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我滴小马甲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第2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共含5篇),希望大家能够受用!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我滴小马甲”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第2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

篇1:第2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

湖南师大附中 何善曾

(一)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祖国境内的最早人类——元谋人(地点、距今年代);北京人(发现时间、地点、距今年代,使用石器、天然火,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发现地点、距今年代、磨制石器技术、人工取火、过氏族公社生活)。

2.要求学生认识:

我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劳动创造了世界和人类本身,人类社会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离开了物质资料的生产,就没有人类的进步。

培养能力:

通过本课的阅读、教学,使学生具有初步阅读、了解、认识历史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历史告诉我们什么?”,同学们初步懂得了学习历史的重要性。那么,我们怎样去了解历史呢?

(生答)

2.导入  新课 是的。我们应通过阅读文字材料,考察研究文物、古迹或遗址来学习和了解历史。我们今天了解祖国境内远古人类的情况,主要就是依靠对考古发掘的实物资料的考察和研究。

板书课题(略)

3.讲授新课

我国土地辽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是世界文明古国,也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祖国的历史究竟可以上溯到什么时候?谁是祖国境内最早的居民呢?请同学们看“祖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标题下的内容(课本第7—8页),思考回答这两个问题。

板书:一、祖国境内最早的人类

(学生阅读课本)

谁是祖国境内的最早居民呢?(生答)

板书:1.元谋人

元谋人生活的年代距现在大约有多少年?

(生答)

板书:(距今约170万年)

元谋人的遗骨、遗物是我国考古工作者于1965年的“五一”节,在云南元谋上那蚌村发现的。首先发现的是两枚牙齿。请同学们看《元谋人的牙齿》图。这是两颗上门齿,同属于一个成年人的。根据考古学家研究判断,这两颗牙齿的特征,近似于现代蒙古人种。后来在同一地层中又发现古代动、植物化石和石器、炭屑,证明他们是能制造工具和使用火的原始人类。根据科学家测定,元谋人生存的年代距今约170万年。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板书:2.我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境内,北起辽河,南至珠江,在20多个地方发现了远古人类的遗迹,其中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最多。请同学们看《中国远古人类遗址的分布》图。大家看到,除元谋人外,由北向南还有:辽宁金牛山人、北京周口店遗址的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山西襄汾丁村人、陕西蓝田人、安徽和县人、湖北长阳人、广东马坝人。其中最重要的是陕西蓝田人和闻名世界的北京人。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考古工作者新发现的是石器时代地点约有三、四百处,遍布于除新疆、台湾、福建、海南等省、市以外的25个省、区、直辖市的大约近百个县、市。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这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引以自豪的。

板书: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关于人类的起源,我国有许多神奇有趣的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和女祸造人,就是流传最广的神话故事。这两个故事,大家刚才已经看过了,以后我们准备开个故事会,请同学们来讲。我们还要组织讲历史故事的比赛活动,对优秀者进行表扬奖励,这里就不讲了。

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来的。从最古的猿进化到现代的人,中间经过大约3000万年。关于从猿进化到人的过程,将来同学们学习社会发展史时会具体知道,这里我只简单介绍一下。请同学们看《从猿到人的演变、进化》图。图中最左边的是今天人类的祖先腊玛古猿(副板书:腊玛),生活在距今1300万至800万年前。大约距今300万年前,腊玛古猿进化为南方古猿,简称南猿(图中左2)人类学家认为,南猿已进入人的阶段,他们已能制造粗糙的工具。后来又发展为猿人(图中右2),我国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都属猿人阶段。为什么称“猿人”呢?因为他们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又不同于猿,是能制造工具的“人”了。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所以叫“猿人”。大约距今一万年,就发展成为现代人了(图中右一)。

下面,我们讲闻名世界的“北京人”。

板书:二、北京人

1.北京人的发现

请同学们看课本。北京人发现的时间是20世纪前期。一个世纪内,前50年称为“前期”,后50年称为“后期”。

北京人发现地点是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据科学家研究,北京人生活在距今70万年至20万年以前。

