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商务礼仪知识有什么(共含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沙力兔”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一、重视仪容仪表
仪容仪表是指个人在商务活动中的外在形象。周总理有一句座右铭是:“面必净,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
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也反映出仪容仪表对商务人士来说至关重要。
男士在商务活动中的仪容仪表,发型发式统一的标准就是干净整洁,头发不应该过长,同时,男士在商务活动中经常会接触到香烟、酒这样有刺激性气味的物品,所以要注意随时保持口气的清新。着装修饰应该穿西装,打领带,衬衫的搭配要适宜。在正式的商务场合穿夹克衫,或者是穿着西装,却和高领衫、T 恤衫或毛衣进行混搭,都不是稳妥的做法。男士的西装一般以深色的西装为主,避免穿着有花格子和颜色非常艳丽的西服。女性的仪容仪表标准和男士一样,包括发型发式、面部修饰、商务着装、丝袜及皮鞋的配合,以及携带的必备物品等。女性在发型发式方面需要注意,发型发式应该美观、大方,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选择发卡、发带的时候,它的式样应该庄重大方。女性在出席正式的商务场合的时候,面部修饰应该是以淡妆为主,不应该浓妆艳抹,也不应该不化妆。女性在商务着装的时候,需要注意的细节是着装需要严格地区分职业套装、晚礼服以及休闲服,因为它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差别。着正式的商务套装时,应该尽量避免穿无领、无袖,或者是领口开得太低、太紧身的衣服。要养成良好的着装习惯,着装大方、整齐、干净、得体,这也是对对方的尊重。在商务交谈中相互尊重,交际的氛围才显得正式、和谐,融洽。
二、重视个人言谈举止和企业形象
卡耐基说,一个成功的企业,18%需要专业技术,82%需要有效的人际关系的沟通。商务礼仪作为沟通的艺术,是时代商业竞争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的发展。
在商务活动中,商务人员的个人形象不但代表自己,还代表着为工作的企业。因此,在商务场合中,商务人员的仪容、仪表、仪态,一切的言行举止都很重要。每个员工的良好形象,在商务交流对象眼里都是企业的良好形象,而任何一个员工的不良形象,都会破坏整个企业的良好形象,使企业的竞争处于不利之地。从企业的角度来说,掌握一定的商务礼仪不仅可以塑造企业形象,提高顾客满意度和美誉度,并能最终达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商务礼仪是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企业形象的主要附着点。诚信是企业合作的基础和行为准绳,也是商务礼仪的基本特点和要求。“言必行,行必果”,其乃诚信的要求。“水满则溢,月圆则亏”,要求人在做人做事方面要有度,这也要求企业在合作之间相互尊重,以礼待人,不能傲视对方,否则会伤害对方,导致合作的破裂。商务礼仪是企业在平等互利、公平公正、相互尊重下愉快合作的有力保证。良好的商务礼节能营造良好的商务交流气氛,为企业的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重视国际商务礼仪的文化差异和发展变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日渐加快,跨国交际日渐增多,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更是越发显露,这种差异带来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世界上各不相同国家间的商务礼仪文化既有其国际性,又有其民族性,商务活动中除应遵循一般的社交礼仪外,还应注意跨国间的商务礼仪文化的差异,避免与贸易伙伴产生误会,以利于彼此沟通感情,促进业务成功开展。
商务礼仪文化的差异主要源自于世界上各不相同国家间的文化传统的差异。比如,日常打招呼,中国人大多使用“吃了吗?”“上哪呢?”等等,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切感。可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会令对方感到突然、尴尬,甚至不快,因为西方人会把这种问话理解成为一种“盘问”,感到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在西方,日常打招呼他们只说一声“Hello”或按时间来分,说声“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而英国人见面会说:“今天天气不错啊!”,这样就可以了。比如在餐饮氛围方面,中国人在吃饭的时候都喜欢热闹,很多人围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大家在一起营造一种热闹温暖的用餐氛围。除非是在很正式的宴会上,中国人在餐桌上并没有什么很特别的礼仪。而西方人在用餐时,都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他们认为在餐桌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礼仪,不可以失去礼节,比如在进餐时不能发出很难听的声音。
商务礼仪如此复杂繁多,不同的文化背景必然会导致不同的商务礼仪。而作为商务人士,在与国外商务伙伴初次接触前应尽可能多的了解对方文化中的商务礼仪,及时调整自己的礼仪行为,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商务环境。
四、重视商务礼仪的“禁忌”
