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春节抒情(共含11篇),欢迎阅读与借鉴。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iXForMiamchristine”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古时,传,年,兽也。头长角,尾像龙尾,身遍麟也。时从海出也,食为猪、牛、羊也。
年出时,百姓知乎,躲入山林,或家中。一日,仙人到此,化白胡人,此祖母告之,仙人躲山邪。仙人笑曰:“祖母,我自有法也。”是年到,祖母户口也。突,一声,年跑也,外鞭炮声。仙人出门而望,笑之“年走了”。仙人消失也。祖母出而望之,门有红对,上曰“喜濨濨迎新年”,下曰“笑盈盈辞旧岁”,中“喜迎新春”。祖母曰:“真神也!”后告乡里,传开也。
每年贴春联,家户晓知。红联在身,字画吓兽也。夕夜,春晚也。初日,人拜年呼!童拜年,长送年金。
初二,亲人会。外甥赵舅,舅送年金。过多日,回家也。
年八日,人都做工也。多于年子无事也。至十五,年味已过也!
年子回鲁,看金刚也。
看过春节抒情还看了: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人们都要欢欢喜喜的,贴春联、放鞭炮,迎接新的一年。我特别盼望过春节,因为春节这一天可以收到压岁钱,当作大学学费。盼啊盼啊,终于盼到春节这一天了。这天,我们欢欢喜喜地乘上车,到了外婆家。
外婆一见我们来了,高兴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连忙生火做饭。她又是杀鸡,又是宰鹅,又是剁肉,又是切菜,忙得不亦乐乎,我和表弟在外面玩擦炮,大人们在客厅里看电视,厨房里传出“咝咝”声,不一会儿,8道美味的佳肴就上桌了。
我们匆匆吃完饭,搬着烟花,跑到屋子前面,我们的烟花可多了。有“二踢脚”、“蝎子王”、“老板大发”、“菊花迎春”……我们先放二踢脚,点着后,“轰”的一声,一个火球窜上天空,接着又是“轰”的一声,火球变成了金黄色的火花,一会儿就没了。“老板大发”喷上天后,有点像元宝,有的像金条。“蝎子王”点燃后,会冒出一阵火花,真像小蝎子在那里活蹦乱跳……天空中各种色彩交织成一片,宛如朵朵鲜花盛开,让人心旷神怡,美丽极了。
放完了烟花,春节联欢晚会正好开始了。我们坐在沙发上,入神地观看精彩的春晚。里面有动听的歌曲,优美、华丽的舞蹈,还有幽默、搞笑的小品……真是让人百看不厌呀!
12点过后,我们洗漱完毕后,就上床睡觉。
春节现代抒情诗歌
春天的佳节。
中国红、中国结
装点城乡的衣裳;
门檐两边火红火红的大灯笼
指引家的方向。
大街小巷电光闪闪,
轻烟飘处鞭炮炸响,
伴着火药香。
玩童喜戏的笑声把团聚的序曲奏响,
流蜜拌糖的空气散发一种
莫名的欢畅。
何处飘来蒸煮腊肉的余香?
这年味儿满是游子的.渴望。
大包、小包
装满亲情、爱情,
大车、小车载满思念
飞驰在回家的路上。
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儿女,
塞满脑海的念想。
青色的春、红色的夏、黄色的秋、白色的冬......
四季轮回缠绵的离愁;
远远的路、高高的山、潇潇的雨、冷冷的风......
飘泊异乡打拼的艰辛,换来
大年三十的团年饭喷香喷香。
用渐鼓的腰包赔给家人,
置一桌丰盛的酒菜还一年的账,
阖家团圆的笑容是对我最好的补偿。
为企业奋斗就是为自己为家人奋斗,
来年我当奋发图强!
酒杯交错醉舞疏狂,
忆年少红巾翠袖伴舞,
看而今好男儿志在四方!
