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大暑的食俗及注意事项(共含5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橙子多多”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北方大暑的食俗
北方大暑食俗1:喝莲子汤
明清以来,伏日最盛行吃莲子汤。据《帝京岁时记胜》载:“六月盛暑,食饮最喜清新。京师莲食者二;内河者嫩而鲜,宜承露,食之益寿;外河坚而实,宜干用。”《清稗类钞》也说:“京师夏日……鲜莲子之类,杂置小冰块于中”宴客。
中医学认为,莲子性味甘平,有补脾涩肠,养心益肾的功用。夏日常饮莲子汤,能补中强志,养神益脾。中老年人食之,轻身益气,令人强健。夏日饮莲子汤益寿是有科学道理的。
先把莲子去蕊,然后放到水中浸泡一个小时;其间把银耳撕碎洗干净,然后用清水冲泡一会儿;取一锅,加适量水,放入银耳、莲子一起炖两个小时,直至汤色变成透明色的,加入适当的冰糖就可以了。
养生之道网提醒,大暑时节到,暑湿之气易入侵人体,在饮食方面应选择一些具有清热解暑、化湿健脾作用的食物,如薏苡仁、赤小豆、绿豆、茯苓、山药、南瓜、冬瓜、西瓜、乌梅、番茄等。
北方大暑食俗2:流行“贴伏膘”
大暑来临前后是一年中最热、农作物生长最快、最关键的时期。既为酷热节令,在三伏天热人们很是注意饮食,在北方将之称为“贴伏膘”。
这个时候,北方人的习俗是吃面条、饺子、鸡蛋等,北京俗语为“头伏饽饽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北京人还会做冰镇酸梅汤沿街叫卖。因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里,面食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伏日吃面这一饮食习惯,据史书上记载,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以前人生活条件差,苦夏胃口不好,入伏的时候正好刚收完麦子,吃饺子就是改善生活了。二伏天吃热汤面可以让人们身上发汗,去除体内的潮气和暑气。而三伏天吃烙饼和鸡蛋则是让人们趁着农闲补充营养,强壮体魄去迎接秋天的收获。
北方大暑食俗3:“喝暑羊”
山东南部地区有在大暑到来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在枣庄市,不少市民大暑这天到当地的羊肉汤馆“喝暑羊”。
枣庄吃伏羊的习惯,与当地的农事、气候有关。枣庄是有名的麦产区。入伏之时,正是麦收结束,新面上市。是一个短暂的农闲期。夏收初过,人已疲惫,该休息休息,享受享受。农村有什么好吃的?也就是吃个新麦馍馍。狠狠心,杀只羊,不舍得自己吃,把嫁出去的闺女接回来,带着外甥狗子,回娘家,吃新麦馍馍,喝羊肉汤。你家闺女接回来了,我家也不能拉后,也蒸新面馍馍,也杀只羊,也把闺女接回来,吃伏羊。于是便成了一方民俗。
营养学家对此进行过深入研究,认为羊肉在伏天吃营养程度最高。三伏天,人体内积热,此时喝羊汤,同时把辣椒油、醋、蒜喝进肚里,必然全身大汗淋漓,这汗可带走五脏积热,同时排出体内毒素,极有益健康。
大暑养心四部曲有哪些
1、喝粥养生是大暑时节比较好的选择。