在商务交往的各个方面,都应当注意哪些言谈举止是有“礼”的,哪些是无“礼”的。掌握商务礼仪的一些“禁忌”,对商务活动大有裨益。比如商务用餐礼仪,就有八项禁忌。
禁忌一,不宜涂过浓的香水,以免香水味盖过菜肴味道。
禁忌二,女性出席隆重晚宴时避免戴帽子及穿高筒靴。
禁忌三,刀叉、餐巾掉在地上时别随便趴到桌下捡回,应请服务员另外补给。
禁忌四,食物屑塞进牙缝时,别一股脑儿用牙签把它弄出,应喝点水,试试情况能否改善。若不果,便该到洗手间处理一下。
禁忌五,菜肴中有异物时,切勿花容失色地告知邻座的人,以免影响别人的食欲。应保持镇定,赶紧用餐巾把它挑出来并弃之。
禁忌六,切忌在妙语连珠的时候不自觉地挥舞刀叉。
禁忌七,不应在用餐时吐东西,如遇太辣或太烫之食物,可赶快喝下冰水作调适,实在吃不下时便到洗手间处理。
禁忌八,女性用餐前应先将口红擦掉,以免在杯或餐具上留下唇印,予人不洁之感。
总之,“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一个礼仪缺乏的社会,往往是不成熟的社会。礼仪,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是社会文明最直接最全面的表现方式。创建和谐社会,必须先从“礼仪”开始。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商务人士,展现出职业风采,做商务活动中的佼佼者,就要掌握商务礼仪还要把它体现到实际工作中去;要想建立起融洽的客户关系,提高企业的美誉度,就要用自己的良好形象来塑造出企业的良好形象。
一、介绍的礼仪:
介绍他人相识时,要先介绍身份较低的一方,然后再介绍身份较高的一方,即先介绍主人,后介绍客人;先介绍职务低者,后介绍职务高者;先介绍男士,后介绍女士;先介绍晚辈,后介绍长辈;先介绍个人,后介绍集体。
如果在介绍他人时,不能明确知道其称呼,应问一下被介绍者“请问你怎么称呼?”,否则万一张冠李戴,会很尴尬。
介绍时最好先说:“请允许我向您介绍”或“让我介绍一下”,“请允许我自我介绍。”
打招呼男士为先,握手女士为先。
介绍手势:手掌向上,五指并拢,伸向被介绍者,不能用手指指指点点,当他人介绍到你时,应微笑或握手点点头,如果你正坐着,应该起立。
二、握手的礼仪
(1)、在会见、会谈场合,在双方介绍完以后,可相互握手,寒暄致意。关系亲近的可边握手边问候,甚至两人双手长时间握在一起。在一般情况下,轻握一下即可,但年轻者对年长者,身份低者对身份高者则应稍稍欠身,双手握住对方的手,以示尊敬。男子与妇女握手时,往往只轻握一下妇女的手指部分。老朋友可以例外,除因特殊原因外,不要坐着与人握手,但如果两人相邻或相对都是坐着,可以微屈前身握手。
(2)、握手应由主人、长者、身份高者、妇女先伸手,客人、年轻者、身份低者见面先问候,待对方伸手再握。多人同时握手注意不要交叉。男子在握手前应先脱下手套摘下帽子。握手时,双目注视对方,微笑致意,不要看着第三者握手。但据西方传统,位尊者和妇女可以戴手套握手。作为主人,主动、热情、适时握手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做可以增加亲切感。
三、 “上座”和“下座”的区分
离入口远的地方为上座,离入口进的是下座。
右边是上座,左边为下座。
如果既有靠墙的沙发,又有不靠墙的沙发放在会客室里,那么以靠墙的为上座。
不管你进入会客室、办公室或客户家里,不要坐到上座。
坐3人沙发时,不要坐在两端,应坐在中间,会显得落落大方、谈话的感染力会增强。
四、在办公室打招呼的礼仪
1.在办公室内你应向经过你办公桌的人主动打招呼,无论他们的身份是工友或者是老板,都要一视同仁。
看见有人经过你的身旁而不打招呼,是十分无礼的。至于对周围的工友和较熟悉的工友,更应保持有礼、和善的态度,不论早上进公司、中午休息吃饭或晚上离开公司都要打招呼,千万不要“来无影、去无踪”。
2.电梯遇见老板,要主动大方地向他打招呼,不宜闪躲或假装没看见。若只有你和老板两人在电梯内,也可聊一些普通的事或简单地问候一下。万一他的反应十分冷淡或根本不理,那么以后见面只需礼貌地打声招呼即可。最好不要与老板在电梯内谈论公事,以免使人讨厌。在拥挤的电梯内,如果没有人说话,最好也不要开口。若遇到工友向你打招呼或是目光相遇,你应适时地点头、微笑,甚至回应,视而不见是最要不得的。老板招呼你时,你要客气地回答“是的,╳╳老板(潘总)”,“是的,╳╳先生”。
3.离开办公室时,应记住向主管报告,询问是否还有吩咐然后再离开。对于上司,态度要礼貌周到,若接近其身边,要站好后再打招呼;而一般熟悉的.工友之间则不必拘束,可以用互相了解及喜欢的方式打招呼
4.工友之间如非常熟悉或得到对方许可,则可直称其名,但无论如何不应该于工作场合中叫对方的小名、绰号,如“帅哥”、“美女”或“好好先生”等。因为这些称呼含有玩笑意味,会令人觉得不庄重,同时在工作场合不应用肉麻的话来称呼他人,如“亲爱的”,“老大”等。
5.他人招呼你时,应立刻有所回应,即使正在接听电话也应放下话筒,告诉他你住在那接听电话,待会儿就来。不要留待事后解释,以免增加困扰及误会。
6.在办公室内坐着时,如果有人进来,究竟应不应该站起来?到底有哪些时候非起立不可的?
当下列人士进来时,你就该站起身来:
顾客(不论男女)进来时;
职位比你高的领导;
职位与你同等的女性行政人员。但如果她因工作需要常进出你的办公室,那就另当别论了;
开会时一位女性正好进入或离开会议室时,只有坐在她旁边(特别是左边)的男士应战起来为她服务,帮忙拉开椅子,其他位子的男士依然可坐着;
贵宾要离席时,不论他是男士或女士,都不可任由贵宾单独离席,应有人陪同及恭送。
五、打电话礼仪:
1.做好打电话前的准备:做好思想准备、精神饱满;要考虑好通话的大致内容,如怕打电话时遗漏,那么记下主要内容以备忘;在电话机旁要有记录的笔和纸。
2.电话拨通后,应先说“您好”,问对方:是某单位和个人。得到明确答复后,再自报家门,报单位和你个人的名字。
3.如对方帮你去找人听电话,此时,打电话的人应拿住话筒,不能放下话筒干别的事。
4.告知“某不在”时,你不可“喀嚓”就挂断,而应说“谢谢,我过会儿再打”或“如方便,麻烦您转告”或“请告诉他回来后给我回个电话,我的电话号码是 ……”
5.电话拨错了,应向对方表示歉意,“对不起,我打错了”,切不可无礼的就关断电话。
六、接电话的礼仪
1.一般拿起话筒后,应说“您好”
2.再自我介绍,需要我帮忙吗?