又是一年春节
肩上背包
左手行李箱,右手车票
游子踏上回家的路
路很长
坐地铁、高铁
转火车、客车,还有小三轮
一路拥挤,一路颠簸
拿出壮士冲锋的决绝
赶赴父母所在的家
急于让一年的辛酸和委屈
在父母的微笑中化掉
急于把一年的成就说给父母
好让他们炫耀
父母的家
无论多旧多小
总让游子魂牵梦绕
春节回家
是游子的信仰
更是心灵的倚靠
回家过年,这本是很简单的四个字,却是许许多多游子一年中的期盼,当然,这也包括那些在外求学的莘莘学子们。
在外瓢泼久了,多想回到家乡看看为我们牵挂的父母亲人。曾经多少个日日夜夜想及这些,我们可以做的只是一壶浊酒而后在心底默默的祝福与思念。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年到头,隐藏在我们心底的除了深深的牵挂还剩下什么呢?一年到头,又有多少父母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远方的儿女?
记得还小的时候我们是多么的喜欢过年,有新衣服穿、有压岁钱拿,好多好吃好玩的,还不用担心作业是否已经完成。而今我们盼望着过年,却只是那短暂的团聚,可以陪父母陪亲人说说心里的话。同时我们又多么地害怕,害怕父母那期望的眼神,尤其是害怕看见父母那满头乌发渐渐泛白,甚至脱落。虽然我知道,人没有不会老的,但看见父母脸上渐添的皱纹,和那渐渐泛白的乌发,心中总会有一种心酸的感觉。
曾几何时,我们为了自己的学业、工作离开他们,透过父母那充满期待的眼神可曾读懂父母心中的那份牵挂寂寞?那充满笑容的深处隐藏着多少期待的泪水。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甚至工作,父母无时无刻不在对我们充满了期待,而我们却一次又一次的让他们失望。就是一年一度的“除夕团圆夜”,也总有那么一些人以各种各样的借口不回家,于心何忍?
一年中的守候,一年一度的团圆。在期待中我们过完了一年又一年,也渐渐地长大了,父母却渐渐地老了。都说“小孩盼过年,父母怕过年”,而如今却成了“父母比小孩更盼望过年”,其实父母盼望的不是过年,只是那一年一度的团聚。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小时候,常听老一辈人这样念叨着,也在盼望着,盼望着自己的孩子能够早点回家过年,哪怕你回家什么事都不干,只是成天的摸麻将、打牌、闲逛,但只要见到你在身边,父母总是笑咪咪的。
鞭炮备好了、年夜饭备好了、麻将备好了、扑克备好了、茶水点心也备好了,一切都准备停当,只有父母仍在翘首期待,期待着团圆的时刻早点到来。而当团圆的时刻到来了,他们总是会兴奋地像个小孩,为自己的儿女忙前忙后。
大家肯定有这样的经历,也许这种现象到现在还广泛存在,“回家过年时父母喜笑颜开,而当正月里离别的时候,父母的脸上却停止了笑容,甚至会悄悄地抹眼泪。”父母老啦,身板也没以前那么硬朗啦,他们需要子女的陪伴,就像以前我们需要父母的陪伴。
回家过年,回到家中,不要一昧的只知道打牌娱乐,也抽点空陪陪父母聊聊天,就像小时候,父母也会经常陪你聊聊天。
人们常说:时间如流水,转瞬即逝,说的倒是不错。明日,你就将踏上十五岁的旅途。看着外头如水的月光,我的心中也有万千的思绪。
这已经是我们共度的第十四年了。看着你从一个牙牙学语的小宝宝,再到后来天真可爱的小孩子,再到如今亭亭玉立的少女,不经得感慨一声。
小时候,每逢春节,你总让着要买些烟花,一买便是一大包,有在地上转的,有在手上舞的,总之各式各样的都有。腊月三十晚上,你便拽上我,一起来到大院子里,一起把弄这些玩意儿。你玩的高兴极了,殊不知竟把衣服弄坏了,只知道肆意的玩儿,尽情地玩儿,像匹撒了欢的小马,满脸的欢乐,满脸的惬意,小小的脸蛋像极了绽开的花朵。
