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描山绘水的春节对联(共含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黎心”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描山绘水的春节对联
岁届吉羊燕舞莺歌齐祝福 年逢盛世桃红柳绿尽芳菲
羊笔如椽描山绘水书春意 马蹄腾雪步韵留香报福音
羊酒微醺酡颜人共桃符艳 春风乍拂捷报声随爆竹传
马步牵长风长随远景江山好 牵羊迎盛世依然十里杏花红
凯歌阵阵千里马早过玉门关 春风习习带头羊又登泰山顶
一年四季春常在 姹紫嫣红永开花 横批:喜迎新春
百世岁月当代好 千古山河今朝新 横批:万象更新
喜居宝地千年旺 福照家门万事兴 横批:喜迎新春
一路顺风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百年天地回元气 一统山河际太平横批:国泰民安
春雨丝丝润万物 红梅点点绣千山 横批:春意盎然
一尘不染除旧习五讲四美树新风 横批:辞旧迎春
四面八方皆春色 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一路顺风吉星到 万事如意福临门 横批:财源广进
一年四季行好运 八方财宝进家门 横批:家和万事兴
绿竹别其三分景 红梅正报万家春 横批:春回大地
红梅含苞傲冬雪 绿柳吐絮迎新春 横批:欢度春节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横批:燕语莺声
春满人间欢歌阵阵 福临门第喜气洋洋 横批:五福四海
春临大地百花艳 节至人间万象新 横批:万事如意
三生有幸全家福省 春景耀辉满堂春 横批:春意盎然
事事如意大吉利 家家顺心永健康 横批:四季兴旺
春色明媚山河披锦绣 华夏起飞祖国万年青 横批:山河壮丽
迎新春江山锦绣 辞旧岁事泰辉煌 横批:春意盎然
旧岁又添多少个喜 新年更上一层楼 横批:辞旧迎新
春风化雨山山翠 政策归心处处春 横批:春风化雨
家过小康欢快日 春回大地艳阳天 横批:人心欢乐
多劳多得人人乐 丰收丰收岁岁甜 横批:局势喜人
绚丽山河多异彩 文化国家遍高风 横批:山河壮丽
财连亨通步步高 日子红火腾腾起 横批:迎春接福
福旺财旺福气旺 家兴人兴事业兴 横批:喜气盈门
大地流金万事通 冬去春来万象新 横批:欢度春节
大地歌唤彩云 满园春关不住 横批:春光满园
盛世千家乐 新春百家兴 横批:欢度佳节
千年迎新春 瑞雪兆熟年 横批:年年有余
欢声笑语贺新春 欢聚一堂迎新年 横批:合家欢喜
共享锦绣年华 相伴健康天使 横批:福如东海
财源滚滚随春到 喜气洋洋伴福来 横批:财源广进
东风入喜财入户 岁月更新福满门 横批:新春大吉
大顺大财大吉祥 新春新喜新世纪 横批:万事如意
占地利天时人和 取九州四海财宝 横批:财源一直
高居宝地财旺盛 福照家门富生辉 横批:心想事成
天地温柔家添财 安全如意人多福 横批:四季安然
春归大地人间暖 福降神州喜临门 横批:福喜盈门
内外平安好运来 合家欢乐财源进 横批:吉星高照
日日财源顺意来 年年福禄随春到 横批:新春大吉
迎喜迎春迎富贵 接财接福接平安 横批:吉祥如意
创大业千秋鼎盛 展宏图再就光辉 横批:大展宏图
一路平安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五福临门
民安国泰逢盛世 风调雨顺颂华年 横批:民泰国安
精耕细作丰产岁 节约持家有余年 横批:国强富民
奋发图强兴大业 勤奋致富建小康 横批:科技致富
欢欣鼓舞度佳节 张灯结彩迎新春 横批:家庭幸福
迎新春事事如意 接鸿福步步高升 横批:好事临门
万事如意展宏图 心想事成兴伟业 横批:五福临门
和顺门第增百福 合家欢乐纳千祥 横批:欢度春节
冬去山川齐奇丽 喜来桃里共芳香 横批:新年大吉
百年天地回元气 一统江山际太平横批:国泰民安
百世岁月当代好 千古江山今朝新 横批:万象更新
春花含笑意 爆竹增欢声 横批:喜气盈门
春联对歌民安国泰 喜字成双花好月圆 横批:国泰民安
岁通盛世家家富 人遇年华个个欢 横批:大快人心
五更分二年年年满意 一夜连两岁岁岁如意 横批:恭贺新春
春满人间百花吐艳 福临小院四季常安 横批:欢度春节
春雨丝丝润万物 红梅点点绣千山 横批:春意盎然
丹凤呈祥龙献瑞 红桃贺岁杏迎春 横批:福满人间
汗马绝尘安外振中标青史 锦羊开泰富民清政展新篇 横批:春满人间
跟顺一门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 横批:万象更新
黄莺鸣翠柳 紫燕剪春风 横批:莺歌燕舞
惠通邻里,门迎春夏秋冬福 诚待世贤,户纳东南西北财 横批:吉星高照
绘山绘水散文
闲暇喜欢探寻古代山水画。五代后梁时期的荆浩在北派山水画吸收了我的眼球。他的《匡庐图》、《雪景山水图》等无不体现了北派山水画的绘画风格,而其提出的形神兼备,主张气、韵、思、景、笔、墨的“六要 ”之诀也给后世的山水画家提供了理论支持,起到了奠基的作用。荆浩的创作风格对北派山水画的形成有重要作用,他的山水画理论也是北派山水画的重要理论支持。