暑天喝粥不但可以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荷叶薄荷粥:鲜荷叶1张,薄荷30克,粳米100克。将荷叶洗净、切碎,薄荷洗净,两物加适量清水用中火煮后取汁,倒入粳米煮粥,然后加冰糖,即可食用。
2、夏天要有充足的睡眠。
“热天睡好觉,胜吃西洋参”。睡眠好,心情好,有利于心神的宁静。所以应该在作息上符合当季需要,如晚睡早起,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而相对不足的睡眠则可以用午休做适当补偿。
3、 笑是夏天养生的良药。
“笑一笑,十年少”,不无道理。笑是精神愉悦的一种标志,夏季气候闷热,易使血压升高,心烦意乱,这时若能笑口常开,就能改善情绪,从而协调人体各脏器的功能。
4、出汗。
夏季天热容易出汗,尤其大暑时节达到一年最热的时候。而中医向来视汗为”心之液“,出汗过多自然易消耗心脏阴液。
清心茶:用金银花、金莲花、百合花这三种花一起泡茶喝,可以起到清心火、清热解毒的作用,是夏季非常简单且实用的养心茶。
大暑养生的注意事项
1、防止中暑
当相对湿度大于85%气温30一3l℃,或相对湿度50%气温38℃,或湿度小气温40℃时人体的体温调节机便会发生困难,发生中暑。中暑一类是因高温高湿使汗液不易蒸发,另一类是高温低湿造成汗液渗出过多使人体水分得不到补充。
预防中暑最重要的就是改善小气候环境,通过凉棚、水幕隔热,通过自然和机械通风环境降温,对于高温作业者应进行合理的营养补给,防暑降温的饮料和药品也必备的。
2、防皮肤病和食物中毒
三伏天湿热交蒸,细菌、病毒繁殖快,皮肤病发病也增多,如湿疹、痒疹、真菌感染等,所以要多注意皮肤的清洁卫生屋内要多通风,坐公交车后要洗手。
此节气细菌繁殖极快,易致食物中毒,症状主要是发热,寒战、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等,要尽快看医生。此外,要注意饮食卫生,注意灭蝇,不吃不干净的饭菜,最好当天的饭菜当天吃,隔夜饭菜要煮沸、热透。
3、合理运动
对于身体健康的人们加强饮水,合理饮食及睡眠充足的前提下可以多做些运动,让身体发发汗对身体也有益,根据每人的身体素质不同运动量亦应有所差异,一般来说身体健康的人做一些较大的运动后大量的出汗会使身体有一种舒服的畅快感,运动量应该以此为度,最好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锻炼,避免在烈日照射下进行运动。
选择运动量相对较小的运动,如广播体操、太极拳、跳绳、慢跑、羽毛球、乒乓球等,避免过于疲劳、出汗过多而耗气伤津,值得注意的是停止运动后不可用冷水给身体降温,也不过量地喝冷饮,最好喝些热茶或绿豆汤等防暑饮品。刚刚做完较剧烈的运动也不可马上卧床休息,并且也不立刻用餐。
夏至的时令水果
一、夏至时令水果:杨梅
夏季杨梅当令,是不少人喜欢的水果。杨梅吃起来酸甜可口,是不错的消食水果,而且杨梅中含有的多种营养元素还能起到消炎抑菌、防癌抗癌、美容减肥等功效。杨梅鲜果能和中消食,生津止渴,是夏季祛暑之良品,可以预防中暑,去痧,解除烦渴。杨梅含有多种有机酸,维生素C的含量也十分丰富,鲜果味酸,食之可增加胃中酸度,消化食物,促进食欲。
挑杨梅要选个头大、颜色呈深红色,拿起来手感干爽的。这就是又熟又好的杨梅,很甜。鲜红色的杨梅其实没熟透,味道还是酸的。而颜色太深的杨梅是过熟了,拿起来会觉得湿湿的,像泡过水一样,不好吃。挑选杨梅还要注意闻味道。新鲜的杨梅闻起来有股香味;如果长期存放或存放不当则可能有一股淡淡的酒味,这说明杨梅已发酵,不能购买。