板书:北京人发现时间:20世纪前期

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

生活时代:距今70—20多万年以前

在“北京人”考古发掘过程中,1929年,我国考古学家裴文中发现了一个完整的头盖骨,奠定“北京人”在科学上的坚实基础。以后,考古学家在周口店又先后发现了五个比较完整的北京人头骨,还有152枚牙齿、10多块上、下肢骨。同时出土的文化遗物,有石器和经过打击的石片10万多件,有用火的遗址,还有虎类、鹿类等100多种动物骨化石,其中肿骨鹿和鬣(liè)狗就各有多个个体。

板书:2.北京人的体质特征

请同学们看课本上北京人头部复原像,这是根据1966年发现的北京人头盖骨制成的。北京人的前额很低,眉骨粗大,鼻子扁平,嘴巴突出,头部微微前倾,还残留某些猿类的特征。北京人的平均脑容量1059cc,比现代猿的平均脑量415cc大一倍半,比现代人平均脑量1400cc略小。另外,北京人的上肢和现代人基本相似,腕骨已具备现代人的一切特点。下肢骨比较接近现代人,股骨的大小、形状、比例都和现代人差不多,说明他们经常劳动和长期直立行走。北京人的体质特征,说明劳动在从猿进化到人的过程中起了决定的作用,劳动创造了世界和人类本身。

板书:3.北京人的生产工具

北京人把石块敲打成粗糙的石器,使用这种打制石器的时代,叫作旧石器时代。北京人还把树枝砍成木棒,作为狩猎和采集的工具。当年,北京人就是用这些石器的木棒,采集植物的根、茎和果实,捕捉动物,还用石器来剥割动物的皮和肉。请同学们看课上《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图,图上左边的两件石器为砍砸器,边缘经过打击,砍砸器用来砍伐木些和狩猎用的木棒;右边的两件刮削器,有使用过的痕迹,刮削器用于刮削木棒。

板书:4.北京人作用天然火

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他们把雷击后的森林火种保留下来,用火烧烤食物,还用火照明,防寒、吓跑野兽。请同学们看课本上《北京人用火取暖照明烧烤食物》图,图中坐着的四个人在烧火取暖,一个人两手抱着双肩,似乎身子还在发冷,洞口一个人右手举着火把,左手搂着柴草,洞外是黑洞洞的,远方的天空似有一些星星,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吃到了熟食,缩短了消化的过程,减少了疾病,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北京人使用火,就增强了征服自然的能力。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就叫生产力。

板书:5.北京人的群居生活

请同学们看课本“北京人的群居生活”部分,想一想:北京人为什么过群居生活?北京人群居生活的情况怎样?

(学生看书,思考问题)

现在我请一位同学讲讲“北京人为什么过群居生活?”

(生答)

因为北京人生活的环境险恶,工具简单粗糙,只靠个人力量,无法生活下去,所以,北京人为了生存,不得不几十个人在一起,依靠集体的力量打野兽,采集植物果实、根茎,过着群居生活。北京人群居生活的情况怎样呢?

(生答)

北京人共同劳动,分享劳动果实,得到的食物多,大家就多吃;少了,大家就少吃。大多数日子,他们得不到足够的食物,有时甚至挨饿。由于生活的艰难,很多人活到十几岁就死去了。人类学家根据北京人38个个体的研究得知,其中死于14岁以下的15人,占ABCD3以上,而活到50—60岁的仅有1人。

