素质有道德的人;能够教会我们如何提高我们认知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事,更能够让我们开阔眼界,明智养心。

当然,我们也不能盲目的学习,要找对学习方法,在欢乐中学习,在简便中收获成果。我们要学会在工作中给自我找乐趣,在趣味中学习,避免带来的单调感和疲劳感。我们能够结合工作中的表格、工艺流程图辅助学习,掌握工作中的每一个细小环节,防止工作中出现遗漏;也能够经过彩色记忆法,将平时容易出错,容易忘记的事项涂上不一样的颜色,帮忙我们加深记忆;同时合理规划,安排好时间,利用平时的工作,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反思,及时将自我的经验记录下来,在整理中思考,在行动中研究。让自我热爱上学习,享受学习带来的欢乐。

在工作中取得好成绩,跟我们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经验是分不开的。每当遇到困难,我们该停下来,好好思考,因为经验是要慢慢积累的,只要不断地虚心学习,找对方式方法,勇往直前,相信我们必须能为自我赢得出路。

篇7:不断学习

人生,需要不断学习

华罗庚说过:任何一个人,都要必须养成自学的习惯,自学,就是一种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本事。行路,还是要靠行路人自我。

唐汝洵结绳记事

唐汝洵是明朝人,5岁那年,不幸得了天花,这场病使唐汝洵的世界从此失去了光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逐渐适应了没有光明的日子,并且开始进取地应对生活。哥哥们上课的时候,唐汝洵便在一旁仔细地听,用心地记。可是他凭耳朵听根本就记不住先生讲的资料,只好用结绳记事,唐汝洵最终成为明朝著名的学者和诗人。

匡衡凿壁偷光

西汉时期,有一个异常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最终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忙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

董仲舒三年不窥园

董仲舒专心攻读,孜孜不倦。他的书房后虽然有一个花园,但他专心致志读书学习,三年时间没有进园观赏一眼,董仲舒如此专心致志地钻研学问,使他成为西汉著名的思想家。

唐汝洵没有埋怨命运的不公,匡衡凿壁偷光自我创造机会,董仲舒抵制诱惑三年不窥园,从古至今,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很严肃地对待自我的生命。

人的一生,是不断学习的过程,经过学习来正视自我,继而战胜自我、调整自我、完善自我。这是一个相当痛苦和漫长的过程,可是我们每个人必须要做到,因为仅有这样我们才能有真资本,才能与社会共提高。

篇8:不断学习

我们为什么要不断学习

经常听到一些专家说,不想当教育家的教师不是好教师。而我认为不如退而求其次,先做好一个学习型的教师,成为学者型的教师。为什么呢

首先,这是教师的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我们很多教师对工作,创新性不强,大多都是沿着一条固有的路子在走,这种没有创新的教育是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众所周知,此刻教育中存在一种十分奇怪但又不难理解的状况:应试教育教学经验越丰富,改革传统教育的意识就越淡薄。教师的思想观念不改变,教育就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也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本事。当前最有效又最为紧迫的对策是:与时俱进地转变我们的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既需要我们学习传统的教育理念,古为今用;又需要学习新的教育思想,活学活用。更需要去掌握学生需要什么、社会又需要什么。我们不学习就会被淘汰,因为这已经是一个快鱼吃慢鱼的时代,理解教育不再是一劳永逸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理解从摇篮到坟墓的全程教育。

其次,做一名学习型教师更是实现自身价值,成就教师自我事业的必需。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不重复自我、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这样的教师就不会停止对生活的憧憬,而只会拥有诗意的教育生活。教师老老实实读点书,提高自身素质,能做什么就做什么,不硬充理论家、学者去吓唬同行。不追求成名成家,做任何工作都不能注重功利,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更是如此。教师的工作是实践型的,很紧张、很具体、也很琐碎,不大可能构成很深的理论背景,写专业论文的机会也不太多,可是教师的经验体会远比从事理论研究的人要多,为什么不发挥这方面的优势呢能趁着年轻、精力旺盛时,多读一些书,读得“杂”一些,有条件的,多读点哲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书籍,打好底子。此外,还有件事必须做,即积累你的教训,总结你的经验。经常性地写“教学一得”或教学随笔,因为这种形式不拘一格,要求不高,比教学论文好把握,对教师的积累发展也有价值。我们身边有很多优秀的教师,从不吹嘘以往的成绩,总是坚持着谦虚的态度和永远前行的进取心。假如没有学习,一切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做任何事不要说创新超越,可能连最起码的底气都没有。没有一个成功的教育工作者不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

第三、做学习型教师是时代的要求。新的时代对教师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传统社会中,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帮忙学生学习前人积累下来的知识经验,以便学生运用继承的方法去解决将会重复出现的问题,教师则是书本知识的复制者。在信息社会中,对于人来说,最为重要的是创新与开拓,教师越来越多地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本事,教师成为学习创造本事的培养者,这就要求在不断变革的社会中,司教育之职的教师要不断充实自我,才能胜任教师者之职责。对于教师本身而言,不但要学习,更要把它付诸实践。世界的开放性,信息的多元化,竞争的激烈性,一切的一切都要我们明白,一刻的耽搁都可能立马创造一个门外汉,你就有可能成为时代的弃儿。教师自我不学习,何谈学生学习。在学习方面教师应当给学生做出一个表率。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做到自我超越,不断提高自我的思想境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敢于向极限挑战,以实现心灵深处的渴望;改善心智模式,勇于把镜子转向自我,敢于自我批评,开放心灵,容纳别人的想法,用新眼睛看世界。

