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思乡情绪的散文(共含8篇),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江湖骗子的奶奶”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思乡情绪的散文
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有一种思乡之情,尤其是每逢节日的时候,思乡更甚。
思乡的心绪
冬天的夜晚,城市的霓虹灯泛着微红的光,我的心情也如此的忧郁,独自坐在键盘前,一字一句想表达,却打不出心中那一份感觉。
此时,连文字也变得如此无力。
透过窗台朝外望去,皎洁的月光,看月色如水,静谧的流淌在房间的每一个角落。
冷冷的月光静静的看着我,静静的笑我。
夜未央,在夜的未央,有我的思念无人知晓。
爬上床,蒙上被子,让那思乡的泪水轻轻地流过脸颊。
等那零星灯光熄灭之后,悄悄地探出头望着窗外不圆的月亮。
我想家了,想爸爸了,想妈妈了。
我从偏远的小山村怀着满腔的梦想来到这繁华的大城市——深圳,已经有十二年时间了。
记得我来的时候,爸爸说:“千万不要想家,好好工作。
实在太想家就打个电话回来……”是的,曾经打个电话就可以了,可如今打电话是无以言表亲切……
以前读书,很少离开家,更没有像现在这样长的时间。
记得离开家的前一天晚上,我高兴地对自己说:“你已经长大成年了,要过独立的生活了,你要展开飞翔的翅膀在广阔无垠的天空中翱翔!”而现在,我仿佛已真正懂得了席幕容的《乡愁》:故乡的那支清笛奏着悠扬的旋律在我耳边荡漾……
今夜,我想了很多。
当初走入社会这所“大学”,就已经意味着离乡旅途的步伐已迈开了。
而人生中更多的时间是在外闯荡,更多的时间是忙于工作而不是陪伴爸爸妈妈。
我已不再是温室里的骄花,而是穿山越岭的雄鹰,是迎风破浪的航船……在奋斗中实现自己一直追求向往的梦。
如今,我已很多年没有回去看家乡秀丽的青山,清澈的小溪水,挺拔的树木;很多年没有回去闻家乡百花的芳香,看小草的茁壮;听不到家乡活泼可爱的鸟儿欢快地鸣唱……最为重要的是看不到家乡一张张熟悉而亲切的面孔……
我已经成为家乡的过客了!
在这个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大城市,我每天跟着朝阳去上班,踩着月光下班。
茫茫人海在外忙,每近年时倍思乡。
在我的思乡里,记挂着年迈的爸爸妈妈,心绪里散着难以割舍的亲情,淡淡的忧伤,感伤人生的悄然易逝,当我看到同事脸颊的皱纹慢慢爬上时。
我想到了为了我们兄妹四个,辛勤劳作的妈妈的脸上不知被岁月刻上了多少皱纹;为了我们兄妹四个,父亲头上,不知又添了几根银丝…………
今夜难眠。
夜渐渐地模糊,城市的霓虹灯依然点燃着,那轮明月的光辉径直射到我的心里。
望着茫茫的夜色,继续编织着那一幅只属于自己的梦…………
思乡与蛋白酶
我们都有一个胃,即使不幸成为植物人,也还是有一个胃,否则连植物人也做不成。
玩笑说,中国文化只剩下了个“吃”。
如果以为这个“吃”是为了中国人的胃,就错了。