3.认真倾听对方的电话内容,听电话时,应说“是、好”等,让对方感到你在认真地听,不要轻易打断对方的说话。
4.如对方不是找你,那么你应该礼貌的请对方“稍候”,如找不到听电话的人,你可以自动的提供一些帮助,“需要我转告吗?”
5.如对方要求电话记录,应马上拿出纸和笔进行记录。电话记录:说来的电话(WHO),打电话找谁(WHOM),来电的内容(What)、来电的原因(Why)、来电提到的地点(Where)、时间(When)
6.电话完毕,应等对方挂机后在挂比较好,不要仓促的久挂断,甚至对方话音没落,就挂断。挂电话的声音不要太响,以免让人产生粗鲁无礼的感觉。
7.碰到对方挂错电话时,态度要有礼貌,别说“乱打,怎么搞的”
七、交换名片的礼仪
1.要养成检查名片夹内是否还有名片的习惯,名片的递交方式:各个手指并拢,大拇指轻夹著名片的右下,使对方好接拿。双手递给客户,将名片的文字方向朝客户。
2.拿取名片时要双手去拿,拿到名片时轻轻念出对方的名字,以让对方确认无误;如果念错了,要记着说对不起。拿到名片后,要放置自己名片夹中。
3.同时交换名片时,可以右手提交名片,左手接拿对方名片。
4.不要当场在对方名片上写备忘事情。
5.上司在旁时不要先递交名片,要等上司递上名片后才(能递上自己的名片
6.送名片的礼仪:应起身站立,走向对方,面含笑意,以右手或双手捧着或拿正面面对对方,以齐胸的高度不紧不慢的递送过去。与此同时,应说“请多关照”,“请多指教”“希望今后保持联络”等,同时向多人递送名片时,应由尊而卑或由近而远。
商务礼仪的知识有哪些
一、商务礼仪适用的场合
总的来说商务礼仪的适用范围主要包含有三个场合,其它场合不需要讲商务礼仪:
1、初次交往中,主要表现在人际距离。
2、公务交往中
公务活动中讲礼仪的作用:
(1)划清界限,公事公办;
(2)维护企业形象
值得关注的五个方面:
(1)庆典;
(2)仪式;
(3)商务会议;
(4)商务活动;
(5)商务接待
从礼仪角度看,最关键三个问题:
(1)谈判者的着装;
(2)谈判策略
(3)会务安排
3、涉外交往,“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要秉承入乡随俗的原则。
1.握手只握右手。
2.送花不要送菊花(欧美人眼中为死人专用)。
3.忌讳猪的民族会不喜欢熊猫等类似猪的礼品。
二、商务礼仪适用的对象
商务礼仪适用的对象主要针对于商务人员,而商务人员的工作能力应该由两部分组成:
一个是业务能力,业务能力为现代商务人员的基本工作能力;另一个是交际能力,交际能力才是商务人员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人际关系重视程度与处理能力。
三、商务礼仪的三个方面主要作用
1、提高个人素质:商务人员的个人素质是一种个人修养及其表现。如在外人面前不吸烟、不在大庭广众前喧哗。
2、维护个人和企业形象:商务礼仪最基本作用是“减灾效应”:少出洋相、少丢人、少破坏人际关系。如果遇到不知事情,最稳妥方式是紧跟或模仿,以静制动。
3、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例如,拜访他人要预约,且要遵时守约,提前到可能会影响他人的安排或正在进行的事宜;又如秘书接听找老总的电话,先告对方要找的人不在,再问对方是谁、有何事情。
总的来说,其作用在于内强素质,外强形象。
四、商务礼仪的基本理念
商务礼仪最重要的就是四个字:尊重为本。从专业角度来讲,有两个层面:自尊与尊重他人。
五、其他的基本礼仪
规范体现四个方面:
1、符合身份:以少为佳,提倡不戴,一般是不多于三种,每一种不多于两件如夏天,商务人员应着正式西装;
2、善于搭配:如穿无袖旗袍、高筒薄纱手套去参加高级晚宴,戒指应戴在手套里(新娘除外);少女穿短裙去Party,脚链戴在袜子外(建议腿型好的或走路姿势好的少女才戴脚链)
3、遵守惯例:遵循同质同色,遵守习俗原则,如配玉坠男戴观音女戴佛;戒指戴左手;戒指戴在食指表示想结婚、戴中指表示已有爱人,戴无名指表示已婚,戴小拇指表示独身,拇指不戴戒指。
4、区分场合:
着装的三种场合:
(1)公务场合(上班时间):讲求庄重保守,依次选择制服、套装(首选西装套装/裙)或长裤长衫/长裙三种,不能穿时装和便装;
(2)社交场合(工作之余的交往应酬,主要有宴会、舞会、音乐会、聚会、拜会五种):讲求时尚个性,选择时装、礼服(可选中式礼服,男中山装女单色旗袍)、民族服装,不能穿制服;
(3)休闲场合(个人工作之余的自由活动时间,居家休息、健身运动、观光游览、逛街购物): 要求舒适自然,不穿套装和制服。
商务语言方面:
“少说多听”——言多必失、已静制动、给人谦恭虚心的感觉
1、语言要正规标准
2、语言要文明
