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节气有哪些禁忌_大暑节气不能干什么
大暑节气有哪些禁忌
1、忌饮食不洁
大暑湿热交蒸,细菌、病毒繁殖快,皮肤病发病增多,此外也易致食物中毒。所以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勤洗手,注意灭蝇,不吃不干净的饭菜,最好当天的饭菜当天吃,隔夜饭菜要煮沸、热透。
2、忌单纯进补
人们中暑后,暑气未消,虽有虚症,却不能单纯进补。如果认为身体虚弱急需进补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进补过早的话,则会使暑热不易消退,或者是本来已经逐渐消退的暑热会再卷土重来,那时就更得不偿失了。
3、忌吃辛辣食物
夏天肠胃吸收消化能力较弱,吃辛辣食物虽然可以开胃,但却不能多吃,否则会伤及脾胃。
4、忌用冷饮降温
大暑期间,是一年中阳气最为旺盛的时候,除了暑热之气,还会兼夹湿浊之气,人们为了解暑往往还会饮用大量啤酒等饮料以解暑,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胃肠不适,进而导致腹泻。
5、忌大量饮水
应该采取少量、多次饮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过300毫升为宜。
大暑的寓意
大暑寓意着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来临了,这个时节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雨。“暑”就是热的意思,大暑,顾名思义就是很热。
大暑节气有哪些风俗
大暑的风俗有送“大暑船”、晒伏姜、喝伏茶、烧伏香、过大暑等。
1、送“大暑船”:送“大暑船”是浙江沿海地区,特别是台州好多渔村都有的民间传统习俗,其意义是把“五圣”送出海,送暑保平安,祝福人们五谷丰登,生活安康。送“大暑船”时,伴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表演。
2、晒伏姜: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伤风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3、喝伏茶:伏茶,就是三伏天喝的茶。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免费供应伏茶时间一般从农历六月初到八月末。
4、烧伏香:烧伏香有两重含义,一是百姓烧香祈福,祈求风调雨顺,百谷丰登,二是接近于中医的灸,在伏天里用药香熏烤特定的穴位,可以治疗多种顽固的疾病。
5、过大暑:大暑那天,莆田人家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做“过大暑”。在大暑节那天,亲友之间,常以荔枝、羊肉为互赠的礼品。
大暑节气的特点
1.气温回升快
惊蛰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惊蛰期间,大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回温,而且是雨水增多。但这一时节,气温起伏较大,气候变化多端,昼夜温差比较大,所以一定要注意及时保暖。
2.病虫多发
“春雷响,万物长”。农民们常常把惊蛰时节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农民在春耕的时候,还要做好春季作物管理。因为温暖的气候条件,容易引起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所以要及时搞好病虫害防治。
3.雷响不断
惊蛰前后,大地回春,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民间谚语云:“雷打惊蛰前,二月雨淋淋;雷打惊蛰后,旱天到春后”。也就是说如果第一次春雷在惊蛰之日,则会认为当年风调雨顺。如果初雷在惊蛰之前鸣响,则预示着当年的雨水较多,可能会发生“春季连阴雨”的情况。
4.害虫出没
《千金月令》说:“惊蛰日,取石灰糁门限外,可绝虫蚁。”,也就是说惊蛰雷响会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这个节气是蚊虫等开始活跃的时期,经历过一个冬季,惊蛰这天,大家可以用艾草等将死角等处熏熏,清除污邪之气。
大暑一般多少度
大暑一般35度以上。大暑节气正值“三伏”,是我国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全国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许多地区的气温达35度以上,俗称的“三大火炉”也最旺。在我国华南以北的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如苏、浙、赣等一带处于炎热少雨季节,滴雨似黄金。
进入大暑就是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大暑是反映暑热程度已达到极点,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古书中说“大者,乃炎热之极也。”暑热程度从小到大,大暑之后便是立秋,正好符合了物极必反规律,可见大暑的炎热程度了。
★ 大暑节气句子
★ 大暑节气饮食习惯
★ 大暑节气注意事项
★ 大暑节气经典语录
★ 白露节气饮食禁忌
★ 白露节气养生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