再大些时候,你似乎已褪去了小时候的童真与欢乐,多了些沉稳。越发繁重的课程压得你有些喘不过气来,你的笑脸少了。又是一年春节到,大家一起忙活着年夜饭,你也参与进来。那时,你已不再嚷嚷着要去买烟花。你帮着洗菜,又抢着要切菜,倒是有些小大人的模样。吃饭时,你竟主动敬起酒来,说了一番又一番可人的甜话来,真叫人开心。那时,你已经长大了不少。
今年,又逢春节。大概是这次考试的不如意,使你一下子扑进了书本里,这几日才有闲暇时。上次,买烟花时送了几个孩子玩的玩意,你竟开心得手舞足蹈起来,我仿佛又看到了儿时的你。吃完饭你就嚷嚷着要出去,我们便全家出动。将烟花点着时,你跳了起来。五彩的火光四处乱窜,你往后稍稍退了些。年纪大了,胆子却越来越小了。你拿着手机,不停地拍着,记录着每一个瞬间。眼见火光越发大的大了越来越绚丽,你开心的笑了,又笑的像孩子般可人。
耳边,鞭炮声连连;眼前,你笑意不绝。有人问,你最爱的声音是什么,我说,那就是你的一切声音。愿你一切安好,再次扬帆起航。
春节是一个合家团聚的喜庆节日,但是对一个父母离异的孩子来说,春节亦是冷落清秋节。她慢慢地习惯在别人欢乐的时候强颜欢笑,在独处的时候与孤单对话。
珞今年18岁,她的父母给她的成人礼就是他们决定离婚。父亲说:“要不是为了等你成年,我们早就离婚了。”母亲说:“我们相信你已经可以独立生活了。以后你就一个人住在这里,我们会定期给你生活费。”简单地交代了几句后,父母带着如释重负的表情各自离开这个家,没有看到珞隐忍的泪水,也没有回头去看珞一个人呆立在原地的身影有多么孤单。
再过几天就到春节了,往年这个时候他们都会在母亲的指挥下收拾家里的东西,采买年货,让家里焕然一新,充满过节的气氛。可是今年,家里只有珞一个人,但她还是把家里打扫了一遍,买了很多冷冻饺子和方便面,还有一个塑料鞭炮回家。父母给她的生活费很多,买完这些东西之后还剩下一大部分,可是她已经想不到还有什么可以买了,毕竟现在只有她一个人了。
除夕的前一天,母亲打电话给珞,问她要不要过来一起吃年夜饭。珞说要和父亲一起吃,母亲顿时松了口气,嘱咐了珞几句就挂了电话。过了一会儿,父亲也给珞打电话说同一件事情,珞说今年和母亲一起过,父亲沉默了一会儿也挂了电话。
除夕那天晚上,珞把家里的灯全都打开,把电视的音量调得很大,让灯光和电视的声音充满整间屋子。一碗方便面,再加上一盘饺子,这就是珞的年夜饭。吃完了简单的晚餐,珞蜷缩在沙发上看着电视里热闹的春晚节目。她一直盯着电视上的画面,却根本不知道电视里的人在说什么做什么,因为此时的她正在回忆过去他们一家三口过春节的画面。
突然,一阵响亮的欢呼声把珞从回忆中拉回现实。原来已经过了晚上12点,到大年初一了。珞苦笑了一下,打开塑料鞭炮的开关,传出一阵鞭炮燃放的声音。听着那噼里啪啦的热闹声音,珞只能感觉到更深的孤寂。
早晨,当珞从睡梦中醒来时,家里寂静无声。这时手机响了起来,是短信的提示音。珞拿起手机看了看,原来是父母往她的银行卡里打了钱。看着手机屏幕上显示的金额,珞觉得很刺眼,但是她也只能选择接受,因为她还不能自食其力,仍然要依靠父母。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珞都躲在家里。没有红包,没有拜年,就这么一个人静静地待着,度过了她十八年来最安静的一个春节。寒假结束的那一天,珞迫不及待地收拾东西回到学校,远离那个冷清的家。
来到学校,听着同学们炫耀自己拿到了多少红包,和父母去了哪里玩,珞一言不发。对她来说,当那个温馨的三口之家不复存在之后,春节就不再是幸福和快乐的象征,只是一个孤单的节日,亦是冷落清秋节。
在春节期间, 虽然没有机会远足, 虽然摆放在书桌上的书,还是翻开的那一半,微信朋友们的文采杂烩,带着我阅览盛多。
在秀风景环境里,我在说心境。在秀励志环境里,我在说情绪。在秀哲理环境里,我在说琐碎事。在秀情感环境里,我在说触动心坎上的那点点。在秀笑话环境里,我在嘲笑我自己。
虽然我有点隔三岔五的不着调,还是要谢谢朋友们,让我多了一个角度,看世间、看自己。
春节假期里的朋友们,不是在旅途中、就是在阅读中、或是在娱乐休闲中,我们都是在路上,招招手,问个好!