荆浩字浩然,由于躲避后梁时代的战乱,他曾经隐居太行山洪谷,故自号洪谷子。出身于士大夫阶层的荆浩擅长山水,也工于文笔,尤其以擅于绘制云中山顶的宏伟气势而为世人所称道。荆浩长期隐居在山林之中,所以对自然山水有着很深的了解,同时他对唐代诸山水名家的创作和理论也有着全面而深刻的钻研,在这个基础上,他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绘画风格,提倡画全景山水,大山大水,开图千里,用水晕墨章技法来绘画,他在《笔法记》中所提出的“图真说 ”更是为后人提供了理论支持,对后人有着巨大的影响,北宋年间的李成、范宽,元代的倪瓒、黄公望,明代的文征明、唐寅等人都尊其为山水画的宗师。
荆浩少年时曾在王屋山师从唐开元道教宗师司马承祯,受其影响还曾创作表现王屋山主峰的作品《天台图》,在山水画方面,师法张b,同时也参考学习了吴道子和项容等人的笔墨得失,将他们的创作技法融合在一起,博采众长,形成了自己的一家之体。
作为唐末五代之际的著名山水画家,荆浩上承南北朝隋唐的绘画传统,下启宋代山水画新风,他对于北派山水画的创立起了决定性作用。
在现代学者的著述中,北派和与院体、北宗的概念时有交叉和混淆,一些被后世称为北派的画家,他们的艺术创作中或许并无北派意识,而只是不自觉地按照一种艺术思潮进行山水画创作,而后世之人以百年或千年为单位来进行考察的时候,往往因为他们在艺术风格上的相似所以将他们都归为某一个特定的画派中。严格限定北派山水画的定义,可以认为北派山水画导源于荆浩,还包括后代出现的李成、范宽、郭熙、王希孟等大家,这些画家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他们一般都活动于中原一带,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附近,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力求体现北方山水的雄壮,势大力沉,尚崇高而卑文秀,在构图上以前期的全山大幅向渐渐向后期的平原景致变化,但无论是青绿还是水墨,他们的作品都不失磅礴中正之气。
北派山水画大体能够分成五个阶段,首先是以荆浩为代表的开创时期,他集唐画之大成,成一家之学。而第二个阶段就是以三家山水为代表的全盛期,三家之中的关仝是荆浩的弟子,所以他的画风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荆浩的影响,而另两家李成和范宽也都受到了荆浩的一定影响。第三个阶段是以郭熙为代表的辉煌期。第四个阶段是从水墨到青绿设色的转型期,以王希孟、王诜等人为代表。第五个时期则是以李唐为代表的沿续期,他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郭熙等人的风格。
从北派山水画的发展阶段中我们可以看到,荆浩是北派山水画的开创者,所以他的画风在很长时间中决定了北派山水画的创作风格,对北派山水画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从一定程度上说,荆浩本人的创作风格就体现了北派山水,尤其是北派山水在从水墨到青绿设色转型之前的`创作风格。
从绘画的素材和内容来说,荆浩擅长描绘山形的突兀雄壮,多描绘飞泉瀑布、古木巨松,他所描绘的山石具有北方景物的风格,山石棱角分明,具有风骨。在荆浩之前的山水画中,很少能够看见如此雄伟壮阔的大山大水的场面,描绘气势磅礴的全景图像就更是少见了,他的这种开图千里,使得山水之象气势相生的做法,对北派山水画的创作风格有着很深远的影响。清人顾复在《平生壮观》中形容荆浩的画作是“峰岚重复,势若破碎,而一山浑成,无断绝之形 ”,这段描述能够很好地展现出荆浩的创作风格。
荆浩的这种风格和他所生活的环境是分不开的,荆浩常年隐居在洪谷山中,而太行山脉就在他隐居之地的西面,所以荆浩放眼所看的都是北方雄伟壮丽的山河,这使得他的眼界更加宽阔,胸臆更加壮阔,因此所描写的山水画也多的是飞瀑巨石,从荆浩的名作《匡庐图》中就能够看出这个特点,画面分有层次,从有人之境到无人之境,主峰突兀在前,两侧烟雾飘渺,呈现出气势澎湃之感。
其他的北派山水画家由于生活的环境也是在北方,所以他们很容易就从荆浩的创作中得到了共鸣,因此他们的笔下也多以描绘北方雄奇山水为主,这就形成了北派山水统一的绘画风格。
除了绘画的内容以外,荆浩在笔法技巧方面也独具风格,他重视用笔用墨,讲究水晕墨章,正如其在《笔法记》中所言:“随类赋彩,自古有能;如水晕墨章,兴我唐代。 ”荆浩在使用笔墨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强调用笔的变化运动感,而用墨则讲究妙趣天成,不拘泥于成规,讲究挥洒自如而不着痕迹。荆浩提出笔刚主气而墨柔主韵,两者必须浑然一体才能够让山水画显得更加逼真,具有情韵。荆浩用有笔有墨来分析历代山水画的得失,并在使用笔墨的技巧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从《匡庐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荆浩已经开始使用略似解索和小斧劈皴法了,虽然还未完全摆脱唐代山水画风格,但是已经在绘画技巧上有了一个很大的创新,和唐代李思训只重勾勒和填彩的青绿山水完全不同,荆浩善于用皴法来体现了多层晕染的特点。