这个“吃”,是为中国人的眼睛、鼻子和嘴巴的,所谓“色、香、味”。
嘴巴这一项里,除了“味觉”,也就是“甜、咸、酸、辣、辛、苦、膻、腥、麻、鲜”,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口感”,所谓“滑、脆、黏、软、嫩、凉、烫”。
我当然没有忘掉“臭”,臭豆腐、臭咸鱼,臭冬瓜,臭蚕豆,之所以没有写到“臭”,是我们并非为了“逐其臭”,而是为了品其“鲜”。
说到“鲜”,食遍全世界,我觉得最鲜的还是中国云南的鸡土从菌。
用这种菌做汤,其实极危险,因为你会贪鲜,喝到胀死。
我怀疑这种菌里含有什么物质,能完全麻痹我们脑里面下视丘中的拒食中枢,所以才会喝到胀死还想喝。
河豚也很鲜美,可是有毒,能置人死命。
若到日本,不妨找间餐馆(坐下之前切记估计好付款能力),里面治河豚的厨师一定要是有执照的。
我建议你第一次点的时候,点带微毒的,吃的时候极鲜,吃后身体的感觉有些麻麻的。
我再建议你此时赶快做诗,可能你此前没有做过诗,而且很多著名诗人都还健在,但是,你现在可以做诗了。
中国的“鲜”字,是“鱼”和“羊”,一种是腥,一种是膻。
我猜“鲜”的意义是渔猎时期定下来的,之后的农业文明,再找到怎样鲜的食物,例如鸡土从菌),都晚了,都不够“鲜”了,位置已经被鱼和羊占住了。
鱼中最鲜的,我个人觉得是广东人说的“龙利”。
清蒸,蒸好后加一点葱丝姜丝,葱姜丝最好顺丝切,否则料味微重,淋清酱油少许,料理好即食,入口即化,滑、嫩、烫,耳根会嗡的一声,薄泪洇濡,不要即刻用眼睛觅知音,那样容易被人误会为含情脉脉,低头心里感激就是了。
羊肉为畜肉中最鲜。
猪肉浊腻,即使是白切肉;牛肉粗重,即使是轻微生烤的牛排。
羊肉乃肉中之健朗君子,吐雅言,脏话里带不上羊,可是我们动不动就说蠢猪笨牛;好襟怀,少许盐煮也好,红烧也好,煎、炒、爆、炖、涮,都能淋漓尽致。
我最喜欢爆和涮,尤其是涮。
涮时选北京人称的“后脑”,也就是羊脖子上的肉,肥瘦相间,好象有沁色的羊脂玉,用筷子夹入微滚的水中(开水会致肉滞),一顿,再一涮,挂血丝,夹出蘸料,入口即化,嚼是为了肉和料混合,其实不嚼也是可以的。
料要芝麻酱(花生酱次之),豆腐乳(红乳烈,白乳温),虾酱(当年产),韭菜花酱(发酵至土绿),辣椒油(滚油略放浇干辣椒,辣椒入滚油的制法只辣不香),花椒水,白醋(熏醋反而焦钝),葱末,芫荽段,以个人口味加减调和,有些人会佐食腌糖蒜。
京剧名优马连良先生生前到馆子吃涮羊肉是自己带调料,是些什么?怎样一个调法?不知道,只知道他将羊肉真的只是在水里一涮就好了,省去了一个“顿”的动作。
涮羊肉,一般锅底放一些干咸海虾米和干香菇,我觉得清水加姜片即可。
料里如果放了咸虾酱,锅底不放干咸海虾米也是可以的,否则重复;香菇如果在炭火上炙一下再入汤料,可去土腥味:姜是松懈肌肉纤维的,可以使羊肉更嫩。
蒙古人有一种涮法是将羊肉在白醋里涮一下,“生涮”。
我试过,羊肉过醋就白了,另有一种鲜。
这种涮法大概是成吉思汗的骑兵征进时的快餐吧,如果是,可称“军涮”。
中国的饮食文化里,不仅有饱的经验,亦有饿的经验。
中国在饥谨上的经验很丰富,“谨”的意思是蔬菜歉收,“饥”的另有性欲的含义,此处不提。