二、夏至时令水果:桃子
夏季水果中,桃是营养价值很高的水果。桃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及果酸,另外还含有部分糖分、果胶和少量蛋白质。桃的含铁量相对较高,铁是人体造血的主要原料,有助于防治贫血。此外,因桃富含果胶,经常食用可预防便秘。因此,吃桃不仅可以通便,还可延缓衰老、提高免疫力、促进食欲,堪称保健水果、养生之桃。
桃子最大的特征是在于其香味及甘味。如果要充分将此香味发挥出来,不应放在冰箱中。在干燥的冰箱中,会使桃子的甘味不断挥发,因此,应该把桃子存放在室温中即可。
三、夏至时令水果:西瓜
西瓜味甜多汁,还清爽解渴,经过冷餐后更是人们在夏天的最爱。西瓜味性甘寒,有清热消暑,止渴利尿等功效。西瓜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在急性热病发烧、口渴汗多、烦躁时,吃上一块又甜又沙、水分十足的西瓜,症状会马上改善。鲜的西瓜汁和鲜嫩的瓜皮可增加皮肤弹性,减少皱纹,增添光泽。因此,西瓜不但有很好的食用价值,也是女性选择的经济美容食品。
食用注意:西瓜是生冷食物,不能多吃,否则伤脾胃,引起咽喉炎。感冒初期以及口腔溃疡患者也不能吃,否则会加重病情。打开过久的或冷餐过久的西瓜也不能吃,不然会引起肠胃炎。
四、夏至时令水果:荔枝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撇开历史情节,这一丰腴甜美的水果确有贵妇之气。荔枝味甘、酸、性温,入心、脾、肝经;果肉具有补脾益肝、理气补血、温中止痛、补心安神的功效;核具有理气、散结、止痛的功效;可止呃逆,止腹泻,是顽固性呃逆及五更泻者的食疗佳品,同时有补脑健身,开胃益脾,有促进食欲之功效。但荔枝多食易上火,糖度也极高,虽然美味,也不宜过量。
五、夏至时令水果:柠檬
夏季要吃得健康,还能美容,是大部分女性的追求,那么富含维生素、矿物质、柠檬酸及纤维质的柠檬是夏日选择消暑美容的圣品。柠檬果皮富含芳香挥发成分,可以生津解暑,开胃醒脾。夏季暑湿较重,很多人神疲乏力,长时间工作或学习之后往往胃口不佳,喝一杯柠檬泡水,清新酸爽的味道让人精神一振,更可以打开胃口。酸味食品可增加胃液酸度,健脾开胃,帮助杀菌和消化。
食用注意:喝柠檬水要适量,每天不宜超过1000毫升。此外,切忌空腹食用柠檬和柠檬饮品等。
六、夏至时令水果:龙眼
龙眼是一种非常好吃的水果,成熟于夏末秋初,口感甘甜,食用后提神醒脑,味道比荔枝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大量食用不容易上火,新鲜龙眼晒干之后就是桂圆干,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补品。
七、夏至时令水果:枇杷
夏季的当季水果枇杷,不仅味道甜美,营养丰富,还能帮助治疗疾病,是夏季保健的良品。枇杷果能帮助抑制流感病毒,能预防夏季的流行性感冒。枇杷中所含的有机酸,能刺激消化腺分泌,对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吸收、止渴解暑有相当的作用。枇杷中丰富的维生素B,对保护视力、保持皮肤健康润泽,促进儿童的身体发育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食用注意:其果核中含有苦杏仁甙,有毒,所以千万不要误食,以免危害健康及生命.