正是因为有了荆浩的这种注重皴法的水墨山水画技巧,所以才使得北派山水画形成了独特的表现手法,而后世的北派山水画家也都大量运用了荆浩的这种手法,例如南宋初年的画家李唐,他的《万壑松风图》就用了大斧劈皴法,体现了雄浑之感,是北派山水画中的代表作之一。
荆浩的《笔法记》是中国书画史上的重要著作,为中国水墨画构建了完整的理论体系,是流传下来的一部比较完整的山水画论,它的存在为北派山水画家的创作提供了理论支持。
纵观荆浩的《笔法记》,其中心观点就是“图真”之说,“画者,画也,度物像而取其真。物之华,取其华,物之实,取其实,不可执华为实。苦不知术,苟似可也,图真不可及也。 ”从这段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荆浩认为画山水画的关键就在于要画得“真”,要通过笔墨来传神。
荆浩所说的“图真”,不仅仅只是指形似,而是讲究不仅形似,而且要神似,也就是所谓的“真者,气韵俱盛 ”。画家要抓住山水的形态特征,但是这还不够,还要注意气质上的真,要将山水当成一种有情感的事物来看待。
虽然说顾恺之、谢赫等人也提到了这样类似的观点,如顾恺之提出在画人物画的时候要注意让的眼睛,而谢赫也提出了“气韵 ”的说法,表示要注重人物的神情、神采,不过,他们一般都是指人物画,不能够将他们的理论简单地照搬到山水画上。而荆浩却是第一个将形神兼备之说运用到山水画之中的画家,所以他为北派山水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荆浩将谢赫所说的“气韵”两字分开来解释,他认为“气”指的是画家的品格,要将刚毅的品格运用在绘画之中,使得山水具有人的风骨,而“韵”则是说一种悠远宁静的意境,要画出山水中那种云淡风轻的场景,要运用笔墨的浓淡营造出渐远渐淡的感觉,让笔下所画的山水更加接近于大自然中看到的场景。
荆浩将“气韵”二字分开解释,为传统的气韵之说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也为北派画家的创作提供了理论支持。
荆浩的绘画作品以及他的绘画理论对于后世的画家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如关仝的《山溪待渡图》就和荆浩的《匡庐图》有相似的气势,两者在皴法方面也有相近之处,关仝喜欢使用短线作皴,和荆浩相似。李成和范宽也都师法荆浩而独成一家,从他们在皴法的使用和对于枯树劲挺的描写方面也能够看出。
荆浩在《笔法记》中提出的图真理论使得北派画家能够更好地继承自然写实的创作风格,令北派山水画的渐渐成熟起来。北宋三大山水画家关仝、李成、范宽等人都师法荆浩,而王端、刘永等人则是师法关仝,许道宁、李远等人则师法李成,这可以看出荆浩影响之深远。
荆浩强调“名贤纵乐琴书图画,代去杂欲 ”,将绘画看作是一种修身养性,摆脱功名尘世的方法,他隐居山林,独善其身的做法对后世的画家如文同等人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荆浩开创了雄浑的北方山水画,他的《匡庐图》、《溪山行旅图》等作品充分体现了气韵合一的全景山水之境,独特皴法等技巧的使用为山水画增色不少。荆浩那独特的绘画风格成为了关仝、李成、范宽等人师法的对象,为后代的北派山水画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笔法图》一文体现了荆浩独特的绘画美学观念,他的“图真”之说将山水绘画理论提到了一定的层面,他在北派山水画形成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歌山画水 再绘宏图-党的建设
-04-18 17:10 |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 陈勇 吴嘉沁南马镇花园村: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南马镇花园村坚持抓实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引领全村群众发展,在30余年时间里使一个人均年收入只有87元的“小山村”变成了一个村域面积达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1.4万人、人均年收入达12万元的“大花园”,并吸引5万多名外来人在这里创业生活。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大花园”模式,就是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村委负责、企业支持、居民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形成了原村民与新村民、村民与居民、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如今,在花园村党委的领导下,新老花园人实现全面小康,并享有31项福利:老年人有高龄补贴,回乡创业的`大学生有创业基金,村民看病自费部分村里支付一半,村内开通免费公交车,村民实行上学免费教育制……此外,花园村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上百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荣誉。