第四、目前教师专业素养状况堪忧。应当说,许多教师的学养都到达了较高的层面,特点是读书的领域宽,积累丰厚,有较扎实的文化功底;他们对中外教育理论,异常是现代外国教育理论极感兴趣;他们的写作本事一般比较强,能够利用各种渠道发表独到见解。虽然他们的教学工作繁忙,但仍以极大的精力关注教育与社会的联系。与此相反,也有相当一些教师的专业水平仍未到达最起码的要求。我们此刻一些教师是“教书”而不“读书”,知识面狭窄,甚至不如自我的学生。由于不能经常学习,更不能经常研究自我的专业,不能在专业知识上提升自我,导致教学手段陈旧,教育观念落后。这样的教师最终只能被淘汰,更谈不是在自我的岗位上有所作为。还有一些教师不但严重缺乏专业意识,对一切需要接触的新事物,也充满抵触情绪;一些教师除了谈考试,对教育、教学领域其他东西几乎没一点兴趣;有些教师听学术报告,只要听到谈教育梦想或教育理论,立刻站起来退场;一些教师根本不想买书订杂志……如果以这样一种态度来教学,休说教学改革,有没有资格当教师尚且还是个问题。

第五、树立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有些教师读书多,爱思考,肯钻研,有自我的追求。可是这样的教师目前在学校所占比例并不高。目前最需要做的事,可能还在于树立一种自觉学习的观念。教师需要认清形势,端正思想,确立专业意识。专业水平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如果教师在专业上没有“两把刷子”,怎样能把课上下来然而目前很多教师既缺乏这样的意识。对一个有自觉学习意识的教师来说,永远会有动力,永远会有时间,因为这是他自我的事。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虽然以读书为业,我们目前可能做不到,但认真读几本书,读通了,读透了,有了新的思维方式,新天地就在眼前出现了,个人生活品质的提高也就从那里体现。读书、学习,是人生需求。所以,在读书学习问题上,不要说大话,放空炮。教师有了自觉学习的意识,也有利于帮忙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念。我们教师要自觉提升教育理念,表此刻课堂教学实践中,就要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打通学生书本和生活之间的界限;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给学生主动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创立民主型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创设有挑战性的问题情景;关注学生独有的文化,增强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关注学生生活状态,打破单一的教师教学的组织形

式。

“教员最重要的精神,是求事业本事的长进,要把我们的教材教法一天长进一天。否则年年卖旧货,还有什么意味呢”陶行知是最早提出终身教育的中国教育家之一,陶行知提出终身教育,主要是从人要适应社会、经济、知识高速发展需要思考的。古语云:“吾生有涯而学无涯”,这句话诠释了终身学习的深刻内涵。在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迅猛发展的今日,终身学习显得更是尤为重要。据粗略统计,人类的科技知识,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中叶是每10年增加一倍,此刻则是3年至5年增加一培。新的科技知识的不断涌现势必导致原有知识技术的陈旧及更新周期加快。知识老化是当今社会不争的事实,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工作的需要。能够说教师的从教之日,正是重新学习之时,教师从教一天,就得学习一天。所以,要想做一个成功的教育者,唯有与学习结下不解之缘。仅有教师经过学习,积累丰富的知识与经验,才会在遇到棘手的问题时游刃有余,事半功倍。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这是千百年来社会、学校和家庭达成的共识,也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以此刻发展的眼光看,教师拥有“一桶水”已远远不够,而应拥有“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才能满足学生不断求知的需求,在学

生中树立起威信,做一个值得学生信赖与尊敬的教师。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学为人先,与时俱进,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做适应时代要求的终身学习型教师。

第六、不断学习方能创新。对一个有自觉学习意识、想提升自我精神境界的教师而言,工作和生活的一切,都会对他有所启迪。在教学中必须创新。如果教师缺乏创新意识,他的学生也不会有多大的出息。教师要把培养创新意识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每节课的教学对象、教学情境以及教师的状态都可能是独一无二的,因而不能因循守旧,照搬照套。在教学中仅有不唯书、不盲从,独立思考,才会有更多的发现。教师的教学智慧是他读书和实践的结晶,即使是借鉴来的,也会有一个学习和理解的过程,并非是刻板的教学模式本身能包含的。学习型的教师,能善于获取、创造、转移知识,并以新知识为指导,勇于修正自我的不足之处;并且不断超越自我,培养全新、前瞻、开阔的思维方式。

有句话这样说:“学习如果只是一个人的事情,它可能就是一种劳役;学习如果是一群人的事情,它会变成一种乐趣;当学习成为每个人的事情时,它就会成为一种甜美的生活。”为此,我们全体教师要经过学习来洗脑,增加职业危机感;经过学习来充电,完善自身素质,提高竞争力;经过学习,培养团队精神,把学校变成学习型的团队,教师成为学习型的教师。

人生不断学习的签名

有关不断学习的名言

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名言警句

不断学习学无止境的励志名言

不断学习的励志名言名句

谚语

不断学习名言警句美句佳句

不断学习的古代名言名句佳句好句

不断学习的名言佳句美句赏析

不断学习的名人名言警句美句好句

不断学习的谚语(精选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不断学习的谚语,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