关于北京人的生活情况,请同学们看课本10页《北京人追逐肿骨鹿》图和课本前面《北京人的生活》的彩图,10页的图描绘了一群北京人举着火把,手持木棒,在山岭中追打肿骨鹿的情景,课本前的彩图描绘了北京人的生活环境和采集、挖掘块根的劳动情景。当时,周口店龙骨山一带的湖泊、河流的岸边和浅水中长满水草,沿岸有一株株的树木,画面左边一人正弓身忙着采集野果,另一个人蹲着用尖石器正在使劲地挖掘植物的块根,画面中间,一人站在树下,左手攀枝,右手正忙着采集树上的果实。他下肢有点屈膝,反映了北京人体型还带有点猿的特征。画面中间,另一个人正跪坐在地上,怀抱小孩,两手在剥果子给孩子吃,她的嘴巴张开,好像在哄着孩子似的。画面右边跪坐在地上的人,正寻找和咀嚼所得到的食物。远处的树林中还有几个人好像也在采集食物。

北京人就是这样,依靠粗糙的工具和大自然作斗争,狩猎、采集,共同劳动,共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这就是早期的人类社会。

北京人以后几十万的漫长岁月里,我们的祖先同大自然进行艰苦的斗争,缓慢地进步着。

大约180以前,北京人活动的地区,又生活着一种远古人类。他们的遗骨是在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发现的,所以叫作“山顶洞人”。

板书:三、山顶洞人(距今18000年)

请同学们看课本第11页《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像。山顶洞人额部较前丰满,眉脊已经低平,上下颌骨和整个嘴部后缩,形成明显的下颏。山顶洞人的模样,同现代人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山顶洞人的脑容量已增长到1300—1500cc,达到了现代人脑量的平均水平。

板书:1.山顶洞人已会磨制和钻孔技术

山顶洞人用的还是打制石器,因此山顶洞人还处在旧石器时代。但是他们已经懂得磨制和钻孔技术,会制造骨针等骨器。请同学们看课本第11页《山顶洞人的骨针和钻孔兽骨、兽牙、石珠、海蚶壳做成的装饰品》图。山顶洞人制造的这枚骨针长82毫米,相当火柴棍那么粗,针耳微弯,刮磨得很光滑,一头是锋利的针头,一头是用极为尖利的器物挖所在针眼。这枚骨针的发现说明了什么呢?

(生答)

从这枚骨针可以说明:①山顶洞人已经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并且技术相当高明,他们在制造工具的技术上较北京人进步了。②山顶洞人已经能用骨针和兽皮缝制衣服,遮蔽身体,生活条件改善了。

山顶洞人还把兽牙、兽骨、海蚶壳、小石子钻了孔联成串,当做装饰品,佩戴在身上。这些小孔都是从两面对钻而成,对钻的两边孔位极为准确。这些原始艺术品除了说明山顶洞人钻孔技术成就外,还说明他们有了初步的审美、爱美的意识,这是人类文明的进步。

板书:2.山顶洞人懂得人工取火

山顶洞人已经掌握了取火技术,这样可以慢慢散居各地,活动范围扩大了。山顶洞人装饰品中的海蚶壳,就来自于100多公里以外的渤海湾。我国古代传说燧人氏钻木取火的故事,就反映了远古人类懂得人工取火的情况。

板书:3.渔猎和采集是山顶洞人的主要生产劳动。

山顶洞人生活的洞穴,分上、下两室。上室是住处和厨房,下室埋葬死者。下室还有个地窖用来储藏食物。地窖里发现有几具完整的脊椎动物化石,证明山顶洞人捕猎兽类的能力有了提高。山顶洞人的装饰品里有鹿、獾和狐狸的牙齿,工具中有作为矛头用的鹿角,他们的遗物中还有猎豹、洞熊的化石,说明他们捕猎的种类增多。他们还捕鱼、拾蚌,洞穴里的鱼骨和海蚶壳说明了这一点。

请同学们看课本《山顶洞人的生活》图。在一个山头上。他们用比较粗的木柴生着火,一位妇女在用骨针、兽皮缝制衣服,一位老人左手拿着钻孔的尖状器,右手举着钻了孔的装饰品在端详,这两个人都穿着兽皮缝制的衣服;一个小孩将钻了孔的装饰品用绳子串起来,一位壮年汉子左手提着捕猎的动物,背上背的捕获中有兽类的一条大鱼,猎获物是颇多的。这幅图生动地反映了山顶洞人当时生活的情况。生产技术的提高,工具的改进,带来了生产能力提高、人们生活的改善、社会文明的进步。人类社会就是这样在同大自然作斗争中向前发展的。

