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美国上市公司CEO人均税前薪酬超过700万美金(共含3篇),欢迎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啊金”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调研公司合益集团和《华尔街日报》近期发布的调查显示,随着美国经济逐渐从危机阴影中走出,截至至9月30日的一年时间内,年收入超过40亿美元的456家美国大型上市公司CEO的税前薪水、分红和期权的平均值达到723万美元,同比上涨3%,
美国上市公司CEO人均税前薪酬超过700万美金
,
CEO薪酬的上涨源于公司股价的上升和年度分红的增加。
其中,自由媒体的CEO雷格·马菲成为薪酬最高的CEO,其税前薪酬总额高达8710万美元。甲骨文CEO拉里·埃里森以6865万美元紧随其后。
中国A股上市公司CEO薪酬排行榜
界面联合今日头条发布2017中国A股上市公司CEO薪酬榜。中国高科的原总裁郑明高以1412万元的年度薪酬位居首位,他也是去年A股市场唯一一位年薪超过千万的CEO,位居第二的是万科A的总裁郁亮,其的年度薪酬为979万元,而中国平安的首席执行官马明哲以年薪968万元位居薪酬榜第三。紧随其后的两位分别是万达电影的总裁曾茂军和伊利股份的总裁潘刚,他们的20年度薪酬分别达到了901万元和826万元。
界面・头条将财年年薪超过100万元的CEO作为研究对象编制2017中国A股上市公司CEO薪酬榜;其中CEO是对上市公司CEO、总裁、总经理、银行行长的统称。2016年年薪超过百万元的A股上市公司CEO一共有648位,占已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总数的21%。也就是说已披露2016年薪酬的公司中,每100家公司中就有21家公司的CEO年薪超过100万元。上市公司高管已经毋容置疑的进入高薪时代。
这648位上榜CEO中,男性占绝大多数,有605位,为总数的93%;而女性有43位,占比为7%。年薪超过百万的CEO所从事的前五大行业分别为:可选消费行业以116位CEO入选,排名第一,薪酬最高的是万达电影的总裁曾茂军901万元。排名第二的信息技术行业共113位,薪酬最高的是中兴通讯的总裁赵先明,其年薪为734万元。工业行业入选111位CEO,排名第三,薪酬最高的为中国高科的原总裁郑明高,他的年薪为1412万元。紧随其后的是材料和医疗保健行业,分别有79位和63位CEO入选。
648位上榜CEO中,201人在国有企业,占总数的31%,其平均年薪为219万元。447人在民营企业,人数明显比国企多,占总数的69%,他们的平均年薪为195万元。
研究上榜CEO所在企业经营业绩可以发现国企的平均市值、平均净资产和平均净利润均高于民企。而取ROA中位数、ROE中位数、净利率中位数则发现,民企均高于国企。
中集集团总裁麦伯良以薪酬870万元位居A股CEO薪酬榜榜首
联想集团CEO杨元庆以1.3亿薪酬位居中资港股CEO榜首
A股CEO薪酬增长大幅度减少,中资港股公司CEO中年薪过百万者人数减少。
再次推出“40位40岁以下的高薪CEO”, 柯吉熊为最年轻的百万薪酬CEO
7月7日,福布斯中文版发布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CEO薪酬榜,中集集团总裁麦伯良以薪酬870万元位居A股薪酬榜榜首,联想集团CEO杨元庆以1.3亿薪酬位居中资港股CEO榜首。本榜考查范围为A股和中资港股上市公司中,从其上市公司中获得的薪酬超过百万的CEO。各上市公司职位设置有所不同,CEO是对这些公司的CEO、总裁、总经理、银行行长等职务的统称。
A股上市公司中,2013财年薪酬过百万元(币种为人民币,下同)的CEO人数达363位,其所得薪酬总额高达6.9亿元,人均薪酬达189万元,较2012年均有所增长。
由于这两年经济形势放缓影响到公司业绩及股价,A股CEO平均薪酬“原地踏步”,同时,中资港股公司中薪酬过百万的CEO人数也在减少。
中集集团总裁麦伯良以870万元位居榜首,较2012年的薪酬998万元,有所下滑,但近三年均是A股薪酬榜前三名;万科总裁郁亮从蝉联两年的榜首下滑至第二名,其2013年薪酬总额为861万元,较2012年薪酬有大幅度下滑。
2013财年中资港股CEO年度薪酬过百万的人数下降至227位,上榜CEO的薪酬总额高达12.45亿元,较上一年的11.97亿元有小幅度增长,今年的平均薪酬也提升至549万元。
联想集团的杨元庆和中国旺旺的蔡衍明分别以13,022万元和10,485万元保持了第一名和第二名的位次,同时成为今年的“亿万CEO”,拉高了中资港股CEO薪酬榜的平均薪资水平。
中资港股薪酬榜的统计对象包括了大陆在港上市的非国有企业,及主要资产来源于中国内地、控制人为中国内地公民,及/或主营业务收入来自中国内地的在港上市公司。
・40位40岁以下的高薪CEO
福布斯中文版再次将A股和中资港股的上市公司CEO信息进行整合,选取40位年龄在40岁以下的CEO。此次40位CEO的平均薪酬约为224万元,高于去年的153万元,其中薪酬过百万的CEO有35位。
“二代”依然是40位40岁以下高薪CEO的特色之一,其中最年轻的仍是优源控股的行政总裁柯吉熊;而兴达国际的行政总裁刘祥,以1,104万元薪酬成为今年40岁以下高薪CEO的“薪酬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