浙江不可谓不富庶,可是浙江菜里多干咸或发霉的货色,比如萧山的萝卜干、螺丝菜,杭州、莫干山、天目山一带的咸笋干,义乌的大头菜,绍兴的霉干菜,上虞的霉千张。
浙江明明靠海,但有名的不是鲜鱼,奇怪的是咸鱼,比如玉环的咸带鱼,宁波的咸蟹,咸鳗鲞,咸乌鱼蛋,龙头考,咸黄泥螺。
宁波又有一种咸冬瓜,吃不惯的人是连闻都不能闻的,味若烂尸,可是爱吃的人觉得非常鲜,还有一种臭苋梗也是如此。
绍兴则有臭豆。
鲁迅先生是浙江人,他怀疑浙江祖上人也许不知遭过多大的灾荒,才会传下这些干咸臭食品。
我看不是由于饥谨,而是由于战乱迁徙,因为浙江并非闹灾的省份。
中国历史上多战乱,乱则人民南逃,长途逃难则食品匮乏,只要能吃,臭了也得吃。
要它不坏,最好的办法是晾干腌制,随身也好携带。
到了安居之地,则将一路吃惯的干咸臭保留下来传下去,大概也有祖宗的警示,好像我们亲历过的“忆苦思甜”。
广东的客家人也是历代的北方逃难者,他们的.食品也是有干咸臭的。
中国人在吃上,又可以挖空心思到残酷。
云南有一种“狗肠糯米”,先将狗饿上个两三个月,然后给它生糯米吃,饿狗囫囵,估计糯米到了狗的“十二指肠”(狗的这一段是否有十二个手指并起来那么长,没有量过),将狗宰杀,只取这一段肠蒸来吃。
说法是食物经过胃之后,小肠开始大量分泌蛋白酶来造成食物的分化,以利吸收,此时吃这一段,“补得很”。
还是云南,有一种“烤鹅掌”,将鹅吊起来,让鹅掌正好踩在一个平底锅上,之后在锅下生火。
锅慢慢烫起来的时候,鹅则不挺地轮流将两掌提起放下,直至烫锅将它的掌烤干,之后单取这鹅掌来吃。
说法是动物会调动它自己最精华的东西到受侵害的部位,此时吃这一部位,“补得很”。
这样的吃法已经是兵法了。
相较中国人的吃,动物,最凶猛的动物,吃起来也是朴素的,表情平静。
它们只是将猎物咬死,然后食其血或肉,然后,就拉倒了。
它们不会煎炒烹炸熬煸炖涮,不会将鱼做成松鼠的样子,美其名曰“松鼠桂鱼”。
你能想象狼或豹子挖空心思将人做成各种肴馔才吃吗?例如爆人腰花,炒人里脊,炖人手人腔骨,酱人肘子, 人耳朵,涮人后脖子肉,腌腊人火腿,干货则有人鞭?
吃,对中国人来说,上升到了意识形态的地步。
“吃哪儿补哪儿”,吃猪脑补人脑,这个补如果是补智慧,真是让人犹豫。
吃猴脑则是医“羊痫风”也就是“癫痫”,以前刑场边上总有人端着个碗,等着拿犯人死后的脑浆回去给病人吃,有时病人亲自到刑场上去吃。
“吃鞭补肾”,如果公鹿的性激素真是由吃它的相应部位就可以变为中国男人的性激素,性这件事也真是太简单了。
不过这是意识形态,是催眠,所谓“信”。
海参,鱼翅,甲鱼,都是暗示可以补中国男女的的性分泌物的食品,同时也就是暗示性的能力的增强。
我不吃这类东西,只吃木耳,植物胶质蛋白,而且木耳是润肺的,我抽烟,正好。
我以前的闲话闲说里聊过中国饮食文化的起因:
现在呢,则不妨将《招魂》录出:
稻粢穱麦,挐黄梁些。
大苦咸酸,辛甘行些。
肥牛之腱,臑若芳些。
和酸若苦,陈吴羹些。
胹鄨炮羔,有柘浆些。
鹄酸臇凫,煎鸿鸧些。
露鸡臛蠵,厉而不爽些。
粔籹蜜饵,有□餭些。
瑶浆蜜勺,实羽觞些。
挫糟冻饮,酎清凉些。
华酌既陈,有琼浆些。
这样的食谱,字不必全认得全懂,但每行都有我们认得的粮食,家蓄野味,酒饮,烹调方法。
如此丰盛,魂兮胡不归!