家是永远的梦想。当人们带着多年的期望,踏上了回家的旅程。可风雪阻挡了人们回家的道路。留在外地工作的人,有谁不想念家这个温馨的字眼。有谁不想念母亲包的那热气腾腾的饺子,年,也就只有短短的几天。或者有人说年这几天他能挣很多的钱,可为什么,人们能为了这几天赶回家里,因为,春节是中华人民以持续了五千年的历史,节日是生命的盛典。若人们把节日的时间拿来挣钱,那岂不是侮辱了“节”这个神圣的字。
在中国的某个角落里,有一户人家正在收看春节晚会的节目,他们已经离开家有几年了,也想回家和家人们一起过年,但是……
他们在吃着年饭,看着电视里的那些欢欢喜喜的场景,儿子突然说了声:“我也想回家过年。”儿子的一句话深深地震撼了母亲的心。“是啊!自己已经出来几年了,儿子也是。”母亲于是下了决心,明年一定要回家过年……
回家过年,不管有没有钱,父母都不会去埋怨,你可以忘记工作的负担,心底奔涌的都是温暖
回家过年,不管有没有钱,父母都会欣喜万千……
大年初二下午,我走下飞机,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寒冷的北风瞬间吹醒了我那昏昏沉沉的脑袋。啊!这次旅行的第一站——哈尔滨,到了。
(一)
这次旅行,我们正好赶上了东北的大暴雪。站在高处,向下俯视,只见一片白茫茫的,到处都是白色的积雪。街道上、车顶上、屋顶上……只要是目光所及之处,尽是雪的世界。啊,美丽极了!气势恢宏的圣·索菲亚大教堂,盖满了雪花,就像披上了一件白色的绒大衣,真是精美绝伦!
(二)
去东北除了观赏雪景,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就是看冰雕。走进冰雪大世界,我立刻被美景吸引住了。各式各样的冰雕,矗立在冰雪之中,而从冰雕里散发出来的绚丽多彩的光,让冰雕变得更加引人注目。这些冰雕真是多种多样,有的像一只猎豹;有的像一弯月亮;有的像一只雄狮……
我走近“童话城堡·春”,这是一个由一块块冰砖垒起来的冰城堡。城堡顶上,还有冰城楼。从城堡里面透出来的七彩灯光,使城堡变得美仑美奂。我猜:王子和公主应该还住在里面吧。
(三)
伴随着漫天飘扬的雪花,我们辗转来到了亚布力。
亚布力的积雪可比哈尔滨的厚多了。我一脚踩下去,感觉整个人都要陷到雪里去了。天哪!雪居然没过了我的膝盖!