3、问候要注意三点:位低者先行,因场合而已(女性优先体现在社交场合而非工作场合),问候内容有别。问候称呼:称行政职务、称技术职称、称行业称呼(护士、老师等泛尊称)、时尚性称呼(先生、女士)。不要简称“赵处(长)、范局(长)”。
关于商务礼仪的知识有哪些
商务礼仪中的握手礼仪:
握手是在相见、离别、恭贺、或致谢时相互表示情谊、致意的一种礼节,双方往往是先打招呼,后握手致意。
一、握手的顺序
主人、长辈、上司、女士主动伸出手,客户、晚辈、下属、男士再相迎握手。
二、握手的方法
1、一定要用右手握手。
2、要紧握双方的手,时间一般以1~3秒为宜。当然,过紧地握手,或是只用手指部分漫不经心地接触对方的手都是不礼貌的。
3、被介绍之后,最好不要立即主动伸手。年轻者、职务低者被介绍给年长者、职务高者时,应根据年长者、职务高者的反应行事,即当年长者、职务高者用点头致意代替握手时,年轻者、职务低者也应随之点头致意。和年轻女性或异国女性握手,一般男士不要先伸手。男士握手时应脱帽,切忌戴手套握手。
4、握手时双目应注视对方,微笑致意或问好,多人同时握手时应顺序进行,切忌交叉握手。
5、在任何情况拒绝对方主动要求握手的举动都是无礼的,但手上有水或不干净时,应谢绝握手,同时必须解释并致歉。
6、握手时首先应注意伸手的顺序。在和女士握手时,男士要等女士先伸手之后再握,如女士不伸手,或无握手之意,男士则点头鞠躬致意即可,而不可主动去握住女士的手;在和长辈握手时,年轻者一般要等年长者先伸出手再握;在和上级握手时,下级要等上级先伸出手再趋前握手。另外,接待来访客户时,主人有向客户先伸手的义务,以示欢迎;送别客户时,主人也应主动握手表示欢迎再次光临。
7、握手时一定要用右手,这是约定俗成的礼貌。在一些东南亚国家,如印度、印尼等,人们不用左手与他人接触,因为他们认为左手是用来洗澡和上卫生间的。如果是双手握手,应等双方右手握住后,再将左手搭在对方的右手上,这也是经常用的握手礼节,以表示更加亲切,更加尊重对方。
商务礼仪中的'举止礼仪:
(1)要塑造良好的交际形象,必须讲究礼貌礼节,为此,就必须注意你的行为举止。举止礼仪是自我心诚的表现 ,一个人的外在举止行动可直接表明他的态度。做到彬彬有礼,落落大方,遵守一般的进退礼节,尽量避免各种不礼貌、不文明习惯。
(2)到客户办公室或家中访问,进门之前先按门铃或轻轻敲门,然后站在门口等候。按门铃或敲门的时间不要过长,无人或未经主人允许,不要擅自进入室内。
(3)在客户面前的行为举止
☆ 当看见客户时,应该点头微笑致礼,如无事先预约应先向客户表示歉意,然后再说明来意。同时要主动向在场人都表示问候或点头示意。
☆ 在客户家中,未经邀请,不能参观卧室,即使较为熟悉的,也不要任意抚摸或玩弄客户桌上的东西,更不能玩客户名片,不要触动室内的书籍、花草及其它陈设物品。
☆ 在别人(主人)未坐定之前,不宜先坐下,坐姿要端正,身体微往前倾,不要跷“二郎腿”。
☆ 要用积极的态度和温和的语气与客户谈话,客户谈话时,要认真听,回答时,以“是”为先。眼睛看着对方,注意对方的神情。
☆ 站立时,上身要稳定,双手安放两侧,不要背在背后,也不要双手抱在胸前,身子不要侧歪在一边。当主人起身或离席时,应同时起立示意,当与客户初次见面或告辞时,要不卑不亢,不慌不忙,举止得体,有礼有节。
☆ 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克服各种不雅举止。不要当着客户的面,擤鼻涕、掏耳朵、剔牙齿、修指甲、打哈欠、咳嗽、打喷嚏,实在忍不住,要用手帕捂住口鼻,面朝一旁,尽量不要发出声响,不要乱丢果皮纸屑等。这虽然是一些细节,但它们组合起来构成客户对你的总印象。
需要说明一点的是:当众化妆是男士们最讨厌的女性习惯。关于这一点,惯例放宽了。女性在餐馆就餐后,让人见到补口红,轻轻补粉,谁也不再大惊小怪。不过,也只能就这么一点,不能太过分。需要梳头,磨指甲,涂口红和化妆时,或者用毛刷涂口红时,请到化妆室,或盥洗室进行。在人前修容,是女性使男性最气恼的一个习惯。
同样,在人前整理头发、衣服及照镜子等行为应该尽量节制。
商务交谈技巧
不论同他人所进行的交谈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若想取得较好的交谈效果,有助于交谈对象彼此之间的理解与沟通,通常都必须考虑到下述六个方面的问题:
(1)明确交谈对象 同谁(Who)交谈。与同事交谈和与客户交谈,与职位比自己高的人和与职位比自己较低的人交谈,都显然应当有所不同。
(2)明确交谈目的 为什么( Why)要交谈。对这个问题,需要深思熟虑,不然就有可能劳而无功,枉费口舌。
(3)明确交谈方式 采取哪一种方式(Which)进行交谈。它与交谈效果存在着不可否认的因果关系。
(4)明确交谈主题 谈什么( What)内容。交谈必须围绕主题展开,否则,东拉西扯,不得要领,其结果可想而知。