这个食谱,涉及了〈礼记·内则〉将饮食分成的饭、膳、馐、饮四大部分。
先秦将味原则为“春酸、夏苦、秋辛、冬咸,这个食谱以“大苦”领首,说明是夏季,更何况后面还有冰镇的“冻饮”,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冷饮。
难怪古人要在青铜石器上铸饕餮纹。
饕餮是警示不要贪食,其实正暗示了所盛之物实在太好吃了。
说了半天都是在说嘴,该说说胃了。
食物在嘴里的时候,真是百般滋味,千般享受,所以我们总是劝人“慢慢吃”,因为一咽,就什么味道也没有了,连辣椒也是“辣两头儿”。
昨天是中秋节,我约了几个朋友到户外去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
天空中,清风淡云,月色朦胧。此时的月亮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用轻薄的面纱,盖住了自己的小脸,久久不肯露面,构成了一幅神秘的画。
夜深了,月亮终于掀开了那神秘的面纱,迈着轻盈的步伐在这灰色的天空中畅游,她是那样的圆,那样的美。月亮洒下无数缕皎洁的月光,把大地照得如此洁白。望着天上那朗朗明月,我不由得想起了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深深地感到了离故乡千里的游子们怀着浓浓的思乡之情,望着明月;我又想起了“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仿佛看到嫦娥在寒宫中,想念着丈夫后羿。此时的她一定很后悔当初偷吃下了灵药,如果她没有偷吃灵药,就不会有今天这般相思之苦。嫦娥这时候一定在看着后羿为她准备的月饼、水果,默默地伤心着……
夜静了,月光显得格外的美,此时,在人们的眼里,我想它再也不是一轮圆圆的明月,而是亲人们那亲切的笑脸与浓浓的思乡之情……
我们迎着中秋的凉风,回家了。天上的月亮还是那么圆,那么亮,那么美……
一些情绪散文
有时候,恨,其实也很简单,就像爱一样,只是,爱是可以没有理由的,爱就是爱。而恨,却是有着多多少少的缘由,或是因爱而恨、或是受伤而恨、或是欺骗而恨,或是梦碎了而恨……这些恨,没有那么复杂,顶著名义行着恨意,简单明了,因为,你的心就是如此疼痛,所以,如此恨了。
爱一个人很难,恨一个人却是孤独的疼痛。
爱的难的是双方,最起码寂寞的不是你一个人,有那么人值得思念与牵挂,懂你,念你,谢谢你。
恨,你一个人的事,没有陪你的人,没有懂你的人,因为没有人愿意承受恨一个人的痛楚,也没有人理解你为何浪费时间去恨一个不该爱或爱错的人。
歌曰:“爱恨就在一瞬间”,这一瞬间不是文字的三个字所能表达的全部。一条沟,一道壑,一根线,虽只是一个而已,也还是需要去跨越,去走过。要不,爱,深深的爱;要不,恨,浅浅的.恨。不管你过不过河,最重要的是保护自己,爱是美好的情感,所以要深爱,爱到守护,爱到坚持。恨是凄凉的感受,孤独的尝试,所以,浅浅的就行,浅到慢慢流逝,浅到――忘记!
人类是情感动物,“一花一叶一世界 ”,只有人的大脑和情怀才能想出这样的世界,这样的哲理。非花非叶,却能理解花与叶的悲欢离合,那一颗心,该是怎样的灵动,怎样的洞悉情感。可为什么?偏偏在自己的身上时,会变得那般固执、那般愚昧?