根深则叶茂,本固则枝荣。今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我市重点在6个方面着力,创新管理机制,不断加强党对农村工作领导,提高领导农村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加快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即:完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将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实到基层,着力转变基层干部作风,解决不作为、乱作为问题;健全涉农工作考核评价机制,激发基层工作积极性,落实好农村工作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大对“三农”的资金投入,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重点支持农民增收、农村重大改革、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民生改善;打牢基层组织基础,创新活动载体,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维护农村和谐稳定,推进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探索新民居建设示范村社区管理新模式;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以“学习贯彻年、调查研究年、工作落实年”活动,大兴调查研究、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之风,科学有效地指导和推动农业农村发展。老家在农村,生活在城市,我想是如今大多数人的生活状态。至于像我这样,工作在乡镇的中年人也不少,因为我的许多老同学、身边的同事,都是相似的生活轨迹。
我的家乡仪征,地处宁镇扬几何中心,古有“风物淮南第一州”的美誉。宋代欧阳修根据友人画轴写成的《真州东园记》,让这里文人墨客寄情园林的兴致闪耀文坛;明代,中国第一部园林艺术理论专著《园冶》诞生于此;如今这座滨江小城,也因为筹备第十届江苏省园博会、202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而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恰好我上班都要经过省园博会主办地枣林湾,有幸看着锦山绣水在铜山脚下、胥浦河畔次第铺陈,工作如同自驾游。更难得的是,园林工人的丹青妙手,每天都在这里描绘美丽画卷。
平日里赶着上班,总感觉跟不上建设的步伐,看不够沿路风景。先是测绘队插上几面小旗,接着田野打上笔直的平行线,然后推土机、压路机进场,差不多一年时间,一条新马路便建成通车。道路尽头的红绿灯还没安装好,路边的绿化便迫不及待展开。栽种的都是名贵树木,樱花栽下去便是花海,银杏树移过来就是风景,加之道路两侧绿化带差不多有二十米宽,和旁边的田野、村庄浑然一体,南北绵延十多公里,很有气势。
光有路和树远远不够,绿化的同时,独具匠心的园林施工立即开始。推土机看似随机堆积几个大小不一的土丘,然后运来或平整或奇巧的园林石,铺上草坪,路边的景观带便初具雏形。能工巧匠们砌上几道花墙,建起亭台楼阁,或堆砌假山,或修建步道,再搭配大理石、小青砖铺成的小广场,便是一处崭新景观。有的临水栽种挺拔乔木,有的在花墙背后移植遒劲古松,就真的“一园览天下,万园汇枣林”了。
今天我和孩子沿着这风景线回家。因为受台风影响,记不清途中下了几场雨,也记不清看了多少美景,只感觉一路目不暇接,每次驻足,都心旷神怡。路边的紫薇开得正盛,能和它媲美的,当属连片的荷花。因为雨,它们花瓣含珠,多了一些沉着静思,少了一些灵动轻盈。
我转念又想,花儿或许只是按照自己的花期绽放,不在乎离群独处还是抱团结伴;没想着是媲美还是衬托,它们只是展现最美的一面;因为园博会,奇花异草、古树名木赶集似的聚拢来,随遇而安,钟灵毓秀,让古老铜山焕发生机。
在省园博会倒计时的日子里,铜山脚下的永和禅寺如火如荼,汉金大道旁的主会馆渐露峥嵘。因为劳动与智慧,从我的老家至仪征县城,由北往南,自西至东,由204县道,经S353省道,穿G40国道,插宁启铁路,直通浩瀚长江,一路呈现出迷人的风景线。我想,不论是平行线还是纵贯线,它们是会不断延伸的,期待这风景线穿越长江两岸,连接城市乡村,让美丽遍布祖国大地。
公众号:尹山书屋
★ 山,水
★ 作文描写过春节
★ 对联春节
★ 春节对联
★ 春节长篇对联
★ 春节对联七字
★ 春节廉政对联
★ 十副春节对联
★ 餐馆春节对联
★ 迎接春节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