(5)明确交谈场合 在哪里(Where)进行交谈。谈判桌上的交谈与休闲场合下的交谈是不同的。不同的地点,谈话的氛围、态度与主题等也有所不同。
(6)明确交谈技巧 怎样交谈( How)效果更好。交谈中如能正确使用一些技巧,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如不讲技巧,其结果可能是事倍功半,甚至是事与愿违。
以上六个问题,简称谈话的5W1 H 原则 ,它是每位商界人士都应当熟悉并做到的谈话礼仪要求。
名片礼仪
交换名片是人们社交交际中常用的一种介绍方式。一般来说,名片是一个人身份、地位的象征,也是使用者要求社会认同、获得社会尊重的一种方法方式,对商务人员来说,名片还是所在组织形象的一个缩影。
递送名片
在社交场合,名片是自我介绍的简便方式。交换名片的顺序一般是先客后主,先低后高 。当与多人交换名片时,应依照职位高低的顺序,或是由近及远,依次进行,切勿跳跃式地进行,以免对方误认为有厚此薄彼之感。如果自己这一方人较多,则让地位较高者先向对方递送名片。递送时应将名片正面面向对方,双手奉上。眼睛应注视对方,面带微笑,并大方地说:这是我的名片,请多多关照。如同外宾交换名片,可先留意对方是用单手还是双手递名片,随后再跟着模仿。因为,欧美人、阿拉伯人和印度人惯于用一只手与人交换名片;日本人则喜欢用右手送自己的名片,左手接对方的名片。
名片的递送应在介绍之后,在尚未弄清对方身份时不应急于递送名片,更不要把名片视同传单随便散发。递送名片的先后没有太严格的.讲究,一般是地位低的人先向地位高的人递名片,男性先向女性递名片。出于公务和商务活动的需要,女性也可主动向男性递名片。
接受名片
接受他人名片时,应起身或欠身,面带微笑,恭敬地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名片的下方两角,并轻声说:谢谢! 能得到您的名片十分荣幸!如对方地位较高或有一定知名度,则可道一句久仰大名之类的赞美之词。接过名片后,应十分珍惜,并当着对方的面,用30 秒钟以上的时间,仔细把对方的名片看一遍。随后当着对方的面郑重其事地将他的名片放入自己携带的名片盒或名片夹之中,千万不要随意乱放,以防污损。如果接过他人名片后一眼不看,或漫不经心地随手向口袋或手袋里一塞,是对人失敬的表现。倘若一次同许多人交换名片又都是初交,那么最好依照座次来交换,并记好对方的姓名,以防搞错。
索取名片
在公共场合如欲索取他人名片,需要讲究策略和方法,既要确保要到名片,又要争取给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索取名片有以下四种常规方法:
(1)交易法。君欲取之,必先予之。即一方主动给对方递上自己的名片,一般而言,对方也会礼貌地给主动的一方递上自己的名片,以示相互间的友好与尊重。
(2)激将法。给对方递送名片的同时,礼貌地说:这是我的名片,请多关照。能否有幸与您交换一张名片?
(3)谦恭法。 向对方说:不知以后如何向您请教?谦恭要讲究对象,一般与比自己位高年长者交往时采用此法。
(4)平等法。跟与自己年龄、职位等相当者交往并想获取对方名片时,可向对方说:不知以后如何与你联系?
为了查找和使用方便,宜分类收藏他人的名片。对个人名片则可按姓氏笔画分类,也可依据不同的交际关系分类。要留心他人职务、职业、住址、电话等情况的变动,并及时记下有关的变化,以便通过名片掌握每位客户、每个朋友的真实情况。
商务握手是商务活动中见面、接待、迎送时常见的礼节。商务握手含有感谢、慰问、祝贺或相互鼓励的表示。
商务握手的标准方式
行至距商务握手对象1米处,双腿立正,上身略向前倾,伸出右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与对方相握,商务握手时用力适度,上下稍晃动3、4次,随即松开手,恢复原状。与人商务握手,神态要专注、热情、友好、自然,面含笑容,目视对方双眼,同时向对方问候。
商务握手的先后顺序
男女之间商务握手,男方要等女方先伸手后才能商务握手,如女方不伸手,无商务握手之意,方可用点头或鞠躬致意;宾主之间,主人应向客人先伸手,以示欢迎;长幼之间,年幼的要等年长的先伸手;上下级之间,下级要等上级先伸手,以示尊重。多人同时商务握手切忌交叉,要等别人握完后再伸手。商务握手时精神要集中,双目注视对方,微笑致意,商务握手时不要看着第三者,更不能东张西望,这都是不尊重对方的表现。军人戴军帽与对方商务握手时,应先行举手礼,然后再商务握手。
(1)职位、身份高者与职位、身份低者商务握手,职位、身份高者先伸手
(2)上级与下级商务握手,上级先伸手
(3)长辈与晚辈商务握手,长辈先伸手
(4)女士与男士商务握手,女士先伸手