懂得别人的纠结是何等的自残,却无法做到自爱自怜,只一味的投入,或爱或恨,豁出去的二选一。爱与恨,都有自己的世界,不论是色彩缤纷,还是黯然无光,当你跨进一步后,便是深陷其中。一生?来生?一时?还是一段?时间是尺度,丈量到遗忘的那一刻,长长短短,都不是目的,最深处的,藏在心底的,是身临其境的感受,切肤的美,刺心的疼,都是自己的。
寻找热闹的初衷是为了忘记,而忘记的边缘依旧是深深的记得,不是庸人自扰,也不是悲天悯人,而是心的羁绊,心的破碎。
只有快乐才是生活的真谛,而有时,和你一起悲伤的那份心情也是生活的点滴,可以用快乐去掩盖,却不能用随便去删除。尽管,你多想被删除,被失忆。在劫难逃是这样的无能为力吗?
爱了是爱了,恨了也是恨了。为了不要那么长久的痛,我选择长久的爱,就像一句话所说:你无法选择天气,却可以改变心情。你无法选择所遇非人,但你可以选择离开,然后,用剩下的分分秒秒,寻找失忆,寻求真爱。
思乡经典散文
就是在这样一个漆黑浓稠的夜里,是谁先点亮一盏灯?将深浓的夜色一圈圈地淡抹开来,让思绪飘荡在这无边的夜色里。于是,就这样隔着这层浓浓的夜幕,我突然被一个叫思念的东西所击倒,穿过这座城市层层的水泥建筑,静静遥望高远的夜空,夜空下个遥远的故乡。
在我记忆的相框里,故乡已成为一幅水墨画,抑或一帧老去的照片。它寂寂地遥远在一朵苍老的浮云下面,年复一年,守望岁月。亦如丢弃在风中的一个老戏台,静静地,沉默在黄昏夕阳的余晖里,只有风从它背影轻轻吹过,掠起的是等待晚归孙儿的苍老母亲鬓角那一缕白发。这样的戏台,是不适合演风花雪月的,也不适合演金戈铁马,它只能叙述柴米油盐平平淡淡的.生活,白天演完一出,黑夜又演一出,猪狗鸡猫,婚丧嫁娶,一把二胡便能叙尽它的沧桑。
每每在这样思念的驱使下,梦境里常出现河滩边那片层层芦苇荡,大片的芦花在清冷的月下飞起,幽幽暗暗的蓝里,瘦瘦的筋骨将一缕缕生命的诗意挑亮。跟着母亲在这样的夜晚收割那一地的芦苇。想想那时,竟不懂得欣赏着如诗如梦的意境曾在我生命里走过。现在回想,我宁愿将这样富有诗意的生命与将它编织成席变卖学费记忆分离开来,但曾经惊醒她那一潭幽蓝色梦境的不是酣睡着的灰喜鹊和野鸭,而是那半弯秀月下我闪着银光的如月弯镰。还有,那一院被铜锁深深锁住了的土楼小院,走过的人,谁还会去在意那一院的葱葱郁郁?木格窗上被阳光晒白了的剪纸窗花无人换新。青石台阶下,白的梨杏,红的桃花,淡了的丁香,紫了的桑椹,风过寂寞,飘落成土。只有无人问津的寂寞在厚厚的土墙里面疯长,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就这样层层叠叠,酸酸甜甜的一生故事,在流过的岁月里苍老而去长满了青苔,也成为记忆中一副发黄的字画,就在这样幽静的夜晚,从我梦里呼啸而来。