八、夏至时令水果:香瓜
香瓜性味甘、寒,不但具有止渴、除烦热、通三焦、利小便,通大便的功效,还具有一定的防暑气的功效。在它的瓜蒂内含有一种叫“甜瓜蒂苦素”的物质,可用于治疗黄疸、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和肝硬化。瓜瓤还可治疗口鼻疮。香瓜子具有清热、解毒和利尿作用,可治疗肺痛。但脾胃虚寒、腹泻、吐血和咳血的患者忌食。
挑甜瓜时可以选用“一看,二摸、三闻”的方法。一看皮肉,从生态学特征上看,皮厚的甜瓜含糖量高,吃起来口感更脆,也更甜。因为瓜皮厚,所含的营养物质也比较丰富。二摸瓜蒂,要注意比较一下果柄,如果果柄过粗,可能沾了较多生长素,口味自然差。用手揪瓜蒂,根茎自然掉下,留下一个小坑,说明瓜是自然成熟。三闻香味,香气浓郁的瓜较好。
九、夏至时令水果:杨桃
杨桃味道甜酸,清甜无渣,味道可口,还可以生津止渴,是夏日补充水分,消除疲劳的最佳食品。杨桃中糖类、维生素C及有机酸含量丰富,且果汁充沛,能迅速补充人体的水分,生津止渴,并使体内的热或酒毒随小便排出体外,消除疲劳感。果汁中含有大量草酸、柠檬酸、苹果酸等,能提高胃液的酸度,促进食物的消化。杨桃含有大量的挥发性成分、胡萝卜素类化合物、糖类、有机酸及维生素B、C等,可消除咽喉炎症及口腔溃疡,防治风火牙痛。
食用注意:杨桃性寒,凡脾胃虚寒或有腹泻的人宜少食 。
十、夏至时令水果:李子
正值吃李子的好季节。李子的药用历史已久,古人认为李子有美容养颜的功效。中医认为李子有生津、养肝、清热、利尿的功效,孙思邈说“肝病宜食之。”李子里面含有丰富的糖分,具有缓泻的作用,可用来治疗便秘。而其中所含的矿物质吃了有净血与造血的作用,可以强化肝脏和肾脏功能,可以治疗高血压与生理不顺。
发热、口渴、虚痨骨蒸、肝病腹水者,教师、演员音哑或失音者,慢性肝炎、肝硬化者尤益食用。李子含高量的果酸,多食伤脾胃,过量食用易引起胃痛,溃疡病及急、慢性胃肠炎患者忌服。多食易生痰湿、伤脾胃,又损齿。故脾虚痰湿及小儿不宜多吃。
十一、夏至时令水果:哈密瓜
哈密瓜,性寒味甘,含蛋白质、膳食纤维、胡萝卜素、果胶、糖类、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磷、钠、钾等。食用哈密瓜对人体造血机能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可以用来作为贫血的食疗之品。如果常感到身心疲倦、心神焦躁不安或是口臭,食用哈密瓜都能有所改善。
哈密瓜虽然不是是夏天消暑的水果,但是能够有效防止人被晒出斑来。哈密瓜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而这种抗氧化剂能够有效增强细胞抗防晒的能力,减少皮肤黑色素的形成。另外,每天吃半个哈密瓜可以补充水溶性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能确保机体保持正常新陈代谢的需要。
夏季养生的饮食注意事项
(1)多吃瓜类:夏季气温高,人体丢失的水分多,须及时补充。蔬菜中的水分,是经过多层生物膜过滤的天然、洁净、营养且具有生物活性的水。瓜类蔬菜含水量都在90%以上。所有瓜类蔬菜都具有降低血压、保护血管的作用。
(2)多吃凉性蔬菜:吃些凉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烦解暑,清热泻火,排毒通便。瓜类蔬菜除南瓜属温性外,其余如苦瓜、丝瓜、黄瓜、菜瓜、西瓜、甜瓜都属于凉性。番茄、芹菜、生菜等都属于凉性蔬菜。
(3)多吃“杀菌”蔬菜:夏季是人类疾病尤其是肠道传染病多发季节。多吃些“杀菌”蔬菜,可预防疾病。这类蔬菜包括:大蒜、洋葱、韭菜、大葱等。这些葱蒜类蔬菜中,含有丰富的植物广谱杀菌素,对各种球菌、杆菌、真菌、病毒有杀灭和抑制作用。其中,作用最突出的是大蒜,最好生食。