板书:4.山顶洞人处在氏族公社时期

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按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一个氏族一般几十个人,由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他们使用公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他们居住在一起,依靠集体的力量同大自然作斗争。这种社会组织叫“氏族公社”。人类社会就由原始群居阶段进入到氏族公社时期。山顶洞人就处在氏族公社时期。

4.巩固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现在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今天学习的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1)我国历史可以上溯到什么时候?谁是我国最早的居民?(生答)

(2)“北京人”是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发现的?北京人生活的年代距今多久了?(生答)

(3)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什么叫旧石器时代?(生答)

(4)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了哪些进步?为什么会有这些进步?(生答,教师引导整理归纳)

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的地方主要有四点:①北京人的模样有些地方像猿,山顶洞人同现代人没有什么区别。②北京人会打制粗糙的石器,山顶洞人已经撑 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并且能用骨针和兽皮缝制衣服。③北京人只能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山顶洞人的活动范围扩大了。④北京人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已进入氏族公社时代。

进步的原因: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劳动过程中,积累了经验,提高了技术,增强了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能力,这也促进了人类本身的进化和组织形式的改进。所以,人类社会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离开了物质资料的生产,就没有人类社会的进步。

5.练习与作业

(1)在《中国远古人类遗址的分布》暗射地图上标出“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所在地(课堂)

(2)填表:填出“祖国境内远古人类”简表中的空白部分。(课内或课外作业 )

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简表

(3)课外作业 :课文最后所引鉴体古文:“民始穴居,衣皮毛”,说的是什么意思?

(三)教法建议

1.本课教学要把学生阅读课本、思考问题与教师的启发讲解结合起来,注意养成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教师讲解时要充分运用9幅插图和1幅历史地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具准备:自绘一张《中国远古人类遗址的分布》暗射地图和填注内容的卡片及“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简表”,供课堂教学和巩固练习用。巩固小结所提的问题,可制成卡片,向学生展示,请学生回答,或者用知识抢答赛的方式,以活跃课堂气氛。有条件的学校,可将有关图片制成幻灯片,利用幻灯教学,更直观形象。

篇2: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教案设计

湖南师大附中 何善曾

(一)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祖国境内的最早人类――元谋人(地点、距今年代);北京人(发现时间、地点、距今年代,使用石器、天然火,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发现地点、距今年代、磨制石器技术、人工取火、过氏族公社生活)。

2.要求学生认识:

我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劳动创造了世界和人类本身,人类社会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离开了物质资料的生产,就没有人类的进步。

培养能力:

通过本课的阅读、教学,使学生具有初步阅读、了解、认识历史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历史告诉我们什么?”,同学们初步懂得了学习历史的重要性。那么,我们怎样去了解历史呢?

(生答)

2.导入新课 是的。我们应通过阅读文字材料,考察研究文物、古迹或遗址来学习和了解历史。我们今天了解祖国境内远古人类的情况,主要就是依靠对考古发掘的实物资料的考察和研究。

板书课题(略)

3.讲授新课

我国土地辽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是世界文明古国,也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祖国的历史究竟可以上溯到什么时候?谁是祖国境内最早的居民呢?请同学们看“祖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标题下的内容(课本第7―8页),思考回答这两个问题。

板书:一、祖国境内最早的人类

(学生阅读课本)

谁是祖国境内的最早居民呢?(生答)

板书:1.元谋人

元谋人生活的年代距现在大约有多少年?