远乡的我,只能在梦中一回回重温关于故乡这些零碎而又陈旧的记忆碎片,像一个不厌其烦的收藏者,在夜深人静的夜晚,将这些记忆翻晒在月光下,久久沉浸其中……我常常把自己比喻成爬行在这座水泥包裹着的城市里的一只甲壳虫,碌碌无为的匆忙将生活的乐趣分割成一缕一块,零碎而又沉重。我想,多年以后我告老还乡,而对这座城市五色十色的霓虹、车来车往的街头和轻歌曼舞的晚餐,记忆是否也会变得如此零碎而陈旧?或许,如今在这衣着光亮,踩不到泥土的城市里,在硬撑的坚强硬壳背后,心灵深处真的也需要一种柔软的慰籍,譬如只有在跌倒时,故乡的影子才如满月,从记忆深处静静浮起,犹如爱情,刻骨铭心。
想想人的生命往往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最初守望在一片土地上,后来做便背转身离开了土地成了远行者,然后在苍茫的世界上漂泊。终于心渐渐地倦了,那上面布满累累伤痕,便开始思念生命出生的地方,便开始在无始无终的旅途上频频回望,成为精神上永远的归乡者。这样的人生总是充满痛苦,充满茫然,当然也有一些在痛苦和茫然之中滋生出来的温暖和慰籍。必竟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起步的地方,一个只属于个人心灵和精神归属的根的地方。但这样的人生往往很难获得完美的结局,即便在人生的旅途中曾揽得过日月,赢得了权贵,或是饱经风雪,潦如杂草,但再完美的结局也只能将自己的一把草灰运回乡,埋入地下,堆一个坟头,画完最后一个沉重的句号。
但无论远行、告别还是回望,需要对现实中的某种存在进行抽象和概括。或是一段记忆、一副场景,甚至是一首歌一篇诗,作为最终慰籍心灵的归属港湾。而我选择了故乡作为我思念的代表性的符号。选择了它,它就会成为我生命坐标上永远的北斗。
小时候依偎在父母身边,总是会幻想着自己远方美丽的梦,长大后,到了梦境的边缘,却时时思念小时候陪伴在父母身边的日子。
在那些日子里,有父母的呵护和疼惜,有无忧无虑的快乐。以至现在每次回家,还没有动身回家,就开始思念家的温暖。家,对于漂泊的人,是世界上最坚实、最真实、最舒适的港湾。依偎在父母身边,会很安心,不会再有孤独和恐惧。于是,漂泊在外的日子里,一颗驿动的心,生活的每一次酸甜苦辣,就更加增添了对家的思念和怀恋。
家乡的方向,是记忆深处最美的凝望。当自己融入那片故土,太多的情感流露,太多的情景再现,太多的感伤弥漫,太多的喜悦徜徉。当自己又不得不起身挥别,在心灵的故土上,卸下了多年的倦意,托上了自己满满的梦想与期望。
打拼在异乡的城市,回头遥望家的方向,我只盼,岁月静好,生命安详。
思念,如涓涓流淌的溪水,奔流在隔山隔水的岁月里,用心感觉,温暖依然。用感恩的心去收获更多的感悟、更多的美好、更多的幸福快乐。伫立在岁月里,自己放眼望去,春暖花开的日子也近了……于是自己甜美的微笑着!