夏日的膳食调养,应以低脂、低盐、多维生素且清淡为主。人们出汗多,食欲不好,可用各种营养保健粥来开胃,并调理身体。如早、晚进餐时食粥,午餐时喝汤,这样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在煮粥时加些荷叶(称荷叶粥),味道清香,粥中略有苦味,可醒脾开胃,有消解暑热、养胃清肠、生津止渴的作用。在煮粥时加些绿豆或单用绿豆煮汤,有消暑止渴、清热解毒、生津利尿等作用。干扁豆浸透与大米同煮成粥,能清暑化湿、健脾止泻。此外,红小豆粥、薄荷粥、银耳粥、葛根粥、苦瓜粥都是夏季的好食品。
夏至节气“食俗”
【节气食俗:冬至饺子夏至面】
民间有这么一句话:“夏至吃了圆糊醮,踩得石头咕咕叫。”醮坨由米磨粉做成,加韭菜等佐料煮食,又名圆糊醮。在很久以前,很多农户会将醮坨用竹穿好,插于每丘水田的缺口流水处,并燃香祭祀,以祈丰收。小孩子早待此日,以便到各田城摘取醮坨,乘机饱食一顿。
【老北京夏至最爱炸酱面】
按照老北京的风俗习惯,夏至这天人们会在自家做好手擀面、抻面。面条煮熟后用凉水一冲,调上炸好的酱,拌上青翠的黄瓜丝、鲜嫩的白萝卜丝、黄豆芽,再就上两瓣蒜,或者用芝麻酱、花椒油、老陈醋那么一拌,既能降火开胃,又不会损害健康。
还有的人喜欢在夏至这天吃热面,老北京叫“锅挑儿”,有“辟邪”之意。吃热面是为了除湿邪,多出汗除人体内滞留的潮气和暑气。
【食调养原则:吃苦尝酸,解热祛暑】
吃利水渗湿的食物。夏季可以适当地食用一些冷饮,这样既能降暑又能促进消化,但忌不可过量,以免增加肠胃负担,导致腹痛腹泻。平时应多吃一些利水渗湿的食物,有利于将体内多余的水湿排出。
实时补充身体的营养,由于出汗过多,人体的新陈代谢快,营养素的消耗增加,所以应增加对营养素的摄取,保持人体营养平衡,提高耐热量力,预防中暑。
夏季多吃一点食用醋和西红柿等酸味食物,不仅以敛汗、健胃消食,还具有杀菌的作用。苦瓜、苦菜等苦味的食物,能够退热消炎、舒张血管和加快血液循环,适当食用有助于调养心神。
北方大暑的传统食俗
1、“喝暑羊”
山东南部地区有在大暑到来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在枣庄市,不少市民大暑这天到当地的羊肉汤馆“喝暑羊”。
枣庄吃伏羊的习惯,与当地的农事、气候有关。枣庄是有名的麦产区。入伏之时,正是麦收结束,新面上市。是一个短暂的农闲期。夏收初过,人已疲惫,该休息休息,享受享受。农村有什么好吃的?也就是吃个新麦馍馍。狠狠心,杀只羊,不舍得自己吃,把嫁出去的闺女接回来,带着外甥狗子,回娘家,吃新麦馍馍,喝羊肉汤。你家闺女接回来了,我家也不能拉后,也蒸新面馍馍,也杀只羊,也把闺女接回来,吃伏羊。于是便成了一方民俗。
营养学家对此进行过深入研究,认为羊肉在伏天吃营养程度最高。三伏天,人体内积热,此时喝羊汤,同时把辣椒油、醋、蒜喝进肚里,必然全身大汗淋漓,这汗可带走五脏积热,同时排出体内毒素,极有益健康。
2、流行“贴伏膘”
大暑来临前后是一年中最热、农作物生长最快、最关键的时期。既为酷热节令,在三伏天热人们很是注意饮食,在北方将之称为“贴伏膘”。
这个时候,北方人的习俗是吃面条、饺子、鸡蛋等,北京俗语为“头伏饽饽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北京人还会做冰镇酸梅汤沿街叫卖。因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里,面食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伏日吃面这一饮食习惯,据史书上记载,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以前人生活条件差,苦夏胃口不好,入伏的时候正好刚收完麦子,吃饺子就是改善生活了。二伏天吃热汤面可以让人们身上发汗,去除体内的潮气和暑气。而三伏天吃烙饼和鸡蛋则是让人们趁着农闲补充营养,强壮体魄去迎接秋天的收获。
3、喝莲子汤
明清以来,伏日最盛行吃莲子汤。据《帝京岁时记胜》载:“六月盛暑,食饮最喜清新。京师莲食者二;内河者嫩而鲜,宜承露,食之益寿;外河坚而实,宜干用。”《清稗类钞》也说:“京师夏日……鲜莲子之类,杂置小冰块于中”宴客。
中医学认为,莲子性味甘平,有补脾涩肠,养心益肾的功用。夏日常饮莲子汤,能补中强志,养神益脾。中老年人食之,轻身益气,令人强健。夏日饮莲子汤益寿是有科学道理的。