(生答)

板书:(距今约170万年)

元谋人的遗骨、遗物是我国考古工作者于1965年的“五一”节,在云南元谋上那蚌村发现的。首先发现的是两枚牙齿。请同学们看《元谋人的牙齿》图。这是两颗上门齿,同属于一个成年人的。根据考古学家研究判断,这两颗牙齿的特征,近似于现代蒙古人种。后来在同一地层中又发现古代动、植物化石和石器、炭屑,证明他们是能制造工具和使用火的原始人类。根据科学家测定,元谋人生存的年代距今约170万年。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板书:2.我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境内,北起辽河,南至珠江,在20多个地方发现了远古人类的遗迹,其中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最多。请同学们看《中国远古人类遗址的分布》图。大家看到,除元谋人外,由北向南还有:辽宁金牛山人、北京周口店遗址的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山西襄汾丁村人、陕西蓝田人、安徽和县人、湖北长阳人、广东马坝人。其中最重要的是陕西蓝田人和闻名世界的北京人。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考古工作者新发现的是石器时代地点约有三、四百处,遍布于除新疆、台湾、福建、海南等省、市以外的25个省、区、直辖市的大约近百个县、市。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这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引以自豪的。

板书: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关于人类的起源,我国有许多神奇有趣的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和女祸造人,就是流传最广的神话故事。这两个故事,大家刚才已经看过了,以后我们准备开个故事会,请同学们来讲。我们还要组织讲历史故事的比赛活动,对优秀者进行表扬奖励,这里就不讲了。

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来的。从最古的猿进化到现代的人,中间经过大约3000万年。关于从猿进化到人的过程,将来同学们学习社会发展史时会具体知道,这里我只简单介绍一下。请同学们看《从猿到人的演变、进化》图。图中最左边的是今天人类的祖先腊玛古猿(副板书:腊玛),生活在距今1300万至800万年前。大约距今300万年前,腊玛古猿进化为南方古猿,简称南猿(图中左2)人类学家认为,南猿已进入人的阶段,他们已能制造粗糙的工具。后来又发展为猿人(图中右2),我国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都属猿人阶段。为什么称“猿人”呢?因为他们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又不同于猿,是能制造工具的“人”了。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所以叫“猿人”。大约距今一万年,就发展成为现代人了(图中右一)。

下面,我们讲闻名世界的“北京人”。

板书:二、北京人

1.北京人的发现

请同学们看课本。北京人发现的时间是20世纪前期。一个世纪内,前50年称为“前期”,后50年称为“后期”。

北京人发现地点是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据科学家研究,北京人生活在距今70万年至20万年以前。

板书:北京人发现时间:20世纪前期

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

生活时代:距今70―20多万年以前

在“北京人”考古发掘过程中,1929年,我国考古学家裴文中发现了一个完整的头盖骨,奠定“北京人”在科学上的坚实基础。以后,考古学家在周口店又先后发现了五个比较完整的北京人头骨,还有152枚牙齿、10多块上、下肢骨。同时出土的文化遗物,有石器和经过打击的石片10万多件,有用火的遗址,还有虎类、鹿类等100多种动物骨化石,其中肿骨鹿和鬣(liè)狗就各有2000多个个体。

板书:2.北京人的体质特征

请同学们看课本上北京人头部复原像,这是根据1966年发现的北京人头盖骨制成的。北京人的前额很低,眉骨粗大,鼻子扁平,嘴巴突出,头部微微前倾,还残留某些猿类的特征。北京人的平均脑容量1059cc,比现代猿的平均脑量415cc大一倍半,比现代人平均脑量1400cc略小。另外,北京人的上肢和现代人基本相似,腕骨已具备现代人的一切特点。下肢骨比较接近现代人,股骨的大小、形状、比例都和现代人差不多,说明他们经常劳动和长期直立行走。北京人的体质特征,说明劳动在从猿进化到人的过程中起了决定的作用,劳动创造了世界和人类本身。

板书:3.北京人的生产工具

北京人把石块敲打成粗糙的石器,使用这种打制石器的时代,叫作旧石器时代。北京人还把树枝砍成木棒,作为狩猎和采集的工具。当年,北京人就是用这些石器的木棒,采集植物的根、茎和果实,捕捉动物,还用石器来剥割动物的皮和肉。请同学们看课上《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图,图上左边的两件石器为砍砸器,边缘经过打击,砍砸器用来砍伐木些和狩猎用的木棒;右边的两件刮削器,有使用过的痕迹,刮削器用于刮削木棒。