表达思乡情绪的诗句80句
1、关山四面绝,故乡几千里。——刘昶《断句》
2、莫嫌白发不思量,也须有、思量去里。——辛弃疾《鹊桥仙·送粉卿行》
3、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刘长卿《新年作》
4、到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吴激《诉衷情·夜寒茅店不成眠》
5、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陈克《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6、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周邦彦《兰陵王·柳》
7、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袁凯《京师得家书》
8、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9、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王恭《春雁》
10、嗟因循、久作天涯客。——柳永《浪淘沙慢·梦觉透窗风一线》
11、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2、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陈克《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13、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贾岛《题诗后》
14、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宋之问《渡汉江》
15、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白居易《阴雨》
16、短景归秋,吟思又接愁边。——史达祖《玉蝴蝶·晚雨未摧宫树》
17、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方岳《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
18、东风渐绿西湖柳,雁已还、人未南归。——周密《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19、剑花寒,夜坐归心壮,又是他乡。——张可久《满庭芳·客中九日》
20、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杜牧《题齐安城楼》
21、归家梦向斜阳断。——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22、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
23、明眸皓齿谁复见,只有丹青余泪痕。——苏轼《虢国夫人夜游图》
24、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赵长卿《临江仙·暮春》
25、老来勋业未就,妨却一身闲。——崔与之《水调歌头·题剑阁》
26、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27、风露浩然,山河影转,今古照凄凉。——陈亮《一丛花·溪堂玩月作》
28、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姜夔《踏莎行·自沔东来》
29、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杜甫《宿府》
30、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王翰《凉州词二首》
31、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韦庄《章台夜思》
32、何逊扬州旧事,五更梦半醒,胡调吹彻。——吴文英《暗香疏影·夹钟宫赋墨梅》
33、天怜客子乡关远。——蒋捷《虞美人·梳楼》
34、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蒋捷《虞美人·梳楼》
35、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望月有感》
36、酾酒问蟾兔,肯去伴沧洲。——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37、万里辞家事鼓鼙,金陵驿路楚云西。——刘长卿《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38、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李德裕《谪岭南道中作》
39、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杜荀鹤《送人游吴》
40、旧事逐寒朝,啼鹃恨未消。——纳兰性德《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
41、情思乱,梦魂浮。——史达祖《鹧鸪天·卫县道中有怀其人》
4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43、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王恭《春雁》
44、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45、鱼雁杳,水云重,异乡节序恨匆匆。——杨慎《鹧鸪天·元宵后独酌》
46、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李益《从军北征》
47、江山重叠倍销魂。——李之仪《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
48、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周邦彦《瑞龙吟·大石春景》
49、万结愁肠无昼夜。——蒋氏女《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
50、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51、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52、凭君莫问:清泾浊渭,去马来牛。——元好问《人月圆·玄都观里桃千树》
53、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李益《隋宫燕》
54、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55、燕塞月,缺了又还圆。——华清淑《望江南·燕塞雪》
56、到归时、定有残英,待客携尊俎。——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57、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戴叔伦《转应曲·边草》
58、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袁凯《京师得家书》
59、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张仲素《秋闺思二首》
60、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61、绮罗心,魂梦隔,上高楼。——孙光宪《酒泉子·空碛无边》
62、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63、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64、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65、思归未可得,书此谢情人。——李白《送郄昂谪巴中》
66、亦有白骨归咸阳,营家各与题本乡。——王建《渡辽水》
67、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元结《贼退示官吏》
68、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69、青衫记得章台月,归路玉鞭斜。——刘迎《乌夜啼·离恨远萦杨柳》
70、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欧阳修《晚泊岳阳》
71、楚乡飞鸟没,独与碧云还。——钱起《送夏侯审校书东归》
72、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殷尧藩《同州端午》
73、万里妾心愁更苦,十春和泪看婵娟。——华清淑《望江南·燕塞雪》
74、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蒋捷《声声慢·秋声》
75、心期切处,更有多少凄凉,殷勤留与归时说。——张元干《石州慢·寒水依痕》
76、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韦应物《闻雁》
77、唯有闲愁将不去,依旧住,伴人直到黄昏雨。——段克己《渔家傲·诗句一春浑漫与》
78、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李白《关山月》
79、唤我溪边太乙舟,潋滟盛芳醑。——葛立方《卜算子·赏荷以莲叶劝酒作》
80、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表达思乡情绪的诗句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欧阳修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柳永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杂诗三首>>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
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潆潆。——张先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李清照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晏殊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
有关表达思乡情绪的诗句
表达思乡情绪的'诗句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欧阳修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柳永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 思乡的散文:思乡
★ 凌乱的情绪-散文
★ 落叶与情绪散文
★ 中秋节思乡的散文
★ 情绪说说
★ 思乡作文
★ 思乡古诗
★ 年近思乡
★ 思乡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