先把莲子去蕊,然后放到水中浸泡一个小时;其间把银耳撕碎洗干净,然后用清水冲泡一会儿;取一锅,加适量水,放入银耳、莲子一起炖两个小时,直至汤色变成透明色的,加入适当的冰糖就可以了。
贴士:大暑时节到,暑湿之气易入侵人体,在饮食方面应选择一些具有清热解暑、化湿健脾作用的食物,如薏苡仁、赤小豆、绿豆、茯苓、山药、南瓜、冬瓜、西瓜、乌梅、番茄等。
大暑节气的由来
大暑太阳到达黄经120°之时为“大暑”节气。“大暑”与“小暑”一样,都是反映夏季炎热程度的节令,“大暑”表示炎热至极。《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这时正值“中伏”前后,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热时期,也是喜温作物生长最快的时期,但旱、涝、台风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
一般说来,大暑节气是华南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是华南西部雨水最丰沛、雷暴最常见、30℃以上高温日数最集中的时期,也是华南东部35℃以上高温出现最频繁的时期。大暑也是雷阵雨最多的季节,有谚语说:“东闪无半滴,西闪走不及”意谓在夏天午后,闪电如果出现在东方,雨不会下到这里,若闪电在西方,则雨势很快就会到来,要想躲避都来不及。人们也常把夏季午后的雷阵雨称之为“西北雨”,并形容“西北雨,落过无车路。”
“夏雨隔田埂”及“夏雨隔牛背”等,形象地说明了雷阵雨,常常是这边下雨那边晴,正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我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大暑做什么运动好
一是提倡旅游
大暑时节旅游的主要目的是消夏避暑,根据此原则,大暑天旅游的目的地应是海滨和山区。
首先是二者的气温相对较低;海滨气候又称海洋气候,大暑天里内陆已是烈日炎炎,但海滨却凉风习习。山地气候的特点是气温较低,但昼夜温差大,其次是海滨与山区的环境宜人:生活在海边的人会感到风向在一昼夜里会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二是最好游泳
大暑时节参加体育锻炼,最好的项目莫过于游泳了。骄阳似火,热风扑面,还是游泳最舒服,既锻炼了身体,又可祛暑消夏。
首先,游泳能提高人的呼吸系统的功能。还有,游泳能使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增高,工作后若到水中游泳片刻,不管是谁,皆会感到精神振奋,疲劳消失,周身轻快。
三是玩健身球
健身球,又叫保定铁球。此运动能调和气血、舒筋健骨、强壮内脏、健脑益智,且运动量小,不受场地、气候的限制,故适宜大暑天练习。
四是钓鱼
钓鱼不仅在于获鱼,更在于怡养性情,增益身心,过去许多文人名士把“烟波垂钓”视为文雅活动。相传,辅佐周文王打天下的姜子牙,曾垂钓于渭水之滨。
广州人有名爱吃爱喝,吃喝也有丰富的
我们广州人四季喜欢饮糖水。一般以豆类,奶类和糊类为主。饮糖水一般在星期六,七或人们休息时,而饮糖水一般是工作太忙,出去茶楼谈心,放松一下。
广州人对熬汤也很有讲究。他们对汤的材料,火候特别重视。所以,就算是普通的老百姓,熬出来的汤也别有一番风味。
饮茶是广州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饮茶的人分两批:一批是年轻人找父母谈心,然后去茶楼放松,
也有人饮下午茶。顾名思义,就是下午饮茶。因下午茶的人就少得多。最多不过30人,最少有10人。饮下午茶,说是这样说,但也是饮糖水,吃点心,吃肉。
至于宵夜嘛,躲在晚上11点吃。多以喝老火靓汤和吃小肉菜为主。
所以说,如果
沙湾中心小学六年级:梁昊禹
【吃仙草】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由于其具有神奇的清热解毒的功效,故被誉为“仙草”。将其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广东一带叫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