板书:4.北京人作用天然火

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他们把雷击后的森林火种保留下来,用火烧烤食物,还用火照明,防寒、吓跑野兽。请同学们看课本上《北京人用火取暖照明烧烤食物》图,图中坐着的四个人在烧火取暖,一个人两手抱着双肩,似乎身子还在发冷,洞口一个人右手举着火把,左手搂着柴草,洞外是黑洞洞的,远方的`天空似有一些星星,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吃到了熟食,缩短了消化的过程,减少了疾病,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北京人使用火,就增强了征服自然的能力。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就叫生产力。

板书:5.北京人的群居生活

请同学们看课本“北京人的群居生活”部分,想一想:北京人为什么过群居生活?北京人群居生活的情况怎样?

(学生看书,思考问题)

现在我请一位同学讲讲“北京人为什么过群居生活?”

(生答)

因为北京人生活的环境险恶,工具简单粗糙,只靠个人力量,无法生活下去,所以,北京人为了生存,不得不几十个人在一起,依靠集体的力量打野兽,采集植物果实、根茎,过着群居生活。北京人群居生活的情况怎样呢?

(生答)

北京人共同劳动,分享劳动果实,得到的食物多,大家就多吃;少了,大家就少吃。大多数日子,他们得不到足够的食物,有时甚至挨饿。由于生活的艰难,很多人活到十几岁就死去了。人类学家根据北京人38个个体的研究得知,其中死于14岁以下的15人,占ABCD3以上,而活到50―60岁的仅有1人。

关于北京人的生活情况,请同学们看课本10页《北京人追逐肿骨鹿》图和课本前面《北京人的生活》的彩图,10页的图描绘了一群北京人举着火把,手持木棒,在山岭中追打肿骨鹿的情景,课本前的彩图描绘了北京人的生活环境和采集、挖掘块根的劳动情景。当时,周口店龙骨山一带的湖泊、河流的岸边和浅水中长满水草,沿岸有一株株的树木,画面左边一人正弓身忙着采集野果,另一个人蹲着用尖石器正在使劲地挖掘植物的块根,画面中间,一人站在树下,左手攀枝,右手正忙着采集树上的果实。他下肢有点屈膝,反映了北京人体型还带有点猿的特征。画面中间,另一个人正跪坐在地上,怀抱小孩,两手在剥果子给孩子吃,她的嘴巴张开,好像在哄着孩子似的。画面右边跪坐在地上的人,正寻找和咀嚼所得到的食物。远处的树林中还有几个人好像也在采集食物。

北京人就是这样,依靠粗糙的工具和大自然作斗争,狩猎、采集,共同劳动,共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这就是早期的人类社会。

北京人以后几十万的漫长岁月里,我们的祖先同大自然进行艰苦的斗争,缓慢地进步着。

大约18000年以前,北京人活动的地区,又生活着一种远古人类。他们的遗骨是在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发现的,所以叫作“山顶洞人”。

板书:三、山顶洞人(距今18000年)

请同学们看课本第11页《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像。山顶洞人额部较前丰满,眉脊已经低平,上下颌骨和整个嘴部后缩,形成明显的下颏。山顶洞人的模样,同现代人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山顶洞人的脑容量已增长到1300―1500cc,达到了现代人脑量的平均水平。

板书:1.山顶洞人已会磨制和钻孔技术

山顶洞人用的还是打制石器,因此山顶洞人还处在旧石器时代。但是他们已经懂得磨制和钻孔技术,会制造骨针等骨器。请同学们看课本第11页《山顶洞人的骨针和钻孔兽骨、兽牙、石珠、海蚶壳做成的装饰品》图。山顶洞人制造的这枚骨针长82毫米,相当火柴棍那么粗,针耳微弯,刮磨得很光滑,一头是锋利的针头,一头是用极为尖利的器物挖所在针眼。这枚骨针的发现说明了什么呢?