我们坐上了马拉爬犁。一路上,我看见路边挺立着一棵棵白桦树,真像一个个士兵守卫在这里。我们还进了神秘的“土匪窝”。里面黑漆漆的,弥漫着恐怖的气氛。我疾步快走,到了光亮处,只见有两个“土匪”坐在藤椅上,手里拿着木棍,嘴里叼着一根烟,悠闲地抽着。我大步流星地走过去,没事,但大人们可遭殃了。我看见大人们从“土匪”面前走过,都被“土匪”用木棍打了一下屁股,我在一旁偷着乐。
在这个滑雪胜地,我们当然要去体验一下滑雪的刺激啦。
我穿上了厚重的滑雪鞋和雪板,在教练姐姐的带领下,登上了最高的坡。我用力支一下雪杖,就以飞快的速度滑下去了。听着耳旁“嗖嗖”的风声,我感觉滑雪好刺激啊!哎呀,速度太快了,快要控制不住了!嗯--对了,刹车!渐渐地,速度慢下来了,我又能收放自如了。
(四)
离开亚布力,我们又来到了雪乡的大秃顶子山。这里的雪十分白,白得没有一丝杂质,就像白云一般。这里的树也不同一般,树冠上满是积雪,一阵风吹过,树上的雪纷纷飘落,如同下雪一样。我不由自主地躺到了雪地上,松松软软的,仿佛躺在棉絮上,真舒服啊!
我们还乘了雪地摩托。摩托车手开出了速度与激情,吓得我们阵阵尖叫。我们还用小爬犁与雪地亲密接触——把小爬犁垫在屁股下,从山坡上滑了一次又一次。我们玩得不亦乐乎。
(五)
要离开这美丽的东北了,我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难过。在飞机上,我望着底下雪白的东北大地,心里喊着:别了,东北!这片美丽的地方!我一定会再来的!希望那时,你依然这么美丽!
春节,是我们中国最热闹,也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它象征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也象征着吉祥如意与幸福团圆。在春节人们常常要走亲访友,吃团圆饭,放烟花等等来表示祝福。今年春节最令我难忘的就是贴春联了,不仅是因为我亲手贴上了自己写的春联,还知道了许多关于春联的知识。
除夕那一天,我早早起床,看到爸爸拿出一把小刀、一杯水、一杯白色的糊糊准备贴春联。我好奇地问爷爷:“这杯白色糊糊一样的东西是什么?”爷爷回答道:“这是浆糊,用来贴春联,这样春联容易撕下来。”我听了,又说:“爷爷,今年的春联是我写的,也由我来贴!”爷爷见我居然肯自己动手,高兴地点了点头。我撕下了旧的春联,在门上刷了水,用小刀仔仔细细地把残余的东西刮了个一干二净。然后我扫掉了刮到地上的一些碎纸,正准备开始贴春联时,爷爷说话了:“你知道贴春联的由来吗?”我一愣,心想我只知道春节要贴春联这个传统,还不真不知道它的由来呢。我摇了摇头,爷爷说:“那你坐一会儿,我先讲一下这个故事再去贴吧。”我从屋里拿了张凳子,坐在了爷爷对面,随后爷爷开始讲了:“相传秦汉以前,人们有在门上挂桃符的习惯,桃符就是桃木板,上面写着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以来驱鬼压邪,这个传统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把联语替代了名字。公元964年春节前夕,后蜀主孟昶要人们在桃符上写对句以试才华,但他过目后没有一个满意,便自己在上面写下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到了明朝,人们用红纸来代替桃木板。到唐朝,春联就有了更多分类。”我听了,觉得中国的传统节日真是历史真是悠久,文化底缊丰厚得吓人,于是我更有干劲了,把春联铺开,在背上涂上浆糊,在门上比划着看哪个位置才是最正,可是比划了半天也不敢贴,生怕歪了一点,我心急如焚,这可不是办法呀。突然间,我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沿着以前的痕迹贴了上去。我把另一条下联和倒福字也贴了上去。站在远处,看着自己写的“杰作”贴在自家门上,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我不禁吟起春联:“天地和顺家添财,平安如意人多福。”
春联,象征着高雅与博才、人们对新生活的向往和期盼。今年,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勤奋耕耘,让自己的进步和春联一样喜气洋洋。
★ 抒情随笔
★ 抒情古诗
★ 抒情朗诵
★ 春游抒情
★ 抒情诗词
★ 抒情诗歌
★ 抒情诗朗诵
★ 抒情同学作文
★ 抒情父亲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