夏天放学回家又或者是玩耍归来,一身热汗擦去,再端起那碗妈妈做好的凉粉,一口吃下,冰凉透爽的感觉立刻贯穿全身,暑气也像在顷刻间就全部散去。
【饮伏茶】
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免费供应伏茶时间一般从农历六月初到八月末。这种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古时候,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有个习俗,就是村里人会在村口的凉亭里放些茶水,免费给来往路人喝。
【吃凉拌素菜】
在大暑节气前后,南方人还喜欢吃各种凉拌素菜,如芽菜凉拌油豆腐、凉拌豆角、凉拌三丝、
【吃煎青草豆腐】
大暑来临,温州人有煎青草豆腐的习俗。青草豆腐指的是采用仙草、甘草、夏枯草与菊花、金银花等中草药煎制成豆腐形状、冷却后即可食之,清凉解毒,生津止渴。过去不少家庭都能自制食用。
【喝老冬瓜鲜荷叶汤】
每逢大暑当日或暑热天气,在广东珠三角一带几乎家家户户都煲消暑汤。老冬瓜鲜荷叶汤是其中有名的一道广东民间传统的消暑饮食汤品。它主要是由老冬瓜、新鲜荷叶和赤小豆组成。
【食凤梨】
大暑期间,我国台湾地区有吃凤梨的习俗,民间认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加上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也被用来作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的象征。
【吃荔枝】
大暑,按莆田习俗家家户户都要吃荔枝,叫做“过大暑”。民间传说大暑这一天吃荔枝,营养价值和吃人参一样高。荔枝含有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富有营养价值,所以吃鲜荔枝可以滋补身体。先将鲜荔枝浸于冷井水之中,大暑时刻一到便取出品尝。这一时刻吃荔枝,最惬意、最滋补。
大暑的气候特点
气温高
一般说来,在大暑节气里,是全国大部分的城市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是华南地区雨水最丰沛、雷暴最频繁的时期,也是华东地区高温天气出现最频繁的时期。
大暑在7月底到8月初,正是西太平洋副热带暖高压的活跃期,它时常盘踞在中国东部地区,强盛的时候,可西进控制到中国西南地区东部,如四川东部、重庆等地。同样,在夏季,中国大陆许多地区常常受大陆高压控制,同样是下沉增温,晴空少云,滚热的地面,烘烤着大气,使气温居高不下。
一般来说,在日最高气温高于35℃的炎热日子里(气象上称为“炎热日”),中暑的人明显增多。而当日最高气温达37℃以上时(气象上称为“酷热日”),中暑的人数会急剧增加,特别是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骄阳似火,风小湿度又大,更令人感到闷热难当。
长江沿岸的南京、武汉和重庆,每年的“炎热日”平均达17~34天之多,“酷热日”也有3~14天。此外,江西的贵溪、湖南的衡阳、四川的开县等地,全年平均“炎热日”都在40天以上,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就是一个大“火炉”。
雷雨多
大暑也是雷阵雨最多的季节,有谚语说:“东闪无半滴,西闪走不及”意谓在夏天午后,闪电如果出现在东方,雨不会下到这里,若闪电在西方,则雨势很快就会到来,要想躲避都来不及。人们也常把夏季午后的雷阵雨称之为“西北雨”,并形容“西北雨,落过无车路”“夏雨隔田埂”及“夏雨隔牛背”等,形象地说明了雷阵雨,常常是这边下雨那边晴。
★ 元宵节的食俗
★ 大暑节气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