从这枚骨针可以说明:①山顶洞人已经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并且技术相当高明,他们在制造工具的技术上较北京人进步了。②山顶洞人已经能用骨针和兽皮缝制衣服,遮蔽身体,生活条件改善了。

山顶洞人还把兽牙、兽骨、海蚶壳、小石子钻了孔联成串,当做装饰品,佩戴在身上。这些小孔都是从两面对钻而成,对钻的两边孔位极为准确。这些原始艺术品除了说明山顶洞人钻孔技术成就外,还说明他们有了初步的审美、爱美的意识,这是人类文明的进步。

板书:2.山顶洞人懂得人工取火

山顶洞人已经掌握了取火技术,这样可以慢慢散居各地,活动范围扩大了。山顶洞人装饰品中的海蚶壳,就来自于100多公里以外的渤海湾。我国古代传说燧人氏钻木取火的故事,就反映了远古人类懂得人工取火的情况。

板书:3.渔猎和采集是山顶洞人的主要生产劳动。

山顶洞人生活的洞穴,分上、下两室。上室是住处和厨房,下室埋葬死者。下室还有个地窖用来储藏食物。地窖里发现有几具完整的脊椎动物化石,证明山顶洞人捕猎兽类的能力有了提高。山顶洞人的装饰品里有鹿、獾和狐狸的牙齿,工具中有作为矛头用的鹿角,他们的遗物中还有猎豹、洞熊的化石,说明他们捕猎的种类增多。他们还捕鱼、拾蚌,洞穴里的鱼骨和海蚶壳说明了这一点。

请同学们看课本《山顶洞人的生活》图。在一个山头上。他们用比较粗的木柴生着火,一位妇女在用骨针、兽皮缝制衣服,一位老人左手拿着钻孔的尖状器,右手举着钻了孔的装饰品在端详,这两个人都穿着兽皮缝制的衣服;一个小孩将钻了孔的装饰品用绳子串起来,一位壮年汉子左手提着捕猎的动物,背上背的捕获中有兽类的一条大鱼,猎获物是颇多的。这幅图生动地反映了山顶洞人当时生活的情况。生产技术的提高,工具的改进,带来了生产能力提高、人们生活的改善、社会文明的进步。人类社会就是这样在同大自然作斗争中向前发展的。

板书:4.山顶洞人处在氏族公社时期

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按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一个氏族一般几十个人,由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他们使用公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他们居住在一起,依靠集体的力量同大自然作斗争。这种社会组织叫“氏族公社”。人类社会就由原始群居阶段进入到氏族公社时期。山顶洞人就处在氏族公社时期。

4.巩固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现在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今天学习的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1)我国历史可以上溯到什么时候?谁是我国最早的居民?(生答)

(2)“北京人”是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发现的?北京人生活的年代距今多久了?(生答)

(3)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什么叫旧石器时代?(生答)

(4)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了哪些进步?为什么会有这些进步?(生答,教师引导整理归纳)

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的地方主要有四点:①北京人的模样有些地方像猿,山顶洞人同现代人没有什么区别。②北京人会打制粗糙的石器,山顶洞人已经撑 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并且能用骨针和兽皮缝制衣服。③北京人只能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山顶洞人的活动范围扩大了。④北京人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已进入氏族公社时代。

进步的原因: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劳动过程中,积累了经验,提高了技术,增强了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能力,这也促进了人类本身的进化和组织形式的改进。所以,人类社会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离开了物质资料的生产,就没有人类社会的进步。

5.练习与作业

(1)在《中国远古人类遗址的分布》暗射地图上标出“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所在地(课堂)

(2)填表:填出“祖国境内远古人类”简表中的空白部分。(课内或课外作业)

篇3: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教案设计

(3)课外作业:课文最后所引鉴体古文:“民始穴居,衣皮毛”,说的是什么意思?