(5)年长者与年幼者商务握手,年长者先伸手
(6)已婚者与未婚者商务握手,已婚者先伸手
(7)社交场合的先至者与后来者商务握手,先至者先伸手
(8)老师与学生商务握手,老师先伸手
基本规律:尊者决定 (尊者先伸手)
商务握手的力度
商务握手时为了表示热情友好,应当稍许用力,但以不握痛对方的手为限度。在一般情况下,商务握手不必用力,握一下即可。男子与女子商务握手不能握得太紧,西方人往往只握一下妇女的手指部分,但老朋友可以例外。
商务握手时间的长短
商务握手时间的长短可根据商务握手双方亲密程度灵活掌握。初次见面者,一般应控制在3秒钟以内,切忌握住异性的手久久不松开。即使握同性的手,时间也不宜过长,以免对方欲罢不能。但时间过短,会被人认为傲慢冷淡,敷衍了事。
商务握手的禁忌
不要在商务握手时戴着手套或戴着墨镜,另一只手也不能放在口袋里。只有女士在社交场合可以戴着薄纱手套与人商务握手。商务握手时不宜发长篇大论,点头哈腰,过分客套,这只会让对方不自在,不舒服。与阿拉伯人、印度人打交道,切忌用左手与他人商务握手,因为他们认为左手是不洁的。除长者或女士,坐着与人商务握手是不礼貌的,只要有可能,都要起身站立。
(1)商务握手时,另一只手拿其他东西
(2)戴着墨镜商务握手
(3)戴着手套商务握手
(4)用左手商务握手
(5)用双手与异性商务握手
(6)仅仅握住对方的指尖
(7)拒绝与人商务握手
商务握手的时机:
(1)遇见认识的人(相见)
(2)与人道别(离别)
(3)被相互介绍
(4)安慰某人
(5)恭贺
(6)致谢
某些特殊情况
(1)若是一个人需要与多人商务握手,则商务握手时亦应讲究先后次序,由尊而卑,即先年长者后年幼者,先长辈而晚辈,先老师后学生,先女士后男士,先已婚者后未婚者,先上级后下级,先职位、身份高者后职位、身份低者
(2)不可越过其他人正在相握的手去同另外一个人商务握手
(3)在接待来访者时,当客人抵达时,应由主人首先伸出手来与客人相握。而在客人告辞时,则应由客人首先伸出手来与主人相握。
称呼礼仪
称呼指的是人们在日常交往应酬之中,所采用的彼此之间的称谓语。在人际交往中,选择正确、适当的称呼,反映着自身的教养、对对方尊敬的程度,甚至还体现着双方关系发展所达到的程度和社会风尚,因此对它不能随便乱用。
如何做到不失礼
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张冠李戴的消极作用和不良影响。
第二,事先要有充分的准备 。 交际刚开始时,一般双方都要互相介绍,但比较简略,速度也快,印象难以深刻。因此事先要对会见对象的单位、姓名、职务、人物特征有个初步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这样,经过介绍后,印象就比较深刻。必要时,在入室落座或会谈、就餐前,再做一次详细介绍。有条件的,交换名片则更理想。
第三,要注意观察对方的特征,掌握记忆方法。 介绍,要留意观察被介绍者的服饰、体态、语调、动作等,特别注意突出特征或个性特征。对统一着装的人,要格外注意观察高、矮、胖、瘦、脸形、戴不戴眼镜等。
第四,注意掌握主要人物。
商务交际场合,人员一般都较多,有时一下难以全部记住,那么这时你要首先注意了解和熟悉主要对象 (带队的负责人)和与自己对等的对象(指单位、所从事的业务、职务、级别与自己相同者)。现在,一般都不太讲究主客、主从关系的礼节,单从行止、座位的位置上判断是不准确的。如有的人把来客中的司机当成了经理,弄得经理很难堪,那将会十分尴尬。
称呼的分类:在工作岗位上,人们彼此之间的称呼是有其特殊性的。它的总的要求,是要庄重、正式、规范:
(1)职务性称呼:以交往对象的职务相称,以示身份有别、敬意有加,这是一种最常见的称呼。
(2)职称性称呼:可只称职称、在职称前加上姓氏、在职称前加上姓名(适用于十分正式的场合)
(3)行业性称呼:如老师、医生、会计、律师等,也可以在职业前加上姓氏、姓名。
(4)性别性称呼:对于从事商界、服务性行业的人,一般约定俗成地按性别的不同分别称呼小姐、女士或先生 。
(5)姓名性称呼:在工作岗位上称呼姓名,一般限于同事、熟人之间。
鞠躬礼仪
鞠躬即弯身行礼,源于中国的商代,是一种古老而文明的对他人表示尊敬的郑重礼节。它既适用于庄严肃穆或喜庆欢乐的仪式,又适用于普通的社交和商务活动场合。
鞠躬礼的分类
一种是三鞠躬。敬礼之前,应脱帽或摘下围巾,身体肃立,目光平视,身体上部向前下弯约90 度,然后恢复原样,如此连续三次。
另一种是深鞠一躬(15 度~ 90 度) ,几乎适用于一切社交和商务活动场合,在初见的朋友之间、同志之间、宾主之间、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为了表达对对方的尊重,都可以行鞠躬礼。
鞠躬礼的动作要领
面对受礼者,应立正站好,隔二三步,以腰部为轴,整个腰及肩部向前倾15 度~ 90 度(具体的前倾幅度视行礼者对受礼者的尊敬程度而定),并拢双脚,身体上部向前倾,视线由对方脸上落至自己的脚前,而后回复直立姿态。
男性双手放在身体两侧,女性双手合起放在身体前面。
弯腰速度适中,之后慢慢抬头直腰。
行礼时要注目,不可斜视,受礼者同样,礼毕抬起身时,双目有礼貌的注视对方。
鞠躬礼的注意事项
施礼时,目光不得斜视和环顾,不得嘻嘻哈哈,口里不得叼烟卷或吃东西,动作不能过快,要稳重、端庄,并带有对对方的崇敬感情。通常,受礼者应以与施礼者的上体前倾度大致相同的鞠躬还礼;但是,上级或长者还礼时,不必以鞠躬还礼,可以欠身点头或商务握手答礼。
鞠躬礼在东南亚一些国家较为盛行,如日本、朝鲜等。在接待这些国家的外宾时,要行鞠躬礼,要注意三项礼仪准则: 1、受鞠躬应还以鞠躬礼; 2、地位较低的人要先鞠躬; 3、地位较低的人鞠躬要相对深一些。
鞠躬礼运用的场合
①遇到客人、同事、表示感谢或回礼时,15度鞠躬; ②接送客户时,30度鞠躬礼。 ③初见或感谢客户时,行45度鞠躬礼。
致意礼仪
致意,无论是对相识的人还是初次见面者,都是一种表达友好、礼貌最常用的礼节。 致意的礼规
1. 致意要讲究先后顺序。通常应遵循:年轻者先向年长者致意:学生先向老师致意;男士先向女士致意;下级先向上级致意。
2. 向他人致意时,往往可以两种形式同时使用,如点头与微笑并用,起立与欠身并用。
3. 致意时应大方、文雅,一般不要在致意的同时,向对方高声叫喊,以免妨碍他人。
4. 如遇对方先向自己致意,应以同样的方式回敬,不可视而不见。
致意的形式
点头致意
点头致意往往在公共场合遇到相识的人而相距较远时;与相识者在一个场合多次见面时;对一面之交或不太相识的人在社交场合见面时,均可微笑点头向对方致意,以示问候,而不应视而不见,不理不睬。施礼时,一般应不戴帽子。具体做法是:身体要保持正直,两脚跟相靠,双手下垂置于身体两侧或搭放于体前,目视对方,面带微笑,头向前下微低。注意不宜反复点头,也不必幅度过大。
欠身致意
欠身是一种表示致敬的举止,常常用在别人将你介绍给对方,或是主人向你奉茶等时候。 行欠身礼时,应以腰为轴,上体前倾15即可。行礼时应面带微笑注视对方。如果是坐着,欠身时只需稍微起立,不必站立起来。
举手致意
行举手礼的场合,与行点头礼的场合大致相似,它最适合向距离较远的熟人打招呼。 行举手礼的正确做法是,右臂向前方伸直,右手掌心向着对方,轻轻向左右摆动一两下。不要将手上下摆动,也不要在手部摆动时以手背朝向对方。
注目致意
注目致意主要用于升国旗、剪彩揭幕、庆典等活动时。行注目礼时,不可戴帽、东张西望、嬉皮笑脸、大声喧哗。正确的做法为:身体立正站好,挺胸抬头,双手自然下垂放于身体的两侧,表情庄重严肃,目视行礼对象,并随之缓缓移动。
关于商务礼仪知识大全
一、接待客人请吃饭
1、选择酒店遵循“吃环境、吃特色、吃文化“的原则,以对方为中心,了解对方喜欢吃什么,再选择不同的酒店。
2、选择酒店要注意附近的交通状况,最好不选择在单行线及不便于停车的地方,如果选择了,应事先通知对方。
3、在门前迎接客人时若主人与客人地位相仿,主人可不走下台阶,若是长辈或领导需要降阶相迎。
4、迎宾:引导客人进入房间时,领导或长辈走在右前方;右手送客:送客时领导或长辈走在你的左前方。
5、介绍客人时,熟悉双方的人要主动担当介绍人。在介绍过程中,客人,长辈,上级及女士有优先知情权。
6、伴随客人或长辈来到电梯门前时,如有人开电梯则客人先行,如无人开电梯则接待者先行,并按电梯按钮。乘电梯时禁止吸烟。
7、排座次时,可以遵循右尊原则、远门原则、背景原则、居中原则、面景原则、特殊情况等,一般按照国际通用惯例,一号位的右手边是二号位,左手边是三号位,依次排座。
8、点菜时主人不可放弃权力,需问客人吃什么。
9、敬酒不劝酒,请菜不夹菜。
10、注意沾酱菜的吃法,不可咬一口后接着蘸酱。
11、通常欧美国家的'人不吃动物内脏,不吃宠物。
12、 此外吃饭时不谈让人产生不良联想的话题。可以谈艺术、建筑、电影、历史、文学、时事、音乐等等。
二、乘车(双排座轿车)
按照国际通用规则,通常主宾位为右后座;当主人亲自驾车时,主宾位在副驾驶座;如果主人妻子随行则右后座为主宾位;当主人带有司机或随从翻译人员时,主人同客人坐在后排,客人居右,随从人员坐在副驾驶座。(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三、着装、首饰、头发
1、男士着装注意“三色“原则(西服、领带、皮鞋不超过三种颜色);三一定律(皮鞋、腰带、皮包要统一颜色);三大禁忌(商标没有摘掉、不系或系褶皱的领带、鞋袜不配套)。
2、女士着装时裙装为正装,裤装为便装,在穿裙装时不能三截腿,不能光腿,要有备用袜子。
四、电话礼仪:
及时接电话:一般来说,在办公室里,电话铃响3遍之前就应接听,6遍后就应道歉:“对不起,让你久等了。”如果受话人正在做一件要紧的事情不能及时接听,代接的人应妥为解释。如果既不及时接电话,又不道歉,甚至极不耐烦,就是极不礼貌的行为。尽快接听电话会给对方留下好印象,让对方觉得自己被看重。
五、介绍礼仪:
自我介绍,第一尽量先递名片再介绍,自我介绍时要简单明了,一般在1分钟之内,内容规范,按场合的需要把该说的说出来。介绍别人:第一谁当介绍人,不同的介绍人,给客人的待遇是不一样的。要由主人一方职务最高者介绍。第二是介绍的先后顺序,“尊者居后”,男先女后、轻先老后,主先客后、下先上后、如果双方都有很多人,要先从主人方的职位高者开始介绍。
六、名片的使用
1、 酒桌上交换名片时要选递给第一主宾。然后顺时针互相交换。其他场合由近及远,由长及幼。递名片时,手与胸齐,右手递、左手接。名片交换后要轻念一遍名片上的姓名。
2、 涉外活动中名片的使用要考虑对方的颜色禁忌。
3、 如果名片用完了或者没有名片,接过对方名片时要跟对方说:我的名片刚好用完,我把电话给您写下来。
4、 注意名片不可放在裤兜里,应放在包里或衣兜里。
5、 名片上副职称正职。政界称官职、商界称职务,如果没有职务可以称先生、小姐,也可以用行业称谓(医生、教授、律师等)。
七、言谈礼仪
说话时要认清自己的身份。任何人,在任何场合说话,都有自己的特定身份。这种身份,也就是自己当时的“角色地位”。比如,在自己家庭里,对子女来说你是父亲或母亲,对父母来说你又成了儿子或女儿。如用对小孩子说话的语气对老人或长辈说话就不合适了,因为这是不礼貌的,是有失“分寸”的。
商务礼仪知识
商务礼仪知识共享礼仪是人际交往的艺术,教养体现细节,细节展现素质 ,愿以下社交礼仪知识能帮助你提高自身修养,
一、仪表礼仪
☆ 选择适当的化妆品和与自己气质、脸型、年龄等特点相符的化妆方法,选择适当的发型来增添自己的魅力。① 化妆的浓、淡要视时间、场合而定。② 不要在公共场所化妆。③ 不要在男士面前化妆。④ 不要非议他人的化妆。⑤ 不要借用他人的化妆品。⑥ 男士不要过分化妆。
☆ 服饰及其礼节
1.要注意时代的特点,体现时代精神;2.要注意个人性格特点3.应符合自己的体形
☆ 白领女士的禁忌禁忌一:发型太新潮禁忌二:头发如乱草禁忌三:化妆太夸张禁忌四:脸青唇白禁忌五:衣装太新潮禁忌六:打扮太性感禁忌七:天天扮“女黑侠”禁忌八:脚踏“松糕鞋”
☆ 中国绅士的标志和破绽
1.中国绅士的十个细节:
① 有一双干净修长的手,修剪整齐的指甲。② 虽然不吸烟,但随身携带打火机,以方便在周围的`女士吸烟时为其点烟。③ 天天换衬衫,保持领口和袖口的平整和清洁,有的还会使用袖扣。④ 腰间不悬挂物品,诸如手机、呼机等等。⑤ 在与女士相处时,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以对女士加以照顾,并且几乎在完全下意识的状态下操作,百战不殆。⑥ 在吃饭时从不发出声音。⑦ 较常人使用礼貌用语更为频繁。⑧ 偏爱孤独,寻求宁静的心灵、安静的肉体及激情的冥想。绅士们故此好思想、好舞文、好文学艺术方面的经典名著,绝少拜读浮华喧嚣的弄潮作品,包括影视。翻看一两眼,倘若认为俗,便绝不再拿起,包括讨论。⑨ 喜怒不形于色,在人群中独自沉默,
⑩ 在对待爱情的态度上思虑过重,常常显得优柔寡断。
2.中国绅士的十大破绽:
① 手形清洁美观,可是一旦进入需要脱鞋的房间,空气中就会产生一种异样气味。② 虽然随身携带打火机,但却是一次性的塑料打火机。③ 戴名牌手表时,手腕扬得飞扬跋扈。④ 虽然天天换衬衫,但总是系同一条领带。⑤ 腰间虽然没有悬挂手机和呼机,但是在公共场合常常大声对着手机说话,在剧院里任自己的手机铃声响起。⑥ 尽管对女士尊重异常,但是在与同性朋友相处时反差过大,叛若两人。⑦ 吃饭时不发出声音,但喝汤时却引人侧目。⑧ 虽然较常人使用礼貌用语更为频繁,但是频繁到了令人起疑的程度。⑨ 偏爱孤独到了怕见生人的程度。⑩ 在对待爱情的态度上思虑过重并不是拿不定主意选择,而是根本不打算相信。
二、举止礼仪
(1)要塑造良好的交际形象,必须讲究礼貌礼节,为此,就必须注意你的行为举止。举止礼仪是自我心诚的表现,一个人的外在举止行动可直接表明他的态度。做到彬彬有礼,落落大方,遵守一般的进退礼节,尽量避免各种不礼貌、不文明习惯。
(2)到顾客办公室或家中访问,进门之前先按门铃或轻轻敲门,然后站在门口等候。按门铃或敲门的时间不要过长,无人或未经主人允许,不要擅自进入室内。
阅读更多大学网求职礼仪:
职场礼仪:正式场合介绍之礼仪常识
仪表礼仪:关于新娘的11个古老传说
仪表礼仪:个人常见的文明礼仪常识
★ 商务礼仪功能知识
★ 商务礼仪知识介绍
★ 外国人商务礼仪
★ 男士商务礼仪
★ 行政人员商务礼仪
★ 商务礼仪论文
★ 商务礼仪范文