(三)教法建议

1.本课教学要把学生阅读课本、思考问题与教师的启发讲解结合起来,注意养成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教师讲解时要充分运用9幅插图和1幅历史地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具准备:自绘一张《中国远古人类遗址的分布》暗射地图和填注内容的卡片及“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简表”,供课堂教学和巩固练习用。巩固小结所提的问题,可制成卡片,向学生展示,请学生回答,或者用知识抢答赛的方式,以活跃课堂气氛。有条件的学校,可将有关图片制成幻灯片,利用幻灯教学,更直观形象。

篇4:《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测试题

知能达标训练

1.A 2.A 3.D 4.A 5.C 6.A 7.B

8.①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②火的使用增强了他们征服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9.氏族是按血缘关系结成的集团。氏族成员使用公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居住在一起,他们依靠集体的力量同大自然作斗争。

综合能力训练

1.山顶洞人使用打制石器,他们已经懂得磨制和钻孔技术,会制造骨针等骨器,还会制作装饰品。山顶洞人已经懂得人工取火。

篇5:《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测试题

1.目前,中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前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而北京人遗址是我国古人类遗址中最为著名的。北京人在社会发展阶段上处于原始社会早期;从生产工具发展的过程看则处于旧石器阶段。北京人不仅能制造工具,还能够用手使用工具劳动,同时还使用天然火。火的使用,增强了他们征服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迈出的一大步。

2.距今约一万八千年的山顶洞人,他们在生产工具、生产技能、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进步很大。懂得磨制和钻孔技术,还懂得人工取火,过着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公社生活。[例1]有人说“劳动创造了人”,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思路分析

这是一道判断说明式问答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结论形成的理性思考能力。“劳动创造了人”,这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历史结论。但在认为“上帝创造了人”的唯心主义者那里是不可理解的。劳动和生产方式的进步,带来了人类体型特征的进化,人愈来愈脱离动物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答案]对。中国原始社会的'北京人能够使用工具劳动,已经是人了,他们会打造石器,制造木棒这些人类最早的工具。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到了山顶洞人,懂得磨制石器、懂得钻孔、懂得人工取火。这样,在劳动过程中,他们的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劳动创造了人”。

思维诊断

解答这样的论证类型题目,关键是要理解题意,抓住本题题眼,联系课文,认真作答。“劳动创造了人”,是一个理性的科学的唯物主义历史结论,而不能当成一句庸俗的调侃式的戏语。解答此题,先要表明自己的观点。再摆事实,讲道理,论证观点。从而形成一个史论结合的好答案。

智能达标训练

一、选择题

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

A.会不会制造工具 B.会不会使用工具

C.会不会渔猎和采集 D.会不会用火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山顶洞人( )

A.懂得钻孔技术 B.懂得人工取火

C.会制作装饰品 D.开始使用天然火

4.我们已发现的人类,请你按时间的先后排列( )

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蓝田人④山顶洞人

A.①③②④ B.①④③② C.①③④② D.④③②①

5.我国人类社会形成过程中,最早使用火的是( )

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6.在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黄河流域发掘的原始人类遗址( )

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7.下列各项不符合“北京人”生产和生活状况的是( )

A.群居生活 B.人工取火

C.使用简单语言 D.制造使用简单工具

二、材料分析题

8.“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里,保存了几处较厚的灰烬堆,埋着烧裂的石头和兽骨……”

阅读材料回答:

(1)这则材料证明了什么?

(2)材料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

三、问答题

9.什么叫氏族?氏族公社成员是怎样生产和生活的?

综合能力训练

一、综合题

1.你能说出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吗?

初一历史《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教案

七年级历史远古的人类教案范文2021

远古入侵观后感

远古入侵作文800字

远古的呼唤说课稿

远古的回忆200字作文

探索远古壁画优秀作文

境外上市企业境内如何融资?

香港加强对境内猪流感的广泛监督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

第2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共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第2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